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6月11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专家论坛

  发展中国农业科技产业
石元春
农业科技产业的特点,一是科学观念新和技术层次高;二是产品与生产需求细腻相融,工艺与农艺密切结合;三是高度多元化和商品化。如果说传统的农用工业主要是以化工方法生产工业品卖给农民,而农业科技产业则是紧扣农民生产和市场需要,提供多种多样的最佳科技产品和服务。农用工业以农民为受体,而农业科技产业是以农民为主体的一种全新的产业体系。
  我国56%的就业人口从事农业生产,而农业科技产业却很不发达。数以万计的小复合肥厂、小农药厂、小疫苗厂,还有种子公司、设施公司和节水公司,其规模小,技术层次低,市场混乱,更不用说那些假冒伪劣的种子、肥料和农药了。目前,我国主要农药原药、优质化肥、90%的祖父母代原种鸡等年年靠进口,基因工程疫苗至今不能生产,现代化温室大棚依赖于荷美法,节水设施言必以色列,第一例生物工程产品,转基因抗虫棉一进入市场就被国外大公司压得抬不起头。至于猪牛的生长素、超级猪、生物反应器等的前景又会如何?发达国家农业科技产业发展的历史长、基础好、实力强、动作快,他们将拥有世界最大农业科技产品市场的中国,作为进军的主要目标,特别是那些跨国大公司。如果不卧薪尝胆、奋发图强地发展民族农业科技产业,也许不要十年,我国的农业高科技市场就有可能为外国的跨国公司所垄断。
  农业科技产业不是直接从事农业生产,而是为农业生产提供先进科技产品和服务的产业,是现代农业的“装备部”和先进技术转化传播的“主力军”,是农业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从科技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看,它是一种新兴和活跃的生产力要素;从经济和科技的国际竞争看,它的发展是维系民族利益的一项紧迫任务;从当前农业的结构调整、产业化经营和农民增收看,它能高效地提供技术支持;从转移农村劳动力和发展小城镇建设看,它开辟了一条新的就业门路。
  发展我国农业科技产业,首要的是要进行革新,即摒弃传统的农用工业概念,划清与农业产业的界限,确认农业科技产业是一种新兴的生产力要素,一种用新的科学思想和现代高技术武装起来的、能适应当今时代发展的新型科技产业。其次要两手抓,一面抓现有企业的改造、提升和扶持,一面抓策划和建立高素质的农业高技术企业,逐步形成我国农业科技产业体系。第三,纳入国家863、火炬和科技成果转化等计划,建议设置国家农业生物工程中心和国家农业信息工程中心。第四,制定政策,鼓励研究院所和高校的科技人员献身我国农业科技事业。第五,相应建立风险投资、信贷融资、孵化中介等,提供多渠道资金来源和良好的软环境。
  如果抓得好,不出十年,一批生机勃勃的农业科技企业将百花争艳于锦绣的华夏大地,他们是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先锋,农业现代化的生力军,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中的强者,八亿农民的功臣。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来信

  让电表走出“暗箱”编辑同志:
最近笔者在下乡调研时,发现电费电价仍是一个热点问题。按说农村电网低压线路整改后电费降低了,收费规范了,为什么群众反映较多呢?原因是电网改造后电的单价虽然降低了,但农户十家八家的电表全部进入统一表箱,表箱天天“铁将军”把门,农民根本看不到自家电表走了多少度,只凭月末的一纸“传票”交钱。再次是电表计数问题。按当地电管部门要求,农民入网电表需由当地所、站统一进行“校对”,校对质量与结果谁来监督?电表计数不准谁来过问,群众心存疑虑在所难免。
  因此,广大农民热切盼望农家的电表从暗箱中“走”出来,置于阳光之下,让农民有知情权、监督权。
  安徽省阜阳市余波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来信

