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2月11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要闻)
专栏:

  王兆国受中共中央委托
向民主党派等通报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
  本报北京2月10日讯 记者潘跃报道:受中共中央委托,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王兆国今天向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代表人士通报了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
  王兆国首先传达了江泽民总书记、朱镕基总理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会议的主要精神。他说,这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主题是加强金融监管、深化金融改革、防范金融风险、整顿金融秩序、改善金融服务,内容十分重要,会议还全面总结了4年来我国金融改革、整顿和发展所取得的成绩,体现了中共中央对当前金融工作一系列重大决策的正确性。江泽民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分析了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全面阐述了金融工作的重要性,指出了今后一个时期金融工作的指导方针和主要任务。朱镕基总理全面部署了下一阶段的金融工作,对加强金融监管、推进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等重点任务提出了具体要求。会议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坚定信心、转变作风,努力完成金融工作的各项任务,使金融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六大的胜利召开。
  王兆国希望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结合实际工作,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江泽民总书记、朱镕基总理的重要讲话和会议精神,努力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共中央作出的把金融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确保金融安全、高效、稳健运行的重大决策上来;统一到中共中央关于做好“十五”期间金融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部署上来,充分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等优势,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共同为加强金融监管,深化金融企业改革,改进金融服务,整顿金融秩序,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出席今天通报会的有: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的党外人士王光英、吴阶平、何鲁丽、丁石孙、成思危、许嘉璐、蒋正华、孙孚凌、万国权、经叔平、罗豪才、张克辉、周铁农、王文元,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无党派代表人士,中央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刘延东等有关方面的负责人。


第4版(要闻)
专栏:

  中国第一份人权专业杂志创刊
李鹏致信祝贺
新华社北京2月10日电 中国人权领域第一份专业杂志———《人权》今天正式创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致信中国人权研究会,对杂志创刊表示热烈祝贺。
  李鹏在信中阐述了中国在人权问题上的基本观点。他说,人权的发展是各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一个不断前进的历史进程。人权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实现人权普遍性原则必须与各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
  他说,中国从自己的国情出发,始终把维护和促进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置于首位,同时不断加强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和公民、政治权利。经过长期的探索和不懈的努力,中国已经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促进和发展人权的正确道路。中国的人权状况不断得到改善,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
  李鹏希望《人权》杂志成为充分反映中国人民维护和促进人权的实践及研究探讨人权理论的园地,成为与国外学术界就人权问题进行对话和交流的一个窗口,为推动中国和世界人权事业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人权》杂志由中国人权研究会主办,其宗旨是通过讲述人权故事、探讨人权理论、开展人权对话,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人权状况打开一扇窗户,为探讨古今中外的人权理论和实践开辟一个学术园地,为促进中国人权的进步和国际人权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个对话的论坛。《人权》杂志为双月刊,以中、英两个文种出版,设有新闻特写、人权论坛、观察思考、争鸣、环球观察、调查与研究、人权答问、论点摘编等栏目,融学术性、知识性于一体,并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说,在当今国际人权领域,要求对话、反对对抗的呼声正在高涨,中国与西方在人权方面的对话和交流呈增多的趋势,中国与联合国在人权教育方面的合作也正在取得进展,在这个时候创办一份人权专业刊物,适应了国际人权形势发展的要求,是中国人权学术研究和人权教育领域一件具有重大意义的事情。
  他说,人权问题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他希望《人权》杂志不仅要面向学术界,关注人权学术理论的研究,而且要面向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重视对中国现实中存在的人权问题的探讨,要在促进中国人权学术理论研究和开展人权教育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要积极向政府各部门建言献策,为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和人权状况的不断改善作出贡献。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满意度缘何大幅提高
李长虹
据广州市有关部门调查:一九九八年,广州市民对市容市貌的满意度是百分之二十一,到二WW一年底,市民的满意度上升为百分之六十五点九,基本满意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五。三年间,市民的满意度大幅度增加。这个成绩来之不易,反映了广州市干部群众在建设文明城市中,付出了艰辛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些地区的领导同志常常抱怨,我们天天辛辛苦苦地工作,操心不少,做事不少,为何老百姓总是看不见,总是不满意?群众满意不满意是衡量我们工作成效的一把标尺。广州创建文明城市的经验,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
群众满意,是因为广州创建文明城市的出发点顺应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改革开放初,人民群众想致富、盼致富。在发展初期,“破墙开店”,商铺林立成为都市一景。当老百姓告别贫穷走向富裕之后,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追求,美化环境就成了当务之急。这种发展的阶段性变化反映了民心所愿。市委、市政府适应群众对新生活的需求,明确提出了建立适宜人民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城市的建设目标,拆墙透绿,还路于民,还岸于民,还绿于民,还净于民。原广州东站,几年前是一个脏乱差的地段,这块地已卖给了一家境外的酒店集团搞开发,政府出钱又将这块地买回来,建成一个大的绿地广场。这样做,深得民心,深孚众望。
群众满意,是因为广州市专心致志搞“民心工程”,不搞“形象工程”。有人说,别人把粉涂在脸上,广州把粉涂在身上了,太不显眼。广州市领导回答说:粉既要涂在脸上,更要涂在该涂的地方,这是最符合老百姓心愿的。广州城建的一个特点是,积小变为大变,“见缝插绿”,重视老百姓身边的环境治理。走进广州的大街小巷,随处都可见小绿地、小花园,大街干净,小巷也干净。凡是老百姓不满意的,就是城市治理的重点;凡是市民需求的,就及时为他们提供服务。
群众满意,是因为他们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从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抓起。广州市一位领导说,精神文明建设不是空话,而是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他们以市民意见大的“堵车”、“脏乱”等现象为突破口,三年时间,着重解决了“治违”、“治脏”、“治乱”、“治污”四大“难点”问题。在整个整治过程中,既照顾大多数人的利益,也兼顾少数人合理的要求,取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社会方方面面都比较满意。
满意度是从具体的事情表现出来的。从广州统计数字的变化看,人民群众的要求在城市建设中得到了充分的满足,广大市民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广州的实践充分证明,只要是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真正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自然就会满意,而热衷于搞“形象工程”,搞花架子,甚至劳民伤财,这样的忙碌和“政绩”,不仅不会让群众满意,还会遭到反对。这是一条浅显而又深刻的道理,我们应当牢记。


