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月10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国际)
专栏:

  联合国关切伊进口合同问题
据新华社联合国1月8日电 (记者丁宝忠)联合国发言人埃克哈德8日说,联合国伊拉克计划办公室执行主任贝农·塞万7日致信联合国制裁委员会,对该委员会大量搁置伊拉克人道主义物资进口合同表示严重关切。
  塞万说,被搁置的合同共1854个,涉及物资的价值近50亿美元,其中包括人道主义物资进口合同1265个和石油设备进口合同589个。为缓解伊人民因被制裁而遭受的痛苦,联合国和伊于1996年签署了“石油换食品”协议。


第3版(国际)
专栏:

  叙欢迎反恐合作
本报大马士革1月9日电 记者吕志星报道:叙利亚总统巴沙尔昨天会见了来访的美国参议员欧文斯及其议员代表团,双方就美国“9·11”事件对地区和国际社会的影响交换了意见。
巴沙尔指出。恐怖主义现象滋长的一个根本的原因是,对恐怖主义的性质和形形色色的极端行为的界定没有统一的认识。他认为,外界对该地区的政治决定应经过仔细的推敲,因为该地区的文化不同于欧美现行的文化。美国能够从反恐成功的国家,特别是叙利亚吸取经验。
他强调,需要将情报和证据区别开来,作决定常常依据的是证据,而不是情报。巴沙尔说,确定对待该地区争执各方的标准是必要的,这是实际所决定的。他表示,叙利亚欢迎同任何国家进行打击恐怖主义的合作。


第3版(国际)
专栏:

  埃高度评价埃中友好
新华社开罗1月8日电 (记者辛俭强、邵杰)埃及外长马希尔8日在此间高度评价埃中两国友好合作关系。他指出,埃及和中国历史悠久,两国之间友谊源远流长,埃及领导人、政府和人民对中国怀有真诚的敬意。
马希尔当天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埃及总统穆巴拉克最近表示,埃及非常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在改革开放方面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果,特别是那些值得埃及借鉴的成功经验,像如何建设高技术产业区、科技信息中心和出口中心等。
马希尔说,中国是拥有最古老文明的国家之一,在国际舞台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强调,埃中两国在国际事务中相互协调与合作,双方都致力于实现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努力为推动第三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马希尔还特别提到去年12月下旬他和中国外长唐家璇在开罗举行的成功会谈。他指出,埃中两国在巴勒斯坦问题、防止核武器扩散和人权等重大国际问题上,观点和立场十分相近或相同。他表示希望埃中双方继续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第3版(国际)
专栏:述评

  布莱尔
南亚之行与枢纽外交
本报驻英国记者 史宗星
  布莱尔的南亚之行本月3日开始,8日结束。他先后访问了孟加拉国、印度、巴基斯坦三国,最后“突然”加了个阿富汗。综观布莱尔的行程,最后一站最为精彩。他虽然只在阿富汗逗留了3个钟头,但抢到了一个“世界第一”:成为塔利班政权垮台后第一位访问阿富汗的外国政府首脑。
7日晚,布莱尔和夫人登上英国皇家空军的“大力神”运输机飞离伊斯兰堡,在茫茫夜色中降落在阿富汗的巴格拉姆空军基地。在事前宣布的日程中,并没有这一安排,但看起来又像是精心准备的:座机装备了反导系统,机场采取了前所未有的保安措施,阿富汗临时政府主席卡尔扎伊和夫人在机场热情迎候。
布莱尔与卡尔扎伊举行了简短会谈。布莱尔说:“阿富汗恢复局势稳定和重返国际社会,符合我们大家的利益。”他表示,英国将致力于阿富汗的战后重建和长期发展。布莱尔还会晤了联合国秘书长阿富汗问题特使卜拉希米,会见了多国维和部队总指挥、英国陆军少将麦科尔。在会见参加维和的英国士兵时,布莱尔称赞他们“干得很棒”。
连英国舆论都对布莱尔的阿富汗之行感到意外,有人说,这是布莱尔的一次“公关表演”。但唐宁街10号发言人立即澄清说:“向阿富汗人民直接传达我们的信息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很长时间以来就想这么做。”
与阿富汗之行的“轰动效应”相比,布莱尔的印、巴之行显得平淡。他虽然对缓和这两个国家的紧张关系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最终没能取得突破。布莱尔分别对印度总理和巴基斯坦总统进行了说服和劝解,他甚至表示想为缓解这场危机施加“有镇静作用的影响”,然而,直到布莱尔离开印巴之际,仍看不到这场危机有明显缓解的迹象。7日,印度外长在召开内阁安全会议后宣布,印度目前不会与巴基斯坦对话,除非巴基斯坦对越境恐怖活动采取具体行动;8日,印外交部发言人又称,这场危机是印巴两国的事,“没有任何国家活动的余地”。同日,巴基斯坦外交部发言人证实,巴印边境地区的军事对抗气氛在过去24小时内没有缓解。
印巴两国的恩怨众所周知,克什米尔争端又是殖民统治留下的历史难题,自然不会因为布莱尔首相走一趟、谈一谈就能解决。或许正是意识到问题的难度和出于“留有余地”的考虑,在布莱尔启程之前,英国首相府和外交部就放出风说,此次南亚之行不是在印巴危机发生后临时安排的,而是早有考虑;布莱尔不打算扮演“和平创造者”的角色,他口袋里也没有装着和平计划。但这并不表明布莱尔不想“有所为”,只是这个“死结”不是布莱尔能轻易解开的。
自“9·11”事件以来,布莱尔在国际舞台上非常活跃。他与布什总统的部署密切配合,为推动国际联手反恐,促成多国维和行动,增强英国的国际影响,频繁出访和接待外国来客。有分析人士认为,布莱尔想建立英国“枢纽外交”,使英国在国际事务中施加更有分量的影响。布莱尔的南亚之行,显然是实现该目标的一个步骤。
然而,一些英国人对布莱尔热衷外交而忽视内政的倾向颇有微词。保守党领袖邓肯·史密斯批评说:布莱尔不该在国内明显失调的情况下到世界各地宣讲国际新秩序;他不如留在国内应对医院病人排长队、铁路工人大罢工和暴力犯罪日趋严重等问题。8日出版的《泰晤士报》则把布莱尔挖苦了一番:“他似乎厌倦了英国首相的工作,而想竞选联合国秘书长的职位。”看来,要让英国人普遍支持布莱尔的外交目标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本报伦敦1月8日电)


