2002年2月4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奉献一片真情
——记总参谋部某工程兵旅旅长张明
新华社记者 马晓春 本报记者 郭嘉
总参谋部某工程兵旅旅长张明以兄长情、责任心,真情带兵,真心爱兵,真抓实干,不仅带出了一支闻名世界的尖兵劲旅,同时也为自己的军旅生涯写下了光辉的篇章:三次荣立二等功、七次荣立三等功,先后荣获金质工程兵徽章、联合国维持和平勋章、总参“优秀旅团主官标兵”、“全军基层建设先进个人”,被官兵们誉为“功勋旅长”。
真情带兵
熟悉张明的人都说,张明爱兵胜过爱自己。
几年前,工兵旅在国外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时,采购了一批食品罐头。由于天气炎热,一些罐头看上去好像已经变质,但扔掉有些可惜,吃了又怕引起食物中毒。为了保证官兵们吃到放心的食品,张明便开箱亲自品尝,结果由于品尝的份数太多而中毒住进了医院。这件事在各国的维和部队中传为美谈,外国军人伸出大拇指感叹道:中国军官为了士兵可以不要命!
张明对战士的爱源于一种责任。他说,战士个个都可爱,就看我们怎么带。张明一九九七年被任命为旅长,上任不久,他发现个别干部、骨干对士兵态度生硬,动辄训斥。一些战士对此很反感,甚至不安心服役。这事让张明沉思良久:父母把孩子送到了部队,组织把战士交给了我们,作为一个带兵人,怎样才能把他们带好、管好、用好?经过调查张明发现,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个别干部、骨干对战士的态度不端正。针对这种情况,张明提出了“以兵为本抓“三头””的带兵新思路。他抓源头,重视提高兵员的整体素质;抓兵头,增强班长的思想素质和带兵能力;抓带头,要求干部一心扑在工作上,办实事,做榜样。
  一名班长过生日收了新兵的礼物,张明知道后责成有关部门进行严肃处理,并通报全旅。一名连长不准战士喝酒,自己有时却喝得醉醺醺的。张明严肃批评了这名干部,并举一反三,在全旅干部中进行了“以德带兵”的教育。
  张明不搞花架子,不搞土政策,实实在在研究探索带兵之道。他主持编写的《真情带兵小故事》、《带兵干部“十不准”》,在部队推广后收到很好效果。如今,工兵旅干部以兵为本爱战士,战士以连队为家爱部队,士兵素质明显提高,官兵关系更加融洽。一些战士由衷地说:“和平时期跟着这样的旅长干,再苦再累也心甘;战时跟着这样的旅长上,战死沙场也无憾。”
  真心爱兵
  张明爱往连队跑,几乎比回家还勤。有人说,张明是战士的贴心人。战士想什么,有什么心里话,都喜欢和他说;基层建设有什么困难,哪些问题需要帮助解决,他心里有一本账。
  有一年老兵退伍,建筑连一名战士对他说,在部队服役受到了很大的教育和锻炼,只是没有学到一技之长,退伍后不知干什么好。这名战士说的话,张明记在了心上。在他的倡议下,旅里拨出专款设立岗位自学专项基金,用于为官兵购买自学材料,解决函授学费。旅里还开办了司机、厨师、机修、电脑、装潢等培训班。近些年,旅里共有1200多名战士取得大中专学历和技术等级证书,有400多名战士退伍后凭一技之长在地方找到用武之地。
  张明刚担任旅长那阵子,部队生活条件艰苦,基层连队吃水难、洗澡难、打电话难。旅党委常委会上,张明动情地说,要关心战士的疾苦,真心为官兵解难题、办实事。
  有个工兵营驻地是贫水区。张明请来找水专家当技术顾问,带领官兵数十次勘探打眼。两个多月后打出新井,解决了全营官兵的吃水难题。建筑营的澡堂锅炉小、喷头少,只能限时开放。张明提议暂缓改造机关家属楼供暖设施,用这笔资金为营里建一个集煤、电、太阳能供热于一体的大澡堂。
  张明心里清楚,战士搞建筑、挖坑道,整天与石头、水泥打交道,且大多数连队驻地偏僻,光让战士吃好住好还不够,还必须安排好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他带领业务部门的干部到连队搞试点,建成了俱乐部、阅览室、电脑室……接着又督促为每个营建成了一个标准篮球场和一个标准羽毛球场。官兵们课余时间再也不愁没处活动了。
  真抓实干
  作为我军的一支工程兵劲旅,张明领导的工程兵旅主要担负国防工程施工和工兵训练任务。由于施工任务繁重,官兵们成天与炸药、雷管打交道,战士们说他们是天天上战场,天天像打仗。
  旅里承担的某项国防工程,地质构成差,多次出现险情。有一次,张明下到工作面,突然一块碎石砸在他的安全帽上。张明赶紧大喊“快撤”。没等官兵们全部撤出洞外,就听“轰隆”一声,发生了塌方。这次意外塌方事件使张明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感:“当领导的要对战士的生命安全负责。”张明担任旅长以来,为了确保施工安全,他察看了所有施工点,提出了安全工作“预想预防”的具体实施方案,规定每次施工都要指派一名干部担任安全观察员。为了有效预防坑道作业易发的矽肺病、皮肤病和关节炎,张明专门交待后勤部门为官兵们配备了防尘口罩、吸汗内衣和翻毛皮鞋。由于安全工作扎实到位,旅里近年承建几十项工程,没有发生一起人员伤亡事故。
  “质量是工程的生命。”张明在抓国防工程建设过程中,始终将质量放在第一位。某营承担了一项光缆敷设工程。张明在一次检查中,发现水泥墙面有渗水现象。查明原因后,他立即责令停工三天进行整顿,并成立了由专家组成的“工程质量督导组”,定期到各个工地检查工程质量,进一步完善了施工技术责任制和质量监督责任制,对施工质量进行全程监控。几年来,旅里承建的近百项工程,质量合格率都达到100%,优良率达到82%以上。特别是一项重点国防工程,经检测达到“双优”标准,创下了标准最高、技术最新等6个全军之最。
  高技术条件下的现代战争模式和武器装备,对国防工程提出了严峻挑战。作为国防工程的建设者,张明不断向科技要战斗力。2001年8月,某国防工程需要挖掘一个数十米深的竖井。以传统方法施工,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危险性极大。在研究施工方案时,有位工程师提出了一个大胆设想:利用定向爆破技术,实施垂直爆破一次成形。张明认为这是一个创新技术,经过多次严密论证,他拍板实施这一计划。这天凌晨,随着“轰隆”一声巨响,竖井一次爆破成形。采用这种施工新方法,将80%以上的人工作业量转移到井外机械作业,施工进度提高了8倍,工程成本降低一半以上。
近年来,张明与工程专家取得30多项科研成果,在施工中应用后取得良好的效益。张明和旅党委“一班人”真抓实干,促进了部队全面建设。2000年,张明所在旅被解放军四总部评为全军基层建设先进单位,荣立了集体三等功。张明被总参谋部树为“优秀旅团主官标兵”。


