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7月2日人民日报 第14版

第14版(大地·作品)
专栏:

指导员之歌
苗长水
  睡在我上铺的兄弟,请你不要睡不踏实。明月从窗前探进脸庞,秋虫依旧在草丛中弹唱。假如下铺是一方绿地,你就是空中欲滴的霓裳。假如下铺是一个摇篮,你就是轻轻摇动的一只手掌。军营的夜多么清凉,请你赶快走入梦乡……
  东北籍的老兵刘同利挎着吉他,浑厚的男中音却把指导员编写的这支歌唱得雄劲感人,连队晚会爆发出轰雷的掌声。
  济南军区某旅炮兵营二连指导员姜升立并不高大,清癯的身材,那双清澈的眸子里流泻出来的眼神,总令人过目不忘。他是山东莱阳人,1971年出生,两岁失去母亲,与父亲相依为命,在一个朴素的农家小院里长大。炮兵学院毕业后当过排长、副连长,而后是指导员。
  这支歌是他当排长时写的。新兵王国军睡在他的上铺,怕自己翻身碰落了灰尘,迷了排长的眼,怕自己的脚丫子伸出去,臭了排长。上床时总是小心翼翼,睡觉不敢脱袜子,不敢翻身,下床恨不能赤着脚丫往下跳。睡上下铺是当兵人的特色,但是谁能从心灵深处把战友之间理解、配合、体谅与沟通体会得如此细腻入微呢?姜升立这支歌当然不仅仅是写给这一位新战士的。
  司机班长时向进从山东成武县农村入伍,在家就吸烟,来到“无烟”二连,憋不住,躲着抽,跑厕所,钻小树林,一直没人发现。有一次在班里悄悄抽,正好指导员姜升立走进来,沉着脸走了。第二天吃早饭,站队的时候,指导员顺手塞给时向进一个小纸条:时班长,吸烟第一有害健康,第二有损军人形象,第三我们是“无烟连”,党员应该带头执行规定。您如觉得我说得对,就应把烟戒了。
  时向进说:我当时心里特别乐呵,指导员给我留了一个面子。事后指导员又给我想了很多办法,从多到少,从少到无,最终戒了。前年9月,时向进代表连队参加了旅和集团军的“祖国颂”演讲比赛,深感自己拿不到名次对不起指导员,晚上加班加点背诵,从语言表达到形体动作,从祖国的贫困到发展,到国防建设,在旅里差0.1分没有拿到第一。在集团军获了三等奖。
  去年5月份,时向进开着卡车和指导员一起到旅机关办事。新战士孙晓可因为文化考试不及格,被集团军司机训练队退回来,正好搭这台车回连队。时向进报告了一句:“指导员,孙晓可被送回来了,在后面坐着呢。”“怎么退回来了?不是好好的吗?”姜升立听完这句话,提起包就钻出驾驶室,爬上后车厢。到连队以后,时向进问孙晓可:“指导员都给你讲什么了?”小孙说:“指导员给我讲回来好好干,在哪都有价值,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指导员给我讲了好多事情……”下了车,已经晚上7点多,天黑了。指导员给小孙提着背包,领他走进自己的宿舍,说:“你先在这坐着,我出去一会儿。”不大一会儿,指导员端了两盘水饺回来。指导员从小没有母亲,很少吃到水饺,最爱吃水饺。他给小孙拿了筷子,说:“来,吃吧,吃下去不难受。一会儿上去给你家里写封信,让家里放心。一个人当兵这么远,不管怎么说,别让父母操心。”
