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2月17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

  辽金文学研究新收获
辽金文学研究呈现出崭新的气象,由北京广播学院文学院、河北大学人文学院和《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的“辽金文学学术研究会暨中国辽金文学学会筹备会议”前不久在河北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五十余位专家学者和日本、韩国的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通过两天学术交流,许多新的研究成果成为这次大会的丰硕收获。此次会议对辽金研究起到了推动作用。(张晶)


第12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基层文化建设巡礼

  撷英浪涌八闽潮
  ——福建海峡西岸文化长廊建设纪实
  本报记者赵鹏
  伴着落日的最后一缕余辉,福州市晋安区金城社区的卢霞主任刚刚放下碗筷,又要开始忙着陪社区中的老人们到文化站的网络室看闽剧去了。闽剧是用福州方言演唱的一种地方剧,自小听了一辈子闽剧的福州老人们现在可真难得看上几回了。不过在金城社区的文化站,自打去年接通了福建省文化信息网络系统后,只要轻点一下鼠标,各种各样的传统老戏便可任老人随意点来。
  地处东南沿海的福建省,既是我国最早实行改革开放的经济较发达省份,同时也是我国南方文化大省。早在宋代,柳咏一路歌咏着从这里走向市井瓦肆,朱熹踏遍闽山越水授徒讲学,古越文化、海洋文化与南移的中原文明在这里交汇融合形成闽派文化,成为中华文明中的一支奇葩。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在经济建设迅猛发展的同时,城乡文化建设也迎来了一个金色的发展时期。为满足群众精神需求,抵御不健康的文化,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历届福建省委、省政府相继制定并启动了繁荣和发展社会文化事业的“芳草计划”、促进和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的“春风计划”及繁荣和加快闽东南区域发展的“海峡西岸文化长廊建设规划”等三大文化建设工程。福建省政府逐年加大文化建设投入,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社会力量投入文化产业的政策,全省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基层站点、基层阵地日益完善。据统计,截至今年上半年,全省已建有规模不等的县(区、市)级图书馆76个、文化馆81个,996个乡镇建有乡镇文化站945个,总建筑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比1981年增长10倍以上。另外,全省有20个县被省政府命名为“先进文化县”,7个县获国家级“文化先进县”称号,另有20个县市获“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称号。近10年间,从闽疆海岛到高山畲乡、从城郊市镇到山区村寨,全省诞生了3700多个各类民间职业剧团和民间艺术乐队(团、社)。他们不拿国家一分钱,完全依靠民间和社会力量资助,活跃在全省城乡基层,放歌新生活,起舞新时代。
  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从去年起,福建结合正在实施的“数字福建”工程,实施“福建文化信息网络”工程。它整合了全省丰富的文化资源,并转化为数字化信息,利用现代的宽带和卫星通讯传送技术,将信息传输到分布于全省各地城市社区和乡镇的基层文化中心,供广大群众检索、阅读、观赏,向社会公众提供一个不受地域、时空限制的文化传播渠道。
  金城社区就是去年首批接通这个网络系统的7个示范点之一。成立于2001年6月的金城社区,是福州市“环保示范小区”和“省级花园式住宅小区”,常住居民6500多人。社区成立了一支22人中老年腰鼓队。另外还有太极拳、太极球表演队、篮球队等。350平方米的活动中心内设图书室、棋牌室、文化信息网工作站、社区学校等,其中图书室作为市图书馆流通点,藏书达5000册以上。每到周末节假日,小区内到处鼓点声声、舞步翩翩。自打去年接通了福建文化信息网络,小区的居民足不出户便可通过上网享受丰富的电子书报、地方戏曲、音乐舞蹈、美术作品及影视节目。如今像这样的小区在福建省已有50个。
  根据规划,“十五”期间,福建省计划将“福建文化信息网”覆盖全省一半以上的乡镇、社区,实现省级中心与400个以上县、乡、社区和骨干村基层网点的联网,参与国家文化部“百万册文献共建”与“四个一优秀作品”为核心的数字资源建设。
  千里海疆万里歌,撷英浪涌八闽潮。随着“福建文化信息网络”工程的全面建设,在祖国海峡西岸的闽东南经济带上,如今又兴起了一条处处欢歌笑语、笔墨酣然、乡音曲曲、管乐声声的蓬勃繁荣、健康向上的文化长廊。


