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2月28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大地·副刊)
专栏:

  玮平,中国美协会员,一九八四年开始创作漫画,一九九四年始潜心于电脑漫画的研究,至今创作电脑漫画三千余幅,结集七本。左图为其近作《急人所急》。(王鑫福)


第8版(大地·副刊)
专栏:

  从湘西走进永恒
  ——纪念沈从文先生百年诞辰
  李辉
  编者按:今天是沈从文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日,我们特发此文,以寄托对先生深深的怀念之情。
  最后一次见到沈从文先生,是在他去世之前两个星期。
  那一天,我走进他位于北京崇文门外大街的宅所。他依旧坐在他的那张老藤椅上。久病的他,显得尤为虚弱。右手已经完全失去知觉,萎缩无力;左手也极少动弹,一直放在腿上。不过,他说话虽然有些含混不清,但思路尚清晰,谈到往事时,记忆依然让我感到惊奇。说到高兴处,说着说着,他便抿嘴想笑,但又笑不出来,得憋上好久,才呵呵地发出笑声。
  那一次闲聊了许多,与巴金的友情,与萧乾的纠葛以及化解的可能,等等。沈夫人张兆和说,沈先生差不多有一年没有出过家门了,更别说去公园,劝过多次,他执意不肯。于是,我们一起闲聊,一起做他的工作,最后终于说服他等我出差回京后,带他到天坛公园去。
  那是1988年的4月下旬。我在笔记本上记下了那天的探望,记下了这位老人留给我的印象。
  未料想,等我从贵阳回到北京时却传来了沈从文先生不幸病逝的噩耗。天坛之约,终成遗憾。今天,当他的百年诞辰来临之时,我不由得又一次回忆起最后见到他的情景,老人抿嘴而笑的可爱模样,重又浮现于眼前。
  关于沈从文有着说不尽的话题。在受到多年的冷落之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沈从文才逐渐受到关注。一般来说,较为普遍的说法是偏重于沈从文的平和与寂寞,也有评论者强调他的“自我放逐”,强调他的文学边缘性。不过,在我看来,这只是看到了沈从文的一个侧面,而并不能概括他的一生。从根底上看,我更倾向于认为,沈从文从来不曾“自我放逐”过,也不是边缘人,更不是自甘寂寞。
  沈从文常自称为来自湘西的“乡下人”。此话甚是。从当年只身来到北京执著地从事写作那天起,他身上一直带有湘西人特有的倔强、自信与不安分。三十、四十年代,在文坛发生的多次论争中,他常常是参与者,有的甚至就是因他而起。不仅仅文学,他还对政治、社会等问题发表议论,读他的这些文章,看他在论争中的活跃身影,我从不会觉得这是一个平和的人。相反,这绝对是一个不安分的灵魂。
  就是这样一个不安分的灵魂,对文学的迷恋从未放弃过。在这一点上,我看重《从文家书》所包含的意义,特别是他在五六十年代的那些信。已经告别了文学创作的沈从文,他的全部语言才能,全部艺术感觉,可以说只是在诸如此类的一些书信中才得到了充分体现。书信对于他,当然不再仅仅是互报平安的功能,而是他的另外一个创作天地。他描写风景,他议论音乐与美术,他把大自然与自己心中的艺术紧紧地交融在一起,从而使他的家书达到了一个很高的艺术境界。人们说沈从文是一个杰出的艺术家,就在于他的艺术感觉总是那么新鲜,他从大自然那里可以体会到生命的丰富和伟大,找到爱与美相交融的情感。用他的话来说,这就像寻找到一种伟大的宗教一样。
  在这些家书中,沈从文还一直关注着文学现状,并以自己对文学特性的理解,对创作提出许多意见,并与身为文学杂志编辑的夫人张兆和不断交流。即便不得不离开文坛走进文物研究,但沈从文对文学本身还是那么留恋,那么喜欢评说,就如同三十年代一样。在这样的家书中,我分明看到他的灵魂在躁动。他并非自甘寂寞。
  在沈从文去世后的第二年,我第一次去湘西凤凰旅行,听沈从文的亲戚讲述了他1982年最后一次故乡行的故事。他们说,沈从文提出要在早上去菜市场看看。人们提醒说,他年岁太大,怕人多挤坏了他。他却执意要去,并晃晃肩膀,说:“挤一挤,那才有意思!”
  他果然去了。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他穿行在水灵鲜亮的青菜之间。我想,这才是一个真实的沈从文。他愿意挤在故乡人中间。在拥挤碰撞之中,他一定是在重寻流逝已久的感觉,重温那些存在于天性中的朴实、天真、自由。他便是以这样的方式在拥抱故乡,拥抱童年,拥抱他的从不安分的灵魂。
  一个不安分的人,才有可能为这个世界创造出那么多优美的作品,才能使他的作品永远漫溢出生命的活力。
  在人们的注视中,这个从湘西走出的“乡下人”,最终以独有的姿态走进了永恒。


