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2月30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

  蓄势待发看辽宁
  ——辽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纪实
  本报记者郑有义张毅
  沈阳市统计部门的一组最新数据着实让老工业基地的人们感到振奋:今年1至10月份,沈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57亿元,同比增长16.7%,工业对全市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3%,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比上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改变了多年来工业经济在全市GDP比重中徘徊甚至萎缩的局面。
  辽宁全省工业经济也是捷报频传:1至11月份,辽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235.44亿元,同比增长13.3%;完成工业总产值4402.99亿元,同比增长15.5%,为近年来少见的快速增长期。
  近日来,记者走访了辽宁各地的许多国有大型企业,同样感受到那里的员工心气儿高了。是改革之手把缠在国有企业身上的绳索解开、理顺、斩断,使它筋脉畅通,充满活力。辽宁,这个长期以来被喻为“共和国工业的长子”的省份,终于走出一路衰退的经济低谷,在新一轮市场分工和竞争中,蓄势待发。
  战略性调整,“大”的强了,“小”的活了,国有经济显示强势
  “一五”时期,国家156项重点工业项目,分布在辽宁24项;对辽宁工业投资46亿元,占全国工业投资的18.5%,从而缔造了基础雄厚、门类齐全的重化工业体系。当然,在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时期,辽宁暴露出了深层的矛盾:资源枯竭,设备落后,机制僵化,企业亏损,下岗失业人员急剧增多,每年要消化吸收的就业和再就业人员近100万人之众。“长子”肩头的担子空前沉重。
  辽宁省委书记闻世震提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发展”的方针,重振老工业基地雄风。省长薄熙来强调,“要在改革开放中搞活国有企业”。如何发挥传统优势,增创新优势,关键在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辽宁省确定了“三二四”的工业产业格局:巩固和发展辽宁作为全国石化、钢铁、装备制造三大基地的地位;将电子信息和汽车发展成两个新的支柱产业;加快轻工、纺织、医药、建材四大传统产业的改造。围绕这条主线,调整、重组、破产、兼并,在辽宁大地上,各项生死攸关的“大手术”几乎在同时进行着。
  阜新市新邱露天煤矿一片寂静,个别民居的院落爬满了荒草。轰轰烈烈开采了上百年的煤矿关闭了。由于长期开采,地表沉陷严重,矿区居民在政府的安排下陆续搬离此地。同新邱矿一起破产的还有东梁、高德两座煤矿。这涉及到4.8万职工及家属的生活着落。阜新市委、市政府做到“无情破产,有情安置”,认真做好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工作,震撼煤城的“三矿”破产得以平稳实施。之后,阜新被国务院确定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今年前3个季度的GDP同比增长18%。
  本溪、抚顺等城市也面临着资源枯竭的考验。1996年以来,辽宁积极稳妥地推进国有企业破产工作,将实施企业关闭破产同国企改革脱困、地区经济转型相结合,截止到2001年底,辽宁共有828户企业实施破产,共涉及核呆额132.7亿元,涉及职工87万人。
  针对本省国有经济过于集中的现状,辽宁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抓好大的,放活小的,收缩战线,划小分母”的总体思路。“大”的抓强了。辽宁重点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了调整和重组,其总户数由1996年初的1420户调整为406户,同时扶持了一批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进一步提高了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2002年底,全省46户重点企业共拥有资产总额3884亿元,其中43户工业企业共拥有资产总额3824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46%;实现销售收入2198亿元,实现利润86亿元,分别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50%和65%。与此同时,“小”的放活了。截止到2001年底,原国有中小工业企业的90%以上实行了多种形式的改制。根据对其中1200多户改制为非国有或非国有控股企业的调查,改制效果较好的近70%,改制后企业销售收入增长43%,实现利税增长了10倍,改制企业2/3职工得到安置。
  “三创新一加强”,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发掘优势
  加入世贸组织头一年,鞍钢开门红。到9月底,鞍钢集团公司出口签约额1.1亿美元,出口订货比去年全年增长52%。今年是中国钢铁行业经受严峻考验的一年。像鞍钢这样的大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能否站稳脚跟,决定其前途和命运。鞍钢集团公司宣传部长穆铁剑介绍,“九五”期间,鞍钢进行了大规模技术改造,建成了世界一流水平的1780热轧带钢生产线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700连铸连轧生产线,去年以来又对大型厂重轨生产线等关键生产设备进行了更新改造,使鞍钢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实力明显增强。目前世界排名前三位的造船厂都在使用鞍钢的船板。
  正是技术创新使鞍钢等一批大企业、老企业焕发了青春。而管理创新则进一步夯实了国有企业发展的基础。1996至1997年,辽宁深入开展了学邯钢、强化企业管理年活动,遏制了管理滑坡的局面。1998至1999年,在全省开展了以整顿质量管理、成本管理、资金管理和现场管理为内容的企业管理整顿活动。2000年又打响了创建花园式工厂、比价采购和压缩库存三个战役。凌源钢铁集团创新管理方法,连续5年,每年消化增支减利因素1亿多元。
  在2002年的辽宁省工业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上,省委书记闻世震再次强调了以体制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为内容的“三创新一加强”的方针。近年来,辽宁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沿着这个方向深化改革,并探索、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2001年以来,辽宁在全省选择了200户企业,分别在规范公司制改革、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深化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推进技术创新和加强企业管理等六个方面进行规范。目前,全省82%的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了公司制改造,其中上市公司62户,1/3以上的改制企业国有股比重下降到70%以下,国有股“一股独大”的状况得到改善。改制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框架初步形成。
  配套改革稳步推进,营造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当豁达、自强的辽宁人民毅然展开这场史诗般的改革时,他们承受着空前的压力和煎熬。最棘手的是就业问题。2001年,辽宁全省下岗失业人员120万人。经过付出巨大的努力,截止到今年10月底,辽宁省已实现了超过80万人就业和再就业,但全省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仍高达71万人。国企改革不能回避就业问题。开弓没有回头箭,只有深化配套改革。
  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从2001年起,在辽宁省进行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工作。辽宁省委、省政府领导亲自挂帅,研究制定试点实施方案,相继制定了40多个补充政策性文件,在全省上下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政策体系。目前,全省有124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初见成效,14个市都建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到2002年10月底,全省参加基本社会养老保险人数663.9万人;全省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达到154.3万人,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
  主辅分离又帮国有大中型企业卸了一个历史包袱。辽宁省从1998年着手解决国有企业办社会的负担问题。省委、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采取一次性接收、费用递减等办法帮助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推动了政府、社会和企业的职能合理定位。到目前为止,全省企业办学校、公安和街道分别移交61.2%、79.5%和71.7%,每年减少企业支出20亿元。
  迎难而上求发展。辽宁人冷静地说,目前他们只完成了国企改革的“上篇”,在“十五”和“十一五”期间,还要续好“中篇”和“下篇”,基本完成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任务。一度疲惫不堪、力不从心的老工业基地,注入改革的血液之后,精神抖擞,雄心勃勃。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

