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0月8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社论

  新的伟大工程的光辉篇章
  党的建设是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一大法宝。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实际结合起来,建设起一支团结统一、纪律严明、英勇善战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毛泽东同志豪迈地将党的建设称之为“伟大的工程”。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创造性地运用于当代中国,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并紧密联系这条路线推进党的建设,开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改革和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创造了新鲜经验,取得了巨大成就,谱写了光辉篇章。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是一个关系党的命运和国家前途的根本问题。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和研究。在深刻分析国内外形势变化的基础上,提出新时期党的建设必须紧紧围绕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来进行,必须联系党的中心任务来展开,必须朝着党的建设总目标来加强。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党的十四大对加强党的建设和改善党的领导作出全面部署。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就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党的十五大确立了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目标,对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提出基本要求。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提出“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主要任务。
  在世纪之交,江泽民同志深刻总结我们党近80年的历史经验,根据国内外、党内外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从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表了极为重要的“七一”讲话和“五三一”讲话,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对贯彻“三个代表”的根本要求,作了全面深刻的论述。“三个代表”从根本上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坚持“三个代表”是我们党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根本宗旨和根本任务的集中体现,是对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提出的根本要求,为我们在新世纪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的建设的一个鲜明特点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党要管党和从严治党,围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认真研究和解决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党的自身建设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在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广泛开展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活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以整风精神在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中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在全国农村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坚持民主集中制,建立健全科学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保持并不断增强党的活力。按照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干部队伍。大力加强国有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和街道社区党组织的建设,大力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全面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建设,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不断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力度,以党风廉政建设的实际成果取信于人民。颁布《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一批重要规章制度,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提供坚实的制度保证。
  这一切充分说明,我们党聚精会神抓党的建设,做了大量艰苦细致、富有成效的工作,走出了一条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的光辉之路、成功之路。13年来,我们国家经历各种严峻考验,应对各种复杂情况,排除各种困难和风险。不论遇到什么样的情况,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保持旺盛的活力,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这都是同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领导改革和建设的伟大奋斗中,更加成熟和坚强,不愧是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当前,全党和全国人民正在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党的十六大将认真总结党的十五大以来五年的工作,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取得的基本经验,对新世纪新阶段全面推进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战略部署。中国的兴旺发达关键在党,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党肩负人民的期望,人民寄希望于我们党。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有全党同志在“三个代表”指引下焕发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我们党必将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必将建设得更加充满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永葆生机和活力。


第1版(要闻)
专栏:

  江泽民签署军委文件批转《总后勤部关于实行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若干问题的意见》
  本报北京10月7日讯 新华社记者胥金章、本报记者郭嘉报道: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日前签署中央军委文件,批转《总后勤部关于实行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若干问题的意见》。
  中央军委文件指出,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是江主席和中央军委从国家和军队建设战略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解决军队办社会问题、加强质量建设的有效途径,也是减轻国家负担、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全军各部队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切实加强领导,注重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改革健康发展,确保改革目标如期实现。
  中央军委批转的《意见》,是解放军总后勤部为了确保“十五”期间实现军队生活保障社会化的改革目标而下发的。《意见》对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中,生活保障社会化改革单位的界定、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实现标志、职工分流、经费保障、加强组织领导等5大类、20个方面的问题,明确了范围、作出了规定、提出了要求。
  《意见》对改革单位范围作出了界定,明确指出,驻大中城市的军以上领导机关和非作战部队要实行生活保障社会化;对大中城市、军以上领导机关、非作战部队的涵义同时作出详细说明。
  《意见》说,军队生活保障社会化的主要内容包括饮食保障社会化、商业服务社会化、营房保障社会化等7个方面。对上述内容实现社会化的标志,《意见》也作出了具体的规定。
  《意见》指出,改革中的职工分流问题,要坚持人随任务走的原则,采取“重组改制”的办法,按照《劳动法》的有关规定,移交、剥离、分流。要通过深化职工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实现与国家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接轨的步伐,逐步压缩军队职工规模,“十五”期间职工总数要比“九五”末减少15%。
  《意见》强调,要通过转化现行标准经费中的相关经费、适当补助改革启动经费、分配国家税收补助经费、改革单位自筹经费等办法,解决改革中的经费保障问题。
  《意见》要求军队各级领导要以对军队建设负责、对历史负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切实加强对这项改革的组织领导。要以江主席关于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指导,以军委确定的改革指导思想和原则目标为依据,引导广大官兵和职工,服从大局,转变观念,自觉支持、参与改革。要加强军地之间的协商与沟通,在合作方式、人员分流、税费缴纳等方面,积极争取地方的支持与帮助。


第1版(要闻)
专栏:

  江泽民与普京通电话
  就双边关系交换意见,一致认为中俄应进一步加强沟通、协调与合作  
  新华社北京10月7日电 国家主席江泽民今天与俄罗斯总统普京通了电话,就双边关系交换了意见。双方一致认为,中俄应进一步加强沟通、协调与合作。


