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5月9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

  山东省大力加快高速公路建设,目前通车运营里程居全国之首。图为正在紧张建设的莱(芜)新(泰)高速公路,将成为鲁中地区又一条快速通道。孔祥文摄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

  灯具、插头插座质量隐患严重
  抽样合格率均不足三成
  本报北京5月8日讯记者原国锋报道: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日前公布了该局今年第一季度对固定式灯具、插头插座的抽查结果。结果显示,固定式灯具和插头插座质量隐患严重,抽样合格率均不到三成。
  在北京、上海、广东的3个大型灯具批发市场共抽查了79家企业的79种产品,产品抽样合格率仅为26.6%。其中,北京市场上抽查的20家企业的20种产品,只有1种合格。抽查发现产品不合格的项目主要有:电子镇流器线路中缺乏保护装置,导致灯具耐久性能较弱;导线截面小于标准规定以及绝缘材料耐热性能不合格,容易造成导线烧毁,引发火灾事故;另外,一些产品的防触电保护也不合标准。
  在抽查的93种插头插座中,仅21种合格,抽样合格率为22.6%。其中,固定式插座37种,合格17种,抽样合格率为45.9%;插头20种,合格3种,抽样合格率为15%;转换器25种,合格1种,抽样合格率为4%;移动式插座11种,全部不合格。
  有关专家提醒消费者,购买时一是要认品牌,一般来说,大、中型企业质量比较可靠;二是查标识,看产品是否有安全认证标志、详细的生产厂商或供应商的地址;另外,购买插头时还要注意圆柱形插头已被淘汰,不能购买。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

