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1月23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选班子 换脑子 定路子
通辽600名处级干部下乡包村扶贫
  本报呼和浩特11月22日电 记者吴坤胜报道:内蒙古通辽市600名县处级领导干部日前每人带着扶贫资金前往600个贫困村,1人包扶1个村,一定3年,不脱贫不脱钩。
  通辽市这次选派的大多是年富力强的处级以上干部,他们下到贫困村后首要任务是“选班子”,选好支部书记,带好“两委”班子;其次是“换脑子”、“定路子”,帮助贫困村明确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完善发展措施,引导农牧民改变传统生产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使农牧民群众实现稳定增收。通辽市明确扶贫干部18项具体扶贫目标,其中规定包扶村人均年纯收入3年内达到1500元以上。
  通辽市每位扶贫干部所带扶贫资金,用于贫困村以水利、生态建设为主的农田草牧场建设,以养牛、养羊、养兔、养禽为主的养殖业项目和生态型经济开发项目建设等。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优”起来“ “强”起来 “绿”起来
黑龙江加速推进农业强省步伐
本报哈尔滨11月22日电 记者汪波报道:为加快推进农业强省步伐,切实增加农民收入,黑龙江省今年采取措施,让种植业“优”起来,畜牧业“强”起来,农副产品“绿”起来,龙头企业“舞”起来,取得了明显成效。
作为农业大省,黑龙江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全省70%的耕地生产粮食,农民收入60%以上来自粮食生产。为此,黑龙江省委、省政府进一步优化粮、经、饲比重,扩大粮食作物优质品种的种植面积,提高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今年,全省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3000万亩,同比增长10%;播种高赖氨酸饲用玉米和高淀粉高油工业用玉米2100万亩,走出了一条生产专用玉米的新路。全省今年各类优质农作物覆盖率已达90%以上。
黑龙江省现有6500万亩草原,省政府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畜牧业,营造“肉山奶海”,重点建设了东西部奶牛开发带和中部肉牛主产区。在国家扶持下,现已建成一批覆盖全省56个市县的“无规定动物疫病区”项目和优质安全畜产品出口加工基地。今年畜牧业产值将达到250亿元,成为拉动农村经济增长、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
打绿色牌,走特色路,让农副产品“绿”起来;大力推进产业化,让龙头企业“舞”起来。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坚持把绿色食品开发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切入点。今年全省无公害食品种植面积已发展到500万亩,绿色食品认证品种增加到330个,监控面积发展到1200万亩,产量达600万吨,销售收入145亿元。全省还围绕主导产业,改造和新建了一批规模较大、起点较高、辐射面广、牵动力强的龙头企业,使全省龙头企业带动基地面积312万公顷,牵动农户140多万户。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孟子故里展新图
——山东邹城市快速发展纪实
本报记者 段心强 阎向军
山东省邹城市是儒家“亚圣”孟子故里,素以民风古朴著称。近几年,市委、市政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带领全市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加快发展步伐,使古城面貌发生了令人惊叹的变化。一踏上邹城大地,但见一条条宽阔的公路纵横交错,一座座新建的工厂星罗棋布,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2001年邹城市国内生产总值达138.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5.93亿元,跨入全国先进县市的行列。今年1至9月,国内生产总值实现120亿元,同比增长14%;地方财政收入达到5.02亿元,同比增长41.4%。
把优势充分挖掘出来
邹城市有丰富的煤电资源。地下储藏煤炭41亿吨,设计年产能力3000万吨的特大型企业——兖矿集团总部就在邹城。这里有全国最大的坑口电厂——邹城电厂,设计能力360万千瓦。市委书记梁之安和市长李来云认为,一定要用好这得天独厚的资源,把工业的“蛋糕”做大。他们通过调查,了解到铝的市场空间大,生产需要大量能源,于是决定和兖矿集团、澳大利亚龙澳公司合资,在矿井旁边、坑口电厂附近,建设总投资达35亿元的铝厂,在建设中,他们搞煤电铝一体化:煤发电,电直接用于电解铝生产,而且铝厂需要的蒸汽来自发电厂,这样,每吨铝的生产成本要比同行业降低1000多元。该厂建成后,一年的销售收入可达17亿元,利税5.8亿元。
