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2002-02-16

2002-02-16新闻联播 文字版

品年三题

第4版(大地·作品)<br/>专栏:<br/><br/>  品年三题<br/> 王秀梅<br/>  年味<br/>  过年最重要的是一个年味。城里的人们抱怨说:腰包一天比一天鼓了,但这年过得却越来越没有意思——人们找也找不到记忆中的年味了。<br/>  像许多人一样,当年一步步向我们走近的时候,我们便携带大包小包的年货向乡村撤退。<br/>  我知道,年在乡村等着我们。在乡村的集市上,在人们置办年货的挑挑拣拣中,在小孩、姑娘、媳妇试穿新衣的笑脸上,我看到了年的影子。<br/>  在农家洒扫厅除的忙碌中,我听到了年的脚步。<br/>  在各家各户案板与菜刀有节奏的碰撞声中,我看到了年粲然的笑容。<br/>  一阵又一阵噼噼啪啪的响声,腾起的火光照亮了照门上那斗大的“福”字。在众人的企盼中,年娉娉婷婷、袅袅娜娜地降临人间。<br/>  年俗<br/>  在晋南农村的街巷中穿行,大红的春联是最抢眼的风景。“昨日忙碌今日消闲此规矩何人所定,先祭鬼神再敬祖宗这风俗哪辈传来?”这联中的疑问也许是个天问,我们谁也讲不清与春节相伴而生的各种风俗的缘起。<br/>  北方过年的习俗大致差不多,都寄寓了新一年祈福、祈寿、祈平安的心愿,但在细节上又有不同。记得小时候在菏泽农村过年有许多的规矩,比如,年三十晚上,院里要洒满芝麻秆,初一日出前不准倒洗脸水,刀和剪子也必须藏到床席底下,当时我和姐弟对这些规矩诚惶诚恐,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嫁到山西后,丈夫一家对被我小时候奉为“天条”的规矩并不理会,他们做的功课是摆上供桌奉香敬神,在大门口挂柏树枝,在门窗上贴粉的、绿的、黄的字条。<br/>  习俗是母亲手做的熏肉,它让年味醇厚而浓郁,真不知道什么习俗都没有的春节会是什么样子。<br/>  元宵节<br/>  现在过年的形式很多,但大多数的中国人还是恪守传统,出门在外的游子披星戴月地往回赶,为的是赶上年三十晚上那顿热乎乎的年夜饭。初一之后的几天里,人们或是提着糕点坐上亲戚家温暖的炕头,让掏心窝子的话把冬日的寒意都挡在门外;或轻轻叩响朋友的家门,让友谊的春光温暖彼此的心房。<br/>  在中国人的习惯中,过年要到正月十五之后才算结束。而在走亲访友的忙碌中,元宵节转眼就到了跟前。欢乐的鼓点敲起来了,大红的灯笼挂起来了,人们从各自的屋里走出来,涌上观灯的街头。<br/>  在灯与人的海洋中,豆蔻年华的少男少女是最神采飞扬的一群。忽然想起古人吟咏元宵节的一句诗:“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按诗句推测,这元宵节还是中国古代的“情人节”呢!