第4版(要闻)
专栏:

  北京市开展“爱心献功臣”活动
  本报北京2月10日讯 记者赵兴林报道:春节将至,为切实解决军烈属、革命伤残军人的实际困难,北京市开展“爱心献功臣”活动,已走访慰问全市17019户优抚对象家庭,给5000多名农村义务兵兑现2000多万元优抚金。
  此次活动包括为优抚对象翻建危旧房屋、提高医疗费用减免幅度及就医看病实行包户服务等。市民政局对全市10所光荣院进行改造、扩建,给革命功臣创造舒适、优美的居住环境。此外,还为全市1万多名伤残人员提高抚恤和保健金标准,每人每年在原基础上增加55—1000元;对近2万名优抚对象的定期抚恤补助标准,每人每月增加30元。


第4版(要闻)
专栏:深入开展“三下乡”活动

  赵启正接受《人权》杂志采访时表示
中国人权状况处于历史最好时期
  他说,中国人民现在享有前所未有的自由和个人权利,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今后将在更广泛的领域和更高的层次上享受人权
  本报北京2月10日讯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在接受今天创刊的《人权》杂志记者采访时,全面阐述了中国人权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了中、西方人权观分歧的根本原因,阐明了中国政府对人权问题的基本看法。
  他说,中国人民现在享有前所未有的自由和个人权利,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今后将在更广泛的领域和更高的层次上享受人权。
  赵启正说,人权问题是国外对中国缺乏了解、存有许多疑虑和误解的一个问题。为了向世界说明中国人权的真实情况,阐明中国政府在人权问题上的立场,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1991年11月1日发表了中国第一份人权白皮书———《中国的人权状况》。这个白皮书将国际社会关于人权的普遍性原则与中国人民促进和保护人权的实践相结合,系统地介绍了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人民民主的现代社会的艰难历程以及人权状况发生的沧桑巨变,鲜明地向世人阐述了中国的人权观点,有针对性地驳斥了西方媒体散布的谎言,在国内外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此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期发表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和文章,不断向世界介绍中国的人权状况及其进展。到目前为止,先后发表直接以人权命名的白皮书6个,另外还分别就改造罪犯、农村扶贫开发、妇女、儿童、计划生育、民族、宗教、西藏等与人权密切相关的问题,发表了12份白皮书和若干篇文章。
  与此同时,针对西方国家对中国人权进行的系统的歪曲和攻击,如美国国务院每年发表的《国别人权报告》中国部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还适时发表有分量的文章,摆事实,讲道理,予以驳斥和澄清,有时还发表报告如《美国的人权纪录》,针锋相对地进行回击。
  赵启正说,在世界各国中,像中国这样在大约10年的时间里,发表了18个有关人权的白皮书,阐述自己的人权状况和主张,并不多见。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本身就是中国社会不断走向开放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中国人权不断发展进步的标志。我们的人权白皮书与某些国家发表的人权报告有着本质的区别,因为它并不以“世界人权法官”自居、以指责别国为己任,而是立足于阐述本国的人权理论与实践,总结自身在维护和促进人权方面的经验,推动本国人权的发展;同时还因为它并不强加于人、颐指气使,而是立足于阐明自己的观点和状况,与国际社会进行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对话与交流,谋求与世界共同进步与发展。
  赵启正认为,中国关于人权的一些基本观点,也在世界上特别是在广大发展中国家赢得了广泛的理解、支持和认同。这当然最主要是因为中国确实在维护人权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中国的人权观是合情合理和合乎国际准则的,但毫无疑问也与我们长期不懈地向国外介绍和说明中国的人权状况和观点有很大的关系。
  赵启正说,我们与西方在人权问题上的确有很大的分歧。1990年以来,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上提出了10次反对中国的人权提案,虽然每次都以失败而告终,但始终没有彻底放弃,这本身就反映出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与中国在人权方面有着很大的矛盾和分歧。这些分歧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对事实认识上的分歧,一种是人权观上的分歧。比较起来,人权观上的分歧更带有根本性,对同一事实的认识往往由于受到不同人权观的支配而得出很不相同的结论。尽管中国的人权状况在许多方面仍有待改进,但是,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是中国人权发展最快的时期,这不仅表现在人民生存权、发展权和经济、社会、文化权利的改善上,而且表现在民主法制建设的加强和公民权利、政治权利的扩大与维护上。事实上,人权的实现是一个与社会的文明进步密切相关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历史文化各不相同,采取不同的发展道路和人权模式,是很自然的。强迫世界各国都采用一种发展模式、一种人权模式,是不符合人类发展规律的,也是背离人权的基本精神的。
  赵启正说,改善中国的人权状况,是一项符合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事业,是中国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中国政府和人民愿意为之付出长期不懈的努力。我们愿意吸收世界其他国家的好的经验,充分利用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真诚地希望一切关心中国人权的国家、组织和人士,对中国人权发展提出好的建议和善意的批评。
