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2月17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卫生·环境·人口)
专栏:

编者按
今年是我国爱国卫生运动开展50周年。50年来,爱国卫生运动始终紧密围绕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群众需求,坚持预防为主,普及健康知识,帮助大众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为国际社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卫生工作提供了范例,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健康之路。
  1952年,毛泽东主席题词:“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从此,爱国卫生运动轰轰烈烈开展起来。它把健康作为社会发展的一个目标,动员和组织群众广泛参与,走出了一条低投入、高效益的健康之路。“爱国”的情结,鼓舞着参与的热情;“卫生”的追求,顺乎民心民意;“运动”的荣誉,凝聚着集体主义精神。其主要特色是:多部门参与,全社会齐心协力消除和控制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群众参与,人人动手,共同创造和保持良好的生存环境;建立一整套科学的标准体系和工作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爱国卫生运动的内涵不断丰富,它强调以人为本,以健康为本,着眼于改善人居环境、预防重大疾病和开展全民健康教育,不仅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而且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显示了旺盛的生命力。
  50年来,爱国卫生运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创造了中外公共卫生史上的奇迹。我国人均期望寿命由解放前的35岁上升到71岁;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大大下降。中国人的健康水平,总体上已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今天,我们编发这组稿件,旨在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再接再厉,谱写新世纪爱国卫生运动提高全民健康素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篇章。
  却看瘟神今何在
  ——我国农村改水改厕述评
  本报记者白剑峰
  初冬,记者来到山西太行山区左权县,看到许多偏远山村都喝上了清洁的自来水,农民再也不用到几十里外驮水,或是接雨水煮饭了。而在多年前,不少山村还像电影《老井》中讲述的一样,世世代代只有一口浑浊的井,老百姓“宁舍一碗饭,不舍一口水”。
  “吃水难”曾经长期困扰着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不清洁水导致疫病流行,百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把改水改厕作为农村爱国卫生运动的重中之重,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环境和农民健康。目前,我国基本控制了大多数地方病和寄生虫病,大骨节病、克山病、地氟病、血吸虫病等患者显著减少,使千百万人挖掉了“病根”和“穷根”,过上健康、文明、富裕的小康生活。
  据统计,全国共有5.26亿农民饮用上了自来水。目前,全国农村有各种类型的自来水厂(站)近70万座,这些供水设施星罗棋布,初步改变了农民  长期饮用江河湖塘和土井水的历史。同时,全国有1亿多农户用上了卫生厕所,从而有效防止了粪便污染,改善了农村环境卫生面貌,为农村疾病预防打下了基础。到2000年,农村人口平均期望寿命从1949年的35岁上升到69.6岁。如今,“喝卫生水,上卫生厕,住卫生村”,正成为千百万农民小康生活的重要标志。
  涓涓清水除“病根”
  饮清洁水是健康的第一要素。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在发展中国家,由不卫生饮水引起的疾病有80多种,与粪便相关的疾病有30多种,每天有6000多儿童因为缺水或饮用不洁净水而死亡。因此,农村改水直接关系到疾病预防控制的大局,关系到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改善。
  山西曾饱受水之苦,是地方病的重灾区。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吕梁山区许多农民祖祖辈辈饮用高氟水、高砷水,家家有病人,代代出傻瓜,因而被称为“山清水秀人不秀”。群众中流传这样的民谣:“喝了出山水,粗了脖子细了腿”、“头辈发,二辈傻,三辈四辈断根芽”。
  50年来,山西始终把改善农民饮水卫生条件列为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内容,先后经历了打井、改良水井、通自来水等阶段,使大多数农民基本喝上了清洁水。20世纪90年代初,省委、省政府领导察百姓之苦,忧百姓之忧,提出:“少盖一座楼,消除万民愁”,要求各地少建楼堂馆所,把有限的资金用于农村改水,以此作为除病根、挖穷根的突破口。经过不懈的努力,许多长期遭受高氟水危害的山村喝上了自来水,送走了瘟神,迎来了小康。
  湖北武汉河流纵横,湖塘星罗棋布,20世纪80年代,农村人口主要靠饮用地面水和浅层地下水,“人畜同饮一沟水、洗衣吃用一塘水”的现象十分普遍。随着水环境的恶化,人们陷入“春天喝浑水,夏天喝药水,秋天饮臭水,冬天用雪水”的困境。为此,武汉市提出:水龙头的拥有量,比医院的床位数更重要。由于改水合民心顺民意,政府、集体、个人同心协力,不断加大投资力度,使改水工作年年有突破。目前,全市农民基本告别了饮用不洁净水的历史。
  民有口碑胜丰碑。一座座水塔,记录了农村饮水由落后到文明的跨越。在长江流域的特大洪灾面前,改水设施筑起了牢固的健康防线,为实现“大灾之后无大疫”作出了重要贡献。
  “厕所革命”破陋习
  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国家卫生镇”——新疆且末县且末镇,许多居民都用上了卫生厕所。维吾尔族妇女帕坦木汗说:“卫生厕所真是好,干净整洁,发酵后的粪便没有臭味,是葡萄和果树的好肥料。”
  据了解,原来这里的居民并不喜欢卫生厕所,露天大小便现象很普遍,为病菌传播提供了土壤。为了让群众改变陋习,县里的卫生专家讲出了道理:卫生厕所可以让粪便发酵,发酵才能灭菌、灭虫卵,没了虫卵就没有苍蝇,苍蝇少了就减少疾病……对于这些通俗易懂的健康知识,群众听得津津有味。于是,改厕很快成为居民的自觉行动。从1996年到现在,且末县的卫生厕所覆盖率达到90%。这个沙漠边缘小镇的变化,是我国农村改厕巨大成就的一个缩影。
  “一个土坑两块砖,几捆秫秸围四边。鸡啄猪拱剩一点,一到下雨流满院”,这曾是我国北方地区旧式农家厕所的写照。改厕是改变农村卫生状况的突破口,也是一场破千年旧俗的观念变革。历代王朝,没有人重视农民的厕所问题,只有新中国的爱国卫生运动推行了“厕所革命”。50年来,我国把改厕作为开启文明之窗的起点,引导农民自觉投入到改厕的实践中,摈弃不良卫生习惯,大大提高了健康水平。
  近年来,河南省加大了农村改厕力度。从1991年起,河南省政府每年拿出30万元,作为农村改厕奖励基金,对改厕先进典型进行奖励。到2000年底,郑州市有93%的农户用上了卫生厕所。广大农民因地制宜,设计了许多新式厕所。如生态厕所不仅粪尿不流失,无异味,而且经过无害化处理,还可成为优质肥料。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一位驻华代表曾到河南农村考察厕所,当他看到一座座现代化的生态厕所,心情非常激动。他说:“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是一个国家发展和民族尊严的基石,没有这一基石,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就无法实施。”
  业微千古事,“厕所革命”荡涤着愚昧与落后的浊水,催生着文明与健康的春潮。


