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1月1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新鲜经验)
专栏:神州瞭望

  上海:户口簿推倒城乡“围墙”
  上海松江区新桥镇春申村24岁的农民朱峰,几天前到镇派出所为自己刚刚满月的女儿朱子悦报户口,不到10分钟就办完了。他接过户口簿看见女儿的户口上打印着“非农业家庭户口”的字样,非常感慨:女儿不再因为父母是农民就天生而为农民了。他相信女儿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会比他这一辈有更多的机会和保障。
  上海市规定凡2001年1月1日起在郊区农村出生的小孩,都可以报城市户口。从此,在上海农村新出生的孩子将直接被登记为城镇居民,“农民”将不再是他们“世袭”的身份印记,而仅仅是一种“职业称谓”。
  在偏远的练塘镇,去年建成的就业服务中心,对农民来说是一个“新奇的东西”。与过去私下托亲戚朋友“找工作”不一样,服务中心电脑数据库里满是镇里求职者的简历、特长、要求和培训记录,以及招工单位的招工信息。
  上海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第一次将农民就业问题纳入自己的管理服务范围。全市130多个乡镇都已建起了农民就业服务机构,而且与全市各级就业信息网络联网,形成城乡统一的就业服务平台。
  上海还将在现行的农村养老保险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之间,新建立一种小城镇养老保险制度,这是专为农村里的新市民“量身定做”的。
  (李荣)


第7版(新鲜经验)
专栏:神州瞭望

江西:“一费制”减轻农家负担
  15岁的詹美琪,今年9月份开始在江西省波阳县波阳镇芝田小学读五年级,是班上年龄最大的学生。原来,因为家里贫穷,詹美琪自小学一年级开始就读读停停,今年上半年的学业给耽搁了。今年秋季开学,因为学校实行了“一费制”,学费降了大半,母亲又同意让她读书了。
  江西省自去年开始在遂川县和上犹县实行教育“一费制”试点,今年秋季开学时在全省21个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和281个省级贫困乡镇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铺开实行。
  在实行“一费制”前,大部分农村小学的收费每人每学期都在150元以上,多的达200元,农村中学每人每学期收费在350元至400元间,住宿费是每人每学期60元以上,有的上百元。
  实行“一费制”后,学校向学生收取的费用约为原来的40%—45%。以往学校费用支出中的民办教师民助部分、代课教师工资、公办教师政策性补贴等部分都转为了财政转移支付。
  “一费制”让孩子的家长们喜笑颜开。波阳县600多所农村中小学实行了“一费制”,21万余名农村中小学生从中受益,减轻了21万个农民家庭的教育负担。余干县600多所农村中小学实行“一费制”后,向学生征收费用比往年少了2790万元,减轻农民负担46.7%。
  (李美娟)


第7版(新鲜经验)
专栏:新境界

  发展带来新变化
  董宏君
  “没料到几乎每个商业区路旁都高耸着熠熠生辉的银行——其中不乏发展银行和商业银行。没料到处处都能听到此起彼伏的手机交响乐铃声……”2002年7月,美国《洛杉矶时报》专栏作家约翰·巴尔扎尔在文章中写道,“北京的速度令人惊叹。”
  这一个又一个“没料到”,令世界为之瞩目。中国人的日子每一天都不一样。
  从解决温饱,到总体上实现小康;从香港回归,到澳门回归;从成功申办奥运会到加入世贸组织;从翱翔太空的“神舟一号”到“神舟三号”……奋进的中国在一天天崛起。
  伴随中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已与父辈大不相同。
  “衣食住行”的消费概念已不同从前:从吃“好的”,到吃“健康的”、“绿色的”,“食”的消费比重也开始让位于“衣住行”;衣着已从“结实耐穿”转向追求个人风格与时尚;住房、轿车对普通民众来说不再仅仅是梦;统一规划、环境优美、服务设施配套的“小区”,在取代“胡同”、“里弄”的同时,也带给人们全新的现代化生活理念;住房、交通、通讯、教育、旅游等方面的开支明显增加,人们越来越舍得“花钱买时间”、“花钱买教育”、“花钱买健康”、“花钱买服务”……
人际交往也花样翻新:过去亲朋好友逢年过节相互走动,往往是送些食物礼品或“压岁钱”,如今送鲜花贺卡、礼品书籍蔚然成风。
  在中国传统的“回家”过年的人潮中,选择“离家”过年的人也似乎越来越多:南方人到北方看雪,北方人到南方看海……
有百年历史的“电报”业务也已经在我国全面“退休”。“网络生活”不再神秘,“上网”不再是一种时髦,而是人们生活、工作的现实需要;电子商务、电子银行日益普及,网上购物、咨询更是琳琅满目……
  2002年初,作为第374位登上八达岭长城的外国元首——美国总统布什感叹道:“长城依旧,而中国却今非昔比。”
  今非昔比的中国,使人振奋,13年的艰辛开拓令人难忘,13年的辉煌跨越,每一步都牢牢地围绕着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发展是硬道理”,发展,带给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