  他说,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历史、文化和宗教背景不同,社会制度、经济发展和意识形态不同,在人权问题上存在这样那样的分歧,是正常的。这些分歧不应该成为对抗的理由和沟通的障碍,相反,应该成为互相借鉴、加强沟通的动力。我们认为,解决分歧的办法不应当是扩大分歧,而应当是缩小分歧。双方应当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大家心平气和地坐下来商谈,而不应当颐指气使,要求别人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对于国际上一些人士由于不了解中国情况而存在的对中国人权的误解甚至敌意,我们希望通过接触、对话和交流,尽量减少误解和分歧,增加了解和理解,扩大共识和合作,暂时不能达成共识的,可以先把分歧搁置下来,求同存异。但是,我们反对把人权政治化、以人权为借口干涉中国内政、破坏中国社会稳定和国际声誉、阻碍中国发展的行为。最近一些年来,中国与美国、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许多西方国家进行了多个层次上的人权对话,这对于增加彼此间的相互了解和加强合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希望这种对话今后能够继续积极有效地进行。
  他说,人权的基本目标、理想和内容是共同的、一致的,但是,不同历史文化、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实现普遍人权的方式、方法和模式有所不同,人们对人权保障的看法和理解也有差别。例如,东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比较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和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表现在人权上就是比较强调个人权利与集体权利的协调;而西方文化则更关注个人、个人自由和价值的实现,表现在人权上就是比较强调个人权利与政府、社会的分离和对立。又如,人权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关系,许多发展中国家比较重视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存权、发展权和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的维护和促进。因为对于这些国家来说,发展问题是最突出、最根本的问题,是解决一切问题包括人权问题的关键。这与西方发达国家强调的有很大的不同。另外,东方国家在婚姻、家庭等问题上,也与西方许多国家有不完全相同的理解和看法。这些在很大程度上都与各国的历史、文化和发展水平有关。
  赵启正说,中国人权进步最突出的表现是中国人民的生存状况在最近的20多年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78年以来,中国政府坚定不移地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从1979年到2000年,按可比价格计算,中国国民经济保持了年均9.5%的增长速度,中国的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2.5亿减少到不到3000万,23年中消除贫困人口约2.2亿人,这不仅在中国历史上而且在世界范围
  内都是前所未有的。占世界人口1/5的13亿中国人民生存状况的巨大改善,是中国人权发展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进步,也是中国对世界人权事业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稳步推进民主、法制建设,促进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保障人民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中国人民现在享有了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自由和个人权利,例如,个人从事经济、商业、文化活动的自由,选择职业的自由,言论、出版的自由以及法律对个人权益保护等等,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中国积极参加国际人权领域特别是联合国人权方面的活动,尊重《世界人权宣言》和联合国人权公约及其基本原则。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批准加入了18个国际人权公约,并依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将这些公约规定的保护人权的原则和标准纳入到中国的法律当中。
  当今世界局势错综复杂,国与国之间的利益争夺,不同民族、宗教、文化、价值观念的冲突,都有可能上升为影响人类和平与生命安全的因素,对世界的和平与安全构成威胁和挑战。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中国作为一个多个民族、多种宗教共存的、处于经济和社会发展过渡期的大国,能够保持社会稳定、民族和睦、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逐步改善,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就,是值得我们倍加珍惜的。
  赵启正说,中国在人权方面还有很多不足和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还有3000万农村贫困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还有8507万15岁以上人口是文盲半文盲,医疗健康保障水平还比较低,劳动者权益的保障面临不少挑战。另外,法制不够健全,执法不严、执法犯法等侵害公民合法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中国政府维护人权的态度是十分明确的,对于一切侵害人权的现象都坚决予以纠正。但是,我们深知,中国的发展需要分阶段逐步实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全部解决,解决中国的问题要有决心和信心,更要有恒心和耐心。
  赵启正表示对中国人权的未来充满信心。
  他说,中国未来经济更加发展、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社会更加公平开放和文明进步,是可以预期的,是经过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完全可以达到的。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国人民将在更广泛的领域和更高的层次上享受人权。中国目前正处在一个重大的变革时期,有着良好的发展机会,我深信,每一个中国人都会以积极的姿态热情参与这个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实现中国美好的明天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4版(要闻)
专栏:阳光杯现场短新闻征文

