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6月21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大地·副刊)
专栏:

老战士合唱团
徐康
那些枪尖挑落的晨星
那些马蹄踏响的音符
溅落在现实的帷幕前
使今天和明天
被昨天感动得热泪盈眶
旋律和节奏
犁铧般翻耕着战事
在历史的垄沟里播种传统
皱纹、白发和鼎沸的激情
使沙哑也成为一种悲壮
那些被夜光弹照亮的夜晚
在此刻的剧场里洞若观火
鼙鼓与定音鼓,军号与管弦乐
交叉如意识流推出画面唤醒
记忆
歌声,穿透力很强的歌声
使胸壁震荡使所有的教科书
哗哗翻响
为老当益壮的勋绩而歌唱
也为那些被枪声切断的喑哑
和与大地同眠的呼号而
歌唱
被掌声和敬意托起的高潮
使任何技巧圆熟的美声唱法
通俗唱法
统统相形见绌
我明白了这场演出最动人的
地方
是演唱者都是故事和传奇的
主角
我还明白了当老战士谢幕退
场之后
接唱的将是
整整一代年轻的歌喉


第12版(大地·副刊)
专栏:

党旗颂(外一首)
刘兰松
挥镰割除旧中国,
举锤砸断铁锁链。
前赴后继八十载,
红旗卷过霞满天。
镰锤均是特殊材料铸,
凝聚多少先烈血与汗。
高举党旗朝前迈,
新世纪里更灿烂。
红船颂
南湖红船是宝船,
风雨如磐金光闪。
照得黑夜忙后退,
革命火种遍地燃。
南湖红船是利剑,
劈风斩浪排艰险。
冲破千重邪妖雾,
党旗染红半边天。
南湖红船是神船,
风吹雨打身不翻。
党是舵手指航向,
披荆斩棘永向前。


第12版(大地·副刊)
专栏:

深入老区(组诗)
凌翼
铜鼓
书生毛泽东
曾用秋收起义的重锤
擂了一下
世界的耳朵
第一次感到
震惊
杜鹃
战争年代
大山这张弓
射出无数箭一样的战士
也射出了将军
多少有名和无名的英雄
倒在枪林弹雨下
每当杜鹃盛开
有多少花朵
就有多少英雄
老墙
一堵老墙
残留着一位红军战士
刷下的标语
标语发表的那个年代
天空正暗
每一堵墙
都是正义的板报
无数弹孔记录着老墙的
历史
敌人每围剿一次
老墙就中弹受伤一次
老墙站着
半个多世纪了
仍向世人叙述
战火与硝烟


第12版(大地·副刊)
专栏:

一个大党和一只小船
梁衡
中国共产党现在是一个拥有六千四百五十万党员的大党,是一个掌管着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国土、十二亿多人口国度的执政党。可是谁能想到,当初她却是诞生在一只小船上。在建党八十周年之际,我特地赶到嘉兴南湖瞻仰这只小船。这是一只多么小的船啊,要低头弯腰才能进入舱内,刚能容下十几个人促膝侧坐。它被一条细绳系在湖边,随着轻风细浪,慢慢地摇荡。我真不敢想,我们轰轰烈烈,排山倒海的八十年就是从这条船舱里倾泻出来的吗?
因为她是党史的起点,这条船现在被称为红船。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栋房子里召开,但很快就被巡捕监视上了。不得已,立即休会转移。代表之一的李达,他的夫人王会悟是嘉兴人,是她提议到这里来开会。8月1日,王会悟、李达、毛泽东先从上海来到嘉兴,租好了旅馆,就出来选“会场”。他们登上南湖湖心岛上的烟雨楼,见四周烟雨茫茫,水面上冷冷清清地漂着几只游船,不觉灵机一动,就租它一只船来当“会场”。当时还计划好游船停泊的位置,在楼的东北方向,既不靠岸,也不傍岛,就在水中来回漂荡。第二天,其余代表分散行动,从上海来到南湖,来到这只小船上。下午,通过了最后两个文件,中国共产党就这样诞生了。
今天,我重登烟雨楼,天明水静,杨柳依依。这烟雨楼最早建于五代,原址是在湖岸上。明嘉靖年间当地知府赵瀛疏浚南湖,用挖起的土在湖心垒岛,第二年又在岛上起楼。有湖有岛有楼,再加上此地气候常细雨蒙蒙,南湖烟雨便成了一处绝景。清乾隆皇帝曾六下江南,八到烟雨楼,至今岛上还有御碑两通。现在楼头大匾上“烟雨楼”三个大字是当年的一大代表董必武亲笔所书。历史沧桑烟雨茫茫,我今抚栏回望,真不敢想象我们这样一个大党,当初是那样的艰难。那时百姓穷无立锥之地,要想建一个代表百姓利益的党,当然也就没有可落脚之处。列宁说:群众分为阶级,阶级有党,党有领袖。当时这十二个领袖是何等的窘迫,举目神州,无我寸土。我眼看手摸着这只小船,这些小桌小凳,这竹棚木舷。我算了一下,就是把舱里全摆满,顶多只能挤下十四个小凳,这就是现在有六千四百五十万党员的中共一大会场吗?但这个会场仍不安全,王会悟同志是专管在船头放哨的。下午,忽有一汽艇从湖面驶过,她疑有警情,忙发暗号,船内就立即响起一片麻将声。他们是一伙租了游船来玩的青年文人啊!汽艇一过,麻将撤去,再低声讨论文件,同时也没有忘记放开留声机作掩护。但不管怎样,中国共产党在这条小船的襁褓里诞生了。距南湖不远是以大潮闻名的钱塘江,当年孙中山过此,观潮而叹曰:“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共产党在此顺潮流而生,合是天意。
西方人信上帝,我们信马克思主义。也许是马克思在冥冥中的安排,专门让我们这个大党诞生在一只小船上。于是党的肌体里就有了船的基因,党的活动就再也离不开船。
宋人潘阆有一首写大潮中行船的名词:“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涛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共产党就是敢立于涛头的弄涛人。一大之后,毛泽东一出南湖便买船南下到湖南组织农民运动。大革命失败,他振臂一呼,发动秋收起义,上了井冈山。这时全国正处在白色恐怖之中,许多人不知革命希望在何方。他挺立井冈之巅大声说道:“革命高潮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这之前,周恩来也领导了南昌起义,兵败后南下广州,只靠一只小木船,深夜里偷渡香港,又转道上海,再埋火种。谁曾想到,惊涛骇浪中,这只小木船上坐着的就是未来共和国的总理。蒋介石曾希望借中国大地上的江河之阻剿灭革命,但革命队伍却一次次地利用木船突围决胜。天险大渡河曾毁灭了石达开的十万大军,但是当蒋介石围追红军到这里时,只见到远去的船影和留在岸上的几只草鞋。抗战八年,共产党在陕北聚积了力量,然后东渡黄河,问鼎北平。而东渡黄河靠的还是老艄公摇的一条木船,船仍然不大,以至于连毛泽东心爱的白马也没能装上。中国革命的整个司令部就这样在一条木船上实现了战略大转移。不久就有百万雄师乘着帆船过大江,解放全中国。中国历史上的秦皇汉武们喜欢说他们是马上得天下。中国共产党真正是船上得天下。是船上生,浪里走而夺得天下的啊。
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历史长河的巨浪也颠簸着最早上船的十二名领袖。第一个为革命牺牲的是何叔衡,红军长征后,他在一次突围中,为不连累同志跳崖而死。以后脱党的有刘仁静,叛党的有陈公博、周佛海、张国焘。毛泽东则成了党最长期的领袖。十二个人中只有董必武再回过故地。毛泽东1958年到杭州时,专列经过南湖,他急令停车,在路边凝望南湖足有四十分钟,想伟人当时胸中涛翻云涌,其思何如。
中国古代有一个最著名的关于船的寓言故事:刻舟求剑。是讲不实事求是,不会发展地、辩证地看问题。我们不讳言曾犯过错误,也曾做过一些刻舟求剑的事。我们曾急切地追求过新的生产关系,追求那些在本本里看到的模式,硬要在我们自己的刻舟之处去找主观上想要的东西。因此也曾有几次尽兴放舟,争渡、争渡,“误入藕花深处”。最危险的一次是“文化大革命”,险些翻船。但是我们也敢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这时中国共产党早已是一条大船,都说船大难调头,但是邓小平成功地指挥它调了过来。在我们干社会主义数十年后,又敢于重新问一句什么是社会主义,敢于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需要一百年。这勇气不下于当年在南湖烟雨中问苍茫大地,船向何处。
红船自南湖出发已经航行了八十年。其间有时“春和景明,波澜不惊”;有时“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八十年来,党的领袖们时时心忧天下,处处留意行船的规律。历史上第一个以舟水关系而喻治国驭世者,是唐太宗。他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当我们这只小船航行到第二十四个年头时,时在1945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刚开过“七大”,胜利在即,将掌天下。民主人士黄炎培赴延安,与毛泽东有一次著名的谈话。黄问:如何能逃出新政权“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周期律。毛泽东答:靠民主,靠相信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我们打造出一只共和国的大船。后来,红船航行到第七十一个年头,1992年,邓小平南巡再指航向:“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发展才是硬道理”,我们扬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风帆,又一次勇敢地冲上浪尖。当这只船航行到第七十九年,2000年江泽民视察浙江———历史巧合,又是红船的出发地———他又一次指出:党要永葆青春活力,就必须时刻坚持“三个代表”。浪里飞舟八十年,心忧天下三代人。我们的事业蒸蒸日上,兴旺发达,中国共产党已是一个伟大的成熟的党。
南湖边上现在还停着这只小小的木船,烟消雨歇,山明水静。游人走过,悄悄地向她行着注目礼。这已经是一种政治的象征和哲学意义的昭示。六千四百五十万党员的大党就是从这里上岸的啊。从贫无寸土,漂泊水上,到神州万里,万里江山。党在船上,船行水上,不惧风浪,不忘忧患,顺乎潮流,再登彼岸。(附图片)