第1版(要闻)
专栏:今日谈征文

  整治街头小广告
  治波
  北京有个李大爷,一有空就提个小桶清理到处张贴的五花八门的小广告。他说:“眼看这么整洁的环境被弄得这么脏,我心里很难受。”李大爷热心公益,让人感动。
  现如今,小广告在许多地方已泛滥成灾,被人形容为“城市牛皮癣”。车站站牌、楼道口、墙壁和水泥柱上,甚至地下通道的台阶上,常常贴满了小广告,实在有碍观瞻。据报道,上海、青岛等地已出台措施整治小广告,办法是谁张贴谁清理;否则电信部门将断掉小广告上注明的电话号码。
  北京城很大,小广告很多,而且层出不穷,如不出台有效措施,光靠李大爷,根治“城市牛皮癣”怕是很难。


第1版(要闻)
专栏:

  古老羊城正年轻
  ——广州创建文明城市纪实之一
  本报记者 胡果 黄幸群 姚斌华
  两千多年建城历史,城市中心从未迁移。广州,一座古老的城市。
  二十多载改革开放,南粤大地演尽风流。广州,又是座不老之城。
  新年伊始访羊城,第一天看了三个地方,听得最多的是一个字:变。
  荔湾老区,整旧如旧的西关大屋告别黯然、重拾风韵,久已褪色的城市记忆再次鲜活;
登上80层的中信大厦远眺,满目葱郁,大道通衢。生机勃勃的羊城新中轴线在脚下铺展;
新白云机场工地机声隆隆。正在建设的全国三大枢纽性空港之一,预示着未来广州的海阔天空……
变化始于4年前。其时的广州,一条腿奔跑在经济发展的快速路上,一条腿却陷入了拥堵、脏乱的重围之中。
  1998年,以创建文明城市为载体,规模空前的城市建设整治拉开序幕。4年过去,两个文明协调并进,云山珠水焕然一新!
  创两个适宜之城 走文明发展之路——发展道路的选择,映射着与民同心、与时俱进的光辉
  20多年改革开放的洗礼,广州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变高变大。与此同时,也曾留下了令人遗憾的“马路经济”、“围墙经济”、临建屋、城中村。
  城市不像城市,农村不像农村,公路两旁只长房子不长树。广州,一时间被人称为“最说不清楚的城市”。
  1998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李长春率省几大班子在此召开现场会,提出广州城市面貌要力争“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到2010年一大变”,真正成为环境优美、秩序优良、文明富庶、经济繁荣,适宜人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现代化中心城市。
  建设适宜人创业发展、适宜人生活居住的城市,即两个适宜之城,推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这是一次城建理念的更新,也是一次发展道路的选择。
  模糊的城市面孔,根源于曾经模糊的发展思路:挤绿地建排档,占马路搞市场,见缝插“楼”,吹糠见米,“让每一寸土地都产生效益”。告别计划经济之初,这种选择活跃了市场,方便了群众;当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方便成了梗阻,隐忧演为顽疾。1998年,广州搞了一次“增创新优势”大调研,城市脏乱差、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社会治安,成为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四大热点问题。
  与此同时,新的发展阶段提出了新挑战:21世纪初,广东要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省会城市如何表率?加入WTO后,经济发展连续20年以两位数递增的广州,怎样增强后劲、再上层楼?一句话,古老羊城,将以一种什么样的面目步入新世纪?
  “群众需求是城市发展的最好动力。群众最不满意的,就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人民群众的需求与时俱进了,为人民服务也要与时俱进。”面对历史欠账,广东省委副书记、广州市委书记黄华华如是说。
  “城市综合竞争,最终体现为人的竞争、文明程度的竞争。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繁荣不会长久,一个高效、舒适的城市,才能留住人,吸引人。”面对未来挑战,广州市长林树森这样阐释。
  城市面貌不改,群众难受,文明难求。适应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顺应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广州市委、市政府郑重承诺:从1998年起,一年一小变,治理脏乱差;三年一中变,解决道路交通“瓶颈”;创两个适宜之城,走文明发展之路。