新年钟声

第4版(大地·作品)<br/>专栏:<br/><br/>  新年钟声<br/>  刘子章<br/>  记得幼时,曾听老人们说,家乡钟鼓巷的寺庙里,原有钟楼一座,悬一口大钟,高两米多,重约万斤。每逢钟响,声闻数十里。据说那钟楼始建于明代,后来,由于日军入侵,钟楼于战火中毁于一旦,致使孤钟空置楼台。那时,我年纪尚小,也从未听到过钟声,只是感觉那钟声定是宏大、古老、神秘、好听,不失温柔淳厚的风度,敲来亦缓慢沉重,仿佛飘然从远古走来。余音萦绕,给人以想象神驰的巨大空间。<br/>  写钟声的古诗,较为熟悉的当数张继的《枫桥夜泊》:“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表现的是一种落魄的孤寂和愁绪。还有《诗经》:“鼓钟于宫,声闻于外。”可见皇家的享乐和气势。李白的:“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余韵悠远。<br/>  中国的寺庙、道观、庵祠处处皆是。<br/>  凡寺庙大多有钟。由僧人撞来,听来空灵,余音袅袅,不绝如缕,高天云外,虚无飘渺。喜庆时敲来,是一种表达和纪念;悲伤时敲来,是一种安慰和悼念,其实,钟也有人赋予的喜怒哀乐、苦辣酸甜。<br/>  我的家乡位于黄河边古老的小城,一日登高远望,暮霭苍茫中,但见大河东去,烟云轻笼,房舍隐现,唯见寺塔尖稍染余辉,耳边隐约钟声遥响。千百年来,这钟声伴随着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作为历史的见证,目睹了人间的生离死别、苦难辛酸,朝代更替、社会兴衰。这钟声早已与这里的人、这里的水、这里的房舍、这里的寺塔、这里的生活、这里的土地浑然一体,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br/>  不知自何日起,钟声和新年牵手,悄然走来。如今的中国人,已习惯迎接新年的钟声了。我想,这应该是自电视机进入家庭之后的事儿。除夕之夜,家家的男女老少,大多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春节联欢晚会,一直看到钟声响起,就都一块跑出门去,放起了爆竹,伴随着电视上的钟声和欢呼声,新年来临。刹时间爆竹齐鸣,震耳欲聋。放完爆竹后,有的人熬不住就睡觉了,有的人兴致高,就继续聚在一起看电视、玩耍。<br/>  中国很早以前就有守年夜的习俗,老百姓叫“熬年夜”。那时,还没有电视机,大多是聚在一起边吃花生、边嗑瓜子边聊天。内容也是古今中外、海阔天空。有时聊着聊着就开始打瞌睡,但要硬撑着到天色微明,赶快放爆竹,公历要贺年,旧历要拜年。放完爆竹就开始挨家拜年。<br/>  印象较深的是在部队时,每逢除夕夜,就睡不着觉,战友们坐在一起,先是大摆各自家乡过年时,家家都要做的各种好吃的饭食,直说得馋涎欲滴。然后,又都不做声了,一个个眼睛红红的,思念故乡和亲人。那情景至今仍难以忘怀。<br/>  最令人难忘的,要算是1999年和2000年的元旦和除夕夜了。据说那是跨世纪的时刻。触目皆是全国各地的迎接新世纪钟声活动。九朝故都洛阳白马寺、六朝故都开封相国寺都举办大型、隆重的迎千年撞钟活动,并邀请好多中外要人、名人参加。北京、上海、南京等地都举办了类似的活动。一时间东西南北,钟声四起,浩荡中国。<br/>  新年的钟声标志着一个温暖宜人、万象更新的春天的来临。钟声不仅是辞旧迎新,它还是一种回顾和展望。

除夕大餐

第4版(大地·作品)<br/>专栏:<br/><br/>  除夕大餐<br/> 毕东海<br/>  腊月三十<br/>  中国的除夕<br/>  为庆贺即将来临的新春<br/>  晚上八点<br/>  人们急不可耐地围着电视机<br/>  准备品尝那年的盛宴<br/>  其实刚刚入冬有关这桌晚饭的消息就没有断过<br/>  先是在激烈的竞争中<br/>  掌勺的厨子最终花落谁手<br/>  之后即是各种菜肴的名目<br/>  真的 假的 实的 虚的<br/>  一手获得的 道听途说的<br/>  扑朔迷离 眼花缭乱<br/>  就开始在大报小刊上炒作起来<br/>  直到岁末这一天<br/>  甚至开饭前半小时<br/>  还在有声有色地吊着人们的胃口<br/>  哎呀 这菜的模样还没见着<br/>  厨房里的香味可就浓浓地飘出来了<br/>  急得让人直伸舌头<br/>  馋得让人直流口水<br/>  每年的这次宴会<br/>  厨子大都出自高手<br/>  熟悉的名字也好 陌生的面孔也好<br/>  大家都希望他拥有十八般技艺<br/>  翻手为云 覆手为雨<br/>  给人们玩出什么新花样来<br/>  导演着手的头道工序<br/>  是确定晚宴的主调和风格<br/>  就像川菜 粤菜 湘菜 鲁菜一样<br/>  导演也要谋划好几个菜系<br/>  为此可真是绞尽脑汁<br/>  恨不能长出三头六臂<br/>  先是粗粗地拉出个大样<br/>  自己便开始逐一地检验<br/>  将那些生涩的 重复的 不可口的<br/>  逐渐淘汰掉 层层筛选<br/>  对每道菜 导演都会大睁着眼睛<br/>  反复掂量 严上加严<br/>  决不肯轻易让平庸之作溜出指间<br/>  凡该出局的必须出局<br/>  一言即出驷马难追<br/>  最后拿出的单子 大小菜目<br/>  那可都是过五关斩六将闯过来的呀<br/>  晚会终于在一片锣鼓声中开始了<br/>  这可是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呀<br/>  这可是个望眼欲穿的时刻呀<br/>  一般地 已是约定俗成<br/>  先是上来一个斑斓无比的大拼盘<br/>  里边有歌 有舞 姹紫嫣红<br/>  那漂亮 那丰盛 那色彩<br/>  让你不由地发声惊叹<br/>  热闹地都不知从哪儿下筷子了<br/>  这接下来便有小品 相声 戏曲 杂技等<br/>  一道连一道地来 一盘接一盘地端<br/>  重点推出的菜目则隔会儿上一个<br/>  不时掀起一浪小高潮<br/>  嘿 那菜目的繁多就甭提了<br/>  直让人吃到春节凌晨一两点还打不住呢<br/>  在晚宴上<br/>  最紧张的就是那个导演了<br/>  偌大桌饭菜 可都是经他手烹制出来的呀<br/>  菜目怎样 味道如何<br/>  那颗心都成了压弯的扁担<br/>  最轻松的就是老百姓了<br/>  谈笑自如 不管凉不管酸<br/>  哪道菜不合自己意思<br/>  还会损那么几句逗乐开心<br/>  这样的宴会搞过十几次了<br/>  有被人们认可的 有遭人们贬抑的<br/>  想想 十二亿人啊<br/>  实在是众口难调<br/>  有口重的 有口轻的<br/>  有喜甜的 有爱辣的<br/>  鸡蛋里面也给你挑出骨头<br/>  来开头几届相对还好办些<br/>  可现在人们期望值高得恨不得请上帝下厨房亲自烧菜了<br/>  越往后想搞出点新意<br/>  真比上天摘月亮都难喽<br/>  呵 无论如何<br/>  每年一次的除夕大餐<br/>  是桌具有民族气派民族风格的大餐<br/>  是桌放在世上也呱呱叫的大餐<br/>  是桌亲朋聚会的大餐<br/>  是桌喜气洋洋的大餐<br/>  是桌让人回味让人兴奋的大餐呵<br/>  今年吃过了 再待来年

