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2月12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十六大报告贯彻十六大精神

  牢牢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
徐永清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紧紧把握住这一点,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这一论述,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为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明了方向。
  十六大报告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本质的论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同志“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境界
  本质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江泽民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本质的论述,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境界,对发展问题重要性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中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核心是发展。江泽民同志坚持和发展了邓小平同志的这一思想,反复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要始终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我国经济能不能加快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十六大报告还提出了关于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本质的论述。这些论述为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我们党50多年的执政实践表明,什么时候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紧紧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什么时候现代化建设就顺利,反之就会出现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面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亚洲金融危机和国内严重自然灾害的复杂环境,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准确把握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及时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始终掌握发展的主动权,使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增长缓慢的大背景下,始终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胜利实现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显示出蓬勃生机。
  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才能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得到贯彻落实。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十六大的历史性贡献。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始终做到“三个代表”,必须坚持发展不动摇。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必须正确把握生产力的发展趋势,不断推动生产力以较高的速度和水平向前发展;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在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才能使党的执政地位不断巩固。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发展中大国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发展事关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事关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党的执政地位要通过推进社会发展来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要通过促进社会发展来实现。离开了发展,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无从谈起。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始终围绕发展来推进改革开放,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战胜了政治、经济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风险,党的执政地位更加巩固,人民群众对党更加信赖和拥护。实践证明,要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
  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才能使强国富民的愿望得到实现。我们党领导人民执政,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使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13年,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六位,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的局面,我国的国际影响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没有发展,就没有民富国强,就没有民族振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面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只有牢牢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人民群众才能过上幸福安宁的生活。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
  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使命,决定并要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现代化建设要解决的所有问题,归根到底要靠经济的发展。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现代化就难以实现,党就有失去执政地位的危险。特别是像我国这样经济文化仍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更应当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开拓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新途径,积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不断推进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人的发展与经济文化的发展相互结合、相互促进,才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就是一个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的目标。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在大力发展经济、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以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目的。实现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的就是要使人民群众过上殷实的小康生活;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任何时候都必须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着眼点,始终围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搞建设、谋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这是我们党正确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本质的结果。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就会更加积极地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加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全社会的积极性创造性就会得到充分发挥。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还比较低,人民对改善生活的期望很强烈。要使12亿多人都过上更加殷实的小康生活,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必须心里装着人民群众,时刻关心人民群众,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不断创造幸福生活。
  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需要正确处理经济、政治、文化的关系,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必须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关系,既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任务抓紧抓好,也不忽视其他各项建设,从而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
  正确处理经济、政治、文化的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经济、政治、文化相统一的全面建设。十六大报告提出的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者的统一构成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具体地说,就是包括经济水平、物质生活、人口素质、民主程度、精神生活、生活环境等全面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繁荣。
  正确处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物质文明是一切事业发展的基础,政治文明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起着保障的作用,精神文明则提供价值导向、思想武器和智力支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和进步,保证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整体目标的实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历史时期,十六大报告把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完整目标,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丰富和深化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通过改革,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部分,不断调整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部分,实现制度创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革和发展要有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和良好的社会秩序。改革、发展、稳定这三者构成关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关系,它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十六大报告指出:“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这是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的基本思路和重要准则。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共创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王洪
  “共同创造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党的十六大报告的这句结束语,别具一格,意蕴深远。它与报告的题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相互呼应,亲切朴实,顺乎民意,有着巨大的感染力、号召力和凝聚力。
  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建设小康社会,过上富裕生活,是中华民族的世代梦想。然而,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这个梦想才逐步绘成蓝图,蓝图才逐步变为现实。毛泽东同志曾将中华民族的复兴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这是前提。这一阶段从1840年鸦片战争算起,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用了100多年的时间,最终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了。第二阶段,再用100年左右的时间发展经济,到21世纪中叶使国家富强起来,实现民族复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明确提出中国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将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准和实施步骤公之于世并付诸行动。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在20世纪末基本实现了小康。在我们党开始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关键时刻,江泽民同志审时度势,敏锐提出紧紧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三代中国共产党人一脉相承,对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人民的幸福精心设计、匠心筹划、全心运作,领导全国人民浴血奋战,艰苦奋斗,灿烂美景一步步展现。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人民奔小康,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共创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整体推进。小康社会不单纯是个经济目标,而是个综合目标,它要求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城市、乡村共同发展,东部、中部、西部均衡发展。它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要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求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建立巩固的国防,维护国家安全统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重要保障。它要求统筹安排,不能顾此失彼;既突出重点,又兼顾全面;既讲效率,又求公平。因此,需要我们倍加顾全大局,坚决服从大局,自觉在大局下行动。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共创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贵在“共创”。幸福生活要共同创造,民族复兴伟业需要党领导人民“共创”,干部带领群众“共创”,各民族人民携手“共创”。因此,需要我们倍加珍视团结。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广泛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创造美好明天。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共创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不会一帆风顺。这个世界还很不安宁,前进道路上还会充满艰难险阻,争取和创造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内环境至关重要。我国有12亿多人口,没有稳定,什么事情都干不成,稳定压倒一切。因此,需要我们倍加维护稳定,增强忧患意识,及时发现并消除一切不稳定因素,保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顺利完成。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80多年的艰苦奋斗,已经找到了一条实现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只要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万众一心,奋发图强,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就一定能早日实现。


