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2002-11-08

2002-11-08新闻联播 文字版

重在发挥最大优势

第6版(庄严使命)<br/>专栏:世纪新语<br/><br/>  重在发挥最大优势<br/> 张黎洲<br/>  善于组织群众、宣传群众、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始终保持党同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对于保持我们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br/>  优势,指的是一种地位、态势和力量,可以在面对敌人、面对困难的时候,占据优越的地位,处于有利的态势,具有制胜的力量。我们党有许多优势,但从根本上说,最大的政治优势就是密切联系群众。这个优势,来自我们党的性质、宗旨、使命,来自共产党人的特质、品格、作风。我们党由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所组成,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意志和愿望,同人民群众建立了血肉关系,全心全意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这是其他任何政党都无法比拟的。有了这个优势,我们党就具有坚实的基础,拥有坚强的后盾,赢得广泛的支持,就有了生存之基、力量之源、胜利之本。80多年来,我们党正是依靠这个优势,得以由小到大,由弱变强,不断发展壮大,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辉煌成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更好地发挥这个优势,我们党才能经受住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永葆生机和活力;也才能动员最广大人民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同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而不懈奋斗。<br/>  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在实践中形成的,长期保持并发扬光大这个优势,关键也在坚持实践。优势是相对于劣势而言的,优势与劣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可以相互转化,这个条件便是实践。不坚持实践,大优势可能变成小优势,优势可能弱化以至于不复存在。密切联系群众作为最大的政治优势,是从我们党的整体来说的。党由一级级组织、一个个党员组成,要保持和发挥这个优势,必须依靠全党自觉的、不懈的实践。我们党已处于执政的地位,执政就是理政、治国、兴邦,执政就要搞好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建设,而这当中哪项工作离得开组织群众、宣传群众、联系群众?哪个方面能缺少群众拥护、群众支持、群众参与?因此,全党尤其是党员干部是否自觉实践这个优势,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执政水平和执政地位。<br/>  优势的发挥,要适应形势的变化,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做群众工作有许多有利条件,也遇到不少新情况和新问题。要发挥党的最大政治优势,就必须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跳出惯性思维和固有框框,下功夫研究由于形势变化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群众的思想变化,研究不同群体的活动特点和群众工作规律,探索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学习和掌握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和方法,增强群众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这样才能更好地统一群众认识,理顺群众情绪,集中群众智慧,凝聚群众力量,使我们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加牢固,从而带领人民群众不断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

祖国统一——理论文献电视片《走进新时代》解说词第八集选登

第6版(庄严使命)<br/>专栏:走进新时代<br/><br/>  祖国统一<br/> ——理论文献电视片《走进新时代》解说词第八集选登<br/>  1997年7月1日,香港结束了英国100多年的殖民统治,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五星红旗的升起,结束了一个时代,也开启了一个时代。<br/>  香港回归祖国以来,中央对特区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给予支持和鼓励,但却从来不干预特区自治范围内的事务。<br/>  如今,国际社会普遍承认中国政府实现了对香港的承诺。<br/>  1998年江泽民在接见澳门特区筹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委员时曾指出:“澳门回归祖国,将为‘一国两制’再次创造一个光辉的范例,有利于最终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br/>  澳门回归两年来,宏观经济向好的方向发展。2000年经济增长4.6%,新注册的公司及投资额均有大幅增长。2001年来澳门的游客首次突破1000万人次。<br/>  “一国两制”,原来是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的,却首先在香港和澳门结出了丰硕的果实。现在,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进程,已经步入解决台湾问题的新阶段。<br/>  江泽民1990年说,只要双方坐下来,真正本着一个中国的原则商谈祖国统一,一切问题都可以提出来讨论、商量。有了这个共识,才会有这个历史性的时刻。1993年4月27日上午10时,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与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了举世瞩目的“汪辜会谈”。4月29日,两位古稀老人在《汪辜会谈共同协议》等4份文件上郑重签字,标志着两岸关系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br/>  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主席发表重要讲话,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br/>  江泽民在这八项主张中,重申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是我们的一贯主张。他正式邀请台湾当局的领导人以适当身份前来访问,并强调“中国人的事我们自己办,不需要借助任何国际场合”。他的一番肺腑之言在台湾岛内引起强烈反响。一家大报称:中国和平统一是两岸共同的愿望,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谁也无法扭转此一潮流。媒体呼吁:台湾当局应尽速进行周详讨论,研究对策,把握新时机,进入新时代,开创两岸关系发展新天地。<br/>  然而李登辉倒行逆施,他不仅背离一个中国的原则,而且在分裂的道路上越走越远。<br/>  2000年3月18日,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结束。面对台湾政局发生的重大变化,不久,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受权发表声明,郑重表示对台湾当局新领导人将“听其言,观其行”。<br/> 2002年1月24日,在江泽民主席《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发表7周年座谈会上,钱其琛副总理根据江泽民主席的“八项主张”,进一步重申了中央对台工作的政策立场:<br/> “新世纪里,我们中国人要把自己的祖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努力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这是决心,不可改变的决心。<br/>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这是原则,不可动摇的原则。<br/>  从1995年到1996年反“台独”反分裂斗争、1999年反对李登辉“两国”论斗争和2002年反对陈水扁“一边一国”论斗争都说明,无论是李登辉的“两国”论,还是陈水扁的“一边一国”论,或者其他形形色色的分裂言论,都是对这一原则的挑衅。“台独”分裂不得人心,必将以失败而告终。<br/>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已经把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列入到我们党和全国人民进入新世纪的三大任务之一。国家要统一,民族要振兴,这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我们完全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经过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尽早地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的统一。

