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8月9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社会经纬)
专栏:兴边富民在行动

以“三个代表”为指针
全面推进“兴边富民行动”
李德洙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江泽民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各项要求,紧密配合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从今天起,本报与国家民委联合推出“兴边富民在行动”专栏。国家民委2000年初倡议发起了以富民、兴边、强国、睦邻为宗旨的“兴边富民行动”,今年是关键的一年。这项行动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广大边境地区和各民族群众中产生了强烈反响,有力促进了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也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本报今天发表李德洙同志的文章,作为这个专栏的开篇。同时,欢迎广大读者垂注、赐稿。来稿请寄:人民日报国内政治部综合组。邮编:100733。
  旨在富民、兴边、强国、睦邻的“兴边富民行动”,已在全国轰轰烈烈、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实践表明,“兴边富民行动”自身就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实际行动,完全符合“三个代表”的要求,因而赢得全社会的支持和边疆各族干部群众的拥护。
  我国2.2万公里陆地边界线中,约1.9万公里在民族地区;边境135个县(市、旗、市辖区)中,107个在民族地区;边境地区2100多万人口中,一半左右是少数民族。这是我国国情的重要方面。边境各民族人民在历史上为开拓、开发和经营祖国边疆,特别是近代以来为抵御帝国主义入侵、维护祖国统一,作出了重大的牺牲与贡献。历史发展的规律表明,边境少数民族的进步和边境地区的稳定,乃是中国整个社会进步和稳定的重要标志。新中国建立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边疆工作。这是因为,边境的发展与稳定,是事关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和边防巩固的重大问题。没有边境地区的稳定,就没有国家的长治久安;没有边境地区的现代化,就不能说全国实现了现代化;没有边境少数民族的进步,就不可能实现整个中华民族的复兴。但在新中国建立后的很长一个时期,由于自然和社会等各种原因,边境地区的发展相对滞后。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边境地区才驶上加快发展的轨道。比如,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全国支持西藏62个项目,资金近24亿元;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之后,现已基本落实新开工项目155个,总投资额347.4亿元。这对促进西藏发展、保持稳定起了重大作用,并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总的来讲,边境地区与内地、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这种差距,突出地表现在三个落后上,即生产力发展水平落后,文化发展水平落后,群众生活水平落后。改变这种状况,关键在人。但在人这个关键的环节,边境地区又明显存在四个相对比较薄弱:一是干部队伍相对比较薄弱,二是党员队伍特别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相对比较薄弱,三是知识分子队伍特别是科技队伍相对比较薄弱,四是群众中的骨干分子队伍相对比较薄弱。三个方面的落后和四个环节的薄弱的状况,与“三个代表”的要求极不相适应,也与我国蒸蒸日上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极不相适应。
  党中央作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为加快边境地区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机遇。国务院明确提出把大力推进“兴边富民行动”,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这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边境各族干部群众奋起直追的热情和创造性。一年多来,已涌现出广西“边境建设大会战”、云南边境地区“四大扶贫工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金边工程”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和先进经验,为把“兴边富民行动”业已取得的良好开局不断推向前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充分说明这项工程得民心,顺民意。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向“兴边富民行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为推动“兴边富民行动”向纵深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指明了前进方向和正确道路。我们一定要以“三个代表”为指针,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以巩固和发展“三个离不开”的民族关系为原则,努力促进边境地区的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把边境地区建设成为捍卫和维护祖国统一的铜墙铁壁。
(作者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家民委主任)


第11版(社会经纬)
专栏:

亮丽民族文化风景线
——北京西郊火器营满族文化站小记
赵杰
  在风景秀丽的玉泉山下和波光粼粼的昆明湖南,在清流见蓝的永定河西岸,有一片鳞次栉比的平房区,其中一块紫底绿字的竖牌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蓝靛厂火器营满族文化站。
  满族文化站所在的火器营,是清朝北京八旗大本营之外的著名的“西郊外三营”之一。这三营即香健锐营八族、圆明园驻防八族、蓝靛厂火器营八族。而火器营作为清朝北京的炮兵司令部,是八旗的一支重要劲旅,也是西郊距城里最近的八族兵民聚居地。民国至现在,火器营不断移进汉、蒙、回、壮、苗、彝、纳西、朝鲜等其他民族,但至今满八旗后裔的人口仍很多。在火器营,至今还保留着满族旗袍、煮饽饽、旗房、打千儿、擦肩礼等满族风俗,保留着一些带有当年火器营特色的珍贵的建筑遗址。这里的满族老人还在说着一种不同于北京话并且夹杂着满语词汇的满式汉语。
  1985年11月,在北京市委、海淀区委和紫竹院街道办事处的支持帮助下,火器营第一居委会成立了满族文化站。
  十几年来,满族文化站逐渐办成了具有鲜明满族文化特色的基地。这里,有专门的站长和分管干部,有满族传统的男女旗袍和其它旗人的服饰,有珍藏满族文化书籍的图书馆,有专门的满族文化展览室和活动室,爱新觉罗·浦任先生题词的站牌挂在门口,一下子就映入人们的眼帘。穿着满族服装、戴着满族头饰的满族少女格外靓丽。以满族为主的秧歌队活跃在夕阳映照的街道上。主要有满族群众参加的健身球队精神抖擞地迎着清晨的朝阳。这些独特而红火的满族民俗风情,给欣欣向荣、日新月异的北京郊区增添了更加绚丽的文化色彩。
  满族文化站为了挖掘、弘扬曾一度被忽视了的满族文化遗产,经常邀请北京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以及熟悉满族文化的有关专家或满族长老来作讲座,并与中央民族大学满族研究所、北京大学语言研究所等专业单位建立了经常的业务联系。有的专家来站里讲授满族史,有的专家给站里写满文对联,有的专家来站里讲授满语。每次讲座,满族男女老少都是自愿来听讲,教室里总是座无虚席。
  满族文化站不仅是挖掘、保留满族文化遗产的模范,也是促进民族团结,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标兵。十几年来,他们团结汉、满、蒙、回、壮等各族群众,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热心帮助各族群众解决生活困难,比如,回族女工王秀华,下岗后情绪低落,整天躲在家里,不看书,不看电视,几乎与外界隔绝,婆媳关系也十分紧张。满族文化站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耐心地给她做思想工作,不断地开导她,帮助她找到了工作。
  满族文化站还是国际友好交往的桥梁。几年来,他们先后接待了多批日本学者、港澳台客人。台湾播音公司还来文化站拍摄反映大陆满族人民过春节的风情片,在海峡对岸上映后反响很好,使台湾人民真实地看到了祖国大陆同胞的幸福生活,有力地促进了两岸人民的联系,增强了彼此的了解。文化站还在政府有关部门的协助下,帮助两户台属找到了失散多年的亲人。
  满族文化站马京秀站长在我们的采访结束时一再谦虚地表示,他们的工作还做得不够,但文化站决心继续做好民族文化的弘扬工作,为各民族群众办好事,促进并加强各族群众之间的团结。


第11版(社会经纬)
专栏:

八廓街的味道
本报记者胡果
  八廓街簇拥着大昭寺,安坐拉萨中央。对高原古城而言,这一街一寺,是发源地、见证人,更是历经岁月打磨的灵魂。
  去大昭寺那天值藏历六月四日,恰逢火供祭典,香烟缭绕,法号长鸣,肃穆森严。走出寺门,1300年前“唐蕃会盟”的石碑,耸立在20世纪80年代修建的花岗岩广场边。抬头四顾,发觉咫尺之隔,片刻之间,已是红尘裹挟——
  眼前的八廓街摊位相连,店铺栉比。印度香料、法国香水、缅甸木雕;头缠红缨的康巴商人、身披绛袍的僧侣喇嘛、衣着各异的朝圣者、观光客;经筒转动的“咕噜”声、相机快门的“咔嚓”声、不同口音的吆喝与还价声……宗教世俗、历史现实、东方西方,杂陈齐集,光影斑斓。有种独特的味道在空气中氤氲。
  传统的甜茶馆挨着西餐厅。蔬菜水果摊上品种丰富,不少就产自拉萨近郊的大棚。内地来的布料、童车、电子表价廉物美,颇受藏族同胞青睐。对于远道而来的旅游者,最具诱惑的还是民族民间工艺品,铜铸佛像、木雕面具、银刻鼻烟壶、鎏金烛台、松石项链、牛骨手镯、皮制酒囊……有的带着岁月遗留的温泽,有的出自当今艺人的手工。脚下逡巡着、目光搜索着、手中淘选着、嘴里商榷着(价格),心底便会涌出许多感慨,为这片土地丰富绝伦、生生不息的创造力。
  逛累了,你可以在街口广场边歇歇脚,也可以和八廓街上的生意人聊聊天。有拉萨人,也有近20年间进城经商的农民,还有青海的藏民,甘肃的回民,四川、浙江的汉民,尼泊尔侨民,在这里和谐相处,乐业安居。时光流转,临街而立的藏式小楼朴拙依然。一扇扇花草掩映的窗户,就像八廓街的眼睛,目睹着依寺而建、专作转经之用的小街,如何一步步变成人流物流大融会的国际商贸集散地。
  对于匆匆过客,八廓街是一条感受西藏历史文化的捷径,一扇窥视高原民俗风情的小窗。在拉萨的日子里,我们一次次流连,醉心于它独特的韵味。繁华而不失从容,宽厚中透着神秘。细细一想,八廓街的味道,正是“祥和”二字。


第11版(社会经纬)
专栏:

民族团结宣传队
  在驻新疆空军部队,活跃着一支由汉、维吾尔、回、哈萨克、俄罗斯、锡伯等6个民族的官兵组成的业余演出队。两年来,各族官兵团结友爱、互助互学,将一台台具有浓郁民族风情和军营特色的节目送进了驻扎在大漠戈壁、高原雪山的军营,被基层官兵亲切地誉为“民族团结宣传队”。
  上图为维吾尔族编导、少校卡哈尔(中)作示范。下图为汉族副指导员王晓燕(右)帮助俄罗斯族士官王华练声。
  胡晓宇摄影报道


第11版(社会经纬)
专栏:民族大家庭

穆斯林骄子
——记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个人马平一
国民
  古城西安生息着众多穆斯林兄弟,马平一是他们当中的一位。
  马平一出身贫寒。他自幼受回族传统文化熏陶,讲求持身中正、坦诚待人,因而立身处世颇有些“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气概,关心他人往往比关心自己为重。1982年,渴望干一番事业的他打定主意:自己牵头办一个厂。他向与自己经历相似的7位伙伴说了想法,受到一致赞同。为积累办厂资金,8个人一起干装卸活,挣得5000元钱,一文未花全部用来筹建工厂。不久,一家小小的“西安五金机电设备厂”诞生了。
