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月6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大地·评论)
专栏:

  民族复兴与文化复兴
  中国文联书记处书记、评论家 廖 奔
  新世纪开局,人们都熟悉了这样一个词汇:民族复兴。改革开放20年来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以及在全球性政治和经济范域里抵御与战胜风险的强大能力,使得中国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日益显得卓绝翘楚。展望历史前景,无论是西方政治家还是广大华人心中都明白,中华民族的复兴已经不再是缥缈的期待。回顾100余年饱受欺凌的历史,曾经有过灿烂古代文明的中华民族备感屈辱,复兴长久成为炎黄子孙心底深藏的梦。现在,我们终于可以响亮地喊出这个口号,令一代又一代为此浴血奋战的英烈何等快慰!在这重要的历史当口,江泽民总书记呼吁文学艺术界:努力建设对全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具有强大吸引力与感召力的先进文化!吹响了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号角。
  世界上任何民族的兴盛都伴随着文化的强力发展或由其导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统一,是在春秋战国时代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文化推力中实现的。唐朝所达到的世界性辐射力与影响力,则来自于其经济文化的极度兴盛。文艺复兴引发社会由古代向现代转变所导致的工业革命,改变了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面貌。美国成为当今世界的超级强国,其文化和经济同样具有强大的穿透力。中国是一个传统大国,历史上曾经长时期保持和周边国家的文化落差,然而近代以来为人所超越。随着近20年经济的快速崛起与国力上升,中国在全球事务中开始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文化水位也在不断上升。这个良好的势头,使我们看到了前景中的希望。
  现代社会的竞争中,综合国力是至关重要的因素,而其积聚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文化的充填。一个文化在世界民族中具备强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有利于形成向心力,便于动员社会能量,易于汇聚资源与信息,更容易引发创造精神。这是无形的生产力,它对一个民族构成强大的物质和精神支撑。而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工程中,调动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种民族精神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丰厚深沉、博大宽容为其内涵,它激励我们去实现一代伟业。
  江总书记深情地呼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是需要伟大文艺作品的时代,也是能够产生伟大文艺作品的时代。”创作出为人民所需要的伟大文艺作品,是时代赋予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它为文化复兴奠定基石,也为民族复兴透现曙光。让我们以高涨饱满的热情与激情,投入到创作中去吧!


第8版(大地·评论)
专栏:

  加强文艺理论和评论的创新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评论家 张 炯
江泽民总书记在第七次文代会和第六次作代会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文艺的发展,离不开文艺理论的指导和文艺评论的促进。要适应时代特点和结合实践要求,努力加强文艺理论建设,积极开展文艺评论,大胆进行文艺理论和文艺评论的创新,为我国文艺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正确引导。”我作为文艺理论和评论工作者,深感责任的重大。
  面对新世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面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的历史条件,文学艺术如何发展自己,不断创作出优秀的文艺作品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研究,有许多文艺的经验和教训需要总结,作出理论的探讨和升华。更有许多富有创新精神的作品需要评论工作者做出理论的回应和评价。还会有偏离正确文艺方向,散布不健康情绪和错误倾向的作品需要给予严肃的批评。在这种情况下,文艺理论和评论工作者无疑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端正学风和文风,下大力气去加强文艺理论建设和文艺评论工作,并提高和增强创新意识的自觉。
  文贵创新,这是文艺发展的一条重要的规律。历代文艺都是在不断创新中前进的。随着文艺的前进,文艺理论同样要总结新鲜的文艺经验,与时俱进。墨守成规,在文艺理论领域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是没有出路的。在当前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加入WTO所面对的机遇和挑战中,我国文艺的生产和消费,都要受到来自西方的强烈竞争和渗透,而多媒体和电子网络的出现与迅猛发展,更使文艺的存在形态和传播渠道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大众文化和文艺的兴起,边缘性的亚文艺品类如艺术体操、水中芭蕾、摄影小说、电视散文等的出现,既对原有的纯文艺带来冲击,也给整个文艺增加了丰富的层面。还有当代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的建构和文艺实践中的诸多关系,如文艺发展中的民族特色和现代化的关系;中国传统文艺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关系;新的艺术表现手法和方法的运用,包括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象征主义、荒诞派和意识流等创作尝试中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等等,都需要我们去做理论上的深入探索和正确阐明。对于西方后现代主义的表现和影响,也需要有正确的理论认识和批评。所有这些方方面面的问题,在新世纪我国文艺的发展中都是不可回避地摆在我们的面前,需要我们文艺理论和评论工作者去做扎扎实实的工作。希望全国文艺理论和评论工作者携起手来,振奋精神,为建设和发展我们的文艺理论和评论做出共同的努力!


