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2月31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
专栏:

  国际市场油价蹿升
  据新华社伦敦12月30日电(记者刘桂山)由于委内瑞拉罢工事件仍在继续以及人们担心美国即将对伊拉克动武,世界市场石油价格30日蹿升到两年来的最高水平。在伦敦市场,布伦特原油价格上升了44美分,达到每桶30.60美元。在纽约商品交易所非工作时间的电子交易中,2003年2月交货的轻质油期货价格30日上升了1.4%,达到每桶33.17美元,为2000年12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
  世界第五大石油输出国委内瑞拉近一个月来政局动荡,全国大罢工一直未断,不仅不能产油,而且还需要从邻国进口石油。另外,上周末美国政府下令向海湾地区调动更多的军队、战机和军舰。这使人们担心美国可能于明年初对伊拉克发动军事打击。
  美国原油期货价格在“9·11”事件后曾达到每桶29.88美元的高位。主要由于上述原因,今年圣诞节前油价涨到了每桶约32美元。纽约的一些交易员认为,美国可能即将对伊动武的猜测导致了抢购热,市场中的很多人希望买进2、3月份的期货合约,以防不测。


第7版(国际)
专栏:

  新年钟声何时敲响
据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记者张小军、姜岩)新年钟声何时敲响?很多人会立即回答:“当然是1月1日0点。”不过,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地球自转速度除了因能量消耗在总体上放慢外,全球变暖、厄尔尼诺现象等也致使地球自转速度放慢,因而确定新年钟声何时敲响成为科学家研究的一个课题。
  说到新年到来的时间,必须了解一下历法的规定。现在世界上通用(中国也在使用的)历法被称为公历,它实质是一种太阳历。公历设平年和闰年,平年365天,闰年366天。每4年置1个闰年。
  人们习惯的国际标准时间——格林尼治时间,实际上是以地球自转为基础的一种时标。但地球自转速度并不均匀。1967年,人们利用铯原子振荡周期极为规律的特性,研制出了高精度原子钟,自此人类就有了原子时间。根据新规定,一天为86400原子秒,这导致原子时间与实际时间产生了误差。为纠正误差,国际地球自转研究所根据地球自转的实际情况对格林尼治时间不定期地进行增减“闰秒”的调整,并与国际度量衡局时间所联合向全世界宣布,这就是“世界协调时”。自“闰秒”系统1972年实施以来,“世界协调时”已总共增加了21个“闰秒”。最近一次调整使得1999年新年钟声晚1秒敲响。
  科学家发现,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无常,这给确定新年钟声何时敲响增加了难度。2002年,比利时科学家公布的研究成果显示,全球变暖使得陆地和海洋膨胀,从而导致地球自转速度减缓,使每天的时间出现微小的延长。按照目前预测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计算,在21世纪末地球上每天的时间将延长十万分之十一秒。


第7版(国际)
专栏:

  30日,两名小女孩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的一座难民营中玩耍。在联合国难民署和阿过渡政府共同实施的援助计划的帮助下,约180万阿富汗难民从巴基斯坦和伊朗回国。新华社记者王雷摄


第7版(国际)
专栏:

二十九日,在乌克兰首都基辅的独立广场,一头戴羊面具的青年人寻找愿与其合影的游人。新年即将到来,商贩们想出各种办法招揽生意。新华社记者张志强摄


第7版(国际)
专栏:年终报道

  人民日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联合评出
2002年国际十大新闻
  (以时间先后为序)
  一
  欧元正式流通欧盟再扩十国
  1月1日,欧元正式进入流通领域,标志着欧元区12国开始步入欧洲货币统一的“欧元时代”。欧元的流通不仅对消除欧元区汇率动荡、稳定金融市场以及形成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欧洲国家最终走向政治统一也将产生深远影响。年底,欧盟完成了与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马耳他和塞浦路斯10国的谈判,这10国将于2004年入盟,从而实现欧盟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扩大。
  二
  阿根廷深陷危机拉美金融受波及
  1月6日,阿根廷议会通过包括放弃现行经济模式、实行货币贬值等重要措施在内的改革方案。此后3个月内,阿比索兑美元的汇率一度跌至4∶1的最低点。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下跌13%,失业率高达25%,贫困人数剧增,社会动荡不安。持续了整整一年的经济危机使阿陷入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萧条期。阿经济危机还引发拉美股市、汇市普遍暴跌,金融风险指数上升,乌拉圭和巴西金融市场持续动荡,巴拉圭、玻利维亚和智利的经济发展也受到严重影响。今年拉美成为全球唯一出现经济负增长的地区。
  三
  美国公司做假股市汇市狂跌
  由于美国几十名参议员、400多名众议员及多名政府高官被指与安然公司的假账案有关,美国司法部1月9日对该案展开全面刑事调查。自去年12月初安然公司宣告破产以来,美国安达信、美林、世通、施乐等大公司假账和贪污腐败丑闻不断,成百上千亿美元的假账使投资者对大公司丧失信心,股指降到4年来最低点,外资纷纷撤离,美元汇率也大幅下跌。这对缓慢复苏中的世界经济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
  四
  巴以冤冤相报和平进程出轨
  今年以色列频频发生巴勒斯坦人自杀性爆炸事件,以军不断实施报复措施,袭击、占领巴控区。从3月29日起,以军将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围困在拉马拉,并几乎摧毁总统府的所有建筑物。此后,又两度派兵围困阿拉法特官邸,甚至摧毁联合国人道主义救助粮食仓库和轰炸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机关大院,招致阿拉伯国家及国际社会谴责。美国、欧盟、俄罗斯数度派员到中东斡旋,收效甚微。巴勒斯坦迫于内外压力组建新内阁,以色列因两党分手导致政府解体。
  五
  非洲联盟成立大陆形势趋稳
  7月9日,非洲联盟正式成立,“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开始实施,标志非洲大陆迎来新时代。4月4日安哥拉签署停火协议,结束27年内战;10月津巴布韦和卢旺达两国最后一批军队分别撤离刚果(金)回国,12月17日刚果(金)国内各派签署和平协议,非洲“热点”地区局势趋缓,逐步降温。非洲经济今年保持增长,预计可达3.5%。非洲大陆政治形势日趋稳定,经济形势渐入佳境。
  六
  国际恐怖袭击猖獗多国遭受无妄之灾
  一年来,恐怖主义仍在世界范围内肆虐,造成重大伤亡,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也使反恐斗争进一步呈现国际化趋势。
  10月23日晚,俄罗斯莫斯科市发生车臣恐怖分子劫持约800名人质事件。26日俄特种部队突击解救人质,击毙恐怖分子,被劫人质死亡近130人。在此前后,先后发生了法国超级油轮“兰堡”号在也门海域爆炸起火、印度尼西亚旅游胜地巴厘岛恶性爆炸、菲律宾三宝颜市炸弹爆炸、肯尼亚海滨城市蒙巴萨的天堂饭店发生汽车炸弹爆炸及以色列客机在蒙巴萨机场险遭导弹袭击等一系列恐怖袭击案件。
  七
  安理会通过新决议对伊重行武器核查
  11月8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关于对伊拉克武器核查问题的第1441号决议,强化了对伊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核查,对伊如何接受和配合核查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同时决议也要求“尊重伊拉克、科威特及其邻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随后,联合国核查人员开始进入伊拉克,恢复了中断4年的对伊武器核查。
  年初,美国总统布什在国情咨文中把伊列为“邪恶轴心”国之一。伊逐渐成为美全球反恐计划的打击对象。7月中旬,布什发表讲话,公开表示美将动用一切手段推翻萨达姆政权。
  八
  中共召开十六大世界舆论评价高
  11月8日至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顺利实现了党的中央领导集体的新老交替。国际社会对中共十六大给予高度关注。50多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140多个国家的300多个政党和组织及友好人士发来贺电、贺信700多件。全世界200多家电台、电视台转播了十六大开幕的实况,各国主流媒体均对这次大会进行了突出的报道。国际舆论高度评价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和现代化建设成就,认为这次会议对中国今后20年的持续发展乃至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都将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
  九
  美国退出反导条约部署导弹防御系统
  12月17日,美国总统布什发表声明宣布,他下令军方开始部署初步的导弹防御系统,以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造成的“灾难性破坏”。这将是美首次把颇具争议的导弹防御系统正式投入使用,对全球战略稳定增加了不确定因素。此前,美国于6月13日正式退出了1972年与原苏联签署的反导条约。
  十
  朝核问题扑朔迷离半岛局势乍暖还寒
  朝鲜中央通讯社12月22日发表新闻公报宣布,朝已开始启封其被冻结的核设施并拆除监测核冻结的摄像机,以启动电力生产所需的核设施。由此,朝鲜核问题再度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今年10月美总统特使凯利访朝后,美突然宣布朝鲜承认其“拥有核计划”。随后,美宣布停止向朝提供作为燃料用的重油;朝外务省发言人12月12日则宣布解除1994年朝美核框架协议签订后对核计划的冻结。年内因朝韩重开部长级会谈、朝日实现首脑会谈等积极的事态发展而一度趋向缓和的朝鲜半岛局势又骤然紧张起来。


