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2月23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大地·副刊)
专栏:心香一瓣

  追忆延泽民同志
  臧克家 郑曼
  2月6日是延泽民同志逝世三周年,但在我们的心目中,总觉得他只是暂时离别,不久就会回来。他那戴着厚厚的近视眼镜,走起路来稳稳当当,说起话来慢条斯理而又不失幽默和纯朴、平和、深沉的神态,经常出现在我们眼前……
  1998年,克家和他同住协和医院。克家出院时,他还说:“你先回家好好休养,我等到查清便中的潜血,没有事,也就可以回家了。”谁知他得的竟是肠癌。1999年2月6日,他的夫人雪燕在电话中哭着告诉我们老延去世的消息,我们唏嘘悲叹,悲叹这位好同志走得太早了!
  我们和延泽民同志是1962年夏在哈尔滨相识的。当时,他正为举办第一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而忙碌,但还是尽量抽出时间和夫人雪燕一道来照顾我们。他请我们住在道里友谊宫,陪我们去松花江边赏景、散步、拍照,隔岸遥望太阳岛上各色各样的奇异建筑;鼓励我们去镜泊湖观光,说是到了哈尔滨,不去镜泊湖,一生遗憾。当我们果真身临胜景后,克家感触很深,回京即写了一篇游记《镜泊湖》。这篇游记,几十年来被选入各种散文选本,去年还被编入《中华百年游记精华》一书。
  从此,两家远隔千里而心相近。
“文革”期间,我们的大女儿小平去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一次,她回家探亲时路过哈尔滨,就住在延叔叔家。当时,延泽民夫妇还在受“审查”,不能回家,他们就叮嘱儿女们好好款待客人。想到叔叔、阿姨身处危难,还这样关心自己,小平深受感动。
  我们相识时,延泽民同志任黑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局局长、省文联、省作协主席和党组书记,我们在哈尔滨小住期间,亲身感受到那里的文化气氛很浓,文艺工作搞得生气勃勃,这就显示了他的领导才能和文化修养。
  我们原以为他一定受过高等教育,后来才知道,他有个苦难的童年:七岁丧父,随母亲串村讨饭,给地主放牛、拦羊、打柴,没有上过一天学。直至十三岁,革命队伍来了,他参加革命,成为小红军。他的领导才能和渊博学识,都是参加革命后得到党的培养和自己勤奋自学得来的。
  延泽民同志不单是个文化工作的领导者,他自己也是一个十分勤奋的业余作家。当我们捧读他的《无定河》等长篇小说和其它作品时,想到从放牛娃成长为著名作家,要付出多少辛劳、战胜多大的困难时,不能不惊叹他的坚强意志和百折不挠的毅力!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创作了五百多万字的作品,比起专业作家来毫不逊色;何况他的眼睛高度近视,写东西时眼睛几乎就触着纸面,十分艰难。1999年2月,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给他出版了十卷本“文集”。他逝世后两天,送来了一至六卷,可惜他自己已经看不到了!他的勤奋是感人的,即使是在病中,他每天都要伏在病床前的桌子上赶写他一件放不下的工程———回忆录。他紧赶慢赶,终于在逝世前赶出了初稿。
  听说延泽民同志1956年去北国,本是想体验生活搞创作的。党组织要他留在省里领导文化工作,他就服从了组织的安排。他曾说过:“我是一块砖,党把我放在哪里,就在哪里发挥作用。”二十多年来,他苦心经营,广罗人才,为黑龙江建设起一支相当强大的文艺队伍。很多青年作家都得到过他的扶持和帮助,张抗抗就是他从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调去搞专业创作的。
  延泽民同志是一个非常正直的人。他十分讨厌那种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两面派”。他说:“那是做人的道德问题”,“以整别人为自己捞取政治资本是最卑劣的!”“真理只有一个,只有‘两面派’才会出尔反尔,毫无原则,毫无是非标准。”
  延泽民同志几乎是一生从事文化方面的领导工作,有辉煌,也有挫折,酸甜苦辣,只有他自己和与他风雨同舟、苦乐共享的夫人雪燕知道。我们在协和医院他的病房中,看见桌上玻璃板下压着雪燕送他的一副字: 荣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这正是老延清澈、淡泊的胸怀!
延泽民同志匆匆地走了,却在我们心中留下了很多、很多……


