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8月3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

大学生舞蹈比赛成效出乎意料
史大里
  7月25日全国首届大学生舞蹈比赛落下了帷幕。来自二十二个省区市的六十一所高校的九百零五名选手云集海口,表演了一百六十九个参赛节目。比赛的全过程始终洋溢着此起彼伏的掌声,决赛的成绩更是出乎意料地令人欣喜。最后,一台用大学生的眼睛贯穿组织起来的颁奖舞蹈晚会——《昨天、今天、明天》标志了本次大赛的水准。
  晚会第一部分的五个作品分别用古典舞、民间舞、当代创作舞蹈的肢体语言,表达学子们对民族命运的思辩、对古典音乐的演释、对革命历程的感悟。第二部分选段,集中反映了大学生心目中色彩斑斓的民族文化、地域文化、世界文化。晚会的第三部分也是最有特色的部分,则显示了当代青年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对伟大母爱的素描、新时代春意在胸中萌动的感悟……无论是借鉴前卫艺术的思维模式、表现手段,还是继承发展民间传统的艺术手法,总之,在东西文化的交融和撞击中,青年人有独特的视角和思考。纵览比赛的全过程,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海南大学艺术学院、上海大学生艺术团、上海师范大学的作品,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尤其光彩照人。
  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当代大学生那种勇于超越生理极限、竞技心态良好、追求卓越的精神气质。一个富有挑战精神和最佳竞技心态的民族一定是不可战胜的民族。
  从事舞蹈艺术的专业工作者和热爱舞蹈的忠实观众都知道,在舞蹈比赛中,《秦王点兵》、《十面埋伏》、《萋萋长亭》等作品,或以高难技巧,或以意蕴深长、表演细腻,成为检验男女演员的试金石。但此次比赛的业余、专业组中却多次看到它们被列为比赛剧目,学子们在向职业的尖端水准挑战。一个清华大学电机系大本毕业又攻读了经济管理硕士的女学生,对《萋萋长亭》作品人物、音乐的理解、完成技巧和传达感情的到位,甚至超过许多职业演员。
  学生们说,我们再不能满足总是把专业舞蹈比赛的获奖节目拿来克隆,我们需要一套适合当代学生的舞蹈教材,再留下一点“创意空间”,让我们来创作属于我们自己的舞蹈。大赛让我们期待,也的确看到了大学生的“创意空间”。
  今年4月份,中国舞协曾邀请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人民大学等八所高校的舞蹈团团长,座谈校园舞蹈的若干问题,大家提出“创意空间”的问题。比赛中大学生充满激情地创作表演了像《红旗颂》、《永远的旗帜》、《五四魂》、《走》一类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清晰地表达了他们心中的主旋律,无论用传统的思维方式创作表演《慈母手中线》,还是用感悟新鲜事物的敏锐,捕捉形象的创造精神编排出的作品《闪光的年华》、《网恋》、《春又来了》、《都市晨曲》,都让人情不自禁地随着作品全新视角和风格样式的提示,感受到一股馨香或冲击和震撼。
  大学生舞蹈比赛的成功举办,不仅给海口市带来节日的欢快,大大增加城市的文化含量,而且对推动人文建设已经产生的积极影响将持之久远。
  比赛由于首次举办,筹备时间比较仓促,评奖组织工作还欠周详,业余组、专业组的划分还有交叉,在鼓励创作中对特邀的职业创作和大学生自己的业余创作应加以区别。艺术评奖虽然永远不可能有绝对的公道,但评奖组织工作的科学筹划,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会影响最后的评比结果。评委特别需要排除任何人际和感情的因素,严格按照评奖条例、章程,保持应有的理性思维和公正判断。评奖等级将决定或影响一个作品、一个舞者的前途、命运。
  文化是提高国民素质的精神动力,文化是明天的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海南有关方面给予高度重视,是卓有远见的体现。(附图片)
  上图:清华大学参赛节目《萋萋长亭》邵华摄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五个一工程”参评作品评介