  超常规发展 大力度整治——城市面貌的巨变,折射出政府职能、干部作风的转变
  珠江水告别黑臭污浊。杂乱的排档、码头让位给宽阔的休闲步道、别致的亲水平台。
  夜幕降临,各式各样的轮廓灯、泛光灯、霓虹灯次第亮起,两岸绿榕掩映,流光溢彩……
珠江,从未像如今这样美;羊城百姓,从容享受着“山水城市”的润泽。4年来,这种发现,这种惊喜,广州市民隔三岔五就有一回——
1100万平方米违章建筑如期清拆,8114处卫生死角彻底扫除,899家污染企业关停转迁,2306公顷新增绿地棋布街头,34座森林公园凝蓝拱翠……广州绿了,净了,靓了。
内环路、广园东路、北二环高速公路、新机场高速公路等相继建成;地铁一号线顺利运营、二号线加紧建设、三号线开始动工、四号线着手规划,快捷畅达的城市道路交通网络呼之欲出,市区机动车时速从18公里提高到33公里,羊城出行不再难。
奥林匹克体育场、新体育馆、艺术博物院、星海音乐厅、广州美术馆,一批典雅恢弘的标志性建筑接连耸立,城市品位大大提升……
变化,来自超常规发展、大力度整治。15项城市环境综合整治顺利完成,170项城市建设重大工程全面告捷。1998年至2001年,广州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609亿元,是解放以来几十年总和的3倍!一个个因城市发展产生的“瓶颈”,最终在发展中得以解决。
4年创建,一场硬仗。夯实了城市基础,也夯实了干部作风。
创建之初,不少人存有疑虑,担心虎头蛇尾、不了了之。市委书记、市长带队,一个区一个区调研,层层签订责任书。任务、指标落实到人,量化考核。
作风一变,思路全新,带来效率、带来奇迹。
投资87亿元的内环路,对改善市区交通至关重要。等着资金到位,要2004年才能开工。结果大胆改革,多渠道筹资,工程1999年4月上马,一年半竣工,为城市赢得了发展时机。
旧房“穿衣戴帽”,涉及规划、房管、文化诸多部门。按常规一栋栋报建审批,短则仨月长则半年。改善管理、加强服务,如今几十栋一起上报,几天后便有了回音。
洛溪大桥桥头拆违建绿,牵涉3000商户两万人员。由于室内市场建在前,疏导工作做到位,23万平方米违章排档,一天全部拆完。
创出生产力 创出凝聚力——文明创建的实践,收获着城市实力、百姓信心的提升
历史悠久的上下九路步行街,商铺林立,古迹众多。西来初地、怀远驿、十三行,都在此留迹;一街明清时期的骑楼,更是散发着浓浓的西关风情。
千米骑楼,经风历雨,破旧黯淡,原已全部划入拆迁红线。创建开始,市里拨出1亿元改造老街,骑楼被力保下来,精心整饰,修旧如旧。人气激升的上下九路,去年客流量高达5580万人次!
一个中心城市的积聚、辐射作用,绝不仅仅在经济。陈家书院、锦纶会馆、南越国宫署、沙面建筑群……一批文物古迹在创建中得到挖掘、保护,与城市发展、旅游资源、文化产业巧妙整合,风姿凸显。
独特的历史文化、良好的城市环境,吸引着每年30亿美元的外商投资。目前世界500强的跨国公司中,有99家落户广州。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在此设立了8000多家外资企业和2000多个办事机构。
20世纪80年代,广州GDP比珠江三角洲平均水平低4个百分点,如今反高出3个百分点。2001年,广州GDP总值在全国十大城市中位列第三,人均第二。2001年,广东省本级财政增加60个亿,其中43亿为广州提供。
城市建设也是生产力。4年创建,广州功能完善、后劲夯实,作为华南地区中心城市的辐射、积聚作用进一步增强。
新机场修建,市民代表和专家一起,投票遴选设计方案;珠江西堤改造,规划部门在江边设点,公开征求群众意见。百余场高水准、低票价的“广州之夜”演出,让高雅艺术走近百姓;“绿色学校”、“绿色社区”争相涌现,科学文明蔚然成风。
4年创建,更是一次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生动实践。让群众真正成为参与者、创造者、受益者,改善了环境,更改变着人。九运会召开,20万志愿者活跃赛场内外。“西关风情游”、“珠江夜游”、“九运场馆游”……展示广州人文历史和现代化建设成就的“广州一日游”高潮迭起,兴致勃勃的参观者中,不少就是“老广州”!
精神文明说到底,就是积极性与凝聚力。城市面貌的巨大变化,就是对群众最直观的教育。广州社情民意中心对万户居民的调查表明,广州市民对城市建设的满意率,创建前的1997年为27%,2001年则达97.4%!把人民群众盼望的事情想清楚、做清楚,广州,也就能够说清楚了。
(附图片)
压题照片:广州市容一瞥。
