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5月16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江泽民主席会见文莱苏丹
  指出两国之间开展的许多友好合作项目进一步加深了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本报北京5月15日讯记者吴绮敏报道:国家主席江泽民今天中午在中南海会见文莱苏丹哈桑纳尔·博尔基亚,宾主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谈。
  江泽民说,中文建交十年来,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里的关系都有较大的发展。两国之间开展的许多友好合作项目进一步加深了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去年文莱成功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今年的会议将在上海举行。中方愿学习文方的经验,把今年的会议举办好。
  博尔基亚感谢江泽民主席的会见以及中方对他热情友好的接待。他说,文莱与中国有着悠久的友好交往历史。十年前两国建交后,双边关系发展得非常好,最近又扩大了在农业、教育等领域里的友好合作。文方愿尽最大努力,全力支持中国成功举办今年在上海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参加会见的中方人员有人事部部长张学忠、外交部副部长王毅、农业部副部长万宝瑞、外经贸部副部长安民等,文方人员有苏丹特别顾问兼内政部部长伊萨、苏丹私人秘书纳瓦威、文莱驻华大使阿斯玛里等。(附图片)
五月十五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北京中南海会见文莱达鲁萨兰国苏丹博尔基亚。 新华社记者李学仁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江泽民主席与文莱苏丹共同会见出席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峰会代表
本报北京五月十五日讯记者吴绮敏、单向前报道:今天上午,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和文莱苏丹哈桑纳尔·博尔基亚在人民大会堂共同会见出席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部分代表,与他们一一握手,并同他们合影留念。
参加会议的亚太经合组织二十一个成员的代表团团长以及部分特邀代表和国际组织代表参加了会见。
陪同会见的中方人员有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曾庆红、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王忠禹、人事部部长张学忠等;文方人员有内政部部长伊萨、工业和初级产品资源部部长拉赫曼、外交部常务秘书林玉成等。


第1版(要闻)
专栏:

  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共促亚太地区发展繁荣
——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上的讲话
(二○○一年五月十五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
苏丹陛下,
女士们,先生们:
去年11月,在文莱斯里巴加湾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上,我与文莱苏丹陛下共同倡议召开一次亚太经合组织高峰会议,重点讨论推进新世纪亚太地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问题。
  今天,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的官员、企业家和教育学术界专家会聚北京,就这一重要课题共商对策,探讨合作。这对促进亚太地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很有意义。我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各位代表表示诚挚的欢迎!
  人类已经迈入了二十一世纪。世界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世界多极化曲折发展,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发展快速,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也在加快,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人类面临着新的挑战,更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
  在新世纪里,人类的发展事业究竟如何向前迈进?这是摆在世界各国人民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千百年来,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不断发掘地球上的各种资源,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物质财富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物质资源的直接占有。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而人类智慧和能力的发展决定着对物质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自身能力不断发展,显示出越来越大的力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物质资源作基础,更需要人的知识和能力作支撑。当今世界,人才和人的能力建设,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人类有着无限的智慧和创造力,这是文明进步不竭的动力源泉。开发人力资源,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已成为关系当今各国发展的重大问题。
  社会的不断发展,为充分发挥人的能力打开了广阔前景。人类不断创造新的文明成果,而文明进步特别是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又为人类本身的发展不断创造新的条件,提出新的要求。每一次技术发明和运用,在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都为人的能力提高带来新的推进。当今蓬勃发展的新科技革命,对人类自身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更为深刻广泛。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学习和交流打破了过去的时空界限,为人类能力的提高和发挥作用带来了新的空间。知识不断更新,科技不断突破,经济不断发展,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要、这样紧迫。
  同时必须看到,人力资源并不是有了一定数量的人口就能自动生成的,而是需要去开发和建设。近年来,很多国家采取积极措施,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和能力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然而,总体来看,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与现实发展的需要还很不适应。人才短缺问题普遍存在;国际人才竞争存在很多不合理不公正现象;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上的差距不断拉大,发展中国家人才流失严重。这些问题不切实解决,必将影响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
推进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需要各国加紧工作,也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为此,我就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提出以下五点主张。
  一、树立发展新理念,加紧人力资源能力建设。要充分认识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的意义,把它放在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把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作为亚太经合组织交流合作的重要领域,作为扶助发展中成员经济增长,缩小南北差距,促进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抓住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明确目标,认真规划,精心组织,动员各方面的力量,提高人力资源开发的质量,加大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力度,为新世纪亚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和有力保证。
  二、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教育是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基础,学习是提高人的能力的基本途径。要通过政策指导和舆论引导,营造尊师重教、求知好学的社会氛围。加快社会化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立广覆盖、多层次的教育培训网络。鼓励人们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终身学习,拓展与更新知识,提高素质,增长才干。
  三、普及信息网络,优化学习提高手段。信息网络技术,对促进人们的学习和工作,提高劳动者素质具有重要意义。要把开发利用信息网络技术,作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重要手段,制定推广计划,采取有效措施,创造条件普及信息网络,发展远程教育。提高上网人数比例,扶持弱势群体提高发展能力,使更多的人从信息网络技术中受益。发达成员应为发展中成员缩小“数字鸿沟”提供帮助,为它们加快信息网络设施建设,开展信息网络技术培训,共享知识资源,提高劳动者素质作出努力。
  四、弘扬创新精神,培养青年人才。培养人们的创新能力,是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根据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科技进步的发展要求,把培养创新精神,开发创新能力,作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积极加以推进。特别要注意培养青年人才,创造条件使他们脱颖而出。促进他们学习交流,鼓励他们开拓进取,支持他们创新创业。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公正公平的竞争秩序,为人才的成长和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五、坚持互利互惠,加强交流合作。进入新世纪,亚太地区各国各地区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在亚太经合组织框架内,增加人员往来,加强信息交流,形成有利于各方的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机制,应成为组织内具有实质意义的合作内容。发展中成员自己要努力,同时按照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开展合作也十分必要。希望发达成员从财力、物力和技术方面支持发展中成员,加快发展中成员的人力资源能力建设。这不仅有利于发展中成员的经济社会发展,也有利于本地区早日实现共同繁荣。
  中国政府十分重视人才培养,提出并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倡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把开发人力资源作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坚持优先发展科学教育事业,推进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改革人事制度和劳动就业制度,努力为各类人才发挥作用创造条件和环境,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水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中国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仍然是发展中国家。我国的人力资源开发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中国正在积极实施人才战略,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努力形成人力资源优势,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支持。我们愿进一步加强同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的交流合作,努力为亚太地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女士们、先生们,新世纪伊始,我们登高望远,共同研讨人力资源能力建设这一关系未来发展的重大课题,大家有一种共同的感觉,就是对世界的未来,我们肩负着共同的责任。尽管亚太地区各国各地区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不同,但开发人力资源、促进发展繁荣的愿望是相同的。只要我们本着相互尊重、共同发展的精神,求同存异,加强合作,就一定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祝愿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各位。(附图片)
  5月15日,为期两天的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图为江泽民主席发表讲话。 新华社记者马占成摄


第1版(要闻)
专栏:特快专递

  三峡千余移民前往江苏落户
  本报重庆5月15日电再看一眼故土的山,再喝一口故乡的水,重庆云阳故陵镇221户1024名农村移民,今天分乘“江渝8号轮”和“江渝11号轮”穿过三峡,前往江苏省如东县安家落户。
  今年是三峡外迁移民任务最重的一年,计划重庆市外安置4万人。这涉及到11个省市近百个县(市),并且必须在9月1日前全部安置到位,以不误农时和就学。目前4万名外迁移民的对接工作已完成,迁入地的移民房屋正紧张建造。
  云阳县是三峡库区中外迁移民最多的县,计划外迁3.6万人。这次千名移民外迁,是这个县出市外迁规模最大的一次。移民的行李搬运从12日就开始进行,14日下午6时许,“江渝8号轮”和“江渝11号轮”顺利起锚离岸。号称“三峡第一搬”的今年首批千名移民,将于18日中午抵达江苏南通港,再乘车分赴如东县各安置点。(范伟国张国勇)


