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2月19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大地·副刊)
专栏:品书书札

  美国梦与中国心
  ——《阳光西海岸》的心理解读
  顾凡
  由黄宗之、朱雪梅合著的长篇小说《阳光西海岸》(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带有明显的自传性质。作者通过一位曾在国内某所大学工作的博士,为了出国,不惜变卖家产,负债累累来到美国西海岸一所著名大学实验室做研究,在异国经历了工作、身份和家庭的重重挫折,最终实现了拥有绿卡、新车和住宅的美国梦后,他们却遇到了新的迷茫和困惑。这迷茫和困惑就是,当物质满足了而精神仍在漂泊时,物质与精神哪一个对人生更有意义?他们苦苦追求的生命意义究竟在哪里?换言之,这部小说想探索的是生存价值和生命意义的问题。
  譬如,到底为谁辛苦为谁忙?这是客人还是主人的问题。在国外,他们在先进的实验室里的工作效率是国内无法比拟的,但所取得的成果却是老板的;虽然发表了一些论文,哪怕是在国际一流学术杂志发表,但与所在国本土知识分子相比,却没有主人翁的感觉。主人公刘志翔说,在这儿,我们既升不了教授,也拿不到课题,要地位没地位,要名誉没名誉,我们只是给老板打工挣钱。而他的妻子看得更明白:为了物质欲望,我们是以放弃自我、放弃追求、放弃社会地位和作为主人的尊严为代价的。物质生活的满足和精神生活的困惑所形成的强烈反差,是作品中男女主人公和他所在的留学生群体所共同不能回避的问题,也是人作为人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是心理学中一个著名的解释人欲望动机的理论。它认为,当人在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爱等方面得到满足后,自我价值的实现就会成为最高层次的需要。这其中,就包含成就感和作为主人的感觉。每当低一级需要实现后,更高一级的需要就成为追求目标,这是人类共同的心理现象,低级的欲望最容易满足,最高级的欲望则最难满足。做“主人”的感觉需要就不是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找到或实现的,尤其是对漂泊异国的人而言,更是如此。在物质生活上,我们可以享受和美国中产阶级同样的标准——这就是美国梦,但在精神生活领域,却始终无法真正融入美国主流社会,成为主流社会中的人。这实现了的美国梦和依然存在的中国心之间的共同作用,构成了作者对人生意义的追问和探讨,也正是这部作品最打动人心之处。看过这部书的留学生说:这部作品打动了我们,让我们潸然泪下。当然对困惑的选择也是非常艰难的,在经历了一次家庭感情危机之后,刘志翔、宁静夫妇选择了回归生养自己的土地。正如刘志翔所说的那样,“我不属于这块土地,我的最终归宿将是那块曾经养育了我的在太平洋另一边的青山绿水。”这种选择,不仅是作品里主人公的,同时也应是今天回国潮流中许多留学生的一致心声。
  总之,《阳光西海岸》以其朴实无华的文笔、贴近读者的自我叙述、真实感人不拔高的创作态度,超越了一般“留学生文学作品”对家园故国的眷恋之情和海外打工上学的伤心历程,直接追问留学异国的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有报载:“海归成为历史潮流”,这潮流是由一颗颗火热的中国心构成的。