  本报记者 杜江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与民同心 以民为本
本报评论员
广州创建文明城市实现了“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的目标,城市面貌和市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今日的广州,环境优美,交通发达,生活便利,治安良好,市民的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广大市民普遍满意,国内外宾客多有好评。
  广州创建文明城市取得显著成绩,主要经验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顺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提高城市整体文明程度的客观需要,顺应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把文明城市创建与维护和体现广大市民的根本利益结合起来。按照人民的意愿,建好人民的城市。
  抓住市民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放,是广州创建文明城市的一个特点。他们以解决交通堵塞问题为突破口,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解决城市脏乱问题为抓手,加大环境整治力度;以解决环境污染为前提,推进各项环境保护工程;以解决社会治安问题为重点,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所有这些工作贯穿一个精神,就是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忧,干群众所盼。
  建设适宜人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环境,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基本思路。他们的指导思想是,城市建设要以人为本。无论是制定城市发展规划,还是推进自然生态、园林绿化、人文建筑三大城市环境景观体系建设,都紧紧围绕使市民生活更美好这个主题。更为难得的是,他们舍得在文明设施建设上花大钱,甚至把一些黄金地段拿出来修建休闲公园和标志性文体设施。这些充分表明,他们对城市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之间关系的理解,是具有远见的。
  把群众身边的服务做具体做扎实,是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的一个着力点。发展社区服务,加强社区管理,活跃社区文化,为市民创造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需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广州市各级政府部门,把创建文明社区作为创建文明城市的基础,推进社区服务的规范化、系统化、信息化。增强服务意识,落实服务任务,责任到人,一抓到底。使这种服务看得见、摸得到,不流于形式,不流于空话。
  发挥人民群众在创建文明城市中的主体作用,依靠市民,群策群力,是一条成功经验。城市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各种各样的矛盾,没有市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取得成功是不可能的。广州市先后举行了9次群众性“告别脏乱、创建文明”的统一行动,数十万人参加。以“迎九运”为契机,开展了“当好九运东道主,创建广州文明城”系列活动。在市民参与下,不少老大难问题迎刃而解。广大市民在参与城市建设中得到实惠,也受到了教育,提高了素质。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成为很多广州人的共识。
  广州文明城市创建可以概括为四句话:与民同心,以民为本,为民谋利,依靠民力。这是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创建文明城市中的成功实践。各地城市建设特点不同,文明创建活动也各有特色,但归根结底,还是像广州实践所昭示的那样,只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扎扎实实,埋头苦干,文明城市创建就会有声有色,卓有成效。