第12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

  朋友、朋友,努力事耕耘
  ——为纪念郭沫若诞辰110周年而作
  边东子
  虽然无形、无声、无痕,但我却常常感受到郭沫若先生的存在。
  我们这一代没有赶上千千万万新青年为《女神》倾倒的年月,但唱过郭老作词的《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语文课上有《天上的街市》,那空灵曼妙、奇绝飘逸的诗境,给我们插上了幻想的翅膀。《凤凰涅槃》、《炉中煤》迸发出的炽烈激情,能点燃宇内的一切冥顽,当然更点燃了我们的心。还有气似奔雷、感天动地的《雷电颂》,更使我们感受到郭老作品中,那狂飙突进、不可阻挡的穿透力和强烈的震撼力。
  不过,郭老有一首诗却给了我最深的影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父亲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工作。1964年10月下旬的一天,父亲下班
  后带回来一幅字,竟是郭老亲笔书写的一首诗:“天风吹,海浪流,满腔悲愤事,聊以寄箜篌。神州原来是赤县,会看赤帜满神州。朋友、朋友,努力事耕耘。”同时还有题注“这是我在1922年秋所作‘哀时古调九首’之一,倾接边雪风同志来信,言1932年曾在苏门答腊为文介绍此诗,发表时‘赤帜’字被掩去,嘱题以为纪念。”
  原来,20世纪30年代初,父亲曾经在印尼的华侨中从事革命工作,他的公开职业是某华侨报纸的副刊编辑,自己也用“全非”的笔名写文章、作诗。父亲一向钦佩郭老,因此曾撰文介绍郭老的这首诗。荷兰殖民者在当地实行严格的新闻出版检查制度。这首诗中“赤帜”二字,触到了检查官大人的痛处,于是“赤帜”二字被强行删去,换成两个莫名其妙的符号,足见殖民者视郭老的诗如洪水猛兽一般可怕。父亲的文章,文笔犀利,在当时的华侨青年中颇有影响,但父亲很少对我们提及自己的作品,保存下来更属寥寥,不过他常讲到在印尼写文章介绍郭老作品的事,尤其谈到“赤帜”二字被掩去时,更是感慨不已。到了1964年10月中旬,他终于提笔给郭老写了一封信,谈及当年在苏门答腊介绍此诗的经过,希望能求得郭老的墨宝以志纪念,并说将以此教育后代珍惜“赤帜满神州”的今天。
  让父亲没有想到的是,这封信送出不过数日,百忙之中的郭老就为父亲题写了这首诗。更让我们全家欣喜的是,这是郭老在10月16日书写的,而这一天正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的日子,郭老领导的中国科学院为此做了大量工作。这一天同时又是赫鲁晓夫下台的日子,外电当时曾经评论说,“中国在一天之内为自己得到了两分。”