第8版(大地·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两种价值观
朱铁志
一个人只要不甘心于庸碌一生,就免不了要不断进行人生意义和价值的追问。有的人不论遇到怎样的艰难困苦,却始终矢志不渝,为理想信念虽九死而不悔;有的人朝秦暮楚,始终找不到人生的目标。从古至今,无数哲人不知写下多少不朽的篇章,而其中最深沉、最睿智的思想,无不是对人生基本问题的回答。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在相同或相似的社会环境中,由于每个人思想境界、道德修养、人生气象、文化水准等的不同,又会演化出迥然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死生由命,富贵在天”是一种人生观;“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是一种人生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也是一种人生观。虽然人生观、价值观表现出无限的丰富性,但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我们还是逐渐明白,这个看上去十分复杂的问题其实就是一个如何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的问题。马克思说:“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类要处理与自然的关系,于是产生了自然观;要处理与社会的关系,于是产生了社会观;要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于是产生了道德伦理观;要处理人与自身的关系,于是产生了自我观。所有这些观念,构成了完整的人生观、价值观。
  毋庸讳言,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是因其内涵的不同而有高下之别的。人生如梦、及时行乐,是腐朽、没落的人生观;而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崇高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人非圣贤,孰能无惑?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永远保持积极健康、乐观向上、与世有益的生活态度,就必须在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中不断修炼自己,提高人生修养,就必须正确处理诸如集体与个人、理想与现实、机遇与奋斗、耕耘与收获、奉献与索取、名与利、苦与乐等各种关系。人生充满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体现在对各种矛盾的处理上。有的人终其一生都在个人主义的泥潭中打滚儿,从来没有看到过自己眉毛以上的天空。他们自觉不自觉地信奉个人主义的生活哲学,一辈子都是功名利禄和一己私利的奴隶,从来没有体验过助人为乐的快乐,也不可能享受奉献集体、贡献国家的幸福。也许他们有时很为占到的便宜自得,认为自己很聪明、很富有,而那些甘于奉献的人都是十足的“傻瓜”。其实,他们自己才是人群中最为可怜、最为不幸的人。他们不可能在别人欣赏的眼光中得到自信,也不可能在他人赞许的话语中汲取力量。他们的人生,充其量是自我欣赏、自我玩味、自我陶醉的一生。
  也有另外一种人生哲学,信奉这种哲学的人像泥土一样朴实无华,像空气一样淳朴自然。他们胸怀崇高的理想信念,即讷于言而敏于行,他们既是理想主义者,更是行动主义者;既是英雄主义者,又是普通劳动者;他们热爱物质生活,但为了更多人的物质利益,他们可以抛弃自己的所有利益;他们从不对物质生活抱有虚无主义的态度,但更看重精神生活,为了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他们甚至可以放弃唾手可得的物质利益;他们珍惜生命、关爱自我,但当人民的生命财产遭遇危险、国家利益受到威胁时,他们可以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必要时可以毫不犹豫地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渴望成功,但从不把成功建立在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上,而是建立在不懈奋斗上;他们渴望荣誉,但绝不把荣誉建立在投机取巧、欺世盗名上;他们享受财富,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道便是诚实劳动、本分经营之道;处顺境时,他们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处逆境时,他们心平气和、泰然自若;在耕耘与收获之间,他们崇尚耕耘;在奉献与索取之间,他们甘于奉献。也许终其一生他们依然默默无闻,但他们甘之如饴、无怨无悔。因为在关心集体、贡献国家的过程中,他们体会到了最大的人生幸福,实现了最大的人生价值,达到了最高的人生境界。
  如果要说出这些人的名字,那么我们既可以列举出孔繁森、郑培民这样的好干部,也可以说出许多普普通通的劳动者。在他们高大的脊背上,印满了我们敬佩的目光。他们的选择,是我们应该师法的选择;他们的人生,是我们应该效法的人生。