第1版(要闻)
专栏:

  咱们工人有力量
——全总实施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述评
本报记者袁建达
一项新的体现我国工人巨大力量的活动正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这就是由全国总工会实施的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
  建立创新工程的管理和激励机制
  时间追溯到1999年12月。为了认真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充分发挥广大职工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国总工会决定,紧紧围绕国家改革和发展的重点任务,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这项工程的内容,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把增强企业科技开发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作为主攻方向,把解决企业发展难点、实现企业扭亏增盈等问题作为重点,紧紧围绕创新技术、加强管理、提高质量、增加效益、搞好服务等内容,引导和组织职工为推进企业发展建功立业。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尉健行要求全国各级工会按照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要求,坚定不移地推动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指导方针的贯彻落实,动员和组织广大职工以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为重要载体,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鼓励职工立足本职,学赶先进,争创一流,多做贡献。
  全总的这一重要举措受到了各地党政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许多省市召开了动员大会,对实施这项工程进行了部署和动员。有些省市还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党政领导同志出任组长。全国有19个省市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意见和方案,建立了创新工程的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
  创新工程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全总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具有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全国职工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和提高岗位技能的活动蔚然成风,技术大练兵、大比武活动呈现热潮。去年参加计算机学习应用普及活动的有1000多万人,参加全国电焊工大赛的有近百万人,出现了争当创新能手、技术明星、技术项目带头人和“智多星”的可喜景象。
近年来,全国有400万人通过交流会、报告会、培训等方式参加了创造学的学习和培训。全国总工会在湖北省宜昌市、河北省秦皇岛市等地建立了创造学培训基地,仅去年一年就为各地培训了近3万人。
  随着我国改革力度的加大,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完善,公有制形式的多样化和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就业方式的日益多样化,工会工作的领域、重点、对象、方式等也随之发生更加深刻的变化,工会既面临着更加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全总适时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充分体现了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指导方针,顺应了广大职工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功立业的迫切要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创新工程显示蓬勃活力
  群众性的经济技术创新工程开展时间不长,却受到职工的广泛欢迎,并已取得显著成效,呈现出一派蓬勃生机。
  首钢总公司突出活动的群众性,着力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他们对职工进行知识培训、业务培训、技术培训,鼓励职工努力学习一门新知识、掌握一门新技能、应用一项新技术、推广一项科技新成果。他们还通过“创最佳活动”,激发职工学技术、学业务的热情,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开滦集团公司的活动重点是降成本、增效益。他们一抓“三结合”选题攻关活动,二抓二级单位技术创新效益工程。去年集团公司确定的50项重点科技项目,创造效益3000万元;节电技术改造工程93项,创效益5000万千瓦时。
  齐鲁石化公司结合这家特大型石化企业的特点,提出了抓好三项工作、开展三大活动、实现四大目标的群众性创新“三三四”系统工程,努力把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落实到车间、班组,坚持向基层深化,向全员延伸,产生了显著效果。近年来,公司每年都产生近千项技术创新成果,目前获国家级奖励技术成果11项、省级和中石化级成果134项、技术发明奖13项。公司连年完成中石化利润指标。
  上海市第一百货商店股份有限公司在实施创新工程中,从财贸企业的特点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了“爱心献顾客,服务创名牌”的活动,形成了一批具有时代特征、企业特色、商品特点的服务品牌,如摄像机小博士——李惠麟,买音响找郭强,电脑小专家——孔晨,美容天使——张莹等一大批涉及服装、鞋帽、美容、音响、家电、电脑等各个商品大类的服务品牌。企业内形成了一个人人钻研业务技术、个个争创服务品牌的良好氛围。
  中国一汽集团公司、天津纺织集团有限公司一分公司、江苏省戚墅堰机车车辆厂、武钢(集团)公司、上海仪电公司、郑州铁路局、跃进汽车集团公司、福建省邮政运输局等大型企业,都在实施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中创造了不少先进经验。
  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的实施,开辟了一条中国工人阶级积极参与和推进改革的新路子。在新的历史进程中,我国亿万职工将再次用丰硕的劳动成果证明:咱们工人有力量!