第10版(卫生·环境·人口)
专栏:纪念爱国卫生运动员50周年

  库尔勒:戈壁滩上新绿洲
  陈光
  汽车驶进新疆库尔勒市,仿佛置身于绿的世界、花的海洋。原本一个典型的沙漠城,如今已成为美丽的花园式城市。
  位于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东北边缘的库尔勒市,是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的首府,是被称为“梨城”的有名的瓜果之乡。尽管地处大漠地域,干旱少雨,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库尔勒却在西北5省率先于1999年迈入“国家卫生城市”行列。
  一位从北京支边来到南疆的学子、现已退休的原城建局总工程师犁洪章向我们介绍了戈壁滩变“绿洲”的历程——
  10年前的库尔勒是出门满街泥,杂物四处飘,在全自治区卫生检查中处于倒数位置。经过努力奋战,1995年库尔勒被评为全国卫生城市,1998年市委提出用5年时间让库尔勒绿起来,道路直起来,再建美丽新“梨城”的奋斗目标。
  在荒山秃岭上植树,谈何容易。尤其是在库尔勒这个夏少雨、冬少雪的沙漠城市,更是难上加难。正如当地民谣所说:“春天栽树,夏无水浇,冬天当柴烧。”
  面对干旱少雨的恶劣生态环境,市政府提出了“以环城绿化为依托,以一河三渠绿化为骨架,以道路绿化为点缀,以庭院居住小区绿化为基础”的绿化工作新思路,全民动手,植树造林,让库尔勒绿起来。近几年来,在城市道路改扩建中,坚持路修到哪里,树就栽到哪里,做到修一路,绿一线。如今主次干道绿化普及率已过100%。拆房还绿、拆墙透绿、还绿于民,是库尔勒改善市民居住环境的一个重大举措。1999年至今,库尔勒市拆房还绿面积达31万平方米,修建了20个绿地广场、街头游园,城市绿化面积每年以2000亩以上的速度递增。
  经过数年的建设,昔日寸草不生的秃岭荒坡披上了绿装。
  龙山是一个石头山,这里258亩荒山是由职工利用业余时间投资100多万元绿化的。他们背土上山,挖坑填土,并采用先进的节水滴灌技术,种草、种树、修凉亭、建长廊,使往日的荒山变成了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库尔勒真的绿起来了。如今的绿地面积已达1263.2公顷,绿地率达33.2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5平方米,植树保存率达85%以上。
  新世纪的机遇之争,在很大程度上是环境之争。谁能以优美的生活环境凝聚人、优良的投资环境吸引人、优化的生态环境感召人,谁就能赢得发展的机遇。这已经成为今日库尔勒人的共识。
  市长木塔里甫·王素甫深有感触地说,巩固“创卫”活动,大大加快了城市建设的步伐,提高了城市的整体水平,改善了投资环境,促进了库尔勒市的经济建设,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当前许多国内外客商络绎不绝地到库尔勒市投资兴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看好库尔勒市整洁优美的城市环境。如今库尔勒的地方财政收入每年按20%以上的速度递增,名列全疆第一。同时通过巩固“创卫”活动,珍惜环境、爱护环境已在广大市民中蔚然成风,全市呈现出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他满怀信心地说,我们力争用10年时间,把库尔勒市建设成为现代化的新疆第二大中心城市,建设成为西北地区适宜人类居住的国家园林城市。


