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7月9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专版)
专栏:

为中国入世服务为西部开发服务
——访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万学远
本报记者吴迎春
  “江泽民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在我们外专局系统引起热烈反响。连日来,我们进行了认真学习,深深感到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思想内涵丰富,我们要深刻领会并贯彻到引智工作中去。”这是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万学远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趋势,决定了我国必须坚持大力引进、积极利用国外智力。万学远说,引进国外智力工作与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密切相关,引智理论、政策和实践应全面地贯彻并体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引进国外智力的根本任务,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繁荣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条件和引智工作的鲜明特色,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是引智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总之,引智工作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科技动力和智力支撑。
  今后两年引智工作重点
  万学远谈到今后两年引智工作的重点:“抓好两件大事,建立一个市场,落实四项任务。”他说,这两件大事是:1.贯彻西部开发战略,通过引智促进西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重点围绕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产业结构调整、科技教育发展、资源开发利用、特色经济培育等方面引进外国专家。积极培养各类专业人才和优秀中青年领导干部。2.围绕加入世贸组织,做好引智服务工作。我们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帮助培养一批熟悉世界贸易组织相关法律的人才,培养一批熟悉世贸规则的企业家,帮助政府有关部门和行业主管机构了解国际通行规则和惯例。建立一个市场是指加快国际人才市场建设步伐。国家外国专家局计划在北京中关村建立一个服务齐全、运转高效、管理规范、符合市场运作规则的中国国际人才市场。通过市场的实践,逐步制定和完善国际人才市场的各项政策法规和配套措施。四项任务的内容是:1.积极促进农业基础地位的加强。2.积极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3.积极促进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4.积极促进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
  万学远说,朱镕基总理最近指示,应该把外资工作的重点从单纯吸引国外资金为主转移到引进先进技术、引进现代管理、引进专门人才方面来。国家外国专家局正在落实这个指示精神,研究如何更好地把引进技术、引进管理和引进人才结合起来,让引智工作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为西部大开发提供智力支持
  万学远说,西部大开发要依靠科技进步,不能搞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因此,西部大开发就必须依靠掌握科学技术的各类人才。由于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西部人才外流,各类高层次人才缺乏,人才资源的结构性矛盾突出,这制约了西部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才资源对西部大开发极为重要,而积极引进国外智力是对西部人才现状的补充,也是西部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国家对中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引智工作一直采取扶持的政策。党中央、国务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为西部大开发提供引智服务是国家外国专家局的工作重点之一。外国专家局通过聘请国外技术管理专家和派出培训,促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在2000年年初,及时提出了引智为西部开发办12件实事的计划。现在这个计划仍在实施过程中,作为其中一项重要成果,去年聘请天然林资源保护、半荒漠土地的综合治理、防沙固沙、节水灌溉、旱作农业、草地畜牧业等方面的外国专家1400多人,已有90项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引智成果在西部落户,其中一批已在多个省区推广,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围绕天然林的保护、区域发展规划、草地畜牧业、畜产品加工、高效特色农业、生态环境治理、旅游资源开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监理、企业技术创新等方面,去年批准西部省份114项出国培训项目,重点组织安排了1000余人次的工农业技术和管理人员、中青年党政领导干部尤其是现职市长、县长等出国培训。
  2000年,外国专家局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召开了每年一度的聘请外国专家国际人才洽谈会,参加会议的中外代表有800余人。这是外国专家局第一次在西部地区召开国际人才洽谈会,也是引智为西部开发办实事的重要举措之一。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我国得到了一些国家的政府、民间机构、企业的支持,也得到了我国香港特区一些机构的支持。例如,香港蒋氏基金项目去年为西部地区培训人员200余名,占当年该基金项目培训人员总数的46%。今年计划培训的西部人员约占全年培训人数的40%以上。
  万学远指出,国际人才流动与社会的开放程度、经济的发展程度、市场的规范程度有关。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较差,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落后,为改变这一状况,目前国家加大了对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东部地区的资金也开始流向西部地区,为西部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外部动力。他强调,西部地区要抓住机遇,发挥自身的优势。引智工作的实践表明,西部地区要做好引进国外人才的工作,第一是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加大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程度,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充分认识引进智力、培养人才对西部开发的重要意义。第二要改善环境,建立公平、合理、规范的市场经济秩序,提高配套服务水平,增加对国外人才的吸引力。第三要大力挖掘和使用好本地人才,加快培养西部地区的各类管理、技术人才和中青年领导干部,他们是西部开发的主力军和带头人。
  做好入世准备工作
  万学远说,国家外国专家局同国家经贸委、中央企业工委、金融工委、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司法部、国家行政学院和有关高等院校合作,聘请外国专家到国内讲课,邀请高水平的世贸组织(WTO)专家来华参加国际性的研讨会并派员出国培训。这些工作对于我国有关法规的制定、修改,对于帮助各级政府和企业领导了解世贸规则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例如2000年11月,由国家外国专家局和国家经贸委主办、外专局培训中心协办的“加入WTO与企业发展高级管理人员培训班”分别在北京、上海、兰州举办了3期培训班,来自美国、英国、日本、泰国和中国香港特区专家就中国加入WTO后有关金融服务、对外贸易、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提出分析建议。在此基础上,外国专家局又组织学员到国外培训,使他们对WTO的规则以及发达国家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方面的经验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感受,今年还要继续实施此类项目。
  (压题照片为云南引进的非洲菊。)(附图片)


