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2月21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国际)
专栏:

  世行希望发达国家
  帮助贫穷国家发展基础设施
据新华社华盛顿2月19日电 (记者王建生)世界银行19日呼吁发达国家政府和私人部门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发展基础设施,并强调基础设施对于减轻贫困是必不可少的。
  世行在当天发表的一份报告中说,如果世界上的穷人不能获得更多的交通服务、电力、水和通信服务,国际社会就难以实现到2015年使全球穷人数量减少一半以及其他关键性的发展目标。为了实现国际社会确定的发展目标,发达国家需要将官方发展援助增加一倍,私人部门也应增加投资,以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基础设施。
根据世行的统计,发展中国家中缺乏基础设施的穷人数量十分庞大。目前全球约有12亿人无法获得安全的饮用水,24亿人缺乏卫生设施,25亿人没有电等现代能源。另外,目前发展中国家中有9亿人生活在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报告指出,随着人口的增长,穷国基础设施短缺的问题将会继续恶化。世行估计,到2025年,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将比目前增加20亿,其中90%将生活在城市里。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大部分新增加的城市居民将生活在拥挤不堪、基础设施不足的贫民窟里,不得不为生存而挣扎。


第3版(国际)
专栏:

  非洲拉美加勒比合作高级论坛开幕据
新华社加拉加斯2月19日电 (记者姚欣)第三届非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合作高级论坛19日在此间的格兰梅利亚饭店开幕。委内瑞拉总统乌戈·查韦斯到场并主持了开幕式。
查韦斯总统在开幕式讲话中就发展中国家在政治、经济、科技、发展和生态环境等领域面临的诸多课题进行了论述。他认为,必须在国家、市场和社会之间寻求建立一种平衡机制。在这种机制下,市场将通过健康、公平的经济模式,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
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贫困现象,查韦斯总统表示,必须把彻底解决贫困问题同消除军备竞赛、探讨解决发展中国家沉重的外债负担以及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的经济援助等问题统一起来。他强调说,此次论坛必将为建立新的、更加公平的政治、经济和生态环境秩序作出重要贡献。
一些国家的政府、议会和国际组织的代表出席了开幕式。此次论坛的目标是,通过广泛的政治接触,实现可持续发展、社会公正,保护生态环境免遭破坏,强化发展中国家制定和执行重大战略方针的能力。


第3版(国际)
专栏:

金大中与布什举行会谈
新华社汉城2月20日电 (记者高浩荣)韩国总统金大中与来访的美国总统布什20日在此间举行会谈,双方表示要加强韩美同盟关系,并愿意与朝鲜进行对话,以和平方式解决朝鲜半岛问题。
在会谈约1小时40分钟后举行的联合记者招待会上,金大中说,双方一致认为韩美同盟关系对朝鲜半岛以及东北亚地区的安全是重要的。双方将把这一同盟关系发展到安保、政治、经济、外交等各个领域,建立“广泛的伙伴关系”。
金大中说,韩美两国都愿意与朝鲜进行对话,用对话的方法解决所有问题。他希望朝鲜早日响应这一建议,恢复韩朝对话和美朝对话。
布什在记者招待会上说,美国将忠实履行对韩国的安全承诺,并希望朝鲜半岛和平。他说,美国“谋求用和平的方法解决半岛问题”,美国支持韩国的对朝鲜和解合作政策,希望韩国和朝鲜的离散家属早日团聚。
布什表示,美国“不想(对朝鲜)发动战争”,愿意与朝鲜进行直接对话,美国去年6月提出的对话建议“依然有效”。他希望这一对话能尽早举行。他说,不管美朝是否进行对话,美国都将继续向朝鲜提供粮食援助。
布什是19日抵达韩国访问的。这是他上台以来第一次访问韩国。当天下午,布什还视察了驻韩美军部队,并参观了“京义线”铁路(汉城至新义州)上离朝鲜军事分界线非军事区仅700米的都罗山车站。


第3版(国际)
专栏:

  澳总理会见本报代表团
  表示澳中合作前景广阔
本报堪培拉2月20日电 记者李学江、王咏赋报道:澳大利亚总理约翰·霍华德今天在议会大厦总理办公室会见了由总编辑王晨率领的人民日报代表团。
霍华德总理表示,澳中经济合作有广阔的前景,特别是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今年是澳中建交30周年,这为我们回顾过去的成就,努力开创未来,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
霍华德说,澳中建交30年来,两国关系不断成熟并发展。中国已成为澳大利亚第三大贸易伙伴,2000至2001年度双边贸易额达到180亿澳元。两国定期开展文化、科学、司法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两国提升和扩展了部长级经济合作委员会。两国领导人经常互访,他于1997年访问了中国,江泽民主席1999年访问了澳大利亚。他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再次访华,以寻求扩展双边合作的空间。
霍华德说,中国是亚太地区有影响力的国家。他祝贺北京取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并希望在奥运会的组织、后勤和设施建设等方面与中国加强合作。
他说,澳大利亚对今后全球经济发展表示乐观。经济全球化能给所有国家带来益处,使人们认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开放的经济有利于经济增长,并给人民带来实际福利。
澳大利亚外交部长亚历山大·唐纳、贸易部长马克·维尔今天也分别会见了人民日报代表团。
王晨总编辑在会见时表示,中澳建交30年来,双边关系取得了积极的发展。政治、经济、文化、新闻等方面的交流不断增加。中国媒体将努力为发展新世纪的中澳关系,加深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促进中澳经贸等各方面的合作作出贡献。
人民日报总编辑顾问雒树刚等参加了会见。人民日报代表团是应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的邀请于17日抵澳访问的。(附图片)2月20日,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左)在堪培拉会见到访的人民日报总编辑 王晨
本报记者 王咏赋摄


第3版(国际)
专栏:

  我驻阿根廷使馆举行招待会庆
  祝中阿建交三十周年
据新华社布宜诺斯艾利斯2月19日电 (记者苏津)中国驻阿根廷大使馆19日举行招待会,热烈庆祝中阿建交30周年。
中国驻阿根廷大使张沙鹰在招待会致辞说,建交30年来,中阿两国双边关系取得了可喜的发展。两国政府和人民都希望在新世纪继续加强两国之间全面的合作和伙伴关系。
阿根廷副外长兼对外关系国务秘书福里在致辞时说,阿根廷政府一贯重视发展同中国的关系,目前两国关系已经进入全面成熟阶段,两国政府和人民应该为30年来双边关系的发展所取得的成果感到高兴。他指出,继续巩固和发展同中国的关系是阿根廷外交政策的重点之一。他还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表示欢迎。
阿根廷临时参议长马克达、公共工程部长托莱多以及政府官员、议会代表、企业家和其他各界友好人士出席了招待会。


第3版(国际)
专栏:

  一些国家表示
  支持沙特中东和平新方案
  对中东紧张局势深感忧虑
  以军又打死16名巴武装人员
据新华社开罗2月20日电 (记者邵杰)据埃及《金字塔报》20日报道,埃及赞赏沙特阿拉伯日前提出的中东和平新建议,即以色列撤出1967年以来占领的阿拉伯领土,换取阿拉伯国家同其实现关系正常化。
据新华社阿布扎比2月20日电 (记者邢旭东)据此间20日出版的阿文报纸《联合报》报道,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外交国务部长哈姆丹说,阿联酋完全支持沙特阿拉伯提出的关于以色列归还1967年以来占领的阿拉伯领土以换取阿拉伯与其关系全面正常化的中东和平新方案。
据新华社华盛顿2月19日电 (记者严锋)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鲍彻19日在这里表示,沙特阿拉伯王储阿卜杜拉最近提出的关于阿拉伯国家承认以色列以换取以色列从巴勒斯坦被占领土全部撤军的建议是一个“重要而积极的步骤”。
据新华社开罗2月19日电 (记者刘云非)埃及外长马希尔19日在同来访的俄罗斯中东问题特使弗多温会谈后对记者说,埃俄两国对日益恶化的中东局势深感忧虑,并一致认为国际社会应为阻止中东局势进一步恶化做出更大努力。
据新华社安曼2月19日电 (记者鲁绍明、王丙飞)约旦国王阿卜杜拉19日晚在安曼会见来访的美国国务院政策计划办公室主任理查德·哈斯时,呼吁美国继续为结束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间的暴力冲突做出努力。
本报开罗2月19日电 记者徐平报道:据埃及昨天出版的《周报》披露,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特内特日前访问开罗时曾要求埃及方面能够促成沙龙总理与阿拉法特主席举行直接会晤。特内特访埃期间还建议埃及和以色列能够重建信任,恢复双边关系,但是埃及方面表示在巴勒斯坦局势平息之前这一问题将暂缓考虑。
据新华社加沙2月20日电 (记者杜震)以色列20日凌晨出动坦克、飞机和军舰,首次大规模袭击了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在加沙的总统府,并对加沙和约旦河西岸的巴军事目标进行打击,造成至少16名巴武装人员死亡。巴安全官员称,以军特种部队在试图进入阿拉法特总统府时,同巴精锐的“17”部队交火,巴方4人死亡,另有10人受伤。
这是自巴以矛盾激化以来,以军首次直接攻击阿拉法特总统府。这位官员说,以军当天凌晨还强行进入西岸巴控城市纳布卢斯及周边的难民营,同巴武装人员发生激烈交火。


