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9月22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

运用法律手段推进结构调整
  ——日本产业政策和结构调整法制化的启示
国家经贸委经济法规司
  经济结构调整是“十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主线。为了借鉴国际经验,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国家经贸委经济法规司对日本产业政策及结构调整的实践进行了专题考察。现将日本产业政策和结构调整的主要做法及其启示作简单的介绍。
  日本产业政策的推行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主要是通过经济政策的法制化进行的。这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制定“一般法”,如通过对反垄断法的修改,放松对控股公司的限制,促进企业兼并和联合,实现经济规模,提高竞争力;另一类是制定“特别法”,如通过制定各种振兴法、产业结构改善法等,直接影响产业发展。根据法律的作用,日本将有关产业政策的法律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对扶持、保护、促进其发展的战略产业和新兴产业,通产省制定并经国会通过振兴法;第二类是对需要加以援助以顺利压缩过剩设备、转移人员的衰退产业,制定萧条产业临时措施法;第三类是对介于前两者之间,需调整其结构的特定产业,制定改善结构法。这些产业临时措施法有效期一般为5年左右。
  加强产业政策研究和产业政策立法。产业政策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尽管各国赋予其不同的名称和内容,但各国都在实践着各种各样的产业政策。日本政府正是通过制定适应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政策及相应的法律或政令等,在战后迅速实现了经济复兴和向世界经济大国的迈进。目前我国正处在新的发展阶段,正在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应重视发挥产业政策及相应法律的作用。
  产业结构调整应充分运用法律手段。通过制定和实施振兴法重点扶植战略产业的发展,对加速经济发展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作用,日本在这方面取得了成功经验。而对难以维持的且对国民经济有较大影响的衰退产业提供帮助,以防止大量工厂倒闭和工人失业引起严重的社会问题,也是日本产业政策法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我国也面临着衰退产业退出和大量工人失业、建立劣势企业的退出机制、压缩过剩生产能力及设备、鼓励和扶持技术创新及新兴产业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注意运用法律手段实现结构调整目标。比如,加快制定《企业关闭办法》、《破产法》、《特定行业设备合理化法》等。
  遵循WTO规则,制定和完善与WTO规则相适应的法律法规。70年代后期,随着日本经济迅速崛起,日本的产业政策受到国际社会的议论。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制
  定了与关贸总协定(WTO的前身)规则相适应的产业政策和法律。我国加入WTO以后,对许多领域政府不能再进行干预和“补贴”,对一些行业进行重点扶植的产业政策也将受到限制。但根据已加入WTO的国家的实例,在以下领域政府是可以有所作为的:一是政府投入资金用于提高中长期产业竞争力的技术开发;二是对本国经济落后地区进行扶持;三是对中小企业进行扶持。因此,建议在这三个领域完善有关政策和法律: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制定技术创新方面的法规,促进技术进步;加紧研究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问题,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和法规;加快出台《中小企业促进法》,大力发展中小企业。
  制定和完善产业组织政策和法律。日本在制定产业政策和法律时,既注意制定促进产业之间资源合理分配的产业结构政策和法律,也注意制定促使产业内部组织结构合理化的产业组织政策和法律。日本政府为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和经济规模化,通过制定法律使个别行业不受禁止垄断法限制,或者修改禁止垄断法,进行了一系列大型企业的合并、改组,扩大了企业规模,提高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我国经济结构长期不合理与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密切相关。在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过程中,要注意研究产业组织政策,注意通过联合、兼并、重组,发展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大集团大公司。为此,在积极制定《反垄断法》的同时,也要加快制定《控股公司条例》、《企业兼并条例》等,为加入WTO后的企业兼并联合重组提供法律依据。