  为移民造地
方金勇 田联朝
  2月6日上午,武警水电八支队政委梁国俊来到位于三峡坝区的宜昌市乐天溪镇陈家冲走访。村民们都抢着上前与他打招呼,七嘴八舌地说:“多亏你们造的这400多亩地,不然大家总感觉日子在悬着过。是你们武警稳住了我们的心哪!”
  陈家冲是个移民村,自1995年以来,86户287人迁移到这里落户。虽然当地政府帮他们盖好了新楼房,给足了补偿费,但由于没有耕地,村民们闲着没事干,心里都发慌着急。去年9月,承担三峡永久船闸施工任务的武警水电八支队了解情况后,在工程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抽出部分人员和设备为村民造地。官兵们苦战两个月,移动土石160多万立方米,用1米多厚的淤泥填筑出420亩新地。这可是全村人均增加1亩多地的大喜事呀!
  地交给村民两个多月了,开始耕种了吗?不知还有哪些困难?带着这份关切,梁国俊走进了村委会。村支书叶兴宽高兴地领着他往地里走,有200多亩地已长出了绿油油的麦苗和油菜,百余名男女老少正在挖柚子树坑。随行的镇领导告诉梁国俊:“我们准备把这片地建成农业生态示范园,在栽种农作物的同时,套种柚子、柑橘、葡萄和茶树等经济作物,对移民的长期安置稳定和镇里的经济发展,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说话间,他们走近了正在劳动的村民。“大爷,您老怎么也下地呀?”一位60开外的老人笑呵呵地说:“地里有粮,心中才不慌。如今有了地,我这把老骨头还闲得住?再说这柚子树得赶紧种,3年后挂果,每亩收入可是3000多块啊。说起来,这都是你们部队的功德呀!”梁国俊握住老人的手说:“大爷,是党的扶贫和移民政策好,我们做的这点小事不足一提!”