第3版(国际)
专栏:

  坦桑总统呼吁非洲人民
  反对欧盟制裁津巴布韦
  尼日利亚不同意欧盟对津制裁
据新华社达累斯萨拉姆2月19日电 (记者张大成)坦桑尼亚总统姆卡帕19日呼吁非洲人民反对欧洲联盟对津巴布韦实行制裁。
正在北部乞力马扎罗省视察的姆卡帕总统在群众集会上发表讲话说,坦桑人民支持津巴布韦人民,因为任何独立国家的领导人和人民都有权自由地决定自己的命运,而不接受任何外来歧视性的说教。姆卡帕指出,欧盟是在搞新殖民主义、经济殖民主义,经过艰苦奋斗取得独立的非洲大陆人民必须坚决反对这一图谋。
此前,非洲统一组织秘书长埃西和莫桑比克总统西萨诺等也表示反对欧盟干涉津内政,认为非洲人民不需要欧洲国家来监督选举,因为欧洲国家从未邀请过非洲国家去监督它们的选举。
津巴布韦定于3月9日至10日举行总统选举,并同意欧盟向津派出观察员监督大选。2月16日,津政府以违反入境规定等原因驱逐了欧盟选举观察团团长皮埃尔·朔里。欧盟外长18日在布鲁塞尔举行会议,决定对津实施制裁,包括禁止向津出售武器、停止军事援助、取消总额为1.28亿欧元的5年发展援助计划等。欧盟外长还决定禁止津总统穆加贝和政府主要官员前往欧盟国家,并冻结他们在欧盟成员国的财产和银行存款。
据新华社拉各斯2月20日电 (记者戴阿弟)据此间《卫报》20日报道,正在意大利访问的尼日利亚总统奥巴桑乔19日表示,欧盟没有必要制裁津巴布韦。奥巴桑乔说,他并不认为“没有欧盟观察员,津巴布韦总统大选就会成为不公平和不自由的选举”。他对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表示支持。


第3版(国际)
专栏:

  五角大楼官员声称
  下一步反恐将先发制人
新华社华盛顿2月19日电 (记者胡晓明、谭新木)美国国防部副部长沃尔福威茨19日在美国航空航天协会发表讲话时说,美可能在下一步反恐行动中发动先发制人的军事打击,但他没有说明打击的具体目标和时间。
沃尔福威茨称,已有许多美国人失去了生命,美国不能再犹豫不决了。尽管美国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已严重摧毁“基地”组织,但尚有几十名“基地”组织成员仍在阿境内活动。“目前的成功只是暂时的,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沃尔福威茨被舆论认为是布什政府的“鹰派”成员,主张通过军事行动推翻伊拉克政府。


第3版(国际)
专栏:

科公布政治对话最后公报
科特迪瓦总统府新闻处十九日晚公布了由科现任总统巴博、前总统贝迪埃、前军政府领导人盖伊和前总理瓦塔拉四位主要领导人签署的有关亚穆苏克罗政治对话的最后公报。公报说,四位领导人决定成立法学专家委员会,负责在今年七月二十三日至八月一日期间组织一次有关宪法问题的讨论会。