此外,邹城市还积极发展相关产业。如今,利用煤矸石做砖、利用发电厂的煤灰生产水泥、利用煤电生产市场紧缺的化工产品,已成为邹城市的支柱产业。市玻璃纤维厂原来生产建设用的玻璃纤维,因为科技含量低,经营陷入困境。市里便引导这个厂改建转产,生产煤矿必需的增强橡胶基布、耐灼烧传输带基布和阻燃送风筒。结果产品供不应求,企业效益年年上升。
让“细胞”尽快粗壮起来
邹城市企业的数量迅速增加,但发展很不平衡,特别是一些传统工业明显落后。市委、市政府深入调查研究,很快得到共识:“不求数量求质量,不比个数比个头”,决定对企业进行改组改造,使这些经济细胞变大变强。
在企业调整中,邹城市巧妙地引导企业重组,校正一些企业在市场中的坐标,让5家骨干企业兼并、租赁、托管了市内21家生产不景气的中小企业,盘活资产8亿元。邹城市原来有3家纺织企业:一家纺纱、一家织布、一家服装加工。其中只有市纺纱公司赢利,生产红火;而织布厂和服装加工厂都有巨额亏损。2000年12月,市政府动员市纺纱公司兼并了织布厂和服装加工厂,组成邹城市圣达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加强管理,投入2000多万元进行技术改造,形成纺纱—织布—印染—服装加工一条龙生产,很快就打开市场,2001年实现销售收入1.35亿元,利税600万元。
有些企业管理科学、产品质量高、市场销路好,可就是生产规模小,竞争力不强,市委、市政府便引导他们攀高门,结远亲,造大船,借助外力迅速壮大自己的实力。邹城的无名啤酒在全国干啤评比中得过第一,销路很好,但是缺乏技改资金,产量只有20万吨。市政府帮助他们与燕京啤酒集团、兖矿集团联合,引进资金1.3亿元,投入技术改造,在进一步提高啤酒质量的基础上,产量增加到40万吨,年销售额5亿多元,利税1亿多元。峄化集团的管理和生产技术都是全国一流,可规模不够大,他们先后租赁经营山西省和顺化肥厂和山东省金乡化肥厂,技术承包广西灵川化肥厂,生产规模扩大50%,经济效益增加60%……
引更多“凤凰”翩翩飞来
按照“工业发展园区化,园区发展高新化”的原则,邹城市相继规划建设了八大工业园区,以此吸引国内外高新科技项目到这里安家落户,打造邹城市现代工业的新优势。
为了把高科技项目吸引进园区,邹城市在每个园区都搞“一站式”服务,三天办完全部入园手续,一星期保证开工;园区一律“六通一平”,运输四通八达,通信连接世界各国,水电更是确保无虞。他们还教育园区周围的群众为企业排忧解难,决不制造麻烦。这些复杂细致的工作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客商。现已有31个高科技项目入园建设,总投资11.6亿元,其中19个项目已经竣工投产,初步形成生物技术、电子信息、医药化工、新型材料、煤电一体化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业系统。
过去,在招商引资中曾出现:一个乡镇引来投资者后,有的投资者不愿在他们乡镇建厂生产,而要到更适合的地方去,这样招商的乡镇就得不到好处,积极性受到挫折。邹城市委、市政府便出台一个新政策:不管哪个乡镇招来的项目,都由市政府负责统一安排,项目投产后交纳的税金,由招商的乡镇去收,30年不变。这个政策一出,全市招商引资数量迅速增加。平阳寺镇的生物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天门氡氨酸畅销国际市场,但没有资金扩大规模。留美博士王新平愿意投资,但要求把企业搬到市经济开发区。镇政府开始不同意,怕减少税收。市政府新政策出台后,镇政府很快与王博士达成协议,成立合资企业——威格生物化工有限公司,迁进市经济开发区,今年4月投产,成为亚洲最大的天门氡氨酸生产厂家,年产量5000吨,销售额5000万元,利税800万元。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提高整体素质 注重运行质量
辽宁确立工业经济发展新思路
本报沈阳11月22日电 记者张毅报道:目前,在辽宁,钢铁、汽车产业的企业联合重组正在抓紧进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重点规范工作在200户企业中大力推进,原油加工、精品钢材、数控机床等优势产业正在扩大生产规模……辽宁正以提高工业经济的整体素质和运行质量为目标,充分发挥工业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通过认真调研,辽宁省确立了面向新世纪的工业经济发展思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搞好初级产品精深加工,进一步推动工业产业升级,提高技术装备和产品水平;全面推进工业企业体制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落实“引进来”和“走出去”同时并举、相互促进的对外开放战略,提高工业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
围绕这一思路,辽宁大力推进优势产业发展壮大。进一步巩固辽宁的石化、冶金、装备制造基地的地位,增强国际竞争力;大力发展汽车、电子信息等新兴优势产业以及配套零部件产业;加快改造纺织、轻工、建材、医药四大传统产业,提升产品档次和质量,扩大国内外市场份额。“十五”期间,辽宁将加大工业投资力度,通过抓项目、上产品、壮企业、兴产业,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各地新闻点击

