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9月8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

  编者的话:中国人学学会(筹备)和北京大学人学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和人的全面发展”学术研讨会,日前在北京大学召开。首都理论界近2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者围绕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如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现刊登两位学者在会上的发言摘要。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新境界
袁贵仁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阐述的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和理论创新的精神,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历史观,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新境界。
  马克思、恩格斯一生致力于批判资本主义异化劳动,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把它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主要内容,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在我国,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一直是党的教育方针的主要内容。《教育法》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既是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也是“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江泽民同志的论述,把人的全面发展从共产主义延伸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青少年学生扩展到广大人民群众。并提出,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开辟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广阔前景。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人的全面发展也被提到了全党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社会是一个问题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社会是人的集合体,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全面发展的社会,要求有全面发展的人,并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江泽民同志说,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事业。因此,没有人的全面发展,就不可能有社会的全面发展;同时,人的全面发展也只有在全面发展的社会中才能实现。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有着本质的不同。在资本主义社会,追求利润是生产的最终目的,人的发展服从于经济发展。在社会主义社会,一切工作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经济发展服务于人的发展。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不仅体现在能够创造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上,而且体现在能够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在人民群众解决了温饱问题、开始过上殷实的小康生活的时候,人的全面发展就成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在满足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同时,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目标,是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的丰富和发展。
  以往,我们的理论研究也讲人的发展,但常常是把人的发展包含于社会发展之中,以为社会发展了,每个人也就会自然而然地得到发展。因而在很多时候,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发展简单地归结为社会的经济、文化的发展,或者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其实,这还不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全部,而只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反复强调: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社会生产力、经济文化的发展同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所有这些,都特别强调了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不是简单的包含关系,而是相对独立的并列的两个方面,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关系。唯物主义历史观既要研究社会发展的规律,又要研究人的发展的规律,更要研究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之间“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规律。这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新视野。
  马克思早年提出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是针对旧式分工所造成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对立,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相结合。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说,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就明确了全面发展的主体是“人民”,内容是提高“素质”,同时也就明确了研究人的全面发展的思路,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

  目前,南京正在大规模维修明城墙。图为刚修复完的狮子山明城墙风光带与新建的阅江楼。新华社记者杨磊摄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新书架

禅学三书
  吴言生撰写的《禅宗思想渊源》、《禅宗哲学象征》、《禅宗诗歌境界》三本禅学书籍,已由中华书局出版。《禅宗思想渊源》以细密的论证和分析,指出禅宗思想主要渊源于大乘佛教经典,具体分析了《楞伽经》、《心经》、《起信论》等十部佛经对禅宗思想的影响。《禅宗哲学象征》阐释了禅宗哲学喻象的独特意义,对深化禅宗研究作了有益的尝试。《禅宗诗歌境界》所探讨的禅宗诗歌,是指广义的禅宗诗歌,包括禅僧上堂说法时大量运用的偈语。作者认为,禅宗思想体系主要由“本性论”、“迷失论”、“开悟论”、“境界论”四部分组成。禅学三书的出版,将对禅宗思想、哲学、诗歌的研究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穆子)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新书架

《美国人权政策的历史考察》
  李世安撰写的《美国人权政策的历史考察》一书,是国家“九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已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美国人权理论、政策和实践的演变,分析了美国如何利用人权作为其对外政策工具以追求美国的国家利益。该书还系统研究了美国《年度国别人权报告》的产生、操作过程及其在美国人权外交中的作用,研究了美国人权外交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并提供了大量最新的资料和信息。(刘少华)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报刊文摘

理论创新的内涵和着力点
  董京泉在《论理论创新》一文中指出,理论创新是指人类在开拓进取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新的理性分析和理论解答,对认识对象或实践的本质、规律和发展变化的趋势作新的揭示和预见,对人类历史经验和现实经验作新的理性升华。理论创新有两种模式,即肯定性—累积性创新和否定性—批判性创新。当前,马克思主义和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的着力点应当是:在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上,开拓新视野,进入新境界;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重大问题的研究上,创造新成果,得出新结论;在基础研究、新兴边缘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综合研究上,取得新突破;在对时代脉搏、实践经验和重大问题的准确把握、敏锐反应中,培植学科发展新的增长点;在继续重视思想材料积累和观点创新的同时,着手研究构建充分体现时代特点和中国特色的学科理论体系。
  (摘自《文史哲》2001年第4期)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专论

