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6月5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

  《并蒂莲》京城开放
素来受人雅赞的并蒂莲荷花再一次成为关注热点,广东集邮总公司设计制作的《并蒂莲》邮册面世,近日在京举行首发式。
  《并蒂莲》邮册中的并蒂莲系列照片摄于广东珠江三角洲的三水荷花世界。邮册设计者匠心独运,精选了并蒂莲照片及中国书画、摄影名家为并蒂莲撰写的题词、书法,配以历代吟咏并蒂莲的诗词,并多方搜集中国、前苏联、老挝、柬埔寨、阿富汗、泰国等发行的荷花邮票五套二十八张、小型张四张插于每页。邮册由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长沈澈作序。这是世界首部集摄影、书法与历代诗文珠联璧合的邮册,具有欣赏和收藏价值。(侯文)


第12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

  中央台推出《八瓣格桑花》
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近日播出的电视剧新作《八瓣格桑花》,是荧屏上首次表现国外西藏同胞的故事。该剧透过一位当年逃亡国外的部落头人回西藏寻亲的情感经历,在环环相扣的情节中生动再现了雪域高原的巨大变化。剧中主要人物由藏族演员多布杰、宗吉饰演,导演延艺。(西文)


第12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

  少儿歌曲创作评选揭晓
由文化部、共青团中央、光明日报社、全国少工委联合主办,光明实业总公司承办的“光明杯二十一世纪少年儿童歌曲创作评选活动”近日揭晓。《小小的心愿》等三十首歌曲分获一、二、三等奖。这些充满着新时代少年儿童的心声和情趣的作品是从全国三十个省市的近三千件来稿中遴选而出的,词曲作者既有专业音乐工作者,又有业余音乐爱好者;既有成长中的少年儿童,又有年逾古稀的长者。(木土)


第12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

  中国音像协会换届
中国音像协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近日举行,并进行换届选举。第一届中国音像协会会长刘国雄连任。成立于1994年的中国音像协会,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音像单位和音像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七年来在音像权益保护、依靠法律手段打击盗版行为、加强行业自律等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木文)