山东蔬菜出口增长显著
本报济南11月22日电 记者杨讴报道:今年前三季度,山东省共出口蔬菜100多万吨,同比增长33%;价值4.8亿美元,同比增长21.7%,占全国蔬菜出口总值的1/3强,保持了较快增长势头。山东蔬菜生产企业从改进种植技术、提高质量标准、拓展出口市场、优化产品结构等方面入手,增强了产品竞争力。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各地新闻点击

甘肃全面公示涉农收费
本报兰州11月22日电 记者王方杰报道:甘肃省日前召开会议要求各地建立健全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度,力争在年底以前,使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率达到100%。目前,甘肃省已设立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牌2.04万个,发放公示卡30万张,各地已取消了130项乱收费项目,年减轻农民负担2.3亿元。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各地新闻点击

河南骨髓库正式成立
本报郑州11月22日电 记者戴鹏报道:经过一年多的精心准备,河南省红十字会日前成立了“中国造血干细胞资料库河南省管理中心”,负责组织开展宣传和捐献者的动员、登记、联络等工作。至今,已有100多名骨髓捐献者志愿者的HLA分型检测资料入库。河南计划5年内建成拥有1.5万份HLA检测结果的资料库。河南骨髓库是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的15个分库之一。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各地新闻点击

福建整顿电话信息台
本报福州11月22日电 记者蔡小伟报道:福建省有关部门日前对电话信息台进行了全面清理整顿,各电话信息台停止所有“分台”和“热线”,人工信息台只保留政府政策、法律援助、股票行情、交通旅游、文化教育等信息查询,其他信息栏目一律取消。同时,电话信息台向用户收取的信息费实行最高限额。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各地新闻点击

深圳建成首个二恶英检测中心
本报深圳11月22日电 记者胡谋报道:我国第一个食品二恶英检测中心近日在深圳建成并投入使用。检测中心将主要承担我国进口食品和国产食品的二恶英检测工作,研制食品二恶英国家含量标准及检测方法。该检测中心的建立,使我国在进出口食品的二恶英检测方面拥有了更多的主动权。


第2版(国要闻)
专栏:图文广角

  第四届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开幕
本报上海11月22日电 记者王伟健报道:主题为“信息化和工业化”的第四届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今天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幕。
总面积达6.25万平方米的展区内设有9大专业展区,参展企业达1400多家,其中包括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283家境外企业。本届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由国家经贸委、外经贸部、上海市政府等共同举办。上图:机器人演示开可乐瓶盖倒可乐的绝活,引起观众浓厚兴趣。井韦摄(附图片)