第7版(新鲜经验)
专栏:十三年来

  “公选”让人才脱颖而出
本报记者 盛若蔚
  2002年6月21日,在欧斌的记忆里,印下了饱满的一笔,因为从那一天起,他告别了5年的处长生涯,通过公开选拔,晋升广东省地税局总经济师。“人生的转折点,事业的新平台。”作为人事制度改革的受益者,欧斌对“公选”有着特殊的感情。
  欧斌只是近几年来广东省副厅级领导干部公开选拔中诸多胜出者之一。如今在广东,“公选”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时髦词,一批批能奔善跑的“千里良驹”通过这一特殊赛场脱颖而出,驰骋在广东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上。
  享受激情“公选”
  不觉间,“报名了没有?”忽成“公选”前处级干部见面时的问候语。如今,一种“公选”氛围在广东的干部中日渐浓郁,若想晋级,投身公选,成为一种“时尚”。这在前几年是不可想象的。
  “以前选拔干部往往是‘伯乐选马’、‘领导点将’,以至初搞‘公选’时,大家将信将疑,不知是否在‘作秀’,报名的人是少之又少啊!”广东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公选办的同志对当年的冷场印象深刻。
  中央颁布《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之后,广东省委下定决心,拿出的职位无论在数量和力度上均史无前例。在多方推动和宣传下,2000年的第二次公选便热气腾腾:846名考生云集一堂,竞争14个岗位,人气之旺超乎预想。
  一浪未平,一浪又起,2001年底至今年6月的第三次“公选”,更是应者如云,2173名俊贤放马逐鹿,就20个炽热的副厅职位一决高下,将“公选”的热浪推向新的高潮。
  “关键是观念在变。”曾两入考场而最终中的的省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鲁开垠一语道破“玄机”,“第一次还不敢‘吃螃蟹’,大家都在看,等瞧见别人真的上了,那还犹豫什么?——考!”
  历经数次摔打,考生亦日趋成熟,上则很光荣、下也不丢人的“公选”心境渐入人心。省地税局计财处处长陆耀炳,虽倾力打拼,终未能遂愿。“参与便是一种精彩,其间让我长进不少,满怀热情参加如此有热度、有激情的竞赛,本身就是一种享受。”
  钟情制度创新
  邓小平同志说过,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
  论时间,广东“公选”在全国抓得并不算早,规模亦非最大,但其在制度建设方面的“功力”却异常深厚。从“职位公选”到“分类公选”,从“情景模拟”到“自己考自己”,“公选”一次比一次科学,一次比一次成熟。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公选办主任罗东凯指出:“‘公选’在省委领导下,一开始就立足做精品,走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之路是必然选择。”
  “我局正副局长均无专车、无秘书,经常吃饭自己掏钱,对此你怎么看?”“假如一、二把手不团结,在会议上对重大问题意见不统一,二把手的意见更符合实际,你支持谁?”类似这样源自现实而非书斋的考题在考试中随处可见,“公选”面试重在考能力和素质,平日缺乏思考的考生往往措手不及。
  考实不考虚,考活不考死,考好不考倒。省公选办推出的这一考试指导思想,使众多应试者受益匪浅。仅提前数十日从国外匆匆赶回的温国辉,未经刻意准备便“突出重围”,如愿折桂,成为省经贸委副主任。“公选”是学习的竞赛,也是工作的竞赛。考试结果显示,越是能够熟练地将理论联系实际,越富有实践经验,胜出的几率往往越高。
  笔试、面试、组织考察,关关有难度,场场都烫手。“要突破这三道‘防线’绝对需要真才实学。”亲历两次“公选”组织工作的省政法委政治处处长王格,对公选的“考人”深有感触。
  三次“公选”,次次革新。广东“公选”,自诞生起就以改革的姿态演绎竞赛,并以改革的精神向纵深推进。从明年起,新的省、市、县联合公开选拔厅、处、科领导干部制度又将在全省试行。广东公选,一年一个样!稳步向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推进。


第7版(新鲜经验)
专栏:神州瞭望

  河南:小额借款助职工脱困
  河南开封市女工齐秀花41岁那年从毛巾被单厂下岗后,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创办了金凤凰绣品厂。4年前,在开封市总工会5万元小额借款的帮助下,她顺利完成了第一份出口订单。
  如今,齐秀花的公司拥有固定资产300万元,厂内职工近200人,厂外加工绣花的姐妹500多人,年出口产值近300万元,产品销往美、德、意、英等国家。
  像齐秀花这样,依靠工会组织的小额借款实现创业自救的下岗工人不在少数。据统计,1998年以来,河南省各级工会累计发放小额借款资金达3610.84万元,共帮扶职工26897人实现再就业和自我创业,有20525人基本摆脱了困境。小额借款资金回收率平均在90%以上。
  作为“送温暖基金”的一部分,河南是从1998年下半年开始在全省开展小额借款帮扶工作的。小额借款通过一定的资金扶持,帮助部分有脱困条件的下岗职工开展养殖、种植、庭院经济、小门店、小服务等,实现再就业,摆脱困境。
  从河南省总工会的50万元起家,河南省的小额借款资金“雪球”越滚越大,帮扶对象也由最初的几千人发展到两万余人。
  河南省总工会负责人表示,到2005年,河南省将通过工会经费、政府支持、企业捐助、社会募集等渠道多方筹集资金,力争小额借款资金达到1亿元以上,帮扶5万名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
  (桂娟)