第12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文化时空

  “泛舟”月牙湖
  本报记者邵建武
  出南京中山门,在昔日杂草丛生、污水四溢、棚寮乱支的城乡结合部——苜蓿园,重访那儿的人们会发现,面对的是一个陌生而又优美的境地,这就是白下区月牙湖居住区—一个占地一百三十公顷、建筑面积一百一十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超过百分之五十、居住规模达五万人口的大型现代化居住区。2000年,月牙湖居住区获得了联合国人居环境奖—迪拜奖。
  江苏人为之自豪,他们将之介绍给了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朱镕基等先后亲莅月牙湖视察。
  南京人为之自豪,他们将之介绍给四方来宾和亲朋好友。
  白下人为之自豪。他们为这个居住区所付出的一切,不仅得到了经济上的丰厚回报,还被人们誉为“冲出围城的大手笔”。“月牙湖模式”在当地建筑业、市政建设业推广,“月牙湖效应”在更为广泛的领域扩散……
日前,记者采访了前任白下区区长、现任建邺区书记李强。关于一个居住区建设的文化话题由此展开。
  经济上算大账,使一泓湖水由浊转清,也获得了城市化的新思路。
  月牙湖是明代修城墙取土时留下的一个大坑,雨水灌注而成池塘。沿湖居住着一千多户菜农和数百外来务工人员,既是城乡结合部,又是外来人员集聚地,生活条件低劣,治安状况不佳。1995年以前,其地价每亩不足十万元,还难得有人问津。
  1996年,根据江苏省委常委会第一次研究南京市建设与发展的会议精神,南京市拉开了城市建设“三年面貌大变”的帷幕,市委、市政府将苜蓿园地区划归老城区白下区,为新区的开发创造了条件。在新区开发之际,白下区领导首先确定修治月牙湖,在刻有月牙湖公园建园记的碑石上,写着八个大字:“以人为本,环境至上”。这表明:白下区的领导们既重视人的现实生存需求,更重视人的未来发展需求;既重视人居环境的硬件建设,更重视人居环境的软件配置;既重视人作为环境主体的需求,更重视人与自然、包括其他生物的和谐共处。
  以市政府名义成立的月牙湖居住区建设领导小组,由市建委与白下区政府联合成立的建设协调办公室,以及确定的规划设计由市建委总建筑师一支笔把关,使月牙湖居住区的建设从一开始便进入优化状态,许多单位各显其能,新招迭出。在广泛征求市民意见基础上确定的“月牙湖花园”小区建设方案,被专家们推崇为:二十年不落后,五十年可改造,并被评为“全国2000年小康住宅示范工程”。
  为了使月牙湖居住区体现环境的整体性与开放性的统一,他们规定了区内各部分的楼层高度、基本走向以及各小区的建筑容积率,使整个居住区的建筑沿着月牙湖由西向东、由低到高依次展开,错落有致,以保持原有地貌山水相连的特点与优势,以保持新建月牙湖公园的整体文化创意。由于环境层次的明显提高,土地价格飙升十多倍,原打算单取社会效益的白下区政府在土地出让上,反而获得了更大的经济效益;虽然建成的住房套数比设想的要少,也因为建筑单价翻番,开发商们却尝到了甜头。
  地价涨了,房价涨了,入住率却明显提高,价格与需求这对在许多城市打得不可开交的对手,在月牙湖居住区却握手言欢。究其因,主要是那个明代留下来的臭水坑变成了月牙湖。一泓湖水由浊变清,其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不言而喻,而如此大的经济效益,是许多人想不到的。更让人想不到的是,这水质的变化被专家们认定为是中国城市化进程思路的变化,因为“宁要城里一张床,不要城外一间房”这个现象绝非在南京仅有。
  李强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经济。在经济上,我们应该算大账,锱铢必较,就可能缩手缩脚。在经济上算大账,并且赚大钱,这是月牙湖居住区建设的重要启示之一。
  政治上算细账,把绿地送到老百姓家门口,让他们开门见风景。
  记者了解到,在月牙湖建设期间,李强和区政府的负责同志现场办公有多少次,谁也说不清。去国外考察,下了飞机,李强没有回家,而是直奔工地。凌晨两点多钟,他还在现场指挥吊装雕塑。他说,大政方针已经由中央、省市领导制定,作为城市区一级的干部,主要是根据区里的实际情况,整理大家的思路,抓落实,抓推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政府,在经济上要算大账,但在政治上要算细账。
  在月牙湖居住区规划时,他们和房地产开发商商量,在新建项目中,一定要有适合工薪阶层的经济适用住宅小区。在这类住宅小区建设中,他们又千方百计帮助开发商降低容积率,提高绿化率,添设群众体育设施,完善生活服务配套设施,让老百姓进得去、住得起,更要住得好……正是这些努力,使月牙湖居住区的所有小区,无论是高档的,还是低档的,居民的文明程度都有了让人欣喜的提高。
  现在,许多城市都在搞巨型的绿地建设,动辄几千上万平方米,这无疑有助于改善城市闹市区的生态环境,但是,高昂的地价与养护费用,让一些有识之士对此不无微词。而白下区的领导们则认为,“几公里以外的一块绿地,面积再大,对于住在小巷深处的老百姓来说,意义到底有多大,是值得我们重视的。而送到家门口的绿地,无论多小,却是开门可见的风景,也是随身出入的实惠。”为此,在月牙湖居住区规划建设中,他们一方面精心勾描那些作为居住区形象的点睛之笔,浓墨重彩,厚重大气;一方面又十分关注那些小区之间、干道两旁的一小块一小块绿地,一小丛一小丛灌木,一小片一小片树林。说来,这些建设中的细节,可谓点点滴滴,也涉及到方方面面,如果政府不管,或者不管这么细致、这么深入,也是可以的,但是,像白下区领导这样,真的管了,而且真的管好了,却是可以和开通大道、广建住宅媲美,也是一种“民心工程”。
  因此,我们可以说,既注意形象工程的建设,更注意“实惠工程”的建设,这是月牙湖居住区建设的又一个重要启示。
  文化上新账老账一起算。一段老城墙的保护,解决了一道世纪难题。
  在我们广袤的国土上,人类的文化遗存比比皆是,自然的奇珍异宝举目可见。
  明代古城墙的妥善保护,是南京月牙湖居住区开发的一个副产品,却是关于人类文化遗存的精彩答卷。和许多历史名城的过去一样,南京的这段古城墙的许多地段早已成了当地民居的一堵内墙或者院墙,随风飘散的油烟,随地而走的污水,随处乱扔的垃圾,还有随便张贴的小广告,日复一日侵蚀着这段六百年前的老城墙。
  月牙湖居住区开发的第一项工程便是建设月牙湖公园,而这个公园的主题便是湖水与城墙,也即自然与历史。八个多月时间,七千多万元的投入,换来了房地产开发商的云集,换来了周边地价与房价的飙升,更换来了沿湖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与人文环境的改良。如今,在月牙湖公园,蓝天、白云、碧水、绿树、青草、鸟语、花香……环绕着、簇拥着、呵护着那段古城墙。六百年历史的老城墙得到了保护,而它的雄伟,它的斑驳,它的一切存在又让这新生的公园在南京,紧随鸡鸣寺、玄武湖、中山陵的身后,成为一道亮丽而沉雄的风景。
  为了和这段老城墙相匹配,白下区的领导请来了东南大学与南京艺术学院的艺术家们——承担公园的整体文化创意与景点设计,月牙湖公园因此而成了南京市公园建设的经典之作。李强说,南京是历史名城,南京的一切建设都应当在历史的背景下进行,文化与自然的遗产要得到保护,人民的文化生活要得到提高,城市的精神空间要得到拓展,所以,在文化上,我们必须新账老账一起算。
  我们耳闻目睹了许多的倾家荡产,耳闻目睹了许多的画蛇添足,也耳闻目睹了许多的已建正建和正在规划的文化垃圾工程,因此,我们可以说,在文化建设上,新账老账一起算,让历史说话,让专家说话,这也是月牙湖居住区建设的另一个重要启示。
(附图片)


