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1月7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光辉思想)
专栏:历次党代会

  党的十四大:
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年年初,邓小平同志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并发表了重要谈话。谈话的中心是: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谈话明确回答了经常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为开好党的十四大作了充分的理论准备。
  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党的十四大在北京举行。江泽民同志在会上作了题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报告。这次大会作出了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一是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二是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是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宣教办提供)(附图片)
上图:邓小平同志与江泽民同志在一起。


第6版(光辉思想)
专栏:在“三个代表”指引下阔步前进

  从对规律的认识中找到前进方向
  ——访广东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江
  本报记者 卫庶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要求全党“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这对于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日,广东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江向记者畅谈了他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张江说,规律是客观事物及其过程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决定着事物发展变化的方向和趋势。江泽民同志曾强调指出,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从对历史规律的不断认识和把握中找到指导我们前进的正确方向、道路与经验,不断开辟未来发展的新境界。150多年来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实际上就是一代又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前赴后继,不断深化对“三个规律”的认识,并遵循规律改造世界的历史。
  共产党执政的规律,是处于执政地位的共产党活动和建设的规律。它包括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始终保持先进性等内容。深化对这方面规律的认识,才能更好地解决党执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改进党的执政方式,使党的执政水平有新的更大的提高。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包括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追求目标等内容。深化对这方面规律的认识,才能提高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水平。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历史运动的普遍规律,它决定着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深化对这方面规律的认识,才能更好地把握时代特征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潮流,始终自觉地站在时代前列。
  谈到“三个规律”之间的内在联系,张江对记者说,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是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起点和前提,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是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和立足点。能否全面、深刻地认识“三个规律”,关系到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国家、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前途和命运。
  不同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者由于所处的时代条件和历史环境不同,所面临的中心任务不同,对“三个规律”认识的侧重点各有不同。马克思、恩格斯主要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性结论。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尽管也有论及,但由于受实践的局限,没有作出系统的回答。列宁领导俄国人民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由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方面作了开创性的探索。中国共产党人在夺取政权、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后,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也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最新成果。“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为我们党在新世纪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理论武器。
  张江认为,我们要不断深化对“三个规律”的认识,就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坚持做到“三个解放出来”。江泽民同志强调,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认识真理是不断前进的过程,改造世界也是不断前进的过程。我们要始终不渝地追求真理、为真理而奋斗。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墨守成规、固步自封,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科学精神,善于把握客观情况的变化,善于总结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得出新结论,发展新理论,指导新实践。江泽民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论述,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核心和统领,全面深化了对“三个规律”的认识,同时也为我们不断深化对“三个规律”的认识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把对“三个规律”的认识看作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一个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过程。
  最后,张江说,中国共产党有80多年的奋斗历史,有创立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伟大实践,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我们坚信,中国共产党一定能够在深化认识“三个规律”方面取得新的成果,推动各项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附图片)
  题图:汕头远眺。