党的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第6版(庄严使命)<br/>专栏:历次党代会<br/><br/>  党的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br/>  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同志因病逝世。<br/>  邓小平同志逝世后,社会主义的中国举什么旗帜、走什么道路的问题,引起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关注。<br/>  1997年9月12日至18日,党的十五大在北京举行。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2048人,特邀代表60人,代表全国5800多万党员。江泽民同志代表十四届中央委员会作了题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报告指出,党的十五大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不动摇。报告强调,坚持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这个理论,这是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党同志的庄严历史责任。党的十五大通过的党章中,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br/>  党的十五大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保证全党继承邓小平同志遗志,坚定不移地沿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正确路线胜利前进的大会。它对于动员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具有重大意义。<br/>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宣教办提供)(附图片)<br/> 图为党的十五大会场。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第6版(庄严使命)<br/>专栏:新思想 新观点 新论断<br/><br/>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br/>  吴玉荣<br/>  1939年,毛泽东同志根据当时的形势任务和党的状况,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明确提出:要把我们党建设成为“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他把这个建党的目标和任务称之为“伟大的工程”。<br/>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始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给党的建设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紧紧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一根本问题,全面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br/>  1994年9月,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党的建设提到了“新的伟大的工程”的高度,完整地提出了党的建设的目标和任务。1997年9月,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全面阐述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这就是把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同时,江泽民同志还提出了党的建设所要解决的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两大课题,强调要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以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党的组织优势、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这样,围绕“一个总目标”,解决“两大课题”,加强“三个方面建设”和发挥“三大优势”,就构成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基本内容。<br/>  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江泽民同志进一步指出:“我们党要始终成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成为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推进新世纪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指导思想。正如江泽民同志所强调的:“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抓党的建设,同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总要求是一致的。推进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都应贯穿‘三个代表’的要求。”<br/>  江泽民同志在“五三一”重要讲话中进一步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三个代表”要求,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反映人民的利益和时代发展的要求;一定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定要准确地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前进的脉搏,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使党的工作充满活力;一定要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既立足于经常性工作,又抓紧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这就指明了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主要着力点。

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访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常务副主任冷溶