欢呼《芬芳誓言》
季羡林
  由于眼睛不好,我已经好多年没有看电影了。昨天下午,承《芬芳誓言》的导演、编剧王晓棠女士和编剧王宸先生垂青,到北大来专场播放,高谊隆情,十分动人。但是,我心里却一直在嘀咕,这样热的天气,在这样正应睡午觉的下午一点,而且学生正在考试中,能有几个人来看呢?可是我一走进演播大厅,里面整整齐齐地坐满了一千多人,我的心立刻放下了,自己有点杞人忧天了。
  王晓棠用她那演员特有的鲜明、生动、准确、精炼的语言首先做了几点说明。主要是说,这一部电影没有一个真正的职业演员,连非职业的演员,如“客串”之类也都没有,从头到尾都是非演员的演员,过去从来没有同电影沾过边儿。这已经够骇人听闻了。故事也极简单朴素,并没有惊天动地的情节,故事的展开前后不过一个来礼拜。然而效果呢?“诸位呆一会儿看完后自己去体会吧!”
  于是电影放映了。
  男主人公是一位离开大陆五十二年又回到重庆来的台商丁嘉尧,这个角色由一位原全国教育工会主席来扮演。其余的角色都用真名真姓,自己演自己,基本上都是台属。
  故事展开的地方共有四处:一、重庆;二、长江游轮上;三、江阴;四、南京中山陵。其中以在长江游轮上时间最长。故事情节主要是通过主人公的独白或谈话,再加上旁白叙述出来的。故事极为简单,只不过是想寻找五十二年前的未婚妻黄一兰和曾经救过他的命的一个“小兵”。结果是到了江阴以后,痴心妄想,忠诚不二,盼星星,盼月亮,一直没有嫁人的黄一兰,刚好在前一天去世。这对主人公是多么大多么残酷的打击,人人都能想象的。但是,如果编剧竟然让五十二年前的一对恋人见了面,则这一部电影就可以不必拍了。那将是一个天大的败笔。两位编剧采用了悲剧的手法。在等了五十二年漫长的岁月以后,在最后一刹那仍然不让他们见面。等的时间越长,悲剧的气氛越浓。最后主人公到了南京中山陵,主人公同“小兵”终于见了面。我认为,这是编剧使用的一个手法,在悲剧中搀和上了一点喜剧的成分,可是并不影响全剧的悲剧气氛。
  全剧的主旋律是一首丹麦民歌,民歌的最后几句话是:“不远了呀不远了。只要心儿没有老,幸福的日子呀就要来到了。”
  电影结束了,整个大讲堂内一片热烈的掌声。在场的所有我认识的人,当然也包括我自己在内,没有不哭的,有的人竟哭得两眼红肿。我在上面提到过“效果”,这就是效果。我对王晓棠说:“我简直想称这部影片为杰作!”
  影片故事虽然极其简单,甚至渺小,但是,谁都能够看出,简单渺小中有极其重大深刻的政治涵义。它牵涉到海峡两岸人民共同关心的一个重大问题——统一问题。我在大陆和香港等地会见过许多台湾朋友,我也曾访问过台湾,会见的朋友当然更多。但是,我们相处,宛如家人,谁也没有感到对方是“异类”。我们本来就是同胞兄弟姐妹嘛。由于种种原因,其中主要是上了那一个以世界警察自居的、野心不小于法西斯头子希特勒的帝国主义大国的当,使我们一家人长期分离,这实在是一件让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是十三亿华夏子孙的一块心病,必欲除之而后快。
  王晓棠、王宸两位编剧抓住了这一件事,也就是抓住了十三亿人民的心。他们把一件绝大绝大的大事通过一个绝小绝小的情节来表达出来。王晓棠的导演手法更是化大为小,小中见大,大小结合,浑然一体。古人说:治大国如烹小鲜。这非有绝大的才能是办不到的。王晓棠是演员,是编剧,是导演,又是为数不多的解放军的女将军之一,是见过大场面的。她曾主持拍摄过由七大军区一百五十多万人参拍的《大转折》、《大进军》系列军事巨片,那是大题目大动作,以大对大,当然有其困难之处的。现在这一部《芬芳誓言》,是大题目小动作,以小对大,难度更大。然而王晓棠却显示出来了将军风度,大处着眼,小处下手,严丝合缝,不露破绽。全片气势恢宏,一气呵成。然而,美感享受最忌单调。如果一路伟大下来,开始时当然印象极深,到了后来,就会有单调之感。王晓棠使用了一些“小动作”,以达到大小结合避免单调的目的。最显著的是两个儿童。森森在影片一开始就出现了。到了江阴以后又出现了一个小女孩。两个孩子那一幕短短几秒钟揪眼睫毛的戏,着墨不多,却意趣无穷。看到这里,我想没有哪个观众会不破涕为笑的。全片最后两只小手摞在一起的画面,是最能催人泪下的一幕。还有一个“小动作”,必须在这里提一提,这就是,当游轮行驶在浩渺的长江中时,主人公说了一句:“除却巫山不是云”,镜头立即转向雄峙江边高插云天的巫山神女峰。这一幕恐怕很少有观众能够认识到。然而却是多么诗意盎然,含意又是多么深远!
  我在上面已经说到过,这一部电影的中心思想是讲海峡两岸华夏子孙的分离的悲剧的。丁嘉尧和黄一兰的分离就是这个分离的象征。丁黄没能见到面,海峡两岸的分离仍在继续。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十三亿人民应该采取一个什么样的态度呢?贯彻影片始终的那一条红线,就是说明这个态度的。这一条红线在片中用浓墨重彩绘了出来。忠诚,是中华民族的脊梁!这一句绝对正确的话摆在别的地方未必能引起极大的震动。然而,在本片中,在整个悲壮的艺术气氛中,却真正引起了大震动。本片在北大放映时,画面上一出现这一句话,全场上立即响起了一阵震耳欲聋的掌声,可见其感染力之大!我想,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受到了一次生动而又深刻的教育。忠诚,对祖国要忠诚,对工作要忠诚,对人民要忠诚,对事业要忠诚,对朋友要忠诚,对自己要忠诚,对亲人要忠诚,对爱情要忠诚,总之是说不完的忠诚。忠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忠诚,祖国的统一是指日可待的。在这里,观看影片的人无一不受到一次灵魂的净化。
  在整个片子的悲剧的气氛中,我想,每一个观众也都受到了一次灵魂的净化。古希腊文学理论中就有“净化”(KATHARSIS)这个词儿,指的就是这种情况。灵魂净化,只有积极的意义,没有任何消极的意义。净化以后,再注入更多更真实的忠诚,我们中华民族的前途一定会像上面提到的本片主题歌所说的那样:“不远了呀不远了。只要心儿没有老,幸福的日子呀就要来到了。”
  总之,我认为这是一部杰出的影片,值得向两岸全体人民以及海外华人郑重推荐。
  最后,我以一个外行人的身份提一个建议:是否可以在戏到江阴时把女孩儿的旁白减少一点。因到了这时候,观众早已入戏,和人物的心灵相通,有些画面“此时无声胜有声”会更好。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看台人语