  加强行业法规建设,通过行业立法加快传统工业改组改造。日本通过制定行业振兴法、衰退行业的特安法和改善特定产业结构法,顺利实现了产业结构调整。我国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9个国家工业局的撤销,今后应通过加强行业规划和行业法规来引导行业发展。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行业法规建设,通过行业法规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行业发展,规范行业竞争。同时根据WTO规则,应加快建立保护国内产业的法律体系。从目前看,应当制定适应于对传统工业进行改组改造要求的法律法规,如制定机械、钢铁、煤炭、纺织等行业的结构改善促进法,对能源产业则应当制定石油、天然气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等。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

  日前,云南石林建成生态型旅游景区。图为石林风景区面积二十平方公里的乃古石林。
新华社记者周重要摄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学术交流

借鉴新鲜经验研讨分配改革
  ——“中德现代企业薪酬制度及‘时间有价证券’研讨会”综述
徐振斌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和德国大众汽车集团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德现代企业薪酬制度及‘时间有价证券’研讨会”,日前在北京举行,来自科研单位和大型企业的有关专家参加了研讨会。会议主要议题是:德国大众集团公司动态薪酬管理体系和“时间有价证券”及其借鉴意义。
  德国大众公司动态薪酬体系有两层含义:一是根据公司生产经营和发展情况等动态因素,对薪酬制度及时进行更新、调整和完善。二是根据调动各方面员工——如管理人员、科研开发人员和关键岗位人员——积极性的需要,随时调整各种报酬在报酬总额中的比重,适时调整激励对象和激励重点,以增强激励的针对性和效果。这个动态薪酬体系包括6个组成部分:一是基本报酬,体现劳动力的基本价值,保证员工及其家庭基本生活,保持相对稳定。二是员工参与性退休金,由员工自己缴纳费用,相当于基本报酬的2%,滞后纳税,交由基金机构运作,确保增值,属于员工自我补充保险。三是奖金,包括两种,第一种为平均奖金,每个员工都能得到,起保底奖励作用;第二种是绩效奖金,起进一步增强激励力度作用,使员工能分享公司的新增效益和发展成果。四是员工持股计划,体现员工的股东价值。五是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相当于基本报酬的5%。六是“时间有价证券”,就是将员工的加班时间、合理化建议和一部分资金转化为基金,通过基金运作,使其保值增值,以让员工灵活安排工作和休假时间、增加退休待遇以及分享企业和社会发展成果的一种衍生证券。“时间有价证券”把动态薪酬体系推向新阶段,具有多方面的动态职能作用:对员工来说,可以增加积累与投资,更好地分享企业发展成果,可以减少职业风险,灵活安排工作和休假时间,安排提前退休等。对企业来说,可以使企业根据生产需要灵活地调节生产;可以使企业在遇到不景气状况时尽量减少裁员,从而减少因裁员而必须支付的经济补偿金;可以扩大企业生产投资基金;可以在照顾员工利益的同时使企业自身利益达到最大化;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对社会来说,可缓解就业压力,降低失业率,缓解退休金压力,扩大社会金融资本,促进经济发展。
  与会者认为,德国企业在动态薪酬体系建设和“时间有价证券”方面的做法,将就业、分配和社会保障在企业内部比较巧妙地、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员工、对企业、对社会都有利,对于我国分配制度改革和创新、对于解决国有企业激励和约束问题、对于缓解我国当前社会保障资金和失业双重压力、对于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等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与会者认为,相对于德国企业根据生产经营状况实施的动态薪酬分配制度,我国企业在收入分配制度上一直采取相对固定的模式,缺乏随时调整的机制,因而难以适应企业各方面情况变化的需要。而且,很多企业在改革中缺少从企业制度改革和企业全局把握分配制度改革的观念,不善于把分配制度改革与企业制度改革及企业整体状况变动有机联系起来。因此,很有必要借鉴德国企业的经验,促进我国现代企业收入分配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科学地认识劳动和劳动价值,怎样对科技劳动和管理劳动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怎样处理好股东与员工的利益关系,使工资收入分配不侵蚀利润,而利润也不侵蚀工资,既维护股东(包括国有股东)权益,又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是当前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德国企业通过“时间有价证券”和员工持股等做法,实现了分配方式的多样化,较好地体现出多种要素对企业的贡献。这对我国企业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是一个启发。
  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西方国家正在吸取过去被动实施高福利政策的教训,德国企业通过积极的个人积累与投资解决养老问题,逐步卸掉政府和企业的沉重包袱,减轻社会保障负担。我国养老金的个人积累与投资比较薄弱,而政府的社会保障负担却日益加重,企业缴费仍然是养老金来源的主渠道,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发展,这种局面令人堪忧。因此有的学者提出,可以考虑借鉴德国公司的经验,通过分配制度创新,采取“时间有价证券”等办法,把当期支付报酬转为延期支付报酬,并将其转化为类似补充养老保险的组成部分,拓宽社保基金筹资渠道,以缓解社保基金入不敷出的巨大压力。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报刊文摘

中国经济增长的新特征