第12版(大地·副刊)
专栏:

光荣行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
张藩

八十历程铸辉煌,
穿越风雨历沧桑。
为何天地铺锦绣?
为何山河尽春光?
党旗指路光荣行,
峥嵘岁月汇交响。

长夜难明灾难重,
豺狼当道民遭殃。
南湖红船播火种,
一桨划破千重浪。
马列真理传天下,
唤醒神州向太阳。

秋收起义烈火燃,
投身革命举刀枪。
三湾改编指方向,
浴血罗霄战旗扬。
星星火苗能燎原,
驱散黑暗见曙光。

铁流二万五千里,
突破重围不可挡。
敌后三年游击战,
出生入死本领强。
赤胆忠心跟党走,
长矛大刀打胜仗。

八年抗战泣鬼神,
击败强盗救危亡。
三载决战惊天地,
百万雄师渡大江。
痛歼蒋匪迎解放,
喜看红日出东方。

开国大典铸丰碑,
扬眉吐气喜洋洋。
多少英雄抛头颅,
功昭日月美名扬;
多少先烈洒热血,
染红江山幸福长。

三中全会响春雷,
中华阔步奔富强。
改革潮涌万山绿,
开放风吹百花香。
巨龙腾飞新世纪,
继往开来向前方。

回首我党八十载,
为民造福昭人心。
宗承发展马列毛,
人民才是真英雄。
掌舵远航兴华夏,
长征接力有人传。

少小铁心追求党,
戎马征途不迷航。
高举旗帜斗志坚,
维护核心豪情壮。
银发赤心雄风在,
光荣归功伟大党!
(作者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现年九十四岁。)


第12版(大地·副刊)
专栏:

寻找一种精神
徐怀谦
很小的时候就知道《朱德的扁担》的故事,知道“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的那个红井的故事;还记得当初读“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时体验到的那份豪迈、从容,记得读《井冈翠竹》时感受到的那种昂扬奋发的革命激情。
“不朝圣来不拜仙,我来朝拜井冈山。”怀着和作家魏巍同样崇敬的心情,我终于在建党八十周年前夕,有机会登上了井冈山,来到了红都瑞金,这才发现,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还有那么多动人的故事在民间流传,滋润着一代又一代老区人民的心灵。
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我看到了这样两则故事:在井冈山时期,为了解决红军的穿衣问题,工农革命军后方留守处在宁冈的桃寮村办了一个被服厂,由第一师副师长余贲民出任厂长。当工厂生产出第一批棉衣、棉裤、棉被还有绑腿、米袋等军用品并运往前线的时候,后方留守处主任杨立三知道余贲民有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就特意留给他一套冬装。这时的余贲民,身上穿的还是两件单衣,床上盖的是一条线毯,两只膝盖骨常常酸痛得让他难以入睡。但他不愿拿厂里生产的任何一件成品。“先满足前线战友们的需要吧,我这点困难算不了什么。”杨立三做了不少动员说服工作,什么“这是组织上的决定”啦,“保护身体是为了更好地工作”啦等等,但不管他怎么说,余贲民硬是将这套冬装退给了留守处。
同样感人的还有“师长献盐”的故事:工农革命军第11师师长兼31团团长张子清,为掩护八一起义部队上井冈山,被敌军打伤了一只脚。那时,一无先进的医疗设备,二无任何麻醉药品,只能靠盐水消毒。团里的战士去看他,将平时节省下来的一些食盐送给他洗伤口。他再三谢绝,后考虑到战友们的一片心意,只好收下。但他舍不得用,就小心翼翼地用油纸把盐包好。不久,他听说医院里断了盐,有一个多星期没给伤员消毒,导致不少伤员伤口溃烂,病情恶化,张子清赶紧把这包盐找出来,交给护士排长王霖云,要他去给所有的重伤员洗伤口。王霖云说:“师长,你自己不也是重伤员吗?”“快去,执行命令。”王霖云只好含着热泪收下了这包盐。后来,张子清自己却因伤口感染于1930年病逝。
感情这东西,从来是相互的。这样的军队,自然会得到人民的拥戴。在瑞金,我们见到了八十九岁的老红军刘家祁。他回忆说,1929年过春节的时候,群众送猪和羊给红军,当时红军没有钱,就给老百姓打欠条。后来红军打了胜仗,有了钱,就召开庆功大会,桌前放了几担银元,把原来借老百姓的东西以银元发还。红军如此讲信用,老百姓就更拥护红军了。
当年,面对敌人“屋换石头人换种”的血腥屠杀,英雄的老区人民没有退缩,反而涌现出“父送子,妻送郎,兄弟争相上战场”的动人情景。我们读到了这样的资料:井冈山斗争只有两年零四个月的时间,却有四万八千多人牺牲。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有名有姓的只有一万五千七百七十四人,其余的都是无名烈士。在瑞金,共有四万九千余人参加了红军,其中参加长征的有三万一千余人,在长征途中牺牲的有一万零八百人。据统计,全县有名有姓的革命烈士就有一万七千三百九十三人。行走在瑞金的街头巷尾,我不时看到,不少人家的门前挂着“烈士家属”的光荣牌。陪同采访的瑞金宣传部钟部长说,在苏区工作,有时心情会非常沉重,因为这里有太多烈士的鲜血。但是他又说:“光沉重不行,我们必须得干出一番事业来,否则真是愧对先烈啊。”
令人欣慰的是,在“发扬老传统,继续新长征”的号角声中,我们又听到了这样的事迹:在井冈山的市中心,有一个美丽的挹翠湖,那是市直机关干部连续三年义务劳动开挖而成的;在瑞金,为了学习、实践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年荣在腰锥间盘突出六点八毫米,生活难以自理的情况下,仍坚持下乡,在万田乡万田村蘑菇生产基地,同群众一起抡锤搭架。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在战争年代,由于当时特定的环境和条件,要保持一种融洽的军民关系、干群关系,相对来说,是较容易的;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各种诱惑和腐朽思想的侵蚀面前,有的人会变质,会堕落,会忘记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神圣使命。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增强免疫力,需要从过去的革命传统中汲取营养。只有和历史对接,我们才能获得巨大的精神力量。
“昔日红都迹尚留,公房简朴范千秋……瑞金恰是井冈俦,革命摇篮地势优,创议发于毛主席,至今影响及他洲。”这是董必武老人1960年重游瑞金时留下的诗句。我们希望这种老区的精神不仅在过去、现在影响及他洲,而且能延伸至遥远的未来……


第12版(大地·副刊)
专栏:

风雪丫口抒怀
罗涵
绵延千里的高黎贡山从西藏高原一路南下,都峰高万丈,绝壁林立,到了这里却鬼斧神工般形成了一个巨大的“V”字形丫口,硬把高黎贡山外的片马那几十平方公里的土地与祖国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在建党八十周年之际,我们乘车沿高黎贡山蜿蜒陡峭的公路爬行,来到了这个我敬仰已久的海拔三千七百多米的风雪丫口,站在一代代官兵用石灰石镶成的“扎根雪山”四个大字下面,俯瞰山下弥漫的大雾,看着丫口飘扬的国旗,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
风雪丫口早在五六十年代,就与西藏查果拉、喀喇昆仑神仙湾哨卡齐名,是全军最著名的四大艰苦哨卡之一。这里海拔高,气候多变,常年浓雾紧锁,半年大雪封山,年日照量不足一千小时,年降雨量却在二千五百毫米以上,最大风力达到了每秒二十五米,极端最低气温都在零下二十摄氏度左右。就是这样一个十步不同天,平地面积还没有半块球场大的风雪丫口,却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了历代兵家必争之要塞。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英帝国主义武装入侵片马,然后便私自在风雪丫口设立“大清国界”,企图将我国领土片古岗从中国版图上分离出去;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日本鬼子在此盘踞,修建了坚固的雕堡和工事,企图通过占领风雪丫口进而入侵我国内地;中国远征军也是几次攻占风雪丫口又几次败北失守;1956年人民军队将“八一”军旗插上了风雪丫口。从此,这个战略要地便牢牢地掌握在了人民军队的手中。
生存环境异常恶劣,官兵们战风雪、斗严寒,克服种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硬是在雪山丫口扎下了根。海拔高,气候怪,水的沸点也就特别低,官兵们只好经常吃夹生饭,胃就老出问题。可官兵们却非常地乐观。他们开玩笑说:吃夹生饭好,每天只消吃一顿就够了,能为国家节约些粮食也好嘛。官兵每年都要节约千把斤粮食,支援当地各族群众或过往行人,因而,被当地各族人民群众亲切地称为“救命排”。
每年冬春季节,大雪封山,驻守风雪丫口的官兵们就几乎与世隔绝了。半年看不到报纸、书信,生活用品运不上山,水被冰雪冻住,有时电话线路也被冰雪打断。但不管环境条件多么恶劣,官兵们扎根雪山、忠于职守的信念从未改变,他们始终以边防战士特有的乐观精神,坦然面对一切困难。没有水用,他们就砸冰挖雪,煮雪化水;没有蔬菜,他们就吃酱油拌饭或盐水泡饭;没有电用,他们就找来松明或自制油灯照明;没有娱乐器材,他们就自制雪棋、雪球,在风雪中对弈,在雪地里拼杀。一代代官兵硬是凭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克服种种困难,日夜坚守在高山雪域的哨卡上。官兵们踏冰卧雪、艰苦戍边的事迹,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关心和敬仰。196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正式授予丫口哨卡“钢铁哨所———风雪丫口排”的荣誉称号。全国各族人民纷纷来电来信慰问官兵。在丫口排史上至今还记录着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
1963年除夕夜,刚刚下哨归来的战士小张,还不等拍去身上的雪花,哨所里的那部老式电话机突然炸响起来。小张拿起电话听筒:“这里是风雪丫口排,有什么事请讲。”
电话那头传来了一个亲切有力的声音:“我是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呀。”
听到“周恩来”三个字,小张一下子愣住了,手拿听筒,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几个战士迅速围到电话机旁,聆听来自党中央的声音:“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同志们表示慰问,同志们辛苦了!”
来自首都北京的声音,来自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问候,迅速传遍了八千里边关哨所。顿时,边疆的山笑了,边疆的水欢了,守边将士的血更热、劲更足了。也就是这个声音,几十年来,一直激励着一代代边防官兵艰苦奋斗,守好边关。
随着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各级党委领导和机关非常关心风雪丫口排的建设及官兵们的生活。公路修通后,武警怒江边防支队每年都要将封山期的各种物资提前运送上风雪丫口,千方百计想办法改善官兵的物质文化生活;并规定支队班子成员每年都要有一名同志上风雪丫口与官兵一起欢度春节。
为了切底改善官兵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云南武警边防总队拨出专款,在风雪丫口修建了功能齐全、设施配套的永久性营房;从几十公里外的雪山上引来了清泉,修建了具有保暖功能的水池;架设了一条从州府六库到风雪丫口的输电线路,困扰风雪丫口官兵几近半个世纪的照明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如今,官兵们工作、生活环境得到了彻底改善:营房坚固保暖,用水清洁卫生,电力充足稳定。官兵们还在旧营房的地基上开出了一块菜地,建起了一个蔬菜大棚,各种蔬菜长势喜人,官兵们每天都可以吃上自己种出的新鲜蔬菜。李排长告诉我们:风雪丫口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片马口岸开放后,这里已由兵家必争之地变成了和平的通道,每天过往的行人、车辆很多,风雪丫口已经不再寂寞了。
是啊,风雪丫口排拴心留人的环境真的改善了。在参观中,我发现伙房里有了现代化的蒸饭机,官兵们不用再吃夹生饭了;战士们的床铺上多了电热毯,下哨归来,钻进暖暖的被窝可以迅速进入梦乡;娱乐室里有了大屏幕的彩色电视,可以收看几十个频道的节目;学习室里摆着联想电脑,课余时间官兵们可以在这里上网查询信息或在网上与朋友家人谈天说地,表达思念之情。
听着李排长不无自豪的介绍,我在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下久久地伫立,看着丫口南山上那帝国主义入侵时留下的雕堡残迹,仿佛听到了“中华民族不可欺辱”的呐喊声,从遥远的历史深处传来,强烈地震撼着我的心;看着营房周围那一片片翠绿的实心竹和竹林中朵朵绽开的杜鹃花,我仿佛又看到了一个个风雪丫口的官兵,踏冰卧雪,在风雪中巡逻执勤的身影。
啊!风雪丫口这个古老的要塞,钢铁的哨卡。它不仅是展示武警边防官兵赤胆忠心、精忠报国优秀品格的窗口,还是一部记录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不断走向繁荣的史诗!(附图片)


第12版(大地·副刊)
专栏:

向往(摄影)王会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