  第二天训练,孙晓可心情还没好,体能跟不上。指导员安慰他:“不要急,这方面不是一天两天赶上的!”中午训练回来,指导员告诉他:“小孙,我昨晚给你家写了封信,主要说说你在部队的情况……”孙晓可感动了,心里想,指导员天天都忙,还这么帮我。他放下了心理压力,投入地训练,半年考核,参加炮手分解课目考评,以36秒的成绩打破去年的纪录,获得全营第一名。为自己争回了一份自信,也将这荣誉与爸爸、妈妈和指导员共享。
  排长李成国在南京读军校时,认识了一位读大学的女朋友,书信往来三年,感情交流炽热。去年4月,姑娘突然来信提出分手,令李成国痛苦不堪。姜升立看了来信,细心地帮助李成国做了分析:“有可能是她那边出了问题……现在有些女孩,理解不了我们军人这个职业,这是现实的。既然不理解,走到一起也不会幸福,如果人家真的有了新的男朋友,咱也要看看人家是否比咱强……”指导员为李成国调整了假期,让他及时赶赴西安处理。见面的时候,姑娘新的男朋友骑着自行车带着她赶来,两人卿卿我我,李成国热血冲脑门,但还是冷静地对待了这一切,跟姑娘友好地分手了。从西安回到江苏老家,父亲告诉李成国,指导员已经两次打电话来。毕竟失恋了,李成国也有一肚子话要对指导员说。回来的路上,他买了一兜桃,走到连队门前,战友们却告诉他:“指导员在五公里越野训练的路上,为保护战士,被一名喝醉酒的司机开车撞倒,牺牲了!”李成国换了一身新军装,跑到指导员牺牲的路边,趴下大哭了一场。
  司务长王秀根胖胖的小个子,家在河南漯河,从小听熟了岳飞大破五方阵,杨再兴枪挑小商河。军校毕业到连队当了司务长,只管业务,不爱学习,一般开会不发言。领导到连队,让他谈谈连队存在哪些问题。他呜噜呜噜说了半天,领导批评他:“你这个司务长,讲的连个战士都不如!”晚上指导员让通信员叫他过去,他七上八下地来了,指导员说:“秀根,我刚毕业到连队,比你还娇。现在能当指导员,就是得利于学习。在部队要当好一名干部,基础要厚,知识面要宽,不能光看实际……”那天晚上他俩聊到三点多,像亲兄弟。姜升立学电脑,打篮球、乒乓球,下棋,连队歌咏比赛总指挥,主持晚会,样样精彩。现在他走了,王秀根担任了副指导员,讲什么问题,没有比他这张小嘴头头是道的。回忆起指导员,王秀根涕泪横流。
  姜升立走了,部队把不幸的消息告诉他的年轻妻子赵玉梅,接她和才两岁多的儿子姜淼到连队去。小赵含泪说:“我可要去!家和营房不过几十里路,没有他的允许我不能去,不能给他打电话。我病了,孩子发烧了,想给他打电话,电话拨通又放下……”其实姜升立对她和孩子的感情是至深的。每次回家,姜升立总是抱着淼淼亲了又亲,他和赵玉梅说:“淼淼还有姥姥和你,战士们都是十七八岁的孩子,就靠我们连长和指导员了!”指战员在小赵这些话面前,情感像一座要爆发的火山。
  旅政委郭志强大校说:通过姜升立,使我对新生代年轻军官充满信心,对政治工作充满信心。我们处在高科技时代,仍然需要永恒的人生价值观。姜升立爱学习,爱连队,爱战士,爱家庭,爱生活。姜升立是忠诚实现党的宗旨的好指导员。