风雪得胜堡

第4版(大地·作品)<br/>专栏:长城杯·新游记<br/><br/>  风雪得胜堡<br/>  赵忠格<br/>  汽车在山道上盘行,窗外白茫茫一片,狂风裹起雪粒时不时地咬着玻璃,挺立在旷野中的烽火台倒像憨实的壮汉在欢迎着我们的到来。<br/>  得胜堡在大同的正北方,距市区四十公里。汽车刚驶下208国道,往东仅里许,就看见雪原上矗立着一座土黄色的城堡。“堡方二里,高三仞,厚二仞余”。这座城堡就是史书上赫赫有名的“得胜堡”。当年这里战则“南北交锋,烈马嘶鸣”;和则“贡使络绎,商队接踵”。如今虽然墙体剥落,垛口突兀,但依然透射着往昔的庄重和威严。<br/>  堡门前,一幅雕刻精美的砖饰画映入眼帘,它通体用砖块磨接对缝平贴在门洞上方。砖饰呈垂花门庭状,幔下嵌着荷(花)、梅(花)、菊(花)、兰(花),象征和美安宁。其下饰有方形的“奔兔弯月”、“瑞日祥月”、“和合如意”和“海晏河清”四组图案,寓意国泰民安。图案下方的墙体里嵌着一块长约四尺,宽二尺的麻色石匾,匾中央镌刻“保障”两字,侧书“万历丙子秋立”,字体撇如匕首、竖似利剑,刚健劲烈。距今已有四百二十五年的历史。走出门洞,回过身即可看见镌有“得胜”二字的石匾。这二字镌刻在堡门内侧,我估计是朝廷为告诫守备们要保境安民,早日得胜还朝。得胜堡也因此而得名。<br/>  有几个“红领巾”正在附近扫雪,沿着孩子们扫开的一条之字形小径上了堡墙,向北望去,眼前的壮观景象让人陶醉。你看,那万里长城逶迤于峻岭之间,得胜雄关屹立于河道丘峦,马市楼、控军台威武挺拔,市场堡、镇羌堡静静地守候在那里,那望不断的烽候亭障,数不清的城堡雉堞,像巨型浮雕涌入眼帘。面南阁高台钟鼓齐鸣,声声悠扬,南北致远店客商辐辏、驼铃阵阵,“南来烟酒糖布茶,北来牛羊骆驼马”,那是一派多么繁荣的场景啊。雪不停地下着,不停下着的雪给眼前的景物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将现实和历史交织在一起。<br/>  “东边还有晾马台”,一个小男孩怯怯地提醒着。我们大梦方醒,立刻问道:“晾马台?就是当年俺答受封的地方?走,去看看。”晾马台,就在村边,看上去只是个高出地面两三尺的土台子。当年,就在这个土台演出了蒙汉民族化干戈为玉帛的动人一幕。<br/>  明代的正统、成化年间,鞑靼崛起。土默特部首领俺答练兵习武,屡屡南下,所过之处,“邑无守雉,堡尽血染”。后因俺答家庭失和,其孙拔汗那吉逃到大同,当时的大同巡抚方逢时和宣大总督王崇古卓识过人,非但未杀拔汗那吉,反而上奏朝廷保荐他为都指挥使。俺答闻讯后且喜且愧,主动提出与明庭通贡互市。隆庆五年(1571年)三月,明王朝册封俺答为顺义王,五月,俺答率其部属在晾马台受封。从而使长城内外“四十余年无用兵之患,沿边旷土皆得耕种”,“民老死不识兵革”。明进士郑洛记其事,曾赋诗赞曰:“一尊酒尽乾坤大,万里风清气色开”。<br/>  “外边天冷,到我家暖和暖和吧”,又是那个小男孩招呼着。我们来到了小男孩的家,他家就住在种着鲜菜的日光温室里,温室的后墙紧贴着长城,外间有一条火炕,房里暖烘烘的。小男孩的母亲见家里来了客人,马上给我们张罗着做饭。农村的妇女真能干,不出一个小时,饭菜就端上桌子。绿的捧打黄瓜、红的西红柿炒鸡蛋、白的糖拌萝卜丝、鲜的生菜蘸酱,还有沙棘饮料。秀色可餐,美的让人馋涎欲滴。<br/>  门外雪片纷扬,室内春意盎然。好客的主人使我们像回到自己家里一样。与女主人拉着家常,是那样亲切、融洽。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小男孩的家,在车上摇下玻璃不停地招着手,直到望不见了那个日光温室和那家人……得胜堡的乡亲们真好。<br/>  回望万里长城,我们感叹,远离战争的人们真好!

