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月4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国际)
专栏:

  金大中强调
传统产业应与尖端技术并行发展
本报汉城1月3日电 记者王林昌报道:韩国总统金大中今天强调,为把韩国建成知识经济强国,韩国将并行发展传统产业和尖端技术。
金大中今天在汉城举行的韩国科技工作者新年团拜会上说,21世纪是科技水平决定国家经济发展、科技人才决定国力的时代。为把韩国建成知识经济强国,必须并行发展传统产业技术和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纳米等尖端技术。他指出,韩国的农业、食品、医疗、制药和环境等传统产业都要利用这些尖端技术。只有这样,才会对提高韩国的产业竞争力和人们的生活质量作出贡献。
金大中表示,韩国将进一步奖励科技教育,提高科学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培养优秀的理工科人才和女科技人才,加强基础科学的研究和科学的普及工作。


第3版(国际)
专栏:记者专访

  中塔友谊常青
——访塔吉克斯坦外长纳扎罗夫
本报记者 孙 力
  新年伊始,中国与友好邻邦塔吉克斯坦迎来了建交十周年纪念日。
  塔吉克斯坦外交部长塔·纳扎罗夫(见上图)在纪念日前夕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塔中两国是近邻,拥有共同边界,有着悠久的传统友谊,塔吉克斯坦对此极为珍视。中国在塔外交政策中享有重要的优先地位。他说,江泽民主席和拉赫莫诺夫总统的互访,增进了塔中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使两国政治立场更加接近。
1992年1月4日,中国和塔吉克斯坦建交。10年来,中塔关系健康稳定发展,两国不断开拓新的合作领域,成果显著。正如纳扎罗夫所指出,塔中双边关系发展良好,双方在经济、文化和国际事务方面坦诚交往,密切合作。两国之间共签署了30多个合作文件,为双方发展关系奠定了法律基础。
纳扎罗夫说,在塔最困难的时期,中国给予塔巨大援助。目前,在塔首都杜尚别和其他许多地方,都行驶着中国赠送的“中塔友谊车”。中国还在塔援建了丝绸厂、建筑材料厂和香烟厂。塔吉克斯坦戈尔诺—巴达赫尚自治州和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间的公路也即将开通。这条公路不仅是两国经济合作的纽带,而且将成为两国人民相互理解的友谊桥梁。“我相信,塔中双边关系在新千年里将取得更大发展,两国将在国际和地区组织中继续发展合作关系”。
他强调说,2001年成立的“上海合作组织”对推动中塔关系的发展,起到了特殊作用。2002年1月上旬,“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外长将举行会晤,除讨论阿富汗局势,以及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等问题外,还将根据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会晤和总理会晤所达成的共识,明确该组织今后活动的主要方向。
纳扎罗夫表示,塔吉克斯坦是许多地区和次地区组织成员,但塔格外重视参加“上海合作组织”活动,因为该组织不仅为促进成员国间在边境地区达成信任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将合作范围扩大到经济、交通和文化等领域。他强调,正是由于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的协调,塔中两国边界地区的相互信任才达到很高水平,并解决了所有边境争议问题。他指出,目前,不存在任何阻碍塔中两国关系发展的问题,两国关系将取得新的飞跃。
纳扎罗夫最后说,建交10年来,中国驻塔吉克斯坦历任大使和使馆人员同塔所有部门密切合作,增进了两国人民的友谊和相互理解,塔对此非常满意。(本报杜尚别电)


第3版(国际)
专栏:

  中哈外长互贺建交十周年
新华社北京1月3日电 中国外长唐家璇和哈萨克斯坦外长伊德里索夫3日互致贺电,就两国建交10周年表示热烈祝贺。
唐家璇在贺电中说,中哈关系已顺利走过10年历程。其间,两国高层领导人交往频繁,政治互信关系日益增强,经贸、交通、能源等各领域互利合作全面展开,双方在许多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立场一致或相似,合作富有成效。我对中哈两国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感到由衷的高兴。我愿与阁下共同努力,为进一步加强中哈关系作出贡献。
伊德里索夫在贺电中说,在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和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的共同努力下,哈中在短暂的10年中进行了建设性的政治对话,维护了地区安全与稳定,奠定了两国关系的法律基础,彻底解决了哈中边界问题,确定了利用跨界河水资源的共同原则。他指出,哈中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的合作是两国关系现阶段的主要内容。双方在该组织内合作的主要方向不仅限于政治、军事领域,还涉及经贸、文化、人文等各领域。他说,发展同中国的全面互利合作是哈萨克斯坦对外政策的优先方向,是不会改变的。两国在经贸领域开展了积极合作,两国在该领域合作潜力巨大。他指出,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2001年9月对哈萨克斯坦的正式访问为两国经贸合作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两国政府首脑为完善贸易结构、提高贸易额、建立解决迫切问题协商机制作出了进一步规划。


第3版(国际)
专栏:

  瓦杰帕伊表示
将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与巴分歧 拒绝与穆沙拉夫在尼首都会晤
巴印军队继续交火克什米尔 印称可用任何军事手段反恐
据新华社新德里1月3日电(记者熊昌义)印度总理瓦杰帕伊3日在北方邦首府勒克瑙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印度将继续努力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同巴基斯坦的分歧。瓦杰帕伊说:“我从来没有说过战争不可避免。我们正在使用外交手段,我们并不反对对话。”他还重申了印度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诺。
本报新德里1月3日电 记者赵章云报道:据印度报业托拉斯来自勒克瑙的消息,印度总理瓦杰帕伊今天排除了与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在明天于加德满都开幕的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峰会期间会晤的可能性。瓦杰帕伊在勒克瑙举行的
  记者招待会上说,“没有与穆沙拉夫举行会晤的任何计划”。当有记者问到印度是否反对与巴基斯坦对话时,他说,“只要巴基斯坦继续援助和支持越境恐怖主义,就不会有任何对话”。
本报伊斯兰堡1月3日电 记者丁子报道:据来自克什米尔的消息,巴基斯坦军队与印度军队今天在该地区双方实际控制线附近继续交火,巴方官员称,双方在交火中都动用了重型武器,至少有一名巴基斯坦妇女在冲突中丧生。
2日,巴印两国军队在实际控制线附近交火时间长达1个小时。印方称击毙4名巴基斯坦士兵,但巴方对此没有明确表态。
据新华社新德里1月3日电(记者熊昌义)印度总理瓦杰帕伊2日在北方邦首府勒克瑙一次集会上表示,印度可以选择任何军事手段向恐怖主义开战。瓦杰帕伊说,一旦形势需要,印度将随时准备投入战斗。为了自卫,印度可以动用任何武器。


第3版(国际)
专栏:

1月3日,一名阿富汗工人在喀布尔为中国驻阿富汗大使馆正门清除旧油漆。大使馆的维修工作是在中国外交部赴阿工作组与阿方协商后,于近日展开的。使馆内的建筑及生活、工作设施在战争中遭到不同程度毁坏,预计维修工程需要较长时间。新华社记者 王毓国摄


第3版(国际)
专栏:

  国际维和先遣部队抵喀布尔 美陆军接替驻阿海军陆战队
据新华社喀布尔1月2日电(记者刘洪)国际维和部队指挥官、英国上尉理查德·巴勒斯2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截至当天早些时候,大约150名国际维和部队士兵已抵达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其他部队正源源不断往这里进发。
在这150人的先遣部队中,125人属于英国军队,其中有7名女兵;其他25人则分别来自德国、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国际维和部队的总部就设在喀布尔市区美国大使馆附近。
巴勒斯说,在稍后几天,每天将有70名至100名英国海军陆战队队员抵达喀布尔。巴勒斯承认,国际维和部队面临的任务非常艰巨,“几乎任何卡车、食物、饮水都需经过长途空运至喀布尔”。另外,大量破旧的军事设施,完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环境,对维和士兵来说都是严峻考验。
根据此前达成的有关协议,国际维和部队将由3000至5000名军人组成,在阿富汗驻扎6个月。对于维和部队的进驻,一些阿富汗高官持反对态度,但阿临时政府外长阿卜杜勒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则表示,维和部队进驻后,将全面负责喀布尔的安全防卫,北方联盟军队大部将撤离喀布尔,极少数留守军队的活动也将局限于军事基地内。
新华社华盛顿1月2日电(记者严锋)美国国防部发言人克拉克2日说,数百名美国陆军空降兵已在最近几天抵达阿富汗南部重镇坎大哈附近的一个军用机场,以接替目前正在该地区执行任务的美国海军陆战队。
克拉克说,执行换防任务的部队隶属美国陆军第101空降师。换防结束后,坎大哈附近的美国陆军空降兵人数将超过一千,与目前部署在那里的海军陆战队兵力相仿。她还强调说,尽管部队进行换防,美军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仍将继续集中在主要的作战目标上,即追剿塔利班和“基地”组织的领导人。据悉,由于阿临时政府情报部门
  曾多次表示塔利班领导人奥马尔躲在坎大哈北部附近山区,大约200名美军海军陆战队连日来在该地区展开搜集情报的工作。有报道说,美国陆军特种部队已经加入了搜剿奥马尔和“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的军事行动,但克拉克拒绝对此作出评论。克拉克还透露,目前被美军关押的塔利班和“基地”组织俘虏已达221人,其中200人关押在坎大哈附近。


第3版(国际)
专栏:

  以从约旦河西岸部分城市撤军
称将放松对巴控城市封锁
新华社加沙1月3日电(记者马晓霖)以色列军方人士3日称,以军当天早晨已陆续撤出被其占领的约旦河西岸部分巴勒斯坦城市,并表示将继续放松对巴勒斯坦地区的安全封锁。
以色列电台援引军方人士的话说,以军已完全撤离杰宁和纳布卢斯市,同时也放弃了拉马拉大部分城区。巴安全人士证实,以军的确撤出了杰宁,但尚未撤离纳布卢斯,而且依然控制着拉马拉的几个居民区。以军是去年12月初巴以冲突再次激化后进占上述城市的。
美国中东特使津尼将于当天抵达中东地区,重新为实现巴以双方彻底停火进行调停。据分析,以军撤出巴勒斯坦部分城市,是显示其对美国新一轮斡旋活动的合作姿态。
据新华社耶路撒冷1月3日电(记者蒋国鹏)以色列国防军3日表示,将放松对约旦河西岸部分巴勒斯坦控制城市的封锁,并从这些城市逐步撤军,但强调仍要在纳布卢斯和拉马拉保留部分驻军。
以军方发言人称,以军将放松对杰宁、盖勒吉利耶、希伯伦和图勒凯尔姆市的封锁,解除这些地区的路障,并撤出军队;对于另两座城市拉马拉和纳布卢斯,出于对“某些原因”的考虑,将暂时保留部分驻军。
到记者发稿时止,以军已从杰宁,以及纳布卢斯和拉马拉西郊地区撤出。以色列总理沙龙2日晚下令国防军根据巴控城市落实停火的具体情况,逐步放松对除拉马拉之外其它城市的封锁。沙龙指出,只要巴方不交出杀害前旅游部长泽维的凶手及宣称对此事件负责的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人阵)的总书记,以军就不会解除对该市的封锁。


第3版(国际)
专栏:

  赞比亚新总统宣誓就职
本报约翰内斯堡1月2日电 记者李新烽报道:赞比亚新总统姆瓦纳瓦萨今天在卢萨卡宣誓就任该国独立以来的第三位总统。
总统就职典礼在位于首都的最高法院举行,首席大法官恩古卢贝宣布,执政党多党民主运动(多民运)候选人、著名律师姆瓦纳瓦萨在总统选举中的得票位居榜首,从而当选为赞比亚新一任总统。姆瓦纳瓦萨随即在一片欢呼声中从前总统奇卢巴手中接到象征总统权力的宪法、总统旗帜和国旗。
在就职演说中,53岁的姆瓦纳瓦萨全面阐述了新政府的内外政策。他表示,新政府将大力发展农业、矿业和制造业,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改善人民的住房、交通和卫生条件,提高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在谈到对外政策时,他指出,赞比亚将继续执行和平友好的外交政策,为非洲的和平与稳定发挥积极作用。
姆瓦纳瓦萨1948年9月3日生于赞比亚铜带省穆富利拉市,1973年毕业于赞比亚大学法学院,1990年与奇卢巴共同创建多民运并任该党副总裁,后曾任赞比亚副总统三年。去年8月,姆瓦纳瓦萨成为多民运总统候选人,接着在年底举行的大选中以微弱多数获胜。