  谱写西进壮志歌
  ——记青岛红星化工集团董事长兼党委书记姜志光
  本报记者孙海涛宋学春
  4月25日,刚刚从日本考察归来的青岛红星化工集团董事长兼党委书记姜志光在青岛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记者问:你一年在家住多长时间?他说:一年在青岛2个月吧,我没有仔细算过。而职工们则告诉记者,姜志光一年至少300天在外面。10年了,年年如此。
  (一)
“哪里有红星的企业,哪里就是我的家。”10年来,姜志光带领“红星”的职工走出青岛,进军西部,在贵州、四川、陕西、重庆、湖北等地办起了一个个子公司,走出了一条“东西部结合,优势互补,双脱困,齐发展”的“红星之路”,不仅使原来亏损的企业摆脱困境,发展壮大,而且为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991年,青岛“红星”这家具有40年化工产品生产历史、全国重点无机盐化工企业面临生死抉择:三大支柱之一的铬盐系列产品因城市建设需要,由市政府决定停产。企业300多名职工下岗,年销售收入减少2000多万元,资金运转困难,生产经营陷入困境,由赢利大户成为亏损大户……这一年,企业亏损1000多万元,在职的3000多名员工面临前所未有的“饭碗”危机。
  时任总经理的姜志光和班子成员冷静地分析情况:“红星”远离原料产地,企业赖以生存的主导产品碳酸钡每年需重晶石和煤炭10万吨,每吨矿石在原料地为100元左右,运到青岛高达300元左右。倘若到原料地建厂,仅原材料一项每年就可减少支出2000多万元,而且水、电、劳动力价格也相对低廉。而我国的钡盐、锶盐矿藏主要分布在青海、贵州、四川、福建等省区,“红星”完全可以凭借人才、技术、管理上的优势,在西部发出光辉。
  迁厂到原料基地!1991年,姜志光和建厂考察小组穿行在青藏高原,贵州、四川的崇山峻岭和福建的武夷山区,半年行程5000多公里,走遍了十六七个矿区,掌握了整个西部地区钡、锶盐矿藏的大量第一手资料。
(二)
  1992年初,姜志光代表企业党委提出
  “西进发展”战略,并在职工代表大会上表态:到西部建厂风险大、难度高,我去干!就是拼命也要带领职工杀出一条生路。后来,“红星”人把这次职代会称为企业的“遵义会议”。
  (二)
  1993年7月,姜志光带领红星集团的40多名职工,驻扎到素有“火炉”之称的重庆铜梁县安居镇。作为总指挥,他与施工人员同吃、同住、同劳动,每天平均睡不到6个小时。转炉是整个企业的关键岗位,产品质量、能源消耗等多项指标与这一岗位有直接关系。为了帮助职工提高技能,姜志光跟班操作。一次,他观察炉内情况,由于靠转炉口太近,突然,煤粉夹着火苗喷出炉口,聚精会神的他还来不及反应,就被扑倒在地,浑身上下全部变成黑色,眉毛也被烧焦了。在试车的最后阶段,由于过度劳累,姜志光病倒了,连续3天高烧不退。为了保证关键时刻万无一失,他不顾众人劝说,拔下吊针,又回到试车现场,整整坚持了两天两夜,直到合格产品生产出来。重庆铜梁红蝶锶业有限公司是红星集团在大西南建立的第一个企业。
 1995年6月,红星集团公司又在碳酸钡产品的主要原料重晶石的产地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组建了镇宁红蝶钡业有限公司。在贵州的大山里建厂,其生活条件可想而知。姜志光与十几名职工挤在一间大教室,床就是设计桌,困了打个盹,醒来接着干。为了掌握转窑规律,姜志光在炉台一呆就是6天6夜。一天夜里,他太困了,坐在地上倚着墙睡着了,手里还拿着没吃完的半个馒头。
  在姜志光的带领下,陕西省安康地区平利县的利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了,重庆大足县红蝶锶业有限公司投产了,贵州镇宁红蝶钡业公司二期扩建完工了、三期投产了。陕西省紫阳县和湖北省谷城县的“红星”子公司也成立了……他说:“我最大的心愿,是让东西部‘红星’人都过上好日子。”
  (三)
红星集团在西部地区建的厂,每年不但带给当地几千万元税金,还带动了西部地区的采矿、运输、三产等行业,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取得了数亿元的经济效益。
  镇宁红蝶钡业公司投产当年,镇宁县就在贵州省率先摘掉了贫困县帽子。如今,公司上交的税收占全县财政的1/2。目前,这个企业和矿区的860多名职工,年收入逐年增长10%,去年人均已超1万元,因而在当地就有了“一人进红星,全家齐脱贫”、“两人进红星,全家奔小康”的说法。
  重庆铜梁、大足两县改建、新建的红蝶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在国内外同行业中居领先地位,其中铜梁锶业公司去年实现利税3097万元,大足锶业公司实现利税3912万元,产品从质量、价格、品牌、售后服务评价,成为亚洲“锶王”。
  与此形成对照的是,作为一个大集团公司的董事长,姜志光经常穿着工作服,出差在外经常吃大排档,接待外国客商时,也不住豪华宾馆。当地县委、县政府领导看不过去,提出县里掏钱,让他住得好一点,他婉言谢绝。
  (四)
  “红星”人在西部建设企业时,高度重视环境保护,他们投入巨资,使企业全部实现了“三废”达标排放目标。5家企业都获得“花园式工厂”称号。记者走进镇宁的红蝶厂区,见到的是绿树成荫、草坪如茵、花圃飘香、喷泉吐练,而不见粉尘,没有异味,让人不敢相信这是生产碳酸钡的工厂。
  镇宁县的同志讲:“‘红星’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带来了思想观念的变化。铜梁县召开全县三级干部会议,县委高度评价红蝶公司和姜志光,称红蝶公司是全县工业的楷模,姜志光的拼搏奉献、苦干实干精神值得全县干部学习。贵州镇宁县、重庆大足县也相继开展了向姜志光学习活动。1999年,贵州省授予姜志光“劳动模范”称号。
  “红星”之光,闪烁在西部,照亮了东部,东西交相辉映,同放异彩。通过跨地区经营,红星集团共盘活存量资产近亿元,事业日益红火起来。企业总资产由1990年的7000万元,发展到目前的5.75亿元。年销售收入由1.2亿元发展到目前的9.3亿元。实现利税由948万元,发展到目前的1.4亿元。(附图片)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

