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6月30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宝贵财富)
专栏:鲜红的党旗

灯塔照亮前进方向
李忠春
  全国各地喜庆建党八十周年的时候,我想起一首歌的歌词:“你是灯塔,照耀着黎明前的海洋。你是舵手,掌握着航行的方向。”是啊,党是灯塔,照亮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航向,照亮了广大人民群众前进的方向。
  一位中学生从她的老师,一位普通的共产党员,利用业余时间,免费为她辅导功课这件小事上,看出了“共产党的崇高”。共产党人就应当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一些优秀党员,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起模范带头作用。像山东济南小鸭集团党委书记李淑敏那样,在大会上敢于叫响“向我看齐”的口号,这是一种“打铁先须自身硬”的气魄和胆量,是敢为天下先的精神风范。她还说:战争年代,共产党员叫一声“跟我上”,自己冲锋在前,所以战无不胜;而国民党反动派打仗时,叫着“给我上”,自己却缩在后面,肯定吃败仗。这个说法形象地说明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产生的号召力。雷锋、焦裕禄这些杰出的代表,就是以他们的模范言行,发出耀眼的光芒。时过境迁,今天的人们仍然以他们为榜样,沿着他们的足迹前进。人民群众才因此发出了“党的光辉照我心”的由衷赞美。
  共产党员能“发光”,是由于他们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人”。优秀党员有高尚的人格,闪耀着理想的光芒。这种高尚人格,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体现了一种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现了新时代的要求。无论何时、何地、何事,他们都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利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高尚人格,具有感染人、鼓舞人、凝聚人的力量。人民群众就是在这种高尚人格魅力的感召下,才聚集到一起,团结一致,万众一心,从胜利走向胜利。
  不容忽视的是,现在一部分党员的“光照”意识减弱了,失去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自己本身发出的“光”少了,而借别人的“光”多了,占国家的便宜,揩集体的油。还有个别党员干部则发出一种“变色光”,走向腐败堕落,影响恶劣。一些集体腐败案件,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是个别党员干部“误导”的结果。这些现象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视。
  要想照亮别人就要保证自己有足够的“燃料”,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迷失方向。新的世纪,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人,肩负特殊而光荣的历史重任。愿每一位党员都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发出灿烂夺目的光芒。


第7版(宝贵财富)
专栏:图文并说

  1、6月28日,南京邮电学院大学生党员“三个代表”宣讲团成立。首批8名成员将奔赴苏北农村,采用多种形式宣讲“三个代表”思想。上图是宣讲团成员在出征仪式上翻看宣讲员聘书。(新华社发)
  2、在红四军军需处旧址,一张“红四军军需处规定的支出标准”(右图)引得游人纷纷驻足观看。读着上面“苛刻”的标准,人们都不禁感叹当年军民生活的艰苦,也可以感受到他们坚定的信念与勇往直前的精神。(详细报道见人民网)(本报记者王京唐维红摄影报道)


第7版(宝贵财富)
专栏:

《铁血忠魂》再现烈士感人情怀
陈阳
  随着中国共产党80华诞的临近,位于北京黑山扈的北京百望山森林公园内,《铁血忠魂》革命烈士展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参观者。
  展览展示了200多位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新中国成立的28年间牺牲的革命先烈们的照片、遗物及家书、绝笔、诗抄等,不少烈士的遗物尚属首次展出。80多份烈士绝笔、家书和诗抄包括李大钊的《狱中自述》,方志敏的《清贫》、《可爱的中国》,向警予的《给侄女的信》,王孝锡的《遂五遗书》,叶挺的《囚歌》,刘伯坚的《狱中月夜》,谢士炎的《就义诗》等,富于革命浪漫主义和英雄主义的铿锵铁韵,表达了先烈们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读后令人荡气回肠。
  许多参观者说,展览用生动的实物真实再现了革命先烈的人生轨迹、奋斗历程和感人情怀,使人看后很受教育和鼓舞。英烈们那种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永远值得后人敬佩和学习。北京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系学生党支部在留言簿上写道:“先烈的事迹激励我们前进,年轻的一代应当学习先烈的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7版(宝贵财富)
专栏:巨大动力永久财富

