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1月7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央视西部频道推出《三峡九问》
  本报北京11月6日讯 一部关注三峡环保、生态、文物、旅游等问题的大型系列报道《三峡九问》,近期在中央电视台西部频道(CCTV—12)“西部新闻”栏目推出。据悉,《三峡九问》共26集,在央视西部频道每晚8∶30—9∶00播出。(杨示)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气吞山河的壮举
——热烈祝贺三峡导流明渠截流成功
本报评论员
  2002年11月6日,继1997年11月8日大江截流之后,英雄的三峡建设者再次腰斩长江,成功实施了导流明渠截流。这一气吞山河的壮举,是三峡建设者献给党的十六大的一份厚礼。
  修建三峡工程,是中国人民的世纪追求。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改革开放、国力强盛的今天,才把这种愿望变成了现实。这项能产生防洪、发电、航运、改善生态等综合效益的工程,这项人类水利建设史上最浩大的工程,这项凝聚着广大建设者创新精神和勇气的工程,是中国共产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壮丽诗篇。
  导流明渠截流,是如期实现三峡二期工程目标的关键一仗。在成功实施大江截流之后,经过三峡建设者五年的顽强拼搏,三峡工程左岸大坝全线浇筑到设计高程,永久船闸正按计划进行有水调试,左岸电站水轮发电机组正紧张安装。在这种情势下,实施导流明渠截流,就成为水库初期蓄水、永久船闸通航和首批机组发电的先决条件。
  导流明渠截流,创造了中外水利史上江河截流的奇迹。明渠截流规模大、工期紧;合龙工程量大、强度高;截流水力学指标高、难度大;双戗立堵截流,上下戗堤配合要求高;截流各项准备工作和预进占均在通航条件下进行,安全保障的工作难度特别大。三峡建设者精心组织,沉着应对,尊重科学,从实际出发,攻克了各种难关,充分准备了风险处理预案,赢得了明渠截流的圆满成功。
  导流明渠截流,是对三峡建设者综合素质的又一次严格的检验。围绕着明渠截流这个主战场,业主、设计、施工、监理各方以及港航、公安、水文、气象等部门紧密合作,协同作战,互相支持,表现出很强的全局观念和责任意识。特别是奋战在截流主战场上的葛洲坝集团职工和武警水电官兵,夜以继日,栉风沐雨,与滔滔江水搏斗,在江河截流史上创造了新的辉煌。
  导流明渠截流成功,为下一步工程建设创造了必要条件,但任务还十分繁重。从明渠封堵到基坑抽水、完成上游和下游的围堰防渗施工,工期都只有1个月;建成最大堰高115米、混凝土工程量110万立方米的碾压混凝土围堰,也只有5个月时间。这些工程,工期都非常紧迫,广大三峡建设者必须人不卸甲,马不卸鞍,争分夺秒,不怕疲劳,连续作战。
  我们坚信,有经过十年锤炼的建设者队伍,有经过十年培育的三峡精神,有经过十年积累的丰富经验,一定能再接再厉,打好今年年底和2003年的攻坚战,如期实现水库初期蓄水、五级船闸通航、首批机组发电的三大目标,向党和全国人民交一份完满的答卷,让高峡出平湖的宏伟蓝图早日变成现实!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开发长江的里程碑
  ——来自三峡二期工程建设前线的报告
  本报记者 龚达发 杜若原 彭俊
  2002年11月6日,三峡工程导流明渠截流成功。这是三峡工程的又一个里程碑。
  二期工程建设的5年是不停改写世界纪录的5年
  以1997年11月8日三峡工程顺利实现大江截流为标志,三峡工程正式进入二期建设,由土石方工程为主的施工阶段转入了以混凝土浇筑、金属结构和机电设备安装为重点的新阶段。
  在二期工程(1998年至2003年)的6年里,三峡建设者要在长江主河床上浇筑三峡大坝,安装金属结构和水轮发电机组,形成三峡水库,使水库蓄水至135米高程,第一批机组发电,永久船闸通航……
紧随大江截流之后,三峡建设者用不到一年时间建成了挡水80米的深水围堰,并做到了“滴水不漏”,这是二期工程攻克的第一个“世界难题”。
  1999年,三峡工程迎来第一个混凝土施工高峰年,建设者们创下了混凝土月浇筑和年浇筑强度的世界纪录。1999年8月,三峡工程月浇筑量超过40万立方米,打破了由前苏联古比雪夫水电站保持的月浇筑36.5万立方米的世界纪录;当年混凝土浇筑量达到458.5万立方米,把巴西伊泰普电站创造的年浇筑混凝土320万立方米的纪录远远抛在后头。在这一年,三峡工程还攻下了世界上最大的双线五级船闸高边坡开挖稳定的世界难题。