第7版(国际专版)
专栏:

招才育才发财
——云南省引智工作见闻
本报记者罗春华
  3天的云南之行尽管很仓促,但足以使我感受和认识生活在这块红土地上的一些人。相对于云南4200多万人口而言,他们只是一个小群体——受过高等教育,留过洋,经常同外国专家学者打交道,堪称是某个领域的饱学之士,同这些人交谈,你会被他们的强国志向和人格风骨所打动。谈到引智工作,他们说,正是这样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重新塑造了他们,反过来,他们又带动了云南省智力引进工作的向前发展。
  建立广泛的国际合作
  张念祖是热带亚热带动物病毒重点实验室主任,也是中国蓝舌病和流行病学控制研究项目的主持人。他个头不高,脸膛微黑,说话措辞严谨,态度不卑不亢。
  他说,蓝舌病是一种少见的动物疾病,其症状是发病的牲畜舌头变蓝,嘴肿,口腔溃疡,最终死亡。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开始引进国外智力,加强对蓝舌病的研究。这个实验室陆续派人出国学习,1992年起与澳大利亚开展了有关蓝舌病的合作研究。目前,这一研究已经结题,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研制出4种疫苗,有效地控制了蓝舌病。张念祖自豪地说,我们对该病的研究在某些方面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不久前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科学研究重在交流。张念祖说,他和同事们通过国际合作,与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专家建立和保持了长期稳定的联系。他认为,引智一方面帮助实验室建立了广泛的国际合作关系,引进了资源和技术,培养一批高层次的人才,提高了我国的技术实力;同时也提高了实验室在国际上的知名度。目前,这个实验室承担了口蹄疫、分子流行病学等国际研究项目,1995年被确定为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蓝舌病参考实验室,1998年又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命名为该组织的“东亚跨国疫病紧急防御合作中心”。
  引进人才促发展
  红塔集团是我国烟草制造业的龙头企业。“红塔集团的发展史也是人才的发展史。”1985年来到红塔集团的总工程师葛孚明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显得感触很深。
  烟草业是一个特殊行业,红塔集团的生产设备基本上是进口的。据不完全统计,红塔集团先后斥资40亿元人民币,从国外引进了制丝机、卷烟机等设备。20多年来,红塔集团在引进设备过程中,聘请了德国、英国、意大利等许多国家的专家。外国专家来到这里,一切都听从企业的安排,可以不计时间地加班,一两天不睡觉也没有怨言。
  引智的过程中也要经历痛苦。20世纪80年代初,红塔集团远没有现在的实力和规模,管理也很松散。当时一位德国专家说:“我们德国人是被时钟控制的,中国人是控制时钟的。”葛孚明的同事说,这句话当时使他很受刺激,守时观念也是自那会儿慢慢培养起来的。现在,这个集团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工期延误责任人主动交罚款,参加活动或开会迟到交罚款,不管是中方人员还是外方专家,概不例外。