第3版(国际)
专栏:

  美议员呼吁结束对古封锁
新华社哈瓦那1月8日电 (记者郑建东)美国众议院7名议员8日在哈瓦那指出,美国应取消对古巴的经济封锁及禁止美国公民到古巴旅游的法律。
这7名美国议员是上星期抵达哈瓦那对古巴进行访问的。代表团团长、共和党人埃默森8日表示,她将在美国国会加强工作,向其他议员阐明取消对古巴封锁的必要性。她指出,大部分国会议员支持取消美国40年前采取的单方面制裁措施。她认为,一旦封锁取消,美国企业家在古巴将会有许多机会。
民主党议员德拉亨特说,美国国会将成立一个工作小组,努力争取实现取消封锁和禁止美国公民到古巴旅游的法律。他指出:“我们正处在这样的一个历史时刻:我们可以为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取得大的进展。”
古巴国务委员会主席卡斯特罗7日接见了美国议会代表团,再次表明古巴政府对改善两国关系的立场。此外,美国议员们还与古巴全国人大主席阿拉尔孔、外长佩雷斯和司法部长迪亚斯举行了会谈,探讨如何改善双边关系及在一些领域开展合作的途径。议员们表示,古巴之行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美国莱克辛顿协会和古巴政策基金会共同资助了美国国会议员代表团的古巴之行。这个代表团已于8日结束对古巴的访问启程回国。


第3版(国际)
专栏:

  巴以发生严重交火
新华社加沙1月9日电 (记者马晓霖)巴勒斯坦武装和以色列军队9日清晨在加沙南部发生严重交火,造成双方5人死亡,4人受伤。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巴勒斯坦高级官员对新华社记者证实说,以军方已经向巴方通报证实,两名巴武装人员在拉法市东南加沙机场边缘的一个以军哨所附近向以士兵发动袭击,造成3名以军士兵死亡,另外4人受伤,两名袭击者也被打死。
这是巴领导人阿拉法特12月中旬宣布全面停火后巴以之间发生的最严重交火事件,也是几个月来以军方蒙受伤亡最严重的一次。
当地目击者称,袭击事件发生后,以军直升机在冲突现场附近降落,估计是为了运送被打伤的以军士兵。
“以色列之声”电台也证实了交火事件和巴方人员伤亡的消息,但没有透露任何以方人员伤亡的情况。以电台同时称,在加沙的以军已进入高度戒备状态,并对冲突所在地区进行了封锁和搜查,以安全内阁将于当天召开会议讨论加沙地带的最新安全形势。


