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8月30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先进文化是一面旗帜
关山
  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同时又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反作用。政党作为一定经济和政治利益的代表,必然会以一定的文化作为自己的思想旗帜和精神力量,以便按照它所代表的阶级的利益和愿望去改造世界,影响社会发展。正如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在人类社会,先进文化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一方面,人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和水平,一个国家生产力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离不开文化的进步,离不开人民群众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文化已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和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先进文化也是社会发展的先导。这是因为经济社会每前进一步都是在与传统习惯势力和落后陈腐观念的斗争中取得的,先进文化可以廓清和扫除人们接受新生事物的思想障碍,从而自觉地投身于推动社会发展的时代潮流。例如,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的资产阶级通过声势浩大的思想启蒙运动,把人们从中世纪宗教神学和封建思想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极大地推动了社会进步。再如,我国二十世纪初期的“五四”新文化运动,高擎科学与民主的大旗,积极推动思想解放,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推进创造了条件。可见,先进文化不仅推动生产力的进步,而且为社会发展提供新的观念、新的道德、新的精神和新的理想,因而是先进阶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和精神支柱,是先进政党的精神力量和思想旗帜。
  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一直高举先进文化这面旗帜。一八四?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的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进行了前赴后继、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但只有中国共产党人在找到马克思列宁主义这面光辉的旗帜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才焕然一新。八十年来,我们党高举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旗帜,努力建设和弘扬反映革命、建设和改革要求的新文化,荡涤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和国外渗透进来的腐朽没落的旧文化,从思想上精神上极大地解放和激励了广大干部群众,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形成了凝聚人心、统一意志的正确指导思想和共同理想。历史雄辩地证明,没有马列主义这一先进思想的指导,就没有共产党;没有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建设,就没有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
  在新世纪,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我们党要带领全国人民建设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始终高举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旗帜,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按照时代的要求,用人类历史的眼光和时代的标准去审视、鉴别、筛选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化,继承和发扬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文化,坚决抵制封建、迷信、颓废、
  庸俗的落后文化。只要我们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开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和创新,在马克思主义这面先进文化的旗帜指引下,到二十一世纪中叶,中国就一定会以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两个文明共同进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形象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第9版(理论)
专栏:

怎样理解党员标准
邵春保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个人的财产也逐渐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不能简单地把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当作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与落后的标准,而主要应该看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和现实表现,看他们的财产是怎么得来的以及对财产怎么支配和使用,看他们以自己的劳动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作的贡献。”这一论述,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党员标准,解开在这个问题上的思想扣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符合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必须发展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增强党的阶级基础。知识分子作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大大增强了工人阶级的科学文化素质。改革中一些工人群众的工作岗位发生变化,从长远看有利于提高工人阶级的整体素质,发挥整体优势。因此,必须始终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这是党发展和壮大的阶级基础。
  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并不是在组织上限制和排斥非工人阶级成分的人进入工人阶级政党,而是正确处理阶级与群众的关系,通过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带动群众向着先进标准和目标前进。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在成分上先是以知识分子居多,后是以农民居多,这并不说明当时的党是知识分子的党或农民的党。反而恰恰说明,我们遵循了马列主义的建党原则,符合中国国情,在以工人阶级为核心的基础上,把其他阶级的优秀分子集中到了自己的旗帜下。现在,我们同样应把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军人和其他新的社会阶层中的人员都作为发展党员的来源。
  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就是要用党纲去衡量党员。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先进性质,包含着工人阶级严格的组织性、纪律性和革命的坚定性、彻底性等品格。所以不能用职业和个人身份,而要用体现工人阶级性质的党纲,去要求每一个基层组织和每一个党员。
  着眼于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基层组织是党领导全中国事业的基础。哪里有群众,哪里就应该有共产党员,哪里有党员,哪里就要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只有不断扩大党的基层组织的覆盖面,不留空白点,才能为党的执政提供广泛而雄厚的组织基础。因此,能否在新的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已成为在新历史条件下能否真正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一个重要课题。江泽民同志指出,伟大而艰巨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全社会各个方面忠诚于祖国和社会主义的优秀分子,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领群众共同加以推进。能否自觉地为实现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是否符合党员条件,是吸收新党员的主要标准。只有按照这一要求发展新党员,建立健全党的组织,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才能不断增强我们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在组织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
  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建党初期,中国的工人阶级人数很少。在这种情况下,要建设一个既有广泛群众性又有工人阶级先进性的政党是极其艰巨的任务。特别是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要依靠广大农民建立革命武装,开展土地革命,发展农村根据地,就不能不吸收农民中的大批优秀分子加入党的组织。在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成分在党内占很大比重的情况下,如何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进性确实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正是在这一点上,许多人包括共产国际的领导人,都曾经怀疑我们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但是,经过古田会议、延安整风运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强调从思想上建设党,把确立正确的政治路线作为党的建设的根本前提,以无产阶级思想去改造和克服党内存在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树立共产主义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强调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并形成了一套强化自身组织和作风的具体办法。现在,我们更要坚持从思想上建党的方针,对广大党员干部,在组织生活中提倡积极的思想斗争,同时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加强理论教育,党性锻炼,时刻牢记党的性质、纲领、指导思想、宗旨、任务、组织原则和纪律,牢记党员的义务和权利,始终端正入党动机,坚定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信念。要求他们不仅要在组织上入党,更要真正从思想上入党,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专论

实践“三个代表”永葆党的先进性
刘志军
  ●在世界格局复杂多变、不可测因素很多的情况下,能否胜利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看我们党能不能保持先进性,立于世界发展的潮头,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带领人民不断取得胜利。