第7版(国际)
专栏:

  克雷蒂安总理的心愿
本报记者陈特安新华社记者胡光耀
  12月28日晚,加拿大总理克雷蒂安和夫人艾琳·克雷蒂安应中国驻加大使梅平和夫人林莎之邀,到我大使官邸做客。这是多年来的第一次,显得格外隆重。
  中国驻加拿大大使官邸坐落在渥太华东北部总督府附近著名的“大使村”。这里环境优美,景色宜人。圣诞节刚过,新年将至,“大使村”家家灯火闪烁,五彩缤纷,气氛热烈。
  梅平在宴会上热情洋溢地致欢迎词。他说,总理阁下的光临表明了对中国和中加关系的极大重视。“自10年前执掌总理要职以来,您已成为中国最真诚的朋友之一。感谢您10年来对我们两国间在经济、贸易、科技、教育等领域的合作所给予的关注,这些合作已是硕果累累。”他指出:“中加之间在科技交流方面有近30个长期协议和备忘录,其中有一半是在过去10年里达成的。到加拿大留学的中国留学生的人数从40名增加到现在的4万多名。尤其令人激动的消息是,秦山核电站上月已投入使用,这是我们两国合作的最大项目。”梅平表示,中国人民将永远铭记和珍惜克雷蒂安总理对发展中加关系所做的贡献,并希望总理一如既往地把中加友好关系继续向前推进。
  克雷蒂安总理也致了热情洋溢的答辞。他高度赞扬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他说,“我4次访问中国,亲眼看到了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他赞扬前不久召开的中共十六大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大会。这次大会实现了领导层的平稳过渡,也勾勒出中国今后发展的宏伟蓝图。
  宴会后,克雷蒂安总理接受了本报和新华社记者的采访。在谈到加中关系时,他高兴地回忆起在今年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与江泽民主席亲切会谈时的情景,还回忆起在南非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期间,同朱镕基总理交谈时的情景。他告诉记者,他已经13次会见了江泽民主席,多次会见了李鹏委员长和朱镕基总理,加中两国领导人的关系非常密切。的确,克雷蒂安总理与江泽民主席等中国领导人已建立了密切的个人友谊。在江泽民主席于1997年访问加拿大时,双方达成建设面向21世纪的中加全面合作伙伴关系的共识,这为双方在新世纪的友好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克雷蒂安总理对加中经贸关系的迅猛发展感到由衷高兴。他告诉记者,截至今年年底,加中两国的双边贸易额已达80亿美元,是1990年初的4倍。他最后表示,“我期待着来年能访问中国,并期待能见到和结识中国的新领导人。请转达我对中国领导人和中国人民的诚挚新年祝愿。”(本报渥太华12月28日电)


第7版(国际)
专栏:通讯

  小企业大产业
  ——意大利普拉托毛纺工业区纪行
  本报驻意大利记者史克栋
  普拉托是位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摇篮佛罗伦萨附近的一个小镇,人口不足20万,但这里却是世界闻名的毛纺中心,毛纺业已经有8个世纪的历史。在走俏世界的意大利高档时装中,一半以上的面料出自普拉托毛纺企业的工匠之手。圣诞节前夕,记者在《民族报》普拉托编辑部同行的协助安排下,采访了颇具特色的普拉托毛纺工业区。
  普拉托,意大利语的意思为草地。这里位于亚平宁山脉中部的山脚下,气候湿润,丘陵起伏,适于发展畜牧业。历史上这里曾是牧区。由于牧羊业的发展,从公元12世纪开始,这里就出现了毛纺业。8个多世纪来,普拉托的毛纺业历尽沧桑,行业技术不断革新。由于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普拉托的企业结构随着市场进行调整,逐步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毛纺工业区,在世界毛纺业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小企业,大产业。这是普拉托毛纺工业区的最大特点。普拉托毛纺业产量占意全国的一半多,年产值约为56亿欧元,其中60%的收入来自产品出口。但是,在普拉托的毛纺业中没有大型企业,整个毛纺业建立在无数的中小企业之上。普拉托工业家协会主席林佛莱斯基告诉记者,这里从事毛纺工业的企业多达1.2万家,其中80%的企业的员工不超过5人,50人的企业就已经算是中等企业了,100人以上的企业更是凤毛麟角。工业区内的企业生产同一类产品,根据产品加工工序的需要,如毛料分拣、炭化、绞丝、织布、印染和精加工等,各自成为高度专业化的单项工序的生产单位,相互之间进行合作。
  林佛莱斯基介绍说,在这1.2万家企业中,只有1000余家是“最终产品”企业,他们负责联系订货与产品的销售,而其他大部分微型企业围绕着这1000多家企业进行承包生产任务。一般情况下,“最终企业”通过市场关系而建立起一个相对稳定的合作网,基础是彼此信任、产品质量可靠、能按时交货。生产专业化程度高的供货单位可以同时给不同的上游产品单位供货,各有特色,相互依存,众多中小型企业托起了一个大的产业。
  普拉托进出口康采恩协会主席比尼先生本人也是一位企业家,他所经营的利内亚埃塞公司在普拉托算得上大企业,现有员工120多人。公司下属有4家工厂,其产品70%出口。在采访中,比尼向记者介绍了两位正在与他谈合同的客户。其中一位正在订货的加拿大女士告诉记者,她订的货不是直接销往加拿大,而是将这些面料运到中国的上海与天津,由中国企业加工成服装再运到加拿大去销售。另一位美国客户告诉记者,他每年都要来普拉托五六次,主要是根据服装设计师的要求向厂家订货。比尼也介绍说,现在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给纺织业带来的挑战,他们必须提高产品质量,在生产中运用新技术改进加工工艺,特别是开发新的产品。例如,他们现在根据服装设计师的要求,“按需生产”,平均每年的产品中有一半为这种个性化产品。这就要求他们的生产技术与设备具有高度的灵活性,能够适应市场的需求,使毛纺业的发展与时装业同步进行。
(本报罗马电)


