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6月21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要闻)
专栏:

浏阳:纪念活动丰富多彩
本报长沙6月20日电记者吴兴华报道:革命老区湖南省浏阳市纪念建党80周年活动丰富多彩。全市开展的“党在我心中”演讲比赛和党史知识竞赛,有600多名选手参加讲演。各中小学开展爱党主题歌曲校园大汇唱,并以读书、征文、书法、美术等多种形式在全市青少年学生中开展“了解党、热爱党、歌颂党、跟党走”系列教育活动400场次。
连日来,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开展以“党在我心中”为主题的歌咏比赛、文艺演出、诗词吟唱会等活动。文家市镇连续举行了党员干部歌咏赛、教师学生歌咏赛、6000人参加的“万众一心跟党走,昂首迈步新世纪”为主题的艺术游行等活动。


第4版(要闻)
专栏:

“七一”前夕,北京城建三公司党委组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收集党的“光辉的历程”图片,并通过讲解重温党的历史,激发大家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张建泉摄


第4版(要闻)
专栏:

中共代表赴马来西亚出席巫统党代会
据新华社北京六月二十日电应马来西亚马来民族统一机构(巫统)秘书长卡利尔邀请,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共安徽省委书记王太华作为中共代表今天离京,赴吉隆坡出席将于六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日召开的巫统党代会。


第4版(要闻)
专栏:

杭州:老党员讲演进社区
本报杭州6月20日电记者江南报道:建党80周年前夕,杭州市闸弄口街道“夕阳红讲师团”的老党员们,为社区业余党校作了多场专题讲演,很受广大党员和居民群众的欢迎。
为探索加强新时期社区党建工作,他们以街道党校为基础,设立居民区业余党校,完善社区教育网络。讲师团成员有社区内的高级政工师、教授、心理学专家等,定期在各业余党校巡回讲课。


第4版(要闻)
专栏:

石家庄:窗口行业为党旗添光彩
本报石家庄6月20日电记者陈国琦报道:为纪念建党80周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日前在全市窗口行业和基层窗口单位开展了“我为党旗添光彩”竞赛活动。
竞赛活动以创优质服务、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为主要内容,着力解决那些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活动涉及到全市饮食服务、交通、医疗卫生、公用服务、文化旅游、金融服务、行政执法等42个服务行业。


第4版(要闻)
专栏:

怀柔:开出“党史教育班车”
本报北京6月20日讯从6月上旬到7月1日,京郊怀柔县每天至少有两辆载着基层单位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大轿车,从县城出发驶往这个县的北部革命老区,参加县委组织的“过一个生动党日,受一次现实教育”的“庆建党80周年”教育活动。这项活动包括:参观打响平北抗日第一枪的沙峪战斗纪念碑、平北第一个抗日政权所在地头道梁村、怀柔第一个党组织所在地庙上村等10多处革命历史纪念地,沿线还安排了10多处经济建设成就的参观点。(翟明杰吴坤胜)


第4版(要闻)
专栏:

李鹏会见韩国总理李汉东
新华社北京6月20日电(记者李明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韩国总理李汉东,宾主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谈。
李汉东首先转达了金大中总统和李万燮议长对李鹏委员长的亲切问候。他说,李鹏委员长前不久对韩国的访问非常成功,不仅促进了两国议会之间的交往,而且直接推动了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增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他对此再次表示祝贺。
李鹏请李汉东转达他对金大中总统和李万燮议长的问候。李鹏说,前不久访问韩国时受到韩国各界的友好款待,再次表示感谢。中国一贯重视中韩关系,愿意与韩国发展全面友好合作,中国全国人大也愿意与韩方一道为此作出努力。
在谈到朝鲜半岛形势时,李鹏说,去年半岛南北双方实现首脑会晤,是一个重大事件,有力地推动了半岛局势的缓和以及南北关系的改善。我们希望这个势头能够保持下去。同时,我们也希望国际社会有关国家多做有利于促进南北和解的事情。中国一贯致力于维护半岛的和平与稳定,这一政策决不会改变,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南北双方为改善关系所做的努力。
李汉东说,韩中两国1992年建交以来,各个领域的合作得到全面发展,双边贸易和人员往来都有大幅度增加,韩方对此感到高兴。同时,韩方认为,两国合作还有很大潜力,韩方愿与中方共同努力,不断推动两国关系迈入全面合作的新阶段。李汉东还介绍了自去年6月15日韩朝元首会晤以来,半岛南北双方改善关系的情况。他表示,韩国将继续坚持韩方奉行的缓和政策,积极致力于南北对话与合作。韩方高度赞赏中方为维护半岛稳定以及促进南北和解所做的贡献,希望今后继续得到中方的理解和支持。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铁木尔·达瓦买提、外交部副部长王毅、中国驻韩国大使武大伟、韩国驻华大使洪淳瑛等参加了会见。