  信息产业将实现跨越发展
国家计委强调信息化建设要应用主导、面向市场
本报讯记者费伟伟报道:“十五”将成为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时期,我国将按照“应用主导、面向市场、网络共建、资源共享、技术创新、竞争开放”的发展思路,坚持以网络化促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主要目标是信息产业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20%以上,到2005年市场总规模比2000年翻一番。这是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日前在京举行的一次国际会议上披露的。
  曾培炎指出,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着力做好三方面工作。第一,在全社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强化公共信息资源共享。实施一批信息化重大工程,推进政务、金融、外贸、广播电视、教育、科技和公用事业等领域的信息化进程,并进行社区信息化的试点。加快电子认证、现代支付系统和信用制度建设。第二,加强现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高速宽带网,重点建设宽带接入网,适时建设第三代移动通信网,进一步提高电话普及率、有线电视普及率和上网普及率。强化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第三,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重点推进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高性能计算机、大型系统软件、超高速网络系统、新一代移动通信装备和数字电视系统等核心信息技术的产业化。
  曾培炎强调,发展网络经济,推进信息化,离不开好的宏观环境。国家计委将从管理体制、市场机制、法律环境、人才战略等方面创造良好条件。一是加快信息化管理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二是加快信息化立法进程,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三是推广普及计算机和网络教育,加强信息化人才培养。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

  “五一”全国客运秩序良好
  民航客运量同比增长1%,道路、铁路同比分别下降13.8%和2.2%
  本报北京5月8日讯记者王政报道: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全国道路运输生产进展平稳。据交通部公路司不完全统计,7天中全国道路运输企业共完成客运量2.75亿人次,比去年“十一”期间增长9.56%,比去年“五一”期间下降13.8%。由于运输工作组织有序,运力充足,各旅游景点和客流高峰地区未出现旅客积压的情况。
 本报北京5月8日讯记者白天亮从民航总局获悉:5月1日至7日,民航共执行航班17378班,比上年同期增长13.7%;提供座位数2562878个,比上年增长9.3%;旅客运输量172.4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17840人,增长1%;平均客座率为67.3%。
  本报北京5月8日讯记者王政今天从铁道部假日旅客运输办公室获悉:“五一”黄金周期间,铁路共发送旅客2653万人次,同比减少59.7万人次,下降2.2%;其中发送直通旅客610.1万人次,同比减少6.2万人次,下降1.0%。1日至7日,全路共开行临客1248列,比去年同期增加283列,增长29.3%。由于运力安排较为充分,重点景区如泰山、黄山、武夷山、庐山、井冈山、张家界、桂林等地,没有出现客流积压。这说明今年黄金周期间铁路运输组织工作比较平稳有序,旅客出行安排也更加成熟。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

秦皇岛港一季度生产形势喜人
本报讯秦皇岛港口紧紧抓住煤炭调进这一关键环节,合理安排车流,一季度生产形势喜人,港口吞吐量完成二千五百四十五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多完成四百一十九万吨,为今年港口吞吐量超过亿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张利民)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

东平建成活扳生产基地
本报讯素有中国五金制品行业“排头兵”之称的山东东平工具总厂,大规模引进国内外资金和技术,建成我国最大的三扳产品生产、出口基地。最近,该厂投资一千五百万元,又一举建成年产五百万把产量、国内最大的活扳生产基地。(张军加顺)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

韶广段电气化改造工程开通
本报讯由中铁电气化工程局负责施工的国家“九五”重点建设工程、京广线韶(关)广(州)段电气化改造工程日前建成开通。韶广段设计时速为一百二十公里,改造后运输能力由原来的一千六百万吨提高到四千二百万吨。(王健赵刚)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

广州地铁江南西站施工顺利
本报讯由中铁十六局施工的广州地铁二号线江南西站施工进展顺利,主体工程已提前完工。江南西站全长一百八十二点三米,主体结构总宽度为三十四点八米,总建筑面积一万零八百五十平方米,是广州地区首座采用暗控法、铺盖法施工的地铁车站。(成海忠李爱军)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

“中植金智杯”征文揭晓
本报讯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和上海中植金智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二十一世纪银行家论坛“中植金智杯”征文评选活动日前揭晓,共有三十篇论文获奖,总奖金额为六十六万元。征文内容涉及宏观金融政策、金融监管、银行体制、信贷管理、金融创新等。(李丽辉)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

“邦捷”保洁油烟机获认证
本报讯山东寿光洁宝科技电器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专利产品——“邦捷”风幕保洁油烟机日前获国际风联世界“蓝天杯”标志认证。该产品根据空气力学和流体力学原理,创造性地采用风幕保洁不沾油、空气墙阻断油烟外溢、叠加风源、S型叠式滤油网栅、屏幕数字储存等十多项专利技术,属于新一代节能、环保产品。(董宜昌)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

