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5月15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

  增加农民收入是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
  韩俊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不仅是农村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也是影响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农民收入增长越来越受国民经济增长的影响。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须有新思路,既要从国内外市场需求方面有效拉动农业增长,更要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改善供给,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既要根据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的变化,调整乡镇企业发展战略,又要改革城乡分割体制,加快城镇化进程;既要稳步推进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又要通过增加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改进农村金融服务,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增加农民收入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
  九十年代后半期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主要农产品供给由长期全面短缺变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许多农产品供给出现了相对过剩,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但另一方面,近年来农民收入的增长却处于缓慢状态,尤其是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地区农民收入甚至有所下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成为新阶段农村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
  增加农民收入,不仅关系农村的发展稳定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农业长期增产不增收,农民就不愿扩大农产品供给,农产品供求形势就可能发生逆转,就会动摇农业这个基础。农村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63.91%,开拓农村市场是扩大内需的重点。由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的购买力已受到严重影响。目前,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只相当于城镇居民八十年代中期的水平。城乡之间出现消费断层,导致农村市场相对萎缩。1985年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为53%,1999年下降到38.7%。1979—1986年,农民最终消费需求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7.09%;1987—1990年为22.86%;1991—1999年则下降到18.88%。农民收入增长的持续减缓,已直接影响到了整个需求的回升和经济增长。
  从发展的观点来看,中国最大的市场无疑在农村,八亿多农村人口消费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将是持久的和不可估量的。只有农民收入和农村购买力上去了,才能实现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城乡的协调发展。可见,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成为扩大内需的重大制约因素,农民增收已成为牵动经济发展全局的大事。
  农民收入增长越来越受国民经济增长的影响
  农民收入增长幅度连续四年下降,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是重要原因。1999年与1996年相比,农产品收购价格总指数和粮食收购价格总指数分别下降了23.1%和24%。1997年至1999年,粮食价格的下降使农民人均减收四十元,对纯收入增长的贡献为-15%。由于农产品销售不畅、价格低落,农民从农业中获得的收入1998年比上年减少2.3%,1999年比上年减少4.5%,2000年继续延续这一趋势。
  农民收入增长幅度连年下降,与农业结构不合理特别是农产品需求不足有密切关系。由于品种和品质结构调整滞后,农产品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脱节,从而导致部分农产品“卖难”和价格下跌,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城乡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在家庭总消费支出中所占份额(恩格尔系数)稳定下降,这表明农业增长开始面临需求约束。近年来,城乡居民不仅人均食品消费支出份额下降,而且人均食品消费支出金额出现绝对减少,许多食品的人均实物消费量甚至也出现了减少的情形。此外,食品消费下降,与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影响有关。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减缓,造成居民收入增长缓慢。而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减缓,又必然影响农产品需求的增长。
  近年来农民收入之所以还能保持缓慢增长,主要是靠非农产业收入增长实现的。1997年农民人均收入增量是一百六十四元,其中来自农业的收入占44.5%,来自非农产业的收入占54.5%;1998年农民人均收入增量是七十二元,农业收入减少二十八元,非农产业收入增加一百元,是收入增量的139%;1999年农民人均收入增量是四十八元,其中农业收入减少五十三元,非农收入增加一百零一元,是收入增量的210%。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和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对农民收入增长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农民从乡镇企业获得的工资收入占农民收入的比重由1996年的29.86%上升到1999年的34%。据统计,1998年农民外出务工收入一千八百零七亿多元,人均二百零八元。
  虽然非农产业收入对农民纯收入增量的贡献率在提高,但与1991—1996年期间年均增长30%的速度相比,近年来农民从事非农产业和外出打工的收入增速回落了近二十个百分点。1996年以来乡镇企业的增长速度下降,乡镇企业工资增长率也大幅度下降。1995年乡镇企业人均工资增长率为36.3%,到1999年逐年下降到4.1%。近年来,由于乡镇企业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乡镇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明显下降,甚至出现就业负增长。农民外出打工收入的增长速度也有所回落。农民来自非农产业的收入增速减缓,与经济周期性收缩也直接相关。城镇下岗职工增多;乡镇企业效益下降,发展趋缓;市场疲软,消费需求不振,这些都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和转移,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
  可见,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农民收入增长越来越受国民经济增长的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与农产品价格低迷、农产品需求不足及农业结构不合理有直接关系,但深层原因是经济增长放慢,这不仅直接影响了农产品需求增长和价格走高,而且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和转移,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增加农民收入要有新思路
  新阶段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要有新的思路。其根本途径是要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开辟农民就业和增收的新途径、新领域。同时,要调整城乡之间、工农之间国民收入分配的格局。
  制定合理的价格政策,保持农产品价格的相对稳定。农业收入仍是农民收入的主要部分,要实现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必须制定合理的价格政策,坚持和完善粮食购销政策,切实保护农民的积极性。但也应看到,增加农民收入,单靠政府的价格支持是远远不够的。目前,我国主要农产品的价格已达到或超过国际市场水平,靠提高价格增加农民收入的空间十分有限,必须同时采取其他措施。
  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素质和效益。对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必须做到:第一,跳出长期以来片面重视提高农产品产量的圈子,把提高农产品的品质放在第一位;第二,跳出小农业的圈子,积极发展大农业,把畜牧业发展成一个有竞争力的产业;第三,打破农产品自求平衡的圈子,发挥各地农业的比较优势,发展不同类型的专业化生产区、区域性产业带,提高农业商品化、专业化、集约化水平;第四,改变长期以来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三个环节相脱节的状况,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第五,改变过去催种催收的做法,把工作重点转到为调整农业结构提供指导和服务上来,大力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建立农产品市场信息、食品安全和质量标准体系。此外,要处理好国家粮食安全和结构调整的关系,在结构调整过程中保护和提高国内粮食生产能力,防止出现全局性的粮食供求紧张局面。