  张立群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特征及其近期发展态势》一文中指出,一九七八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中国经济增长是一种简单的数量快速扩张的模式。一九九六年以后,中国经济增长呈现出一些新特点:一是经济增长速度降低;二是通货膨胀率降低;三是经济增长的波动幅度降低;四是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提高。引起经济增长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第一,商品和服务总量从供不应求转变为供大于求,这迫使生产者不断提高商品的质量、降低其价格,从而约束经济增长速度,降低物价水平,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第二,制造业结构的升级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对技术创新、规模经济等的要求不断提高,投资周期长、风险大,是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特点的重要原因;第三,城乡经济二元化的发展格局开始向一元化发展格局转变;第四,经济体制和机制从缺少责任转向明确责任,强调对经济行为的约束。
  (摘自《中国工业经济》二○○一年第八期)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学者访谈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流通改革与发展
  ——访南京经济学院院长徐从才教授
本报记者张怡恬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显著提高。在市场化改革的推动下,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在这一进程中,流通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流通业也面临着双重挑战:传统流通深化改革的任务尚未完成,以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为依托的现代流通又扑面而来。加入WTO在即,充分认识流通的作用,总结改革经验,把握时代脉搏,迎接挑战,加快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日前,记者就此采访了南京经济学院院长徐从才教授。
  记者: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流通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徐从才:流通作为社会再生产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引导生产、消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良性循环,提高国民经济运行效率和效益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首先,流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直接表现在流通产业创造的增加值和提供的大量就业机会上。其次,流通在我国内需主导型的开放型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在扩大内需方面,流通起着发现、创造、满足消费需求的作用;在发展开放型经济的过程中,流通以其内在的动力冲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分割,在国内统一市场以至在国际大市场上按照专业化分工和规模经济原则不断整合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国民经济走上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第三,从经济循环来看,流通是决定国民经济运行速度、节奏、质量的关键环节,流通的发展能够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和经济运行节奏,增强经济活力。
  记者: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流通正在经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现代流通有哪些特点?
  徐从才:在现代社会,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社会生产力加速发展,分工和贸易的范围极度扩张,以致一切可以用于交换的有形物质与无形物质都被卷入流通的范畴。这使现代流通获得如下新特点:第一,从社会产业链来看,现代流通业已经从末端行业走向先导行业。随着经济发展由资源约束型、供给约束型转变为市场约束型、需求约束型,流通正在成为经济运行的起点,从而成为经济增长的起点。第二,从资本结构及运行来看,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关联度不断增强,现代流通要求产业资本与商业资本实现更高层次的融合,以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第三,从技术创新的层面看,现代流通技术密集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第四,从时间与空间的角度看,现代流通是建立在开放条件下的效率型流通,现代信息网络的发展和应用几乎使流通的时间和空间距离接近于零。电子订货系统使订制式销售普遍化,企业通过业务流程重组和供应链管理,使“零库存”成为可能。互联网的出现,使得无论微观还是宏观经济运行效率在技术层面上都具备了进一步提高的可能性。
  记者:在20多年的流通体制改革过程中,我们取得了哪些经验?