第4版(要闻)
专栏:

新世纪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在京召开
钱其琛出席并讲话
新华社北京6月20日电(记者尹鸿祝)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和中国海外交流协会共同举办的新世纪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今天在北京隆重召开。来自6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位华侨华人社团负责人及国内涉侨部门代表100多人与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出席开幕式并发表讲话。他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代表表示热烈欢迎,高度赞扬了华侨华人社团在联系和团结海外华侨华人,推动所在国与中国开展广泛交流合作方面所做出的积极贡献。
钱其琛说,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中华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1世纪,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世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市场将更加开放,法律法规将更加健全,投资环境将更加完善。中国将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合作与交流,这必将为外国投资者提供巨大的市场和众多的商机。这对于海外同胞来说,也是前所未有的机遇。
钱其琛指出,中国政府欢迎广大华侨华人共同分享中国参与世界经济全球化以及在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所带来的各种新机遇。广大华侨华人及其社团组织可以充分发挥语言、文化以及亲情、乡谊等优势和便利条件,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开展多渠道、宽领域的合作交流。同时海外华人在推动所在国与中国开展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交流中也可以发挥桥梁作用。
钱其琛强调,在新世纪,实现两岸和平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强烈愿望和坚定意志,也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我们将继续执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江泽民主席提出的八项主张。我们提倡,不论是台湾的本省籍同胞,还是外省籍同胞;不论是居住在台湾,还是居住在香港、澳门和海外的同胞,只要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我们都将与他们加强交往,培养互信。长期以来,海外侨胞为中国的统一大业做出了不懈努力。希望广大海外华侨华人及其社团团结起来,一如既往地为促进海峡两岸关系的健康发展、推进中国和平统一进程,作出新的贡献。
钱其琛表示,中国政府将秉承“为侨服务”的宗旨,关心海外侨胞的生存发展,努力保护华侨的正当权益。希望广大侨胞更好地融入所在国主流社会,共同为所在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新的贡献,为推动所在国与中国多领域的合作交流发挥更大的作用。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郭东坡做了题为《竭诚为侨服务,共谋团结发展》的主题报告。
新世纪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以“联谊、团结、发展”为主题,旨在通过与会代表交流社团工作经验,推动华侨华人的团结和发展。
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和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中国侨联、致公党中央、外交部的有关负责人出席大会开幕式。