第2版(国要闻)
专栏:

  加快结构调整 启动重点项目
山西着力培植一批优势产业
本报太原11月22日电 记者罗盘报道:国内最大水煤浆生产线山西大同汇海100万吨水煤浆生产线的建成投产,标志着水煤浆已成为“煤都”大同市的新型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据山西省政府有关方面负责人介绍,全省通过加快结构调整,培植了一批优势产业,促进了产业升级和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已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415.3亿元,同比增长10.8个百分点。
山西是我国煤炭和能源重化工基地。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山西省决定把大力发展成长性好、附加值高的潜力产品作为全省结构调整的切入点,促进资金、劳动力、技术、企业家等生产要素向潜力项目积聚,由此形成新的优势产业。
调整思路明确后,省委、省政府迅速确定和启动了221项结构调整重点项目,通过贴息入股等方式加大扶持力度,对重点项目企业进行产权多元化改制,促使一大批民营企业迅速发展壮大。与此同时,山西省以加快煤炭产业转型为突破口,实施原煤转化升值和能源洁净化,把单一的原煤生产升级为洗选、焦化、水煤浆、配煤、煤层气和煤变电。
结构调整为山西培植了一批优势产业,给全省经济带来可喜变化: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财政收入步入良性循环轨道,城镇居民收入大幅增长,预计今年全省财政总收入可达29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达到6300元;结构水平有所提升,全省先后关停、取缔、淘汰污染落后企业2万余家。


第2版(国要闻)
专栏:

  “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候选人确定
本报北京11月22日讯 由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与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首都10家新闻单位联合主办的第十三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评选活动日前研究确定了30名候选人。
他们是(按姓氏笔划排序):万明坚、王少华、王焕臣、边巴扎西(藏)、刘强、孙丕恕、张亚平、张庆桓、李书磊、杨扬(女)、杨金龙、肖颖彬、闵建功、周文波、林圣雄、迪丽娜尔·阿布都拉(女,维吾尔)、金海、赵晓林(苗)、徐颖军、袁绍宏、郭为、梁建增、黄宝国、景柱、蒋锡培、谢国刚、道日诺(蒙古)、韩杰才、雷凡培、潘殿卿。这30名候选人分布在科技、教育、农林牧渔、企业管理、政法、工交商贸、医药卫生、新闻出版、文化艺术、体育、社会服务、解放军等行业和系统,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评选活动组委会表示,本届评选要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继续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把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取得突出业绩,并为广大青年所赞誉的青年典型评选出来,以激励广大青年奋发成才,为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按评选章程规定,组委会将在候选人事迹公布之日起的一个月内对候选人进行公示,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公示期截至12月20日)。


第2版(国要闻)
专栏:

  卫生部公布食品污染物抽检结果
乳品中无抗生素 蔬菜农药残留少
本报北京11月22日讯 记者白剑峰报道:卫生部日前公布了今年第二次食品卫生监督抽检结果,乳品、蔬菜、酱油和粮食等大部分产品不存在抗生素、有机磷农药、氯丙醇、黄曲霉毒素B1等污染。这表明,我国食品安全状况明显好转。
卫生部组织有关部门对市场销售的82种消毒牛乳、灭菌乳、奶粉等进行了抗生素(氯霉素)残留检测,全部样品中均未检出,合格率100%。在对农贸市场销售的韭菜、黄瓜、大白菜、青菜进行有机磷农药检测中,共检测80个蔬菜样品,合格78个,合格率为97.5%;其中,有两个青菜样品不合格,不合格指标是检出禁止在蔬菜中使用的甲胺磷农药。在对市场销售的50种酱油进行的氯丙醇检测中,检测结果全部合格。
在对市场销售的花生米、玉米(粉、片、粒)进行黄曲霉毒素B1检测中,共检测产品38种,检测结果全部合格。本次还对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进行了抽检,结果表明:除个别糖果、蜜饯中色素、甜蜜素使用量超标及个别酱腌菜防腐剂使用量超标外,未发现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情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