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8月21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
专栏:

一国际权威信用评级机构认为
 中国经济仍将强劲增长
  本报纽约电记者丁刚报道:国际权威的信用评级机构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日前发表中国经济前景报告,认为中国经济中期可望继续保持强劲增长的势头。
  穆迪的报告说,由于中国处理收支平衡的能力和外债管理水平较佳,并拥有巨额外汇储备,该公司仍将维持对中国的几项评级指数不变。中国外汇债券和票据的上限为A3,外币银行存款上限为Baa1。
  报告还说,在全球经济下滑的局势下,中国经济表现相对较好,而中国的外汇储备有助于减弱外来冲击,也有助于舒缓因加入世贸组织后开放市场带来的压力。
  报告指出,加入世贸组织而带来的经济改革可望继续吸引大规模的外资,提高出口产品的水平和多样化。报告同时也指出,中国经济目前仍处于过渡时期,为保证国有银行和企业的稳定,政府仍需要增加投入。报告的作者贝尔纳认为,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市场经济释放出的能量也可能会带来经济等方面的风险。


第7版(国际)
专栏:

塔吉克斯坦 经济增势喜人本报记者孙力
 8月17日,塔吉克斯坦总理阿·阿基洛夫在塔独立10周年国家经济研讨会上说,“最近4年,塔吉克斯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20%,其中工业生产增长了23%,农产品增长了12.5%。”今年上半年,塔经济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阿基洛夫强调,塔政府今后经济战略的主要目标是:消除贫困,恢复基础设施,支持私营企业持续发展。
  塔吉克斯坦是独联体国家中经济基础最薄弱的国家之一。塔在1991年9月9日宣布独立后,次年就陷入长达5年之久的内战。由于传统经济联系的中断,使塔经济改革与发展进程蒙上了浓重的阴影,持续内战又使整个国家的经济雪上加霜,国民经济几乎处于崩溃边缘。据有关资料统计,内战造成的塔经济损失超过70亿美元。这给塔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专家认为,塔独立之初许多重要产品的生产能力倒退了近40年。为保证国家稳定、满足人民生存,国家只能依靠进口才能勉强渡过难关。
  塔吉克斯坦是农业国,农业(含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农业集中了全国73%以上的人口和64.8%的劳动力资源,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8%—20%,因此,农业领域改革不见成效,塔国民经济就难有实质性的好转。自独立以来,受战乱的影响,塔农业生产连年下降,国内粮食生产不足全国需求的一半,加上连续多年的地震、干旱等自然灾害,粮食大多依靠进口和国际人道主义援助。
  1997年6月,塔政府与反对派签署了和平与民族和解总协定,国内局势逐步稳定。为了遏制经济继续下滑,塔政府先后制定了“1998—2001年中期经济发展纲要”、“2000—2005年社会经济发展预测”、“2001—2005年农业发展纲要”、“2001—2003年预算预测”等一系列经济政策,这为塔经济复苏确定了方向。2000年11月发行的国家新货币萨马尼取代塔吉克卢布,对稳定经济、加强金融宏观调控也起了一定作用。近年来,塔生产下滑势头被基本遏制,通货膨胀率下降,预算赤字减少,经济开始增长。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7%,1998年增长5.3%,1999年增长3.7%,2000年增长高达8.3%,增长速度呈加快趋势,在独联体国家中名列前茅,工业、农业、外贸等领域增长势头明显。今年上半年,塔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了10.2%。
  尽管近年来塔吉克斯坦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面临着许多急需解决的复杂问题。塔自然条件恶劣,境内多山,山地占国土面积的93%,素有“高山国”之称;此外,塔出口创汇产品较少。铝和棉花是塔主要出口商品,但受国际市场行情的影响较大,外汇来源不稳定;加之塔社会治安较差,恐怖分子常常制造恐怖事件,投资环境恶劣造成资金严重短缺,发展经济缺乏动力,基础设施也还处于恢复阶段。鉴于此,分析人士认为,塔吉克斯坦经济近年来虽出现了明显增长势头,但仍处于恢复性增长阶段,要想恢复到前苏联时期的经济水平,除制定一些刺激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外,还须营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以吸引更多资金,拉动经济进一步增长。


第7版(国际)
专栏:

