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2月19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理论与实践

  以新突破推动新发展
谢兴旺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位于闽东沿海的霞浦,要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就必须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立足县域实际,坚持开拓创新,凝聚各方力量,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扶优做强,在优化产业结构上有新突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霞浦的海产养殖、五金工具、汽摩配件等产业已初具规模,在经济发展中的支柱地位日益突出。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必须加大对支柱产业的扶持力度,为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一要实施园区发展战略,优化存量结构,扩大产业总量,落实优惠政策,优化工业园区环境,使更多的企业向工业园区聚集。二要实施集团发展战略,采用股权转让、收购兼并、合资经营、产权置换等方式,对相关企业进行资产重组,在企业主导产品的技术升级、扩大生产能力上下功夫,形成规模发展优势,将龙头骨干企业扶大做强。三要实施名牌发展战略,通过品牌资源的整合和政策措施的扶持,形成一批产品知名度高、市场占有率大、发展前景好的名牌企业,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提升品位,在重塑城区形象上有新突破。提高城区建设品位,改善生活居住环境,既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也是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的必然要求。因此,应开拓城市建设的思路,强化城区的建设、管理和经营。一要抓规划,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产业支撑、突出特色,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方针,重点抓好城区和周边地区的规划建设,增强城市对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吸引和集聚功能。二要抓建设,严格按规划办事,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运行提供良好的硬件环境,不断改善群众的居住环境。三要抓经营,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融资体制,采取民建公助、公建民助、公民共建或外商、民营独资等形式,加快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以人为本,在提高人的素质上有新突破。良好的人文环境,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保证,也是小康社会的重要特征。因此,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必须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一要以公民道德建设为核心,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科学的思想、开放的观念、创新的精神、竞争的意识、实干的作风和文明的素养。二要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城镇重点抓社区,农村重点抓乡镇,行业重点抓窗口,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提高居民素质和文明程度。三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采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法,解疑释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树立形象,凝聚人心,增进团结,激励斗志。四要提高城乡文化品位,高标准建设好一批文化设施,整合文化资源,繁荣文化产业,不断增强城乡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管好队伍,在加强党的建设上有新突破。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必须毫不放松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一要振奋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通过深入开展生动活泼的主题活动,使广大党员和干部的思想境界有新升华、业务能力有新提高、机关作风有新转变、各项工作有新进展。二要形成氛围。围绕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把勤政建设和廉政建设、讲效率与高质量、有限政府和有效服务结合起来,开展以“奉献于事业、服务于人民”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形成干部自觉提高素质、努力争先创优的内在动力。三要狠抓落实。各地应结合自身情况,全面抓好增收节支、农业生产、项目经济、招商引资、机关效能、精神文明、党的建设等工作,力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先行一步。