  梁山农产品急需外销编辑同志:
我们鲁西南梁山县是小尾寒羊的主产地,有着悠久的饲养历史。这种羊适应性强,体格大,生长快,出肉率高。现由于本地农民饲养量增加,家门口的市场已经饱和,价格开始下滑。据我们统计,当地农户大约有10多万只小尾寒羊,急需外销。
  另外,我县和周边县市还有大量的中药材:绞股蓝、灵芝、灵芝孢子粉、茯苓等产品,积压在家中。眼下,夏季已到来,此类药材若保管不善,容易发霉生虫,那样农民损失会更大。因此,我们热切希望需要货源的单位和个人前来收购,更希望能和正规的收购单位签订常年供货合同。盼贵报能给予牵线搭桥,解除农民的心头之忧!
  山东省梁山县孙常君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农民研制纳米级产品
本报讯河南省洛阳市农民企业家沈坤照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试验,生产出了纳米级高活性氧化锌,填补了我国的一项空白。
  沈坤照生产的高活性氧化锌粒径小,在50纳米级以下,氧吸附比表面积大,可比普通氧化锌减量1/3—1/2以上使用。该产品还除去了砷、铅、锰、铜、镉等有害物质,纯净率高,达到了食品级和医药级这一难以达到的水平。该项目日前通过了部级鉴定,荣获“民政部科技进步一等奖”,被列为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卫鲁昌赵作建)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武冈重视村级公路建设
  本报讯武冈市地处湘西南边陲,几年前境内交通还非常落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村级公路建设,他们统一思想认识,广泛发动群众投工投资投劳。目前,全市已修筑村组公路428公里,478个村通了公路,有相当部分的农户可把车开到自己的家门口,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的落后状况。(海尔以琳)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诺江镇大棚建档案
  本报讯四川省通江县诺江镇在发展高效经济作物的反季节大棚栽培中,给1200余个大棚普遍建立了档案,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该镇的每个大棚内挂有一张明细卡,标明户主、编号、面积、技术指导人、年产值及棚内栽培品种,背面写明管理情况及长势记录等。
(朱绍元)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编辑点评

  另辟蹊径
  高云才
  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怎么因地制宜规划和发展小城镇?葵涌镇的做法给了我们一些启发,这就是另辟蹊径。
  怎么个“辟”法?大家都在搞“七通一平”,葵涌却搞“只通不平”,于是有了生态开发。仅有理念不够,还要有相应的配套措施。比方:葵涌的“无级”、“无形”、“无圈”,都是创新。有人可能会说,葵涌镇虽在山区,也穷,但靠近大都市深圳,没几个有如此优势。不好比,也不好学。这话听起来有一定道理,但经不起推敲。因为各地有各地的特点,各地有各地的优势,穷有穷办法,富有富招数。另辟蹊径,就是要找出新办法。
  笔者采访过的河南省新县,地处大别山区,可就在这么穷的地方,地方政府依托大别山药材资源的优势,以“药”推进小城镇建设。新县在县城附近建设了一个羚锐制药厂,产值数亿元,企业上了市。羚锐的迅猛发展给新县小城镇建设带来了新的面貌,职工收入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增多,山民生产的药材有地方可卖……新县身边当然没有深圳,但新县以“药”另辟蹊径,最终赢得了新的发展。
  小城镇建设,关键要创新。而创新,又不是口头上说说就能见效的。葵涌发展的经验充分说明,小城镇建设,不仅要有创新的理念,还要有扎扎实实的创新手段。要因地制宜,另辟蹊径。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编后

  谨慎示范
  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究竟该咋调,具体方向是什么?面对纷繁芜杂的市场,大多数农民都感到无所适从。这种情况下,政府既要正确引导,又不能强迫命令。因此,许多地方都采取了示范引路的办法。在结构调整中,政府部门组织力量搜集市场信息和技术信息,干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钟祥市双河镇的做法表明,通过示范,可以改变农民传统的种植观念,向农民传授新技术、新知识,增强农民的市场经营意识,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然而,政府的示范行为越有权威性,越有推动力,就越是要谨慎行事。一些地方,为示范而示范,大搞“示范工程”,还有的发展成为“形象工程”,动辄就“上规模,集中连片”,一搞就是几个规划带。示范工作变了味儿,往往事与愿违,结果进退两难,农民付出了代价,政府失去了信誉。这么折腾下去,再搞什么农技推广,农民还会跟着“示范”走吗?这对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也是不利的。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钟祥双河种好“引路田”
  王华忠欧晓平
  湖北省钟祥市双河镇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不搞主观臆断和强迫命令,全镇党员干部带头租种闲置地,用科技示范,用效益说话,800亩各具特色的“引路田”,衍生出8万亩初见效益的大基地。
  现如今,要搞农业结构调整,这田怎么种?钟祥市双河镇一改传统行政手段,变“喊破嗓子”为“做出样子”,鼓励镇、村党员干部租种闲置土地,种科技示范田,引导农民进行结构调整。他们根据本镇土壤、气候特点和市场行情,请来省、市农业、林业、水产专家,经反复论证后,决定发展银杏、莲藕、花生、土豆产业,并根据党员干部的技术特长分片包村,确定种养项目。到目前,镇、村干部先后租赁闲置土地800余亩,引进了20多个新品种,采用了银杏套植、莲鱼混养、地膜花生等12项新技术。
  收获季节,租种干部又自找销路跑市场,在他们的带动下,全镇顺利调整银杏种植面积3万亩,花生面积3万亩,莲藕面积1万亩,土豆面积1万亩。为确保这8万亩种养基地品种优、生长好、销路顺,镇里在提供种苗、科技指导、市场预测、产品销售等方面实行统筹规划、全程服务,还成立了行业协会、科技服务小分队、市场信息网络站点和农产品销售队伍,使农民减少了后顾之忧。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

