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7月20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贯彻“三个代表”思想推动国民经济发展⑤

改革发展搞好国企
——访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总经理李小鹏
本报记者费伟伟
  去年我们用的每10千瓦时电中,就有约1千瓦时是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发的,而华能集团是改革开放以后才诞生的。因而,华能集团总经理李小鹏谈起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重大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时,对搞好国有企业充满信心。
  李小鹏认为,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首先就反映在国有经济的实力和国有企业的竞争力上。搞好国有企业是落实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特别是“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重要环节。搞好国有企业是我们每一个在国有企业工作的共产党员神圣的职责。国有企业能否搞好关系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关系到能否增强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国有企业应该搞好,国有企业可以搞好,国有企业也必须搞好。
  怎样搞好国有企业?李小鹏说,就要像江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的那样:“我们为实现现代化而奋斗,最根本的就是要通过改革和发展,使我国形成发达的生产力。”华能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也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而壮大的。华能于1985年创立,到1993年,华能建成发电机组总容量1474万千瓦,约占同期全国电力总装机容量的8%,为缓解严重缺电局面发挥了积极作用。1994年至1999年是华能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华能还是紧紧抓住改革这根主线,通过资产重组,成功地实现了到境外上市,从国际资本市场筹集了大量资金,使华能继续保持了快速发展,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在这个阶段,华能新建、扩建发电机组容量1274万千瓦,占同期全国新增装机容量的11%。从2000年开始,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在华能系统内部实施了重组,进一步明确了华能集团“以电力产业为核心,综合发展”的战略方针,通过机构调整和资产重组,提高了电力核心产业的经营规模,增强了集团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为华能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到2000年底,华能集团已拥有全资和控股电厂发电装机容量2480万千瓦,总资产规模达到1500亿元。
  在谈到华能集团拥有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这样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一流独立电力公司和一批国家一流火电厂时,李小鹏强调指出,先进生产力代表的是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当代先进生产力正是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基础上才得以形成的。所以,搞好国有企业一定要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深刻内涵有充分的认识。华能10多年来保持快速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始终瞄准国际先进技术搞好引进、消化、吸收,坚持“四高”方针:项目高起点、建设高速度、管理高水平、经营高效益。因此,华能是中国电力工业改革和发展的新生力量,可以为我国电力工业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作出新的贡献。
  李小鹏特别谈到了发展问题。“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国有企业发展壮大了,实现“三个代表”就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十五”期间,华能将选择国产超临界大机组发展大型坑口、路口燃煤电厂;结合西气东输战略发展大型蒸汽燃气联合循环发电机组;争取在环首都地区建设高效、清洁的热电联产电厂,为首都环境治理做贡献;在西部地区继续开发中型水电和流域梯级开发水电等等。此外,华能集团公司还将根据自身的特点,围绕电力产业这个主业,积极发展相关的金融产业、信息产业、交通运输产业及新能源和环保产业等。
  李小鹏强调,我们的目标是把华能集团公司办成一个“实力雄厚、管理一流、服务国家、走向世界”的一流国有企业。也就是要把华能集团办成一个在党的方针指引下,遵纪守法,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公司;一个注重科技创新,保护环境,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努力的公司;一个能够不断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促进开放的公司。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

华融公司资产处置工作取得进展
  本报北京7月19日讯记者杜海涛今日从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获悉,截至6月30日,该公司共处置账面资产62.2亿元,回收资产36.89亿元,其中回收现金23.08亿元,资产回收率达到59.3%,现金回收率达到37.1%,继续保持了较高的水平。
  上半年华融公司共对54项股权资产安排重组计划,涉及资产金额36.2亿元,其中已经实施的重组项目7个,正在组织实施和计划安排的项目47个。一些跨地区的行业性并购活动正在顺利推进,债权资产的重组也取得了突破。提高了公司的资产质量,给有关企业的再生和发展提供了机会。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

第20万辆金杯客车下线
  本报讯第20万辆金杯海狮客车,7月17日驶下沈阳金杯客车制造有限公司的总装生产线。金客公司在国内轻型客车销售低迷、增长放缓的市场背景下,先后开发出7万到25万元、10多个系列、70多个品种的产品,产销量连续四年以50%以上速度增长。(索研吕岩松)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