第8版(大地·评论)
专栏:

  编者按: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国作协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是新世纪繁荣发展我国文艺事业的纲领性文件。讲话高屋建瓴,从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的高度,阐释了文艺工作的地位、性质和作用。讲话充分肯定了我国文艺队伍和文艺工作的成绩,明确提出新世纪繁荣和发展我国文艺事业的光荣使命、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文艺工作者深受鼓舞和启发。为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江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我们特别邀请文学艺术领域的领导和专家学者,结合各自的体会和工作实际,从文艺与时代、继承与创新、文艺理论批评与创作、文艺与民族精神、创作与生活等不同角度各抒己见。希望对深入学习、贯彻江总书记讲话精神有所帮助。
巨大的鼓舞和鞭策
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 金炳华
  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国文联七代会、中国作协六代会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我国文艺事业和广大文艺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讲话”站在历史的、时代的和全局的高度,站在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精辟论述了文艺在发展和繁荣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在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在教育人、鼓舞人和鞭策人、培养“四有”新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深刻阐明了当代中国文艺工作者在推进两个文明建设特别是精神文明建设中肩负的重大职责。“讲话”是新世纪发展和繁荣我国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纲领性文件,我们要紧密联系作协工作实际,认真学习,切实贯彻。
  “讲话”着眼20世纪中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和中国人民精神极大解放的百年历程,充分肯定了广大文艺工作者在党的领导下走过的不平凡道路和作出的重要贡献,给我们以极大鼓舞。“讲话”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历史要求和中外文艺发展的历史规律,进一步指明了当代中国文艺事业的前进方向,给我们以极大激励。“讲话”着眼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建设我国的先进文化、发展和繁荣新世纪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目标与任务,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了四点希望,集中体现了党和人民的殷殷重托,使人倍增奋进的信心和力量。
  “讲话”充分肯定了中国文联和中国作协的工作,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我们一定不辜负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关怀和信任,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认真学习贯彻“讲话”精神。要遵循艺术规律,强化服务意识,广交深交朋友,多办实事好事,为作家深入生活,为青年作家的培养提高积极提供支持和帮助。要加强文学理论研究,积极开展文学评论,发挥文学评奖的激励作用,深化文学报刊和出版社改革,大力扶持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学,进一步拓展对外文学交流,发展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及海外华人作家的联系与交往。要以中国作协六代会的圆满召开为新的起点,加强作协自身建设,努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和联络、协调、服务职能,更加紧密地团结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以多出精品力作和多出优秀人才的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六大的胜利召开,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社会主义祖国更加灿烂美好的未来,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8版(大地·评论)
专栏:

  继承与创新的指南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副组长、评论家 李 准
  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是人们在推动文化艺术发展进程中要不断遇到的重要课题,在大变革的时代更是如此。历史刚刚跨入21世纪,江泽民总书记在七次文代会、六次作代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就对这一重要课题作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新的科学论断,并从理论上概括说:“发扬传统与开拓创新是统一的。继承是创新的重要基础,创新是继承的必然发展。”讲话的论断精辟而又新鲜,为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继承学说增添了新的理论魅力,也为我们在新世纪正确解决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指明了方向。
  正如整个历史的发展不能割断一样,任何时代文化艺术的发展都不能从零开始,它总要有所继承。列宁曾一针见血地写道:“无产阶级文化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人类在此前的各种形态的社会中“创造出来的全部知识合乎规律的发展”。毛泽东同志也曾反复指出:“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历史的经验应当牢记,搞历史虚无主义,像“文革”那样的悲剧再也不能重演了。面对新世纪,总书记在讲话中响亮地提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努力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积极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有中央的正确领导,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我们在文化艺术的继承和借鉴方面理应有更宽广的胸襟和眼界,理应比前人做得更好。
  继承是创新的基础,但继承不能代替创新。创新是艺术的生命,创新是文化前进的动力。江总书记讲话特别强调,通观我国和世界的文学艺术发展史,历代文学艺术家们之所以能够创作出传世之作,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具有踏着时代前进的鼓点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讲话还强调继承和借鉴必须“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讲话的论断,从人类文艺发展规律的高度,从时代需要的高度,把我们对创新的重要性、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继承与借鉴的标准与目的的认识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是的,继承和借鉴都是条件和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建设新文化。今天,我们所要建设的先进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它的根本性质是由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所决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艺术,既要大力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又要大胆借鉴世界文明先进成果,但关键是要置身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去努力创造。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入领会讲话精神,认清新的形势,增强使命意识,把讲话中的要求变成自觉的实际行动。


第8版(大地·评论)
专栏:

  文艺也要与时俱进
天津日报副总编、评论家 滕 云
“与时俱进”一词,江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曾用到,说的是“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最近在七次文代会、六次作代会讲话中,又三处用“与时俱进”阐发文化、文艺问题。细加寻绎,我以为此词的新义,可能蕴含着我们应当持有的对事物发展包括文化、文艺发展的史识和史观,蕴含着我们看待事物存在和发展状态包括文化、文艺的存在发展状态应当持有的哲学,蕴含着我们在社会实践包括文化、文艺实践中应当实现的过程与目标。
  文艺与时俱进之“时”,可作具体而细微的释义,即某个、某群、某地、某国的文艺创作、文艺发展水平与日、月、年俱进。如果能这样,岂不甚好?但单纯从时间一维性上,推究文艺能否与“时”俱进,并非十分紧要。我以为文艺与时俱进之“时”,更主要更根本的是历史的、社会的、哲学的释义,指时代、时代生活、时代精神。江泽民同志讲20世纪的100年我国文艺与时俱进,讲跨入新世纪面对国内和世界发展的新情势和新的历史使命而应与时俱进,说的正是“时”的根本要义。
  对文艺与时俱进的主体,也有不同理解。一般说来,文艺实践(创作)活动的主体,当然是文艺家个体或群体,但文艺家的文艺实践活动虽然有特殊性,却只是他本人诸多社会实践的或一部分或一领域,是包笼在人类社会实践中的。人类社会实践的主体,无疑包括某些专门的人群和个人,但整体而言却是人民大众。所谓文艺与时俱进,指的正是文艺家融于人民大众,牢记人民是母亲,积极投身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使文艺家与人民大众血肉相连、共为文艺与时俱进的主体。
  文艺与时俱进有自发、自在与自觉、自为之分。与时俱进是文艺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人类文艺史即文艺与时俱进史。从文艺进入相对独立的精神生产领域的历史阶段以来,文艺家就都在自觉地秉持、皈依不同的艺术观、价值观、世界观。文艺家的观念与其实践及社会效果、艺术效果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地机械地对应的,但却是有机地辩证地对应的。正如江泽民所说,通观我国和世界文艺史,文艺巨匠与传世之作的诞生,重要的一点,缘于他们“反映人民最深刻的心灵呼唤和时代最迫切的前进要求”,缘于他们“具有踏着时代前进的鼓点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文艺在与时代俱进中创新,文艺在创作中与时代俱进,这是文艺与时俱进的精义,是客观规律,也是我们向往并为之努力、必将在新世纪更显辉煌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品格。


第8版(大地·评论)
专栏:

  时代的反拨和文学的突破
  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编剧、作家 陆天明
  一段不短的时间以来,我总觉得我们——文学的创作者和研究者似有必要重新追问一个非常基本的问题: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文学?如果真有这样的追问,可以料想,答案肯定是多种多样的。历史的经验和教训都在告诉我们,如果不想“违规操作”,应视这种“多种多样”为正常。所以,真正可以拿出来探讨的,其实是这样一些问题:你到底要做什么样的文学?你现在正在做着的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学?做什么样的文学,才真正有助于社会的发展,历史的前进?作家和理论家在时代和历史的变迁面前,有必要去承担某种责任和职责吗?
  进入新时期以来,文学迈出的第一大步就是勇敢地冲破了文学不能表现人性这个禁区。这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和进步可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我认为,在取得这个重大突破以后,还有一个重大的课题摆在我们面前,那就是文学还要不要、还能不能自觉地进一步地去关注社会,面对现实。作家在拥有自我、无微不至地用创作实现了自我关怀以后,还要不要、还能不能进入一种社会群体的人文精神关怀境地?中国社会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正向着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社会进发。人文精神也在进行着新的意义上的重建。在这种情况下,时代必然会对文学有所“召唤”,有所“欲求”。文学面临着一场巨大的挑战。它必要回答这样的追问:你到底能不能全方位多层次地来应和这个“召唤”和满足这方面的“欲求”?面对正在发生的激烈变革,文学要不要有所参与?要不要发挥它应该能发挥的那点作用,去促进和推动中国社会不断进步?当代文学必须在这个历史的提问面前作出自己的答复。
  我觉得这个问题是回避不得的。
  因为,文学是无法游离于社会之外的。而作为文学基点的人性表达,同样不能脱离社会历史的大环境而存在。作家如果把自己的那点“自我”囿限在纯个人的小圈子里,那样的“自我”就会变得既脆弱,也比较地浅薄、苍白。据此进行文学创作,一向以来也是走不远的。近几年来,某种形态的文学所面临的窘境已经非常清楚地向我们昭示了这一点。因此,有必要把充分地关注现实和深刻地表现人性结合起来,把热情地参与社会变革和独到的文学创造结合起来。当然,要把这样的结合做到“严丝合缝”的地步,一定是相当艰难的。但假如我们这些操作者都能在“修养”、“素养”和“学养”上下一点真功夫,而又坚韧不拔地做下去,我想我们有充分的理由,通过共同的努力,去创造出一个为人民和历史所称道的文学繁荣新局面。