  许多来自德国各地的老人聚集到巴特萨尔茨乌夫伦市的都市之肺——盐墙前呼吸新鲜空气。巴市位于德国北部,蕴藏着丰富的盐矿和温泉。当地政府采用钢铁、树根筑起了一道426米长的城墙,并向墙体灌注盐和矿泉水,使之产生类似大海般清新之气,让人们呼吸到有益健康的空气。图为都市之“肺”——盐墙。(新华社记者王小川摄)


第7版(国际)
专栏:综述

加强合作应对水荒
本报驻瑞典记者刘仲华
  8月16日,第十一届斯德哥尔摩国际水问题研讨会在瑞典落下帷幕。参加这次研讨会的有来自世界各国的1000多名水问题专家和政府官员。面对全球日益严重的水荒,本次会议的重点是呼吁全世界在各领域加强对话,开展跨领域的合作,尤其是农业和环境部门之间协调一致,各方面共同努力,以应对越来越严重的全球性水危机。
  水资源已成为当今地球最为宝贵的资源。根据一份最新的研究报告,目前全世界共有4.5亿多人面临严重缺水问题。如不采取行动,25年后全世界严重缺水的人口将激增至27亿,其中亚洲和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情况将最为严重。严重短缺的水资源不仅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影响,也对环境和生态平衡造成损害。短缺更引发了不同部门之间对如何利用水资源的分歧。农业科学家预言,由于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未来25年农业用水尤其是灌溉用水至少要增加20%才能保证粮食安全,减少饥馑及农村贫困。但环境科学家则宣布,要保护地球上千百万人赖以生存的河流、湖泊和湿地的生态环境,满足居民及工业用水,人类用水总量必须比现在的水平降低10%。为确保人类的粮食安全需要多少水,为保持生态平衡及可持续发展又需要多少水,对此人们的分歧很大。
  研讨会上,水资源专家格·伯格坎普对记者表示,二者的分歧其实是发展与保护之间的分歧。农业专家多强调粮食安全及农村生活用水需求,而对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目标不注意;环保部门则侧重于生物多样性及保护自然生态的重要性,对于粮食生产则注意不够。随着世界水资源的不断减少,当务之急是各方协调一致做好水资源综合使用。
  农业用水历来占人类所有用水量的大头,在有些发展中国家,农业灌溉用水量达到全国用水总量的80%,因此,农业和环保专家之间就如何管理农业用水的争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美国科学促进协会今年发表的一份报告称,自1940年以来,由于灌溉等原因,人类抽取河水和地下水的数量每年增长2.5%—3%,远超过世界人口增长率。世界各大洲的淡水储量都不断减少,并对世界粮食市场造成越来越大的影响,一些依赖灌溉的干旱地区不得不转向进口粮食。而持续灌溉导致土壤越来越严重的盐碱化,最终,农民不得不寻找其他耕地。世界水协会副主席威廉·库斯格罗说,“很清楚,不断推广灌溉农业并非良策。在亚洲,半数以上的灌溉农田用于种植水稻,每吨大米需要2000吨水来浇灌。在非洲一些地区,农民砍伐了大片红树林来种植水稻,但5年后,这些土地将变得很贫瘠,农民只好砍伐更多的树林以获得耕地。”国际水管理研究所称:“不断开垦灌溉农田的做法往往达不到预期收益,在塞内加尔河与喀麦隆的瓦萨河流域的灌溉项目甚至不适于农业生产,而原来的鸟类乐园则由于乱砍滥伐荡然无存。这两个区域的渔民已无鱼可钓,牧民无草可放牧,只好远走他乡。”
  因此,加强工农业与环保部门之间的对话、更新传统用水观念、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重估人类对水资源的使用非常必要。鉴于对话如此重要,由一些著名的国际研究机构组成的“水、粮食和环境对话组织”应运而生。其目标是,一、真正弄清农业对环境的影响;二、让全社会了解水资源管理的复杂性。有学者认为,如何最好地使用珍贵资源并满足各方需求,不同利益群体间讨论与对话是唯一办法。(本报斯德哥尔摩8月18日电)


第7版(国际)
专栏:

月球由撞击产生的假说获新支持
  月亮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一个新的计算机仿真模型表明,大约在45亿年前,已经基本成形的地球与一个火星大小的天体以合适的角度和速度相撞,能抛出足够多的物质碎片凝结成为月球。这一模型为月球起源的大冲撞假说提供了新的支持。人们曾提出过多种月球起源理论,如月球与地球同时产生、月球是地球俘获的外来天体、地球在高速旋转中甩出的物质形成月球等。但事实表明这些假说都站不住脚。大冲撞假说认为月球是地球与一个“过路”的天体相撞产生的,它能够解释月球的某些特征。