  经过努力,他们揽到了给“飞燕”牌馒头机做壳体的活儿。大伙儿的好手艺派上了用场。他们精心制作的外壳式样精美,锃亮悦目。不久,喜讯传来:制作配套的“飞燕”牌馒头机荣获轻工部优质产品称号。
  成功者之所以走向成功,在于他们志向宏大,绝不轻易自满或气馁。初战告捷的喜悦尚未消逝,一种强烈的愿望又蓦然间弥漫于马平一心间:创造属于自己的拳头产品!不久,他们又成功地制造出“骏马”牌送水器。1985年7月,“骏马”成为当时我国各种高楼供水装置中唯一被批准注册的商标。同年,在杭州举办的全国节能新产品新技术展览会上,它又成为同类产品中唯一参展的产品。紧接着,该产品又荣获莲湖区科技成果一等奖。在较短的时间里,厂里就形成了较大的生产规模,产品源源销往京、津、沪、穗等27个省市,经济效益不断上升。在抓好主项产品的同时,他与同事们又先后创办了“骏马皮件厂”、“三桥铆焊厂”、“西安五金机电设备厂一分厂”等企业,马平一的事业迅速跃上了高峰。
  事业有成的马平一,一直把改善和提高回族群众的生活水平放在心中,为发展民族文化教育事业尽心尽力。10年来,马平一和他的企业先后向西安地区的民族幼儿园、回民小学、回民中学捐赠了不少钱物,并在陕西师大民族预科部设立了“骏马奖学金”,以勉励少数民族青年奋发向上,努力成才。
  马平一热爱自己的民族,同样也热爱其他民族兄弟。他所创办的西安五金机电设备厂,先后给一些吃水困难的院校、部队和边远贫困山区,如咸阳渭城区农民、西安市26中、西安统计学院等许多单位优惠安装免费调试了“骏马”送水器,帮助解决其吃水难问题;为莲湖区少年演出团赴外地演出支付了费用;向西安市福利院赠送并安装了送水器;向孤残儿童捐赠了生活用品和图书画册……
  西轴线是解放以来西安旧城改造的第二大工程,关系着西半城交通的改善和商贸活动的发展,关系着世代蛰居于此地的回族群众居住环境的改观,关系着保护回族文化设施并弘扬、发展回族文化的大事,工程浩大、任务艰巨。马平一毅然受命领衔,成立了“西安中北房地产开发公司”,并出任该公司的经理。面对种种困难,他决心配合市政府改善和美化回族聚居区,将大麦市街、洒金桥街建成一条富有回族风格特色的、与历史名城相协调的伊斯兰大街,以弘扬回族文化,体现党的民族政策。为此,马平一与同事们慎重研究,确定了西轴线改造工程实施准则。
  心中装着人民群众的人,也被群众装在心里。马平一以他对社会的努力奉献和对人民群众的赤子之心,赢得了人们的信赖和拥戴。他先后当选为全国、省、市人大代表。1988年以来,他先后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全国少数民族优秀企业家及陕西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第11版(社会经纬)
专栏:巾帼园