  增开直通临客二百一十对满足重点客流需求
铁路春运力保旅客走得了
本报北京12月29日讯记者王政报道:一年一度的春运工作即将开始,铁道部计划安排直通临客210对,重点抓好学生流、民工流以及重点地区的运能安排,努力实现“确保安全、满足重点、平稳有序、良好服务”的目标。
  2003年春运自1月17日起到2月25日止,共40天。预计春运全路旅客发送量1.3亿人次左右,同比增加166万人,增长1%。其中,直通旅客发送量为4700万人次左右,同比增长7%。春运客流以学生流、民工流、探亲流和旅游流为主,其中民工流贯穿春运始终,对客流的流向起主导作用。由于明年春节比今年提前11天,节前学生流、民工流和探亲流重叠,客流压力明显高于今年。节后同样将出现客流重叠现象,客流的不均衡性明显。
  为切实做好明年春运工作,铁道部将妥善安排直通运能,确定了三套梯次运力方案,分别应对正常、高峰和突发客流。节前开行直通临客131对,节后开行185对,同比增加43对,基本能够满足春运客流要求。与此同时,切实搞好学生运输,对学生实行购票、托运、候车、上车“四优先”;对节前重点地区北京、广州,以及节后重点地区成渝、武汉、南昌及合阜地区的运能,也做了充分安排和适当优化。
  铁道部还要求各铁路局认真做好春运安全生产工作,维护良好的运输秩序,努力提高服务质量。为此,铁道部将成立春运办公室,设专人昼夜值班,根据客流变化,确定春运临客开行方案,并受理旅客投诉。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

  2002年中国农村新闻人物揭晓
  本报北京12月29日讯由农民日报发起、首都20多家新闻媒体参评的2002年中国农村新闻人物评选今天揭晓。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发来贺信,祝贺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党委书记、江苏永钢集团公司董事长吴栋材当选。
  中国农村新闻人物评选活动始于1994年,迄今已举办了9届。当选者分别为本年度在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中有杰出业绩、在理论和实践上有创新并引起新闻媒体广泛关注的公众人物,每年遴选一人。
  今年当选的吴栋材同志经过二十几年的不懈努力,将一个人均年收入只有68元、集体负债6万元的穷村,变成了年收入23亿元的“姑苏第一村”。他敢于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将一个村办企业发展成为现代化的、拥有14.5亿元总资产的全国冶金行业百强企业。(傅雪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