第4版(要闻)
专栏:深入开展“三下乡”活动

  上海:“三下乡”形成制度
本报上海2月10日电 记者王伟健报道:从年初开始,上海市委宣传部、市科委等11个部门联合推出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市文艺院团选送的20多台演出剧目和一批故事片、农业科教片受到农民欢迎。市卫生局组织市级十几家大医院的老中医、优秀青年医师到农村,为农民开展医疗咨询和义诊。上海交通大学、市农科院、市农林局等单位向农民发布农业产业化最新成果信息。
  上海市一直把文化、科技、卫生下乡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市文广局投资约3亿元的有线电视“千村通”工程已经完成,1031个村安装了有线电视,丰富了农民的业余生活;今年获科技部300万元资助的陆基养殖、有机农业等最新成果已在上海农村落户。上海市卫生局把送医下乡由“点”向“面”扩展,多年来,已向郊区、县医院赠送药品、设备达70余万元,培训医务人员8000多人次。
  上海市积极探索“常下乡”机制,形成制度化。市文广局调整文艺院团下乡演出补贴政策;卫生局规定:医疗机构卫生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在晋升副高级职称前,必须到农村和城市基层医疗机构定期工作6个月;市农科院采取科技人员长期下乡、阶段下乡和临时下乡相结合,实施科技扶贫,不脱贫不撤点。


第4版(要闻)
专栏:深入开展“三下乡”活动

  天津:服务热线助农富
  本报天津2月10日电 记者陈杰报道:在天津,农民有技术难点,要市场信息,乃至买生产资料、看产品广告怕上当等,都可拨打由天津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建立起的科技咨询服务热线。去年以来,咨询热线共回答咨询3000余人次,今年1月又在《今晚报》开辟专栏,影响波及周边省市。
  “服务热线”设在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内15平方米简朴的房间里,3名专业技术人员节假日不休息,对农民提出的各类问题认真记录,能解决的当时解答,不能解决的,经查阅资料或请教专家后,再予答复。
  农村加快结构调整,津郊农民热衷经济附加值高的特种养殖,“服务热线”帮助他们进行市场前景分析。比如养兔,鉴于獭兔已经基本饱和,“服务热线”鼓励农户养肉兔,并帮助农户签订回收合同,保证按合同收购商品兔。在回答咨询的同时,“服务热线”主管部门还根据农民集中反映的问题,组织专家下乡,有针对性地送科技到田间地头。


第4版(要闻)
专栏:深入开展“三下乡”活动

  广东:“道德春联”进农家
  本报讯 记者毛燕报道:马年春节来临之际,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带着省内一批著名书法家,将“道德春联”送进了广东省高明市明城镇的农家。
  2月4日上午,在高明市明城镇,数百村民和居民将书法家挥毫的
  摊位围个水泄不通,手拿所需春联的序号排队等待。书法家们忙个不停,一副副春联令村民们爱不释手。
  在摊位前等了1个多小时的岳大叔说,这些“道德春联”体现了时代的发展,说到我们的心坎里去了。一位老伯指着“道德春联”教他4岁的孙子念道:“言行举止德为重;往来交游礼至先”。他还详细讲解了这副春联所表达的做人道理。70多岁的何老伯欣喜地告诉记者:“我的孙子是做生意的,今天帮我孙子来要一副对联。你看这春联多好:‘礼貌待客客盈门;文明经商商业旺’!”
  受现场村民情绪的感染,书法家们兴致高涨。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王楚材从9点多一直写到中午12点多,他说,多写一副,就多一位村民高兴。记者发现许多书法家都变得“红光满面”了,原来他们在擦汗时,把春联的红色给涂到了脸上。


第4版(要闻)
专栏:

广西昭平县计生局日前派出由十名计生医务人员组成的计生流动服务队,深入到全县十七个乡镇的偏远山村,免费给一万多名农村育龄妇女进行妇检,受到山村妇女的欢迎。图为计生服务队在北陀镇乐群村为妇女进行健康体检。 喻湘泉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