第14版(大地·作品)
专栏:

英姿峭直
  管桦诗并画
 你诞生在壮丽的河川,
  伟大的湖岸,诞生在
  绵延无尽的峰峦之上
  和无边沉雄大地的深处。
  在飞舞的烟云中,
  身披着绿色甲胄,
  寒霜飞雪之所激,
  狂风骤雨之所撼,
  天崩地裂之所震,
  英姿峭直入太苍。
  啊不朽的生命
  在时代的风雨中呼啸,
  在闪电的亮光里闪耀。
  于是我歌唱你
  你高风亮节的情操品德,
  你云水襟怀莽原气概。
  歌唱你碧叶萧萧扫腐浊,
  青竿如剑斩毒虫,
  让竹林充满清光、清气、清风。
  歌唱你灵魂色调
  同大自然色调的融合
  你从大自然深谷发出的回声。(附图片)


第14版(大地·作品)
专栏:

山村传圣火
——陈望道和《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译本的诞生
  俞天白
  1920年,是在莺飞草长的阳春三月,陈望道悄悄地回到了自己的故乡:浙江义乌西乡坐落在崇山峻岭中的一个小山村——分水塘村。
  这次回乡,陈望道背负着时代的特殊使命。这就是要把《共产党宣言》全文译成中文。这是一部一问世便震撼了世界的巨著,是烧毁旧世界的一把圣火。这个二十九岁的年轻人,对于当局的野蛮、无耻与疯狂,切身体会是太多太深刻了。
  陈望道原名参一,字任重。1891年生于这个偏僻的小山村。清朝末年的政治腐败,社会凋敝,民生深深陷于穷困与愚昧中的暗如长夜的现实,使少年时代的陈望道就产生了这样一个心愿:一定要用新的科学技术和知识来改变这一切。十六岁就翻山越岭,先后到义乌县城、金华州府、杭州省会求学,眼界也随之扩大。他觉得富国强民,非远赴科学技术发达的欧美去留学不可。于是他来到了上海,先补习了一年英语,然后回到杭州之江大学进修一年英语和数学,为赴欧美作准备。可惜,限于经济等方面的种种条件而没有如愿西行,只能求其次而转向东瀛之国日本。在此结识了著名进步学者、早期的社会主义者河上肇、山川均等,并爱读他们译介的马克思主义著作。“五四运动”爆发,他毅然迎着这股时代热流返国,被杭州浙江第一师范学校聘为语文教师。
  这所学校,可以说是当时南方新思想新潮流的发源地,鲁迅、沈钧儒、张宗祥、朱自清等著名文化界人士,都先后在此担任过教学工作。陈望道到这里即以学校作为阵地,热情地投入正在蓬勃掀起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成为了促进社会改革的急先锋。当时,浙江封建顽固势力将他与夏硏尊、刘大白、李次九等三人一起,侮称为“四大金刚”,并蓄谋置他们于死地。正面冲突,终因《浙江新潮》上一篇题为《非孝》的文章引发。浙江当局借此要撤职查办他们四人。有名的“一师风潮”就此掀起。这次风潮,使陈望道认识到自己在一师的改革,仅仅宣传了文学革命,要真正解决中国问题,必须进行社会改革。而改革社会制度,除了马克思主义,别无选择。正在这时候,他接到了上海《星期评论》杂志约稿函,还有一本日文版的《共产主义宣言》,要求他将马克思的这一部重要著作翻译成中文,在该刊连载。
  陈望道在日本留学时读过此书,深知此书的分量。进入新世纪以来,有不少有识之士企图译介它,但都片面,而且均不准确,甚至谬误到可笑。于是他义不容辞地接受了。他不仅将以往各家所译片断找来参阅,而且请陈独秀通过李大钊,从北京图书馆借到了英文版本作为参照。然后秘密地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分水塘村。
  分水塘村,是个处于崇山峻岭的小山村,四面环山,风景秀丽。除了山村的隐蔽性强和民风的纯朴以外,陈家的住屋也是相当安全的。他选择了大门西侧那间多年失修网尘密布的柴屋作为工作室。参考书,就是一部《英汉词典》和一部《日汉词典》。别说思想观点之新之深,也别说东西方文化背景上的巨大差异;就说词汇,无处不是前所未见的新名词、新术语,无处不是东西方文化差异上的“拦路虎”……他不断地抽烟喝茶,不断地搓着手,以抵御山区夜晚料峭的春寒。