德马吉公司青睐中国市场
本报讯著名跨国公司德国德马吉公司(MG)近日在北京举行媒体恳谈会。德马吉公司十分看重中国市场,并在上海设立了工厂和培训中心,同时准备在西安设立工厂。据悉,德马吉公司以其精良的数控机床产品闻名于世。(高云才)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

  金融监管加强交流与合作
  本报北京5月8日讯记者刘韬报道:由中国证监会主席周小川召集,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保监会日前召开了第二次监管联席会议。
  据悉,会议就金融监管工作的形势和面临的任务进行了讨论,并就监管工作中需要配合的有关具体问题进行了磋商,对有关监管政策进行了协调。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

  上海即将举办APEC贸易部长会议
  本报北京5月8日讯记者刘韬从外经贸部获悉,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贸易部长会议将于6月6日至6月7日在上海举办,此次会议是在我国举行的第一场APEC部长级会议,它拉开了今年中国主办APEC会议的序幕。
  据外经贸部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介绍,今年APEC会议的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并围绕这一主题拟定了三个分主题。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

  百家企业联合发出生产“放心粮油”倡议
  本报北京5月8日讯记者杜海涛从中国粮食行业协会获悉,为保证粮油食品质量安全,抵制假冒伪劣,在中国粮油行业协会日前召开的“十五”粮油工业发展论坛上,湖南金健米股份有限公司、郑州金苑面业有限公司、山东龙丰集团等100多家企业联合向全国粮油加工企业发出“生产‘放心粮油’,对人民健康负责”的倡议书。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经济视点