  我家与几位著名科学家为邻,大家一直相处得很融洽,有了如此喜事,当然要和大家分享。于是父亲把郭老的字拿去给郭永怀和他的夫人李佩教授看,父亲和郭永怀是好朋友,很谈得来。父亲特意指点给他看那落款上的日期,他们都会心地笑了,当时我不完全理解其中的含意。1968年底,郭永怀因飞机失事牺牲,我才知道,他是中国核武器研究的领军人物,是牺牲在“两弹一星”研制前线的级别最高的科学家。30年后,党中央和国务院追授他为“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牺牲之后,我和父亲一起去慰问李佩教授,她的坚强给了我很深的印象。那天夜里,父亲夜不能寐,坐在床上一边不断地吸着烟,一边出神地望着郭老手书的那首诗。我想他是在怀念那为中国强大耕耘不辍、死而后已的朋友,同时又有满腔的悲愤事无从排解,因为那时“文化大革命”已经闹得不可开交。母亲也因为揭发江青,身陷囹圄,音信皆无。但父亲是坚强、乐观的,他曾在苏门答腊狱中写诗明志:“铜锁铁门可若何,昼长夜暗任蹉跎。闷来窗下数回步,怒向高空一曲歌。有眼需看新世道,无心再恋旧山河。无尘报我苦经历,初志到今仍不磨。”在“文化大革命”的浩劫中,他也仍然初志不磨,他说:“相信群众,相信党。”我想,这也一定因为有郭老的诗句在勉励他——“神州原来是赤县,会看赤帜满神州。”
  一年多之后,父亲因病去世,我在陕北插队,母亲仍然被囚禁,在那困难的日子里,郭老的这首诗给了我极大的鼓舞,往往默念一遍这首诗,就会有了信心和力量。
  郭老已经离去多年,但郭老的影响至今仍然存在,虽然无形、无声、无痕。夏日炎炎,中关村的泳池碧水盈盈,可以为人们带来清凉。据说那是郭老捐资建起的,但无从查考,因为那里并没有勒石记铭;春风才起,中关村北区有一株大树最先转绿,向人们报告春消息,据说那是郭老手植的,但无从查考,因为树下并没有挂牌竖碑。郭老不知为多少人题过辞,写过碑文,但很难觅得他为自己留下的痕迹。直至最近,从郭平英馆长那里我才知道,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甚至很少为别人书写自己的作品。
  我为创作曾经采访过一些著名科学家,有时谈着谈着,无意之中他们就会谈到郭老:谈到郭老的风采、学识,也谈到他的领导艺术,有的还拿出珍藏的郭老墨宝,和我一起鉴赏。这些采访使我深深地感受到,郭老的影响永在。
  在郭老诞生110周年的日子里,仅以这篇短文献给郭老,献给为祖国强盛而“努力事耕耘”的朋友们。(附图片)