  徐从才:经过20多年的流通体制改革,我国已基本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流通体制,其中有几点经验是我们在进一步深化改革过程中应该坚持的。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流通改革的基本方向——宏观调控下的自由流通。它包括相辅相成的四方面内容:一是流通的客体——商品等价交换、自愿让渡;二是流通的主体——企业产权明晰、独立经营、自负盈亏;三是流通的载体——市场统一、完善、高效运行;四是流通运行的政府调控由直接转变为间接。第二,坚持在“放”的同时建立和规范流通新秩序。流通领域改革的基本特点是“放”:放开价格管制,通过市场交换形成价格;放松市场准入限制,允许多种所有制经济主体、多种经济组织形式进入流通领域;实行对外开放,既走出国门,又允许外资企业进入我国批发、零售领域。但在“放”的同时,必须注意建立和规范流通新秩序,做到放而有序。第三,坚持以产权为基础、以资本为纽带推动流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第四,坚持国内区际贸易与对外贸易的协调发展。我国流通领域对外开放的最初成果表现为对外贸易的迅速增长,从而拉动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其中的问题在于,我国国内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的建设明显落后于对外开放的进程,国内区际贸易存在着严重的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这就从整体上导致社会总福利的减少和贸易效率的降低。因此,改革现行的内外贸行政管理分立体制已成为建立和完善现代流通体制的重要课题。
  记者: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和即将加入WTO的要求,我国流通领域应当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
  徐从才:当前,我国流通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市场秩序混乱、市场割据现象严重、流通产业组织化程度低、法制建设滞后等,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来认识中国流通领域的改革与发展。流通改革和发展的战略重点在于推进流通领域的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和技术创新,在加快建立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国内市场的同时,借助互联网平台推进流通业的结构调整,实现流通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流通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推进市场制度化建设。市场制度化包括三方面内容:即市场内在的竞争秩序,市场外在的社会环境秩序,以及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道德秩序。当前的工作重点包括进一步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和市场监管体系,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理顺价格形成机制,破除地方保护主义,消除市场割据现象,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等。
  流通组织创新的目标是在社会化的基础上实现专业化、规模化经营,提高流通效率;重点是按照市场经济原则推进业态整合和物流专业化;手段是以产权为基础,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兼并和连锁提高组织化程度。
  基于互联网、以银行电子支付和结算为手段、以客户数据为依托的全新商务模式——电子商务已经成为流通产业发展的新趋向,也是流通业新的国际竞争制高点。我国的电子商务系统是在网络欠发达、计算机普及率较低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在这种情况下构建电子商务主导模式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在积极参与电子商务国际框架构建的基础上,尽快出台国家电子商务发展的总体规划;二是在积极开发核心技术的同时,重视发展电子商务应用技术,实现商务活动各环节技术功能的衔接与平衡;三是推进电子商务与传统商业流通方式的相互融合与渗透,全面推进商品流通现代化。
  通过发展电子商务推动流通产业结构调整,为我国流通产业乃至国民经济在新世纪实现跨越式发展开辟广阔前景。比如,依托互联网技术在一部分制造业企业推行订制式生产和销售,合理规划工业企业的分销体系,积极探索新型的工商协调发展的产销模式,从而降低产成品库存,提高工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的周转速度;依托互联网技术建立高效率、快节奏的流通产业组织和销售体系,加快流通速度,培植大进大出、快进快出的大批发商、大经销商,通过现代分销体系使有销路的产品得到低成本的快销机会,滞销产品得以及时淘汰,从而真正确立流通在经济运行中的先导地位。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专论

树立大人口观
赵进
  9月25日是中共中央就控制人口增长问题向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发出公开信21周年纪念日。20多年来,我国的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绩,计划生育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但人口问题仍是我国在新世纪面临的严峻挑战,因此,应进一步深化对人口问题的研究和认识,从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结合上,树立大人口观。
  进一步了解国情,增强忧患意识,树立责任感。公开信发表以来,我国人民响应中央决策,同心同德,不懈努力,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下降到10‰以下,妇女总和生产率下降到更替水平以下(平均一对夫妇生2.1个孩子为达到更替水平),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了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人口总量得到有效控制。这有力地促进了综合国力的提高、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对稳定世界人口也作出了积极贡献。但人口过多仍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问题。1996年,我国人均耕地面积1.59亩,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3%;我国庞大的人口数量与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主要包括环境、生物、矿物资源等也已出现不协调;目前,我国钢、原煤等主要工业品产量居世界前列,有的居世界第一位,但人均占有量却排在几十位甚至上百位之后。面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多、底子薄的基本国情,任何政策上的偏差、工作中的失误都可能导致生育率回升,来之不易的成绩很容易付之东流。所以,在现代化建设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正确处理好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稳定低生育水平仍是艰巨的任务。