深切的关怀永远的动力
林东鲁
  在即将迎来党的80岁生日之际,也恰逢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走过建厂47年的发展历程,回首往事,党领导各族人民艰苦创业,开创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事业。党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包钢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都有充分的体现。包钢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绩,和党的正确领导尤其是党和国家三代领导人的深切关怀密不可分。这种关怀和党的优良传统犹如春雷激荡,又如春风化雨,激励和鼓舞着包钢14万职工在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的新征程上破浪前行。
  包钢是在党和国家第一代领导人的直接关怀下诞生的。在包钢建设遇到重重困难的时候,毛主席很快指示,要想办法为包钢解决问题。
  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1959年1月29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保证重点,支援包钢》的重要社论,一场“包钢为全国,全国为包钢”的支援包钢建设热潮迅速开展起来。一时间,群贤八方辐辏,兵将四海云集,各省市动员了8万多名职工,调集了5000多台套施工机械参加包钢建设,全国各地有800多个厂矿企业日夜为包钢赶制材料设备。那时,艰苦奋斗的感人事迹随处可见。
  从60年代到80年代,邓小平同志在包钢发展的战略性和关键性问题上给予了深入的关怀,亲自确定了包钢发展方针和稀土资源地位。1964年4月10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邓小平同志冒着北国春寒,登上白云鄂博铁矿主峰,详细了解了包钢的生产和资源情况,为包钢确定了生产发展方针:“以铁为主,综合利用”。
  90年代以来,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江泽民同志两次到包钢视察,对包钢“优化钢铁,突出稀土”,加快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提出了殷切希望。
  1999年1月29日下午。江总书记再次到包钢视察。我向总书记汇报了包钢改革发展情况,总书记边听边问边点头,对包钢的改革工作表示赞许。
  党和国家三代领导人对包钢的深切关怀,激励了包钢一代代职工的创业情怀,形成了包钢建设和发展的巨大动力;同时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中国能够在经济基础薄弱的少数民族地区成功地建设起新兴工业基地的巨大威力。47年来,包钢累计为国家上缴利税140多亿元,成为带动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的“龙头企业”。如今的包钢已全面摆脱亏损困境,所有制结构呈现出多元化局面,诞生了“钢联股份”和“稀土高科”两个上市公司,成为全国产品结构最为完善的大型钢铁企业之一,连续多年荣获“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和“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第7版(宝贵财富)
专栏:纪念建党80周年访谈