第12版(大地·副刊)
专栏:文心探访

  营养社会的血脉
  ——冯并谈副刊
  徐怀谦/文罗雪村/图
  有人说副刊是“报屁股”,是风花雪月,有人说副刊是社会政治文化的晴雨表;副刊有过昔日的辉煌,也经历过不少低谷。今天的副刊,在报刊结构调整的大潮中正面临着方方面面的挑战。为此,记者走访了经济日报总编辑、《中国文艺副刊史》一书的作者冯并同志。
  记者:从第一份正式的报纸副刊——1897年11月24日《字林沪报·消闲报》诞生起,中国的副刊大致沿着这样两条路径发展下来,一脉是“趣味主义”,把副刊的文字看作是“给看官们时时把玩的东西”;另一脉把副刊看作为现实、为人生服务的园地。您所理解的副刊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冯并:副刊作为报纸的一个组成部分,既有其独立的天地与阅读功能,也有同报纸相一致的社会传播功能。因此我在《中国文艺副刊史》概论一章中,提出了副刊的报学意义和文学意义两个分析层面。从报学角度来讲,副刊文字和新闻文字见于报纸都是一种传播现象,报纸有什么样的主要功能,副刊就应当有什么样的主要功能。我们完全可以把副刊看作是报纸传播功能的文化延伸,为社会、现实与人生服务是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副刊的价值之所在。但从文学角度看,副刊毕竟是报纸中的一个独特单元,有自身的特点和侧重点。要讲文学性,讲可读性甚至趣味性。旧时代副刊的“趣味主义”固然不可取,但不讲趣味和情趣,同样不可取。我认为,我们应当强调文艺副刊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社会意义与可读性的统一。我们常讲社会主义要极大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副刊在满足读者的多种文化需求方面大有用武之地。
  记者:谈起副刊,人们总会津津乐道于五四时期的四大副刊——《时事新报·学灯》、《晨报副镌》、《民国日报·觉悟》和《京报副刊》,除去时代的因素之外,您认为它们成功的原因还有哪些?
  冯并:四大副刊成功的原因,首先在于创新。如果我们用历史的眼光去剖析,就会发现在副刊的发展过程中,四大副刊的出现是划时代的,从内容到形式完全区别于更早的副刊或者“报屁股”。五四时期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大规模的解放思想的时期,也是全面创新文化的一个时期。四大副刊的出现不仅适应时代需要,全面推动了理论、学术和文学艺术的创新活动,而且副刊的形式也在创新活动中发生了巨大变化。其次,四大副刊都没有脱离时代和现实生活,而是植根生活,与时俱进,这是它们成功的另一个经验。第三个原因则是第一流的人才进入副刊,使副刊真正具有了权威性和相当的编辑水准。
  记者:在副刊史上,有很多名作家像鲁迅、沈从文、萧乾、柯灵、夏衍、张恨水等都编过副刊;同时还有一大批专职编辑家,像孙伏园、黎烈文、严独鹤等,您认为一个优秀的副刊编辑应具备哪些素质?
  冯并:专业或专职编辑家这个概念提得好。很长时间里,我们自觉不自觉地把副刊当成为他人做嫁衣的编辑匠,这自然有它的几分道理,但我认为,编辑不是一个普通的工种,它要求从业人员要有广博的知识和相当的编辑功力。鲁迅、沈从文、萧乾、柯灵、夏衍、张恨水编辑副刊,本身就说明副刊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附庸”,孙伏园、黎烈文、严独鹤等献身于副刊事业,也说明了编辑同样可以蔚然成家。一个优秀的副刊编辑,最好是文学和学术上的一流专家,即使不能如此,也要有相应的知识底蕴,至少要有批评鉴赏的眼光。当然更重要的一条是思维活跃,要站在文学乃至整个文化领域的潮头上,像港口的“引水员”一样,引导各种学术、文艺思潮沿着正确的航向前进。编辑家们如果有海纳百川的编辑胸怀,又能保持一种风格,就更好了。
  记者:总结副刊的经验,不能不提鲁迅先生对副刊的贡献,尤其是他的杂文,已成为现代副刊的一个重要品种。您如何评价杂文在副刊史以及新时期的地位和作用?
