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1月3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时代风采)
专栏:时代先锋

  乡镇党委书记的榜样——吴金印
  河南省新乡市委副书记。他多年担任乡党委书记,团结带领党员、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干创业,在人民群众中树立了党员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吴金印说:“老百姓是爹娘,谁不好好为他们办事,谁就是不孝之子。”“干部是面镜,群众是杆秤。要想打好铁,必须自身硬。”


第8版(时代风采)
专栏:人民网大家谈

  关键在党 希望在党
  21世纪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纪。中国的前途命运如何,关键在党,希望在党。历史与现实证明,中国共产党具有宽广的视野、敏锐的观察力和高超的战略思维能力。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先后经受住了来自国际国内的一系列重大考验,显示出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和风险挑战的卓越领导能力。我们坚信,十六大产生的中央领导集体,一定会领导中国走向新的辉煌。
  (山东省济南市委党校 王克群)


第8版(时代风采)
专栏:人民网大家谈

  祝愿祖国繁荣昌盛
  回首这五年,我感觉最大的变化是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仅拿我家为例,我父母是农场普通工人,妹妹毕业后在海口当幼儿园老师,住进单位分配的三居室;我毕业后在广州工作,先生是公务员,分有一套广州市直属机关安居房。我深深感到,没有党的英明领导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祝愿党的十六大开得热烈、圆满、成功,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广东省广州市芳村区芳村花园 马燕)


第8版(时代风采)
专栏:人民网大家谈

  真诚的祝福
  党旗下各民族锣鼓喧天是我们丰收的景象!党旗下人民大会堂的掌声是我们的喜悦!“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我们的心声!继往开来的十六大啊,景颇人民祝福您,畅饮甘洌的水酒;傣家人民祝福您,跳起婀娜多姿的孔雀舞!
  (云南省德宏州潞西市三台山中学 张新梅)


第8版(时代风采)
专栏:

  党员民警卅载情
  天津市红桥公安分局南头窑派出所民警、共产党员王书臣,三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照顾下肢瘫痪的张连喜。
  刚上小学时,王书臣看到同学张连喜上学需由瘸腿的父亲背送,就主动要求背送张连喜上学,从此就一直照顾他。近年来,为了让张连喜能自立生活,王书臣拿出积蓄帮他经营一家防盗门公司,并组成幸福家庭。张连喜常说:“我今天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全靠书臣,他是我的好兄长。”
  上图:10月29日,王书臣看望张连喜一家。
  左图:王书臣背着张连喜去上班。
  新华社记者 刘海峰摄


第8版(时代风采)
专栏:

  十六大代表、北京石景山区八角街道工委书记李桂珍带领党员、群众建设文明社区,被居民称为社区建设的领头雁。图为李桂珍(左二)在为结婚50年的老夫妻戴大红花。本报记者 王景仁摄


第8版(时代风采)
专栏:时代先锋

  “模范团长”——李国安
  北京军区内蒙古军区副司令员。他在担任给水工程团团长期间,带领全团官兵为边疆军民打井五百多眼,解决了十万军民吃水、用水难的问题,被中央军委授予“模范团长”光荣称号。“一不愧党,二不愧民”,是李国安的格言。他说:“作为一个共产党员,要始终牢记党的宗旨,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严格要求自己,才能成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才能不愧“共产党员”这一光荣称号。”


第8版(时代风采)
专栏:时代先锋

  林业英雄——马永顺
  黑龙江省铁力林业局第一代林业工人。他曾经是全国著名的伐木英雄,后来又成为闻名遐迩的植树模范。有人对马永顺退休后坚持义务造林不理解,说他傻。马永顺说:“山是国家的,林子是国家的。咱林业工人是国家的主人,多栽树是应该的。这账我算得过来,我不傻!”他说:“我要多栽树,要给后人留下一片青山。”