第8版(大地·副刊)
专栏:名家茶座

  问候语的变迁
方成
  现代人有个新的习惯,见面打招呼、问候都说声“你好!”有些人接电话也先说一句:“你好!”许多人写信,开头一句也是习惯写“你好!”或“您好!”
  为什么说是新习惯呢?因为几十年前打招呼不是这样说,而是一句问话:“吃了吗?”老年人都记得的,现在很少听到这样的说法了。不仅打招呼提到“吃”,在民间俗语中,“吃”字也不少。如“吃香”、“吃苦”、“吃里扒外”、“吃软不吃硬”、“吃香的喝辣的”、“吃不了兜着走”、“吃的轻,担的重”、“吃着碗里,望着锅里”、“吃人家饭,给人家干”等等。骂人也是:“你是干什么吃的!”“不知道自己是吃几碗干饭的!”“吃人饭,拉狗屎!”“吃饱了撑的!”“吃饭不管事!”……谚语有:“吃别人嚼过的馍不香”,“吃人家的嘴软”等等。
  不知道有没有人专门研究过这种习惯语的来源。想来可能是我国几千年封建社会中,重农轻工商,生产主要是农业,老百姓最多是农民。生产技术落后,加上经常遭天灾人祸,找饭吃很难,这“吃”就成为人最关心的大事。在旧社会,女人说:“嫁汉嫁汉,穿衣吃饭”,男人说:“千里为官,为了吃穿。”穷人成天为吃发愁,富人以吃香喝辣作为最大享受和显示身份,所以不但“吃”字不离口,也以吃作为很重要的一种礼遇。由此,中国烹饪就特别讲究,以至在世界都享有盛名。在民间,这习惯也就流传至今。但这种习惯中,还明显带有旧时代的印迹:一桌酒席,上菜二三十样,每样都是大伙儿用筷子夹;硬劝人喝酒,甚至强行把人灌醉。至今虽然知道讲卫生了,夹菜使用公筷,但其他习惯在一些地方似乎仍如旧。
  和西方发达国家比起来,这种饮食上的旧时代的印迹,如“上起纲”来,可说:一不民主,二不科学。西餐显然有优越处:一不强迫劝酒,想喝就喝,不喝少喝随意,都由各人自己决定。又很科学,一是上菜以吃饱吃好为度,不会剩下那么多的菜肴扔掉或用作饲料喂猪;二是菜都是每人一份,自吃自的,很讲卫生。
  人头脑中旧时代的印迹不是很容易改变的,这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我们现在已经从“您吃了吗?”进化到“您好!”,这就是旧时代印迹转化的开始。我想,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旧思想、旧观念、旧习惯会得到越来越多、越来越彻底的转变和革新。您说是吧?(附图片)


第8版(大地·副刊)
专栏:

  马年说马联
种福元
对联,是中国的特产,是中国民族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它以独特的形式,丰富的内涵,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尽管在日本、东南亚和欧美都有一些人写对联,但也是从我国传出去的。外国朋友见了春联觉得新鲜,说中国人都是诗人。对联不仅是一种书法艺术,而且好的对联都带有诗歌的意味,给人一种美的感受。今年是马年,下面几则与马有关的对联就很有意思。
  马上得之,马上治之,造亿万年太平天国于刀马锋镝之间,斯城健也;
东面而征,南面而征,救二十省无罪良民于水火倒悬之余,是曰仁人。
  这是中国著名的太平天国运动领袖洪秀全,于清朝咸丰三年定都南京后,有感于东征南讨的战斗生涯而自撰的一副寝殿对联。这副对联生动描绘出他在夺取清政权的战斗中与马的亲密关系,同时表达了他惩奸除恶、欲拯救人民于水火的良好初衷。
  闯贼无门,匹马横行天下;
元凶有耳,一兀直捣中原。
这是中国明朝末年,有人贴在大奸臣马士英府门外的一副讽刺联。当时,中国江南一带百姓十分痛恨大奸臣马士英与阮大铖,而又敢怒不敢言,于是写了这副讽刺联。这副对联从表面看是在骂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明末统治者即称李自成为“闯贼”,其实对联里有更深一层的含义:“闯贼无门”,“闯”字,去掉“门”则剩了“马”,实际上是骂马士英是个大奸贼;“元凶有耳”,“元”字旁边加个“耳”就是“阮”,这是骂阮大铖是祸国殃民的元凶。
  心有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
园栽四物,青松翠竹白梅兰。
这是早期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烈士方志敏的一副自撰联。方志敏写过脍炙人口的名篇《可爱的中国》,他一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平时喜欢读书和骑马,他还酷爱松之苍劲、竹之高洁、梅之俏丽、兰之清香。这副对联充分表达了方志敏高尚的志趣和美好的情操。
  中国著名戏剧家、文学家田汉,少年时聪明好学,擅长做诗联句。他的家乡在湖南省长沙县果园一带,是果园河与麻林河的交汇处,地名为双江口。一次,有位到此旅游的文人有感而发,在双江口附近写了一句上联:
二河两岸双江口;
此上联全由名词组成,且每个名词前的数目都是“二”或蕴含“二”,应对下联难度较大,因此好长时间无人能对出下联。当时年仅十二岁的田汉看到上联后,略加思索,便写出了下联:
单人独马一杆枪。
这下联一出,人们不禁啧啧称赞,它不仅对仗工整,而且表现了少年田汉志存高远和不怕艰险、勇于向前的大无畏精神。
  挺身愿做英雄马;
俯首甘为孺子牛。
这副对联是有人借用鲁迅先生《自嘲》一诗中的名句“俯首甘为孺子牛”做下联,所配上联“挺身愿做英雄马”对仗也十分工整,寓意非常明确,且该联无论马年或牛年春节均适用。
  近几年,还有人作了这样一副长联:
万马奔腾,群瞻马首,遍国中,人欢马叫,快马加鞭,允当马到成功,旗扬马列操全胜;
九龙飞舞,端赖龙头,普天下,虎踞龙蟠,神龙现爪,更喜龙传有种,笔走龙蛇颂太平。
  这副长联不仅表现了全国人民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宏大场面,而且表达了全国人民信赖中国共产党和期望国家文明昌盛、社会稳定的美好心愿。


第8版(大地·副刊)
专栏:

  永远的龙透关
  杨雪
  龙透关,位于泸州城西郊三公里,初建于明崇祯十一年(即1638年),当时名为神臂关,至清同治二年重建,改名为龙透关,后一直沿用至今。川南民间一直有“天生的重庆,铁打的泸州”之说。确实,作为川南重镇的泸州,三面环水(长江、沱江在此交汇而流向东方),唯陆路必经龙透关方可入城,是一座易守难攻之城,再加上它南接云贵、东临重庆、北靠成都,是川南政治、文化、交通、商贸经济中心,因此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泸州,不仅因盛产美酒而闻名中外,亦因龙透关的险要、屹立、见证,写下过辉煌的篇章。1926年12月由共产党人直接策动领导的那场惊心动魄的泸州起义,就是其中精彩的一页。
  1926年,当北伐战争取得节节胜利之时,国民党新右派代表蒋介石正阴谋叛变革命。中共重庆地委根据中共中央指示,为支援北伐战争,积极策动四川军阀易帜,同时试图创建由我党掌握的人民军队。1926年12月1日,在中共重庆地委、军委的组织领导下,在刘伯承同志的亲自指挥下,泸州起义的枪声划破长空,震撼了四川和全国。起义的成功,极大的鼓舞了人民,为北伐战争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正如当时媒体所说:“泸(州)顺(庆)起义惊破武人之迷梦,唤起群众之觉醒,影响川局,关系至巨。”
  近万人的起义部队,在总指挥刘伯承的改造整顿之下,官兵战斗力大为提高、信心倍增。同时,为提高官兵的政治觉悟,发动和组织群众支持革命,刘伯承同志还创办了军事政治学校,发动川南师范学校等学生组织宣传队到街头、学校、军队中去,宣传革命道理和国内外革命形势,废除苛捐杂税,严格军队纪律,使军民之间的团结得到加强,革命情绪十分高涨,泸州呈现出一片革命的新气象。
  1927年,蒋介石反人民反革命的嘴脸彻底暴露,他先后指使策划了重庆“三三一”惨案和上海“四一二”政变,消息传到泸州,群情激愤,刘伯承当即召集全军官兵在小校场开誓师大会,并构筑防御工事,决心以革命的武装痛击来犯的反革命武装。
  1927年4月,刘湘在蒋介石的指使下,纠集川黔联军约十个师近十万的兵力,从四面八方将泸州围得水泄不通,意欲一举将起义的革命军消灭在泸州城内。他们同时从水陆路发起攻击,白天失败了,晚上又进攻,晴天受阻,雨中又来犯,战斗进行得非常残酷激烈。但在刘伯承足智多谋的指挥下,在我军民“众志成城”的顽强抗击下,敌军的一次又一次进攻都未得逞,反以惨烈的失败而告终。恼羞成怒的敌人又组织起二千人的敢死队,从陆路直扑龙透关,刘伯承总指挥亲临关上,集中优势兵力和火力,与敌人展开了殊死较量,敌人的一次次来犯被我打下去,最后弄得敌人的敢死队成为怕死队,抱头鼠窜而去。
  在坚守泸州城一百六十七天以后,起义部队由于得不到外援,内部加之弹绝粮尽等诸多因素,形势非常严峻。为了保住革命火种,以图未来发展,刘伯承与起义部队最终突围而去。泸州起义最后虽然失败了,但它在我国现代历史和军战史上写下了重要一页,其可歌可泣的献身精神,永远为我们怀念和敬仰。
  在一个秋高气爽的午后,我独自一人来到龙透关上,高高的“泸州起义纪念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我内心的崇敬感不禁油然而升。正前方,龙透关脚下的山路已经荒圮,隐没在凄凄荒草下,充满了宁静和肃穆,一切似乎都已遥远,而龙透关永在,关于它的传说,关于泸州起义的故事……
是的,今天,当一座古老的泸州城早已旧貌变新颜的时候,当城中宽阔的主干道伸向四面八方、高楼群立的时候,当长江、沱江上铁路大桥、公路大桥、高速公路大桥飞架南北的时候,当我们今天生活在安宁、和平的幸福里时,我们可否记得起无数先烈的追求、奋斗乃至牺牲?他们留下的精神财富是如此厚重,就像这永远的龙透关,成为我们走向灿烂明天的无穷动力。