  多少个日日夜夜过去了。陈望道呕心沥血翻译的过程,也是他学习研究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过程,是他思想迅速升华的过程。他开始用阶级分析来观察这个生他养他的中国,观察自己的阶级地位,他对共产党的性质、革命任务和目标,愈加清晰了。4月初,译稿刚完成,即接到上海《星期评论》电报,邀请他去上海担任该刊编辑。他即携带《共产党宣言》的译稿赴沪,交给该刊负责人李汉俊,请他和陈独秀校阅,然后按计划在《星期评论》连载。
  岂料第二天情况突然发生了变化,编辑部紧急决定《星期评论》停刊。《共产党宣言》的中译本,则由上海社会主义研究社出版,并被列为社会主义研究小丛书的第一种。1920年8月,中文全译本终于出版发行。印数一千册。首版封面五分之一的篇幅是马克思肖像。(见中图)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这是中国境内第一次在印刷品上出现共产主义理论的发现者马克思的肖像;这是在华夏土地上,第一次将“有产者”、“无产者”、“阶级斗争”这些闻所未闻的新名词作为一种理论的武器,交到了中国人民大众的手中;也是第一次,以最通俗易懂最精练最有力度的中国语言文字,将革命者的呼唤和号召,传递给亿万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渴望着光明与解放的劳苦大众——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共产党宣言》终于使“共产主义”这个“幽灵”,走进了中国大地。它受到了当地先进知识分子的热烈欢迎,几天内便销售一空。仅以平民书社按1926年1月到5月这几个月的统计,就重印了十次。北伐战争中,此书在军内达到人手一册的地步。正如燎原之火,熊熊燃遍中华大地。1936年仲夏的一个夜晚,在陕北保安(即今天的志丹县)的一孔窑洞里,毛泽东对美国记者斯诺畅谈他革命理想的形成和艰难困苦的革命生涯的时候,说了如下一段话:“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这三本书是:《共产党宣言》,陈望道译,这是用中文出版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书……”
  陈望道本人的思想也迅速地升华。1920年5月到8月在编辑《新青年》时,与李汉俊、李达等一起酝酿组织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他担任书记。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举行前夕,他被选为上海地区代表,但因事未能出席会议。“一大”后,他出任中共上海地方委员会书记。后因不满陈独秀家长式作风而主动脱离党组织。但他始终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不断完成党组织所交付的重任。1956年新年伊始,毛泽东来到上海,点名要见陈望道。使陈望道要求回到党组织的心情更为迫切。不久即向上海市委提了出来。上海市委向中央汇报时,毛泽东说:“陈望道什么时候回到党内,就什么时候回来。不必写自传,不必讨论。可不公开身份。”1957年6月,陈望道如愿以偿。但直到1973年8月,他成为中共十大代表时,才将秘密身份公开。(附图片)
  题图:浙江义乌分水塘村陈望道故居。