一座桥梁一面旗帜
——南京长江第二大桥建设工程回眸
本报记者顾兆农龚永泉
  6月14日,作为特邀代表,南京长江第二大桥管理局派员参加了在韩国举行的世界桥梁与结构协会的年会;也是今年的6月,一篇关于南京长江第二大桥的论文提交给了在美国匹兹堡大学举行的世界桥梁学术会议……
  一座桥梁,何以引起世界的关注?今年3月26日建成通车的南京长江第二大桥,其先进性的内涵究竟是什么?
  对南京二桥的质量,专家是这样评价的:国内一流,世界先进。其造价和工期仅为国外类似工程的1/12和1/8……
  自觉应用先进科学技术
  今年7月以来,南京持续高温,东南大学的专家们在南京二桥上每天采集酷暑下桥面的有关数据,结果表明,二桥的路面质量精良。
  桥面铺装,是个世界级的难题。经过考察和论证,专家们认为,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钢桥面铺装材料,要数美国生产的环氧沥青了。日本专家承认,这是一种好材料,但施工工艺太难,因此,造桥技术先进的日本人也不敢用这种材料进行钢桥面的铺装。原来,环氧沥青铺装要求不含任何杂质、尘埃和水分,对施工人员的要求相当苛刻:烈日当空,施工人员也必须要套上专用鞋套,脖子上还要围上毛巾,不能抽烟,不能喝水,不能让一滴汗珠滴到桥面上……二桥工程指挥部的领导说,只要是东西好,再难我们也用。
  为此,二桥人潜下心来对这项技术进行了长达3年的研究、消化和试验,单是一种抗疲劳实验,在高温、低温下就分别进行了1200万次。结果,环氧沥青一次铺装成功。对此,在现场考察的美国、加拿大及韩国专家纷纷表示敬佩。
  南汊桥是世界上特大跨径斜拉桥之一,北汊桥在国内同类桥梁中也不多见,技术含量很高,许多方面在国内还是空白。近4年中,由二桥建设指挥部组织实施并已成功运用到二桥建设实践中的科研重点工程达14项。其中,《南京长江二桥钢箱梁制造关键技术研究》等9项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决策科学,指挥果断,管理严格,组织精心———指挥也是生产力
  二桥在1997年10月开工后,指挥部领导到水利部门上门请教,翻阅了大量的水文资料,在反复征询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当机立断:立足防大汛,及时调整生产。
  1998年6月,当大汛以每秒3.8米的流速到来时,江面上所有船只都已停航,但已建得固若金汤的钢围堰内的二桥施工却仍在正常进行。这一决策的直接成果是,大大降低了成本,赢得了至少一年的工期。可以说,这是二桥指挥者的一次最为成功的决策。
  建立符合国情的二级监理的质量控制体系,是二桥建设管理上的一个重要特色。一级监理由项目法人组成,负责重大设计变更、工程审查,并监督二级监理的责任心和工作质量,最大限度地消除监理的死角。二级监理由社会监理承担,负责监理工程质量、工期、造价及合同管理。这种监理体制要求工程监理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巡视,使工程始终保持受控状态,消灭了工程质量管理上的盲区和死角。
  指挥部经与专家和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会商,硬是在部颁质量评定标准基础上,把精品工程的目标值调整量化为:一次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达到90%,单项质量评分达到90分以上。这一标准比部颁标准高出了5个百分点。对此,一些施工单位有些抱怨,但是,工程结束以后,他们感慨:“二桥标准”不仅使我们完成了引为自豪的精品工程,还带出了能使我们承担其他高难度工程建设的队伍。
  “宁愿得罪人一时,不能得罪人一世。”把二桥建设好,就是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
  近些年,“工程建起来,干部倒下去”的现象的确屡见不鲜。这难道成了必然的规律?二桥的指挥者不信。
  面对33.5亿元巨资的特大工程,哪个施工单位不眼热,不心跳呢?一些人早就盯上了它。
  为了工作上不受干扰,经济上不受侵蚀,指挥部从工程招标开始,连续亮出四道“杀手锏”:一是在招标文件上明确反行贿条款,规定凡行贿单位一律取消竞标资格,公开曝光,2年内不能在南京承接工程,情节严重的交司法机关处理;二是改变以往请本地单位编制标书的习惯,采用高考出试卷方法,请交通部一家权威机构全封闭编制标书,开标后再汇总公布;三是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不同体,确保有效监督;四是严格控制设计变更,规定没有特殊情况一律不准变更,杜绝“低价预算,高价决算”现象的发生。
  指挥部还将廉政关口前移,主动邀请省市纪检、监察部门帮助组建南京长江二桥纪检组,每季度对指挥部工作进行检查。
  腐败往往是从“人情难却”打开缺口的。二桥的领导者却这样说:宁愿得罪人一时,不能得罪人一世。为了确保工程质量,他们坚持原则不动摇。
  二桥的建设,锻炼了人,也造就了人。这个仅有4名核心成员的指挥部领导班子中,先后涌现出“全国劳动模范”1名、“全国十佳青年”1名、“南京科技功臣”1名。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

进出口行大力支持企业“走出去”
  本报北京7月19日讯记者曲哲涵今天从中国进出口银行2001年年中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上半年,该行主要业务完成情况明显好于往年同期,共发放出口卖方信贷177.4亿元人民币。
  上半年办理对外担保6.2亿美元,承包出口信用险5亿美元,使我国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在外贸出口整体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况下,在今年上半年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促进了“走出去”开放战略的实施和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

太保与国家开行签署合作协议
  本报讯记者李丽辉报道: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近日与国家开发银行在上海签署了贷款项目保险与风险管理服务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太保公司与国家开发银行将在提高贷款项目投保率等方面进行合作。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

大庆48万吨乙烯改扩建通过鉴定
  本报讯大庆石化48万吨乙烯改扩建工程日前通过国家有关部门的鉴定,并被授予“九五”国家技改优秀项目奖。大庆乙烯是我国80年代初引进的四大项目之一,此前已进行过两次扩建和改造。(贡德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