  2000年是三峡工程混凝土浇筑、金属结构和机电埋件安装全面展开的一年。在多工种交叉作业的条件下,三峡工程再次刷新混凝土年浇筑世界纪录,浇筑量达542.82万立方米。2001年,三峡工程真正进入了攻坚阶段,整个工程建设进入最紧张、最艰巨的一个时期。这一年是混凝土浇筑,大坝基础灌浆、帷幕灌浆、接缝灌浆,金属结构的制作安装,机电设备安装4大专业工种齐头并进的一年;也是混凝土浇筑的第三个高峰年。
  进入二期工程,每一年都是新高峰,每一年都要跨越一个新台阶。混凝土浇筑无疑是二期工程的“主角戏”。
  在一般工程上算作“粗活”的混凝土浇筑,在三峡工程上却是“高精尖”的细活。建设者对三峡大坝混凝土设计、各种材料配合比经过长期的科学研究,找到了一个适合工程的配合比。拌和混凝土的石子,是将大块花岗岩3次破碎、清洗,4次筛选,再分成粒径为5—150毫米的小石、中石、大石、特大石;江滩上堆积如山的黄砂运到外地都是上好的建材,然而在三峡工地却派不上用场。因为它里面含有微量的云母,这将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建设者只能将质地坚硬的花岗岩粉碎成细砂才能使用。三峡坝区夏季气温高,大坝要求拌出低于7摄氏度的混凝土,因此采取了冷风吹冷、加冰等一套温控工艺,以满足工程质量的要求。
  “三峡工程完全可以让全国人民放心”
  上至中央领导,下到普通百姓,人们最关注的是三峡工程的质量。三峡总公司总经理陆佑楣常说:质量是三峡工程的生命,质量责任重于泰山。“三峡无小事”,这是三峡建设者铭记心间的信念,他们以对国家、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一丝不苟地对待每一个单元工程,甚至每一立方米混凝土、每一个零部件。
  质量来自强烈的责任感,更来自科学的管理体制。三峡工程开工的十年,恰逢中国稳步迈向市场经济的十年。十年的市场磨砺,使三峡工程逐步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如今,以运用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等为代表的“三峡模式”管理机制已日臻完善。
  美国专家迈克林曾担任三峡工地监理。他如此评价三峡的管理制度:“中国文化特别强调人际关系,而我在三峡工地上感受最深刻的,是一种科学而严谨的制度的力量。靠这种力量,中国人完全能在三峡缔造人类奇迹。”
  这套“三峡模式”,目前正被法国电力公司向世界各地推广。
  高质量来自高标准。三峡总公司制订、颁发的所有工程质量标准,都高于国内行业规范,有的甚至超过国际标准。一家公司在永久船闸浇筑中“跑模”一二厘米,这在别的地方也许可以顺利通过验收,但在这里却被定为事故。
  2000年8月22日,三峡总公司成立了一个特殊的职能部门——质量总监办,聘请包括国外专家在内的权威人士作为专业质量总监,对整个工程建设的混凝土浇筑、机组与金属结构安装等实施权威监督。在工地,我们听说了“4+1”的质量监督体系:施工单位自检、监理把关、业主项目部监督和质量总监督办公室按专业把关,加上国务院三峡办工程质量监督检查专家组的高层次的检查指导,整个三峡工地形成一个大的质量监督网络。
  来自奥地利的焊接专家罗伯特,是三峡总公司聘请的专业质量总监。这位“洋总监”对工程质量的要求严到了近乎苛刻的地步。有人对此发牢骚:“小题大做,存心挑刺。”陆佑楣斩钉截铁地说:“质量就是生命,三峡工程一旦出了问题,我们将成为千古罪人。我们请外国专家当监理,就是要请来不留情面、一丝不苟的负责精神。”
  张光斗,专家组副组长。这位90高龄的水电泰斗每到工地都执意深入现场检查质量。
  1999年,当张光斗来到永久船闸混凝土浇筑现场时,施工边墙已高达20多米,陪同人员劝他不要上去。张老说:“工人能上,我就能上。”陪同人员搀扶他一级级爬上去。在检查导流底孔施工质量时,他从基坑顺脚手架爬到底孔工作面上,不仅查看监理日记,还细心观察浇筑质量,帮助工人改进浇筑仓面的设计。
  从2000年起,三峡总公司对施工单位提出了“零质量事故、零安全事故”的管理目标。截至今年10月,三峡工程已经验收的13万多个单元工程,全部合格,优良率达80.94%,其中今年1—10月优良率达到92.5%。陆佑楣自豪地对记者说:“三峡工程完全可以让全国人民放心。”
  不久前举行的导流明渠截流前验收会上,75岁的潘家铮院士在鉴定书上郑重签上自己的名字后说:“我们对签过字的文件负责,我们经受得起历史的检验,因为我们有充分的科学依据!”