  冯并:鲁迅先生对副刊的贡献,特别是对五四时期文艺副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的杂文不仅造就一代新文体,而且使杂文成为副刊的一个重要品种。杂文的概念有宽有窄,宽概念,随笔、小品文乃至以议论为主的散文,都可以叫杂文;窄概念,就是人们常说的千字文、楷体字。五四时期,随着文体的分化和风格流派的影响,杂文和小品随笔毕竟还有不同之处,像梁实秋的小品多以记叙感怀为主,林语堂的充满幽默,都是当时副刊上的上品,由于文字偏“软”,又不拘一格,自然就名之为小品;《申报·自由谈》上刊登的文章则更多地偏重于议论和思想,直接引出了以议为主的现代杂文体。我认为,宽更有利于创作和出新,窄也会引出许多精彩的议论。无论怎样,杂文小品永远会是副刊的重要品种。进入新时期,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读者需要的精神食粮是多方面的,因此需要开拓文体、开发品种,提倡多种风格,使杂文在创新意义上得到新的发展。
  记者:您在《中国文艺副刊史》一书中说:“如果说,报纸的言论新闻是社会的一种交感神经,副刊自可比营养社会的血脉。报纸在传播新闻信息、指导舆论的同时,还得到‘民众图书馆’的美名,副刊至少半有其功。”想想看,有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在副刊上首发的,像鲁迅的《阿Q正传》和他的杂文,冰心的《寄小读者》,夏衍的《包身工》,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等;现在,许多优秀的作品却跑到杂志上去了。您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副刊该怎样发挥自己的优势?
  冯并:许多优秀文学作品出现在过去的副刊上,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彼时出版条件比不过现在,许多优秀作品很难找到发表的园地,而报纸副刊又处于扩张期,自然成为首选。二是报纸的发行与影响远比期刊大得多,容易在社会上和读者中产生广泛共鸣,所以许多作家的作品乐于见诸报端。现在的优秀作品更多地跑到杂志上也不奇怪,一方面是出版事业发展,专业期刊很多;另一方面是品种多长篇也多,副刊承载不了这许多成果。分流是必然的。但这不是说,副刊就无所作为了。问题在于编辑思路和敬业精神。说句直率话,文坛浮躁,编辑也浮躁,编辑上不去,就很难说有什么“名家名品”了。副刊特别是综合性文艺副刊的优势在于精、短和连续性,“多品种、小批量”以及文艺综合性,只要抓住文艺副刊的这些主要特征,再加上敬业与专注,副刊的优势是会重新得到发挥的。
  记者:最近几年,不少人写文章,说副刊有式微之虞;连很多有副刊传统的大报,副刊的版面越来越少,而像汽车、网络等专刊却纷纷亮相。您如何评价这种报纸的演变?报纸的副刊该如何应对这种演变,或者说副刊是否也面临一个与时俱进的问题?
  冯并:说副刊有式微之虞,是就副刊目前的窘境而言的,但不等于说副刊将要寿终正寝。我看还有许多副刊一直坚持自己的办刊风格,比如《文汇报》,再如《天津日报》的副刊,凝聚了孙犁同志的许多心血,在文学方面的贡献也不小。诚然,不少新创刊的都市报已经不大重视副刊,但那不一定是正常现象。现在副刊的地盘愈来愈小,是同都市报专业财经报的出现以及把娱乐版视为副刊替代物的倾向有关。这是报刊进入结构调整的一种反映,但主要的问题还在两个方面,一是副刊本身需要创新,不可一成不变拘于原来的概念;二是需要一批新的编辑家们的努力。有些现象如汽车、网络、金融周刊应运而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并不能视为副刊的“敌人”。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经济相对发育期里,我国就曾出现许多产业周刊,像《申报》就有许多周刊,但并不影响其副刊《自由谈》的正常发挥。关键是要保证副刊有相当的数量和固定的版面。现在的矛盾正在于报纸的版面数相对固定,多了周刊的地盘就少了副刊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副刊更要研究多出精品,多出名专栏,多培养专栏作家,多培养青年新秀和文学新人,更广泛地吸引读者,这也就是我们一开始讲的与时俱进的问题。只有这样,副刊才能摆脱困境,重新焕发自己的生命力。(附图片)


