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1月7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国民经济)
专栏:经济视点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已突破一千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三——
电子信息产业:做大更要做强
——访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娄勤俭
本报记者 冉永平
  做大不易,更要做强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始终保持高速增长态势,电子信息产业不仅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支柱产业,而且到2001年,产业规模已经突破1000亿美元,约占全球总量的9%,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位居世界第三位。据统计,目前中国的程控交换机、手机、电话机、彩电、激光视盘机、收录放机等产品的产量都居世界第一,其中,收录放机、电话机、扬声器、磁头等占世界总量的40%以上,出口量为世界之最。这些数字表明我国已经进入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大国的行列。
  最近,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娄勤俭在接受记者专访时提出,中国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在做大的同时,更要做强。
  娄勤俭认为,我们用了十几年时间,使电子信息产业具备了大国的规模,应该说很不容易。但是,如何把这个产业做强是更重要的。总的看,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实力和水平还不能完全满足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求,与世界IT强国相比也存在很大的差距。比如,我们的核心技术还受制于人,软件、集成电路、新型元器件仍是制约产业自主发展的瓶颈;企业规模偏小,管理水平不高,与大跨国公司差距很大;国内产业处于全球IT产业链的中下游,效益较差,出口附加价值偏低,等等。作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国防现代化建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信息化建设的“引擎”。因此,在做大的基础上,迅速做强不仅仅是产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
  有条件做强
  娄勤俭认为,经过这十几年的发展,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具备由大到强的可能性。当前世界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和结构调整,特别是我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实施,为电子信息产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做强目标提供了绝好的机会。
  首先,作为世界产业链中的一环,中国的作用日益突出。随着世界跨国公司不断将IT生产制造业务向我国转移,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投资重点逐渐由加工、制造向培训、研发等知识型领域延伸,设立研发机构。这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推动产业由低端产业链向高端产业链、由信息技术大国向信息技术强国的跨越式发展。
  其次,我国具有成本和人才等综合优势。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综合生产成本仅相当于美国的80%、韩国的90%,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同时,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储备了一大批高素质专业人才。作为具备这些条件的为数不多的发展中国家,我国正成为全球信息产业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市场集散地。
  此外,我国信息化建设也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我国正在进行大规模的信息化建设,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城市信息化、社区信息化等多方面的信息化建设,为电子信息产业提供了强大的市场需求。需求是一个产业做强的基础。
  如何做强?
  虽然电子信息产业面临由大到强的难得机遇,但是真正要实现做强的目标,仍然是一项艰巨的工程,这里既要靠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也要发挥政府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娄勤俭认为,电子信息产业要做强,关键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要突出重点,合理布局,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性信息产业基地。比如在东部沿海地区要发展大规模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基地。大力引进国外资本、技术和设备,重点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湾地区扩大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生产规模,以整机生产为主体,形成大规模生产配套能力。而中西部地区则应该发挥比较优势,根据当地基础和条件,发展有自身特色的信息产业。
  在发展信息产业基地的同时,必须注重提高开发创新能力和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能力。鼓励跨国公司和国内企业在制造基地中建立研发中心,逐步提高设计能力、工艺能力和研发能力,积累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为各行业信息技术应用提供充分的技术和物质支持。重点突破微电子技术、数字技术、软件技术、网络技术等关键生产技术,逐步占领信息产品高端市场,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增强我国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产业强大与否主要体现在大企业和企业集团的实力上,要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实力的大公司。积极创造条件,扶强扶优,鼓励企业通过联合、兼并收购、海内外上市等方式加快发展壮大,促进企业不断规范管理体制和完善运行机制,推进体制创新,成为有实力的大公司。
  最后,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宏观调控方面的作用,引导产业健康发展。适应IT产业竞争性强的特点,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探索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和产业发展规律的行业管理体制。