  外国专家对工作环境、工作程序近乎苛刻的要求,对提高红塔的管理水平、改变管理意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生产设备的大量引进又培养了大批技术过硬的人才。自1987年至2001年,红塔集团共派出了1500多人次到国外学习和培训,培训费高达2000多万元人民币。目前,红塔集团进口设备的利用率基本达到了80%,设备的技术创新平均每年有一二百项。企业技术人员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外国专家调试和维修设备,甚至整个玉溪市的进口设备基本上也是由红塔技术人员维修的。1999年,英国摩里斯烟草设备制造公司还专门把红塔技术人员请到英国,为他们公司出谋划策,改进工艺设备。
  像红塔集团和动物病毒重点实验室通过引智造就和培养人才的例子还很多。据悉,“九五”期间,云南省共聘请了230多名外国专家,涉及农业、工业环保、医疗等各个行业。云南省农科院、肉牛和牧草研究中心等都是云南省引智成果颇丰的单位。例如,日本专家带来了水稻旱育稀植技术,1994年引进示范,目前已大面积推广种植。仅2000年就增产约3.3亿千克,增加产值近4亿元。云南省副省长梁公卿说,平心而论,同东部沿海开放地区相比,云南的差距还很大,引智渠道不多。但是,云南已经认识到引智工作的重要性,省政府确定的“招才引智、借船出海、借脑发财”的发展思路恐怕就是对引智工作的最好概括。
  (附图片)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多年来先后与日本、泰国、加拿大、美国、韩国、古巴、澳大利亚、法国、越南等国家的科研机构开展了多种合作交流,取得显著成效。
  图为外国专家与农科院技术人员一道观察研究防治蔬菜害虫的情形。


第7版(国际专版)
专栏:

开拓视野筹划未来
——记西部旅游资源开发培训团赴美培训
国家外国专家局陈宁宁
  为了发展我国西部的旅游业,国家外国专家局去年秋天组织了由陕西、甘肃、四川、贵州、云南等省21个旅游景区所在地的市(县)委书记、市(县)长及旅游局局长组成的“西部旅游资源开发培训团”赴美培训。
  培训团以如何做好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为主题,听取了美国有关专家的讲座,与洛杉矶、纽约、华盛顿等地的政府部门就发展当地旅游业与政府管理政策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并实地考察了几个主要城市的旅游企业及景区。
  通过实地考察和研讨,学员们感受和了解到发达国家先进的开发理念、敏锐的市场眼光、新奇的设计思路、科学的管理方法和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对比发达国家在旅游业上的大投入、大产出、高效益、争创一流的精神,学员们得到深刻启示,提高了对科学规划、立法、现代化管理意义的认识。大家认为,要充分借鉴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发展旅游业的经验,坚持高起点,把西部旅游业作为重要的“朝阳产业”来发展。
  学员们和美国专家共同提出了开发中国西部旅游资源的许多具体建议。他们强调,要理顺体制,加强指导;要科学规划,综合治理,以“大旅游”的思路进行统筹安排;要提供政策和法律支持,在投资机制和管理机制方面制定政策,制定特殊的土地使用政策;要提高科技含量,挖掘文化内涵,加强生态保护;要使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充分考虑西部发展前景,交通建设尽量具有先进性、超前性和最大的承载量,使投资者和地方获得长久利益;要统一宣传,整体促销;要大力培养、积极引进旅游专业人才,等等。
  此外,学员们还提出中国旅游业应面向三大市场的思路,即面向国内市场、亚洲市场和欧美市场。大家相信,我们凭借中华五千年灿烂文明,努力开拓创新,必将迎来中国旅游业大发展的美好明天。