第12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

  利益使然
  刘婷婷(读者)
  我认为,一稿多投是损人利己的个人主义的反映,这与我们当前提倡的诚信不相符,是不光彩的行为。
  一稿多投是有很多弊病,但假如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呢?首先,我们来看看为什么会出现一稿多投的现象,仅仅是为了稿费?我以为不全是这样。争取更多的发表机会,扩大稿件所反映内容的影响应该是更多投稿人的心声。新闻有鲜明的时效性,对于文章的作者来说,不论文字长短都是心血的结晶,是独立思想的体现,任何人都不愿自己的心血付诸东流,也不希望眼睁睁地看着它们变成明日黄花。一稿多投正是他们争取发表机会,保持新闻新鲜度的一种途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扩大稿件内容的影响。媒体有地域性的特点,一定的媒体只会在一定的区域发挥相应的影响,这样就限制了新闻的影响面,多投一些地区可以扩大影响。
  当然,对那些一心想赚取多倍稿费的人,我们要绝不留情;那些希望通过一稿多投来实现文章的发表和扩大影响的人,我们也希望他们能够找到一条更科学、更健康的途径。


第12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

  多为读者想一想
岳成(律师)
不同的刊物对稿件有不同的要求,但都不希望一稿多投,因为这样才能保证信息的唯一性、独家性。但是从作者这个角度讲,他们当然喜欢多投,因为这样可以多拿稿费,正所谓是“东方不亮西方亮”。但这对消费者是不公平的,订了两份刊物,里面的文章居然是相同的。可是在一定程度上,一稿多投也方便了各个阶层、区域的读者。虽然这类现象没法杜绝,可我们仍然不提倡这种做法。
  首先,一分劳动,一分收获,一稿多投相对于作者是一分劳动,却有多分收获,有取巧之嫌。其次,作者该给稿件正确定位,是什么风格的文章就投到什么性质的刊物里,减少重复率。第三,一稿多投容易引起媒体之间的误会。两家刊物在同一时间登出相同的文章,对两家刊物都是一个不好的消息。最后,就是对读者不公平。他们订阅两份杂志或报纸,是为了增加更多的知识,而不是为了阅读相同的文章。
  希望作者以后要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多为读者想一想,复印机不是为了一稿多投而发明的。


第12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

一稿多投缘何在
“一稿多投”是令读者侧目、令编辑头痛却又屡禁不绝的现象,可作者却也不乏苦衷。这里我们选编各方面的来稿,听听大家的声音。
  ——编者
  “天女散花”亦有因
  王二路(作者)
  投稿多年,对一稿多投耳濡目染久矣,故个中原委,甘苦自知。主要原因固然发乎于投稿者,但与众家报刊乃至于社会环境也不无瓜葛。细加分析,似可归纳为四点:
其一,稿酬太低。现如今的稿酬,依市场价论,低的一包香烟钱,一般的可买只烧鸡,最高的也不够好友下馆子“撮一顿”的“埋单”账。投稿者眼看着一部分人“钱兜”鼓胀起来,在义利两者之间,难免有些重利轻义:一稿卖双价或更多!其二,广种薄收。在稿酬过低的影响下,连带诱发了投稿者的一稿多投。其三,有去无回。这是造成多投的又一原因。以前,绝大部分报刊均有对未被采用的稿件予以退还作者的惯例,甚至有些认真负责的编辑还要写出未用原因或鼓励之辞。自打取消了“投稿不贴邮票”的规定后,有为数不少的报刊竟公开实行了“自留底稿,恕不退还”或“因人力经费所限,概不退稿”的诸般规定。投稿人所面对的则是:千投万寄一片情,泥牛入海无音讯。有少数报刊对采用了的文章,不仅不给作者寄样刊,甚至连稿费也不给开。其四,周期过长。一篇稿子寄出后,一年半载才有回音是常事。以往,在时限上大都有个约定俗成的界定,譬如:大凡日报对来稿多定为半月的期限,超过半月,作者即有权自行处理。倘若照现在一些报刊的做法,半年后甚至一年后跨年度刊发来稿,不仅时间过久,也为“一稿多投”提供了“时间差”上的便利——半年前在此发表,半年后又在彼刊登出来,虽令读者有“似曾相识”之感,但已无“重叠”之凭据。
  造成一稿多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觉得以上四点是主要成因。其实,报刊很难做到凡稿必登,写文章的也绝少百发百中的奇才。只要不给办报刊的带来不必要的烦恼,我个人以为:那些没有名气的一般撰稿人,为了不“放空枪”,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也应允许;个别时候在适当范围内搞点“天女散花”亦未尝不可。