第10版(卫生·环境·人口)
专栏:

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国家卫生镇”——新疆且末镇。


第10版(卫生·环境·人口)
专栏:

  佛山:鸟语花香大花园
  立凡
  走进广东佛山市,如同走进一个大花园,环境洁净,鸟语花香。
  1960年3月17日,中央爱卫会在佛山召开了全国爱国卫生工作现场会,命名佛山为“全国卫生红旗城市”。20世纪90年代,佛山先后被评为“国家卫生城市”、“洁净城市”、“全国农村改水先进城市”等。进入21世纪,佛山按照现代化城市标准,加快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城市品位全面提升。
  爱国卫生运动使佛山市人民形成了爱清洁、讲卫生的优良传统,市民有创造整洁、优美、文明环境的强烈愿望,对保“卫生红旗”有强烈的荣誉感、认同感和责任感。市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城市环境作为重点。
  1990年以来,佛山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目标,先后建设了日处理污水10万吨的生活污水处理厂、粪便无害化处理厂、垃圾卫生填埋场,以及市政、环卫、环保等设施,城市基础设施更趋完善,服务功能更齐全,城市环境卫生总体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踏入新世纪后,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在2006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目标,坚持可持续发展,以现代生态园林城市为理念,规划了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新蓝图,积极推动环境现代化建设,提出了“一年一个样,三年新面貌,六年大变样”的奋斗目标,决心用6年时间,投资40多亿元,对佛山水道、汾江河污染进行综合的整治,恢复流域生态的环境。同时,投资3.57亿元在城南新区完善下水道排水系统和11条排水明渠的改造,实施碧水、蓝天、绿地工程,改善城市环境,营造洁净、舒适的居民生活区。目前,建成区绿化面积覆盖率已达35.22%,人均绿地6.1平方米。随着文化广场、体育中心等标志性建筑的建成,佛山市的城市环境将更加净化、美化和亮化。
  环境就是生产力。良好的环境,吸引着大批的投资者。去年,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0.15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9.9亿美元,占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97.5%。改革开放以来,全市经济一直持续、稳定地发展。环境建设推动着经济的发展,经济效益的提高又为环境建设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第10版(卫生·环境·人口)
专栏:

  银川:“塞上明珠”更璀璨
王正伟郝林海
银川,一座具有“塞上江南”特色的城市,一座“天蓝、地绿、水清、城净、居安宁”的生态城市。
  地处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银川市,自然环境差,基础条件薄弱。解放初期,银川市街道多为土路,街巷垃圾成堆,蚊蝇肆虐,疾病流行,仅有几个民间中医为群众看病,人民群众的健康状况十分落后。
  50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爱国卫生运动致力于移风易俗、除害防病,培养人民群众的文明卫生意识,推动了创建卫生城市活动的深入开展,使爱国卫生事业成为造福于民的工程。市委、市政府以增强市民卫生意识为导向,以治理脏、乱、差为突破口,全民动员,综合治理,持续开展了创建卫生城市活动。
  城市的基础设施是现代化城市的标志,也是创建卫生城市的治本措施。近10年来,银川市先后进行了城市道路改造、危旧房屋改造、污水处理、大型广场绿化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市区新建了一批厕所、垃圾中转站,逐步取代垃圾箱,推行垃圾袋装化,水冲式公厕比例达97%。实施黄河生态林工程、市区公园扩建工程、市区道路宽幅林带绿化工程,不断扩大城市绿化面积,提高绿化美化水平。
  天蓝了,水清了,城净了,流光溢彩的城市夜景映出了古城银川的亮丽,使这颗塞上明珠更加璀璨。近年来,银川市先后获得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环境保护先进城市”、“园林绿化先进城市”等荣誉称号。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程中,银川市正在努力建设“城在园中、园在城中,城在湖中、湖在城中,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现代化城市。