第6版(庄严使命)<br/>专栏:在“三个代表”指引下阔步前进<br/><br/>  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br/>  ——访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常务副主任冷溶<br/>  本报记者 郑剑<br/>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进理论创新的集中体现和根本标志,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创造性发展。怎样认识和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意义和产生的历史背景?怎样更好地在实践中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记者日前就这些问题采访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常务副主任冷溶。<br/>  在谈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意义时,冷溶认为,关键要从江泽民同志在“五三一”重要讲话中指出的“‘三个代表’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这句话入手。<br/>  为什么说是“一脉相承”?主要有三点:一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根据党的历史经验提出来的。江泽民同志多次指出,总结我们党的全部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基本经验,“归结起来,就是‘三个代表’”。二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出来的。江泽民同志强调:“三个代表”是我们党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提出来的,与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致的。“我们要坚持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和一系列重要思想,最主要的就是要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坚持这‘三个代表’”。三是根据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任务提出来的。江泽民同志说:坚持“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根本宗旨、根本任务的集中体现。<br/>  为什么说又反映了“新要求”?因为当代世界和中国出现了新的深刻变化。2000年初,江泽民同志在第一次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就强调:“思考这个问题,要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紧密结合我国生产力的最新发展和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的实际,紧密结合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紧密结合我们党员干部队伍发生的重大变化。”之后,他把这些新变化概括为世情、国情、党情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透辟的分析。因此,深刻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意义,既要从一脉相承的角度,又要从新变化、新要求的角度,把总结历史经验与研究现实中的新问题结合起来,把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指导实践的新发展结合起来,把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与思考党所面对的环境和自身情况发生的新变化结合起来。也就是说,要把坚持、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统一起来。<br/>  在谈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时,冷溶说,任何一个伟大理论都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反映了一定时代的新变化、新要求。<br/>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的新的历史条件,从国内看,主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从国际看,主要是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以信息科学、生命科学为主导的新科技革命。一切“新变化”,包括国情、世情、党情的变化,都由此出现;一切“新问题”,都由此产生;而“三个代表”的“新要求”,也由此提出。<br/>  怎样把握这一新的历史条件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是二战后50多年以来世界发生的最为深刻的变化;以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为代表的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江泽民同志在描述国内外形势发生的这些变化时,曾经使用了“新变化”、“深刻的变化”、“全面变化”、“重大变化”、“巨大变化”、“急剧变化”、“迅速变化”、“历史性变化”、“根本性变化”、“复杂变化”等多种表述。他还指出,这些变化必然会给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带来深刻影响,给我们党执政和领导各项事业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在对这样一种新的历史条件进行认真思考和科学把握的基础上提出来的。<br/>  在谈到怎样更好地在实践中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冷溶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是从一个小的角度,而是从我们党作为一个执政党执政兴国的宏观角度思考和提出的;不是在个别理论问题上,而是在党的基本理论方面进行的创新和发展;不是对党的建设的一般性要求、对个别问题的要求,而是对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要求、全面要求。在新世纪新阶段,全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项工作都要以这一思想为指导。<br/>  冷溶说,现在世界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很多,这给各国的执政党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反应敏锐,顺应潮流,抓住问题本质,迅速调整战略,就能领导国家乘势而上,不断发展;麻木不仁,僵化保守,无所作为,就会丧失人心和政权,甚至亡党亡国。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就预言,下世纪初国际竞争将更加激烈,我们发展中国家发展上去很不容易,要“杀出一条血路”。江泽民同志讲:“形势逼人,不进则退。”应当看到,世界上很多执政党都有很强的紧迫感,都感到需要适应形势变化,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因而都在研究和提出新的对策,都想在新世纪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执政党,正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当然要作出我们的理论思考,提出我们的对策主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我们党面向新世纪的政治宣言,是指导我们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行动指南。<br/>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要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产生一个半世纪以来,是人类历史上发展最为迅速、变化最为巨大的时期。邓小平同志说,现时代的特点,是一日千里,赶都赶不上。在这种情况下,不对马克思主义有重大发展,是不能想象的。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未来世界的科学技术和经济文化还会有巨大发展,我们对社会和自然界的认识还会不断深化。后人在前人创造的基础上不断前进是历史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同志,都善于根据实际情况的发展不断完善自己的理论,这正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我们要像革命导师一样,在实践中坚持、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把马克思主义推向新的境界。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推进伟大事业的需要。(附图片)<br/> 开放的沿海城市烟台。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第6版(庄严使命)<br/>专栏:<br/><br/>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br/>  黄东成<br/>  脚踏着祖国大地,<br/> 背负着民族的希望,<br/> 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br/> ——题记·录《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br/> 穿过长夜,<br/> 越过险峻,<br/> 跨过崎岖,<br/> 走出盘陀路,<br/> 又是一片开阔地。<br/>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br/> 党的第三代领导带领我们,<br/> 跋涉……<br/> 又一个两万五千里,<br/> 高山,原野,<br/> 沼泽,草地,<br/> 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版图,<br/> 留下我们前进的足迹。<br/> 星垂平野,<br/> 如钓丝,<br/> 钓起微明的曙色,<br/> 奔驰的马蹄,<br/> 如急雨,<br/> 敲打着繁花似锦的土地。<br/> 我们的脚印,<br/> 播下一路花香鸟语,<br/> 播下一路荫绿的火种,<br/> 播下一路顽强的生命力,<br/> 脚步过处,<br/> 漫山遍野吐红绽绿。<br/>  红绿相映,<br/> 缀满大地的胸脯,<br/> 抹去灾难连绵贫穷的记忆,<br/> 开拓出连片的繁荣和富裕,<br/> 民族的希望,<br/> 拓宽视野,<br/> 重担压肩脚步阔,<br/> 信息时代容不得片刻观望迟疑。<br/> 一脚,<br/> 踩着昨日的历史,<br/> 一脚,<br/> 跨向明天的创意,<br/> 未来,腾飞在创造的无限,<br/> 振兴,书写在每个人胸际。<br/> 党中央,<br/> 一代又一代接力,<br/> 凝聚人民的信任、信念和信心,<br/> 引领我们奋勇前进,<br/> 步步都是进行曲脚踏实地,<br/> 一代一个里程碑<br/> 才有劲挺的伟业矗天耸立。<br/> 速度,追赶着时间,<br/> 无敌的英勇,<br/> ——来自大地。<br/> 时间,崛起于空间,<br/> 前进的胆魄,<br/> ——来自大地。<br/> 大地哺育壮志豪情,<br/> 我们的队伍所向披靡,<br/> 一个高大的身影,<br/> 连成长长的队列,<br/> 疾进,<br/> 向着鲜血染红的地平线,<br/> 向着地平线半圆的旭日,<br/> 猎猎,似队前飘展一面红旗。<br/> ——红旗!<br/> ——红旗!<br/> 迎着党的十六大,<br/> 一声声欢呼,<br/> 发自巨大的胸廓,<br/> 共鸣着青春壮怀激烈。<br/> 看广袤的土地上,<br/> 行进着我们辉煌的事业,<br/> 冉冉上升,<br/> 无比壮丽……

图片

第6版(庄严使命)<br/>专栏:<br/><br/> 庆祝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br/> 朱慈尧篆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