第8版(大地·副刊)
专栏:收藏史话

  黎庶昌与《古逸丛书》
  黎焕颐
  少年时代不知版本目录学为甚。但在家里藏书楼一见《古逸丛书》便两眼生辉,其纸张之精,印刷之美,版本之大气,立即把我征服了。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末,我以朔漠“待罪”之身,得悉家中硕果仅存的典籍,毁于造反者的一炬。南望万里乡关痛心疾首。心想:《古逸丛书》也魂归祝融了!伤心哉!秦欤?汉欤?子孙之不肖欤?
  最近贵州人民出版社总编辑莫贵阳来信,说几经策划安排,运用现代高科技的功能,《古逸丛书》终于原版原样影印付刊。纸张,版本,印刷,较之原始版本有过之而无不及。先印五百套问世,以飨好古敏求之读者。并且告我,所据版本即为黎氏所藏的珍品,盖有庶昌老人的藏书印记,解放以后,由贵州历史博物馆珍藏。这次影印得博物馆无偿的囊助。闻此佳音,多年郁结骤得冰解。噫!乱世毁书,盛世刊书,《古逸丛书》的版魂历百年而再世,岂止黎氏之幸?岂止是庶昌老人之幸?岂止是黔人乡土之光?……此中内涵的文化沧桑,足可岁月留芳。
  收藏典籍,在我们国家有历史的源流。总的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官方的收藏。一是民间的收藏。而在民间的收藏中又有类别。一曰读书世家的收藏。二曰好古敏求者之收藏。三曰富商巨贾之收藏,遵义沙滩的黎家,始于清朝乾嘉之际的黎安理,即酷爱藏书,因之而草创藏书楼名曰“锄经堂”。其子黎恂、黎恺兄弟二人既好读书也好藏书。恂以进士及第,于嘉庆年间出任浙江桐乡县知县,于精壮之年挂冠而归,自江浙购得几十箱图书运回遵义沙滩“锄经堂”,以读书,做学问,讲经史,授一门子弟为业。庶昌老人自幼年而少年而青年即成长于这样一个清贫的书香世家。及其出而应世,无论置身于曾国藩门下和浮沉于江南州县,直至出使欧洲和持节日本,都是读书人忧乐本色,未变其以陈亮自期的初衷。两句话:当官而痛恶官僚恶习,讲洋务而渐主变法图新。并且好古敏求,读书不辍。
  庶昌老人因缘时势力图以文章辅外交。因此,当他于光绪七年出任日本大使时,除以诗文广交扶桑朝野硕儒名士之外,便留心自唐宋元明以来,在中国失传而流失到日本的汉家典籍。举凡在国内失传的,不惜以重金求购。不愿售者,则付资影印。有藏之于日本宫廷秘阁的珍本,庶昌则以大使身份求之于官方派人去专门影印。如是者收集经年,所获不薄。他再披沙拣金,得二十六种,共两百册。倾个人厚俸之积金约一万八千两银子。聘日本刻工之精者而版之,委随员杨守敬先生任校对,名之曰《古逸丛书》,约百套。非所以谋利,亦非以之求名。用他自己的话说:“秘本珍笈”是乃公器,愿与天下学者共之。因此,除遵义沙滩藏得两套之外(还有一套被盗,不知所向)其余皆以之送良师挚友。比如:当时的潘祖荫尚书(苏州人)、李鸿章(合肥)、曾纪泽、吴挚甫、薛福成等皆得之。于是,得者视为珍品,传为佳话。未得者间有繁言,目为掠人之美。呜呼!谬矣!以庶昌老人的胸襟、品格、学养,他会仗势凌人掠人之美么?在当时,不少有识之士,对此繁言就付之一哂。到今天,历史的公论就更为公正:咸以《古逸丛书》与庶昌老人的《西洋杂志》“续古文辞类篆”、“拙尊园丛稿”并列为他的一生文化业绩,不是吗?将列祖列宗流失在国外的典籍魂魄,原汤原味捧回故土,其皓皓情结,自是功不可没。如今贵州人民出版社又原版原貌梓而问世,作为黎家子孙,我焉能不激情满怀,思潮澎湃?是啊!精神文明的建设历来艰于物质建设。在一切以金钱是尚,物质快感为超的今天,谁能说《古逸丛书》的再世,不是一种高境界的出版、出版的高境界呢?