乡村春节

第4版(大地·作品)<br/>专栏:<br/><br/> 乡村春节<br/>  商泽军<br/>  这是嫁姑娘的时节<br/> 蒙头红盖住了乡村<br/> 盖住了父母的脸庞<br/> 孩子们扯住新娘的衣角<br/> 像是拽住春天的尾巴<br/> “捉到了<br/> 捉到了”<br/> 春节是孩子们的<br/> 最好有雪<br/> 那白的音乐在瓦上演奏<br/> 红的春联与孩子们的脸红<br/> 相映<br/> 孩子们拍着手掌<br/> 和雪人一块唱歌<br/> 狗跑过<br/> 鸭跑过<br/> 它们听不懂<br/> 孩子<br/> 和雪人<br/> 唱了些什么歌<br/> 春节是属于回忆的<br/> 老人们开始说起往事<br/> 满脸的皱纹里<br/> 是风霜也是财富<br/> 牛老了<br/> 那挂在墙上的农具<br/> 也老了<br/> 一领蓑衣也挂墙上<br/> 那上面贴了一个“喜”字<br/> 好像春天也穿着蓑衣<br/> 来了<br/> 该回乡的回乡<br/> 一个老人站在村口<br/> 背后的一棵榆树<br/> 是他的象征<br/> 也是他儿子回家的理由<br/> 老人站着<br/> 自言自语——<br/> 他说火车提速了<br/> 儿子的脚步也提速了<br/> 但还是不见<br/> 那路途上熟悉的身影<br/> 酒是春节酿出的<br/> 爆竹是春节炸响的<br/> 如果说春节是有音符的<br/> 那声音<br/> 就是炒菜的声音<br/> 与温情的声音<br/> 如果说春节是用脚<br/> 走着来的<br/> 那春节的脚长在<br/> 收获物身上<br/> 长在新鲜的衣服上<br/> 春节披着新衣<br/> 穿着新鞋来了<br/> 春节要人们给她一枚<br/> 压岁钱<br/> 春节要人们从她这里购买<br/> 红的喜庆<br/> 和年夜欢乐的心情<br/> 春节是圆的<br/> 她和大家坐在一起<br/> 围着肉馅和素馅饺子<br/> 春节是有姓名的<br/> 但你找不到她<br/> 你说不出她姓赵还是姓李<br/> 但我们知道乡村春节的名字<br/> 她叫欢乐<br/> 或者叫<br/> 笑声

春风着意(图片)