第10版(卫生·环境·人口)
专栏:

  北京:追求人与自然和谐
孙贤理
今年,北京市政府提出:按照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正确处理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提高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促进人和城市、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努力开创经济繁荣、生活富庶、环境优美的城市文明发展道路。据此,北京市爱卫会提出了“健康城市,绿色北京”的新目标。
  环境、生命、健康是21世纪社会发展的主题。以健康为中心,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为人民群众提供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是新时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新目标。当前,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健康问题已经从个体健康转向群体健康;从单纯生物因素转向社会、环境综合因素;从卫生部门的责任转向社会各部门共同的责任;从公共卫生转向生态大众健康。生态大众健康是目前全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新的健康理念,它强调自然和社会环境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将人类健康问题放在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整个大环境中,即必须结合自然、社会看待人类的健康,更深刻地体现了健康不只是没有疾病,而是人们的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和谐;表明了健康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之一,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突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这种新理念使我们进一步开展爱国卫生工作更具有前瞻性。爱国卫生工作,就是要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为目的,要把促进健康作为一个过程,不断推动健康事业的发展,使人们逐步树立健康观念、文明观念和生态观念。


第10版(卫生·环境·人口)
专栏:

  杭州:春风又绿小营巷
吴建民
在浙江杭州,有一条始建于南宋时期的小巷——小营巷。小巷深处,有一处珍贵的文化遗存——毛主席视察小营巷纪念馆。正厅悬挂着毛泽东健步走在小营巷的巨幅照片,左厅陈列着毛泽东当年视察小营巷61号、56号、42号三个墙门的11幅大照片。
  1958年1月5日,毛主席亲临小
  营巷视察。“你们这里的卫生工作搞得不错嘛!”主席的一句话,激发了小营巷几代人的创业激情。
  20世纪50年代,小营巷人一马当先,全民“大扫除”,搬走“垃圾山”,治理臭水沟,使老鼠、苍蝇、蚊子、蟑螂等“四害”无处藏身。当时,小营巷居民夏天过夜不撑蚊帐,被众多参观者传为美谈。小营巷居民“除四害,讲卫生,爱清洁”的良好表率,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战胜天花、疟疾等流行性疾病,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城市在变,环境在变,生活在变,可“小营人”在卫生事业上的努力与追求始终没有变。小营巷先后3次获全国卫生先进单位称号,并成为全国健康教育示范点。
  1996年,国家卫生检查团曾到小营巷考察,专家们走家访户,发现大多数居民的生活方式很健康,如厨房清洁、生熟砧板分用、生菜熟食分放、不吃或少吃腌制和熏烤食物、配菜烹调讲究营养搭配。专家们赞叹:“真不愧是小营巷!”
  如今,“小营人”又在构筑“社区大卫生”机制上大胆探索与创新。街道利用辖区内得天独厚的卫生资源,发挥自身优势,扎实开展全民健康教育。同时,协调众多共建单位和政府职能部门,在爱国卫生、环境保护、红十字会和计划生育、医疗保健等领域,以优质的服务,提升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如社区卫生中心与各医院联合推出的“健康120服务热线”,就是“社区大卫生”中的一个亮点。居民每年缴纳10元钱,便可享受到社区基本的医疗、健康服务,项目有急诊上门、免费体检、打针送药、计生咨询及建立家庭健康档案等,让居民小病不出社区,大病及时送治。
  杭州城市居民生活富裕了,对自身健康状况也更加关注。“小营人”敏锐捕捉到这一社会新变化,20世纪80年代初就将社区卫生工作重点转到面向全体市民,进行健康知识教育与普及上面来。小营巷的健康教育工作,处处体现出温馨而真切的人文关怀——健康教育讲座。他们聘请的是省、市健康教育所专家或大医院资深教授,而且将居民细分为中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孕妇、家庭主妇、中小学生、更年期夫妇、饮食服务从业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等十大重点人群。每次讲座都是针对某一人群最关心、最需要了解的问题,对症下药,深入浅出地讲解、传授。
  健康课题研究。针对城市中老年人群中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多发的实际,他们向世界卫生组织积极争取,合作开展了《社区老年人膳食结构调查及干预对策研究》这一健康科研项目。通过对“三病”人员作基线调查、定向监测、推广健康食谱、举办烹调实验等,让社区内中老年人学会了科学配比一日三餐,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或预防。
  小巷悠悠,恬静而温馨。苍翠欲滴的芳草,一尘不染的路面,仿佛在告诉人们小营巷卫生观念的巨大变迁。


第10版(卫生·环境·人口)
专栏:

  浙江绍兴市百花苑全景。


第10版(卫生·环境·人口)
专栏:

  吉林省长白县卫生部门工作人员在社区居民中开展健康教育。张国英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