第12版(大地·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精品“精”在哪里
赵树功
精品如今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词,从精品鞋、精品菜、精品烟、精品酒到精品服装、精品书刊,处处见其踪影。更有甚者,传媒中已有精品列车、精品楼盘的提法。当然,使用最广的还是精神产品领域。
  同前些年讲质量兴国,是由于假冒伪劣商品泛滥一样,精品今天被叫得这么响也不是因为精品太多,而恰恰是因为精品太少了。
  那么,就精神产品而言,所谓的精品有没有一个较统一的标准呢?即到底什么样的作品才算得上精品呢?不妨作个比方,如果我们把作品分为上、中、下三类的话,精品应当是上品中的上品。这类作品,一般笼统地说,无论其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不管是乍看,还是细品,都能勾住人。
  再具体说,精品应当具备以下三条:一是品位高;二是文化含量丰厚;三是群众喜爱,可以传世。
  品位,是一部严肃正大作品所不可欠缺的。所谓品位,就是指一部作品的格调、境界,是作品中渗透的气度与眼光,品位的高下,就是大气、小气的差异,尤其表现为思想的力度。有一段时间文坛、影视上脂粉气横吹,后庭花浅唱,撒娇使性,阿猫阿狗皆成文章。有些电视剧与出版物,热衷于演绎大款、富姐、明星间的绯闻,写灯红酒绿下的争风吃醋,还有的沉湎于清代帝王的长辫当风、津津有味地戏说他们的风流艳遇。这与如今恢宏的时代和我们民族优良的传统相比,自然有了大气与小气的区分。文学创作上,我们不主张题材决定论,但这类作品往往击的是边鼓,是一些创作者浅俗志趣的直接反映。
  那么,是不是写了时代的主旋律,写了各条战线涌现的先进典型、模范人物就是精品呢?在这上面,我们存在一个误区,以为生活里的模范、典型,就是艺术典型,有个先进典型涌现出来以后,拍戏的拍戏,拍电视剧的拍电视剧,但就质量讲,无论专家,还是群众都没有把它们误认为精品。其原因就在于,如果不本着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创作原则作必要的加工,就难免乏味。
  文化含量,是品位的基本保障,也是品位的寄托基础。一部作品没有历史、文化的深厚背景,只是个案的单独展演,或是乱点鸳鸯谱,甚至是假新闻的炒作,这样的作品,无论如何是成不了精品的。文化含量深厚,才能见出思想深度,才能反映出作家对表象的透析能力。只有这样的作品,才能在叫好中叫座。
  第三个标准,群众喜爱,可以传世,实际亦是一体的,无人喜爱即无以流传。风行一时很热闹,扔块石头打水漂儿,转眼之间找不着的作品,绝对算不上精品。
  讲群众性,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要讲市场。以戏剧为例,没有市场,费劲费力地排出来,在排演厅演一场,给自己看;在小礼堂演一场,请评委领导看;或者是彩排时排演厅演一场,自己不能不看;评奖时小礼堂演一场,评委不得不看,喝彩叫好自说自话王婆卖瓜,等到一公演,观众一哄而散。如此戏剧,排上千出有何价值?话说回来,即使是好作品,评完奖即束之高阁,不能到群众中得到检验,到生活里回炉,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未得几回闻,我们自己说是精品,有谁认可?精品不等于日进斗金,但也不等于赔本赚吆喝。
  在回答精品是什么之余,还有几个精品未必一定是什么的思考。比如:
  精品未必就是大题材,大制作。宏大叙事的路数近年来颇为流行,其中不乏佳作,但也不乏注水肉。大题材之余,别忘了小题材好故事仍然是值得提倡的。
  精品未必就是批判的。有作家认为,只有批判才是深刻的,但却忘了,真心的歌颂同样能出精品。在事业承续的赞歌中,澎湃着中华民族奋发不屈的强音,回荡着人类前行的铿锵脚步声。歌颂也能出精品,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有颗真诚、公正的心。
  河北大厂评剧团在霸州农村演《水墙》,大幕一落,观众(全是当地农民)全体起立鼓掌,要求戏中“县长”再唱其中“请罪”一段,村里的群众和乡里干部又自发组织观众座谈,直到深夜,一位老大爷说:“这个戏好,看了动心窝子。”
  只有内在的东西才能让人“动心窝子”。“动心窝子”抓住了精品的灵魂所在,也是江泽民同志关于精品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致”的形象概括。