第9版(国民经济)
专栏:经济时评

  日前,有关部门发布通知,允许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的国有股和法人股——
外资并购大门开启
  李建兴
  经国务院同意,中国证监会、财政部、国家经贸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应当符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的要求。《通知》指出,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原则上采取公开竞价方式。任何地方、部门不得擅自批准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向外商转让后,上市公司仍然执行原有关政策,不享受外商投资企业待遇。转让国有股的收入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置和使用。
  《通知》11月4日在媒体披露后,引起了国际国内投资人士的强烈关注。投资人士认为是一条利好消息,是为外资并购打开了关闭8年的大门。沪深股市对此反应热烈。4日,是星期一,沪深股市双双强劲反弹,成交量快速放大,人气明显高涨。
  回顾我国证券市场外资并购的历程,可以知道,1995年,曾因法规不健全而暂停了将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向外商的转让。世纪之交,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中国也于去年加入了世贸组织。形势的变化令外资并购在中国再次成为必须面对的问题。实际上,从去年以来,外商成为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已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从已经公布的外资并购案例看,外商进入国内上市公司的力度、广度、深度都在加大。在这个时候,出台这一《通知》符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实际需要,也是贯彻落实我国对外开放发展新战略的重要举措。
  到10月底,国内证券市场的上市公司已经超过了1200家。相对来说,上市公司在我国成千上万的企业中是比较优秀的群体。经济专家认为,《通知》允许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把我国证券市场并购重组推向新阶段,为资本市场发展增添新的动力。外资并购将提升我国上市公司整体质量,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从而达到保护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增强投资者的投资信心,为我国证券市场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从更大的方面讲,外资并购将会为中国带来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据统计,2002年1—9月,我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395.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2.6%。预计全年引进外商直接投资总额将突破500亿美元大关。业内人士认为,允许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的国有股和法人股,将成为利用外资新的突破口,将成为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渠道之一。
  外资并购还可以促进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成为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的推动力。


第9版(国民经济)
专栏:

  云南经济增幅回升
  本报昆明11月6日电 记者宣宇才、张帆报道:今年1—9月,云南省GDP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8.1%,财政总收入增长11.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5%,进出口增长14.3%,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7.9%,遏止了1995年以来经济增长幅度连续7年下降的局面。
  今年以来,云南全省上下掀起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学习教育热潮,依靠创新不断解决思想性、体制性障碍,推动生产力发展。全省以调整经济结构为主线,对有色金属、电力、磷化工、医药等重点行业提出了调整方向、措施和目标,对全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煤炭、机电、交通等产业和主要重点行业进行整合和重组,政府有关部门同时向各金融机构推介了总投资达80多亿元的72个重点技术改造项目,不断造就主业突出、竞争力强的优势企业。由于措施得力,烟草工业效益回升,医药行业快速增长,天然药物、花卉及绿化园艺、绿色食品及保健品、生物化工4个生物资源创新产业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长速度。今年上半年全省工业就实现了10.9%的增长,增幅比去年同期上升了3.6个百分点。


第9版(国民经济)
专栏:

  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提出
提高能源利用率 促进可持续发展
  本报北京11月5日讯 记者费伟伟报道:国家经贸委将率先对办公大楼进行节能改造,在示范的基础上,逐步推动政府机构带头节能,减少公共财政支出。这是国家经贸委副主任谢旭人今天参加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时透露的。谢旭人强调,必须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节能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促进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据介绍,国家经贸委将重点从这样几方面抓好下一步的节能工作。一是继续加强法制建设,完善节能配套法规。《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将在今年底之前正式公布实施,《节约石油管理办法》起草工作已完成,将广泛征求意见。二是制定和完善主要用能产品能源效率标准。三是开发和推广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设备。四是依法强化对重点用能单位的监督管理,加快节能管理监督体系建设。五是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逐步建立节能管理体系和新的运行机制。


第9版(国民经济)
专栏:

  中欧合作伙伴洽谈会举办
  本报北京11月6日讯 记者富子梅报道: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和欧盟委员会共同主办的中国—欧盟合作伙伴洽谈会将于11月7日至8日在北京举行。此次专门为中国和欧盟中小企业服务的洽谈会将帮助双方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促进双方经济技术合作及在投资、贸易领域的往来,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和欧盟之间规模最大的一次经贸交流活动。
  据悉,此次洽谈会涉及电气及器材制造、机械设备、信息技术、环境保护、食品和饮料、金属制品和工程辅助等7个行业。洽谈内容为贸易、投资、合作生产、技术转让等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来自意大利、法国等15个欧盟成员国的296家企业将与经过精心筛选的384家中方企业,按照欧方为会议开发的专用软件编排的洽谈表进行6000多场洽谈。
  据介绍,此次洽谈会不同于以往的招商及投资活动,会前双方已经通过网络对参会企业有了基本了解,均为有备而来。


第9版(国民经济)
专栏:

  国家计委等八部门联手部署
治理农业生产性费用和农民建房收费
本报讯 记者朱剑红报道:为切实减轻农民负担,针对目前在农业生产性费用和农民建房收费中存在的乱收费、乱加价和强制服务强制收费等突出问题,日前,国家计委、财政部、农业部、水利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国务院纠风办和国家电力公司等部门联合发出了《关于开展农业生产性费用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开展农民建房收费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专项治理工作。
  两个《通知》分别明确了专项治理工作的政策界限。一是农业供水方面,要求对超出规定标准收取水费、末级渠系维护管理费、搭车收取其他费用的,不执行已核定的到户水价的,基层政府或组织截留、挪用水费收入等行为予以纠正。二是农业供电方面,要严格按照省级价格主管部门规定的农网改造收费标准和收费范围实施收费,已经实行城乡用电同价的地区要严格执行同价标准,未实行同价地区的电价水平不得超过省级价格主管部门规定的最高限价。三是农机服务收费方面,有关服务单位不得超标准收取农机服务费和跨地区农机作业服务费。四是农民建房收费方面,除依法颁发的证照工本费外,不得向农民收取其他任何行政事业性收费。