第12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本月话题

  蔺一,杭州,武警——
“名人”词典难绝迹
有不少人对名人词典口诛笔伐,往往谈到自己如何被各种信件所困扰,但试想一下,这难道不也是一种自我吹嘘?他们不过是标榜自己淡泊名利,“贫穷”自守罢了。我以为只要存在以下情况,全世界的名人词典仍将络绎不绝地出版,以满足社会需要。
  其一,有好名之心。有些人沽名钓誉,喜欢成为公众人物,被他人记住,有此捷径,何乐而不为?这种心理绝大多数人都或轻或重的存在,譬如自己,写了篇自以为不错的文章,恨不得全世界的人都知道。
  其二,有慕名之心。我辈凡人,就敬仰个明星和大人物,一日发现花上若干钞票居然能和他们同处一册,何乐而不为?听说在美国,花一千美元能和总统合影,花十万美元能同桌吃饭,大抵也是慕名,希望蝇附骥尾以至千里。再说倘若我们求职找工,带上几本大词典,里面赫然有自己的名字,也一定令人刮目相看,事半功倍。
  其三,有好胜之心。人总希望能得到社会的肯定,公众的认可,若能高出同辈,自然更佳。名人词典使人无我有,花钱买个心情舒展,“名垂史册”,何乐而不为?
  其四,公款消费支撑。名人词典中不少是各单位的头头脑脑,反正是公家埋单,个人得利,又何乐而不为?