第6版(光辉思想)
专栏:理论与实践

  坚持和实践执政为民
  ——南京市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执政为民的调查与思考
  中共中央党校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怎样坚持执政为民,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大课题。江苏省南京市委、市政府努力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实践执政为民的要求,力求做到“向人民学习、为人民做事、请人民评判、让人民满意”,为我们在新形势下坚持执政为民提供了有益启示。
  执政为民,必须紧紧抓住第一要务,走“富民强市”之路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发展作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进入新世纪后,如何迈开更大的发展步伐,成为南京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南京市委、市政府认识到,执政为民,首先要善谋富民之策,只有把南京发展这篇大文章进一步做好,才是抓住了执政为民的关键。
  去年10月,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富民强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争取用10年左右的时间,把南京建设成为“充满经济活力,富有文化特色,人居环境优良”的现代化江滨城市。为落实富民强市之策,南京市提出了“三个加快,两个提高”的发展战略。“三个加快”,即加快发展,力争在三至五年内,实现外向型经济、郊县经济、旅游经济三个倍增和商贸流通业的区域性扩张;加快开放,重点建设四大开发区,推进全面开放、全城开放、全方位开放;加快改革,主要是推进国有资产增长、引进社会资本和增加就业的“三联动”改革,推进城市投融资体制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两个提高”,即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
  为把发展落到实处,南京市开展了多次学习讨论活动,狠抓富民强市战略的实施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今年上半年,全市合同利用外资和实际利用外资分别同比增长138%和77.3%,新批外资企业同比增长82%。全市上半年GDP同比增长12.8%,财政收入增长20.7%。经济的发展带来人民收入的提高。上半年,南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2.3%,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10.8%,成为近几年来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
  执政为民,必须以人民利益为重,在为人民办实事上下功夫
  执政为民,就要以民为本,与民同心,时时刻刻想到人民的利益、愿望和要求,以人民的利益为重,在为人民办实事上下功夫。近年来,南京市委、市政府每年都抓住人民群众关心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今年,根据市十一届党代会的要求,确定了经济建设十项重点工程,城市建设十大工程,精神文明建设十件实事,改善人民生活十件实事。上半年,着力较大、与人民群众关系比较密切的工作有:
高度重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逐步形成了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覆盖全市的职业市场服务体系和社区就业服务平台,建立了政府援助再就业机制。全市已累计培训失业人员20.15万人,其中13.8万人实现了再就业。对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费、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也做到了100%足额发放。
  高度重视为百姓营造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新城、新区建设和老城保护性改造工作已全面展开,特别是美化、亮化工程和老城区几条主干道的改造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提高义务教育水平、推动公交事业发展、创建示范社区等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高度重视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南京已全面推行药品招标采购。通过降低医疗参保职工住院起付标准、扩大医保用药范围,职工个人医疗保险自负费用比例较去年底减少了10个百分点。
  为人民办事,要热心地办,热情地办,方便地办。全市大力推行政务公开,执法和窗口部门实行了办事内容、办事程序、办事权限、办事时限以及收费依据和标准六公开。同时,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办事时限,改善服务环境,增加服务时间。在全国首创“政务超市”形式,将各党政部门50多种行政服务功能集中对外,遵循“立即办、限时办、转报办、解答办、劝慰办”的服务原则,做到政策透明,操作公开,职责明确,办事方便。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把政府的很多功能通过上网优化,提高了效率和公开程度。群众说,现在机关门好进了,脸好看了,事好办了。
  执政为民,必须集中民智,调动人民群众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执政为民,并不是由党和政府代替人民办一切事情,而是动员和组织广大人民群众同心协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以,执政为民,必须广泛、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集中人民群众的才智,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了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南京市委、市政府建立了“市民论坛”、“市长信箱”、市民信函信访等与人民群众沟通的渠道,逐步做到与人民群众有关的重大决策出台前首先听取群众意见。
  “市民论坛”是南京市沟通政府决策与民智民意的一个载体。论坛每月举行一次,话题均选取市民比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预先向社会公布,收集市民的见解和观点,经专家评审小组筛选后确定参加论坛的代表。市领导面对面地与代表交流和对话,向市民说明有关政策和举措的情况,市民也可以表达对政府决策的意见和看法。论坛迄今已举办7期,每期话题都收到近百名市民的来信。
  “市长信箱”是政府与市民直接沟通的又一载体。在南京市政府网站上,分别开设了市长和分管副市长的信箱。据统计,在半年时间里,共收到市民来信5000余封,每一封来信都得到了答复。已经处理的占95%,正在处理的占5%。现在,“市长信箱”已经成为领导倾听民意、集中民智、优化决策的重要渠道。
  不仅要在决策中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而且要动员广大人民群众主动创业实干。针对南京市民独特的文化性格,市委、市政府在全市积极倡导以创业为核心的新时期市民精神。一是结合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倡导自主创业、服务社会的精神。二是通过举办座谈会、报告会、演讲会、论坛等形式,开展新时期市民精神大讨论。三是在全市开展评选百名好市民活动。四是开展建设学习型城市和百万市民学外语活动。
  执政为民,必须让人民来评判,以人民满意为根本标准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必须动真格的,从群众意见大的地方、百姓难处多的地方、富民发展慢的地方、社会矛盾集中的地方做起,让人民群众来检验和评判,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到满意。为此,南京市委、市政府开展了“南京万人评议机关作风建设”活动,发动群众给市级机关作风建设把脉。
  这次活动,以局级部门和单位为重点,包括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纪委、市法院、市检察院和直属单位在内的90个单位接受了群众评议。参与评议的人员包括:市委扩大会全体与会人员,部分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市级机关全部处(室)和区县机关全部科(室)、500个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三资企业以及民营私营企业的人员,市级机关的思想作风建设监督员和六城区的2000多位市民。共发放《评议表》8348份,回收率达到76.34%。实际参与评议活动的人数超过1万人。根据“开门评议机关”活动综合统计结果,基层和群众对市级机关作风建设的满意率为28%,比较满意率为61%,不满意率为11%。市委组织部门根据万人评议反映出来的问题,按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有关规定,到有关单位进行了责任考核。考察结果证明,万人评议的结果是符合事实的。由此,市委、市政府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了不同的组织措施。
  “人民评判”,让干部掂出了其中的分量,有利于解决机关和干部的作风问题,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让群众看到了党和政府的决心。请人民评判,就是坚持以人民满意为根本标准。它表明,凡是人民群众不同意的,就不能过关。
  执政为民,必须从根本上改进领导作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命。如果没有一个好的作风,就不可能让人民满意,更不可能真正做到执政为民。南京市广泛开展人民评议活动,目的是以此为动力,进一步促进机关和领导干部作风的改进。
  针对评议中反映出来的机关作风问题,南京市委研究制定了改进作风的一系列措施,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把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作为机关作风建设的核心来抓,努力拓宽联系群众的渠道。一是建立了每月一次的市领导“群众来访接待日”、区县领导和各局领导周三窗口值班或接待群众制度。二是建立了领导批示件办理和督办工作制度。三是建立“市长电子信箱”,直接听取市民意见。四是开设了“市级机关作风建设网页”,有30多个局开设了“局长信箱”,及时了解群众的意见和困难。五是在全市建立和完善了行政效能投诉中心、外商投诉中心、个体私营经济咨询投诉中心、民营科技企业投诉中心等,明确了各自的工作职能和工作制度。六是广泛接受群众监督。今年,市级机关有30多个局级单位上门到1000多家企业走访;50多个部门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17个部门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评议活动,发放各种评议表3万多份。
  今年以来,南京市在作风建设方面着重抓了几个战役:第一季度重点抓改善服务态度;第二季度重点抓改善投资环境;第三季度重点抓改善执法工作。为改善投资环境,组织20多个部门进行专题调研,制定了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的意见。据对500多家企业的调查,认为今年南京投资环境明显改善和有改善的达95%。外商对32个部门“办事效率”、“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的满意率,分别达到89.3%、90.2%和89.1%。
  现在,南京市的广大干部内有动力、外有压力,普遍感到现在干部不那么好当了。不少干部说,现在有一种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之感,再也不能马马虎虎了。必须时时提醒自己,要认真“向人民学习,为人民办事”,“请人民评判”,努力“让人民满意”。