  ●保持党的先进性,是适应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展变化的客观要求,是吸取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经验教训的客观要求,是胜利实现新世纪党的三大历史任务的客观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客观要求。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应用于新的实践,全面、系统、深刻地阐述了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对党的先进性作了新的精辟论述和高度概括,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认真对照“三个代表”要求检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符合“三个代表”要求的就坚持,不符合的就坚决加以纠正,从而使“三个代表”思想真正成为每个共产党员的行动指南。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赋予党的性质、宗旨、任务以鲜明的时代特征,从根本上回答了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新世纪“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课题。这一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是新世纪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每个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紧紧抓住保持党的先进性这一根本要求,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使我们党始终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核心。
  保持党的先进性,是我们党面临的一个重大实践问题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的那一天开始,就是作为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走上历史舞台的。八十年来,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不断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局面。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带领我们跨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八十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带领人民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根本原因就是始终保持了先进性,代表了社会前进的正确方向。在跨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和我们党所肩负的新的历史任务,保持党的先进性对我们来说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保持党的先进性,是适应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展变化的客观要求。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已经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对世界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将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既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给我们提出了很多挑战。世界多极化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呼声越来越高,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在发展,国际敌对势力妄图对我实行“西化”、“分化”,企图用他们那一套政治观点、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影响我们。在世界格局复杂多变、不可测因素很多的情况下,能否胜利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看我们党能不能保持先进性,立于世界发展的潮头,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带领人民不断取得胜利。
  保持党的先进性,是吸取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经验教训的客观要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一些执政多年的共产党瓦解垮台。其失败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根本的一条就是这些政党逐步丧失了先进性,失去了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从反面告诉我们,一个政党,如果丧失先进性,就必然会落伍并被时代的大潮所淘汰。可见,能否保持党的先进性,是关系到执政党生死存亡的一个重大问题。
  保持党的先进性,是胜利实现新世纪党的三大历史任务的客观要求。在新的世纪,我们党肩负着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历史任务。完成这三大历史任务,关键取决于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蓬勃生机和活力。但我们也必须看到,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尤其是在信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情况下,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可以说,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新矛盾、新情况层出不穷,要想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新的阶段,胜利完成新世纪我们党所肩负的三大历史任务,就必须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保持党的先进性,是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的客观要求。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历来高度重视党的自身建设,使我们党无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新的历史阶段,始终保持着先进性。从总体上说,我们党的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是好的,但毋庸讳言,现在也确实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近些年来,一些消极的甚至腐朽的东西逐渐滋生起来,从思想上、作风上和组织上严重侵蚀着党员、干部队伍,影响着党的先进性。所以说,保持党的先进性,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迫切要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伟大纲领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应用于新的实践,全面、系统、深刻地阐述了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对党的先进性作了新的精辟论述和高度概括,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能够使我们党永远站在时代前列,不断推动社会进步。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劳动者素质日益提高,生产力呈现出加快发展的局面。在这种形势下,谁能够推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谁就能够处于主动和领先的地位。我们党作为执政党,要保持先进性,推动中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就必须成为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江泽民同志提出我们党要做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使其上升为党的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这是对我们党过去所坚持的促进生产力发展方针的继承和创新,充分体现了时代精神。要真正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全党同志就必须敏锐地把握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采取切实的工作步骤,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加深对社会基本矛盾的认识,增强推动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自觉性,把是否有利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作为评判各项工作的重要标准,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深化改革,不断为我国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打开更广阔的通途。这样,我们党就能够站在生产力发展的前列,使我国逐步形成发达的生产力,不断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能够使我们党继承和发展先进文化成果,为社会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生产力有巨大的反作用,先进的文化可以大大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落后的文化对生产力的发展会起到严重的阻碍作用。在我们跨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能不能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站在世界科学文化的前沿,关系到我们党是否具有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正是站在这样一个高度,江泽民同志要求我们党成为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代表,并把它摆在同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相同的位置上,使我们党的先进性的内涵更加丰富。要把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要求落到实处,全党同志必须牢牢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不断发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为此,我们要在推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努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把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继承和发扬人类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充分体现时代要求。这样,我们党就能够把亿万人民群众紧紧吸引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伟大旗帜之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能够使我们党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永远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一个政党,能否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系到人心向背,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历史反复证明,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根本不同的是,我们党是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党。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得到人民的拥护,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就是因为始终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利益。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现在我们党所处的环境、所担负的任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面临着执政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这些都是前所未有的。在这种形势下,能否始终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对待的重大问题。江泽民同志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对我们党的前途命运高度负责的精神,要求我们党成为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这是对我们党的性质完整科学的认识和把握。要把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落到实处,全党同志必须在新的历史时期,经得起改革开放和执政的考验,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勤奋工作,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样,我们党就能够永远成为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就能够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就能够无往而不胜。