关于当前启动消费的几点认识
刘方蒶李振明
  今年上半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保持了10%以上的增速,超过了GDP7.9%的增长速度,消费成为上半年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然而,当前国内需求不足仍然是我国经济面对的最大挑战。鉴于我国经济已进入买方市场,需求约束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主要方面,我们必须继续下大力气启动消费,以确保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启动消费是应急举措还是长期战略
  由于当前居民消费占国内需求约60%的份额,因此启动消费对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然而,人们对启动消费在我国宏观经济调控中的地位却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有人认为,启动消费只不过是针对我国当前内需不足的现实所实行的一种短期操作,是一种权宜之计。一旦经济彻底走出通货紧缩趋势,宏观调控的重点仍然要以调控投资为主,因为投资需求对政策具有更高的敏感性,从而也更容易见效。对此,我们不敢苟同。这种观点实质上是沿袭了计划经济的思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由于国有企业是企业的主要形态,国家政策或者准确地说国家的行政指令对企业有很强的约束力,加之当时是短缺经济,因而,只要扩大投资就可实现经济增长。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已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非国有经济迅速发展,已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而非国有经济的投资增长以能否获利为根本出发点,国家不可能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促使非国有经济扩大投资;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也使国家对企业的行政调控逐渐减弱。也就是说,在当前的经济条件下,投资需求并不必然对政策更具敏感性。其次,1996年以来,我国经济已开始进入买方市场,市场的消费需求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如果没有消费的引导和配合,投资的扩大就是盲目的,只能造成更多的库存,导致频繁剧烈的经济波动,从而不可能支撑经济的持续增长。第三,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对于大国来说,只有走国内消费需求主导型的增长道路,才能把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马克思的“生产与消费的直接统一性”原理认为,消费的重要性就在于它使需求得以实现、使生产得以最终完成,而且消费还关乎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以及人力资源的素质,也决定着生产的目的。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消费在国民经济良性循环中的枢纽作用、在经济增长中的动力作用日益突出,消费已成为保持我国宏观经济稳定和持续增长的关键。但是,当前我国居民消费率只有47.5%左右,社会最终消费率也不过58.8%,这一偏低的消费率,不利于为国民经济的增长提供必要的内需主导的市场条件。综上,启动消费不应当被看作应急措施,而是宏观调控的着力点和长期的战略举措。
  为什么说启动消费的关键在于深化改革
  由于居民消费是一种纯粹的个体行为,因此,对居民消费的宏观调控,关键在于创造一种良好的经济和政策环境,使体制约束对居民消费的影响降至最低。由消费函数理论可知,要启动消费,关键在于增加居民收入和提高居民的消费倾向。从目前来看,虽然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仍然是制约居民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但居民消费倾向偏低的问题却更为突出。比如,今年1—6月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近7万亿元,累计同比增长率为10.8%。导致居民消费倾向偏低的主要原因,在于制度变迁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首先,劳动就业制度改革所造成的就业的不稳定性和失业的压力,与教育、医疗、住房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淡出,以及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短缺等多种因素结合在一起,恶化了城镇居民对未来的收支预期,造成预防性储蓄迅速增加。而农民非农就业机会拓展困难,以及城市化的滞后和农民消费方式的凝固,制约了农村居民消费的增长。其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降低了社会消费倾向。这是由于低收入阶层购买力低下,有效需求严重短缺;高收入阶层,因消费需求饱和,购买倾向下降;而中等收入阶层又因收入增长预期低于支出增长预期,消费信心也难以提高。当前,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有合理的成分,但在改革过程中,由于分配机制不完善、行业垄断、寻租和腐败行为而导致的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必须给予关注。最后,由于市场分割、地方保护主义和监管不严、执法不力等多方面原因,市场上假冒伪劣产品泛滥、市场秩序和信用状况较差,这不但增大了居民消费的交易成本,也使消费者权益不能得到很好的保护,从而影响了居民的消费增长。上述种种,从根本上看是体制障碍,是不能仅靠积极的财政政策来消除的,只有通过改革的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才能解决。也就是说,只有通过市场化改革,才能推进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确立,才能减少寻租和腐败行为,才能推进农村的城市化进程,才能形成以信用为基础的统一、高效的全国性市场,进而稳定居民的制度变迁预期,促进消费的稳定增长。否则,积极财政政策的效力也将大打折扣。
  怎样认识启动消费与刺激投资的关系
  虽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不过是消费的派生需求,最终是受消费决定的,但是,投资对消费的响应不是消极的、被动的,二者之间也并非一种线性的关系。导致投资扩张的因素很多,如技术的发展、企业家的创新冲动等等,而且投资扩张也会以新产品为载体诱导消费的增加。因此,消费和投资作为内需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紧密相联、不可偏废的,二者呈良性循环才能带来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也就是说,启动消费必须与刺激投资有机地结合起来。从目前来看,启动农村居民消费,关键是要推进农村的城市化进程,而提高城市化水平并非仅仅是放开户籍制度那么简单,重要的是需要有投资的增加和产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引导民间投资参与到城市化建设上来。再比如,要稳定城镇居民的收入预期,关键是要稳定其持久收入,而稳定持久收入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稳定和增加就业。要增加就业,就必须刺激投资的扩张以增加工作岗位。民间资本是逐利的,对于已经过剩的产业它是不会有兴趣的,而民间资本有兴趣的产业往往又受制于进入壁垒而不能参与(如电力、电信、民航、铁路等)。所以,要吸引民间投资,就必须打破行政垄断,切实消除进入壁垒,否则这些产业不能在竞争中发展、成长,也就不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也会抑制居民消费的增长和消费结构的升级。这不仅是启动居民消费的需要,也是迎接加入WTO带来的挑战的迫切要求。
  怎样看待热点消费与可持续消费的关系
  当前,我国居民的消费已从温饱型升级为小康型,消费的对象与热点已从解决温饱问题的生存资料为主,演进为以提升生活质量的小康型生活资料为主。住房、教育、轿车、旅游、医药正在成为市场需求中的五大消费热点。近年来,人们又提出了所谓“假日消费”、“信息消费”、“文化消费”等新观点、新思路。随着中国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人们又开始论证所谓的“奥运经济”、“体育消费”及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应当说,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和收入水平上,人们的消费热点是不同的,从而启动消费的重点也是不同的。我们必须密切关注上述居民消费行为的变化特点和发展动向,适时地运用政策手段培育消费热点,促进居民消费的增长。但是也应当看到,启动消费除了要善于借力——借消费热点之力,更重要的还是要立足长远,实现可持续消费。为此,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从优化体制和环境上促进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改善就业机制,从而不断提高居民持久收入,为居民消费的持续稳定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搞好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提高居民的消费质量;大力研究市场消费行为的个性化、差异化趋势,按照消费需求多层化和多样化的特点,改善和优化投资结构和市场供给结构。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学者论坛