第12版(大地·副刊)
专栏:闪光的足迹·散文特写征文

  绿色的希冀
  李平
  你的人生与树有缘,也许,这是命中注定。你对树有着刻骨铭心的爱,因此,每一棵绿树都摇曳着你的名字。你最初的心事与畅想,已经融入沧桑、驿动的年轮。
  曾几何时,你彳亍于故乡的原野,目光牵引着思想,深入田垄,深入村舍,深入乡情民情……脚下这片土地自开垦后,肥沃就渐渐流失了,以至于变成了全国干旱、风沙、水土流失严重县。这片土地上不时地突起旋风,尘柱愈来愈粗大地旋向远处,带走故乡的熟土,也带走乡亲们的几分期望几多汗水。生生世世与土地相伴的人们,眼望着青青禾苗被风魔连根刮起,他们毫无对策,只能十指掩面,仰天长叹。每当面对这种揪心的场景,你的心就在流泪。你暗暗地发了一个誓言。从此,在你的心里总有一个静悄悄的角落,那里憩息着你一生一世的期盼——那是一片绿洲啊!那喜人醉人的绿色,具体如季节的影子。背负着那一个影子,你开始踏着泥泞擦拭方向,擦拭深一步浅一步的人生旅程,擦拭植进心田的那一片绿意。你带领乡亲们画造林图、建苗圃、大搞植树造林。
  想树—种树—恋树—护树,你人生的旅程并不是一片坦途。但是,你以坚定的信念,咬住“绿色”不放松。人生的意义关系着风雨,而人生的选择就是要在风雨中跋涉不息,让美好的憧憬在酸酸甜甜的经历中开花、结果。曾经的日子里,你有太多的故事令人感动、令人铭记:向死去的树木默哀;喻树为“爹”;守树熬夜过三十儿,袜子冻在鞋窠儿里;亲自挥锹挖坑、跪地栽苗;徒步追赶坐马车逃走的毁树人;坦然面对不理解以及流言蜚语……你从村官荣升为县委书记,但是,你不骄不躁、矢志不移,依然与树为伍,笑对一片蔚蓝的天空,一望辽阔的绿树。你带领全县57万父老乡亲“绘山水画、写田园诗、唱兴牧歌、奏松涛曲”,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如今,你那被心血浸透过千百次的夙愿,通过辛勤的汗水,一点一点真实起来。一切再不遥远,空茫的时光密密地排满了茂盛的绿色。故乡的土地上,田成方,林成网。自以为拥有无限空间和自由的暴风,终于因为大地上凸起的有形障碍而力不从心而沉寂消弭。
  你站在阳光浩荡的土地上举目远眺,满目都是色彩,都是绿色血液铸造的迷人风景。正午的阳光,瀑布般直泻而下,黑土地像一个血气方刚的青年,充满活力。雄浑的黑土地,一片片庄稼在微风中舞蹈,挺拔的树木仿佛飘扬的旗帜,招展着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桃符以及生态农业的主题。在树的荫佑下,红高粱金豆子灿烂着季节,喂养着拔节的乡情。绿意蓬勃的树啊,作为最亲切的偶像,它们已经走入你生命的中心。站在阳光浩荡的土地上,你就是一片风景。几十年风雨沧桑,你与乡亲们在奋斗中总结出了一套“十子登科”的成功经验:“山顶栽松戴帽子;梯田埂种苕条扎带子;退耕种草铺毯子;沟里养鱼修池子;坝内蓄水养鸭子;坝外开发种稻子;瓮地栽树结果子;平原林网织格子;立体开发办厂子;综合经营抓票子。”其实,这是全县父老辛勤汗水的结晶,也是你政绩的一个“大特写”。
  点“树”成金,由树而荣:故乡荣获全球500佳第一提名奖,首届中华环境奖第一提名奖。由此,又被联合国工发组织确定为国际绿色产业示范区。你个人的荣誉是:全国造林绿化劳动模范、全国水土保持先进个人、全国绿化十大标兵、国际生态工程一等奖、省长特别奖……美丽的花瓣,有醉人的芳香。滴翠的绿叶,有蓬勃的希冀。你用智慧和生命之火,结构着未来农业的庞大框架。你把人生的风景写进心灵,写给空气、阳光、流水和大地。你是绿色天使,你是故乡的骄子。树,摇曳着绿色的生命,牵引我们潜入大自然,亮丽一道爱的风景。是谁弹响的交响乐如此雄浑?树梢回荡着百鸟幸福的抒情。一百多万亩人工林,整齐有序地点缀在故乡的土地上,这是你和故乡人民的荣耀,也是共和国的一片风景。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荫佑子孙。你——王树清,黑龙江拜泉县县委书记,树的亲人,树中的风景!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拜泉县粮库秘书股)


第12版(大地·副刊)
专栏:

  我从三峡来
  贾永生
  我从三峡来
  挽着滴翠峡上新竹的葱茏,
  披上灵芝峰顶的蕙风,
  挟来银窝滩头湍急若飞的浪花层层,
  吟诵秀绝天下的巫山八景,
  鸣响葛洲坝下过往船队的汽笛声声。
  我从三峡来,
  乘着世界第一坝——长江三峡工程
  坝址——中堡岛上的秋风阵阵,
  奏起三斗坪上巫山云雨汇平湖的礼炮声声,
  满怀再次截断万里长江的冲天豪情,
  2002年11月6日9时48分,
  这撑起世纪工程的难忘一瞬,
  永远永远深埋在华夏子民的心底。
  我从三峡来,
  带着对奉节古城的最后一瞥,
  喊出对人造长江——导流明渠的惊羡之情,
  捧上“双戗双向立堵截流”确保一举合龙的完满答案,
  捎来永久船闸破解世纪难题的成功画卷,
  世间最著名的“峡谷画廊”会更奇更美,
  长江安澜,水治国强,铸成环宇奇观……
  我从三峡来,
  带上三峡勇士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的三峡精神,
  敲响三游洞里天造地设的天钟地鼓,
  启程于流香溢美的香溪,
  沿着三峡库区新辟的高岚风景线,
  阔步迈向无限风光的新时代……


第12版(大地·副刊)
专栏:花卉艺术摄影

  窗前晨曲贾培信


第12版(大地·副刊)
专栏:

书法梁树成


第12版(大地·副刊)
专栏:

  清江路亭
  杨雪
  是谁将一片浓荫建在这路上
  是谁将一片温暖留在这道上
  问水 水微笑
  问山 山颔首
  古朴的路亭 默默
  像一朵朵出水的芙蓉
  为楠溪又添一道亮丽的风景
  异乡的游子
  历经了太多的风风雨雨
  如今 正好可以小憩
烟雨濛濛中
  楠溪江的山水更妩媚
  烈日下
  路亭中的浓茶善待知己
  楠溪不仅有好山水
  还有这一座座的好路亭
  路亭背后造亭的好乡亲
  巧手托起了一片片绿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