宋教仁不是宋美龄之父
  电视连续剧《日出东方》第二十集在一个重要历史人物的表述上发生“差错”。毛泽东说有重要新闻,蒋介石声明与原配毛氏离异,现要和宋教仁的三女儿结婚,这可是一桩政治婚姻啊!这里错把宋教仁当做宋美龄的父亲。史实是:宋美龄的父亲叫宋嘉树,又叫宋查理、查理宋,海南文昌县人,生于1866年,从事海外贸易,是孙中山的好朋友。宋教仁,则是湖南桃源县人,资产阶级革命家,同盟会的重要成员,被袁世凯指使人杀害。他比宋氏三姐妹的大姐宋霭龄只大八岁,怎么可能是他们的父亲呢?这句“要和宋教仁的三女儿结婚”的话,出自剧中人物毛泽东之口,确实不应该。对于重大历史题材的影片,编导者必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千万不能想当然,千万不能出差错!
  江苏省建设厅安迪光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看台人语

电视节目不能只“预”不“告”
  一些综合性或专题性节目,如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新闻调查》,黑龙江台的《今日话题》,在节目内容介绍中以及电视台当天节目内容介绍时,只预告播放时间,内容只字不提,以致观众无法根据兴趣提早安排是否收看。电视节目预告,是争取观众、推销节目的广告,同时也是观众选看节目的索引。只“预”不“告”,吊“胃口”,大可不必。
  黑龙江省明水县工商局侯锋林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

韩延文演唱风格引起专家关注
  韩延文曾学习过二胡专业,后来由于嗓音好,又有良好的音乐基础,升入沈阳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系。毕业后被选入中国歌舞剧院歌剧团任歌剧演员。老师金铁林对她的评价是:“声音通畅、甜美而富有表现力,能自如地驾驭较高难度的声乐作品,在演唱中注意声情并茂,很有激情和感染力,是一位很出色的歌剧演员。”在文化部主办的研究班中,韩延文完成学业,在声乐表演艺术上又有新的飞跃,并于2001年在京举办个人演唱会。中国文化报与中国歌剧舞剧院共同举办专家研讨会,就韩延文的演唱风格进行学术研讨。(阿莲)(附图片)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

王非非新专辑诗意盎然
  美国Channel“V”音乐台正强力播放着一首叫做《想入非非》充满诗意的音乐电视,王非非的歌声亲切感人,新专辑由上海音像出版社在内地发行。
  (巩文)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