第12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我看名人词典(9)

  刘桂如,南京,教师——
  正本,方能清源
  “名人词典”之所以大有市场,是因为“编委们”摸准了一些人的心理:谁不想“青史留名”呢!虽然要缴纳一笔“出名费”,但在日益富裕的今天,这点费用又算个啥子啊!特别是一些单位的官儿,俗的车、银、房子都有了,但雅的名声还没有,“名人词典”正好投其所好乘虚而入,焉有不胜之理?!那一笔费用自然也列入公费报销了。至于平民老百姓,即使明知“出名费”交出后,“名人词典”可能永远收不到,但心想:要“出名”
  总得承担一点风险嘛!若能跃为“名人”,也可拿它去骗、唬其他人,获取以前获取不到的利益。于是“名人词典”成了一些人出名、办事的通行证,有了这样的示范效应,身边的“名人”也就自然多起来,这可乐坏了那些“编委们”。
  清源还须正本,要从源头堵起,对“编委们”痛下杀手,让其不再出来狐媚惑众,这才是对广大“名人词典”市场的整顿,也是对广大平平凡凡的“名人”活生生的教育。


第12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艺与人

  张派名旦赵秀君
  在刚刚结束的“2001年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中,天津青年京剧团演员赵秀君,以她在张派名剧《刘兰芝》中出色的唱腔与表演,名列旦角组前茅,荣获此次大赛最佳表演奖。
  赵秀君毕业于天津戏曲学校,是张君秋先生的关门弟子。张先生生前在她身上倾注了极大的心血,一字一板,一招一式,把《秦香莲》、《状元媒》、《四郎探母》、《大探二》、《刘兰芝》、《西厢记》等看家剧目毫无保留地亲授给她,同时张君秋又对《刘兰芝》、《西厢记》作了大幅度的整理和改编。
  此次赵秀君表演的《刘兰芝》,就是全新的版本,它浓缩了全剧的精华。赵秀君演出时,将剧情背景、刘兰芝与丈夫焦仲卿的感情发展脉络表现得清晰鲜明,并且在唱腔与表演上采用了“南梆子”和“反二黄”,吐字行腔颇得张派神韵,既继承传统,又有突破,她的唱念做舞赢得满堂喝彩。
  赵秀君十一岁学艺,得过“梅花奖”,是第一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的毕业生,二十世纪的中国“京剧之星”。多年来她坚守舞台,甘于寂寞。她说既然选择了这一行,就要殚精竭虑,为京剧事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秦青)(附图片)


第12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

  京城又刮“少林雄风”
曾像旋风扫过北美大陆的武术节目《少林雄风》近日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公演。中国嵩山少林寺武僧团演出的《少林雄风》作为今年“相约北京”活动的重头戏,继去年在京的轰动性演出之后,又一次风靡京城。
少林弟子不光身怀绝技,还有着出神入化的表演技巧,加上音乐、舞美、灯光的着力烘托,使武术表演首次具有了舞台效果和艺术欣赏价值。
《少林雄风》取材于中国嵩山少林寺武僧的日常生活,剧中人马均由少林武僧团演员担任。少林武僧团成立于一九八七年,曾先后赴日本、韩国、泰国、英国等地巡演。整台节目以著名的少林寺山门为主要背景,以春夏秋冬四季景色的变换为主线,通过少林英雄在舞台上腾挪跳跃、敏捷骁勇的表演,以及他们稳坐蒲团诵经修心等一幅幅少林武功精华图的展示,张扬了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禅武合一的少林功夫。(魏文)(附图片)