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十六大报告贯彻十六大精神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
  北京市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制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系统地回答了如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这对于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加快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
  十六大报告把本世纪头20年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我国由目前较低水平的小康社会建设成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一论述具有丰富的内涵。
  我们建设的是一个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当前我们已经达到的小康只是起始标准的小康,总体水平还比较低。所谓水平低,首先是指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民的生活水平还比较低。到2000年,我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还属于中下等收入国家的水平,人民虽然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但并不富裕。到2020年,我们的小康将达到更高的发展水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相当于当时世界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在这种物质基础上的小康社会,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将明显增强,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将大幅度提高,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将得到显著改善,消费结构也将从以满足生存性的需要为主转变为以满足发展性的需要为主,人民将会过上更加富裕的生活。
  我们建设的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我们现在的小康只能叫“总体上小康”,意思就是虽然我们在总体上已经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是在一些地区、一些领域、一些方面的指标尚未达到小康社会的要求。十六大提出,要从经济、政治、文化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且在每个方面都规定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和切实可行的保证措施。这“全面”二字,就是针对我们现在的小康社会还不够全面而言的,因此我们建设的目标和措施要注重全面性。这就使全面性成为我们所要建设的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
  我们建设的是一个比较均衡发展的小康社会。当前我国人民的生活从总体上虽然达到了小康水平,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很不平衡,不同的社会阶层和群体的收入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我们要在本世纪的头20年,进一步消除历史遗留下来的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大幅度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使城乡关系更加协调,发展比较均衡。我们要通过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步伐,逐步缩小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使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我们要通过发展经济、扩大就业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措施,更多地关注低收入人群,努力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所谓承上,就是它与第二步战略步骤直接衔接;所谓启下,就是它将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奠定好基础,准备好条件。这个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
  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与进步的奋斗目标
  十六大报告从经济、政治、文化和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一个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与进步的奋斗目标。
  在经济方面,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经济总量方面的要求。到2020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要比2000年翻两番,按2000年不变价格计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3000美元。第二,经济制度方面的要求。我国将在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在这里,把基本实现工业化与经济体制、经济体系联系起来作为一个统一的指标。第三,城市化水平方面的要求。经过20年的城市化建设,要使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在城市化的道路上取得历史性的进展。第四,生活水平方面的要求。要使家庭财产普遍增加,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让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这体现了我们所要建设的是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的成果。
  在政治方面,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我们要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其他各项民主制度,不断丰富民主的实现形式,扩大公民的有序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同时,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全面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维护司法公正,确保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第二,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要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完善公开办事制度,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加强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不断铲除各种社会丑恶现象,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和社会风气。
  在文化方面,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中心任务,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第一,使人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十六大报告不仅强调要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而且首次明确提出要提高人的健康素质。这三大素质的明显提高,标志着我国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第二,提高人的素质要靠制度作保证。为此,十六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形成比较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这是发展文化事业和提高人的素质的基础性工程。第三,提高人的素质,教育是根本,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地位,使其有一个较大的发展。十六大报告在这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就是要使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同时,要大力发展成人教育、职业教育以及其他各种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围绕改善人的生存环境问题,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第一,不断增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使资源的利用效率得到显著提高。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均资源水平较低,当前又处在加速工业化时期,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十分突出。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对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改善人民的生存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要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退耕还林和种树种草,搞好水土保持,防治荒漠化,为人民的生活创造良好的自然环境。第三,要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要坚决克服西方国家工业化道路的弊端,走出一条自己的文明发展道路,使生产发展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服务,为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服务。
  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无疑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但是,因为我们正面临着今后20年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所以我们对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为什么说今后20年是一个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呢?这是因为:
  第一,世界范围的新技术革命,为我们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能。一方面可以利用西方发达国家在信息化过程中将传统工业向境外转移的机会,加速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另一方面可以积极实施技术创新和科技创新工程,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充分利用新技术革命成果,在工业化的过程中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路子。
  第二,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我们利用国际市场和国外资源,加速发展自己,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资金、技术和人力、物力资源在国际范围大规模流动,使我们可以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发展空间,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加入世贸组织,使我们可以直接利用国外的资金、技术、人才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第三,本世纪头20年我国具有快速发展的三大优势条件。一是资金来源的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2001年外商直接投资达469亿美元,是1989年的14倍。近几年来,中国利用外资总额一直列发展中国家首位。同时我国又是世界上储蓄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可以为我国快速发展提供丰富的资金来源。二是市场优势。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而且最具有潜力的大市场。同时,我国的国内市场很大,受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较小,所以又是一个比较稳定的市场,具有很大的市场优势。三是劳动力资源优势。我国具有十分丰富的廉价劳动力资源。随着我国国民教育不断发展,人们的科技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我国在这方面的优势将更加显现出来,从而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我国商品的竞争力。
  第四,我们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有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经验,有日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全国人民的大团结和民族精神的空前高涨,政通人和,社会稳定。这就为我国未来20年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政治和社会保证。
  邓小平同志在谈到中国现代化问题的时候,特别强调要牢牢抓住机遇。现在我们又遇到了新的机遇期,而且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不放,利用这个时期加速发展自己,真正做到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变为现实,从而进一步使社会主义中国发展和富强起来,为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执笔:阎志民)