第7版(国际)
专栏:

刑事犯罪使挪威年损失100亿美元
  挪威近10多年来刑事犯罪案件激增,全国每年因此蒙受的损失高达800到1000亿挪威克朗(约合90到110亿美元)。挪威《每日新闻》20日引用挪威全国警察联合总会负责人阿尔内·约翰内森的话说,专家们1988年曾对此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挪威全国的刑事犯罪活动每年要给社会造成370亿挪威克朗(约合42亿美元)的损失。(据新华社电)


第7版(国际)
专栏:经济札记

欧盟经济增长减速
郑园园
  7月下旬以来,欧元对美元的汇率明显回升。8月14日,1欧元兑换0.9035美元,冲破0.90心理大关。两日之后,1欧元兑换0.9160美元,为5个月来的最高点。然而,经济界对此并不乐观,认为欧元是“被动升值”,不能说明欧洲经济运行良好。他们对欧洲经济前景的预测基调是灰色的,忧虑居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欧洲统计局、欧洲中央银行等机构都调低了对欧盟今年经济增长率的预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今年为2%,低于去年的3.4%。欧洲央行将此前预测的2.6%至3%下调到2.2%至2.8%。德意志银行16日发表的报告说,德国第二季度经济增长仅为1%,远远低于去年同期的3.9%,失业率也连续7个月上升,达到386万。德国GDP占欧元区1/3强,其经济走向自然对欧洲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去年秋季美国经济开始减速,当时欧盟并不担心。它自信地认为,欧盟贸易总量的60%是在成员国之间进行的,加之欧元区形成一道屏障,因而具备先天的免疫力,不易受美国的“感染”,在世界经济的退潮中,它有可能成为一个“安全岛”。还有更乐观的论调认为欧洲有可能借此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然而,欧盟国家今年前两个季度就普遍出现增长减速,从而动摇了它的自信心。法国经济学家雅克·普拉萨尔说,经济全球化使“经济减速症”的“感染”速度加快、范围扩大,现在谁也不敢夸耀欧洲是“世外桃源”,可以避开美国经济的冲击。
  近来,欧美经济界人士对欧洲步美国后尘,走减速之路做了不少的分析。法兰西银行的一份报告认为,欧洲经济增长减速的外因是美国经济走低,内因则是欧盟通货膨胀上升。“美国冲击”和“通胀冲击”交织,才造成欧洲经济如今走低的状况。这一观点得到多数经济学家的赞同。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新经济”快车的带动下,美国进口量大增,吸收了全世界近40%的制成品出口,比80年代末增加了两倍。欧盟国家贸易虽然主要在成员国之间进行,但美国仍是在欧盟之外最大的贸易伙伴。如今美国进口萎缩,欧盟受拖累势在难免。另外,欧洲高科技产业虽然起步较美国晚,但同样面临投资过多的问题。欧元区信息产业去年增长25%,今年第二季度已下降到10%。
  再看欧盟内部。受今年春天疯牛病危机和气候不佳的影响,欧元区食品价格上扬,通胀率超过3%。7月份为2.8%,有所回落,但是仍然超过欧洲央行2%的上限。经过多年反通胀治理,欧盟百姓已习惯于物价稳定,对物价飙升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摩根·斯坦利银行研究欧洲经济的专家埃里克·切尼认为:“在欧洲,通胀率每上升半个百分点,家庭购买力就立即下降半个百分点。我们甚至可以认为,物价上扬造成的负面影响超过了增长放慢、就业下降的影响。”另外,资本外流的问题也妨碍着经济成长。以法国为例,去年就有9000亿法郎的资本以直接投资、收购企业、在国外开设新厂等名义离开了法国。
  在美国经济减速、欧洲经济连续两个季度的走低后,人们最关心的是世界经济会不会走向衰退。7月中旬,摩根·斯坦利银行著名经济师斯蒂芬·罗奇说,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标准:GDP增长率低于2.5%,就算进入衰退期。因此,他判断目前“世界经济正处于衰退中”。此言一出,在经济界引起轩然大波。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浩如烟海的文献中,人们并没有找到这样的定义。然而,回顾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3次危机,人们不难发现,每当经济增长率低于2.5%时,就会出现工业生产萎缩、失业人数上升的现象,给人留下经济“衰退”的印象。所以,2.5%可作为一条有参考价值的警戒线。
  在有关欧洲经济前景“阴阴晴晴”的各种分析中,法国经济界强调的是,欧洲经济恢复增长一看美国经济走向,二看欧盟政府决策能力。美国经济转晴,欧洲就看得见曙光;美国“翻船”,欧洲自然会被拖下水去。央行的使命是保持物价稳定和币值的稳定,不要过分指责欧洲央行不肯降息。欧盟各国政府应当在促进增长上表现出更强的意志和决心,这样才能创造一个有利于投资和增长的环境。