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互为前提和基础
崔新建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言简意赅,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其中有三点非常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第一,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中的人的全面发展,或者说首先是占社会绝大多数的人民的全面发展,而非纯粹个人的全面发展;第二,强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第三,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些论述,对于启迪人们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人的全面发展的规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江泽民同志指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对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辩证关系的科学揭示和概括。
  首先,人和社会是不可分的,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是人的存在方式或存在形态。社会是由人组成的共同体。无论社会关系还是社会活动,其主体都只能是人。没有了人,社会关系、社会活动就失去了实际意义;同时,人从来就是社会动物,无论个人还是群体,都只能在社会关系中存在,在社会活动中发展。简言之,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把人与社会割裂开来孤立地加以研究,既不能科学揭示人的本质,也不能科学揭示社会的本质。
  其次,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人的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社会发展包括许多内容,如科技进步、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等等,但这些内容最终还是为了人自身的发展;而社会发展又是人的发展的实现途径。没有社会各方面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的发展只能是一句空话。脱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人的发展只能是一种抽象的逻辑推演;而社会发展如果不能最终体现在人的发展上,无疑是一种片面、扭曲的发展。
  最后,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是相互促进的。这里包括两方面的涵义:其一,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没有人自身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是不可能的。当今时代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的诸多全球性问题与生存困境,在很大程度上是近代以来人自身片面发展的缩影和集中表现;反过来,社会的片面或畸形发展又加剧了人的片面与畸形发展。它向人们昭示了一个真理:只有人自身的发展是全面的,实现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才是可能的。其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和根本目标,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标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之一,就是能为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充分的条件。建设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更优越的物质文化条件,使更多的人在更高的水平上实现全面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的全面发展程度,是人类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标尺。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新书架