  一笔账算醒十万农民
本报记者马应珊
  怎样科学地用好退耕还草的每一寸土地?怎样让农民在调整结构中增加收入?带着这些问题,中共青海省委书记白恩培,深入到民和、乐都两县的5个乡、8个村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了农民致富增收的典型,并用一笔科技致富账,算醒了民和、乐都等县的广大农民。
  72万平方公里的青海省,有880多万亩耕地,其中有2/3的耕地是靠天吃饭的干旱山坡地。脆弱的高原生态,严重制约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影响着农民的收入。加上这几年来,到处挖虫草、挖药材、挖发菜、乱淘金,从“三江源”头到河湟两岸,土地、草原千疮百孔、沙丘滚动,使高原生态受到了严重破坏。为了遏制生态退化,去年,青海省退耕还林还草38万亩。
  为了让农民重新认识脚下的土地,5月10日至11日,白恩培同志带领省农口部门和州、地、县、乡、村干部及部分农民,来到民和县马场垣乡香水村农民周鹏养羊基地,现场给大家算了一笔账。这里的每亩耕地最高产量亩产小麦400公斤,每公斤小麦1.2元,共计480元,除去农药、化肥、种子、浇地水费200元,每亩地净收入只有280元,而周鹏把种粮改成种草,每亩地产草量可养活4只羊,每只活羊按市场价可卖到350元,4只羊可收入1400元,相当于种3亩多小麦的收入。
 1998年,周鹏从甘肃畜牧科学院购进了18只小尾寒羊,每只成年母羊,年产羔2次,一次可产3到5只,而且育肥迅速,一年毛重可达50多公斤。3年来,周鹏养殖的小尾寒羊已发展到340多只,出栏256只,收入达10万元,大发了“羊财”。周鹏的做法,为用好退耕还草的土地,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一个范例。5月11日和5月14日,白恩培分别召集全省各州、地、县主要领导到民和、乐都召开现场会,认真研究调整产业结构、农民增收问题,并向全省提出了大力发展养殖业,科学地用好每一寸土地,使农村畜牧业形成产业化,加快实现农民增产增收的发展目标。
  目前,全省申请贷款发展养牛、养羊的农民已达10多万人,调整种植结构、科学养殖,已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经济观察