第7版(国际)
专栏:

印度 采取措施反腐败
本报驻印度记者钱峰
  近日,印度负责反腐败工作的中央警戒委员会专员维塔尔在一个研讨会上痛心疾首地表示:在印度,民主已为腐败所操纵,腐败分子披着法律的外衣令腐败顽症在政界和商界形成了一个邪恶的怪圈,成为迫使每个人都要遵守的“现行规则”。
  如今在印度,像维塔尔这样感慨腐败蔓延的人已不在少数。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就曾把腐败称为“国家的顽症”。从当年拉·甘地执政时期的“博福斯”军火腐败案,到拉奥时代的“哈瓦拉”贿赂案,乃至今年的“泰赫尔卡网站”和“印信托”丑闻事件。因涉嫌腐败案件而被曝光的党政军高官一个接着一个,涉案金额之大、人员职务之高,令人触目惊心。广大仍过着贫困生活的印度百姓对此深恶痛绝。尽管每次丑闻曝光后,总有一批高官或引咎辞职,或被立案查处,但往往却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印度教徒报》8月4日发表评论文章呼吁说,公职人员腐败案件上升,达到了“必须警觉”的地步。
  不少分析指出,选举前“金钱铺路”导致选举后“权钱交易”是腐败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印度选举法没有对一个政党在大选中的开支做出具体规定。许多政界人士公开承认,仅依靠公开的收入来源不可能竞选成功,接受私人财团的秘密赞助已是公开的秘密。当然,选举获胜之后,作为“回报”的权钱幕后交易也难避免。
  此间人士指出,现有行政管理制度和金融体制的不健全也给腐败分子以可乘之机。近来闹得朝野沸沸扬扬的“印信托”丑闻事件就是其中一例。由尼赫鲁政府在1963年成立的印度信托公司,在公司前任主席苏布马尼亚姆主政期间,由于印财政部对其监管不力,加上裙带关系作祟,整个公司最终被他的贪污腐败和独断专行拖垮,导致2000多万中小投资者怨声载道,政府的声誉遭受沉重打击。
  腐败作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毒瘤,给印度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首先,严重损害了政府在国民心目中的威信,造成了“信任危机”。国大党可谓政坛的“百年老店”,在印度独立后至今的54年间,其单独执政长达45年之久。当年没有其他任何一个政党能对其构成挑战。但却因其执政期间,贪污腐败的“毒草”严重蔓延,最终失去民心丧失执政地位。尔后上台的印度人民党虽在狠抓吏治、打击腐败等方面下了一番功夫,总理瓦杰帕伊更是以“两袖清风”的良好个人形象受到国民的尊重。但由于腐败问题积重难返,不但一时间无法杜绝,而且在不少地方和部门还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令印度国民希冀通过政党轮换解决腐败问题的愿望落空。在近几年的全国和地方大选中,有部分选民放弃了投票权,大概正是出于对选举制度的失望。
  腐败的滋生也影响了国家经济的发展。据当地媒体披露,印度政府当年为鼓励出口,出台了一种激励机制,即根据出口商申报的货值,给予他们一定比例的退税奖励。但这一机制后来却被前不久涉嫌贪污的印海关和国税局局长沃尔马利用来中饱私囊。一出口碎布的出口商,在沃尔马的帮助下,在申报时将碎布改成服装,这样他不但获得政府给予的750万卢比“退税”奖励,而且他所建立的“前线”公司还可以在销售碎布的伪装下,通过洗黑钱和进行黑市交易获取利润。而国家财政则因此遭受了巨大损失。
  此外,腐败还对印度进行的经济改革计划构成巨大掣肘。此间就曾有舆论讽刺道:“一个遍地腐败的国度又怎能指望它吸引大量外资?”新近的民意调查表明,腐败问题已成为现阶段印度国民最为关心的三件大事之一。
  面对根深蒂固且频频出现的腐败问题,面对舆论和广大国民的呼声,印度高层多次强调要严厉打击和遏制腐败现象,重塑政府清廉公正的形象。瓦杰帕伊总理在不久前庆祝印度独立54周年的讲话中再次向全国表示,对于任何腐败问题,政府绝不会置之不理,无论职务多高,任何涉案人员都不能逃脱法律的严惩。他承认,腐败暴露了现行政治制度中的缺陷,呼吁媒体积极参与到反腐败的行动中来。如何根除腐败,政府正在采取措施。
  (本报新德里8月19日电)