第7版(国际专版)
专栏:

  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工作的日本籍专家高野广海,自筹资金,为中国科学院和卫生部建立了两所东方日语学校,已办校11年,为中国培养了大批赴日进修的科技干部。图为高野广海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表示要继续做好这件事。
  本报记者吴迎春摄


第7版(国际专版)
专栏:

借鉴外国经验保护矿山环境
本报记者吴志华
  山西省是我国的矿业大省,尤其是煤炭行业遐迩闻名。山西全省现有各类矿山企业1.5万多个,绝大部分属于地下开采。长期以来,采矿中存在“重开发、轻保护、低治理”的现象,因此引发地面断裂、塌方和环境污染等地质灾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面对地质环境的恶化,广大地矿工作者心情沉重。他们深切地感到,矿产开发与环境保护应是互相关联的一个整体,尽快进行有效的治理和科学管理已刻不容缓。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在国家外国专家局的支持下,于1998年组织一批专业管理人员前往美国,进行了为期28天的“地质矿产环境保护”培训。
  培训期间,他们参观了美国的露天煤矿开采现场及修复后的沼泽地、农田和森林,观摩了用高压气流将电厂废弃煤灰粉加水喷入采空区坑道进行填充的技术,这样既可以治理地面塌陷,防止水资源渗漏,又可以解决电厂废渣堆放问题。他们印象最深的是美国通过立法加强对矿山的环境保护。1977年,美国联邦政府制定了《土地恢复法》,各地方政府又据此制定出实施细则,确保企业采矿后对地质环境进行治理和恢复。
  根据这个法令,企业在申请采矿证书时,必须递交如何采矿和怎样恢复环境的环境保护计划书,并缴纳环境恢复履约保证金。如果企业在采矿中履行了职责,政府就将这笔资金退还给企业。否则,政府就强制动用这笔资金来修复和治理被破坏的矿山环境。此外,采矿企业还必须根据采矿量缴纳矿山修复基金,其比例是,从事地下煤炭开采的企业,每产一吨煤炭需缴纳15美分,地面采煤则是每吨35美分。美国年产煤炭10亿吨,一年可收到2.5亿美元的基金。立法以来,用于煤矿修复的基金累计约有40亿美元。
  中国地矿专业人员在培训中受到了教育和启发,同时也增强了工作责任感。他们回国后,立即着手进行有关恢复、治理矿山环境的研究,制定有关地质环境保护的法规。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拟定了《山西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并于去年9月获得山西省人大审议批准。这一条例中所规定的开采矿山资源实行地质灾害防治保证金制度,正是借鉴美国的经验,开创了我国以法律为依据,要求企业采矿后必须治理和恢复环境的先例,对全国地质环保有着积极的示范作用。
  同时,山西对矿山开发的规划和治理也由点到面、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国外学习的成果及时得到了转化和运用。去年10月,山西省完成了8个国有大型煤炭生产基地和35个重点采煤县采煤破坏土地状况的调查分析及复垦规划的图集和文本资料,阳泉二矿等一批矿山企业经国家批准被列为重点治理和恢复的示范项目,国家风景名胜区黄河壶口瀑布治理方案进入勘察阶段,阳泉百团大战纪念碑所在地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宣告竣工。山西省在地质环境保护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受到了有关部门领导和专家的好评,也为其它地区如何保护矿产开发提供了经验。
  山西省通过引进外国智力,真正实行了煤矿开采“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在加快地质环保立法、治理地质灾害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第7版(国际专版)
专栏:

培训学习迎接挑战
——WTO与企业发展培训团归来话感受
本报记者章念生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后,企业将面临直接的挑战。他们应如何面对?怎么运用WTO的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国内产品如何抵挡外来产品冲击?带着这一系列问题,国家经贸委和国家外国专家局组织的以“WTO与企业发展”为主题的培训班,不久前到日本、新加坡考察。来自上海、甘肃、湖南等地的22名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参观了东芝、丰田、松下等大型跨国企业,听取了上述两国有关专家、教授、学者的专题报告,对中国入世后企业如何应对挑战有了深刻的思考。
  企业家们认为,日本的经验告诉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中国入世给中国的企业所带来的冲击和挑战。日本专家说,日本加入关贸总协定(WTO的前身)后得到的最大好处就是通过国际竞争,增强了日本企业的竞争力。受政府产业政策保护时间越长,越不利于增强国际竞争力,如铁路、电信等受政府保护的行业,发展就比较缓慢。相反,行业越开放,竞争力越强,发展也越健康。日本入关之初的“烧酌”案例,给培训团成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案例说的是日本1955年加入关贸总协定后英国“威士忌”与日本白酒“烧酌”相争的事。日本白酒的消费对象是普通百姓,定价较低,而“威士忌”在当时被视为奢侈品,人们只有在送礼时才买几瓶。依据关贸总协定的国民待遇原则,英国要求日本对进入市场的“威士忌”征收与“烧酌”同样低的酒税,日本不同意,怕“威士忌”低关税进入日本会冲击“烧酌”市场。英国于是“诉诸公堂”,日本败诉。“威士忌”的价格下来了,与“烧酌”同属一个档次,却因不合日本人的口味,反而购者寥寥。而日本从此加强了酒税征收改革,促进了日本酒业的发展。
  培训团成员还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看法与建议。他们表示,我国和日本、新加坡同属亚洲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这两国有许多做法可以借鉴:一是按市场法则办事,按WTO规则办事。日本和新加坡当年入关时,国家经济远远落后于我国现在的经济。以新加坡为例,在20世纪80年代“入关”时,40%的国有企业面临亏损,15%经营不善。但他们将本国经济置身于全球大环境中,接受经济全球化的“洗礼”,结果增强了活力,赢得了发展。如今,新加坡的企业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
  二是我国企业应该积极应对反倾销。加入WTO以后,我国的贸易量将扩大,贸易争端也将增多,我国企业要敢于应对反倾销,同时也需要熟悉反倾销的程序。上海焦化有限公司的李国伟说,这个程序有着非常强的时间概念。美国对新日铁曾提出反倾销,新日铁由于时间概念不强,错过了应诉时限,反倾销自动生效,因而受到重创。这个教训应该吸取。另外,遇到反倾销,所有的企业都要积极应诉,并敢于聘请外国的律师(贸易纠纷所在国律师)帮着打官司。
  三是积极有效地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日本和新加坡的行业协会,对企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是政府与企业间沟通的桥梁。政府对企业的要求,或企业遇到困难和问题需要政府帮助、扶植时,均可通过行业协会来协调;它成为企业了解全球经济的“信息窗口”,这是其二。行业协会对全球经济中本行业的产品档次、价格行情、市场份额等情况都进行全面收集和分类加工,能帮助企业正确定位;为政府扶持企业发挥平台支撑作用,这是其三。按WTO的规则,政府不能单独对本国企业在政策上给予特殊优惠,但政府通过行业协会这一载体给予企业适当的政策倾斜却是允许的。同日本、新加坡相比,我国行业协会发挥的作用不大,有些行业协会还成了“养老院”,这种状况应该改变。我们应挑选业务精、协调能力强、敬业精神好、在企业中有威信的人员担任行业协会工作,更好地发挥其作用。(附图片)
  法国专家在四川省指导马铃薯加工技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