  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加市场机制破解一道道难题
  2000年9月中旬,参加第六十八届国际大坝会议的代表来到三峡工地。站在气势磅礴的大坝现场,他们不约而同地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一个在西方发达国家都难以建设的工程,为何在中国进行得如此顺利?百万移民怎么安置,你们怎么让移民搬家?
  十年三峡工程建设向世人昭示,社会主义制度加市场机制是克服一切困难的法宝。
  三峡工程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钱从哪里来?三峡总公司党组书记、副总经理李永安告诉记者,三峡建设的每一分钱,都来自全国人民。最突出的例子是三峡基金。这笔从每千瓦时电中增加几厘钱建立起来的基金,已经为三峡工程注入了358亿元的建设资金,占同期到位资金40%以上。这样全国人民在用电交费时就为三峡工程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这在国外很难被理解和接受,只有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才能做到,具有中国特色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越性在这里充分体现。
  三峡工程所需原料、设备等物资供应,主要靠市场配置,但政府这只“有形的手”,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工程浇筑混凝土中需添加火电企业生产的优质粉煤灰。两年前,负责供应粉煤灰的重庆珞璜电厂由于电量过剩被迫关掉部分机组,直接影响了三峡工程的粉煤灰供应。得知此事,重庆市政府立即出面协调,压减了市内另外两家电厂的发电量,让珞璜电厂继续满负荷运转,保证三峡工程所需粉煤灰的供应。
  百万大移民是三峡工程的关键。三峡工程正式动工前,党中央、国务院就制订了“开发性移民”的方针,颁布了全国对口支援等一系列移民优惠政策。10多年来,国家共投入287亿元资金,对库区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同时大力调整库区生产力结构,增强了库区经济发展潜力。全库区114座需要搬迁的集镇已有107座开始建设,其中湖北秭归、兴山,重庆云阳、巫山等县城已经或即将完成整体搬迁。一座座漂亮、整洁的新城成为三峡库区美丽的风景。截至去年底,三峡移民已搬迁41万人,到今年底这一数字要增至50万人。
  1999年,中央考虑到三峡库区的实际情况,决定在几年内将12.5万库区移民外迁,其中7万移民被安置到上海、广东等11个省市。这不仅加快了库区退耕还林、保护生态的步伐,还给移民迅速脱贫致富带来了希望。
  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更是社会主义团结协作精神的范例。10年来,全国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0个大城市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全方位、多形式地支援三峡库区经济建设。一批全国知名企业落户三峡库区,与库区搬迁企业开展多种合作。截至今年3月,全国各地区、各部门的对口支援共为三峡库区注入资金106亿元,使三峡库区20个区县步入经济发展最快的历史时期。(附图片)
  图为工程建设者在合龙处会师。
  本报记者 徐烨摄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权威发布

  国家税务总局宣布
前十月税收收入逾一万四千亿元
本报北京11月6日讯 记者李建兴报道:国家税务总局今天宣布:今年1至10月,全国税收收入完成1419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4%,增收1680亿元,完成年初预算任务的85.5%。总体看,今年前10个月全国税收收入形势良好。
  1至10月,中央级税收收入完成865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5%,增收1030亿元;地方级收入完成553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3%,增收650亿元。
  分税种看,增收主要来自于流转税和三项所得税。1至10月份,流转税共完成8172亿元,增长14.5%,增收1035亿元,占总增收额的61.6%。其中:国内增值税累计完成5194亿元,同比增长13.9%,增收632亿元;国内消费税累计完成890亿元,同比增长16.1%,增收123亿元;营业税累计完成2088亿元,同比增长15.5%,增收280亿元。三项所得税合计完成3243亿元,增长15.6%,增收438亿元,占增收总额的26.1%。其中:内资企业所得税累计完成1671亿元,同比增长6.4%,增收100亿元;外商投资和外国企业所得税完成573亿元,增长32.8%,增收142亿元;个人所得税完成1000亿元,增长24.4%,增收196亿元。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中央、国家机关2003年招考工作开始
  104个部门5400余个职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考
报考者全部通过网上报名
  本报北京11月6日讯 记者盛若蔚今天从人事部了解到,为满足中央、国家机关补充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的需要,根据党政机关考试录用工作的有关规定,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决定组织实施2003年中央、国家机关以及中央国家行政机关派驻机构、垂直管理系统所属机构考试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的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工作。
