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0月14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专页)
专栏:发展特色争创优势

  阳澄湖畔新相城
  本报记者龚永泉
  苏州相城区很古老:公元前514年,春秋战国时伍子胥奉命构筑阖闾大城,曾到此“相土尝水,象天法地”,谋划姑苏建设的蓝图,相城由此而得名;相城区很年轻:去年2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吴县市,分设相城区和吴中区,目前,“区龄”只有20个月。
  相城区位于苏州北大门,东临苏州工业园区,西与苏州新区相望,名闻遐迩的阳澄湖就在境内。全区辖10个镇,一个省级开发区,总面积477.2平方公里,总人口34万。
  既对外商笑也对私营业主笑
  相城区过去属于吴县市北部,农业是主导产业,上世纪改革开放20年间,总共引进外资240多个项目,包括注册资金和境外借资在内,引资总额才5亿多美元。面对经济的转型,区委书记顾子然说:“外向型经济和私营个体经济是推进我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风火轮’,我们既要对外商笑,也要对私营业主笑。”
  这“两笑”还真笑出了喜人的硕果:今年上半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13家,增资项目13家,新增合同外资8.87亿美元,同比增长9.3倍,新增到账外资6800万美元,增长2.8倍,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1亿美元,其中出口5500万美元,分别增长50%和17%。全区新增私营企业508家,注册资金4亿元,实缴税收1.5亿元,增长59%。
  当然,在“笑”的背后,是出力流汗的扎实工作:按照“五纵四横两联”的大交通规划,去年道路开工总里程达46.6公里,竣工19.3公里,投入资金1.47亿元,是整个“九五”投资总和的1.5倍。今年道路投资则达到2.3亿元。两个开发区更是比翼齐飞:去年4月,潘阳工业园在黄埭镇开工兴建,至今年9月,已经签约外资项目47个,合同利用外资4.5亿美元;相城经济开发区被批准为省级开发区,今年3月兴建,规划面积11.7平方公里,启动面积4.36平方公里,目前已引资5亿多美元。今年将投入4.5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由外商投资的四星级宾馆及度假别墅区也即将开工,加上已建成的苏州国际外语学校、中兴高尔夫球场,开发区的配套设施更加齐全。一位前来投资的外商把四通八达的道路称为“黄金道”,而把热火朝天的开发区称为“聚宝盆”。
  在外部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能否吸引投资者,关键靠软环境,就是比服务比效率。相城区树立敬商、亲商、安商意识,对外资提供一条龙服务,做到大事、小事、家事,事事关心,实行“服务终身制”,靠热情、干劲把客商留住。台湾一家鞋业有限公司总投资600万美元,由于急需生产供货,而厂房尚未建好。开发区当天就与蠡口国际家具城联系,调剂2000平方米暂作厂房,投资商不胜感激。
  今年3月,相城区私营企业南亚集团挥洒出大手笔:投资1.2亿元兴建国际会展中心,作为苏州电子信息博览会的主会场。会展中心总建筑面积达5.6万平方米,10月15日,将迎来与会的客商超过万人。
  同样令相城人自豪的是,全区科技创新力度明显加大。上半年,全区共申报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78项,其中4个项目已申报国家火炬星火计划项目。全区申请各类专利199件,比去年同期增长12倍,渭塘镇被评为苏州市唯一的知识产权工作示范镇。
  爱拼才会赢,爱“笑”有回报。今年上半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去年同期增长20.4%,财政收入增长51.4%。
  这回,该轮到全区老百姓笑了。
  既“顶天立地”又“铺天盖地”
  培育建设市场,让市场带动和促进产业发展,形成市场“顶天立地”,基地“铺天盖地”的产业链,是相城区经济的一大特色。
  相城区有一个蠡口国际家具城,规模在华东地区雄踞第一。蠡口是原先的镇名,相传春秋时范蠡携西施曾在此养鱼而得名。1983年,蠡口镇几个家具企业联手办起了家具市场,只有7000平方米,到20世纪80年代末,市场发展到4万平方米,一些浙江、广东的客商也来此安营扎寨。1997年,汇海隆家具集团投资1个多亿,兴建面积超过15万平方米、南北长度超过1公里的家具城。1998年,蠡口家具城更名为蠡口国际家具城。
  今年初,蠡口镇与相邻的陆慕镇合并成立了元和镇,但蠡口国际家具城却依然声名依旧。走进家具城,强烈的印象是一个“大”,仿佛分不清东西南北。据介绍,家具城占地1000多亩,营业和仓储面积达120万平方米,汇聚了全国各地3000多户客商。家具城在自身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极大地带动了如辅料市场、运输市场及餐饮业的发展。现在,元和镇近7万人口中,在家具或相关行业从业的人口就有4万,几乎成了家具镇。