第8版(大地·副刊)
专栏:大地漫笔

  敬畏自然
杨学武
九寨沟自然风景区享有“人间仙景”的美誉,我到此一游除了无比惊叹大自然巧夺天工的完美造化,还特别惊叹当地居民对自然环境的完好保护。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水,似乎都是处于“原始”的自然状态——漫山遍野的树木任其自生自灭,五彩缤纷的流水任其自由自在……在许多地方自然环境已被改造和破坏得面目全非的形势下,这里居然成了“世外桃源”,真是人间奇迹。
这种奇迹的存在,是因为这里的藏民和羌民都认为草木和人一样也有情意,因此应该恩爱它们,与它们和睦相处。在藏民和羌民的心目中,自然万物和神灵一样,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因此对于一草一木,他们都会手下留情;对于一石一水,他们都会视若珍宝。正是在这种“原始”的人与自然皆平等的思想支配下,藏民和羌民才自觉自愿地保护自然环境,“人间仙景”的九寨沟才“自然而然”地幸存人间。
我由此想到,为何许多地方“山已不是那座山,水已不是那道水”——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呢?除了众所周知的种种原因之外,是否与人们对自然没有敬畏之心和恩爱之情有关?曾几何时,我们对待自然是多么无情和无畏。曾几何时,神州大地到处刀光剑影、炮声隆隆,这里“叫高山低头”——高山变平原,那里“要河水让路”——河道变良田……学会了“自然辩证法”的人们,自认为天经地义是自然界的主人,因此对自然万物为所欲为,“斗”个不止,“治”个不休,美其名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即使在高喊“可持续发展”的今天,有些地方为了本地利益,甚至为了领导政绩,不惜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采用掠夺性的方式发展经济。
我认为,如今环保需要资金支持,需要领导重视,更需要人们对自然有正确的认识和虔诚的感情。九寨沟的藏民和羌民与自然“同呼吸,共命运”的“自然观”,应该值得借鉴。我们虽然不可能把自然万物当作神灵来供奉,但可以把它们当作亲人和朋友来对待。自然与人一样,也有自己的生命和尊严。因此,人只有对自然怀着敬畏之心和恩爱之情,自然才能与人友好相处。