第14版(大地·作品)
专栏:

你是灯塔
王火
  时光如风,但峥嵘岁月里的往事并不如烟,那些记忆总鲜明难忘。
  抗日战争后期在大后方重庆,结识了十八集团军重庆办事处的同志后,我逐渐加深了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和感情。我阅读了当时可以到手的进步书刊并订阅了《新华日报》,从那开始,党就成了我心中的灯塔与舵手。我在四川北碚夏坝的复旦大学新闻系攻读,第一次读到《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就是1944年秋天从北碚新华书店买到的。那时,对《讲话》理解得不深,但文艺要为人民服务,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等原则开始铭记。而且,有心去尝试着在创作中身体力行。这时,大批青年都追求进步,向往革命,形成热潮。由于见到国民党政府拉丁抽税对农民敲骨吸髓,我写过一篇影射性小说,题为《老伦明的梦》。“伦明”其实就是“农民”的谐音,意喻古老中国的农民,故事是:大地主家中一个被奴役的老佃户名叫伦明,整天劳作,受尽骑在脖子上的主人的虐待,被主人蒙骗一直以为自己这种受苦受难是在梦中,希冀一朝梦醒就能改变生活。他年岁越来越大,一天病倒,我去看望他,见他在青白色的油灯光照耀下(暗指国民党的青天白日旗)奄奄病危。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感慨他不应相信欺骗,早应抗争。这算是我想用文学作品为工农兵服务的一篇不成熟的稚嫩之作。
  以后,解放战争时期,我关心中国的命运,认定只有共产党能够救中国,我与地下党的同志过从密切。我不是党员,但1932年入党的一位地下党同志在上海搞地下兵站常给我进步书刊阅读,在思想上帮助我。那几年,我写的作品以通讯特写为多,题材来自生活,因为这种形式尖锐明快,利于为人民呼喊,利于反内战及反对国民党法西斯独裁及特务统治。在歌颂和暴露的问题上,在为人民服务的问题上,党的文艺方针给了我启示。
  1949年5月底上海解放,我即参加了上海总工会筹委会的工作。那时常唱一支歌:“你是灯塔/照耀着黎明前的海洋/你是舵手/掌握着航行的方向/年青的中国共产党/你就是核心,你就是方向/我们永远跟着你走……”我当时激情昂扬地编写了上海解放后第一套工人课本,负责华东、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职工节目,在市委领导下编办上海工运史料展览,以后筹办劳动出版社和《工人》半月刊,培养工人通讯员及工人作者。我如饥似渴地系统学习马列主义著作,这对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十分有益。我是中国文协上海的会员,对《讲话》及党的文艺方针不断学习。回顾以前多年,在为政治服务的问题上固然理解片面,写过缺乏生命力的作品,但也有较成功地塑造了抗日民族英雄工人游击队长节振国形象的作品,那就是在开滦煤矿及冀东各县深入生活才有的产物。
  难忘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入新时期,改革开放如同春风。党和国家对文化事业的高度重视和支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发展为文学的繁荣和开拓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机遇。我的创作也进入春天。党的“双百”方针,“二为”方向指引着我。在文学创作上,我愿意站在时代前列,满怀爱国热情,关注国家命运,抒写历史波涛;我愿意反映人民心声,弘扬民族正气,歌颂高尚情操,鼓舞读者意志。我的《战争和人》三部曲和《霹雳三年》等长篇,就是从党的领导中汲取力量来完成的,我真想在作品中体现时代精神,给今日和明日的人们看到幸福的由来和人生的意义,去想一想希望、信念和理想,去想一想历史的前鉴和中国的命运。
  中国文学处在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人民奋进的号角。文学创作是作家为祖国为人民献出光和热的途径。今年“七一”是党的辉煌八十诞辰,在从往昔到今日的火红年代里,我的人生道路跟随共和国的历史画下了轨迹,与共和国的喜忧密不可分。我们的党在建立共和国后,将一个拥有世界上人口最多而又受尽苦难与凌辱的中国,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难题,改变成谁也不能小看的大国,在世界上享有崇高的地位。这样的丰功伟绩中,也有文学工作者所尽的那一份力量。论今思昔,当年那熟悉的歌声,似乎又回响在耳边。
  我是在党的培养教育下成为作家的,在我的心上,党始终是灯塔,始终是舵手。三代党和国家的领导人都一致教导我们为人民服务。人民是历史前进的动力,是国之根本,一刻也不可忘记。写作时想到人民的利害与需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我的笔将终生为依循这一原则而执着。


第14版(大地·作品)
专栏:

静静大别山
张立勤
  从平原坐上火车,就觉得铁轨的另一端肯定设置在大别山腹地。抵达河南境地转乘汽车,后来步行,我都无法摆脱那种从一开始就产生的错觉。那一夜的火车,整个大地都向着高山倾斜,火车车轮强劲的节奏将这种不可扭转的地势上扬感,不断加重而又明确着。第二天中午,我已站在大别山一面长满松树的山坡上,群山环绕,松涛鸣唱。往下看,是长江与淮河的交汇处,一览无余的河床上雾气飘浮,却看不见水流和飞鸟。那一刻,我心中涌起无比亲切的感觉,人与山川也是要汇合的,像河流与河流一样。
  大别山匍匐在我的脚下,不像我居住在塞外的时候抬头就能望见的陡峭的大山。那样的大山,高耸在我的面前,几乎伸手可及,我可以看清楚山岩黑色的岩层和上面流动的阳光,我还可以分辨出那些发暗的角落,滋长着褐色的灌木。而现在是夏天将尽的季节,大别山植被茂盛,很少有裸露的岩石和泥土,青翠的大别山,线条舒缓,即使有落差极大的山势,由于草木覆盖,也削减了它们棱角的锋利。植物的气味充塞在树丛之间,它们潮湿而甜腥,似乎是阴影的一个部分。松树很高,坚硬直立的树枝朝着天空伸展,风中它们会发出呼叫。
  终于出现了村庄,房子很旧,砖墙和房上的瓦被太阳照着,草长在瓦缝里,仿佛过去的故事也长在其中。
  大别山!这是河南新县境内的一处偏僻山地,山民打柴种地放羊,生活很宁静。然而,这块土地又孕育了我党近百名高级将领,这里有张国焘、成仿吾住过的中央分局旧址,徐向前住过的中央军委旧址。许世友将军、李德生将军和红25军军长吴焕先、红28军军长高敬亭都出生在这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里为党输送了红四方面军、红25军、红28军等八支主力部队。解放初期统计新县不足十万人,却为中国革命牺牲五点五万人……
  一个女孩站在路边凝望着我,她的眼睛水汪汪的,她在想什么?她知道不知道山外的都市,和都市中的女孩们爱染着彩发,穿着松糕鞋在疯狂蹦迪和上网?她想不想将来离开大山?她明白不明白当年大别山里,为什么走出了成千上万的红军,那些红军为什么甘愿流血牺牲?一块神奇的土地,一座神圣的大山!那支送别红军的歌早已飘散,而我此时此刻就站在他们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总觉得有一种东西直往上涌,大别山!
  走上松树簇拥的高冈,那里有三间大北房,纸糊的窗户上几乎落满了树影。这是许世友将军的故居。堂屋四壁是刚抹好的灰泥,灰泥里面的草秸还散发着新鲜的气息。墙壁上挂着许世友的将军照、工作、生活照及将军与领袖们的合影。前辈们的音容笑貌在山村乡野中出现,显得异常生动。照片中许世友的母亲笑得很美丽,给我留下难忘印象的还有她那中式衣领的干净和挺拔。里屋摆着一张又宽又长的单人木床,床沿横亘着一条极端宽厚的木板,那木板通体光滑又气魄非凡。当年许世友将军回乡,就睡在这张粗糙而充满神秘感的大木床上。剩余的依旧是这里的山民们惯用的竹椅,闪光的竹椅如今还十分结实耐用。在大别山里,我的心从未有过地沉静了下来,我在想,这里发生了许多惊天动地的事情,终又恢复了起先的寂静。青山果真依旧吗?那么多活生生的生命消逝了,这里的山河会为之留下什么呢?痕迹、气氛、一团玫瑰色的光环,是否还包括那个土坎上的女孩像一朵山杜鹃在开放。
  山冈上还有别的房子,已摇摇欲坠,有几个年轻男人在房上拆瓦。我走过去跟他们聊天,其中一个小伙子说,他的祖父、祖母都是红军,他的祖母至今还活着。他又说,他就在山下的“羚锐制药”打工,他们的股票上市了!后来,天空下起了小雨,我走下山冈。我不禁回头望去,大别山的山峰已退隐到云层里面,天边涌卷着飘渺的雾霭,云层的边沿出现了一道明亮的橙色,接着那橙色就变成了耀眼的玫瑰色,太阳又出来了。
  大别山!


第14版(大地·作品)
专栏:长沙杯七一之歌

庆祝建党八十周年
周而复
  倒海翻江八十年,
  人民奋勇卷狂澜。
  烽烟三纪朝阳起,
  内乱十秋夜梦寒。
  扫净乌云腥雨霁,
  迎来春色百花妍。
  高歌四化春潮急,
  无尽征程指顾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