追忆往日情谊憧憬美好未来
 《老同学大联欢》周末和你见面
  7月份湖南卫视频道推出了一档富有新意的综艺栏目——《老同学大联欢》。由北京盛世华彩国际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从北欧最大的传媒集团引进、策划、制作的这档节目,以岁月与友谊作为切入点,对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的观众都有吸引力。该节目邀请当今社会广为民众熟知的名流作为节目嘉宾,这些名流包括社会各界成功、杰出的人士。每期两位嘉宾将和他们的老同学、战友等联合起来,组成两支队伍,经过激烈的比赛,胜利者赢得的奖品是一次诱人的“老同学联欢晚会”。“晚会”通过一系列游戏节目,将嘉宾和观众一起带入令人难以忘怀的校园、军营生活当中,回忆当年的同学、老师、战友、朋友、爱情等等,不强调事业的成功与否,注重的是情感与友谊。该节目每周五晚在湖南卫视黄金时段播出。(西问)(附图片)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快人快语

那就好好聊吧
马振水
  关注一下e网聊天室:网络时代的垃圾站、情感的即时倾泻场、黄色泛滥的渊潭、引诱迷途羔羊的草场。如果你不介意,我权且这么形容聊天室。如果你是网民,权当我无知无畏。如果你e毒很深,听我一劝吧:以后咱就好好聊吧。
  聊天室是虚拟中的虚拟。当然可以宣泄内心孤独和不愿让别人知道的内心私密,起码这样的聊天方式对一些人来说是“安全”的,可以“不计后果”的,比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更易让人有轻松感。现代人对于类似网络聊天这样的排遣心理压力的需求无可厚非,上网聊天若不产生不良后果,我们也不必对此大惊小怪,但现实是上网聊天的青少年越来越多,而聊天室的“环境”却越来越坏,孩子们有可能被毁了。
  关于网上爱情的事报道的不少,也有真情成眷的,上海就有那么一对。但更多是网上酷哥靓妹暗幽会,现实中的他们一见面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青岛一个十八岁的女高中生沉迷于网络聊天室,在两个月竟然悄悄约见了八个网上情人,家长多次在网吧找回女儿。上网的孩子不一定是坏孩子,但总是有些孩子因为无节制地上网而变成坏孩子乃至犯罪。对于网络聊天,有句无赖话:“我是男人我怕谁”,足见网络聊天的不安全性。网上聊天可能还会冒出一句或许多句不可知的话,发生不可知的事,如果不建立良好的网络秩序。
  信息时代我们不可能强制孩子们不去接触网络,不进聊天室。但青少年沉溺于此不但误了学业,也可能毁了花季青春,甚至丢了卿卿性命。青少年网民的“健康问题”一定要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我们不能任由网络培养出“垮掉的一代”。网络聊天室的开设初衷是好的,只是现在有些“物种变异”。现在的网络聊天不但不规范,甚至有人专门干不可见人的勾当。虽然国家已出台《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对网站传播的内容作了明确规定,但白纸黑字的规范变成现实却走了样。网络服务的混乱是不言而喻的,必须承认这种网络管理的复杂性,越是这样越要求我们有关部门制定相应更加细化的管理办法,以保e网清洁无害,确保我们的未来——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只从管理部门来约束网络聊天室达到良好秩序是不太现实的,还应从经营者、软件开发商等多方面来共同规范,才能保证上网聊天的安全性与纯洁性。但更主要的是上网聊天者本人的素质与自控力,对青少年网民来说尤其需要。不要求上网的每个人都达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但也应有个起码的是非与道德的底线。社会、家长与学校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来教育、引导和管理好孩子上网聊天。毕竟孩子们缺乏一定的明辨是非能力,一旦他们沉溺网络聊天而不能自拔,对青少年来说有百害而无一益。聊天室原本就是虚拟的,聊聊而已,不可全当真。那些网上的成年人们不要成为害孩子的“罪魁祸首”,为了聊天室里少些迷途的羔羊,网民们,那就好好聊吧,别把网络聊天室当成你的钓池。“抛钩者”必被捉。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看台人语

别伤害了革命先烈
  某省台娱乐节目中一则小品《演谁像谁》,当饰演一位抗战时期的地下交通员接受任务时,出现了这样的台词:“出差补助要加倍”、“最好能找两个漂亮的导游”、“小姐的小费组织得报销!”观众听后都哈哈大笑。但是,笑完一想,这样的噱头笑料实在是粗俗荒诞,亵渎革命先烈!“七一”刚过“八一”已至,特别需要一批缅怀先烈的好作品,像这种伤害革命先烈的搞笑节目,万万要不得!江西省大余县政协邹隆洲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看台人语