知难而进一往无前
——访邯郸钢铁集团公司总经理刘汉章
本报记者陈伟光
  邯钢有过连续17年亏损的历史。但从1990年以来,邯钢经济效益却一直在全行业名列前茅。10年间,邯钢的钢产量由100万吨增至400万吨;总资产由22亿元增至213亿元,净资产由5.8亿元增至102亿元,资产负债率由70%下降到52%;人均劳动生产率提高6倍,职工平均工资增长5倍,而职工总人数则维持2.8万人不变。邯钢人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新路子,被中央领导同志誉为“工业战线上的一面红旗”。
  当国有企业普遍在困境中求生存求发展时,客观条件无优势可言的邯钢为什么能独秀于林呢?带着这个问题,在党的80华诞前夕,记者采访了邯钢集团总经理刘汉章。
  刘汉章说,搞好国有企业,必须发扬江泽民总书记所强调的“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这是江泽民同志在总结了我们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历史经验后,要求全党同志为实践“三个代表”要求而必须继续保持的精神。刘汉章认为,国有企业的暂时困难,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化过程中诸多矛盾综合作用的结果。解决这些矛盾,一靠政策,二靠企业自身有“知难而进”的勇气和具体可行的办法。正是基于这种认识,邯钢打破“等、靠、要”的思想观念,积极主动地采取适应市场经济的一系列措施,赢得了发展的机遇。
  刘汉章说,搞好国有企业,首先要改革管理模式,千方百计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刘汉章介绍,邯钢提出“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是在1990年,当时钢材价格每吨陡跌400元以上,公司连续数月亏损,经营非常困难。于是他给总会计师出了个题目:做一个保证邯钢所有产品都不赔钱的成本指标。做出来后,分解到处室、分厂、车间及至个人,指标总数达10万个。将指标完成情况与利益挂钩。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机制,使每个职工有家可当,有财可理,有责可负,有利可得。这一制度从1991年1月正式实施就立竿见影,2月、3月各赢利400余万元,4月赢利600多万元,5月赢利800万,6月赢利1600万……10年来邯钢奉行一条指导思想:让兢兢业业工作的人得到实惠,首先富起来。目前关键岗位且贡献突出的职工年收入已突破10万元,和最低收入岗位的年收入差距有10倍之多。
  最近,邯钢召开“指标上台阶,创一流”动员大会,刘汉章提出:“力争使80%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进入全国同行业前三名,部分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要在原有基础上,“同口径降低成本3%—5%,挖潜增效1亿元以上。”记者在邯钢遇到一种新鲜事,每天早晨8点半后都会听到阵阵锣鼓声。一打听,原来是宣传部和文工团在为前一天达到最高指标的岗位送喜报和奖金,有时一天要送十几次。奖金并不多,或500,或1000,但激励职工争创一流的作用则不可低估。
  刘汉章说,搞好国有企业,还必须加快技术改造步伐,提高装备水平,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在一次人代会上,李鹏委员长问刘汉章:你们的潜力能不能挖完呢?刘汉章回答:如果停留于现有技术水平,企业的潜力就像煤矿的煤一样,是可以挖完的;但如果不停地搞科技革新和技术改造,就会创造新的效益增长点,潜力挖不完。从1991年到2000年,邯钢投入技改资金超过100亿元。尤其是从1998年以来,先后投入66亿元,建成了一般要花100亿元才能干成的五大工程,使邯钢的技术装备初步实现了大型化和现代化,产品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邯钢过去只能生产普通建材,现在可生产热轧薄板,正在着手准备建成一条年产130万吨的冷轧薄板生产线和一条国际标准的热轧薄板酸洗镀锌生产线,生产高附加值产品。这样,邯钢就成了不仅可以生产建材,而且可生产薄板、中板、特宽特厚板等各型板材的钢铁企业,抗击市场风浪的能力大大增强。
  刘汉章说,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企业。“工人阶级最可爱,在他们中间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力量。你要把它挖掘出来,这个力量不得了,无法用数字来计算。群众的潜力有多大,企业的潜力就有多大。”90年代初,邯钢投资兴建的一座1260立方米高炉,因国家整顿金融秩序,筹资困难,工程眼看就要停下来。刘汉章说:“为了企业的长远利益,就是头拱地也要把大高炉拱上去!”职工们把积蓄都拿出来,硬是把高炉拱上去了。1998年,由于市场原因,邯钢力保利润5亿元的目标遇到严重挑战。按一季度的利润情况推算,全年只能完成2亿。出现这种情况,不仅会动摇困难企业脱困的信心,而且会造成不良的政治影响。刘汉章着急了,给各分厂下达了“不讲理”的指标。接着,分厂以下层层都有“不合理”指标。一个月之后,“不合理”指标都合理地完成了,到年底,5亿元的利润目标如期实现。(附图片)