第8版(大地·副刊)
专栏:闪光的足迹·散文特写

  税花
  陈廷芝马宁
  “俺是一名党员,说话干事就得按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这是河南延津县国税局的李艳常说的一句话。
  二十个春夏秋冬,她从专管员、科长、团支部书记,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去年4月她挑起了全面主持延津县国税局工作的担子。时逢国税系统“人事、征管、信息化建设”三位一体改革。有不少人为她担心,也有不少人疑虑:她行么?
  李艳表态:“无论在何岗位,衡量一个税务干部工作好坏的标准就是纳税人满意不满意”。她大胆地实施了一系列举措:抓班子凝聚人心创大业,抓教育强化队伍练素质,抓管理规范秩序上台阶,抓文明严格纪律树形象,抓廉洁约束行为建机制,抓服务以情感人增效益。杜绝“冷、横、硬”,办税大厅实行“一站式”服务,率先实行了首问负责制,推行“党员先锋示范岗”。如此真抓实干,抓出实效,干出成绩,于是人们才点头称道:行啊,不愧一朵税花!
  去年10月,延津县某化肥厂因对税收政策了解不透,税率按百分之十七申报纳税,他们总觉得不应该缴那么多,但又找不出问题所在,议论纷纷,有的说找国税局的人问问,到底应该缴多少税?有的说,缴过了就算了,就是找去也是灶火里退不出柴来,白费劲。李艳知道这事后,马上组织人员去这个厂了解情况,得知他们误将原应按百分之十三税率征收的硼肥却按百分之十七申报纳税。她随即向这个厂的有关人员道歉说:“这是我们工作上的疏忽,请你们谅解。”并退还该厂多缴税款。为杜绝这类事的再度发生,李艳决定实行发放承诺服务卡、纳税人明白卡、廉政监督跟踪卡和办税服务到位、承诺服务到位、文明服务到位、政策服务到位、领导服务到位“三卡五到位”。
  该退的就退,该征的也一定要一分不少地征收过来。在一次加油站专项检查中,有一纳税户因计算错误少缴两万元,他托李艳的亲戚给拿去二千元,这人找到李艳说:“艳呀!你看那加油站的事,叫我来找你了,你给个面子算了吧。”说着从口袋里掏出钱放到茶几上。李艳笑了笑说:“我就知道他会叫你来找我,你先把这钱收起来听我说,他该缴就得缴,要不还得罚。”接着她又问:“哎,对了,你缴了没有?”“我缴了,我可是一分一厘也不少。”“是呀,是你和我近呢,还是他和我近呢?”
  “当然是咱俩近了”。“对呀,那你缴他不缴,你又来给他说情,这咋说呢。”“我不想给你脸上抹黑。”“那你来给他说情这是不是抹黑呢。”李艳接着说:“他少缴两万,要是别人也少缴几万,国家要受多大的损失,我们工作还咋干,岂不让人戳脊梁骨?”“要说,也是这个理,党员干部就是不一样”。那亲戚站起来,带着那两千元走了。
  要说不一样,的确不一样,“党员”这个称号使延津县原汽车修配厂的杨素芬、杨增光、申成本三位老人重新感受到了党的温暖。这三位老人由于工厂倒闭身体不好没有收入,仅靠政府的一点救济生活。当李艳听说后,立即与他们联系,将县局机关党支部的党员与这三位老人结成了“党员帮扶对子”,送钱送物,嘘寒问暖,老人眼睛一次次湿润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延津县国税局连年提前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多次受到表彰。该局被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单位”和“省级卫生单位”称号,延津县国税局小店税务所被省政府、省国税局授予“青年文明号”称号。李艳被授予新乡市“先进女职工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并获得市“五一”劳动奖章。
  (作者单位:河南延津县委宣传部)


第8版(大地·副刊)
专栏:花卉艺术摄影

  蝶恋花
苏权华


第8版(大地·副刊)
专栏:笔墨山水

  长城独钟慕田峪
  李如志
  长城的博大精深和神奇莫测,形成一种文化形象,也连着国人的一种爱国情结,爱国便爱长城,登长城便成了一种向往,“不到长城非好汉”嘛。
  于是我便多次去爬长城。居庸关、八达岭,离北京最近,交通又方便,我数度攀登,每次都有新的感受;喜峰口曾发生过激烈的抗日故事,我慕名去游;老龙头濒临大海,是万里长城真正的起点,是北戴河旅游区范围,去那里开会就爬过三次;山海关,有天下第一关的美誉,不能不去,我还去登过角山段长城,其险峻陡峭,给我留下终生最难忘的印象。但是我却独钟于慕田峪这段长城。
  听说慕田峪是很久的事了,大概是1985年新春刚过,友人邀我到当时中央台的拍摄基地慕田峪去游览,我知道那地方很好,但因忙于写作六集电视剧《浴血光岳楼》而没去成。时间一晃十几年过去了,1999年春天,我终于如愿以偿。
  慕田峪确实很美,漫山遍野的桃树、柳树、杏树、梨树、桦树、白杨,绿荫覆盖山山岭岭。正是初春,桃花粉红鲜嫩,梨花洁白如雪,到处是花的世界,花的海洋。微风吹来,花香四溢,沁人心脾。一边欣赏着长城内外的壮美景色,一边体味着长城雄关的韵味,慕田峪神妙莫测,曾是我一个梦。
  翻开历史的书卷,慕田峪长城是由朱元璋最亲密的大将徐达在攻克大都后,在原北齐长城遗址上督造而成的,是明长城之最先。明永乐二年,建“慕田峪关”,明隆庆二年,抗倭名将戚继光任蓟镇总兵,对慕田峪长城又进行了大规模的修整建筑。我走在长城上,对古人的智慧与创造由衷叹服。在这山峦纵横、虎狼难至的地方,建造起易守难攻的关隘,需要多大的胆识和雄心,耗去了人民多少血汗和智慧。再仔细观察,这里与其他长城关隘不同,独具自己的特色。敌台都是空的,居高临下,观敌视野宽阔,四面都有箭窗,边城设有射孔,八方观照,两面垛口,防御系统十分完备。站在这里前后远望,古老的长城犹如一条巨龙,前不见首,后不见尾,跨千峰越万谷蜿蜒东去,千姿百态,令人叹为观止。
  长城起伏跌宕,大气磅礴,横亘东西,固若金汤。但是千百年来,她挡住过敌人的进攻吗?
  清代士子张廷玉写道:“万里长城万里空,百世英雄百世梦。”他看出无论是土打的、砖垒的、石砌的城墙虽然可以坚固一时,但不可能成为一个政权永固的屏障。真正的屏障并非不存在,这就是人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正是千古不变的历史规律。
  从长城上下来,管理部门举办的登城赏花游园会正热闹,我突然悟到长城的真谛:它是中国人抵御外侮的一种精神;它是古迹,是一条风景,常给人带来心旷神怡和百折不挠的精神享受。