第3版(国际)
专栏:

俄一架轰炸机失踪
据俄塔社十九日援引俄罗斯军方提供的消息报道,俄空军一架苏—24轰炸机十九日在普斯科夫州进行飞行训练时失踪。当时,这架飞机位于普斯科夫以北一百一十五公里,距斯穆拉维耶沃机场四十公里,机上飞行员是一名中校和一名少校。俄国防部发言人说,搜寻工作正在托尔博夫中将的领导下紧张地进行。


第3版(国际)
专栏:

婴儿需要适量进食肉类
由于担心肉类食品难以消化,父母通常很少给婴儿喂食肉类。然而德国科学家最近研究认为,婴儿每天应当进食一定量的肉类,以保证身体发育所需的铁质。据报道,多特蒙德儿童营养科研所的科学家最近调查发现,婴儿从五到七个月开始就需要补充铁质以满足身体发育的需求。根据该所儿童营养专家建议,婴儿每天应当至少进食二十至三十克肉类。


第3版(国际)
专栏:

日用辐射波加工纳米产品
日本一家企业最近使用极短波长的辐射波制作极微小的塑料模具获得成功。使用这种模具可以生产精度达纳米级的细微零件。预计这项成果年内将应用到商业化生产中。这家公司使用辐射波制成塑料模具,浸泡在电镀液里,然后从电镀液中析出金属,在模具中形成精细零件,产品的精度可在三十到五十纳米间调整。使用这种技术制造的金属弹簧探针长三毫米,直径仅零点零三毫米,可用来检查半导体元件。


第3版(国际)
专栏:

津开始从刚果(金)撤军
驻扎在刚果(金)的一百五十名津巴布韦士兵十九日返回津首都哈拉雷,这标志着津巴布韦开始从刚果(金)撤军。津巴布韦国防部长悉尼·塞克拉马伊在欢迎回国士兵的仪式上说,从刚果(金)撤军的决定是根据卢萨卡停火协议和联合国安理会第一二九一号决议作出的。他说,目前津巴布韦在刚果(金)的驻军有八千人,到今年六月将减少到三个营。(据新华社电)