  全面理解计划生育政策,把控制人口数量与提高人口素质、形成新的婚育观念和生育文化等结合起来。计划生育工作不仅是控制人口数量,还包括晚婚晚育,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是由生育政策、节育政策、奖励和限制政策三部分构成的。今后十年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目标是:到2010年末,全国人口总数(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控制在14亿以内;出生人口素质要有明显提高;出生婴儿性别比趋向正常;育龄群众享有基本的生殖保健服务,普遍开展避孕措施的“知情选择”;初步形成新的婚育观念和生育文化;逐步建立调控有力、管理有效、政策法规完备的计划生育保障体系和工作机制。由此看来,光生一个孩子仅仅完成了任务的一半,另一半就是要优生优育,保质保量,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使计划生育工作越做越“甜蜜”,使计划生育工作跃上新水平、达到新层次。人民群众是计划生育的主体,要做好计划生育工作,行政、经济和法律的管理措施是必要的,但也是远远不够的。实践证明,只有在深化研究和认识的基础上,把科学管理与宣教、服务结合起来,把广大育龄群体作为服务对象,满足人民日益提高的生育文化需求,做到道理讲清楚、说充分,宣传工作到位,服务工作上门到家,才能使人民群众树立大人口观,从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出发,理解计划生育是强国富民、造福子孙后代的事业,变被动为主动,变服从为自觉。在宣传贯彻“宣传教育为主、预防为主、避孕为主”方针的同时,使为民服务工作实实在在地跟上去,诸如扶贫支教、幸福母亲工程、“三下乡”等活动都是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

深化对创新的研究和认识
——“发展与创新理论研讨会”综述
杨信礼
  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求是》杂志社理论部、中共河南电业党校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发展与创新理论研讨会”,最近在郑州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10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与会者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发展与创新”这个主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与会者认为,理论创新作为一种创造性、突破性的思维活动,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是推动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和促进人们思想观念变革的巨大动力。对于创新的层次,有的学者认为可分为突破性的创新和组合性的创新。有的学者认为创新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历史演化过程中,在理论上提出了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新的理论体系;二是随着时代和条件的变化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原有的概念、理论赋予新的内涵,增加新的内容,使之具有新的意义。
  与会者认为,人民群众是创新的主体,实践是创新的基础和不竭源泉,实践提出了创新的需求,提供了创新的动力,实践也是检验创新的标准。理论工作者和领导者应当积极关注群众在实践中的创新活动,总结、提炼群众创新实践的经验。创新是一个从尊重权威、质疑权威到超越权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继承、坚持和发展的过程。我们既要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指导,又要做到“三个解放出来”,与时俱进,根据新的情况和新的实践发展马克思主义。
  与会者认为,进行理论创新首先要以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指导,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探索,反对“唯书”、“唯上”、“唯古”。其次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价值取向。三是要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四是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科学文化素养。五是要进行创造性思维方法的训练。六是要遵循科学发展的大趋势,进行综合交叉研究。七是要把继承、创新和吸收、借鉴、整合结合起来。八是要有良好的制度保障、宽容的社会环境以及激发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激励机制。有的学者还特别强调个体主体在创新过程中的作用,提出要塑造理论创新的微观主体,自我实践,自我创新。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报刊文摘

爱国主义和人的价值实现
  唐凯麟、李培超在《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深层透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历史观照和现代价值审思》一文中指出,尽管爱国主义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内涵,但是它作为处理个人与国家或民族利益关系的价值准则所提出的价值导向则是确定的,即把国家或民族利益摆在首要地位,并且认定个人的价值只能体现在为国家或民族利益而奋斗奉献的过程中。只有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才能获得关于个人素质、个人能力、个人品格、个人发展完善标准等诸多涉及人的内在需求问题的合理解答和实现途径。站在今天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高度来观照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爱国主义发展史,可以清晰地洞察到,正是在爱国主义这一价值层面上,人们获得了关于人的素质的提高和不断发展的理性认识和价值定位,获得了涵育民族精神的历史动力和人文机制,获得了虽屡遭劫难却仍能保持民族命脉相继不绝的信心和勇气。
  (摘自《北京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