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7月1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宝贵财富)
专栏:纪念建党80周年访谈

艰苦奋斗务求实效
——访黑龙江省省长宋法棠
本报记者董伟
  喜迎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前夕,记者就怎样大力发扬“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精神采访了黑龙江省省长宋法棠,他说:“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是江泽民同志大力倡导的不懈奋斗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党领导人民夺取革命和建设伟大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得到人民群众拥护、不断发展壮大的力量源泉。”
  “回顾党的历史,可以说是艰苦奋斗的历史,我们取得的每个胜利,可以说都是务求实效精神的结晶。”宋法棠如数家珍般与记者谈起党的艰苦奋斗历史:井冈山时期,从领导到士兵,每人每天仅有5分钱菜金,吃的是糙米饭,喝的是南瓜汤,穿的是破旧布衣,住的是岩洞柴房,党领导军民靠着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粉碎了敌人数次围剿,使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长征途中,红军官兵穿着单衣草鞋,翻越连鸟都难以飞越的雪山,走过布满沼泽的草地,野菜充饥,篝火御寒,就是靠的艰苦奋斗精神,完成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壮举——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在日寇对我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国民党反动派对解放区实行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的异常困难情况下,党率领军队和人民自己动手,开荒种地,边生产、边打仗,形成了可贵的南泥湾精神,谱写了革命战争史上艰苦奋斗的辉煌篇章。解放战争时期,我们还是靠着艰苦奋斗,硬是用双腿跑过敌人的汽车轮子,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军队,解放了全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面对国际上的重重封锁,面对国内满目疮痍民生凋蔽,党领导全国人民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的精神,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蒸蒸日上。这一点黑龙江人体会更深。在开发和建设黑龙江过程中形成的头顶蓝天、脚踏荒原、艰苦创业的“大庆精神”;“宁愿少活二十年,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铁人精神”;向荒原开战,把渺无人烟的北大荒,变成鱼米之乡的“北大荒精神”,都是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精神的生动体现。回顾党的历史,从战争年代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到新中国成立后的上甘岭精神、雷锋精神,一直到改革开放时期的“64字创业精神”,无不闪耀着艰苦奋斗的光芒,可以说,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是靠艰苦奋斗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是靠艰苦奋斗成就了伟业、创造了辉煌。
  宋法棠说,新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的今天,还要不要发扬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的精神?回答是肯定的。首先,我们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有许多人不富裕,有的甚至连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黑龙江农村还有几十万人处在贫困之中,许多孩子还在危房中上课,有的因家庭贫穷而辍学。在城市,尤其是四大煤矿城市、两大森林工业城市,有的矿因资源枯竭、森林限采,大批职工下岗,他们仅仅能领到基本生活费或得到最低生活保障,对此我们寝食不安。作为领导干部、共产党员,应该和群众同甘共苦,带领他们艰苦奋斗,尽快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第二,即使将来我们富裕了,也还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古人云:“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古今中外因骄奢淫逸而招致亡党亡国的事例不少,我们要牢记这一教训。第三,我们当前面临的任务很艰巨。国际上敌对势力企图“分化”、“西化”我们;国内改革进入攻坚阶段,调整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安置下岗职工、扩大社会就业以及解决贫困人口脱贫、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等,都是不能一蹴而就的,仅仅讲在嘴上,写在纸上,布置在会上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必须做艰苦细致、扎扎实实的工作,没有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精神和作风是不行的。
  “弘扬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的精神,我认为首先要加强这方面的教育。”他说,早在1989年,邓小平同志在谈到改革开放10年来的教训时,就讲到,最重要的一条是,在经济得到可喜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改善的情况下,没有告诉人民,包括共产党员,应该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第二,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关心群众疾苦,心里装着群众。去年我们通过深入调查,发现矿区下岗职工多,就业没有门路,生活非常困苦,就在全省开展了“一帮一”活动。从省直机关干部的取暖补贴中,拿出6000多万元,全省筹集近亿元作为启动资金,帮助城市贫困户脱贫。不仅使22万多户脱了贫,而且干部自己也受到了教育。过去有的干部对职务不满、待遇不满,通过帮扶贫困户,不仅自己的牢骚没有了,还把孩子带到帮扶对象家中受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第三,要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既要做思想工作,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又要办实事,切实解决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实际问题。不去关心和帮助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只说空话,思想工作做不通,也做不好,不会收到实效。第四,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主要领导干部要在求真务实上作出表率。如果主要领导干部只唱高调不干实事,或者讲的是一套干的是另一套,不仅工作没有实效,而且会带出一种只说不做的坏作风。
  宋法棠最后说,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充满艰辛、充满创造的伟大事业,必须不懈奋斗,才能把这一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我相信,只要大力弘扬江泽民同志倡导的“五种精神”,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我们党就一定能谱写出新的历史篇章,创造出新的灿烂辉煌的事业。