第7版(国际)
专栏:通讯

轻轻松松学科学——记葡萄牙“生动的科学”夏季科普活动
新华社记者谢鹏赵晓钟
  夏季对于葡萄牙人而言是休闲的季节,大人休假,学生放假。在风清月明的周末夜晚,里斯本帝国广场一侧固本江天文台前的广场上,架起了几台天文望远镜,好奇的人们把眼睛凑到目视镜孔,观察天上的星月。其中一个叫布鲁诺的小男孩兴奋地把几台望远镜瞧了个遍。这个与当年因坚持“日心说”而英勇献身的天文学家有着相同名字的男孩告诉记者,他很喜欢星星,最喜欢的是火星,因为它的颜色很特别。他还说自己挺爱读科幻故事,但并不相信有什么“外星人”。
  这是葡萄牙政府科技部下属“生动的科学”机构组织的每年一度的夏季大众科普活动的一部分。今年的活动除沿袭以往的主题为“夏季里的天文学”和“夏季里的地理学”内容外,还增加了“夏季里的生物学”主题,人们通过望远镜、放大镜和显微镜看星星、看石头、看细菌,从而对我们周围的这个世界多一份了解。
  路易斯·阿巴利西奥是葡萄牙天文爱好者协会的负责人之一。他告诉记者,从1996年开始,每年夏天都有这样的活动。今年8、9月间,共有650项天文观测和科普活动在全国的220个地点进行,政府部门还提供适当资助,用于添置新器材。对天文感兴趣的人们可以到海拔1000多米高的山顶上去观察星相,也可以到大西洋中的葡亚速尔群岛的海滩上碰碰看流星雨的运气。
  夜晚,葡萄牙人可以借助望远镜观察美丽而神秘的月亮和星星;白天,他们还可以去体验一下“夏季里的地理学”和“夏季里的生物学”。在今年的“夏季里的地理学”活动中,人们可以参考葡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萨拉马戈描写18世纪葡萄牙生活的爱情小说《修道院的记忆》,去探访中部一所古老的修道院,听专家介绍用于修建这一建筑物的石头的来历,从而了解葡一些地区地质变迁的过程。另外,还有一些由地理学家带领的野外远足、矿井考察之类的活动,让人们对岩石、土壤和周围环境有更多的认识。
  在今年新设立的“夏季里的生物学”系列活动中,“海滩上的细菌”活动别有趣味。葡环境和海洋研究中心等专业机构在一些海滩上设立了小型实验室。在这里,人们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菌,还可以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海水的细菌分析,从而得出“水质是否干净”的结论。组织者说,这些活动是为了消除人们对细菌的误解,告诉公众大多数细菌对人体没有害处,而且人类在很多时候需要它们,例如在酸奶制作、农田施肥和污水处理等方面。
  葡萄牙的夏季是迷人的,而“生动的科学”活动更是为夏季的缤纷色彩锦上添花。活动主办机构负责人瓦尔加斯女士说:“如果能利用假期休闲时间,在专家的帮助下轻松地了解一些我们感兴趣、但又不是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所能了解的事物,何乐而不为呢?”(新华社里斯本8月19日电)


第7版(国际)
专栏:

  有“艺术之都”之称的纽约拥有许多艺术品市场,而由艺术家们现场制作的手工作品因其材料简单、创意独特和数量有限最受顾客青睐。图为一位顾客在纽约街头购买了一件鱼形手工艺品后高兴地向朋友展示。
  (新华社记者张凤国摄)


第7版(国际)
专栏:

德推出同步口语翻译系统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随时提供服务的口语“同声翻译”系统由德国DFKI人工智能研究所等研制成功,可以在公共移动电话网上提供服务。这一系统能够同步地进行英语、德语、日语和中文的口语互译。DFKI研究所的科学家声称,他们已经用该系统进行了2.5万例翻译试验,准确率达到90%,而且反应速度很快,延迟不超过几毫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