第4版(要闻)
专栏:党的建设成就回顾③

全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取得新进展
本报北京6月20日讯记者张严、单向前报道:记者从中共中央组织部组织局了解到,近年来,各级党委按照中央要求,不断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领导和指导,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日趋活跃,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今年第一季度,全国在非公有制企业中新建党组织4100个。截至目前,全国已在各类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组织4.4万个。
党中央十分重视在这一新的领域开展党建工作。2000年5月,江泽民同志在江苏、浙江、上海考察期间,就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发表了重要讲话,深刻地阐述了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开展党的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统一了各级党委的思想认识,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开展。在充分调查研究和总结各地实践经验的基础上,2000年9月,经中央领导同志批准,中央组织部下发《关于在个体和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加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
据了解,近年来全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主要有以下特点:
——力度大。浙江、山东、湖北、广东等地的党委及其有关工作部门,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专门就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活动,提出具体指导措施。有的省、市党委要求各级党组织要像重视国有企业党的建设那样,认真抓好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明确提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到哪里,党建工作就延伸到哪里”。福建、浙江、山东三省在省、市、县三级党委建立了由组织部门牵头,宣传、统战、工会、共青团、劳动和社会保障、税务和工商等有关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齐抓共管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
———形式多。各地不断探索组建党组织的新途径,普遍采取企业单建、区域联建、村企合建、行业统建等多种方式,在符合条件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党员人数少、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抓紧把工会、共青团组织先建立起来,为建立党组织创造条件。上海、江苏、浙江、山东、福建、湖北、广东等省市采取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的办法,加快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组织的组建工作步伐。福州、泉州、温州等地坚持党组织的组建与企业开业投产同步进行,使“有党员,无组织”的状况有了明显改变,并结合实际理顺企业党组织的隶属关系,较好地解决了“有组织,无上级”的问题。今年,全国各地建立了非公有制企业新建党组织情况季报制度,进一步推进了党组织的组建工作。
———重实效。许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组织能够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坚持从实际出发,努力做到党建工作为党员和广大职工所欢迎,为企业所有者、经营者所理解和支持。党组织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职工群众的拥护,也得到业主的支持。


第4版(要闻)
专栏:

“党的知识”大赛在京颁奖
本报北京6月20日讯在举国同庆中国共产党80华诞的日子里,历时3个月的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党的知识”大赛今天在京颁奖。
由求是杂志社主办的“党的知识”大赛,今年2至5月在全国范围举行,参赛总人数超过300万人。经过评选,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工委宣传部、新华通讯社机关党委等50个单位荣获组织奖。邢东辉等5名同志荣获特等奖;于承武等10名同志荣获一等奖;万泽军等50名同志荣获二等奖。


第4版(要闻)
专栏:

首都理论界举行研讨会
本报北京6月20日讯记者吴珺报道:首都理论界于6月18日在京隆重召开“纪念建党80周年理论研讨会”,17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者围绕“中国共产党与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与‘三个代表’”、“中国共产党与理论创新”等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认真研讨,深刻表达了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的真挚情感和理性认知。这次研讨会是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北京市邓小平理论研究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


第4版(要闻)
专栏:

中办举办书画摄影展
本报北京6月20日讯记者庄俊亭报道:中共中央办公厅举办的“纪念建党80周年书画摄影展”今天开展。中办领导和老同志以及干部职工代表300多人观看了首日的展出。展出的200余幅作品风格多样,热情讴歌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和丰功伟绩。


第4版(要闻)
专栏:

中直机关举办职工文艺汇演
本报北京6月20日讯自6月份以来,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各单位举办各种形式的文艺演出活动,热情讴歌党的丰功伟绩,歌颂伟大祖国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辉煌成就。中直机关工委在中直各单位开展这一活动的基础上,日前举行了中直机关庆祝建党80周年职工文艺汇演,近20个部委机关的400多名职工参加了演出。中直工委领导及中直各部委领导同志和近千名机关干部职工一起观看了演出。(钟直)


第4版(要闻)
专栏:

南京:老革命自发组成报告团
本报南京6月20日电由南京军区司令部第四干休所10位老红军、老八路、老党员自发组成的“跨世纪老共产党员报告团”,日前来到南京军区某部进行革命传统和理想信念教育。自5月份以来,这个报告团已在南京作了20多场报告。
报告团团长、85岁的老红军邹志成是南京军区原装甲兵副司令员,出席过开国大典;老八路、南京军区原装甲兵副司令员宋孔广见证了“渡江第一船”和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壮观场面,每当他讲到当年立下的“死也要死在江南岸”的誓言时,台上台下总是一片沸腾……
(练红宁顾兆农)


第4版(要闻)
专栏:

呼和浩特:举办“光辉历程展”
本报呼和浩特6月20日电记者刘亮明报道:昨天,呼和浩特市为纪念建党80周年举办的大型图片展览———“光辉历程”隆重开展,前来观看的干部群众络绎不绝。这次展览分为“中流砥柱”、“峥嵘岁月”、“辉煌成就”三大部分,共展出图片648幅、实物300多件,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80年来所走过的光辉历程,歌颂了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丰功伟绩,特别是通过对呼和浩特革命历程和巨大变化的形象展示,热情讴歌了党的民族政策和改革开放政策。