第7版(宝贵财富)
专栏:新世纪话传统

红井支部
曾德军赖雨亭
  江西省瑞金市沙洲坝镇因“红井”而出名。在“红井”周围的十里八村,活跃着57名离退休党员,这些年过花甲的老共产党员在沙洲坝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的组织下,关心百姓疾苦,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群众解难,20年来为乡亲做好事、办实事,把自己的余辉洒在了沙洲坝的红土地上,当地群众亲切地把这个党支部称为“红井支部”。
  “红井支部”的领头人是77岁的老支书杨衍琦。6月初的一天,我们见到了这位身穿旧军装、满头白发的老人。
  沙洲坝老同志这团不灭的火,在党支部和老支书杨衍琦带领下,照亮了整个沙洲坝的天空。他们成立了老年保健队、普法队、科普队和义务劳动队,并会同187名退休干部组成演讲、文艺、绘画等10个小组,利用放电影、农闲、逢年过节等机会向群众宣讲党的政策,宣传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杨衍琦还带领老同志义务修桥、修路,清淤泥修水渠,调解民事纠纷,并为各种福利事业和抗洪救灾捐款1.1万多元。
  沙洲坝是一本活生生的革命传统教科书。杨衍琦和其他老党员把当年先烈们的故事讲给中小学生听,为孩子们上传统教育课,为青少年担任义务讲解员,乐当“编外园丁”。在中国共产党诞辰80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沙洲坝再次成为一块热土,吸引了全国各地的青少年前来参观,杨衍琦顾不得年老体弱和腰部疼痛,常常拄着拐杖,整天奔波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和“红井”等地,把毛主席带领红军战士挖红井和国民党军队毁红井的故事讲给青少年听,并告诉他们: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
  在“红井支部”的带动下,沙洲坝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大大增强,许多工作走在瑞金市的前头。“红井支部”1999年被中共中央组织部评为“全国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先进集体”。


第7版(宝贵财富)
专栏:

  在北京世纪坛举行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展览会场,“一针一线一片情”绣党旗活动吸引了众多群众参加。本报记者陶源明摄


第7版(宝贵财富)
专栏:七一之歌

永远年轻的党
——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抒怀
谭谈
  这个日子一天一天地近了。
  一种激情,也一天一天地在我的心胸里奔腾。八十年,在岁月的长河里,只是短暂的一瞬。然而,我们站在历史的高地来俯瞰一个政党的八十年,却融入了几代人的奋斗!这个由一批民族的先锋战士组成的政党,八十年的不懈抗争,使一个一度受欺凌的民族,一个被别人笑为“东亚病夫”的泱泱大国,驱赶了一切的辱侮,昂首挺胸站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短短的八十年,在五千年中华历史长河中,放射出了绚丽、璀璨的光辉!
  刚去过韶山冲,刚去过花明楼,刚去过乌石村,刚去过洪家关……回城后,又到了爱晚亭,又到了橘子洲,又到了清水塘,一路上,我踏着前行者的脚印,在重温这八十年的历史,在咀嚼这八十年的历史。一个一个洪亮的声音,从历史的通道涌过来,响起在耳畔:“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打土豪,分田地,过上好日子!”……终于,那个发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汉子,站到了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人民主沉浮了,人民主宰世界了!
  日子从身边流过,时光从身边流过。那一年,一片蘑菇云向全世界送去一个让全球人刮目相看的现实,接着,这弹那弹和卫星上天了。这使“东洋”、“西洋”、“南洋”……那形形色色的“洋”人们,不能不惊讶地注视我们,注视我们这个黄皮肤的民族!依然是这块古老的土地,依然是这些黄皮肤的人,在国际舞台上,昂首阔步走路,扬眉吐气说话了!
  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经常回我祖祖辈辈生活的山村。屋前的水田,儿时它每亩能产三四百斤,就是“丰”年了。那一年,出来了一个“纲要”,提出了一个吓人目标:亩产八百斤!刚听到它,谁不张嘴木讷?如今,一亩地,很轻松就产粮过“吨”了。开初,从外地回家,靠的都是“11”号车———走路。不久,汽车进山了;再不久,火车进山了……前年春节,电话铃响过,我抓起听筒,里面传来一个十分熟悉而又亲切的声音:“舅舅,向您拜年!我家装了电话……”是外甥女从村里打来的。此后不久,我好奇地带着手机回村,站在屋后的后垅山上,往城里的家拨了一个电话,片刻间,通了……你看,这,这变化!
  一个永远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就不会苍老,就会永远年轻。诚然,作为一个国家,整个国力增强了不知多少多少倍;作为一个民族,人民的整体生活水平,提高了不知多少多少倍。然而,天上有太阳,地上就有阴影。这时候,我想起了共产党员彭楚政:他是一个军人,那时,他在吉首军分区担任司令员。湘西,这片土地曾流淌过烈士的鲜血;这片土地曾燃烧起革命的烽火。一个政权在烽火中垮台,一个政权在鲜血中诞生。这里的土地,这里的人民,养育了革命,养育了新的政权。掌了权的共产党人,进了城的共产党人,岂能忘了这片土地,岂能忘了这片土地的人民?这个共产党员,牢记着共产党为人民谋利益的根本宗旨,迈动两条腿,为老百姓驱赶贫穷,走上富裕之路,扶贫建房、扶贫建校,引水开渠……把一个新时期共产党的故事,留在了湘西的山山水水间。一次,他来到龙山县的茨岩塘。镇党委召开会议,党委书记向他汇报情况后,他突然站起身来,对各位说:“走,我们大家一起看一个地方去。”
  “看什么地方?!”一时,镇里的干部懵了。彭楚政没有回答,躬身就往前走。一会儿,穿过镇政府办公室前面的一块平地,走进了另一个院落。一栋木结构的房子,破败、苍老了,屋前坪地上的草长得很高,一阵风吹来,青草摇曳,很有几分荒凉的感觉。
  “这里,各位常来吗?”大家不知如何回答,谁也没有作声。这里,是湘鄂川黔临时苏维埃省政府旧址。“同志们,今天,我领大家到这里来看看,不是来参观这栋木房子,是想提醒大家,也提醒我自己,我们是在什么地方工作?要经常掂量自己肩上的那份责任哪!大革命时期,这里有多少人投身革命?多少人流血牺牲?当时,我们提出‘打土豪,分田地,过上好日子’,这可是我们党对人民的承诺!后来,土豪打倒了,田地也分了。是不是过上好日子了呢?解放都四十多年了,老区的人民还没有解决温饱,我们这些掌了权的共产党人,怎么向死去的先烈交代?我们也无颜面对活着的父老乡亲!”后来,这个镇的扶贫工作自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通电的村通电了,不通路的村通路了。一个一个数字传递着一个一个喜讯:他们致富了,他们脱贫了!
  心里装着人民的党,人民也就会把党装在心里。党爱人民,人民就更爱党!受到人民拥护的中国共产党,是永远年轻的党。