第9版(国民经济)
专栏:

  广东核电公司企业债券将正式发行
  本报北京11月6日讯 记者李建兴报道:经国家计委、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总额为40亿元,期限为15年的“2002年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企业债券”将于11月11日起正式发行。11月6日,发行人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与主承销商国家开发银行在北京举行债券发行仪式。
  据介绍,本期债券的票面利率最终确定为4.5%。本期债券发行期为15个工作日,至11月29日结束。本次募集的40亿元资金用于归还发行人为岭澳核电站项目筹措的人民币搭桥贷款,以及岭澳核电站项目工程建设。


第9版(国民经济)
专栏:

  人生豪迈从头越
——南昌市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纪实
洪新轩
女工王竹燕从南昌煤制品有限公司下岗,丈夫又突然病故。身患风湿性关节炎的她带着一个未满10岁的孩子。正当困难的时刻,王竹燕在南昌市的一个外向型企业招聘会上,实现了再就业,现在南昌鲜徕客有限公司工作。
  南昌市委、市政府把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作为“头等大事”、“一号工程”来抓。从去年1月到现在,全市已有6.5万名下岗职工和城镇失业人员重新就业。
  一卡通,方便下岗职工
吴国良下岗后在劳动部门领了一张绿色的卡片,卡上印着税费减免、小额贷款、职业介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他开了一家服装店。吴国良高兴地说,有了这张卡,他经营的服装店可以免交部分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免交管理费、年检费及各种行政收费一年;子女上学还能减免学杂费。
  据南昌市劳动局局长陶年根介绍,为鼓励下岗职工自主创业,劳动、税务、工商等22个部门实施了“一卡通”工程,各种优惠措施都印在卡上,下岗职工凭下岗证可享受规定的“一条龙”服务。
  近年来,南昌市共为5万多名下岗职工减免职业介绍、培训费60多万元,减免税费850多万元,提供小额贷款1800多万元。一系列优惠措施激发了下岗职工的积极性,今年前8个月又有1.8万多人找到了工作。
  调查显示,南昌市37%下岗职工年龄在45岁以上,来自生产性国企、文化程度低、缺少适用技术的夫妻双双下岗职工就业尤为困难。为了帮助这部分困难群体就业,南昌市多方开展援助行动。去年底南昌市购买了900多个保洁员岗位,其中绝大部分送给了夫妻双双下岗职工和下岗女工,今年市政府又购买了3000个保洁、门卫等岗位,重点解决就业困难群体的再就业。
  今年48岁的下岗女职工程爱珍,一直庆幸自己选择当市容保洁员没有犹豫。她说,半年多过去了,我开始喜欢上了这个工作,虽然每月工资不算高,但工作稳定,没有后顾之忧。
  “小钥匙”,促进观念转变
  对于择业,南昌人有一种“远走不如近爬”的说法。一些职工在下岗后有“等、靠、要”思想,出现了“有的人没事干,有的事没人干”的情况。
  为了帮助下岗职工转变观念,今年4月,南昌市启动了“小钥匙”工程,设立了专职就业指导员,每周几次带上用工信息,深入下岗职工的家中,进行“一对一”的现场职业指导,帮助他们重新就业。
  今年24岁的小刘从南昌橡胶厂下岗后,一直想挑一个离家近、待遇好的工作,但试了几次都未如愿。南昌市职业介绍所指导员彭蓉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上门为她讲解就业形势,像大夫问诊一样解析心理障碍。很快,小刘在离家较远的一家服饰市场应聘。像小刘这样,已有3100多名职工在“小钥匙”工程的帮助下,重新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大发展,提供就业岗位
  再就业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但最根本的是要把经济蛋糕做大。南昌市委书记吴新雄说,没有足够的就业岗位,促进下岗职工的“一号工程”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近年来,南昌市通过大开放、大招商,正成为国内外客商投资的热土。今年前8个月,全市利用省外资金突破2亿美元;大连万达、娃哈哈、格林柯尔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纷至沓来,仅今年落户的企业就已实现产值20多亿元,安置下岗职工5100多人。
  在优惠政策的鼓励下,非公有制企业积极招用下岗职工。南昌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开发区大力发展非公经济,今年有6000多名下岗职工在区内的个体、私营企业实现再就业。


第9版(国民经济)
专栏:

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地税局解放道地税所积极开展税源普查。图为税务干部近日深入业户了解经营情况。 韦廷来 胡宇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