第12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七一之歌

  不能忘却的纪念
  八十年风雨兼程,我们缅怀所有倒下的身影;八十年继往开来,我们履行全部肩负的使命。
  二十世纪初,中国共产党人在人类历史上一次无与伦比的悲壮跋涉中,一串射自黑暗的子弹击中了一位十五岁的小号兵,他以最后一息吹响了冲锋的号角,召唤着战友们去为中国寻找光明……空政话剧团近日推出的《以同志的名义》由此拉开帷幕。
  《以同志的名义》是一台将主旋律与艺术观赏性有机结合的大型诗歌朗诵剧。这部作品精选了近百年来历久弥新的名诗名篇,加以戏剧化的情节处理,并调动丰富的戏剧造型手段,给人全新的舞台体验。剧中的主人以同志的名义,向观众讲述共产党人不屈的斗争,召唤人们不要忘却血与火铸成的历史。剧中的朗诵努力尝试突破与创新,采用多声部、多层次的人员配置,有故事,有人物,有立体的舞台空间,有动感的形体组合,有声像并举的多媒体技术,整个演出充满浓烈的革命激情,展示出一幕幕动人心魄的历史瞬间。观众将在剧场重温久违的情感,再一次拥抱理想。该剧由王向明导演,空政话剧团排出强大阵容,白志迪、肖雄、温玉娟、吴京安、杨树泉、胡亚捷、陈谨、剧雪联袂登台献艺。(班文)


第12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

  五月的交响
  刘玉琴
  五月是灿烂的季节。
在这莺飞草长、万物勃发的日子里,安徽近日召开的全省文艺工作座谈会,犹如重新集结文艺队伍、重振皖军风采的号角,拨开春天交响的庄严序曲。
  安徽是富有深厚文化和革命传统底蕴的省份。近年来,打好徽字牌,唱响黄梅戏,建设文化强省的发展战略,使安徽的文艺工作可圈可点。但安徽人有着务实而冷静的心态,他们登高望远,又谋划着如何加快步伐,继往开来,铸造新的辉煌。
  唱响主旋律
  文艺创作曾有过政治性、思想性被极端化了的历史,现实的文艺创作中,淡化或回避作品的思想性、社会性的倾向被一些人视为时尚。此次由全省各地宣传、文化、文联、作协等领导参加的大规模文艺创作会,在阐述文艺创作发展目标时,再次开宗明义亮出了弘扬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的大旗,要求文艺家强化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具有大局意识,在创作实践中建设和发展先进文化。
  纵观历史长河,古今中外的文艺发展史证明,进步的、有作为的文艺家,总是站在时代前列,满怀爱国热情,关注国家命运,反映人民心声,从而歌颂高尚情操,抒写历史风云,鼓舞人民前进。安徽省委副书记方兆祥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为什么要回避现实?为什么非要把这一段历史留给后人去写?文艺家应该理直气壮、责无旁贷地唱响祖国颂、社会主义颂、改革开放颂,艺术地反映全省和全国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追求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有机统一、主旋律与多样化的有机统一,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旗帜鲜明地确立文艺创作的思想导向,尤其是加强和改善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安徽人不光务实,也颇有理性和气魄。
  提供有力支持
  安徽人很清醒,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并非只是发号施令、布置任务,还应该寻求一种新的文艺生产运行机制,调动文艺人的创作热情,推动文艺创作有所作为。座谈会上,省委宣传部先从自身做起,从宣传文化发展资金中拿出近140万元,对17个重点创作项目公开招标,进行促进文艺创作投资机制和经费管理机制的有益尝试,这一举措成了引人瞩目的亮点,文艺人群情振奋,跃跃欲试。
  多年来,安徽的文艺创作硕果累累,数量颇丰,但真正叫得响、推得开的精品力作不多,尤其缺乏反映现实生活的扛鼎之作。此次招标项目明确要求以反映火热的现实生活为主,注重挖掘地域特色。主要内容有《新四军组歌》、歌唱黄山歌曲、现代黄梅戏剧本等电影、电视剧、戏曲、小说、报告文学等项目的一度创作。这是将市场化运作引入文艺创作、探索推进文艺创作发展的新路子,是要激励、资助优秀作品创作,合理配置文化资源。省委宣传部部长骆惠宁说,安徽虽然不算富裕,但第一批项目招标之后,紧接着还会有第二批、第三批。省里的决心已下,加大投入,争取最佳产出。只要有利于精品生产,早日打响“文化强省”的品牌,我们一定会全方位的支持与协助。
  探索新机制
  文艺创作不是槌起槌落转瞬即逝的务虚行为,而是一个长期过程。安徽文艺创作既有领导的重视,又有体制、政策、人才、组织等方面的得力措施。别的不说,光说政策保障,就可以再一次看出安徽人的务实态度和严谨扎实的作风。为落实《安徽省黄梅戏艺术事业发展纲要》,省委从宣传文化发展资金中划拨出100万元作为设立黄梅戏艺术生产专项资金的补充;拿出100万元作为新设“安徽艺术奖”的评奖专项经费;新闻出版局拿出100万元资助全省一系列丛书的出版;对《清明》、《艺术界》、《安徽文学》等期刊给予一定数额的经费补贴……
经济是基础,政策是保障,为文艺创作提供的资金虽然不能与经济发达的省份相比,但安徽人殚精竭虑、励精图治的雄心可见。省文联主席沈培新说,有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有越来越多的经济投入和一大批人才作为坚强后盾,文艺人一定可以再唱皖军的辉煌。