第3版(国际)
专栏:综述

  美国欲恢复地下核试验
本报驻美国记者 任毓骏
  1月8日,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说,布什政府在当天向国会提出的“核战略评估报告”,是为日后恢复地下核试验埋下伏笔。美国为保持和维护其战略核武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可能会在未来数年恢复地下核试验。该报道还说,布什政府在报告中,建议就“新一代核武器”进行研究,培养训练新一代核武专家。报道称,美国的做法可能引起俄罗斯、中国以及裁军组织和大部分签订《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美国盟友的反对。
据报道,布什政府的“核战略评估报告”内容,还包括布什关于在今后10年内将美国战略核弹头从目前的6000枚裁减到1700—2100枚的计划,并讨论了为设计新式核武器进行准备工作的必要性。据核武器专家称,美国国防部计划把过去20年设计的核弹头翻新,使这些弹头能再保持20年的有效性。而在这一过程中,美国必须通过试爆来维持弹头的可靠性。根据现行规定,美国如果要在本土中西部的内华达州试验场恢复地下核试验,须有两年时间做准备。而布什政府在报告中要求将准备时间缩短至“一年或几个月”。国防部一名高级官员称,“尤其是在核弹头储存量愈来愈少的时候”,恢复核试验的设想不应停止。
针对《华盛顿邮报》的报道,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当天对新闻界辩解说,布什政府遵守暂停核试验的承诺,评估报告中没有“建议恢复地下核试验”。但他同时强调,每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必须意识到这些武器的威力与致命性,因而有责任维护其安全与可靠性。美国保留恢复进行地下核试验的可能性。他说:“如果不试爆就能够达到目的,我们当然会选择这种方式。”他又以事涉高度机密为由,拒绝直接讨论报告的内容。能源部一位官员称,布什政府在该报告中有关核试验的用词“颇为含糊”,不明言准备恢复核试验,只说认为有必要进行核试验。其原因是政府“不想引起轩然大波”。布什的父亲老布什总统在1992年决定,美国暂停地下核试验。其后,克林顿政府继续恪守这一承诺,也没有进行这类试验。1996年,联合国裁军大会上通过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全面禁止在大气层、太空或地下进行核爆试验,目前已签署该条约的国家达161个。克林顿政府同年签署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但在1999年10月请求国会批准时,遭到当时共和党控制的参院的否决,从此,这一条约在美国国会被搁置起来。2000年,布什竞选总统时,就曾表态支持当年参院不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决定。他上台后,继续设法使这一条约在参院审议中“束之高阁”,使美国迄今仍未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美国在1992年停止地下核试验后,一直利用电脑模拟和次临界核试来确定其核武器的安全性和准确性,以维持美国的核威慑力。由于这类核试验使用的放射性钪不足以引起连锁反应,所以不在《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约束之列。虽然电脑模拟核爆炸能减少辐射和节省金钱,但美国始终认为这还是不如地下核试验准确有效。去年以来,有些美国高级官员就放风说,《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不符合美国防止核扩散的目的,而且无法约束其他国家秘密发展核武器或进行核试验,反而构成所谓“新的道德和法律障碍”。
有评论指出,布什政府此举是继扬言单方面退出《反弹道导弹条约》,反对执行禁止生化武器公约、《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地雷议定书》和拒不签署《京都议定书》之后,又一次向重要的国际条约挑战。(本报华盛顿1月8日电)


第3版(国际)
专栏:

  阿愿接纳更多维和兵
北方联盟军队将撤出喀布尔
美逮捕基地组织两高级成员
新华社喀布尔1月8日电 (记者刘洪)阿富汗临时政府主席卡尔扎伊8日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采访时表示,他可能会要求更多的国际维和部队进驻阿富汗。
卡尔扎伊说:“我所接见的代表团都不断要求更多维和部队进驻,要求将他们部署在(除喀布尔以外的)其他省份和城市。”
根据波恩协议,国际维和部队将由4500人组成,他们将先部署在首都喀布尔。英国、法国的先遣部队已抵达该市并开始执行巡逻任务。阿内政部长卡努尼早些时候曾表示,如果有必要的话将考虑在其他省份和城市部署维和部队。
在国际社会的努力下,阿富汗去年12月组成了以卡尔扎伊为首的临时政府。但在一些地方由于利益分配不均和权力真空,社会治安出现恶化,许多民众担心内战再次出现,因此要求维和部队扩大部署的呼声高涨。
新华社喀布尔1月9日电 (记者刘洪)阿富汗内政部官员9日表示,阿临时政府已经要求驻扎在首都喀布尔城内的北方联盟军队在三天内撤到城外的军营,以便国际维和部队顺利进驻该市。
内政部官员穆罕默德·若拉表示,撤军命令是由阿内政部长卡努尼下达的。北方联盟军队撤走后,喀布尔的安全将由国际维和部队和阿富汗安全警卫共同负责。
近日来,喀布尔总统府附近的多条主要马路都被关闭。据阿富汗政府官员透露,这是为国际维和部队和阿富汗安全警卫联合巡逻提供磨合机会。
根据波恩协议,驻阿富汗国际维和部队将由4500名士兵组成,他们将先期部署在首都喀布尔。英国、法国的先遣部队已抵达喀布尔并开始执行巡逻任务。
北方联盟军队是在塔利班撤退后于去年11月13日凌晨进驻首都喀布尔的。
新华社华盛顿1月8日电 (记者谭卫兵)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迈尔斯8日说,美军在阿富汗东部的搜索行动中捕获了14名“基地”恐怖组织的成员,其中包括两名高级成员。
迈尔斯在当天五角大楼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美军是于7日晚上在阿富汗东部帕克蒂亚省加德兹镇附近的一个巨大的山洞中捕获这些“基地”组织成员的,那两名高级成员已经送往坎大哈附近的美军营地,其余的人移交给当地的阿富汗军队。
迈尔斯说,美军在捕获那两名“基地”组织高级成员时还缴获了一批便携式电脑、移动电话、训练资料和小型武器。他说,“我们对这些电脑、移动电话和训练资料十分感兴趣,因为它们是世界恐怖主义网络的一部分”,美情报专家将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从中获取对今后行动可能有用的东西”。


第3版(国际)
专栏:

  哥与反政府武装和谈无果而终
据新华社圣菲波哥大1月8日电 (记者刘连祥)哥伦比亚政府和哥国内最大的游击队组织“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8日在南部的非军事区举行了新一轮和谈,但双方仍未能就结束在非军事区周围进行的军事核查行动以及停止相互敌对行动等问题达成任何协议。
游击队和谈代表在谈判结束后宣布,“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领袖曼努埃尔·马鲁兰达已致信帕斯特拉纳总统,提出打破双方和谈僵局的数项建议,并期待总统在1月20日非军事区期限结束前给予正式答复。
去年10月中旬,“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要求政府停止在游击队控制的南部非军事区上空及其外围地带进行军事安全核查行动,因为军事核查影响了参加和谈的游击队代表的人身安全,但此要求遭到了政府的断然拒绝。“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随即中断了同政府和谈代表的接触,致使哥和平进程陷入僵局。
今年1月3日和4日,哥政府和游击队代表曾进行了两轮谈判,但终因在军事核查问题上的严重分歧而未能取得任何成果。


第3版(国际)
专栏:

  美将搜寻隐匿的中东移民
新华社华盛顿1月8日电 (记者谭新木)美国媒体8日透露,美国司法部已经确定6000名受驱逐后仍然隐匿在美国境内的中东移民名单,并将于近期展开搜寻。此举再次在美国内引起了有关种族歧视的争议。
据《华盛顿邮报》和有线新闻网电视台援引有关官员的话报道,这份名单是司法部对逾期不归或者受驱逐后潜逃的30多万名各地区移民的有关数据进行检查后确定的,他们有的来自本·拉登基地组织的庇护国,有的有犯罪记录。司法部门正在对这份名单进行分析,以确定其中需要重点搜捕的对象。
美国移民与归化局去年12月宣布,将开展一场大规模行动以搜索和驱逐这30多万名非法移民。这些人的数据将输入到联邦调查局的“全国犯罪信息中心”数据库,今后一旦发现就予以驱逐或者逮捕。虽然司法部称搜寻6000名中东移民的计划是这次行动的一部分,但美国内许多人认为,这种根据国籍和宗教而不是根据其行为表现来确定重点搜寻对象的做法是不合适的。
虽然美国司法部长阿什克罗夫特在“9·11事件”之后多次强调,美国内的反恐怖行动不涉及到种族因素,但近来美国的不少做法已引起越来越多的争论与批评,其中包括司法部一项即将拟就的计划。该计划要求5000多名中东籍移民主动接受问卷调查,以协助反恐怖调查行动。此外,美国民权组织指出,自“9·11”以来,已经有几百名移民以各种理由被拘留,有的拘留后下落不明,这些人中的绝大部分来自中东。


第3版(国际)
专栏:

  反邪教图片展在比举行
本报布鲁塞尔1月8日电 记者吴云报道:中国驻欧共体使团暨比利时大使馆今天举行“反对邪教、维护人权”图片展。展出的100多幅图片,以活生生的例子揭露了邪教“法轮功”危害社会、残害生命、破坏人权的种种违法行为。
中国驻欧共体使团团长、我驻比大使关呈远在致开幕辞时说,事实证明,邪教“法轮功”和世界上所有邪教一样,危害社会,破坏家庭,摧残人性,违反人权,是全世界的公害。打击邪教是当今许多国家面临的共同任务,中国政府希望和其它国家加强交流,共同研究如何打击邪教、保护人权。
比利时外交部、司法部和欧盟委员会官员、欧洲议会议员、比利时参议院、当地学术机构和社会团体以及华人华侨、留学生和中资机构的代表共300多人参观了展览。许多参观者对“法轮功”的残暴感到震惊,不少欧洲人士表示,展览让他们看到了“法轮功”的另一张面孔。比中协会主席范汉思说,“法轮功”是骇人听闻的邪教,西方舆论将“法轮功”称为宗教是不正确的,中国政府应该提供更多的信息,让世人了解“法轮功”邪教的真面目。


第3版(国际)
专栏:

瑞士领导人向公众解释
  加入联合国利大于弊
新华社日内瓦1月8日电 (记者陈威华)瑞士联邦主席卡斯帕·维利热、外交部长约瑟夫·戴斯和国防部长萨穆埃尔·施密德1月8日在首都伯尔尼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就瑞士加入联合国问题向公众作出解释。
瑞士政府曾在1986年就是否加入联合国进行全民公决,结果遭到否决。瑞士政府决定今年3月3日再次就这项决定进行公决,包括参、众两院议员在内的大多数政治人物都表示支持这项决定。瑞士联邦主席卡斯帕·维利热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加入联合国将有助于促进瑞士经济的发展。目前联合国每年的开销在40亿美元左右,其中瑞士可以获利2.4亿美元。同这个数字相比,瑞士加入联合国后必须交纳的7000万美元会费并不是太高。
维利热指出,冷战结束以后,联合国的作用有了明显进步。他指出,目前瑞士的观察员身份严重地阻碍了它在联合国中所能发挥的作用;而加入联合国后,瑞士一方面能够继续保持自己的中立国地位,另一方面又能够同大多数国家一样,对联合国决议享有同样的决定权。
施密德强调说,加入联合国不会有损于瑞士的中立国地位,因为联合国并不会强迫瑞士参加军事行动,更何况最近10年来,瑞士已经参加了联合国的所有经济制裁行动。
瑞士一些调查机构去年12月进行的民意测验结果显示,瑞士目前支持加入联合国的人数远远高于反对的人数。其中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支持者的比例为57.2%,而明确表示反对的只占29.7%。


第3版(国际)
专栏:

1月9日,阿富汗首都喀布尔的幼儿教师在阿富汗临时政府妇女事务部举办的职业教育培训班上认真听讲。这是自阿富汗临时政府成立以来首次对妇女工作者进行大规模的培训。新华社记者 王毓国摄


第3版(国际)
专栏:

  波黑希望加强波中关系
本报萨拉热窝1月9日电 记者柳晓森报道:波黑主席团主席约佐·克里扎诺维奇今天在会见由公安部组织的新闻记者代表团时表示,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的伟大国家,又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我们非常希望加强与中国的联系,促进双边关系发展。
克里扎诺维奇在会见时高度评价中国的外交政策,他说,中国承认波黑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承认波黑的文化、历史和民族的独立性,波黑人民感谢中国人民的理解和支持。他说,在南斯拉夫分裂后,中国能够和现波黑一直保持良好的外交关系,并提供援助,波黑人民都知道中国公平、富有原则的立场,这些都显示了中国的智慧和气魄,我们很高兴与这样的国家交朋友。他说,在过去的一年里,波黑严厉打击了经济领域的有组织犯罪,完善了司法体制,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投资环境,希望中国的企业家到波黑来投资发展。


第3版(国际)
专栏:

对外友协举行招待会
庆祝我与中亚五国建交十周年
本报北京1月9日讯 记者刘志海报道: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今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招待会,热烈庆祝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建交10周年。
国务委员司马义·艾买提、对外友协会长陈昊苏、中联部副部长蔡武、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熊光楷上将以及中亚五国驻华使节出席了招待会。
陈昊苏发表讲话指出,中国是率先承认中亚五国独立的国家之一,10年来与中亚五国建立了日益发展的友好合作双边关系。中国人民十分珍惜与中亚五国的传统友谊,将继续保持和发展我们之间长期稳定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永作“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
中亚五国驻华使节也分别发表讲话,盛赞中亚五国与中国在各领域合作中取得的积极成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