《长征》的一处背景处理见疏忽
  电视连续剧《长征》第七集中,毛泽东和洛甫在湘中一农家院落边分吃一只橘子边借题发挥,两人倚在一堵农家院墙边,边吃边谈,背景中可见杂乱萧条的冷落气象,整体环境给人历史的真实感。但背景处理上有一细微处似觉疏忽:两人谈话的近处,有两只打谷机一只正放一只倒扣地叠置着。这一道具虽可表现秋后农村的特点,但三十年代的中国农村是不可能有打谷机的,当时打谷用的只有“扮桶”或叫“厢桶”。这是一处细节疏忽。
 湖南省临湘市五中李继荣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看台人语

愿听下文分解
  有许多让人既“解渴”又“解气”的节目,比如《焦点访谈》、《今日说法》等等,确实起到了新闻媒体扬善弃恶、弘扬正气的作用,老百姓看后无不拍手称快。然而,美中不足的是,这些事关大计、群众非常关心的好节目,常常给人留下“且听下回分解”而又听不到真正的分解的遗憾。群众不见了下文,不见了对“焦点”问题深层次的分析报道,往往让人想到“法治”是否被“人治”软化了?还是“点到为止”提个醒?做任何事情讲究的是有始有终,若把一些深受群众关注的好节目比作“虎头”的话,那么,对某一事件深层次的连续报道,或在下期节目中简单概括,或干脆用字幕说明对原来事件的处理情况,也不失为一个好“豹尾”。但愿我们的“焦点”节目,早日让群众听到对下文的“分解”。北京市某部队宣传处刘学恭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

国际低音提琴比赛中国选手夺冠
  中国留学生张达寻6月在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举办的国际低音提琴比赛中,与二十二名世界优秀选手角逐,夺得桂冠。(陈凌)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

军事纪念邮资明信片
 《钢铁长城》“八一”发行
  为纪念新世纪的第一个建军节,一套名为《钢铁长城》的军事纪念邮资明信片8月1日发行。由谷昌设计的邮资片全套共四枚,正面的邮资图由军徽、和平鸽与我军的现代化武器装备组成,背面分别是反映陆海空和武警部队威武形象的《威震山河》、《碧海雄风》、《鹰击长空》、《坚强卫士》。据悉,今后每年“八一”都将有一套“军JP”问世。(明之月)(附图片)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闲读偶记

“十年磨一剑”的收获
周大新
  九十年前爆发在豫西宝丰、鲁山、临汝和郏县一带,由白朗所领导的矛头直指窃国大盗袁世凯及其“洪宪王朝”的农民起义,是上个世纪初震撼全中国的一件大事。这支号称“中原抚汉军”的农民队伍,曾以燎原之势,席卷豫、皖、鄂、陕、甘诸省,战胜了由国内军阀和帝国主义联合进行的无数次进剿、围剿和追剿,从根本上动摇了袁氏封建独裁统治,为两千年的封建帝制最终画了一个句号。由于革命党的参与,使白朗起义具有相当程度的民主革命色彩,因此既是大幕卸落之际的绝唱,也是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武装起义的先声。但由于缺乏著述,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分水岭作用和承前启后意义的这一重大事件,在世人眼里已经变得扑朔迷离,云遮雾障。作者牛勾八追根溯源,穷究尽考,“十年磨一剑”,为九十年前豫西黄土地上的这场壮举绘制出一幅生动的文学长卷,填补了这个空白。
  《最后一次揭竿》绝非当今流行诸多“戏说”之类的历史题材作品可比。作者创作态度严谨,谋篇布局缜密,落笔持重从容。正史稗闻,相互佐证;叙事言委,真切确凿。读了小说,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乃至成败缘由,便清晰地展现在眼前。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毕竟负有塑造历史人物形象、用文学语言阐释历史事件、向社会大众灌输历史知识等社会职能,小说在这一点上是成功的。
  小说另一成功之处,是作者善于置身特殊的历史社会环境中,体验揣摩人物的情感及其行为,把人物写活了。如白朗在拉起大杆之后、革命党委派的联络官到达之前,一方面造反,另一方面仍希望通过可靠渠道接受官府招抚和赦免的矛盾心态,就很真实,跳出了农民起义领袖人物形象的传统窠臼。再如军师白瞎子、二首领李鸿宾和参谋长沈体锐等,都有血有肉,活灵活现。反面人物袁世凯也写得颇有独到之处。就连远远望着、虚虚几笔勾勒出的冯玉祥,也不同寻常,跃然纸上。
  这部小说也存在着一些不足。由于作者过于拘泥于历史事实,故事发展空间狭窄;大概是曾在报纸连载的缘故,一些情节略显得粗略,照应过渡不够。尽管如此,仍不失为近年来长篇历史小说创作中的重要收获。(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