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通信

  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
  王玉周
  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党的先进性不是抽象的,判断党的先进性必须有具体的尺度和历史的标准。十六大报告提出:“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必须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归根到底要看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这是我们党把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运用到党的建设中而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新思想。
  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具体的、历史的。任何事物都是客观的、实在的,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总是与特定的环境和条件相联系,在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内涵和特点。具体的与历史的是事物存在与发展的两个维度,二者密不可分、相得益彰。因此,必须具体地历史地看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多次说过,对事物的认识,不仅要从其现实的存在考察,而且要从其历史的发展考察。对党的先进性的认识同样如此。党的先进性必然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体现出来。不同的历史时期、历史阶段,党的先进性有着不同的内容和要求。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先进性具体地历史地体现为“三个代表”。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就必须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在我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大国,发展生产力至关重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必须敏锐把握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采取切实有效的工作步骤,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必须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不断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开辟新途径。
  文化是时代前进的重要推动力和标志。先进文化是一个先进政党引导社会前进的思想旗帜和精神动力。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前沿,不断发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必须不断进行文化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我们党的生命和力量的源泉,也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和动力。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巩固和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使党的各项决策和工作符合群众要求;必须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必须不断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带领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要不断保持先进性,就必须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体现在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使我们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与人民群众共命运。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老实做人·踏实做事·扎实工作
方海洋
  怎样做人、如何行事,反映着一个人的品行、修养和作风。坚持做人做事相统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现代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人们之间的相互交往日益频繁,更加需要自觉地用法律和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以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共同发展。老实做人,踏实做事,扎实工作,是我们应当始终坚持的准则。
  老实做人,就是为人处世要坚持原则,诚实守信。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法律体系和道德体系的维护与推动。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一个人的言行应当遵循共同的准则,符合社会的利益。老实,就是这种要求在做人上的反映,它的核心是诚信。老实做人,包括在道德上严守清白,精神上追求高尚,行为上坦荡磊落;在言与行的关系上,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不矫饰,戒虚假;在对人对己的态度上,坚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人前人后一个样。老实,是立身、立言、立行的基础。今天,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怎样做人的问题更加突出。但不管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如何变化,做老实人这条原则不能变。否则,弄虚作假、尔虞我诈盛行,必然造成秩序混乱、风气败坏。这样,事业就难以发展,社会就不能进步。
  踏实做事,是老实做人在行为上的要求。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矛盾,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方式处理问题、解决矛盾,反映着一个人的追求,也决定着事物的不同结果。踏实做事,就是要办实事、求实效,脚踏实地,远离浮躁,其目的是为了使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符合,把事情办实办好。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只有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来认识事物,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来处理问题,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事实上,人们认识事物、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坚持实事求是的过程。踏实不仅是一种严谨的态度,也是一种科学的方法。以这样的态度和方法作保障,思想就可以找到现实的土壤,结出丰硕的果实;行为才能够避免浅尝辄止、忽冷忽热,防止出现做而不深、做而不细、做而不实的问题。
  扎实工作,是老实做人和踏实做事在社会职业活动中的体现。社会进步带来专业化分工,劳动者的职业化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人们要发挥作用、实现自我价值,就必须参与社会事务和活动,职业和岗位为此提供了必要的机会和条件。扎实工作,既是踏实做事的延伸,也是确保各种职业有效分工、相互协作和整个社会和谐有序、正常运转的前提和基础。扎实工作,就是要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敬业爱岗、恪尽职责,遵章守纪、严谨细致,精通业务、提高效率。只有扎实工作,一个人才能创造出色的业绩,实现人生的价值,获得人生的乐趣。形成扎实工作的良好风尚,各项事业才能蓬勃发展。
  老实做人、踏实做事、扎实工作,彼此联系,相辅相成。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的社会,既有赖于物质财富的不断积累,也离不开精神境界的普遍提高。老实做人,形成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踏实做事,提倡求真务实的社会氛围;扎实工作,弘扬追求先进的良好风尚,是推进伟大事业的需要,也应是我们每个人矢志不渝的追求。


第9版(理论)
专栏:

  培养社会责任意识
  陆军恒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培养人们的社会责任意识。
  社会责任意识是指社会成员对自己所应承担的社会职责、任务和使命的自觉意识,它要求社会成员除对自身负责外,还必须对他所处的集体及社会负责,正确处理与集体、社会、他人的关系。社会责任意识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社会中的具体体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力培养人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已成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
  加强为人民服务意识的教育。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核心,也是培养社会责任意识的核心。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我国涌现了一大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意识的先进典型。为人民服务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间具有的内在统一性,决定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必须在全社会继续提倡为人民服务的道德准则,加强为人民服务意识的教育,使人们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并开展工作,热心公益,扶贫帮困,顾全大局,互利互助,一切言行都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在为他人和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的正当利益。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才会产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自觉地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理想信念坚定,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优势。在革命战争年代,依靠坚定的理想信念,我们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同样也离不开理想信念。邓小平同志说过,现在我们搞经济改革,仍然要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年轻一代尤其要懂得这一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和形式,大力宣传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帮助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对社会高度负责的意识,把个人的前途命运自觉地融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
  加强集体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它能唤起人们的社会责任意识,使人们懂得如何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国家的关系,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正确位置。在社会主义社会,国家、集体、个人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有时也会发生矛盾。培养社会责任意识,就是要教育每个社会成员自觉地把三者的利益有机结合起来,坚持集体利益、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在经济活动中处理好竞争与协作、效率与公平、先富与后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关系,在社会生活中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岗位奉献是人们对社会做贡献的最直接、最经常的形式,社会责任意识通常也以对职业的态度表现出来。当前,一部分人敬业意识淡薄,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不负责任,不能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引起人民群众的不满。因此,必须按照《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的要求,根据不同职业的特点,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帮助人们树立高度的职业责任感、高尚的职业尊严感和荣誉感,引导人们把职业理想同远大理想结合起来,寻找个人需求、个人能力同社会需求的结合点,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忠实地在自己的岗位上履行对社会、对人民的责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