第4版(大地·作品)<br/>专栏:<br/><br/> 春风着意(中国画) 金默如

水在古城流淌

第4版(大地·作品)<br/>专栏:长城杯·新游记<br/><br/>  水在古城流淌<br/>  杨斌庆<br/>  千年古城丽江的居民,生活在古雅清丽的优美环境之中,满城的垂柳消融了城市的嚣闹,满街的流水轻吟着悠悠的小曲,大研处在寂静的幽梦之中。<br/>  形成于宋末元初的丽江古城——大研镇,坐落在形似大砚台的台地上,城南又有神圣的文笔山,明代纳西土司木生白便取其巨笔大砚旺盛、地灵人杰之吉祥而取古城城名为“大砚”,古音“砚”与“研”相通,因此后来写成了大研。1997年联合国授予丽江大研古城为“世界文化遗产”称号。<br/>  当我们漫步在大研街头时,发现大街小巷都有潺潺流水与我们相伴,垂柳掩映着各色的石桥,真可谓“家家泉水绕诗咏,户户垂杨入画图”。我们在一家小吃店就餐,小吃店就有这种恬静的情调,店门两侧还挂着云南大学中文系一位教授的一副对联:<br/> 河边幽坐对流水小桥绿柳红花品尝别有一番滋味;古城雅居听歌吟乐奏神怡心旷独享难得片刻人生。<br/>  看来水是古城的灵魂。大研的水不是死水,而是流动的活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原来在城北的黑龙潭里,泉水迸涌汇集成潭,流经玉河桥时一分为三,形成西、中、东三条河流,继而又无数水流为经络纵横于古城,滋润着古城的生命。水是古城的生命,居民也珍爱这温润滋养了他们、熏陶了他们心灵气质的水。《东巴经》中有《迎净水》的仪式和经书,规定了若干不得使水污染的“禁律”,还有了“一潭一井三塘水”的用水办法。即靠近出水口的头塘为饮用水,头塘溢出的流至二塘的水洗菜,流至三塘的水洗涤衣物。这个海拔两千四百米的高原古城成为一座有着江南情调“高原姑苏”的水城,成为一座“东方威尼斯”!同时又是一座风韵独特的桥城,多达三百五十四座古老石桥,使丽江古城平添了许多古朴雅秀之美。更有甚者,古城的“桥市”成了丽江独有的奇观,人们在桥上交易,而且特定的桥卖特定的货,如西方街头的北石拱桥是“卖鸡豆桥”、南石拱桥是“卖鸭蛋桥”,等等。熙熙攘攘,生意兴隆。<br/>  我们欣赏大研古城,发现整个古城结构没有方方正正呆板教条的弊病,而是依山就水,不拘一格,随地势水渠建房布街,房屋层叠起伏,错落有致,街道不求平直,曲径通幽。自然流畅,自由活泼,既有山城风采,又有水乡韵味。这是一曲抑扬顿挫的旋律,闪现着飘逸浪漫的灵动。“但疑技巧由天得,不必勉强方通神”。大研古城就是一件神韵十足的大艺术品。古城居民吸收了汉、白、藏民族优点,形成独具纳西民族特色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庭院建筑,清幽恬静、宽敞舒适。就是土司“木府”宫殿式建筑群虽然模仿了北京紫禁城的体制,但也不乏民族传统,木府不是“坐北朝南”,而是“坐西朝东”,因为东方属“木”,而“木”为纳西东巴教中的崇拜物;古城也不建城墙,因为木氏居于城中,筑城无异于把“木”“困”住,木府体现了纳西民族广纳多元文化的开放精神。我们对这些有特色的建筑文化饶有兴趣,久久不愿离去。<br/>  突然下了一场雨,把我们这些漫步于街头的游人都赶到了屋檐之下,当我们回头看街道时,发现街道上铺设的石头被雨水淋过后出现了斑斓的色彩,十分好看,纳西人告诉我们,它叫“五花石”,古城的大街小巷全用这种红色角砾岩石铺成,晴天无灰、雨天无泥,既美观、又卫生。它与水泥街面相比,少了一点刻意,多了一点浪漫,少了一点现代,多了一点古朴。大研古城处处营造着艺术的氛围。<br/>  随着我们对大研古城的了解,我们看到了他们卓越的智慧,清醒的头脑:他们的可贵之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对自身环境的百倍珍爱,才孕育出了一个返璞归真的文明古都,一个诗意盎然的人居环境。我想,人类在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中所以对自身生存环境无穷的污染和破坏,就是缺乏丽江古城人的清醒,人们能否在丽江古城的启发之下,少走一点弯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