第6版(光辉思想)
专栏:走进新时代

  现代国防
——理论文献电视片《走进新时代》解说词第七集选登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是人民解放军永远不变的“军魂”。
  在经历了长时间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之后,新时期人民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的使命被确定为“为打赢未来高技术战争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为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本色和作风提供可靠的政治保证”。
  思想政治工作最根本的就是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官兵的头脑。
  10多年来,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中央军委领导下,我国的国防现代化建设取得空前进步,人民解放军的作战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按照新的军事战略方针,人民军队在现代化的道路上采取了一系列具有决定意义的重要举措。科技强军,质量建军,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成为军队建设的主旋律。“精兵、合成、利器、高效”,成为人民解放军诸军兵种联合作战努力实现的目标。
  人民解放军陆军集团军现有数十个专业兵种,100多种专业。兵种专业分队数量,占分队总量的80%;专业技术兵员也占总员额的70%。已基本形成了地面突击力量、火力打击力量、作战保障力量和后勤技术保障力量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的力量相互支持,相互配套,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作战系统。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特别是近20多年来,守卫在万里海疆的人民海军,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20世纪90年代初,人民海军第一支舰载机部队,被正式编入海军航空兵序列。
  今天,在人民海军中,有了一支名副其实的“军中之军”——海军陆战队。这支海军陆战队编制齐全,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具备了在近海实施现代两栖作战的能力,成为令敌胆寒的“海上尖刀”。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家航空工业的发展,中国空军的战斗力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经有了各种类型的作战飞机,建立起高效配套的作战指挥控制系统。驾驶着新型战斗机,在黑夜中出没、在惊涛骇浪中搏击的“全天候”飞行员,是中国领空强大的捍卫者。
  早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就组建了第二炮兵。如今,这支部队在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维护世界和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具有强大作战能力和威慑力的一支劲旅。
  “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无论我们走到边防哨所,还是来到连队营房,都能看到这简洁凝炼、体现着时代特征的五句话。这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期人民军队建设提出的总要求。按照这五句话全面建设部队,为人民解放军履行“打得赢”、“不变质”的历史使命提供了基本保证。
  军队现代化离不开国防现代化。上个世纪90年代,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一支强大的军队,一个巩固的国防,始终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坚强后盾”。“国防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国防建设坚持科研先行,积极开发国防关键技术,获得了重大成就。在航空、航天、船舶、兵器、军用电子、工程物理等高技术领域,取得了一些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成果。
  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和中央军委领导下,勇往直前,众志成城,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捍卫国家主权和保卫国家安全,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宁,必将奏响新的英雄赞歌,谱写新的灿烂篇章!


第6版(光辉思想)
专栏:

  喜迎党的十六大
  布赫
  长城内外彩云翔,
深秋似春草木香,
欢庆召开十六大,
人民自豪挺胸膛。
华夏有史五千载,
唯有今日最辉煌,
高擎镰刀铁锤旗,
神州大地遍阳光。
三代集体掌巨舵,
历雨经风正航向,
改革开放遂民心,
城乡高歌颂小康。
“三个代表”为指导,
党员率先做榜样,
一心为公勤奉献,
万民敬爱共产党。
社会主义光辉照,
民族和睦国运昌,
承前启后创大业,
谱写时代新乐章。
大厦八方拔地起,
巨龙腾飞插翅膀,
与时俱进怀宏志,
九州兴旺万年长。


第6版(光辉思想)
专栏:

  巍巍正气(国画) 陈诗来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