第7版(新鲜经验)
专栏:编辑点评

  聚光下的感觉
  引入竞争机制,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扩大了选人的视野,拓宽了选人渠道,为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不少“公选”出来的干部自豪地坦言,身为“公选”干部,有种聚光灯打在身上的感觉,“组织和群众选择了我,决不能给‘公选’抹黑。”
  奋发才会有为,有为才会有位。近年来,全国公开选拔的干部人数大幅度增加,公开选拔的职位发生较大变化,选拔范围逐步扩大。不久前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明确规定:“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方式之一。”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会有越来越多的“良驹”从赛场上不断胜出。


第7版(新鲜经验)
专栏:

  “群众不富我心不安”
十六大代表、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河南省濮阳县西辛庄村党支部书记李连成(中),带领支部创“五好”,带领群众奔小康。近年来,村两个文明建设有了很大进步。“办事公,财务清,路平河通。”这是李连成治村兴业之道。


第7版(新鲜经验)
专栏:新镜头

  手摇拨浪鼓,肩挑货郎担,走南闯北鸡毛换糖挣点小钱贴补家用,这是过去浙江义乌商人的典型形象。
  改革开放以来,义乌人把握机遇,率先开放市场。近十几年来,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六易其址,多次扩建,成为神州的市场“航母”,交易额一直位居全国集贸市场之首,如今每年上缴国家税收超亿元。
  近年来,精明的义乌人依托自身大市场的辐射功能,先后在乌鲁木齐、兰州、黑河、云南等地办了40多个分市场的基础上,走出国门,在俄罗斯、巴西、南非等地办起了多个义乌分市场,产品辐射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现在常驻义乌从事小商品出口业务的境外机构达100多家,外商有3000多人。今年1至9月,义乌小商品市场出口交易额超过13亿美元,其中自营出口额达2.8亿美元。一年一度的义乌小商品博览会从以往的地区性展会升格为国际性展会。昔日农业“高产穷县”的义乌,经济社会综合水平已跃居全国县(市)“20强”。(附图片)
  上图:昔日的鸡毛换糖货郎担。左图:设施一流的义乌国际商贸城一角。卢国良摄影报道


第7版(新鲜经验)
专栏:新词典

  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1997年9月,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正式阐述了“依法治国”的思想。在“七一”讲话中,江泽民同志再次强调:“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第7版(新鲜经验)
专栏:新词典

以德治国
  “以德治国”就是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积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并使之成为全体人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规范。
  1996年10月10日,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奋斗目标、核心内容、主要手段等问题作了详细的规定。1997年9月,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强调了道德建设的意义。2001年1月,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了“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的治国方略。在“七一”讲话中,江泽民同志再次强调:“要把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为社会保持良好的秩序和风尚营造高尚的思想道德基础。”


第7版(新鲜经验)
专栏:新词典

公民基本道德
  2001年10月,中共中央面向全国公开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集中概括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这20个字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既包含了传统美德、革命道德的内容,又弘扬了时代精神,体现了时代特色,适用于所有社会人群,是每一个公民都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大力倡导这一基本规范,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进一步推进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形成,是我们党对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道德体系的最新认识成果。


第7版(新鲜经验)
专栏:新感受

群众呼声是第一信号
  十六大代表、河北邯郸市委书记 董强
  即将参加党的十六大,我思考最多的是怎样身体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邯郸的事情办好,为党争光。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工作信号。
  坚持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邯郸是老工业基地和传统农业大市,基本的市情是发展还不够快,加快发展是人民群众最迫切的愿望。作为领导干部,在抓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上,一定要有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工作实践中,我们把中央的大政方针和邯郸实际结合起来,连续4年组织实施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企业改革发展、重点项目建设、城镇建设与管理四大攻坚战。
  坚持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就是我们改进工作的重点。经济发展环境不宽松一度成为群众反映较强烈和不满意的焦点,为此,我们把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作为党委、政府抓经济工作的一个主要着力点。适应加入WTO新形势,开展了“诚信邯郸”活动,并把建设“诚信政府”作为诚信活动的首要目标,着重解决一些政府部门存在的服务意识差的问题,在全市53个执纪执法机关、经济管理部门和社会服务单位开展了以“树立行业新风、优化经济环境”为主题的行风评议活动。
  坚持从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抓起。群众评价党的作风,更多的是看领导机关,看领导干部。我们从市级领导抓起,坚持领导干部“信访接待日”、“三级书记信访例会”等制度,作为市委书记,我坚持做到每封写给我的群众来信都亲自拆阅,抓住群众急着解决的问题督办落实。为及时掌握社情民意,实行了市、县、乡三级“民情分析会”和干部工作日志制度,完善了社情民意反馈网络。(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