  小城镇引来真凤凰
  ——深圳葵涌镇生态走廊开发扫描
  刘继生时红伟
  最近,台湾盈冠发展有限公司与深圳葵涌镇政府正式签约,投资1亿元人民币在这里建厂。盈冠是全球有名的跨国公司,公司副总裁施政告诉笔者,为选址,他们已经走了大陆十几个地区,看过100多个地方,之所以选择葵涌,是被这个小城镇优美的生态环境所吸引,对这里的开发模式比较满意。
  生态科技
  葵涌镇依山傍海,环境宜人。这里,30多公里长的海岸线,103平方公里的土地中,有80%是山地林海;可利用的山地、平地、海滨超过40平方公里。由于诸多原因,直到1988年,这里的经济发展仍然十分缓慢,招商引资更是困难。
  1999年初,刚刚走马上任的镇党委书记田夫召集镇里一班人,调查研究,最后提出了一个新的发展概念:发展生态科技。
  为什么呢?田夫回答,因为落后,葵涌的山山水水保存完好,为发展高科技产业“预留”了空间。如果让高新技术与优美的生态有效叠加,充分挖掘利用现有的后发优势,走高新技术产业与生态环境相结合的道路,将这里建成一条高新技术产业走廊,不就是一条新的超常规发展之路吗?
  实践证明,田夫的一番话是很有道理的。
  “无”中生“有”
  美好的生态是一笔无价资产,怎么利用这笔资产创造新的财富,还需要动脑筋。葵涌在建设和发展的实践中,创造出了一个模式:“无”中生“有”。
  ——“无级”:这里没有传统开发区的行政级别,没有开发办公室,也没有一个专门的工作人员,彻底消除了僵化的行政管理束缚;
——“无形”:不像传统工业区那样搞大规模土地平整开发,搞“七通一平”,而是不推一座山,不填一寸海,在不破坏原来地形地貌的前提下,依山就势而建,保证工业文明与自然生态的和谐;
——“无圈”:不圈定开发范围,不明确地界限定,预留充分的可持续发展空间,为让大企业把“根”留住打下坚实的基础,最终形成规模效应。
  这样发展,难道是政府真的“放羊”了吗?不。葵涌的“三无”,并非放任自流,不闻不问。政府部门十分重视自己的职责,让生态走廊开发真正做到“三有”:一曰“有规划”,将上百平方公里的生态走廊规划成产业园区、科研园区、教育园区、生活园区等几个相对清晰的功能地带;二曰“有服务”,企业所需的一切服务,都由相关政府职能部门以最高的效率提供帮助;三曰“有导向”,只允许那些科技含量高、符合环保的项目入住,有污染的项目一律拒之门外。
  绘出一片锦绣
  梧桐栽就凤凰来。葵涌镇一流的环境,一流的设施,一流的服务,吸引来一批又一批高科技项目。
  深圳绿鹏公司投资2亿元,开发了转基因牛繁育基地;深圳比亚迪公司投资5亿元,签订了45万平方米的项目用地合同;三九集团投资6000万元,引进德国全套铝质软管生产线。仅1999年,就有26家中外企业在这里安家落户。2000年,葵涌抓住各类招商会、洽谈会等机遇,采取多渠道招商形式,使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涌进生态走廊。中山大学绿色农业与生态教育基地、清华大学远程信息化教育、美国硅谷无痛苦戒毒药生产技术等具有重大影响的高科技项目纷纷落户。由美国华裔科学家建立的留学生创业园引来的3个高科技项目,合计投资1亿多元。最近,镇政府还收到加拿大、日本等国的投资咨询电子邮件300多封……从1999年到现在,葵涌先后引进高科技项目72个,累计引进外资17亿元。今年头两个月,葵涌工业产值达3亿多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45%。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葵涌镇高新技术产业生态走廊在全国数不胜数的小城镇建设中崭露头角,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展示出新的魅力。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

  河南平顶山市新华区滍阳镇北滍村青年卢金岭在该区农村信用联社的大力扶持下,建起高科技果蔬示范园,引种的无土栽培“伊丽莎白”、“美丽”、“鲁厚”等8个优良品种喜获丰收,亩产达3000多公斤,经济效益可观。
  刘迎旭宋汝阳摄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

河北省饶阳县是名特优蔬菜繁种基地县,该县推广培育新品种40多种,面积16.5万亩,葡萄、芦荟等名特优产品走俏城乡。图为客商在大棚内查看蔬菜长势。王元套摄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莱州草艺打国际牌
  本报讯前不久落幕的89届中国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上传来喜讯:山东莱州工艺品集团送展的近千个花色品种的草编工艺品在展会上受到美、英、意等30多个国家客商青睐,并一举拿到了150万美元的首笔市场订单,居国内同类产品一次交易之冠。
  莱州民间草编工艺品有长达1500余年的历史。近年来,该市不断促进传统工艺品的创优、创新,在以传统工艺为主导的基础上,开发出柳、竹、藤工艺品及玩具、纺织品等产品新品系,发展起30个大类、4000多个花色品种。(潘书民)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

湖北省襄樊市李功成承包了3000亩荒坡地,投入150万元进行综合开发。今年小麦喜获丰收,产量可达18万公斤。图为李功成正在机收小麦。张广宇崔瑞波张新华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