第8版(大地·副刊)
专栏:

  相逢是首歌
  刘娟
  我还是个小姑娘的时候,就听过《红梅赞》、《我爱祖国的蓝天》、《中国空军进行曲》这些优美动听的歌曲。那时候我就知道它们的作者是羊鸣,歌儿一直吟唱到我也穿上空军蓝,却从来没敢想会见到羊鸣,并且成为他的学生。
  2001年11月,我在长春参加空军文化干部集训班。当我们得知羊鸣、张士燮、韩静霆等空军优秀的艺术家要来给我们上课时,大家欢欣雀跃,奔走相告。要知道这几位将军个个都大名鼎鼎,作品广为流传,是我们这些来自基层的文化干事崇拜的偶像。
  那是一个下午,冬日的阳光温暖地照在教室里,我们以最标准的军姿端坐在教室里,聆听着羊鸣老师的授课。那年老师六十七岁,鹤发童颜,精神矍铄,一双睿智的眼睛透着笑意。他一开始就说:“音乐并不神秘”,一下松弛了我们的情绪。羊鸣老师告诉我们音乐交并不是贵族沙龙、客厅里的阳春白雪,“韵在人民当中”,他用跳跃的语言,丰富的音乐理念,引经据典,娓娓道来:“音乐是心灵的语言,是动情的语言,是富有色彩的语言,是升华了的语言……”羊鸣老师十几岁就参加革命并写出了第一支歌曲,从此一发不可收,享誉海内外。但他说:“我的一切都是祖国、都是党和部队给的,我是一只小羊,永远为祖国歌唱。”
  今年4月28日,空政歌舞团为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六十周年赴广西采风,我再次见到了分别半年的羊鸣老师。
  在一天的采风活动中,羊鸣老师不顾旅途的辛劳,走连队,看菜地,参观基层建设,在三十七摄氏度高温下来到机场和飞行员谈话……看着他抚摸着战鹰就像看到老朋友的样子,我和飞行员们、机务战士们的心被深深感动了。
  采风团走后,在部队首长的指示下,我将几份来自部队基层的师歌的歌词、曲子寄给了羊鸣老师,请他修改一下。一些地方艺术院校专业作曲老师听说此事说:“羊鸣?那可是大腕呀!请他作曲,没有十几万,他不会给你们写的,况且他这么有名,给钱也不一定会给你们写……”
  当羊鸣老师的来信像一只小鸟静静卧在我的书桌上时,我才知道羊鸣老师不光为师歌谱写了曲子,还接连发来了两封信。我记得其中一封信上写着:“《我们走向辉煌》这首词早已谱曲并给你寄去,为何不见回音?我怕可能寄失,今再补寄……”看到这里,我和身边的战友都非常感动,羊鸣老师已是六十八岁的老人了啊,创作态度却如此严谨认真。当悠扬高昂的师歌声响起时,羊鸣老师又打来电话并再三叮嘱:“唱的时候如有不妥之处,及时修改,不可因是我创作的而不作改动,要以战士为主。”我和许多飞行员、战士们一起轻轻吟唱羊鸣老师谱写的歌曲,音乐如新叶一般灿烂而清亮。歌声在美丽的树林中回响,既有因循的流向,又有新的渴望……知道为什么歌声这么悦耳吗?这是一片正在生长的山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