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2月21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体育)
专栏:

  美国选手关颖珊在花样滑冰女子单人短节目比赛中排名第一。
      本报记者 李仁臣摄


第8版(体育)
专栏:

  北京奥运会协调委员会主席表示
  对北京组委会的能力充满信心
据新华社盐湖城2月19日电 (记者刘广)国际奥委会北京2008年奥运会协调委员会主席维尔布鲁根今天在盐湖城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我们与北京奥运会组委会是一种合作关系,“我不喜欢‘监督’这个词”。
  维尔布鲁根表示,协调委员会和组委会之间将会是一种非常密切的合作关系。
  维尔布鲁根说,协调委员会需要很快与北京组委会就举办奥运会的总体计划达成一致意见。
  该总体计划包括举办奥运会的方方面面,目前双方还在不断交换意见。北京组委会这次到盐湖城出席国际奥委会第113次全会时,把初步的总体计划带给国际奥委会。维尔布鲁根说,北京组委会提交的初步计划看来很不错。
  维尔布鲁根强调:“我对北京组委会的能力充满信心,我完全相信协调委员会将和北京组委会之间有紧密的合作。”


第8版(体育)
专栏:

  女子冰球守住底线 短道健儿蓄势待发
  我冬奥军团征战进入尾声
  本报盐湖城2月19日电 记者缪鲁、刘爱成报道:今天,中国女子冰球队终于赢得一场迟到的胜利,以2∶1击败哈萨克斯坦队,从而避免了从上届第四名跌至本届榜尾的尴尬。但为中国冰雪运动打破冬奥会金牌零的纪录的短道速滑女将们,明天却有机会再次圆梦,将已连续三届与自己擦肩而过的3000米接力桂冠收为己有。
  今天,在决定本届女冰第七名的比赛中,中国队先声夺人,开场仅3分钟就攻破了哈萨克斯坦队的球门。但此后她们却一直得势不得分,反被对方在最后时刻反击得手,被迫进入了“突然死亡”的加时赛。幸亏老将刘红梅的一记劲射,她们才终于转危为安。
  中国短道速滑队经过两天休赛后,明天将再次向金牌发起冲击。由杨扬、杨阳、王春露、孙丹丹组成3000米接力队,阵容整齐,配合默契,水平堪称世界一流。她们的主要对手是韩国队。韩国队的特点是队员年轻、能力强,但经验不如中国队丰富。不过3000米接力也是最容易出现意外的一个项目。在前三届冬奥会上,具备夺金实力的中国队都是在一些小细节上没处理好而功亏一篑,与金牌失之交臂。因此明晚中国姑娘能否如愿,除了以稳定的心态正常发挥出训练水平外,还需要善于把握和处理赛场瞬息万变的战机,处理好3000米角逐中的每一个环节。
  今天,已进入最后阶段争夺的本届冬奥会上又生悬念,由于男子越野滑雪1.5公里的冠军意外地落入挪威选手赫特兰德手中,好不容易在金牌榜上追平挪威的德国代表团,再次退居次席,这无疑增加了他们卫冕的难度。
  在主干项目速滑比赛中,今天又传来男子1500米世界纪录被两次刷新的消息,不过,这一次笑到最后的不是“飞翔的荷兰人”,而是美国32岁的老将德·帕拉,其夺冠成绩为1分43秒95。


第8版(体育)
专栏:

  欢喜冤家
本报记者 缪鲁 刘爱成
在本届冬奥会第一天的男子5000米速滑比赛中,曾出现过令人难忘的一幕:32岁的美国选手德·帕拉率先打破了这一项目的世界纪录,犹如给自己漫长的运动生涯画上了完美的句号。谁知,刚刚过了半小时,德·帕拉尚沉浸在这从未有过的辉煌之中,还在接受亲朋好友的热切祝贺之际,在他后面出场的荷兰名将约·厄伊代哈赫又创下了新的世界纪录。
  用毕生奋斗换取的成果,却只能享受短短的一刻,这一幕着实让人感慨竞技场上的风云多变。不料,今天这一幕再次上演。主角还是这两人,只是两个人互换了位置,而这一次笑到最后的是德·帕拉。
  在今天的男子1500米比赛中,厄伊代哈赫排在第九对出场,这位26岁的名将不负看台上为自己摇旗呐喊的数百荷兰观众的厚望,以1分44秒57的成绩刷新了世界纪录。然而,就在他以为自己已是当今长距离速滑的天下第一人时,德·帕拉出场了,只见他动似脱兔,迅如闪电,到终点时竟把并非等闲之辈的加拿大对手落下了整整30米,帕拉终于再度跻身世界纪录保持者之列。金牌易主的一瞬间,虽然场上两人的拥趸们互换了表情,但随即满场就轰鸣起了共同的欢呼声。
  谁说“既生瑜,何生亮”是一出人生悲剧?透过帕拉和厄伊代哈赫的相争不下,人们惊喜地看到了作为冬奥会主干项目的速度滑冰的迅猛发展。而他们两人的“不是冤家不碰头”,正说明他们无愧于这一发展。在现场目睹这一幕的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速滑部主任胡春方认为,本届冬奥会速滑项目之所以能连破世界纪录,实际上是1997年出现的新式冰刀所带来的一次更大的飞跃。这一加速发展也是一次严峻的挑战。他坦率地说,虽然如今中国选手也换上新式冰刀,但从本届冬奥会上的成绩看,不能不承认,我们的训练方式、训练手段,还没有适应装备上的革新,比如在比赛中的体力分配、节奏把握方面,还没有摆脱以往的经验和模式。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可能进入到像帕拉和厄伊代哈赫相争的层次。
  (本报盐湖城2月19日电)


第8版(体育)
专栏:

  国际乒联巡回赛首次登陆非洲
  本报讯 包括萨姆索诺夫、鲍罗斯等众多欧洲乒乓名将参加的埃及乒乓球公开赛,已于2月19日在开罗拉开战幕,这是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第一次在非洲举行。中国队此次仍像今年首站巡回赛——奥地利公开赛时一样,派出一批小将参赛,其中有女将李楠、李佳、郭跃、范瑛、姜华君及男选手王皓、詹健、张超等。本次比赛历时4天,定于22日决出男、女单双打4枚金牌。在19日的第一轮比赛中,我小将同大多数各国名手一道顺利过关。
  据悉,中国乒乓球队将尽遣主力参加3月4日至8日举行的卡塔尔公开赛,包括被队里禁赛已到期的张怡宁也在出征名单之列。