第12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七一之歌

  激情永恒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一台由北京市文化局主办的讴歌影响了几代人心灵的共产党人光辉形象和不朽精神的大型戏曲晚会《激情永恒——现代戏曲交响音乐会》近日在北京首演。
  《忆秦娥·娄山关》、《菩萨蛮·黄鹤楼》、《卜算子·咏梅》——熟悉的旋律从琴弦间流出,令人心潮澎湃,回味悠长。中华民族迈进新世纪、开创未来的豪情化作跃动的音符,在每个人心中回荡。音乐会融汇京剧交响独唱与合唱、戏曲音乐珍品、京剧经典曲目特别回顾等内容,引人走进一段难忘的岁月。戏曲《金沙江畔》、《焦裕禄》、《野火春风斗古城》、《洪湖赤卫队》、《智取威虎山》、《红灯记》等选段,经由李谷一、殷秀梅、彭艳琴、李维铨、谷文月、张火丁、赵葆秀、耿其昌、王蓉蓉、孟广禄等名家的演唱,格外厚重壮美,富有韵味。这台音乐会也是民族戏曲音乐与交响乐融合的一次尝试。(洪文)


第12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

  文艺美学如何建设与发展
  近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在济南揭牌成立,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以“文艺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为主题进行了学术研讨。文艺美学研究中心的成立是文艺界的一件大事,将进一步促进文艺美学的学术研究、人才培养、信息沟通和对外交流。
  与会人士回顾和总结了我国文艺美学二十多年来的发展历程,认为文艺美学的提出和建立是中国理论家对世界美学的贡献。专家针对文艺美学的学科归属展开热烈研讨,指出这是一门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它以美学观点研究文艺,探讨文艺的审美特性和创美规律。对于文艺美学的发展问题,大家给予热切关注,批评了目前文艺、美学研究重思辨、乏实证、与文艺作品和文艺现象相疏离的倾向;肯定了中国古代文论、美学的文艺美学价值,认为其具有文艺美学性质,是文艺美学的“古代形式”。专家还就文艺美学与全球化、文艺研究学科重建,以及与当代文艺产业、网络文艺等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
  (祁海文)


第12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

  现代京剧《华子良》进京
  天津京剧院依据名著《红岩》创作排演的现代京剧《华子良》,将于6月8日至14日在北京长安大戏院和民族文化宫大剧院上演。华子良作为一个坚强的革命者,在敌人的魔窟中忍辱负重,长年装疯以完成更重要的使命,其精神和勇气极为感人。《华子良》在小说的基础上以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性,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有勇有谋的共产党人形象,这一题材也体现出戏剧创作上的新视角。(施海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