第3版(国际)
专栏:

阿富汗发生地震
北京时间3日下午3时许,阿富汗发生地震,巴基斯坦和印度北部以及塔吉克斯坦均有震感。据报道,地震的震中位于阿富汗的兴都库什山脉。至今尚无生命和财产损失的报道。各地对地震的震级说法不一。巴基斯坦地震部门监测到的地震强度为里氏5.8级;印度方面报告的震级为里氏6.3级;塔吉克斯坦地震监测机构的官员称当地测到的地震强度接近里氏5级。


第3版(国际)
专栏:

德军舰开往非洲参加反恐
一支由6艘舰船组成的德国海军部队2日从下萨克森州的威廉港起程,前往非洲之角海域执行打击恐怖主义的巡逻任务。这是德国统一10多年来德国海军规模最大的海外军事行动。这6艘船只包括“埃姆登”和“科隆”号两艘驱逐舰、“弗赖堡”号供应船、以及一艘油轮和两艘护卫船。这些船只共载有750名官兵。


第3版(国际)
专栏:

美将发放高技术签证
为了更好地防范恐怖分子的渗透,美国政府从本月开始将向外籍人士发放高技术的签证,利用数码相片或指纹等生物测定技术来识别可能试图潜入美国境内的恐怖分子,这是美国自“9·11”恐怖事件以来采取的加强国内安全的措施之一。


第3版(国际)
专栏:

纽约世贸中心废墟又发现尸体
美国纽约市消防人员2日说,纽约世贸中心废墟现场1日发现了在“9·11”事件中罹难的10名消防队员和3名其他人员的尸体。据最新统计,“9·11”恐怖袭击事件共造成世贸中心近3000人丧生和失踪,其中消防队员343人,占罹难总人数的1/10以上。在这些死亡和失踪者中,迄今仅找到包括130名消防队员在内的尸体近600具。
(据新华社电)


第3版(国际)
专栏:

  巴对南盟峰会态度乐观
南盟部长理事会会议闭幕
本报伊斯兰堡1月3日电 记者丁子报道: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今天表示,他对即将举行的第十一届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南盟)首脑会议持乐观态度。
穆沙拉夫今天上午乘专机离开伊斯兰堡前夕在机场发表讲话说,他对南盟首脑会议期间就本地区的和平、稳定和安宁进行有益的讨论持乐观态度。他表示:“我是抱着为南盟首脑会议做最大贡献的坦诚之心去参加会议的。”
第十一届南盟首脑会议将于4日至6日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举行。会议将主要讨论如何进一步加强各成员国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及科技等各个领域的合作。
据新华社加德满都1月3日电(记者宋德俊)为期两天的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南盟)部长理事会会议3日在这里闭幕。会议审议了有关南盟在经济、贸易、社会、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加强合作的一系列报告,就将于4日至6日举行的第十一届南盟首脑会议的讨论内容提出了建议,并拟订了《打击拐卖妇女儿童公约》和《提高儿童权益公约》以提交首脑会议签署。
据会议发言人普斯卡尔·拉杰班德里介绍,会议还准备了首脑会议的宣言草案。
拉杰班德里说,与会各国外长一致同意进一步加强南亚地区的经贸合作,以便使南亚地区尽快成为自由贸易区。在此次会议上,与会者认真讨论了避免双重关税、取消非关税贸易壁垒、增加特惠贸易商品的品种、与其他地区组织加强合作等问题。
拉杰班德里说,这次会议没有提及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紧张关系问题。但印巴两国外长在会议开幕时“面带笑容亲切握手,并互致问候”。
南盟成立于1985年12月,成员包括孟加拉国、不丹、印度、马尔代夫、尼泊尔、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其宗旨是促进南亚国家在经济、社会、文化和科学技术等领域的合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