第8版(大地·副刊)
专栏:长城杯·新游记

  苏里格之行
热·图们(蒙古族)
古老的鄂尔多斯高原,三面被黄河围绕着,风景美丽,资源丰富,敖包更是多如星辰。
  我们所去的地方是苏米图苏木苏里格嘎查,自然环境也十分优美;留下过不少动人的传说,世世代代祭奠的敖包,更是令人神往。
  自古以来,苏里格敖包附近有四个美丽的敖包,即温根敖包、布尔汗敖包、赛汗敖包、查干敖包。特别是温根敖包的草场优美,臭椿、沙棘、野柳、柠条等灌木形成古老的塞外景色。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大军西征时,“可汗行军大殿”的主军正好路过这里。传说,当时的西征主军在查汗敖包南侧的一个高高的硬梁上祭奠苏勒德,并设宴摆放了九九八十一个羊背。
  这个硬梁美丽如画,像一头大象卧在地上,草木盛开,百花齐放。大军砍树备柴,挖地灶,煮羊背。这时,气候暖和,风声住了,格外爽快。可是,不知怎么的,首次查看全部羊背时,所煮的羊背都半生半熟。由于战争的原因,只煮了一会儿就查看,自然还有一小部分羊背半生半熟。此时,成吉思汗命令道:要放苏里格(半生半熟)羊背,以此祭奠苏勒德,硬梁上建个敖包。可汗亲自祭奠了所建的敖包,就地起名为“苏里格敖包”,大勒勒车开始西征。鄂托克人们祖祖辈辈祭奠着这个敖包,每年农历五月初三举行祭奠苏勒德仪式,把“苏里格敖包”和“温根敖包”统称为“姐妹敖包”,进行那达慕盛会,以此祝愿万事如意,风调雨顺。
  苏里格的敖包连接着悠悠历史,而记录着现实前进步伐的是那高耸的天然气井架。苏格里是驰名中外的天然气发源地,高高的井台架子耸立于云中,现代化的移动车房一排接着一排,格外耀眼。
  我们的小车驶进正在钻井的长庆50578队“苏16号井”台,在那里,我见到了队长周金仓。他中等身材,圆而黑里透红的脸,满口甘肃口音。目光中闪动着喜悦,为能参加西部开发而感到高兴,而最让他自豪的莫过于苏里格蕴藏着的五千亿立方米的天然气田。说起天然气,周队长如数家珍:物性好,丰度高,产量高,所产天然气远输北京,又将覆盖上海及长江三角洲……
从工人们的话语中,让人感受到西部开发给古老土地带来生机。离开天然井架,我们沿着柴达木滩,踏上了返回苏里格庙的路程。我们驱车上了一座“肥大象”的脊梁。又一处宏伟的建设蓝图展现在眼前。在这平整的土地上,风景旅游开发区的一些建筑物已经破土动工。重新设计的苏里格庙、苏里格庙气田纪念馆、蒙古包基、敖包祭奠厅、旅游休息厅等等都给人一种快乐、新颖、难忘的感觉。浅绿的帐篷前,汽车、拖拉机忙个不停,建筑工人的劳动号子给人一种振奋的力量。
  苏里格敖包梁的东西两侧已铺开绿色屏障,一排排小松树站在“绿洲”前沿上,好像向新世界招手,向绿色能源之称的天然气的开发利用者敬礼。“苏里格”将成为一个重新获得新生命力的名字。


第8版(大地·副刊)
专栏:

  母亲
  张脉贤 张脉泽
  我们的母亲胡慕贞,出生在皖南歙县唐模的一代名医世家。母亲从小受到家庭的熏陶和教育,她不仅通读了《名医类案》、《黄帝内经》、《医宗金鉴》等中医和新安医学著述,还学习了不少天文、地理、历史等方面的知识,为祖国新安医学的发扬光大默默无闻地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但就是这样一位善良儒雅与世无争的老人,在“文革”中却含冤离开她深深眷念着的人世。
  母亲弥留之际,儿女们却不能尽孝身边。但母亲牵挂的是她的儿女,不舍的还是她的儿女。母亲的宽容与理解,更加深了我们对她老人家的思念。
  母亲自幼受到了很好的文化熏陶,人生观、社会观中有儒家的容人、让人、为人思想。我们小时,她不仅讲历史上的科举制度,讲许承尧考翰林,而且还从楚河汉界讲到“楚汉相争”,讲“鸿门宴”。而且大段大段地背诵讲解《吊古战场文》、《祭十二郎文》、《祭鳄鱼文》,对我们幼年少年时期的启示非常大。她积极参加放天足,虽然生于清代末期,但却自己解放自己的足。为了贫苦百姓的子女明礼识文,她积极创办乡村文明学校,教珠算、教识字。
  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新四军将士活动在我们家乡一带,条件十分艰苦。母亲不顾危险,给新四军送医送药,替受伤的将士看病治病,与新四军将士结下了深厚的鱼水之情。在和平年代里,母亲是一名为广大农村服务的乡村医生,早年完全是义务诊断,不收任何费用。就是解放后参加了联合诊所,我们回家休假还多次陪着母亲打着火把,背着药箱,和她一起半夜去老山、大舍等地方看病人,都是些真正贫苦的贫下中农。那时母亲已是花甲老人了,一遇上病家来叫,不管十里八里,不管山路田埂,风雨无阻,一到就看病,看完就走。这种艰苦敬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影响了我们兄弟姐妹的一生。
  母亲要求子女靠真本事吃饭,她自己在医疗技术上精益求精,锲而不舍,也是令人敬佩的。她少年时代随兄习医,与兄同时成才,婚后生活艰苦,靠磨豆腐卖维持生计,但行医一直没有耽误。特别是解放后,她开始学习西医,五十多岁的人了还在努力地学英语学拉丁文。能够熟练书写一些相关的英文缩写药名,这对不少人来说都是很难做到的。她勤于笔记,先进有效的处方、医疗过程及结果她都记下来,厚厚的十几本笔记在“文革”中毁于一把大火。我们将她几十年经验总结的“小儿脐风丸”中医秘方,献给全国科技大会,受到大会的肯定并邮来纪念章。母亲自印处方,而且每次开处方前必有七律一首概括病情,这是要有相当的古文基础的。她因长年看病用毛笔书写病历,加之刻苦习帖,写得一手好颜体。
  母亲从小对子女们的言传身教,对我们的成长极为关键。哥哥考上医科大学,成为医界的一名技术权威。在哥本哈根国际泪液学会上被誉为“世界泪液学之父”,是创造一个学科的人,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媒体以“干眼病不再是癌症”报道了他的眼科学成果。姐姐是新中国第一批乡镇妇婴工作者,妇产科主任医师,全国三八红旗手……
母亲一生为人民工作了五十年,哺育了我们兄弟姐妹成人成材,但我们却不能在她最需要儿女安慰关爱的时候留在她身边尽孝,直到临终前她也不愿把悲痛留给亲人。她说“人总有一死,不要以我为念”,叮嘱在部队工作的四个哥嫂坚守岗位,不要回来,更不要因为她的死而影响工作。在她看来死也是一种安详的归宿。母亲离去多年了,但她的音容笑貌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


第8版(大地·副刊)
专栏:

  雪落乡村
  李书程
  落雪的日子,乡村躺在季节怀里鼾然入梦
卸下锄头就扛一肩落寞
乡村里的生活只在汗水与土地中开花
阳光下劳动亦或歌唱
收获的喜悦与日子的幸福是从庭院到田间那一行脚印的距离
身披落雪但不忧伤亲情明澈
如雪夜的灯盏透出诱人的暖意
让晚归的脚步踏响回家的路
年迈的父亲伫立在覆雪的田边
追忆种子萌芽的过程
感悟生命与沉默的对话
其实风雪季节只是岁月的一道坎
跨过去就是祥和而明媚的春光
真的生命及大地的内涵就是这样简洁而深刻


第8版(大地·副刊)
专栏:

  花的联想
  李丹平
  芦花
  在风中摇头
不肯做任何回答
为了这深爱的土地
白了一生的头发
  棉花
  染成赤橙黄绿青蓝紫
也不改变纯洁的心愿
一丝一缕
牵挂人间冷暖
  雪花
  飘落严寒的山峰
千年不化
握入温暖的掌心
即刻消融
  塑料花
  蜜蜂和蝴蝶
也能认得出
挤出来的微笑
往往有毒


第8版(大地·副刊)
专栏:

  ▲《叶家和画集》近日由荣宝斋出版社出版。共收入叶家和代表作七十九幅,基本体现了他的艺术技法和创作风格。叶家和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学习国画,七十年代曾有代表作《周总理和老贫农》闻名海内外,先后师从亚明、范曾等名家。他擅长人物画,尤工于画牛,作品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上图为其近作《远行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