第1版(要闻)
专栏:

  朱镕基主持召开座谈会
  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无党派人士和其他各界代表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意见
  李岚清等分别出席
  新华社北京2月3日电(记者贺劲松)1月31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中南海主持座谈会,征求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对即将提请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
  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何鲁丽、丁石孙、成思危、许嘉璐、蒋正华、罗豪才、吴阶平、张克辉、经叔平、严义埙等先后在座谈会上发言。大家认为,过去的一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团结奋进,克服困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新的重大成绩。这些成绩确实来之不易。《报告(征求意见稿)》充分体现了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了中共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实事求是总结了去年的工作,认真分析了存在的问题,阐明了今年面临的新形势和主要任务,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报告(征求意见稿)》求真务实、重点突出、文风简朴。大家一致赞同《报告(征求意见稿)》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并就扩大和培育内需、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快科技和教育改革与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等问题,提出了具体修改意见。
  在此之前,国务院已将《报告(征求意见稿)》发给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部分无党派人士征求意见。他们已经进行了认真的准备。座谈会上各方面人士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积极献计献策。朱镕基在会上不时插话,与大家一起讨论。
  座谈会结束时,朱镕基讲了话。他说,感谢大家提出了不少很好的意见,感谢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对政府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对于大家的意见,我们将认真研究和采纳。
  朱镕基还就增加农民收入、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财政收支、生态环境建设等问题,与大家坦诚交换了意见。
  出席座谈会的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还有王光英、孙孚凌、万国权、周铁农、王文元等。
  1月30日和2月1日下午,朱镕基还分别主持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界代表座谈会和企业界代表座谈会,征求他们对《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
  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钱其琛、吴邦国、温家宝,国务委员迟浩田、罗干、吴仪、司马义·艾买提、王忠禹,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王兆国和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分别参加了座谈会。


第1版(要闻)
专栏:

  福建确定环保战略
  “十五”期间投入可望达到430亿元
  本报福州2月3日电 记者赵鹏报道:近日,福建省政府在今年全年工作规划中提出:围绕建设“生态省”,全面推进改善生态环境的环保战略。
  为实现这一目标,福建省政府批准了《全省“十五”环保专项规划》。根据这一规划,到2005年福建省90%的主要水系要达到功能分区的质量标准,近岸海域水质达到海洋功能区划规定的标准,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在96%以上,环保总投入则要达到占GDP的1.8%。
  为尽早落实规划,福建省政府调整产业发展政策,严格遵照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目标。在工业方面,今后重点将发展废物利用相关产业,以建设生态工业示范园探索形成资源循环利用的生态工业链;在农业方面,将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设一批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基地。福建省还特别强调,从今年起,省企业技改、招商引资、开发建设将一律设置“环保高压线”,不符合环保要求的经济建设一律不得搞“优惠”。
  此外,福建省还准备以推进城市化为契机,全面实施环保“5234”工程:以“五江两溪”整治带动全省所有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以湄洲湾、厦门湾和福州港3个重点海区保护带动近岸海域环保;以福州、厦门、漳州、泉州4个重点城市带动全省城市综合整治。“十五”期间,福建省环保投入可望达到430亿元,已列入国家绿色工程规划的重大建设项目有11个。


第1版(要闻)
专栏:头条有回音

  江苏文化事业如坐春风
  本报南京2月3日电 记者龚永泉、顾兆农报道:自去年11月25日本报一版头条刊登了《江苏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以来,全省文化设施重点工程建设又取得新的进展:南京图书馆新馆正式开工,南京近代史遗址博物馆二期工程扎实推进,江苏图书城正式启动,扬州雕版印刷博物馆工程开始实施。特别是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并开播了“中国江苏网”,开拓了对外宣传的新载体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阵地。
  江苏始终把多出精品作为繁荣文艺的重要工作。今年,省艺术剧院要完成6至8台高水平的艺术剧目,省辖市要生产出30台左右优秀剧目,并将通过举办第四届江苏戏剧节、第四届江苏曲艺节等艺术活动,催生一批新品。同时,不断壮大社区和农村文化阵地,进一步推广常熟市建设农村特色文化的经验,大力开展创建特色文化乡镇和特色文化村、户活动,更多地利用民间力量、社会力量办文化。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湖南将全面推开农村税费改革
最近,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湖南省全面推开税费改革的方案,湖南省委、省政府已就全省税费改革作出部署,要求全省各级党委和政府在改革工作中,把减轻农民负担作为改革的核心;重点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保障问题,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坚决完善各项改革配套措施,确保乡镇政权和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吴兴华)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珠海去年吸引台资企业逾百家
去年珠海市吸引台资项目达一百一十七个,投资总额创历史最高水平,达二点八亿美元。一百一十七个项目中,投资光电、通讯、计算机及周边设备、软件网络、化工、生物工程的项目占四十五个,投资各功能区的项目三十四个,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赵京安)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吉林房地产投资保持高速增长
吉林省房地产市场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二WW一年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九十二点九五亿元,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四十六点四。商品房销售势头较好。二WW一年商品房屋销售额为四十七点四九亿元,比上年增长百分之三十六点八。(李忠春)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嘉峪关去年GDP完成二十亿元
近日,甘肃省九届人大五次会议上传来喜讯:年降雨量八十毫米,年蒸发量二千一百多毫米的“戈壁钢城”——嘉峪关市,去年国内生产总值完成二十点W一亿元,增幅达百分之十点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七千四百六十六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净增一百八十五元。(李战吉
阿旦增)


第1版(要闻)
专栏:

  开始对我国进行正式访问
老挝总理抵达昆明
新华社昆明2月3日电(记者杨跃萍)应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的邀请,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总理本南·沃拉芝今天上午乘飞机抵达云南省昆明市,开始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本南·沃拉芝总理一行抵达昆明时,云南省副省长黄炳生、中国驻老挝大使刘正修、昆明市副市长雷晓明等到机场迎接。


第1版(要闻)
专栏:人物介绍

  摩洛哥国王穆罕默德六世
  今起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
  应国家主席江泽民的邀请,摩洛哥王国国王穆罕默德六世将于2月4日至9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穆罕默德六世1963年8月21日生于摩洛哥首都拉巴特,1979年被立为王储。他曾先后就读于拉巴特穆罕默德五世大学和法国尼斯索菲亚大学,获公法高等研究博士证书和法学博士学位。他1985年任摩洛哥皇家武装部队总参谋部各局、处协调员,1994年晋升为少将,1999年7月30日登基。
  穆罕默德六世1991年曾以王储身份访华。(新华社电)(附图片)
穆罕默德六世国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