第7版(宝贵财富)
专栏:七一之歌

闽西故居的记忆
马卡丹
  闽西,中国革命摇篮时期的圣地,闽西大地上那一座座毛泽东故居,素朴无华,却记录着伟人亲历的那些风风雨雨。
  苏家坡,万山环抱中的一个畲族小山村,毛泽东偕贺子珍住在一个小阁楼里。狭窄的木梯、低矮的房梁,全部的陈设就是一床一桌一灯一砚。距阁楼不远是一片树林,掩蔽着山腰那个不易发现的岩洞——圳背岩洞。石燕在洞中飞舞,岩隙间渗出的水珠溅在青苔上,一线天光射入,滴水声、石燕振翅声、山风入洞的回声交织在一起,令人仿佛置身上个世纪的二十年代。洞口的卧牛石凹凸不平,谁能想到,拨正中国革命航向的雄文,最初就孕育在阁楼摇曳的小油灯下,孕育在这一线天光掩映的卧牛石上。山脚是一脉小溪,溪畔的沙滩上,那个傍晚伟人与邓子恢一道漫步。毛泽东问:领导者的责任是什么?淙淙的水声中邓子恢思索着,伟人指指山道上疾走的樵夫、田野间劳作的耕者,语音深沉:依我看,领导没啥大不了的本事,他的任务就是为群众当好传达员,把贫苦工农的要求带到领导机关,分析研究,做出切合实际的决定,再传达到群众中去执行。毛泽东“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重要思想,最早就是在这无名小溪畔形成雏形。
  新泉,两道山溪在这个小镇汇成一条大河。1929年那些飘雪的夜晚,望云草室那盏泥瓷油灯的微光,叠印着伟人与群众亲切交谈的身影:士兵调查会、赤卫队员调查会、农民调查会……当衣衫褴褛的访客带着满面笑容离去,伟人深邃的目光伫望云天,望云、望云,云在天外,红四军向何处去?中国向何处去?深沉的思索交给不眠的夜晚,彪炳史册的《古田会议决议》的草案,就这样在望云草室古朴的泥瓷灯下诞生。历史与新泉擦肩而过,军情的变化让毛泽东揣着草案奔向古田。七十多年后新泉人仍在扼腕叹息,要是历史在新泉顿一顿足,今天的圣地古田也许要让位于圣地新泉了。
  望云草室旁是一片竹林,竹林边有一口井,那个早晨红军救起了失足落井的挑水老人后,伟人当即提议,众人一齐动手,为这口井建起了一个石井栏,“红井栏”的美名就此在新泉传扬。循红井栏走出数百步,新泉河碧波荡漾,河畔温泉氤氲的水汽中,当年有过赤条条洗浴的红军战士,有过掩面含羞匆匆而过的新泉妇女。在毛泽东、朱德、陈毅又一次碰头之后,河畔温泉边出现了遮挡的谷笪,人民军队《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最初的版本也就增添了重要的一条:洗澡避女人。
  古田,党和军队建设史上的丰碑。松荫堂二楼的那间陋室里,一锅红红的炭火驱散了闽西山区的严寒,燃成了《古田会议决议》的熊熊烈火,荡涤着红四军中种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阴霾。古田会议召开后的第七天,就在离松荫堂不到两公里的伟人另一座故居——协成店,这火种又燃成了势将燎原的星火:“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还有辛耕别墅,“红旗跃过汀江”之后闽西第一座伟人故居;还有福音医院,伟人在这里起草《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还有临江楼,面对寥廓江天,伟人高吟“战地黄花分外香”……
  迎接建党八十周年的这些日子里,我穿梭于闽西大地那一座座伟人故居。每一座故居的记忆都令我怦然心动。渐渐地,一座座故居在我脑海中,串成了一条红线,一条贯穿始终的红线——
  党与人民,伟人与凡人,领袖与群众,水与乳是这样地交融,血与肉是这样地不可分割:苏家坡无名小溪的水声、望云草室灯下叠印的身影、古田大雪中伟人与战士交汇的笑声……
  于是,天安门城楼上那个庄严的声音又一次在我耳畔震响:人民万岁!