第7版(国际)
专栏:综述

  中阿民间合作前景广阔
本报记者朱梦魁
  12月25日,中国阿拉伯友好协会在京举行第二次全体理事会会议,纪念中阿友协成立一周年。与会专家学者和各界人士就中东地区形势的演变、中阿民间友好事业的现状和在多层面上拓展中阿民间友好往来的渠道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热烈的讨论。
  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阿友协会长铁木尔·达瓦买提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他在讲话中指出,近年来中阿之间的民间往来日趋频繁,推进中阿民间友好事业不断发展,对于中国和阿拉伯国家都具有深远意义。当前中东地区局势与国际形势的急剧演变证明,巩固和发展中阿友好合作关系至关重要。
  自“9·11”事件以来,位于世界军事战略要冲的中东地区的紧张局势愈演愈烈,虽经多方努力,巴以冲突仍在持续,伊拉克危机未出现缓解的迹象。与会的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国际关系的新动向和中东地区动荡因素的增加,使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世界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在开展国际反恐斗争问题上,阿拉伯国家和中国有着相同或相似的立场。中阿都赞同并实际参与国际社会的反恐斗争,但同时也反对在反恐斗争中搞双重标准,主张伊拉克问题应在联合国的范围内,通过政治途径而非军事手段实现公正合理的解决。在巴以冲突问题上,中阿双方都强调应停止暴力,恢复信任,以便让中东和平进程早日走上正轨。大家认为,中阿在政治方面的广泛共识必将有利于双方民间增进经贸、投资和文化等方面的合作关系。
  与会人士认为,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力的增强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阿拉伯国家官民两方面虑及投资安全和贸易安全等问题,都更加看好中国和信任中国,都有与中国扩大互惠合作的强烈意愿,中阿之间有越来越多的共同利益。在经贸方面,今年中阿贸易总额已达200亿美元,阿拉伯国家已成为中国主要的贸易伙伴之一。中国的经济与中东地区国家的经济有很强的互补性。中东是世界主要产油区,中阿之间的石油贸易大有可为。这不仅有利于中国原油进口来源的扩大,也有助于阿拉伯国家经贸利益的安全与稳定。尤为可喜的是,在沙特和阿联酋等海湾国家,各类工商会纷纷成立了阿中友好协会,以便开展对华经贸合作等事务。另有消息说,阿拉伯联盟正在酝酿在近期成立阿拉伯中国友好协会。当前,阿拉伯经济界人士渴望了解中国,希望扩大与中国发展投资、实业、贸易和旅游等方面的密切合作。可以相信,在继续增进互访、加深了解的基础上,中阿民间的合作前景十分广阔。
  中阿除了在政治和经济方面发展关系之外,双方都拥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悠久的文化。与会者希望,惠于相互支持、相互同情的传统友谊,中阿双方应进一步增加互访和对话,以便不断增加彼此间的了解和信任。记者了解到,中阿双方正在酝酿、实施一些可行的互访计划和文化合作工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