第12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文化圆桌

  编辑的苦衷
  山风(编辑)
  当了30来年的报纸副刊编辑,近年却不时遇到尴尬又无奈的事:刚拼好一块版,突然被告之,其中一篇文章已被某某报纸刊用,只好赶紧换稿。倘已到临近付印关头,时间紧迫,而编辑手头又无合适稿件,那才叫“狼狈”呢。于是不免“激愤”:“这个作者也太不像话了,一稿多投!”
  一些投稿者也有理由:“谁让现在的报刊都不退稿呢!”此言虽不无道理,但编辑也有别人不知的苦衷和难处。
  记得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前期,我所在的报社仍有专门印制的退稿单,也曾在报上明告作者:“稿件三个月内不用,作者可自行处理。”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这些规定似已不那么可行了。如今,报刊数量增长了几十倍,作者的数量也比过去大增。以笔者工作的报社来说,编辑人数虽说已不算少,但与大量来稿相比,仍感人力不足。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一年,仅“读者来信”一类稿件,即达14.6万件左右,平均每天约400件,而处理这些来信的编辑只有两个人,怎么可能做到每信必复呢?同时,对于编采合一的专业部的编辑来说,为了版面的鲜活,除了阅处大量的来稿,还要以记者的身份深入生活,采写新闻,来不及处理案头那些并不急需的积压稿件也在情理之中。
  其实,现在我们的编辑也并非绝不退稿。较长的手写稿、特殊重要的稿件,或编辑认为有必要退的稿件也会退。只是退稿也有苦衷。如笔者经常收到素不相识的作者寄来的稿件,有时一个厚厚的信封内竟有十几份稿件,可惜大都未达到发表的水平。读着作者那恳切的言辞,虽都是复印的稿件,亦不忍不复。不想复后得到的竟是接连不断的、更多的不能用的稿件,令人哭笑不得。
  为了适应广大读者的需要,近几年来,我报不仅增加了版面,而且也增加了多种版类,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但对于某一种版类而言,有可能会是版面相对减少。如笔者所编辑的文学性副刊,20世纪80年代前期每周至少有5块版,可现在每周最多才1块版。实际上稿件的采用率降低了。即使可用之稿,也并非都能及时刊出,特别是诗歌、散文等非新闻类的稿件,几个月内来不及刊出是十分正常的事。多数作者自然不谙个中三昧,仍然“热情高涨”地不断投稿,一两个月不见音讯,便料定“泥牛入海”,于是心怀忿忿地踏上了一稿多投之路。
  笔者认为,编辑和作者都应尊重对方的劳动。有些作者,包括一些名家,至今投稿还是只投一家,令人感佩。而有些编辑,也总是把稿件拟用的消息尽早告诉作者。目前,完全杜绝一稿多投的现象也许很难,但如果编辑和作者之间能多一些理解和尊重,双方又都能多一些严格自律,一稿多投的泛滥或可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


第12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艺术的盛宴人民的盛会
本报记者李舫
历时一个月的第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终于在人们的喝彩和回味中落下帷幕。这个素有中国最大的演出季之称的盛大艺术节的确不负主办者办成“艺术的盛宴,人民的盛会”的期望,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被各国文化组织称赞为“全球最大和最有影响的文化艺术活动之一”。而以“淡化行政干预,加强市场运作”为宗旨的本届艺术节,尤其引人注目。
  据统计,艺术节丰富多彩的剧场演出吸引了超过25万人次的中外观众,加上广场演出和各种展览、展示等,这届艺术节的各项活动共有近百万人次参加。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的51台优秀剧(节)目亮相申城舞台,共演出109场。这些剧(节)目中有7台出票率达到100%,18台上座率达到90%以上。艺术节期间组织了46场广场演出,吸引观众人数甚至超过了剧场表演。此外,9项古今中外的艺术精品展览、博览活动也吸纳了20多万人次的参观者;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演出商参加的国家演出交易会,正式签约和达成合作意向的项目共82项。
  本届艺术节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新成果和新思路。在舞台演出方面,建立了艺术节首演和新创作剧目的演出制度,以鼓励新剧目和原创剧目的推广和交流。现代芭蕾《火鸟》、多媒体舞剧《变幻城市》、话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现代舞《竹梦》以及地方戏曲《火炕上的女人》、《典妻》等,都体现了艺术节所倡导的剧目新、质量高、市场化三者统一的原则。本届艺术节还开启了接纳一个嘉宾国家举办文化周的新样式。澳大利亚艺术家在本届文化周上奉献了新版芭蕾《莎乐美》、魔幻杂技和土著艺术品展等,赢得普遍赞誉。
  艺术节吸引了一批堪称世界一流的演出团体、艺术家和堪称经典的剧(节)目。作为开幕式和首场演出的普契尼著名歌剧《波西米亚人》无疑是中意两国艺术家联袂打造的艺术精品。中国中央芭蕾舞团奉献的经典舞剧《泪泉》、德国斯图加特爱乐乐团举行的交响音乐会、“世界歌王”多明戈在闭幕式上举办的演唱会等,都为艺术节平添了许多浪漫的情愫。而雅俗共赏、老少咸宜的剧(节)目如话剧《好爹好娘》、川剧《好女人,坏女人》、大型综艺杂技剧《太极时空》等则构成了艺术节的另一种特色。
  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上海艺术双年展、上海艺博会、第四届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等浩大的展览、博览活动也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创造了良好的效益。(附图片)
  澳大利亚新版芭蕾《莎乐美》


