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1月1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国民经济)
专栏:

  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颁发
本报北京10月31日讯 记者夏珺报道:国土资源部今天在京颁发了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展示了我国国土资源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
  据介绍,在获奖项目中,“全国土地资源调查”历时10余年,全面摸清了我国土地资源的“家底”,查清了土地权属和行政境界,提交了全国土地总面积数和各类土地面积数。熊盛青等年轻科学家完成的“青藏高原中西部航磁概查”项目,则填补了我国航磁工作存在的最大空白区。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寿嘉华说,此次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评选出的50项优秀科技成果,基本反映了国土资源部成立以来科技工作取得的重大成就,体现出科技正在成为我国国土资源管理的强有力支撑,并正在有力地推动着管理部门政府职能的转变。


第9版(国民经济)
专栏:

中国保险业成就展开幕
本报讯 由中国保监会主办的中国保险业成就展近日在京开幕,该展览全面地展示了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保险业取得的各项成就。近年来,随着保险业的迅速发展,保险市场经营主体迅速增加。据中国保监会最新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共有保险公司五十三家,保险中介机构一百六十二家。(李丽辉)


第9版(国民经济)
专栏:

  德国北威州在华招商引资
  本报北京10月31日讯 记者朱剑红报道:“德国投资环境和政策介绍会”今天在北京举办,该活动由国家计委外事司、德国联邦政府外商投资专员办公室及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经济促进局共同主办。德国联邦政府外商投资专员办公室执行主任玛腾斯·耶伯女士、德国北威州经济促进局局长彼得拉·瓦斯娜女士,就德国的投资环境、鼓励外国企业在德投资的政策,以及中国企业在德投资的可能性等作了专题报告。


第9版(国民经济)
专栏:

金属加工工业展览会将在沪举行
本报讯 由德国汉诺威国际展览公司和中国机床总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国际金属加工工业展览会,将于十一月五日至八日在上海新国际展览中心举行。来自国内外的二百五十家厂商将展示金属加工流程及技术领域的新产品。(申明河)


第9版(国民经济)
专栏:

中建院成立五十周年硕果累累
本报讯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近日迎来了五十华诞。五十年来,中建院在全国和世界上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承担了六千余项工程设计,完成了一批质量上乘、富有影响力的时代精品。目前已发展成为国家行业中综合实力强、科技含量高、辐射范围广、具有全国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国家设计科研骨干企业。(徐庆庆)


第9版(国民经济)
专栏:

  国际建材物流与采购联盟成立
  本报青岛10月31日电 记者高云才报道:国际建材物流与采购联盟日前在山东省青岛市宣布成立并开始运营,这个联盟是集建材生产商、销售商、房地产开发商和建材大市场组成的装饰建材联合采购营销网络。该联盟由中国建材市场协会、青岛天悦国际建材自由贸易城和全国重点建材批发市场总裁联席会发起,联盟成员包括3000家国外建材生产商、国内40家摊位制建材大市场及其联合的建材销售商和几十家房地产开发商。


第9版(国民经济)
专栏:

丰润质监局打假治劣有成效
本报讯 河北唐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丰润区分局通过强化执法检查力度,今年以来先后查处质量违法案件三十余起,查获劣质地条钢二百余吨、假冒名牌水泥二百一十吨和一批假冒名牌食品、酒类、调味品等,有效保护了消费者利益。(李晖)


第9版(国民经济)
专栏:

  《再造秀美山川的壮举》出版
本报北京10月31日讯 记者彭俊报道:由全国绿化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林业局局长周生贤主编的《再造秀美山川的壮举——六大林业重点工程纪实》一书,日前在京举行首发式。该书收录了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近年来对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批示、指示,图文并茂地反映了六大林业重点工程的决策背景、规划方案、最新进展和国内外影响,记载了新时期我国林业发展的一段历史。国家林业局党组成员杨继平在首发式上介绍了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实施的重大意义和工程进展情况。


第9版(国民经济)
专栏:

中科院与金华市政府共建科技园
本报讯 十月三十一日,中国科学院与浙江省金华市政府共同建设的中科院金华科技园正式创立。占地七点○二平方公里的浙江金华科技园由科技孵化区、生物医药产业区、电子机电一体化产业区等三个区块组成,现有各类企业八十五家。今年前九个月,园内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二十点三亿元。(吉明亮)