  按照“三个代表”要求抓好党的建设,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
  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用“三个代表”思想武装全党。我们要紧紧抓住“三个代表”这一主线,深入学习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把学习讲话同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结合起来,掌握思想武器。广大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要认真对照“三个代表”要求检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符合“三个代表”要求的就坚持,不符合的就坚决加以纠正。通过党的思想建设,进一步树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把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统一起来,既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又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奋斗。通过党的思想建设,进一步树立创新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与时俱进、富于创新的思想,必须以创新精神来加以认识和理解。要自觉地把我们的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使党的建设能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通过党的思想建设,进一步提高共产党员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坚持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增强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正成为每个共产党员的行动指南。
  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际,在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同时,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社会各方面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坚持民主集中制,建立健全科学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拓宽党内民主渠道,完善党委的议事和决策机制。全面贯彻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能够担当重任的、经得起风浪考验的干部队伍。同时,培养、吸收和用好各方面人才,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风气和机制。
  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党的作风问题,说到底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每个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都要把群众情感、群众冷暖、群众要求时刻挂在心头,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评判和衡量各项工作的标准。真正做到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群众的疾苦急于一切,群众的呼声先于一切,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为人民谋利益,关键要有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要求所有党员干部必须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这是对每个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掌好权、用好权,必须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党员干部要树立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事业心,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开拓进取,甘于吃苦,肯于实干,勇于奉献。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贯彻从严治党方针,对党员干部要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从思想上和制度上筑起拒腐防变的堤防,反对各种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广大共产党员要切实经受住权力、金钱和美色的考验,以良好的党风、政风取信于人民。


第9版(理论)
专栏:

“三个代表”:
检验领导干部合格与否的试金石
孙志刚
  “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充满希望和挑战的二十一世纪,我们党所处的环境、担负的任务以及党员队伍的状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新的环境、新的挑战和新的任务,领导干部是否真正合格,就要看他是否忠实地实践“三个代表”。
  只有忠实地实践“三个代表”,才能正确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领导干部肩负着神圣的职责,职务越高,责任也越大。说它神圣,是因为与职务相伴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必须用来为人民服务,而不能用来为自己谋私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干部的神圣职责至少包括以下内容: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党的目标而奋斗;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位,努力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创造安宁祥和的社会环境和健康向上的社会氛围;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替民解愁,为民分忧。“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正确履行这些职责,圆满完成两个文明建设各项任务的强大思想武器。只有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始终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加快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维护社会稳定,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只有忠实地实践“三个代表”,才能经受住改革开放和各种风浪的考验。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之路。但改革开放也对广大党员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新的考验。一是改革的考验。改革涉及体制的变革、利益的调整,对领导干部的胆识和魄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既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拓创新,又必须确保改革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做到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保稳定。二是开放的考验。在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的形势下,我们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但国门洞开之后,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念、思想道德观念和形形色色的生活方式也必然会趁机涌入国门,领导干部能否保持清醒的头脑,能否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永葆共产党人的本色,无疑是个十分严峻的考验。三是各种风浪的考验。一名领导干部的成长,不仅要经历完成新任务、适应新要求的考验,还要经历胜利与失败、成功与挫折等各种考验。面对各种风浪,领导干部必须稳住阵脚,处变不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回答了在新世纪“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领导干部只有忠实地实践“三个代表”,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党的领导干部。
  只有忠实地实践“三个代表”,才能真正成为人民群众信任的公仆。领导干部无论处在什么岗位,都有一定的权力。权力是一柄“双刃剑”,正确地使用权力,可以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不正确地使用权力,导致决策失误,会给人民群众带来损失甚至灾难;滥用职权或者抱着不正当的目的使用权力,以权谋私,就会背叛人民,走向人民的反面。领导干部一旦失去“公仆”之心,忘记了党的宗旨,必然会导致滥用职权,以权谋私,思想和道德堕落。只有在实践中身体力行“三个代表”,领导干部才能正确处理好使用权力与当好人民公仆的关系,所做的一切才能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名领导干部为官一任,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经得起三个检验:一是历史的检验。历史的检验最公正,也最无情。有些同志搞短期行为,搞形式主义,虽然能蒙蔽一时,但终将在历史的检验中现出原形。二是群众的检验。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是检验我们工作的标尺。领导干部是否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为老百姓谋福利,人民群众心中自有一杆公正的秤。三是实践的检验。领导工作离不开决策。决策是否正确,唯一的检验标准是实践。只有把中央精神、上级指示与本地实际相结合,把长远利益与现实利益相结合,把国家利益与人民群众利益相结合,作出的决策才能经受住实践的检验。“三个代表”思想归根结底就是要求领导干部的所作所为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只有时时处处以“三个代表”的要求为行为准则,才能真正做到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