第7版(宝贵财富)
专栏:

光影史诗献给党——《人民军队忠于党》全军摄影艺术展观感
黄彩虹骆飞
  瞬间驻永恒,光影写史诗。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80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主办了《人民军队忠于党——纪念建党80周年全军摄影艺术展览》。
  走进展厅,观看展览,令人触目动情,观之起敬。全军200多名摄影工作者奉献的300多幅佳作,谱写了一首真实的、形象的、可视的、彩色的史诗。一幅幅凝固历史瞬间的军事摄影艺术代表作,热情歌颂了中国共产党缔造人民军队、领导人民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安康而浴血奋战、爱国奉献、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丰功伟绩,唱响了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人民军队好、改革开放好的时代主旋律,抒发了全军将士听党指挥,奋发进取,阔步迈入新世纪的壮志豪情。
  党旗飘飘八十载,征程处处耸丰碑。这次全军摄影艺术展览,就是用光影塑造的一座座纪念碑。在展厅的突出位置,首先看到的是党的三代领导核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视察、检阅部队的巨幅照片。接着以经典历史照片反映了我军红军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等各个历史阶段的重大事件和重大成就。影展以大量生动形象的照片突出展现江主席主持军委工作以来,人民解放军贯彻实践江主席“五句话”总要求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多姿多彩的军营生活和广大官兵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揭示了人民军队忠于党的时代主题。
  我们的军队是党领导指挥下的人民军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永远不变的宗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江主席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深入人心,人民军队更加信念如磐意志似铁,只要党的一声号令,只要人民的一个需要,人民战士就会奉命前行,闻风而动,赴汤蹈火,义无反顾。我们在“海空卫士”王伟生前拍摄的《海空骄子》前停下脚步。王伟用深情拍摄下了他的战友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翱翔海空的雄姿,同时他也把自己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忠诚洒在蓝天白云之中。
  当我们把目光从《海空骄子》移到《先救群众》、《争分夺秒》、《战洪涛》、《雪中送炭》、《震不垮的铜墙铁壁》、《缉毒》、《路遇》、《雪域亲情》……我们自然想到过去发生的一幕一幕:西藏那曲地区抗雪灾,特别是1998年三江抗洪……人民军队不仅用无限热情雪中送炭,关爱人民,打击敌人,降魔灭灾,把温暖送到千家万户,而且用对党对人民的忠诚挺起脊梁,在天地间撑起震不倒、压不垮、打不烂的坚强柱石,万众一心,决战决胜,用血肉之躯筑起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在这次影展中,也有不少作品或以小见大(如《亲情》),或以情动人(如《再见,指导员》),或虚实相间(如《火光在前》),或动静结合(如《火红的青春》),或崇高悲壮(如《英雄探妻子》),或诗情画意(如《战神之火》),或热烈奔放(如《狮王》),或阳刚庄重(如《群雕》)……不仅把丰富多彩的军营生活和性格各异的当代军人表现得生趣百变,而且显示了人民军队听党指挥,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崭新形象。这次影展也是我军历史上规模最大、展出图片最多的一次摄影艺术展览活动。参展作品的创作人员,既有将军,又有士兵;既有享誉军营的专业摄影家,又有生活在海边防基层连队的业余摄影骨干。影展内容丰富,主题突出,格调高昂,军事特色鲜明,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影展结构严谨,磅礴大气,庄重热烈,形象生动,既有厚重的历史感,又有强烈的时代感。每一幅摄影艺术作品既代表了全军将士忠于党的赤诚之心,又凝结了军队摄影工作者对党的一片热爱之情。
  记得有位哲人曾这样说:“只有人的行动和对行动的记忆才是永恒的。”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不懈奋斗的历程里,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昂然前行的脚步中,那些流光溢彩的瞬间将永远被我们所记忆,并且在记忆中变成伟大的永恒!


第7版(宝贵财富)
专栏:

纪念建党八十周年
孙轶青
  一
  星火燎原盛世兴,
  中华崛起气如虹。
  无边广厦冲霄汉,
  蛇岁喜登新纪程。
  二
  人生衣食向求丰,
  奴隶翻身情理中。
  搬掉三山开锁链,
  神州响彻东方红。
  三
  深圳尊雕邓小平,
  长怀荒野起新城。
  倡行改革添双翼,
  华夏腾飞举世惊。
  四
  临危受命志凌云,
  智勇忠贞为万民。
  壮美蓝图标远景,
  赢来四化入桃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