第9版(国民经济)
专栏:

沾化冬枣富民强县
本报讯 山东省沾化县在七万多冬枣生产户中推广无公害冬枣标准化生产,顺利通过了中国标准化协会组织的国家标准审查。目前,该县有三十四万亩冬枣密植园、一千多万株冬枣树,冬枣年产量达到一千五百万公斤,产值三亿元,农民年人均冬枣收入九百元,沾化已发展成为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张玉峰)


第9版(国民经济)
专栏:经济视点

  自1986年在英国发现首例疯牛病以来,世界上已有20多个国家发生过疯牛病,而中国至今尚未发生一例——
将“疯牛病”拒之门外
  本报记者 夏珺
  前不久,农业部发布公告,全国疯牛病监测工作结果表明,中国没有疯牛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总干事瓦拉博士考察中国国家疯牛病检测中心后,对中国的疯牛病防疫工作竖起了大拇指,连声称赞。
  自1986年在英国发现首例疯牛病以来,世界上已有20多个国家发生过疯牛病,而中国至今尚未发生。这无疑是个好消息。有些读者来信来电,对中国没有发生疯牛病的原因感兴趣。记者日前就这个问题采访了农业部畜牧兽医局局长贾幼陵。
  “疯牛病”,是牛海绵状脑病(BSE)的俗称,是成年牛的一种进行性、高致死性、神经性疾病。据专家介绍,疯牛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给牛饲喂带有疯牛病和绵羊痒病病原的肉骨粉等蛋白质饲料,而且该病可以通过牛源性食品传染给人。
  贾幼陵说,中国没有发生疯牛病的根本原因是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疯牛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自1990年以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效地防止了该病的传入和发生。首先是加强了对动物和动物源性产品的进口审批和检疫监管,如严禁从有疯牛病和痒病的国家或地区进口牛羊、牛羊肉及骨粉等相关产品,以及含反刍动物组织成分的生物制品,禁止从病源国家进口动物性饲料产品。2000年以来,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海关总署、卫生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门,都对从有疯牛病的国家(地区)和欧盟各成员国进口反刍动物源性物质的培养基、反刍动物源性食品、化妆品、药品及医疗器械等,均实施了严格的限制或禁止措施。
  其次,加强了对饲料生产和使用的管理,对反刍动物饲料的生产、储藏、运输、包装等环节都做了严格的规定,并明令禁止给反刍动物饲喂动物源性饲料。这等于彻底切断了疯牛病的传播途径。
  同时,对疯牛病的监测力度加大。农业部将疯牛病列为外来动物疫病的预防重点,按照世界动物卫生组织的相关标准,实施了主动监测与被动检测。如组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畜牧兽医部门开展疯牛病风险因子调查,经对1990年以来进口的所有牛(包括胚胎及其后代)进行全面追踪调查和长期重点监控,尚未发现典型疯牛病症状牛。在全国范围采集牛脑组织4276份(按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规定我国最低检测数量为1200份),经实验室检测,结果均呈阴性。
  随着预防疯牛病工作的逐步深入,我国对疯牛病防治技术的储备也得以加强。1999年,农业部建立了国家疯牛病检测中心,去年又在中国农业大学建立了疯牛病检测实验室,与瑞士、英国等国疯牛病国际参考实验室合作,共同进行疯牛病防治研究工作。全国畜牧兽医系统也广泛开展了疯牛病知识宣传普及活动,为疯牛病的普查和监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卫生部所属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也成立了朊病毒病检测诊断中心,对临床可疑变异性“克雅氏症”(注:人吃了疯牛病的牛肉或使用含有疯牛病病原的产品有可能患此病)病人送检样本进行检测。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也建立了疯牛病检测实验室。鉴于疯牛病是一种具有高度风险性的疫病,国家规定,未经批准,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擅自从事疯牛病方面的研究。
  贾幼陵说,虽然我国目前尚未发现疯牛病,但我们对疯牛病的防疫丝毫不能放松,我国将继续开展对疯牛病的主动监测,有效防止疯牛病的传入和发生,确保我国畜产品安全。


第9版(国民经济)
专栏:

  农家工作缘何能顺畅
——甘肃省泾川县农村税费改革调查之二
本报记者 李战吉
“农村税费改革是一个牵扯人多、关联面广、涉及事大的系统工程。客观、公平地定亩、定产、定税,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这只是完成了基础性的工作。要想保持农村的长期稳定、发展,还必须下力量认真解决在税费改革中暴露出来的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正是在这种认识的指导下,泾川县委书记刘旭宾率领县、乡干部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开始村、组管理的规范化建设。
  财和物历来是农民群众关注的焦点。调研中他们发现,有的村、组账目和各种合同混乱,手续不全,干部把凭证和账单包在包里,成了“包包账”,离任不交接,成了“断头账”;有的干部一边收钱一边花钱,坐收坐支;有的村、组集体财产不登记,机动地承包费不能及时收缴;村务公开流于形式,一些村只是到了年底才向群众公布一次,有的村对群众关心的敏感问题不公开……由于这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群众意见很大,干群关系紧张。
  泾川县首先在丰台乡进行村级规范化管理的试点工作。在已经清查土地的基础上,这个乡又清查了财务、税费、合同。他们翻出了几年、十几年,甚至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的陈账,一张一张地查,一年一年地理,终于摸清了底数,做到了土地、财务、合同、手续“四清”和账款、账物、账表、账证、账账“五相符”。随之实行了村、组财务乡镇代理制。
  乡里成立了农村财务管理中心,与乡农经站一个机构、两块牌子,配备了3名有会计职称的专职会计,每人负责3至5个村的会计代理工作。村一级全部撤消总会计,每村只设1名由村委会副主任或文书兼任的总出纳。经村民大会讨论通过,由村委会与乡农村财务管理中心签订书面委托合同,在保证村、组集体的资产所有权、资金使用权、投资收益权、财务审批权“四权”不变的前提下,将村、组会计业务交由乡农财中心集中管理。农财中心统一设置了会计总账、明细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土地使用登记簿、集体财产登记簿和科目余额表。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由各村总出纳登记,其他账簿都由乡代理会计负责过录、入账、存档。村、组集体资金采取收支两条线的办法进行管理,村委会建立了民主、公开的开支审批制度。
  目前,泾川县19个乡镇都成立了农村财务管理中心,还结合村、组财务规范化管理,全面开展了村级领导体制、村和组干部职数及管理、村干部选拔方式、村务决策、村务及组务公开、村民管理、税费征收的规范化建设。通过这8个方面的规范化,加强了农村的民主和法制建设,特别是加强了农村财务的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机制。
  各村都成立了村民代表议事会、村民理财小组和村务监督小组等村民自治组织。重大财务决策由村委会提交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大会讨论决定。理财员参与制定本村的财务计划,审核检查收支账目,监督财务计划和各项财务制度执行的情况,核实财务公开项目。各乡镇农财中心按月结账,每季向乡镇政府、县农经局报送科目余额表,每半年向村、组提供财务公开表,由各村、组在村务公开栏公布或张榜公布。群众关心的“粮、钱、物、孩、地”等情况也得以按时公布。村、组财务和其他村务全面实现了“阳光作业”。
  村、组管理的规范化建设,既让村民知道了自家的实情和负担,也让群众了解了村、组的工作和家底,有效地保证了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保证了村务、组务公开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正如不少农民对记者所说的那样:“过去‘三提五统’,什么时候交的是什么费,弄不清楚。现在自己该交什么、该交多少心里有数,村里的大事小情也都明明白白的,咱这气顺了。”一位村支书的话则道出了村、组干部的心声:“以前收费,群众老是认为干部在给自己敛钱,估摸着村干部哪年都得拿上几万元;现在一公布,知道村干部一年才拿1000多元,组干部只有六七百元钱。乡亲们倒体谅起咱们来了,说是当干部也真不容易。干部清白了,群众明白了,工作一下子好做了。”
  税费改革前,乡、村干部“一年四季忙,只为收钱粮”,忙来忙去,还是收不上、收不齐。今年的农业税及附加,全县不到半个月就全部入库了。通过规范化管理,泾川县处理了涉及农村财务、税费、土地、合同等方面的遗留问题1104件,追回经济损失6.2万元,收回历年尾欠税费70多万元。群众信访、上访大幅度下降,其中涉及财务管理的,已由1998年的28起下降到今年的1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