  东方之珠浴火升华
——香港经济生机再现
本报记者田俊荣陈少波
  香江风采依旧
  美丽的维多利亚湾畔又添盛事。5月8日,全球近700位政经翘楚、商业领袖云集香港,出席2001年《财富》全球论坛,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开幕晚宴上作了重要演讲。一时间,世界再度聚焦香江。
  香港获得《财富》论坛东道主地位并非偶然。
  一年一度的《财富》论坛被称为“世界经济奥林匹克”,其选址十分苛刻,一般选择在全球经济最具活力的地方举行,以利于工商巨擘们“激荡脑力”、“激发新思维”。《财富》论坛的新世纪首次年会在香港举办,无疑是对香港经济发展的最好肯定。的确,经历亚洲金融风暴洗礼后的香港经济,又一次以自信的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
——2000年,香港经济增幅高达10.5%,这是近13年来香港的最高增长率,也是亚洲乃至全球的最大增幅。以总量计算,2000年香港创造的货物和服务已超过了1997年金融风暴前的水平。这一切,都表明香港经济出现了全面复苏的强劲势头。特区政府预计,香港经济今年会有4%的增长,未来数年仍将持续增长。
  ——进出口贸易大增。统计显示,2000年香港整体进出口货值同比增长了15%以上。
  ——作为重要支柱产业的旅游业又现昔日火爆景象。2000年访港游客达130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刷新了1996年创下的历史最高纪录。
  一位经常来港的北京商人告诉记者,1997年他在香港的饭店吃饭时,偌大的饭店往往只有一两个食客,缩在角落里,安静得可怕。如今,几乎每家饭店都是门庭若市,闹语喧嚷。从国际社会的评价中,也能折射出香港可圈可点的经济复苏成就。国际权威评级机构标准普尔日前已宣布,将香港三项主权信贷评级调高至亚洲金融危机以前的A+评级,使这三项评级恢复到了历史高位。
  走出金融风暴的阴影
  3年多前,香港庆祝回归的喜庆气氛尚未消散,亚洲金融风暴便黑云压城。以美国对冲基金为首的国际金融“大鳄”疯袭香港,恒生指数几天之间就从16000多点狂泻至6000点,股市濒临“崩盘”!金融、地产、贸易、旅游四大支柱产业悉数“挂彩”!整体经济甚至出现了多年未有的负增长!在这关键时刻,以董建华为首的特区政府力挽狂澜,在中央政府的坚定支持下,采取了一系列果敢措施,牢牢地遏制住了经济下滑——特区政府打破自由市场经济政府不干预的所谓“常规”,动用1100多亿港元的外汇基金,入市收购部分本地股票,捍卫香港股市,捍卫联系汇率制度。此举让屡屡得手的索罗斯第一次尝到了失败的滋味。到今年4月,仅32个月,特区政府就回笼了这笔入市资金,而且还持有等值的股票。加大公共工程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特区政府与迪斯尼公司达成协议,斥巨资224亿港元合作兴建香港迪斯尼乐园,第一期工程将在2005年启用。预计未来40年内,将为香港带来1480亿港元的经济效益和数以万计的就业机会。此外港府还积极修建、扩建地铁、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
  退还税收,冻结收费,纾解民困。特区政府退还了1997至1999年度应缴纳的利得税、薪俸税及物业税的10%,总额达85亿港元,惠及125万纳税人。同时还继续冻结了政府部门向市民提供的服务收费。
  疏堵结合,推行金融改革。疏,即提高效率,刺激投资,增强金融中心的魅力。堵,即堵塞漏洞,加强监管,防止过度投机炒作。疏和堵的对立统一,实质上就是开放与管理的对立统一,贯穿于香港金融改革的全过程。
  特区政府还志存高远,顺应全球“知识经济”的大潮,积极提升创新科技和高增值产业在经济体系中的比重——总投资140亿港元的数码港发展计划启动了。该计划将推动香港成为国际信息科技中心,并有助于香港向高附加值的产业升级。富有特色的创业板市场启动了,为成长性良好的新兴高科技企业新辟了融资渠道。守得云开见月明。到1999年第二季度,香港经济终于结束了连续5个季度的负增长,取得1.1%的增长。拐点出现了,香港走上了复苏之路。
  值得一提的是,在香港最困难的日子里,中央政府的援助之手一直没有放开过。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成为香港战胜金融风暴的有力后盾。旅游业是香港最早从金融风暴中“醒来”的支柱产业,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内地放宽访港游客限制,增加了访港游客名额。凡此种种,举不胜举。
  是否从此“雨过天晴”?
  说香港经济从此“雨过天晴”恐怕过于乐观,权威人士认为,目前至多处于“阴转多云”的阶段,走向全面振兴还有待时日。如今,香港经济的复苏动力主要来自依赖外部因素影响的出口贸易和旅游业,内部需求比较疲软,这就决定了其经济复苏有一定的脆弱性和滞后性。失业率居高不下。经济结构未能实现根本调整,创新科技产业和电子商务等尚处于起步阶段,短期内恐难充当带动香港经济成长的火车头。这些因素都是香港经济未来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不可小觑。
  香港需要出席《财富》论坛的工商巨子们为其号准脉搏,校正经济发展方向。
  香江静静聆听着来自《财富》论坛的声音。
  (本报香港5月8日电)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

  廊坊成为国内外客商投资热土
  利用外资增长幅度居河北省第一
  本报讯记者夏珺报道:河北省廊坊市近年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使全市的招商引资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成为国内外客商投资的一方热土。去年共签约外资项目88个,总投资7.44亿美元,签约内资项目总投资90亿元人民币,实际利用外资和省外资金增长幅度居河北省第一。
  廊坊市毗邻京津,素有“北京的走廊、天津的街坊”之称。近年来,廊坊市委、市政府从廊坊的区位优势出发,确定了“科教开放兴市、项目人才带动”的发展思路。在项目建设中,把高新技术产业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对外招商瞄准世界500强和跨国集团,对内招商面向中央部委和全国科研院所。为了给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多种融资渠道和试验场所,廊坊市把燕郊信息产业园、中科院(廊坊)科技园、周林生物工程园、海外学子创业园和国家外专局引智园等作为“孵化器”,为高新技术项目研究开发提供配套设施,并设立高科技产品开发风险基金,每年从财政收入中拿出一定比例资金,通过借款、入股等方式,支持国内外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研究开发高新技术产品。目前,廊坊市已拥有省里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70家,高新技术产品210多种,去年高新技术产业技工贸总收入达71亿元。
  在对外开放中,廊坊市不断拓宽领域和视野,将农业、三产及公路、城建等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吸引外资的范围。目前,已建成中韩农场、福成养牛、中德华安、华美粮油等一批市场前景好的项目,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