《孙中山评传》
  由茅家琦等人撰写的《孙中山评传》一书,已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为匡亚明主编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的一本。半个世纪以来,孙中山研究成为一门显学。该书力求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剖析他的活动和思想。该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回顾过去出版的著作,指出丰硕的成就和倾向性的问题;第二部分分阶段地具体分析孙中山的活动和思想发展;第三部分对孙中山的思想作客观的概括。
  该书认为,孙中山思想的资料来源是多元的,他对待这些资料的基本方针是经世致用。他是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他的思想的理论基础主要是进化论与互助论。他的哲学思想闪烁着智慧的光辉,他的政治思想十分丰富,但经济思想在切合中国国情方面明显不足,政治谋略方面存在着重大失误。(李良玉)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新书架

《第三只眼睛看网络经济》
  荆林波撰著的《第三只眼睛看网络经济》一书,已由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伴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研究领域出现了所谓“数字派”、“商务派”;对于网络经济的前景,也存在着完全不同的看法,既有“网络泡沫论”,也有“理性泡沫论”,还有“网络无泡沫论”。该书分析研究了网络经济的发展轨迹,网络经济的出现对传统经济的挑战,网络并购的动因,如何评价网络股,以及如何看待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特别是B2B商业模式等。作者提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能否健康发展,仍然取决于实物经济,实物经济是根,网络经济是枝和叶,只有根深,才能叶茂。因此,在全球化和网络化的世纪里,我国必须在大力发展实物经济的同时,积极发展网络经济。(段小誉)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学术交流

专家学者评说尚可喜
李伦
  由辽宁省历史学会主办的“尚可喜与明清鼎革学术考察活动”,日前在尚可喜的故乡——辽宁省海城市举行。
  尚可喜是在明清鼎革时期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一位历史人物,在明清战争、清军入关以及清朝全国政权的建立和巩固过程中,他都扮演过重要角色。研究尚可喜的生平与活动,分析其功过是非,对于学术界准确了解和认识明清鼎革时期的历史演变,推动清史研究的深入发展,将有所帮助。
  参加考察活动的专家学者认为,尚可喜身处历史大变革之中,先是弃明投金,后又参加了清军入关的战争、清朝建立全国政权的战争等,晚年又赶上了“三藩之乱”,因此他的一生十分复杂。我们不能简单地对这样一位复杂的历史人物匆忙做评语、下结论,而应在充分占有历史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深刻的分析研究,这样得出的结论才能更加符合历史实际。
  多数专家学者认为,尚可喜在实现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的关键时刻所采取的行动,是值得肯定的。关于尚可喜在《清史稿》中被列为“贰臣”,有的学者提出这其实并不准确。因为尚可喜在清王朝统一全国之前即为清臣,对清朝开国有功,况且他在明军中仅是个校尉,归清后先晋总兵后被封为王,他的主要军事活动和政治活动都是在清王朝中进行的,与其他被列入“贰臣”者有明显的不同。
  有的专家学者则提出了一些不同意见。他们认为,尚可喜的功过是非,过去已有基本的定论。许多问题,如弃明投金、参加镇压李自成农民起义军、与“三藩之乱”的关系等,在新的有说服力的资料发现之前,不能轻易地推翻原来的结论。
  参加考察活动的专家学者一致认为,研究尚可喜,评价尚可喜,当务之急是认真收集和整理有关资料,特别是有重要价值的明清档案资料,以便为尚可喜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奠定基础。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报刊文摘

“入世”对税收政策的影响
  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在《加入WTO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税收政策的影响》一文中认为,WTO成员国所签订的众多协议中,以《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对税收政策尤其是税收优惠政策影响最大。按照WTO规则,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相继出台的许多优惠政策,在加入WTO后必须进行调整,其中最重要的是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政策的重心和着力点需要向前、向外推移。一是从对直接生产环节优惠向对研究开发环节优惠转移,二是从对生产贸易企业优惠向对创新和产业化支持体系优惠转移。建立符合WTO要求的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体系,包括进一步建立健全对产业基础和产业应用研究开发的税收优惠政策,建立健全对创新孵育体系和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支持体系的税收优惠政策。(摘自《财贸经济》2001年第7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