第7版(宝贵财富)
专栏:

已到长城八十年 中华好汉见青天
  又逢改革重开放 十亿余人乐欲仙
中国共产党八十周年纪念启功
  上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庆典上,北京天安门广场成了欢乐的海洋。
  下图:改革开放20多年来,深圳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一个商厦林立、经济发达的现代化城市。


第7版(宝贵财富)
专栏:巨大动力永久财富

以实际行动弘扬井冈山精神
郜海镭
  井冈山精神,就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井冈山精神,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今年6月初,江泽民总书记在江西考察工作时,把井冈山精神最重要的方面概括为:“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并且号召全党和全国上下始终要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井冈山是井冈山精神的发源地,井冈山儿女始终把井冈山精神当作不断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以实际行动弘扬井冈山精神。
  2000年5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原井冈山市与原宁冈县合并组建新的县级井冈山市。井冈山人面临着第二次创业。要在一个没有任何基础的山丘上兴建一座“国际水准、国内一流”的新型花园式城市,我们把党政机关从风景秀美的挹翠湖畔搬到了30公里开外的原井冈山共大校址,两个甚至四个单位共用一间教室办公。几百名机关干部舍妻别子,住进昔日的学生宿舍,四个人挤一间寝室。从市领导到机关一般干部,都成了“单身汉”,一起在机关食堂分餐用膳。
  县市合并,多出近一倍的科级干部,谁上谁下、谁去谁留成为摆在市委面前的一道难题。怎么办?我们从井冈山精神中找到了答案: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于是,在新世纪之初进行了一场“赛场选马”的生动实践,全市党政机关的278个科级干部职位,事业单位的27个科级干部职位,以及市直单位的264个股级干部职位,全部面向全市竞争上岗(政法系统为机关内部竞岗),先竞争任职资格,后确定具体职位。
  我们把密切联系群众、为群众办实事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来抓,全市干部背起行李、带着感情、身心两进山寨。市级班子领导和乡镇、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则带头到最偏远的村寨去,到最贫困的农户家中去,到迫切需要解决问题的地方去。
  现在,市委已经作出决定,市级班子领导每人联系一个村,每年驻农户不少于10天;乡镇干部联系一个村民小组,联系村民10户以上,记好一本民情日记。把为群众办好事实事列为对干部的考核内容,以实际行动将井冈山精神发扬光大!


第7版(宝贵财富)
专栏:

  为深入开展“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广西平果铝厂成立了讲师团,定期深入厂矿、车间,对职工进行时事政治学习辅导。新华社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