西部·母亲·水
本报记者潘跃
  盛夏的北京枝繁叶茂,雨水丰盈,鲜花吐香,一派生机。
  然而,记者随全国妇联、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大地之爱·母亲水窖”试点项目验收团到内蒙古、宁夏、甘肃进行为期一周的验收考查,看到的却是另一种景象:黄土、黄沙,灼热的太阳。凝望、期盼,干裂的嘴唇。
  “妇联送给我们一个儿子”
  汽车从呼和浩特市向准格尔旗、凉城驶进,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荡然无存,进入眼帘的是水坝干枯,河床见底,贫瘠的土地裂开长长沟壑,宛若张开嘴巴求老天下雨。
  据当地妇联介绍,准格尔旗寨子塔村全村758口人,耕地面积3800亩。由于连续三年的干旱,农业绝收,畜牧业减收,人均纯收入急剧下降。村民吃水要到5里以外的地方去挑,取水垂直高度在100米以上,取水在沟底河槽挖一简易水坑,灰绿色水面上飘浮着尘土、粪渣、草秆儿,人畜饮水困难成为该村一大难题。
  彩旗猎猎,锣鼓喧天。寨子塔村男女老少排着长长的队伍迎接北京的验收团。
  刚下车,48岁的王秀花就一把拉住记者的手动情地说,我们这儿有句顺口溜:一杯水是油,两杯水是奶,三杯水才是水。人们很少洗脸,偶尔洗一次脸,余下的水还要喂猪。最近三年更是连续干旱,颗粒未收。建水窖,能够把每年集中降雨积蓄下来,但我们力不从心。“大地之爱·母亲水窖”项目基金,为我们雪中送炭,刚刚竣工的水窖马上就可以利用上。我们感谢全国人民,感谢全国妇联的姐妹们,我们要充分利用这宝贵的水资源,发家致富。等到你们再来时一定用清澈的泉水招待。
  王秀花指着身边的一位73岁的老大娘告诉我,自她结婚那天才正经洗了一次脸,以后再也没有洗过脸。如今,建起了水窖,老人有生之年生活有了新希望。
  验收团来到凉城县永兴乡,该乡因地制宜用修水窖的费用搞了人工饮水工程。他们将山上的一眼泉水,用4000多米长的管子通到了山下的村里。
  来到农户谢秀孩的院子里,自来水龙头一拧开,泉水欢快地流进大缸里,谢秀孩满怀喜悦地告诉记者,为了贮存泉水,我把家里放面的大缸腾出来了。为吃水,原来我们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拉水,我有两个女儿,没有儿子,正愁着老了怎么办。如今,自来水安到家里,妇联为我们办了一件大好事,等于送给我们一个儿子。
  “有水可以发展经济,摆脱贫困”
  验收团一行刚到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天突然下起了大雨,大家高兴地欢呼雀跃,真是天公作美,这下我们可以看到新打的“母亲水窖”是怎么集雨蓄水的了。
  走进甘肃永靖县杨塔乡徐湾村,这里的庄稼刚刚披上淡淡绿色。村民们争着告诉我们,近几天下了一场雨,水窖派上了大用场。
  姑娘们将自己绣的鞋垫纷纷拿出来,招待客人。我挑了绣有“西部”字样的一双。一双鞋垫,体现西部人民对全国人民无偿援助的感激之情。
  进入农妇杨国霞家的院落,两间北房干干净净,3间东房已建八成。谈到未来,32岁的杨国霞滔滔不绝,建了水窖有了水,在院子里就可以种菜,还可以种果树、养羊、种地,发展庭院经济。孩子他爹会做木匠活,可出去打工挣钱,不用去拉水了。脱贫有盼头了。
  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是国家级贫困县,绝大部分群众为东乡族,年降雨量350毫米左右,最低仅为216毫米,而年蒸发量高达1387毫米。考勒乡当土村是这个县特干旱山区之一。东乡族自治县被列为全国“大地之爱·母亲水窖”项目试点县,200眼水窖全部建在纯东乡族聚居村的当土村。该村党支部书记马金龙郑重地说:“这次在我村实施‘母亲水窖’工程是全国妇联和省州领导牵挂我们村吃水困难,而特意安排的,我们一定要珍惜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建出一流的工程,来报答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关爱之情。”乡亲们把“母亲水窖”亲昵地称为“阿娜水窖”(阿娜为东乡语,意思为母亲)。为了让新建的水窖发挥其经济效益,县里决定在条件成熟的水窖附近修建塑料大棚,以解决当土村长期吃菜难的问题。也是老天帮忙,下了场大雨。目前,当土村建起的6座大棚蔬菜已是绿意盎然,丰收在望。这可是祖辈听也没听说过的事情呀!
  爱心献给西部母亲
  在首批试点项目中,内蒙古地区共建水窖342眼,投入使用后,将解决1702人及28600头牲畜的饮水困难。宁夏地区首批1000眼水窖任务全部完成。甘肃省在6个项目试点县共修建水窖1269眼。其中很多水窖已积蓄了雨水,发挥效益。
  在考查过程中,3个省区都与水利部门密切合作,进行技术指导和质量把关。并层层签订责任书,项目资金严格管理。甘肃妇联在项目审批后按照预算先拨70%的资金,其余的30%在项目验收合格后再予拨付。宁夏海原县和甘肃会宁县都分别对项目实施村受益农户,进行了统一登记造册、建档立卡,账目的使用情况清楚明白。
  去年,全国妇联号召全国广大妇女社会各界人士积极捐款,为西部修建大地之爱母亲水窖,帮助贫困母亲儿童改善生存和发展环境。全国各族兄弟姐妹积极响应,1亿元人民币带着人们的深情厚意飞向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如何利用好,事关重大。通过这次验收活动,我们可以放心地告诉社会,各级妇联组织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钱,保证用在最贫困的边远山区母亲和儿童身上。
  由于干旱和历史的原因,目前西部地区仍然约有1300万人缺水,其中50万个家庭,300万人严重缺水。一片片硬硬的土地,裂着深深的沟痕等待雨水的滋润;一张张干瘪的脸上,干裂的嘴唇等待清泉的救援。
  回到北京,生活在绿的海洋,花的世界。然而脑海里经常出现黄土高坡上,农民排着长队依依不舍地向我们挥手告别的情景……(附图片)
  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考勒乡当土村党支部书记马金龙在蔬菜大棚里干活。
  彭立军摄


第11版(社会经纬)
专栏:

满族书法家和他的作品
  满族书法家杨俊文是辽宁省北宁市人,辽宁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书习二王之法,平和静气,流畅秀雅,其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参展获奖。图为他近期的书法作品。(霍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