第3版(国际)
专栏:记者专访

  《上海公报》《奠定美中关系基础
——访亨利·基辛格博士
本报驻联合国记者 何洪泽 丁刚
在20世纪下半叶的国际关系中,中美关系的突破无疑是要载入史册的。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对中国的访问“改变了世界”,2月28日发表的中美《上海公报》则为中美关系奠定了基础。整整30年过去了,但人们不会忘记为中美关系奠定基础的两国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尼克松、基辛格。在这些创造了历史的政治家中,目前健在的只有亨利·基辛格博士。记者日前来到基辛格的办公室,拜访了这位传奇人物。
在纽约著名的花园大道,基辛格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陈列着他与世界各国领导人的合影,其中与中国三代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会见的照片放在最前列。
提到《上海公报》,基辛格回忆起30年前那段不平凡的历史。他说,在过去30年里,美中关系已经成为国际政治体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在,人们很难想象出《上海公报》签署之前美中之间根本没有固定联系的那种情景。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上海公报》标志着一个转折点,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它以非常直截了当、非常坦诚的方式处理了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这是我所熟悉的第一个既表明了分歧,又求同存异的外交公报。《上海公报》为美中双边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它强调了双方的共同利益所在,标志着美中关系重要的新起点。它的精神在后来出现的许多情况下都是适用的。
《上海公报》来之不易。基辛格回忆了公报谈判的艰难过程。他说,谈判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他1971年10月的中国之行,谈判是从公报的基本框架开始的,双方就公报的基本原则达成了一致。从技术上讲,公报在他这次中国之行时就确定了,周恩来总理为此确定了方向。周总理转达了毛泽东主席的话,说如果我们聚在一起,连一个协议都达不成,就无法给世界一个交代。接着,双方开始讨论公报的文本,这时就不像先前那样公开了,因为我需要经常与尼克松总统商议。
双方决定把对台湾问题的表述留到第二年2月尼克松访华时再最后确定。基辛格说,如何处理台湾问题对我们来说是个难题,因为当时美中还没有正式建交。我们怎样才能在谈及一个中国的同时,又不会特别指明我们是在说海峡两岸的哪一边。最终美方提出了这样的表述方式:“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基辛格认为,《上海公报》之所以会取得突破,主要是因为美中双方都认识到建立直接接触是可能的,也是符合双方共同利益的。尼克松总统一上任,就确立了要与中国建立关系的目标,这是他的国际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中方也有同样的考虑。这都是公报取得突破的基础。
他说,美中当时通过某种外交渠道来建立关系是符合逻辑的,也可以说,双方注定要走到一起。但他同时强调,美中两国领导人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果没有毛泽东、周恩来、尼克松这样的领导人,在当时那样的历史背景下,双方可能不会如此之快地消除各种障碍。这需要双方领导人具有相当的政治权威和信心。从美国方面看,尼克松总统决心避开官僚程序,加速了双边关系正常化的进程。当时美国一些专家也提出了一整套逐步推进的方案,比如先建立经贸关系等,但尼克松总统没有采纳。《上海公报》能够很快谈判成功也是由于同样的原因。
针对所谓《上海公报》已经“过时”的论调,基辛格认为,《上海公报》没有过时。他说,公报的基本精神是在美中之间建立直接合作的关系。虽然冷战已经结束,但相信这个基本精神仍然适用,公报确定的基本方向并没有改变。基辛格指出,《上海公报》有两个独特之处:第一在于双方在公报中表达不同看法的方式;第二是美中宣布了一些共同的目标,这些目标现在仍然有效。通过《上海公报》,美中建立了正常的联系,并奠定了进一步促进政治和战略对话的基础。
谈到目前的美中关系,基辛格说,美国在某些领域是最强的,但不是在所有领域都最强,而且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作为技术上最先进的国家,美国当然要重视与中国这个人口最多而富有活力的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从某个角度来说,布什总统与江泽民主席也面临着当年尼克松总统与毛泽东主席所面临的同样考验,那就是为双边关系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发展确定方向。从刚刚过去的20世纪90年代看,美中关系中还存在不少障碍,比如台湾问题,但双方并不想让障碍影响发展。双方都认识到,分歧固然是存在的,但通过各种各样的建设性方式来加强合作,对双方是有益的。合作可以超越对抗。
基辛格指出,当前国际局势变化很快,美中高层的坦诚对话对双方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中国是如此重要的国家,而布什总统又是在如此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天抵达北京,他当然会意识到这次北京之行的意义。美中两国领导人会发现双方在相当多的方面有着共同的利益。“我期待着他们把美中关系推进到新的阶段”。
基辛格最后表示:“请向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表达我最良好的祝愿。”他还专为本报读者写下了纪念《上海公报》发表30周年的题词(见左图):“上海公报标志着30年前美中关系的一个转折点。我希望美中关系和中国人民的宏伟事业所取得的更大进步将会载入下一个30年的史册。”(本报纽约2月19日电)(附图片)


第3版(国际)
专栏:

2月20日,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最古老的沙什杜沙姆什拉清真寺前的小广场上,一位在内战中双腿致残的男子观看一群可爱的鸽子自由飞翔。
新华社记者 李晓果摄


第3版(国际)
专栏:

  哥政府军与游击队激战
新华社圣菲波哥大2月19日电 (记者刘连祥)哥伦比亚军方发言人贡萨洛·莫拉莱斯少将19日说,大约150名“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游击队员18日夜至19日晨对位于考卡省蒙奇克山的一处政府军重要通信中心发动突然袭击,但驻守该中心100名政府军士兵在数架武装直升机的火力支援下,最终挫败了游击队的进攻,目前政府军武装直升机正在追击向附近丛林方向逃跑的游击队员。
莫拉莱斯少将说,当天上午,哥政府军空军还轰炸了正在袭击梅塔省丘萨水库的“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游击队员,使得这座供应该省数个城市饮用水的水库免遭破坏。据军方初步统计,至少20名游击队成员在战斗中被打死。
“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成立于20世纪60年代,目前共有兵力1.6万人,是南美洲最大的游击队组织。今年以来,该游击队组织同政府军的冲突不断加剧,造成至少140人丧生,其中大部分是平民百姓,许多军用和民用设施也遭到破坏。
哥伦比亚内战已持续了38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