第8版(体育)
专栏:采风盐湖城

  有实力就有希望
——盐湖城随笔之七
本报记者 李仁臣鹿谷,是盐湖城外一处旅游胜地。林中小屋鳞次栉比,点缀着整条山谷。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比赛,就在这里举行。置身赛场,恍若在参加一个冰雪节。正是因为有很好的高山雪道,才使这个寂静的山沟繁荣起来。也正是因为有冬奥会精彩的比赛项目在这里举行,才让鹿谷这个世外桃源,为世人所知晓。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为什么盐湖城如此热衷于举办冬奥会。
  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是一个极富观赏性的项目。运动员脚踩滑雪板,头戴头盔,以每小时五六十公里的速度像鹰一样俯冲而下,在雪道形成的“悬崖”上腾空而起,跃至最高点,在十几米的自由落体过程中,完成一系列惊险的高难动作,双脚落在45度的雪坡上,滑下来。
  在这个项目上,我国的徐囡囡曾拿过上届冬奥会银牌,但这次在鹿谷的比赛中,落地时摔了,得分偏低,未能实现冲击金牌的夙愿。但是,这并不是说我们没有冲击金牌的实力,出现在这个项目比赛中的我国选手还有李妮娜等。李妮娜在比赛中得分也曾一度领先,只是因为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的选手越跳越好,被挤到了第五名。
  在鹿谷,邂逅沈阳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校校长王新坤教授,他对我国运动员这次的比赛成绩不太满意,但对这个项目的发展充满信心。在他那所学校里,有几十个少年在练这个项目,装备一个运动员的“行头”要五六万元,光两个护膝就要3万多元,这个条件我们有,但就是我国北方雪下得太晚,一年要比人家少训练两三个月。只有足够的训练时间才能有高水平。他们想方设法,用人工草皮铺设“雪道”,运动员完成空中技巧动作后不是落在雪坡上,而是落在水池中。他们的目标是培养世界一流选手。
  冰上项目,在这届冬奥会上已经实现了金牌的突破。雪上项目,我们把突破口选择在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上。这个突破口选择得是对的。应该说,这个项目的偶然性还是很大,预赛中跳得很出色的选手,决赛时却因落地摔倒空手而归。冰雪项目无“黑马”可言,谁都有可能成为“黑马”。关键是有没有实力,有实力就有希望。
  到鹿谷看比赛的中国人带去了一面国旗,可惜,这次没有机会因为中国运动员获奖而展开。但是,在雪场上展示五星红旗的机会,我们一定会有。(本报盐湖城2月19日电)


第8版(体育)
专栏:

  冬奥会——对裁判的信任危机
  本报记者 刘爱成 缪鲁
  2月18日晚,立陶宛选手德罗比阿兹科/瓦纳加斯在冰上自由舞决赛结束后,立即向国际滑冰联合会提交了一份抗议书,抗议裁判判分不公,致使他们的名次落在意大利和加拿大选手之后,一块铜牌落入他人之手。
  立陶宛国家奥委会官员19日在记者招待会上透露这一消息说,在比赛中,意大利和加拿大两对选手都在比赛中摔倒过,但裁判并没有按照国际滑联的规定扣分,结果意大利选手获得季军,加拿大选手排名第四,而立陶宛选手则排在第五。立陶宛方面坚持认为,如果裁判严格按照国际滑联的规定标准扣分,立陶宛选手的名次自然就会排在意大利和加拿大选手的前面。“正是由于裁判没有按照规定扣分才使立陶宛选手失去了一枚奥运会奖牌”。立陶宛选手对于裁判很难改变观念感到沮丧,并认为这对未来是个应该汲取的教训。他们并不指望这个结果会得到什么改变,但希望这个抗议有助于未来的参赛者。
  这是自本届冬季奥运会8日开幕以来,在冰上项目比赛中选手们第二次对裁判提出疑义,并上告国际滑联。在本月11日晚举行的花样滑冰双人滑决赛中,加拿大选手塞尔/佩尔蒂埃因“裁判判分不公”曝出黑幕,闹上国际滑联。由于加拿大方面的一再坚持,国际奥委会最后作出决定,将加拿大花样滑冰选手塞尔/佩尔蒂埃与俄罗斯选手一起并列为冠军,才使这场风波得到平息。有意思的是,就在18日晚国际滑联给加拿大花样滑冰选手补发金牌之时,又一份抗议书递到了国际滑联。真是冰场平地起风波,彼伏此起。同一天,在自由式滑雪的女子空中技巧决赛结束后,俄罗斯队也公开质疑现场裁判的评判,声称将提出抗议。
  自第一场风波法国花样滑冰裁判玛丽—勒内·勒戈涅因“不正当行为”,被国际滑联暂时取消她在本届冬奥会的裁判资格后,裁判“来自某方面的压力”、“私下交易”和“丑闻”已让越来越多的人对评判者的“公正”产生怀疑,美国最新一期《时代》杂志的封面醒目地写道:“我们还可以再相信裁判吗?”看来在本届冬奥会上,正面临着一场对裁判的信任危机。
  (本报盐湖城2月19日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