第8版(时代风采)
专栏:“三个代表”在基层

  党支部强了
  群众富
  本报记者 杜峻晓
  位于宁夏西海固的泾源县惠台乡下寺村是一个纯回民村,1996年人均纯收入只有328元,贫困面高达88%,是泾源县有名的后进村。1997年,村党支部改选后,新支部带领群众艰苦努力,发展经济。到去年底,下寺村的人均纯收入达到近1200元。
  下寺村贫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以前的党支部涣散。1997年9月,下寺村改选党支部,党员推选致富能人、回族妇女童玉梅为党支部书记。在童玉梅的带领下,下寺村实行了党员、干部联系贫困户制度,包户干部要做到党的政策宣传到户、致富信息传递到户、生产计划安排到户、生产资料协调到户、脱贫计划制定到户、突出困难解决到户、实用技术指导到户、民事纠纷调解到户。经过4年努力,下寺村干部包扶的75个贫困户有60户脱贫,15户致富。
  针对村里种植结构单一、粮食单产低的问题,支部带领群众从兑换小麦、洋芋种子做起,逐步推广优良品种,使粮食单产由1996年的近9万公斤增长到2001年的20多万公斤。在发展养殖业方面,党支部引导群众变传统的放养为科学的舍饲喂养,改变“牛羊越肥越舍不得卖”的旧观念。2001年,下寺村出栏了65头牛、110只羊,收入超过10万元。
  下寺村党支部还抓住扶贫工作组包村到户的机遇,筹措资金5万元,投入义务工4800多人次,整修村庄和田间道路5公里,兴修基本农田750亩,打井36眼;争取各种贷款近24万元,帮助群众购买农机具32台、小尾寒羊80只、牛16头。他们动员群众退耕1300多亩,栽植以杏、桃为主的荒山经济林2500亩。仅林草建设一项,下寺村一年兑现粮食11万公斤,户均1294公斤;兑现钱款2.2万元,户均258元。


第8版(时代风采)
专栏:在党旗下成长

  宁波:党员奉献在社区
  本报记者 何伟
  党在城市的执政基础如何巩固?文明社区创建走在全国前列的宁波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伴随着城区变大变高,城市社区党建也红红火火。居民楼道建起了党支部,每个党员在社区里找到了发光发热的岗位。
  “党员联络大组”
  位于城郊结合部的划船社区,渔民、农民、单位居民混居,由于部分住户卫生意识差,这里杂草丛生,终年积水。而划船社区党支部仅有20名党员,大多为退休人员,年龄大,文化水平低,心有余而力不足。1995年“七一”之际,党支部请社区内100多位组织关系在工作单位的党员议事。党员们提出,我们已在这个小区生根了,还应该开花结果。
  说到做到。不久,楼门党员联络大组成立了,他们发出倡议,号召每个党员争做创建文明小区的带头人、社会治安的排头兵、为群众排忧解难的贴心人和党的政策的宣传员。
  想居民所想,急住户所急,着力为社区居民办实事,是党员联络大组的第一任务。他们提出“三不四无”目标。“三不”是小事不出楼门,大事不出小区,小矛盾不上交。“四无”为居民区无重大刑事案件,无大的矛盾纠纷,无外来人员犯罪,无火灾和安全事故。他们每年办8件实事,为住户排忧解难,至今已持续8年。经过几年的发展,划船社区联络大组的党员人数已由过去的124名发展到247名,楼群联络员由13人发展到25人。
  “最大限度地实现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利益,是我们社区党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江东区委书记宋伟说。
  “一人一岗”
  “请给我一个岗位,让我奉献一份余热”。西门社区一位老党员的请求,打开了社区干部的工作思路。这个社区有居民6万多人,党支部26个。他们在24个居委会建立了在职和离退休党员联络站,动员居住在西门社区内但组织关系在工作单位的党员参与文明社区创建工作。此举反响强烈。党员们纷纷向社区党组织报名,并要求分配任务。3000多名居住在该社区的党员光荣“上岗”。去年,党员奉献岗参加活动人次超过5万,社区居民每天都可以看到这些戴红色“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标志的党员的身影。西门医院副院长周英芳把自家的电话向社区公开,成为社区的“医疗热线”,去年在业余时间就出诊20多次。
  西门街道寺后居委会党员奉献岗开展“爱心黄手帕”活动。他们将25条写有“爱心家园”的黄手帕发到不能使用电话求助和家中无电话的残疾人、困难老人手中。他们只要有困难,就把黄手帕挂在窗口,党员奉献岗的成员就会立即上门相助。
  一配二选三培训
  宁波针对街道社区党务干部的现状和来源,按照“一配二选三培训”的工作思路来加强班子建设。一是通过内选、机关下派、街道与乡镇交流等形式,配强配好街道领导班子,尤其是一把手。二是通过向全社会公开招聘的方式,在企业下岗职工、内退职工和应届大中专毕业生中择优录用社区干部,选好社区党组织班子。三是通过培训提高街道社区干部的素质。
  不断创新党建模式,从四个层面来健全党建网络。在区一级,建立社区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在街道一级,建立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把社区内影响力大、代表性强、热心社区工作的辖区单位党组织联络起来。在社区一级,建立党员工作站,由社区党组织牵头,社区内党员参加,协调组织开展群众性、公益性的社区活动。在楼群设小组长、墙门设“一代四员”(墙门代表、宣传员、调解员、安全员、卫生员)。四个层面的网络建设,形成以街道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社区全体党员为主体、社区内各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党建工作新格局。
  群众有要求我们做,群众有困难我们帮,群众有意见我们改。宁波社区党建坚持“一切为了群众”的宗旨,成为创建文明社区的坚强保障。