第1版(要闻)
专栏:

  胡锦涛在重庆考察工作时强调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
  新华社重庆10月7日电 (记者黄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胡锦涛近日在重庆考察工作时强调,统一思想是统一行动的前提,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奋斗的重要保证。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充分发挥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一思想、指导工作,努力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体现在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
  国庆期间的巴渝大地,到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10月3日至7日,胡锦涛在重庆市委书记贺国强、市长包叙定等陪同下,来到重庆市考察工作,实地了解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开展扶贫助困、库区移民安置、再就业等工作的情况。
  在考察重庆环线高速公路、大佛寺长江大桥和建设中的北部新区时,胡锦涛强调,重庆要抓住国家加大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既要加快在建项目的建设进度,保证质量,使工程尽早竣工投产、发挥效益,又要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抓紧做好新开工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既要争取国家支持,用好国债资金,又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多渠道吸引社会资金参与重庆的基础设施建设。
  胡锦涛十分关心重庆城乡困难群众的生活。在渝中区大坪街道等居民小区,胡锦涛来到困难群众家中,关切地询问他们的生活和就业情况。胡锦涛说,我们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下大力气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增加社会保障资金投入,保证城镇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同时,要把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和重大的政治任务来抓,千方百计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三峡库区移民安置工作是胡锦涛这次考察的一个重点。冒着蒙蒙秋雨,胡锦涛专程前往丰都县考察移民迁建工作情况,并看望了几户库区移民。他对陪同考察的当地干部说,三峡库区移民工作是关系广大移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也是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要坚持开发性移民方针,认真落实有关政策,全力以赴打好库区移民攻坚战。一方面,要立足当前,加快移民迁建进度,抓紧做好库底清理工作,确保三峡工程二期移民目标如期实现;另一方面,要着眼长远,加快库区经济发展,帮助移民群众广开致富门路,真正使库区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考察结束时,胡锦涛听取了重庆市委、市政府的工作汇报,并作了重要讲话。胡锦涛充分肯定了重庆建立直辖市五年来各项事业取得的新成绩。他说,重庆作为长江上游的工商业重镇和连接我国中西部的一个重要战略枢纽,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应该走在前列。要按照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努力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的要求,振奋精神,开拓进取,不断开创重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胡锦涛在讲话中强调,做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实现我们的宏伟目标,关键在于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他希望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大力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要与时俱进,努力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进一步增强改革意识、开放意识、创新意识,创造性地做好各项工作;要顾全大局,加强团结,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努力形成团结一致干事业的整体合力;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深入基层,狠抓落实,关心群众的安危冷暖,真正把精力用在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上;要继承和发扬伟大的“红岩”精神,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真正做到一身正气、一尘不染,以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和人格力量影响和带动群众。
  考察期间,胡锦涛还会见了驻渝部队副军以上干部。


第1版(要闻)
专栏:党的建设巡礼

  始终抓住“首要任务”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的思想建设成就综述
  本报记者 崔士鑫
  开栏的话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和党的十五大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思考,并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使党的建设得到全面加强。
  从今天起,本报开辟《党的建设巡礼》专栏,报道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取得的各项进展和辉煌成就,报道我们党在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中创造的新鲜经验。
  重视党的思想建设,从思想上建党,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造和优良传统。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坚持把思想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作为带动其他方面建设的根本性建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重大成就,构筑起了强大的精神支柱。
  把“首要任务”放在首位
  一个政党,只有思想统一,才能步调一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对党的思想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1989年12月,江泽民同志就指出:要“切实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13年来,我们党一方面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另一方面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具体措施。
  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并提出用这一理论武装全党的任务。1997年,党的十五大鲜明地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江泽民同志指出:“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根本的是坚定不移地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这为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树起了旗帜,指明了方向。
  为把加强党的思想建设这一“首要任务”落到实处,1998年11月21日,中央决定在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中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全国有70万县以上领导干部参加。这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尤其是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的一个创造性探索和成功实践。
  扎实推进理论武装
  “原来以为‘三个代表’是大道理,离我们基层干部千万里;现在知道‘三个代表’是大真理,基层干部应该时刻记心里。”这是浙江省淳安县一位农村干部参加农村“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的真实感受。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思想上建党”取得了多方面的重要成就,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的成果是其中的一部分。
  党的十四大后,为了把“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任务落到实处,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精心编辑出版《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和增订再版第一、二卷,连续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研讨班,先后三次召开全国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印发《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等等。一个学习理论的热潮遍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
  1997年的金秋时节,党的十五大在北京召开。十五大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大会的主题——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会后中央专门安排新当选的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分批到中央党校学习邓小平理论。1998年6月24日,中共中央专门发出《关于在全党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通知》,进一步动员全党兴起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新高潮。同年7月17日,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联合召开了学习邓小平理论工作会议,具体部署中央《关于在全党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通知》的贯彻落实。一个波澜壮阔的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新高潮在全党兴起。十五大以来,全国有3700万干部参加了各种形式的脱产学习培训,约占全国总数的90%。
  世纪之交,江泽民同志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新问题和新任务,根据我们党肩负的历史使命和党的自身建设实际,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在2001年的“七一”重要讲话中作了全面深刻阐述。“三个代表”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全党迅速兴起了学习、宣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热潮,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好学风
  在坚持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扎实推进理论武装工作的过程中,党中央反复强调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注重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能靠本本去框实践,而是用实践去发展本本;在学习中武装,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这成为全党同志的共识和自觉行动。
  与此相联系,各地各部门不断创新理论学习方式,建立健全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制度。目前,全国县以上党政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已形成了“干部脱产进修”、“党委中心组学习”、“干部在职自学”三位一体的格局。各地还涌现了“双休日党校”、干部“夜读”等新做法。不少地方还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调查研究制度,建立健全学习考核制度,逐步形成了端正学风的科学机制。
  思想政治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全党同志思想水平的大提高和事业的大发展。干部群众都反映:“学和不学、浅尝辄止学和深入系统学、照本宣科学和联系实际学,就是不一样。”