  据有关负责人介绍,本次共有中央、国家机关104个部门的5400余个职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报名时间为2002年11月2日—18日。2002年12月21日举行公共科目的笔试,在各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自治区首府所在城市设考点。面试工作将于2003年3月15日以前完成。整个招考工作于2003年4月30日前结束。
  报考A类职位的人员参加《行政职业能力测验》(A)和《申论》两科考试,报考B类职位的人员参加《行政职业能力测验》(B)一科考试。在招考面试中,招考部门可对报考者的外语与计算机应用能力进行测查,具体方式由各部门自行确定,测查结果供确定拟录用人选时参考。招考部门还将加强对报考者的考核和体检工作。
  与以往相比,此次招考工作有五个突出特点:一是所有报考者全部通过网上报名,不再组织现场报名;二是招考对象在主要面向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2003年优秀应届毕业生(定向培养、委托培养生除外)的同时,符合要求的社会在职人员和2002年毕业于全日制普通高校未落实工作单位、户口仍保留在原就读学校的优秀毕业生也可报考;三是进一步规范了A、B两类职位划分,不同机关中相同工作性质的职位被划分在同一考试类别中;四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机关及所属有关单位,从2003年度起参加中央、国家机关统一招考;五是加强了对录用工作的监督检查,将在人事部网站公布拟录用人员名单。
  有关部门强调,本次考试不指定考试复习用书,公共科目考试范围以《中央、国家机关2003年录用考试公共科目考试大纲》为准。《考试大纲》可通过网站进行查询。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不委托任何单位和个人举办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考试培训班,也不指定任何考试参考书。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国家将治理向机动车乱收费
  同时整顿在道路上乱设站点
  本报北京11月6日讯 记者朱剑红报道:国务院减轻企业负担部际联席会议日前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治理向机动车辆乱收费和整顿道路站点有关问题的通知〉的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今后除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规定外,任何地方、部门和单位均不得出台新的涉及机动车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和政府性集资项目。收费公路和城市道路的收费期限,由有关省级人民政府确定。向机动车辆实施罚款,必须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章的规定执行。在公路、城市道路、隧道、桥梁上设置站点,须依法进行并报省级人民政府审批。交通部门在公路上设置的公路征费稽查站在燃油税出台前暂予保留。交通部门需要上路监督检查时,要严格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道路站点工作人员上岗时,必须持有省级人民政府或其授权部门核发的检查证或收费证。
  对在道路上乱设站点,向机动车辆乱收费、乱集资、乱罚款的,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有关人员和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加强对机动车辆收费和公路、城市道路收费站、检查站的监督和管理。严禁机动车检测站强制机动车所有人到指定修理厂和尾气治理点修理(调试)。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收费,属于经营服务性收费的,要认真进行整顿、规范,收费标准过高的要坚决降下来;属于行政事业性收费的,要一律取消。
  各省级人民政府要力争在明年3月底前对涉及机动车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政府性基金项目和政府性集资项目,实行目录管理并向社会公布。力争在明年6月底前取消凡属《通知》要求一律取消的收费站点,并限期拆除相应收费设施,对经批准在道路上设置的所有固定站点实行集中公告,并报国务院减轻企业负担部际联席会议备案。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我国两年内将基本实现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社会化
本报南宁11月6日电 记者郑盛丰、倪光辉报道:我国将在未来两年内基本实现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社会化。这是记者从昨天在南宁结束的全国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现场会上获悉的。
  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基本形式是:职工办理退休手续后,其管理服务工作与原单位分离,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人员纳入街道、社区管理并提供相应服务。其主要服务内容包括:继续做好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协助有关部门在退休人员中建立健全党组织,指导社会服务机构进行医疗卫生服务和老年生活照料服务等。国家决定在一定时期内还可以采取两种特殊形式:一是在远离城市的独立工矿区和退休人员居住比较集中的企业生活区,可以依托大中型企业或企业主管单位管理;二是在社区建设相对滞后的地区,主要是中西部地区部分不发达的县,可以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对退休人员实行直接管理。
  据了解,截至今年9月底,我国企业退休人员达3200多万人,其中有1109万人已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的比例达到34.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