第1版(要闻)
专栏:

  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在京开幕
  江泽民主席文莱苏丹出席开幕式并发表讲话
  江主席对推进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提出了五点主张:树立发展新理念,加紧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普及信息网络,优化学习提高手段;弘扬创新精神,培养青年人才;坚持互利互惠,加强交流合作
  本报北京5月15日讯记者单向前、吴绮敏报道: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今天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和文莱达鲁萨兰国苏丹哈桑纳尔·博尔基亚出席开幕式并发表讲话。
  上午10时,当江泽民主席和文莱苏丹步入会场时,全体与会代表起立鼓掌,热烈欢迎两位领导人的到来。会议两主席、中国人事部部长张学忠和文莱工业和初级产品资源部部长拉赫曼主持了今天的会议。
  江泽民主席在开幕式上发表了题为《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共促亚太地区发展繁荣》的重要讲话(全文另发)。
  江主席在讲话中对推进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提出了五点主张:树立发展新理念,加紧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普及信息网络,优化学习提高手段;弘扬创新精神,培养青年人才;坚持互利互惠,加强交流合作。
  他特别指出,中国政府十分重视人才培养,提出并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倡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把开发人力资源作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国正在积极实施人才战略,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努力形成人力资源优势,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支持。
  与会代表对江泽民主席的讲话报以热烈的掌声。文莱苏丹也发表讲话。他感谢江主席对去年在文莱举办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所给予的支持。他说:“今天,我以同样的目的和合作精神来到这里。今年您在上海主持会议时,我们也将给予全力支持和协助。”
  他指出,此次访华并参加会议是为探讨如何应对亚太地区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他说,技术变革并不是一件新生事物,人类创造和革新的需求也是同样。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迅速不断地学习技术和知识,这才是我们所面临的真正挑战。
  他表示,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必须以各自的方式来迎接挑战。“应对挑战决非易事,但必须成功。”当前面临的障碍就是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相信通过推动经济发展进程,新技术必将为克服这个障碍发挥更大的作用。
  出席开幕式的有中央书记处书记曾庆红、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王忠禹,以及人事部、外交部、教育部、国家经贸委、财政部、科技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等部委的负责人,陪同苏丹博尔基亚访华的文莱部长,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代表和特邀代表,部分成员驻华大使或驻京代表等。
  本次会议为期两天,与会代表从今天下午开始围绕“新经济、新战略:合作创新,开发能力,共促繁荣”这一主题进行深入探讨和沟通。这是亚太经合组织首次举办有领导人出席的专门讨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问题的高级别会议。


第1版(要闻)
专栏:

  比兰德拉国王会见朱镕基总理
  朱镕基表示相信中尼友好合作必将永远发展下去
  本报加德满都5月15日电记者马小宁报道:尼泊尔国王比兰德拉今晚在王宫会见并宴请了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
  朱镕基对有机会在美丽的尼泊尔再次与比兰德拉国王见面表示高兴。他首先转达了江泽民主席对国王陛下的亲切问候。他说,今年3月,国王陛下对中国的国事访问取得了圆满成功,我也有幸与陛下结识,并对与陛下进行的愉快交谈记忆犹新。这是我第一次访问贵国,感受尤深的是,中尼友好在尼泊尔人民心中有着广泛深厚的基础。正如陛下访华时所指出的,尼中之间不存在任何问题,我们唯一的任务就是使两国关系发展得更快更好。
  朱镕基说,昨天我与柯伊拉腊首相的会谈十分富有成果,我们在所有问题上都取得了共识,双方还就经济合作签署了六项重要文件,相信这将为推进两国经贸关系发挥积极作用。
朱镕基赞扬尼泊尔在比兰德拉国王领导下取得的成就。他说,国王陛下十分关心尼中关系,曾经10次访华,为两国关系的巩固和发展做出了贡献。我相信,在江泽民主席和国王陛下共同确立的中尼世代友好睦邻伙伴关系的框架下,中尼友好合作必将永远发展下去。
比兰德拉国王也请朱镕基转达他对江泽民主席的良好祝愿。他对朱镕基的来访表示欢迎,并认为访问取得了建设性成果。他说,多年来,中国对尼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尊严的努力给予了极大的理解,并向尼提供了无私的帮助。他请朱镕基转达尼人民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感谢之情。他相信尼中关系会在新世纪得到进一步发展。(附图片)
  5月15日,尼泊尔国王比兰德拉会见了正在尼泊尔进行正式访问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   新华社记者王新庆摄


第1版(要闻)
专栏:今日谈

  “锄一恶,长十善”
胡永鸣
“锄一恶,长十善”,是《宋史》的一句富有辩证思想的话。
善与恶是一对矛盾,人们无法回避。只有勇敢地面对它,思考对策,采取行动,才能扬善惩恶。“锄一恶,长十善”,揭示了善与恶之间此消彼长的规律。如果善软弱了,懈怠了,恶就会乘机而入,张恶抑善,践踏正义;如果善不甘示弱,强势而立,恶就会偃旗息鼓。“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因此,对邪恶之事,要毫不留情,寸步不让。纵容邪恶,无异于将正义的阵地拱手让出,同时也是对正义的无形打击。
“严打”整治正是“锄恶”的好时机。这是正义之举,德政之举。大家都来动手“锄恶”,善良的事物就能得到迅速发展的充足空间,不仅可以实现社会治安状况好转的目标,而且可以大大推进整个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第1版(要闻)
专栏:

  奥地利总统抵京
  新华社北京5月15日电(记者车玉明)应国家主席江泽民的邀请,奥地利共和国总统托马斯·克莱斯蒂尔今天下午抵达北京,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5天的工作访问。
  据悉,访问期间,中奥两国领导人将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交换意见。克莱斯蒂尔总统还将出席中奥建交30周年庆祝活动。


第1版(要闻)
专栏:

  委内瑞拉总统将访华
  新华社北京5月15日电外交部发言人孙玉玺今天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应江泽民主席的邀请,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共和国总统乌戈·查韦斯·弗里亚斯将于5月24日至28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这将是查韦斯总统对中国进行的第二次国事访问。访问期间,江主席等领导人将分别会见查韦斯总统,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交换意见。除北京外,查韦斯一行还将赴成都参观访问。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天津开发区获“绿色名片”
  5月10日,国家环保总局授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ISO—14000国家示范区”。目前天津开发区每年的环保投资都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3%以上,实现污水处理率、集中供热率、气化率100%,并成为天津首批无燃煤区,绿化覆盖率达到了31.31%。(陈杰王永钢)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我国外企已逾37万家
  今年前4个月,我国共新批外商投资企业7433个,比去年同期增长22.66%。截至4月底,全国共批准外商投资企业371778个,合同外资6969.67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3595.77亿美元。(龚雯)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四月全国工业增长11.5%
  4月份,全国工业完成增加值2266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11.5%,增速虽比上月有所减慢,但仍保持了较快增长的势头。1—4月累计,共完成工业增加值813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3%。(朱剑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