第4版(要闻)
专栏:

电视剧《少奇同志》研讨会在京召开
本报讯记者杨少波报道:在纪念建党80周年之际,由中央电视台影视部、中国银行、人民日报社华闻影视制作中心、海军政治部电视艺术中心联合摄制的系列电视剧《少奇同志》研讨会于6月20日在京召开。
该剧全景式地展现了刘少奇同志作为一个政治家、理论家、战略家与众不同的谋略、智慧和人格魅力,并通过抗日战争后的那个特定年代一系列重大事件,以及刘少奇同志鲜为人知的生活细节,使人们重新认识了这位杰出的共产主义者高尚的品德和他为中国革命所建立的丰功伟绩。
刘少奇同志的夫人、全国政协常委王光美,原中顾委常委邓力群,谢觉哉同志的夫人王定国,以及来自中宣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与影视界、评论界、新闻界7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人民日报社长白克明代表主办单位在研讨会上发了言,对电视剧《少奇同志》在思想上、艺术上及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功给予了充分肯定。


第4版(要闻)
专栏:繁荣昌盛的新西藏

“民主改革第一村”的变迁
本报记者叶紫岳富荣
西藏山南地区乃东县昌珠镇克松村是全区第一个进行民主改革的村子,1959年7月成立了西藏第一个农民协会。在庆祝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采访了这个现已改名为克松居委会的乡村。
克松居委会现任党支部书记索朗顿珠告诉我们,民主改革以前,克松庄园的农奴主不但占有土地和农奴的人身自由,还设各种酷刑和监牢摧残农奴。现年66岁的克松村第一任农民协会主任尼玛次仁,曾先后看到15个青年男子被农奴主打死,他的父亲也是被农奴主活活打死的。在克松庄园,农奴的子女从8岁起就开始服劳役。农奴一天只能吃5两糌粑,与牛羊和狗同住。1959年,克松庄园的农奴主随达赖出逃,农奴们烧毁了与农奴主所签的人身契约,分了田地,成立了农民协会,从此当家作了主人。在选举农民协会主任时,由于识字的人很少,就在每个候选人的身后放一个碗,投票人向碗里扔豆子,谁得的豆子多谁就当选。
我们到退休教师拉珠家新盖的楼房参观。这是一个有天井的二层小楼,一层是粮食和杂物储藏室,储藏有近万斤粮食。二层有客厅、卧室和厨房,总面积近300平方米。客厅里有73厘米彩电和漂亮的藏式家具,厨房里有罐装煤气灶,二楼平台上有太阳能灶。主人告诉我们,他家已向电信局申请安装电话,近日就可接通。拉珠的儿子买了一辆东风牌卡车跑运输,年收入达6万多元。
在克松,像拉珠家这样盖了小楼的人家有100多户,占住户总数的80%。谁家盖房,村民们都会过来帮忙。如今,全居委会人均年收入2300多元,有电视机的人家有70户,老百姓家庭中还拥有1辆桑塔纳轿车、1辆中巴、7辆东风牌卡车、25台拖拉机、95台手扶拖拉机,大多数家庭都有一套农业机械,田间劳动除了除草以外,已实现机械化,收割和晾晒、脱粒只用一两天就可完成。农闲时节,50%的劳动力外出打工,赚取现金收入。
由于农业基础设施的改善和科学种田,克松居委会连续多年获得粮食丰收。农民的粮食吃不完,就用剩余的粮食养猪养鸡,发展养殖业。居委会里有12座塑料大棚,种植多种蔬菜,改变了过去只有萝卜、土豆和大白菜的历史。人们的饮食结构也有了改变,过去主要吃糌粑,现在爱吃米饭、炒菜和面粉做的饼子和馒头。索朗顿珠说,现在想吃什么就去街上买,花色品种很多。
这里的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出了中专毕业生和在读生40人,大学本科毕业生和在读生17人。一些农户家门口还挂上了县、镇两级“五好文明户”的牌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