第12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

  保存完好的明显陵
保存完好的明显陵保存完好的明显陵2000年年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我国湖北省钟祥市境内的明显陵与清东陵、清西陵同时以“明清皇家陵寝”的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终于使之成为全人类共同的历史文化遗产。
  显陵始建于正德十四年(1519年),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建成,前后历时47年。其墓主朱祐杬为宪宗皇帝的第四子。明史称他“嗜诗书、绝珍玩、不蓄女乐。”一生颇为勤奋廉洁。1519年病逝,次年下葬于松林山。显陵与其他明陵相比,既有其独特性,又有代表性,对明陵的建筑规制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显陵的围陵面积为183公顷。整个陵园双城封建,呈“金瓶”状的外罗城长3600余米,红墙黄瓦,金碧辉煌,蜿蜒起伏于山岚叠嶂之中,雄伟壮观,是我国历代帝王陵墓中遗承最为完整的城墙孤品。陵园由内外罗城、前后宝城、方城明楼等30余处规模宏大的建筑群组成,其布局构思巧夺天工,工艺技术精美绝伦,殿宇楼台气势恢弘,玉石浮雕龙飞凤舞,可谓中国帝陵中的璀璨明珠。
  显陵众多的碑亭、精美的琉璃影壁、龙形神道、内外明塘、九曲御河以及外罗城与新红门等均是其他明陵所没有的,也正是显陵的独特之处,但其主要特点乃是源于王墓改帝陵而形成一陵二冢举世无双的孤例而弥足珍贵。由瑶台项链而呈哑铃状的两座隐秘的地下玄宫神秘莫测,一直为中外文物专家称奇。
  此外,显陵的设计与建筑完美地运用了传统的风水理论,实质上就是现代的生态建筑学、景观建筑学及建筑外部空间设计理论与传统风水理论出神入化的运用。在风水关系“形”与“势”的辩证处理中,显陵的规划设计严格遵循了“千尺为势,百尺为形”的风水建筑理论,形成了山水环境与人文建筑完美结合的典范。显陵虽历时近500年,但历史风貌遗存保存十分完好,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与赞许。(杨官忠)(附图片)


第12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双喜杯天地一瞬

  雏燕
  陈伟(河北)摄


第12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

  弘扬先进文化推出精品力作
  文学期刊寻求创新与突破
  由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作家》杂志社和《收获》杂志社联合举办的“文学期刊、作家在发展先进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研讨会日前在上海举行。30余位文学期刊负责人、作家、文学批评家参加了会议。与会者就文学期刊和文学工作者在大力弘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展先进文化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文学期刊面对市场的生存和改革策略、作家的职守与责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第12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

  “中流砥柱”报告文学征文奖揭晓
  “中流砥柱”报告文学征文评奖揭晓,《范匡夫之路》、《百年圆梦——内昆铁路建设写真》等10部作品获得特等奖。由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等单位举办的这次征文,旨在对时代生活和人物进行多侧面的描绘,讴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的风采。一台名为“盛世欢歌——中流砥柱庆新春文艺晚会”将通过电视传媒、文艺演出等形式,让报告文学中的主人公等走进观众的视野。(学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