第8版(时代风采)
专栏:朝气·锐气·正气

  赞共产党人“与众不同”
  齐殿斌
  记得一位在抗洪抢险中献出宝贵生命的年轻共产党员,生前曾多次说过这样一句话:“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做到平时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生死关头豁得出来。”这三个“出来”是一名真正共产党员形象的生动写照,也是共产党员的“与众不同”之处。
  由此我想到最近一位军队首长讲的一个故事:在红军长征途中,有人看到风雪过后一位衣着单薄的红军老战士冻死在路边的一棵大树下,这位同志愤怒地嚷着要去找军需处长,想问问他为什么不及时给老同志发棉衣。旁边一位同志含着眼泪说:“别找了,他就是军需处长!”这位军需处长是一名共产党员,他把仅有的一些棉衣发给了其他同志,而自己却在严寒中倒下了——这就是我们老一辈共产党人的“与众不同”之处。正是这种“与众不同”,在群众中树立了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
  在当前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共产党员如何体现“与众不同”?吉林省榆树市太安乡农民党员陈云莲作出了回答。陈云莲以自己无私的行动感召和带领3000多户农民通过种青椒走上了致富路,群众称她为“青椒大王”。有人问陈云莲:“为什么群众都愿意跟着你干?”她说:“群众喜欢我,就是因为我不自私。”
  陈云莲朴实的语言道出了一个道理:共产党人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的。“不自私”是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群众看党员、猜谁是党员,也往往首先是用这把“尺子”来衡量。陈云莲入党时就暗下决心:“我不能一个人富得流油,而看着乡亲们受穷。”从此,她无偿向乡亲们传授技术,垫上自己的钱为农民买地膜、农药、化肥和种子,一个季度就垫出五六万元。陈云莲的“与众不同”,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任和赞誉,也树立了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共产党员要倾听群众的呼声,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如果说共产党员必须“与众不同”的话,那么这个“不同”首先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就是要像那位在抗洪抢险中牺牲的共产党员那样“出来”;就是要像那位红军军需处长那样先人后己,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就是要像陈云莲那样“不自私”、多奉献,“让群众说共产党好”。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全体共产党员尤其要大力弘扬公而忘私、一心为民、甘愿奉献的“与众不同”精神。


第8版(时代风采)
专栏:

  赵静波 “科技兴企”的带头人
  本报记者 赖仁琼
  十六大代表、今年36岁的赵静波在青年时代的志趣就与一般女孩不同,她所从事的液压技术研究,是个不被多数女青年熟悉和喜爱的行业。现已担任北京华德集团液压技术研究所总工程师的赵静波,抱定“科教兴国”、“科技兴企”决心,默默奉献自己的知识和才干,得到了各方面的认可,曾荣获“北京市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北京市劳动模范”等称号。
  液压行业的产品设计长期依靠人工,描、校、晒等繁杂程序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容易出差错。赵静波利用业余时间一边自学编程语言,一边开始编写程序。当时,赵静波所在的计算机室仅有几台286、386电脑,运行速度慢,还不能完全保证她的使用,她便利用夜晚继续设计。赵静波的“液压系统原理图计算机自行生成”软件开发成功后,不仅提高了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还为企业创造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外表文静、瘦弱的赵静波,工作起来却有一股子冲劲和韧劲。一次,领导把一项时间紧、难度大、技术含量高的军工研制开发项目交给赵静波,她二话没说,和课题组的同志马上投入了紧张的研制。赵静波利用工余时间跑图书馆、资料室查阅资料、整理数据,在规定时间内设计、开发成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填补了我国军事装备的空白,产品被评为国家级新产品。


第8版(时代风采)
专栏:代表风采

  黄丹 村民眼里的好“大姐”
  本报记者 倪光辉
  在广西选举产生的党的十六大代表中,防城港市那梭镇平木村团支部书记、妇代会主任黄丹是最年轻的一位,今年25岁。但在村民的眼里,她确实是一位“大姐”——全国学雷锋先进集体“十姐妹学雷锋服务队”的第四任大姐。
  平木是壮族、瑶族、京族等少数民族聚居的边境山村,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一些“五保户”、军烈属和缺少劳动力的困难户,生产和生活上有许多需要帮助的地方。1982年,“十姐妹学雷锋小组”应运而生。1998年4月至2000年10月,壮族姑娘黄丹担任起这个团队的“大姐”,帮助“五保户”、照顾孤儿、传播种养技术……为帮村民们致富,黄丹率先与贫困户结对子,并带领众姐妹把村里撂荒的200多亩山地开辟成引种优良品种的示范基地和“双学双比”的场所。“十姐妹”科技帮扶的100多户困难户逐步脱贫致富,平木村首批进入了防城港市小康村的行列。2001年,黄丹荣获自治区“五四青年奖章”和“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出席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
  黄丹以平木村为例谈到她对农村现状与发展的看法。她说,首先是农村的基础设施亟待改善。平木村的灌溉渠道多年失修,许多地段已经损坏,这样下去会影响生产;其次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需要科学指导,村民们都盼着找到一条科学调整结构的路子;再次是如何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以提高村民的科学文化水平。黄丹说,这些问题在农村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亟须我们在工作中不断地探索新方法,尽快予以解决。
  在等待进京履行代表职责的这段时间里,为了更好地把农民的心声反映上去,黄丹准备召开一个全村党员座谈会。


第8版(时代风采)
专栏:代表风采

  马金福 边疆人民的好“摩雅”
  本报记者 任维东
  云南省勐腊县的山区小路上,常常可以看到一个身背药箱的医生徒步行走的身影。他就是三十六年如一日扑在麻防工作上、被当地傣族群众亲切称为“摩雅”(医生)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原皮防站站长、十六大代表马金福。
  身为哈尼族的马金福,1966年于思茅地区墨江卫校毕业后,主动要求到麻风病院工作。在墨江哈尼族自治县的16年中,他就开始了麻风病防治的探索,用自己亲手配制的中草药结合西药治愈麻风病人142例。
  1982年7月,马金福来到勐腊县工作。100多天里,他走遍了县内351个村民小组,一边宣传防治麻风病的知识,一边调查麻风病的发病情况,共发现麻风病人170名。为彻底根治麻风病,马金福一方面虚心向省里和北京的专家请教,一方面苦心钻研《本草纲目》、《黄帝内经》等,还顶烈日、冒风雨,在无量山、哀牢山风餐露宿,亲手采药加工炮制,并冒险在自己身上作毒副作用试验。
  为了帮助当地发展生产,马金福向县里写报告,帮助摘了麻风病帽子的寨子要贷款,请农业技术员做指导。为了让患者子女上学,马金福又向意大利麻风协会申请,得到了10多万元人民币的援助,同时还给曼南醒村盖了一所学校。
  在勐腊工作的20年里,马金福采用联合化疗治愈了县内麻风病人346例,经过10多年的观察无一例复发,全县有4个历史遗留下来的麻风寨子实现了摘帽更名。马金福曾获全国卫生系统模范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