第1版(要闻)
专栏:从身边看变化今日谈征文

  “鹊桥”越来越短
  四川 段弘
  从我工作的四川大学到我爱人所在的崇州某部队,相距50公里。我们相识至今,这50公里见证了我们的爱情,我们的来往也见证了成都市的变化。
  1997年,我们刚相爱时,每个周末,我都焦急地等待他,可常常等来的却是他的电话:“对不起,我来不了,已经没车了。”为此我不知生了多少气,总认为他心不诚,连这座“鹊桥”都搭不起来。到他的驻地去了一趟,我才体会到其中的艰辛。从我的住地到公交车站要步行10分钟,需要换乘两次公交车,一次长途车,一次小三轮,才能到他那里,要走三四个小时。
  1998年我们结婚后,这段路发生了很大变化。出门走2分钟就可乘公交车,也不用转车。最近,报上刊登成温邛高速公路建设的消息。他把报纸拿给我看,说:“给你买辆车吧,以后半个小时就可以回家了。”我高兴地笑了。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我们的“鹊桥”也越来越短。


第1版(要闻)
专栏:从身边看变化今日谈征文

  “三角包”看不见了
  上海 王琢成
  年轻人对“三角包”有些陌生。以前,食品店买零星炒货、干果、干菜等,售货员都是用铲子,或者用手抓,在盘秤上一称,用一张长方形的草纸,包成一个个见棱出角的三角包。要包得又快又好看,丢上柜台不散不破。包三角包的技术,是食品售货员的基本功。
  我吃了40年商业饭,包三角包是我的“拿手好戏”。自我1985年退休后,眼看着三角包从柜台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各式各样精美别致的包装:有盒装、袋装、消毒包装、真空包装等。与包装同时变化的是商品。以前商店里卖的食品大多加工较粗,用草纸包装既粗糙也不卫生;现在的商品都是精加工,多种多样,而且大部分是新产品,新包装。有的食品和包装能够保鲜一周两周,甚至保鲜一年两年。商店也分大商场、大卖场、专卖店、便利店、超市等。琳琅满目的商品、五颜六色的包装让人眼花缭乱,人们想到的、未想到的,厂家和商场都想到了。
  包装的变化,反映了市场的变化,也折射出我们生活的进步之快之大。


第1版(要闻)
专栏:从身边看变化今日谈征文

  报箱挂在门口
  山东 王汝金
  这几年,家庭报箱成了城市一景。
  改革开放初期,有条件订阅报刊的家庭不多,街上也没有报摊。我喜欢看报,却没有多余的钱订阅,只能在单位“蹭”报看。报纸少,看的人多,只能传着看。
  这些年,收入提高了,报刊市场也丰富了,我订了多种报刊,门口挂上了报箱。生活在农村的老母亲虽然俭朴惯了,却不反对订报。今年夏天母亲在我家住了一段日子,见我天天看报纸,念叨说过去日子穷没念书,不然也能像城里老人一样,天天看报该多好。
  家里订的多种报刊,反映出生活质量的提高。看到街上一个又一个报摊,家家户户门前的一个又一个报箱,禁不住感慨万千。水涨才能船高,改革开放让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也使大家的精神生活更加充实。


第1版(要闻)
专栏:日新月异看神州

  10月7日上午,随着一块重达180吨的大型钢结构吊装到位,上海卢浦大桥合龙。卢浦大桥主跨达550米,比目前已建成的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钢结构拱桥还长32米,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拱桥”。大桥合龙后,还将进行桥面板以及水平拉索安装等一系列施工。预计年底将实现主桥桥面贯通,明年上半年建成通车。
  本报记者 屠知力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