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通信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夏兴有
  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这一重要论断,深刻地揭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对于我们理解和认识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一历史性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清醒地认识和把握党自身所处的历史方位,是一个十分重大的问题,是保证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全部工作既不割断历史、又不迷失方向,既不落后于时代、又不超越阶段的关键。如何在世界形势的深刻变动之中,在国内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刻变革之中,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深刻变化之中,迎接挑战,经受考验,与时俱进,巩固执政地位,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党在新世纪面临的重大课题。
  从国际来看,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形势逼人,不进则退。
  从国内来看,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实现了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同时,由于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和科技教育的整体水平还比较落后,工业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实现现代化、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从我们党来看,经过80多年的发展,党员队伍,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所肩负的任务,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这两个历史性变化,集中地反映了我们党80多年历史发展所取得的胜利、成就和进步,同时又集中地反映了我们党今天所面临的挑战和考验。这种考验,说到底,就是我们党能不能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面对党的队伍、所处环境和担负任务发生的变化,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治党治国的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验的科学总结,而且是党的全部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不仅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的规律,而且汲取了世界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只有联系党的全部奋斗历程和经验,联系世界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联系党在当今所处的历史方位,我们才能深刻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才能深刻把握它的科学内涵。
  编者的话十六大报告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政治宣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行动纲领,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思想性、前瞻性和指导性。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特别是学习领会十六大报告提出的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论断,我们组织撰写了一组阐述这些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的文章,陆续在“学习通信”专栏刊登。


第9版(理论)
专栏:

  不断创新扶贫攻坚的思路
杨安和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贫困地区要加快脱贫与发展步伐,更应该解放思想,大胆改革,不断创新扶贫攻坚的思路。因为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不仅仅是客观条件,更主要的是旧的思维定势。小农经济观念和小生产的思维方式不破除,就不可能真正走向现代化大生产、大市场,也就不可能脱贫致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加入世贸组织的背景下,贫困地区必须把握国际国内经济发展趋势,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合理整合资源,大力发展特色经济。
  建基地整合资源,把分散的粗放式经营转变为集约化经营,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贫困山区往往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但由于长期的小生产方式、粗放式经营,不仅形不成规模效益,不适应大市场需要,而且浪费资源和劳动力,使资源优势不能转化为经济优势。要改变这种状态,就要发挥比较优势,整合优势资源,提高科技含量,建设特色产业。山西省吕梁地区的做法是:建基地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通过公司带农户,变小生产为大基地;抓龙头带动基地发展,以市场为导向,引进新品种、新技术,优化农副产品结构,发展龙头加工企业;创品牌提高科技含量,按照质量安全标准,发展绿色无公害优质农产品;搞服务健全市场体系,完善服务网络,推进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使优势资源得到了整合提高,特色产业的资源、市场、价格优势在国际国内市场逐步显现。
  以调整推动突破,以标准化为核心调整经济结构,推动产业升级。产业层次低,结构不合理,是贫困地区的共性。在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条件下,要研究世界经济梯次转移的特点和规律,使区域结构调整与国内外大市场相协调。具体来说,就是要围绕当地主导产业选择调整的着力点和切入点,以科技为动力,大力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杜绝低水平重复建设;以市场为导向,努力开发潜力产品,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吕梁地区从实际出发,主要抓了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产权结构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重点抓住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这个关键,初步实现了煤焦、钢铁、化工、建材、酿造、农副产品加工等支柱产业的规模化生产,并开发出一批符合国际健康消费文化理念的绿色产品。
  抓引进促开发,以优良的环境、优质的服务引进生产要素,促进区域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大开放、大引进,在国际国内大市场环境下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重组,是贫困地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但贫困地区往往处于经济发展的末梢,大规模聚集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的难度较大,所以更应当在创造条件、优化环境上下功夫: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破瓶颈制约;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努力提高办事效率;加强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区;加强人文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招商引资环境。
  以帮扶促变化,大力实施开发式扶贫,正确处理各种关系,努力提高帮扶效益,提高自我发展能力。贫困地区特别是贫困乡村由于基础差、底子薄,往往造血功能差,自我发展能力弱。在开发式扶贫中,要正确处理政府投入与市场配置、直接扶持与间接带动、扶贫开发与环境保护、争取外援与自力更生的关系。认真搞好扶贫资金的管理,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抓住中央和省直帮扶的契机,加大干部定点扶贫力度;继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农村干部培训,认真解决好发展思路、领导班子、干部队伍等问题,为发展注入活力。


第9版(理论)
专栏:理论与实践

  规模化+社会化——
开创农业发展新局面的必然途径
  汪晓文
  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因势利导,稳步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建设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开创农业发展新局面的必然途径。
  家庭承包经营不仅适应传统农业,也适应现代农业,必须长期坚持。同时,目前家庭经营也存在规模小、不经济等实际问题。应当处理好家庭承包经营与现代农业发展所要求的适度规模经营的关系,逐步引导家庭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的专业化、企业化方向发展。当前,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已经开始出现专业型农户和实行企业化经营的家庭农场。而专业型农户或家庭农场的发展,又对发展和完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出了新要求。这是由于:首先,农业经营向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方向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必然要依赖于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组织、协调以及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服务;其次,有效减少和规避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市场风险,也需要建立健全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因此,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和完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现阶段农业生产经营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是农业现代化的一项基础工程。为此,一要加快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为土地适度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创造条件;二要进一步引导、支持和规范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促进家庭承包经营朝着专业化、企业化、社会化的方向发展;三要大力发展和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全程配套服务。
  在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为了把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和社会化引向深入,应当努力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努力促进农产品市场的发展。办好各类产地市场和销地市场,提高农民参与市场的程度,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农产品流通销售环节转移,搞活农产品流通,提高农产品的运销效率,以市场价格信号引导农民安排生产经营活动。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流通体制。其次,改革农业管理体制,建立高效的农业综合性管理部门,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政府农业管理部门要切实转变职能,搞好农业的宏观管理及信息和营销服务,努力提供技术推广、培训咨询、病虫害预防预报、抗灾救灾、风险管理、检测检验等服务。第三,鼓励和支持工商企业进入农业的产前和产后领域,为农业生产经营提供社会化服务。第四,在长期稳定家庭承包经营的前提下,根据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和规范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第五,大力发展各种类型的合作组织和协会,使之成为联系政府和农民生产经营活动的纽带,成为农民闯市场的信息提供者、农业科技的推广者、农民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保驾护航者。第六,开拓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出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