第8版(大地·评论)
专栏:

  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评论家 曾镇南
  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指出:“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人民奋进的号角。在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方面,文艺可以发挥独特的重要作用。”这一指示使我们文艺工作者意识到自己特殊的民族使命,受到极大的鼓舞。
  中华民族是一个富于革命传统和优秀的历史遗产的民族。多民族构成的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各族人民在共同的生活和斗争中形成、发展、积淀起来的。民族的精神和性格,也是与时俱进,代有承传和新变的。在不同的时代条件下研究民族精神,可以强调其互有联系的不同的要素。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谈到民族精神,强调的是中华民族酷爱自由,不能忍受黑暗势力的统治,富于革命传统的一面,讲的是“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这次,在改革开放进入新的时期的时代条件下,江泽民同志对民族精神作出了新的概括,指出:“中华民族的精神,最突出的就是团结统一、独立自主、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精神。”我理解,这里强调的是民族精神浑厚凝聚的诸因素,显示的是民族精神内在的定力,是新的时代条件下民族精神最可珍视的因子。“团结统一”指的是人民的团结,国家的统一,这是中华民族在生息发展中长期形成的一种共同信念。“独立自主”,指的是中国人民选择自己国家发展道路的明晰坚定的意志力。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中国越是改革开放,越是深入地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参与综合国力的竞争,就越需要这种独立自主的精神。“爱好和平”,指的是中华民族宏于中而肆于外的和合精神,是民族的天性和理想。和平并不是可以坐享其成的。迅速地增强综合国力,独立自主地开展外交工作,才能获得长久的和平发展的机遇。最后,“自强不息”,指的是从中国古代形成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人文思想中孕育发展出来的人民的心理素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人类的发展,文明的前进,是永远不会终结的;人对自然、社会的发展和认识,和在此认识基础上形成的永无止息的向上努力、自爱、自重、自信、自强的精神,便成了最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民族精神的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绵延、赓续和现代复兴,特别有赖于这种自强不息的积极心理素质。
  深入全面理解江泽民同志关于中华民族精神的概括,对于我们的文艺创作和文艺评论,都是有重要意义的。因为,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民族精神又是文艺的灵魂。文艺归根结底是与民族精神齐驱并进,相互养育的。优秀的文艺,最终总是要把自己深入民族生活所获取的升华物和珍贵品,汇入到民族精神的现代构建之中去的。


第8版(大地·评论)
专栏:

  植根于生活的沃土
  山东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副主任、作家 张宏森
  我们的耳畔常常充斥着各种喧嚣,有时却难以听到来自大地深处的隆隆之声。这不是一种感官上的问题,问题很可能来自我们的情感。只知道我们栖居在什么地方,却常常忘记是什么在养育我们、滋润我们,忘记我们栖居的目的和意义,因此,来自大地深处的一切往往就感受不到、聆听不到了。对于一个年轻的文艺工作者来说,从这个意义上来领会江总书记在讲话中所提出的“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泉”这个真理,将更加具有特别的意义。
  毫无疑问,人民以及人民所创造的火热生活是文艺工作者赖以生存和成长的大地,艺术的良心和责任要求我们和大地的脉搏共同起伏,倾听并传达来自大地深处的声音。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明显事实是,我们或者跋山涉水,或者偏于一隅,常常在做着浮光掠影的描写,留下浅尝辄止的记录,抱有自我琐碎的心事,发出孱弱细小的咏叹……大地上茂盛生长的一切,大地的根须、水脉、沙砾、沟壑以及风向和云雨往往被我们轻松地忽略,随意地忘记。我们没有怀抱深情在大地上驻足,也没有充满力量在大地上穿行,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很可能会丧失掉一种最基本的能力:理解和感动、倾诉和谛听。而对于文学来说,这正是来自于大地深处的理性和情感。我们也许有各种理由在抱怨书市的凋敝、期刊的低迷、文学的降温和读者的远离,但我们更有责任检点自身在理性和情感上的脆弱,由此呼唤起我们对文学和大地这种根本性关系的认真思考。
  走向大地,就是走向人民和生活;走向大地深处,就是走向了文学的理性深度和情感深度。尤其是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今天,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大地深处才是现代化的根基所在,来自于大地深处的每一个呼吸、每一次律动都攸关现代化的进程。在中华民族重大的使命面前,年轻的文艺工作者要努力培养自己博大的胸怀和情感,努力走出个人化乃至于私人化的小圈子,真正让大地的风尘造就自己文学的沧桑,让大地深处的隆隆脉搏造就自己文学的嘹亮之声。只有这样,我们的创作才能够多一点真诚忧患,少一点无病呻吟,多一份赤子之心,少一些乖戾之言;也只有这样,我们的创作才能够既是民族的又是现代化的,既是有根性的又是有旺盛生命力的。文艺部主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