  在锡剧中有一代表作《珍珠塔》,走进相城区渭塘镇的“中国珍珠城”,可以看到各种大大小小的用珍珠编串起来的珍珠塔工艺品。中国珍珠城占地3.2万平方米,每天有8000人进场交易,年珍珠交易量达800多吨,占到全国淡水珍珠的2/3,年成交额达10亿元。
  珍珠城里有数以千计的家庭作坊,加工各种珍珠饰品、工艺品,使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各种珍珠项链、颈链、手链、戒指、耳环自不待说,还有珍珠胸花、珍珠领带,甚至是珍珠衬衫。至于工艺品更是灵气十足:珍珠画熠熠生辉,珍珠塔剔透玲珑,珍珠树流光溢彩,珍珠徽雕巧夺天工,还有各种珍珠动物,组成系列生肖,人见人爱,叹为观止。生产珍珠保健品、珍珠化妆品的企业也在珍珠城附近落户了。
  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的渭塘人决意要做大做强珍珠产业,于是在本地水面利用已趋饱和的情况下,又到太湖、洪泽湖等周边地区开辟养殖基地。正是依靠多样化的经营方式,渭塘珍珠产业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
  目前,珍珠产业已向旅游业延伸,新建了观光加工场、逍遥采珠塘,让游人体验荡舟采蚌、破蚌采珠等具有水乡风韵的农家乐活动。10月中旬,相城区将在此举办珍珠博览会,数千外商已相约前来。
  拎好特色“菜篮子”
  “朝霞映在阳澄湖上,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一出京剧《沙家浜》把阳澄湖唱得举世尽知。而阳澄湖16万亩水面80%就在相城区,而今,又以阳澄湖大闸蟹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秋风响,蟹脚痒”,阳澄湖盛产青壳、白肚、金爪、黄毛的清水大闸蟹。相城区里的阳澄湖镇和湘城镇,是阳澄湖大闸蟹的两个主要养殖地。阳澄湖镇上2.2万人口中,一大半人从事与螃蟹养殖有关的行业,每年光是养大闸蟹,产值就有1个多亿;螃蟹的产地很多,为何阳澄湖大闸蟹能独领风骚?原来,阳澄湖不仅水质好,而且水底泥土比较硬,螃蟹在硬地上爬行,不仅磨出了利爪,也锻炼出结实的蟹黄蟹肉。把别地的蟹放在玻璃台面上,有的站不起来,有的爬行缓慢,而阳澄湖蟹却能灵活自如,即使壳上压块砖头,也能掀开爬走。
  “中国阳澄湖清水大闸蟹”在因特网上注册建立了自己的专业网站,网上求购大闸蟹的信息纷至沓来,每年外销港澳地区和日本、新加坡等的大闸蟹在300吨左右,约占总销量的1/3;此外,北京、上海、深圳、南京等地一批星级饭店直供占1/3;剩下的就是通过市场“爬”到了百姓的餐桌上。
  鲁迅说:“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相城区的蟹农以“吃螃蟹”的精神去做养螃蟹的事业。阳澄湖镇和湘城镇都建有大闸蟹批发市场,成立了经销公司,还各自为大闸蟹注册了商标:“阳澄之王”和“阳澄湖”牌。另外,两镇与上海一家投资公司合作,完成了股份制改造,组建了江苏阳澄湖大闸蟹股份有限公司,正积极准备包装上市。
  为了拎好特色“菜篮子”,相城区斥资500万元在元和镇建立了一个61亩的现代化综合水产经营基地,与中科院有关部门联手养殖南美白对虾、中华史氏鲟、淡水石斑鱼和巴西太阳鱼四大水产,最近还投巨资引进韩国田螺、澳龙,美国斑点叉尾鱼和长江胭脂鱼等国际热卖品。
  由于相城离上海不过50分钟的车程,蔬菜与水产品都能新鲜入沪,因此很受上海市民的欢迎。受市场激励,上海的一些经销商现在特地赶到相城收购农产品。位于阳澄湖镇的“干生元”奶牛基地在相城区很有名气,基地有高产优质奶牛600多头。上海全佳乳品公司找上门来订奶,不久上海光明乳业公司也与基地签下供应合同。如今,基地每天的供奶量在30吨以上。
  最近,相城人又动起新脑筋,把目光投向上海的超市,相城生产的芦荟一直受到上海市民的喜爱,过去都是运到农贸市场里销售,供市民食用。现在渭塘镇的一家企业,专门对芦荟进行后期加工,做成蜂蜜芦荟饮料、芦荟果丁饮料等罐装饮品送进上海超市,这家企业还从芦荟中提取元素加工成化妆品原料,供应给一国际化妆品巨头,这种经营方式延长了产业链,使普通芦荟大大增值,由于销售前景看好,这家企业还从外地市场购买芦荟用作后期加工。
  新松恨不高千尺。早在今年7月,相城区已初步确定了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国内生产总值100亿元,增长20%;财政收入超10亿元,增长40%;合同利用外资12亿美元,实际到账外资4亿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0亿元;私营个体经济企业新增数量、注册资金均增长50%;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
  相城,在与时间赛跑。
(附图片)
  压题照片:阳澄湖风光。
  图为坐落在相城区渭塘镇的“中国珍珠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