  努力扩大农产品出口和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确保农产品需求稳定增长。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后,农业增长面临的需求约束越来越大,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努力扩大农产品需求。一是积极扩大农产品出口。适应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要求,今后应大力发展优质果、菜、花卉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增加养殖及加工品的生产。制定投资、价格、税收等各种优惠政策措施,支持和帮助农民扩大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的出口。二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主要由居民对农产品的直接消费需求和工业部门对农产品原料的中间需求两部分构成。有关研究表明,农产品加工业的中间需求已超过直接消费需求而成为影响农产品总需求的主要因素,农业的增长日益依赖于农产品加工业的拉动。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的加工深度,还可以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
  调整乡镇企业发展战略,扩大乡镇企业就业容量。现在,乡镇企业发展面临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新的环境下,乡镇企业不可能在所有的行业都与城市企业展开竞争。从乡镇企业自身的发展特别是提高乡镇企业就业容量的要求看,今后乡镇企业在产业结构上必须实施两大调整:一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目前仍主要集中在城市,乡镇企业要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再次创业的突破口。二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目前,乡镇企业80%分布在第二产业,从事第三产业的比重很小。引导乡镇企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推动乡镇企业积极投身第三产业,是今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应鼓励农民自带资金进城办企业,发挥农民自己建城的积极性。
  改革城乡分割体制,加快城镇化进程。研究表明,我国城市化水平比同等工业化国家落后二十四点二个百分点。因此,现阶段有必要加快城镇化进程,强化大中城市的承载力和辐射功能;以城市为中心,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尤其是服务性产业,以这些产业的扩张来增加劳动力就业数量,允许一部分农民进入大、中城市就业,并使一部分具备条件的农民由常年性外出务工转变成稳定性移民。这应当成为今后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的一条重要途径。
  稳步推进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农村税费改革不是简单改变农村税费征收方式,而是我国农村继土地改革,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之后的又一项重大制度建设。为了确保实现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目标,在改革农村税费制度的同时,必须实行综合配套改革,认真搞好乡镇机构改革,下决心精简财政供养人员。为了确保规范农村税费关系,还应加快农村税费立法步伐,强化依法管理税费,依法遏止乱收费,把农民负担管理工作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增加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长期以来我国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不足,欠账较多。今后,应当结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对农村道路、供电、供水、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对这些设施的投资将在相当程度上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改善,有利于对农村市场的开拓。从总体上看,我国农业科技状况远不适应农业发展的要求,今后也应加大对农村科教事业的投入,并探索建立新的机制,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
  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改进农村金融服务。无论调整农业结构还是增加农民收入,都需要金融的支持。如何增加农村信贷资金,使农民能够真正得到金融服务,是当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应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中的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加强对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的改革和规范,积极探索建立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农村金融体系、经营机制、管理体制和服务方式。强化农村各种金融机构和组织之间的竞争,鼓励它们改进服务,增加对农村各项事业的信贷投放。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抓起
朱国良
做领导工作必须以群众的呼声为第一信号,这是由我们党的宗旨所决定、领导干部的职责所要求的。那么,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来说,怎样才能把这一要求落到实处呢?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抓起,就是一个有力的“抓手”。
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显然是群众呼声的反映,是群众发出的强烈信号。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表明,中国的老百姓特别富于牺牲精神,心胸开阔,比较宽容,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或问题,只要自己能够克服和解决,往往不愿意“麻烦”组织和领导。那些“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大都是群众关注的热点、社会生活的难点,也可能是实际工作中的薄弱点或空白点。无论哪一种情况,都应当成为我们需要为之努力的重点。因为群众最不满意的问题,往往解决起来有难度,同时也更能检验领导干部的能力和水平。领导干部倾听群众呼声,就应当十分注意了解那些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维护群众利益,就应当迎难而上、解决困难、扫除障碍,努力让那些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销声匿迹。
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抓起,可以有力地推动工作,有利于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事实证明,那些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很可能包含着许多积重难返的老问题、久攻不下的“硬骨头”,是工作中的难关甚至死角。这些问题无人关心、久拖不决,群众就会心生怨气,造成隔阂。而下决心把老问题解决了,把“硬骨头”啃下了,就能使工作大大地推向前进。对于广大群众而言,原来最不满意的地方减少了、变化了乃至消失了,自己从各级领导干部的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实惠,自然就会觉得神清气爽、心情舒畅,从而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激发出无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群众办实事,有能力、有条件“锦上添花”固然好,但更重要的恐怕还是“雪中送炭”。关键在于我们对那些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心中想到没有?尽心尽力没有?只要我们不怕千难万险、想尽千方百计,就一定能够让群众满意和高兴。
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抓起,需要远大的眼光和高尚的境界。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需要落实到具体工作之中;做好领导工作,需要遵循工作规律、掌握领导艺术。当然,领导工作繁重复杂、千头万绪,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抓起,就意味着选择困难、接受挑战,是一种高标准和严要求。因为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抓起,可能难以一下子取得成效,突然间“旧貌变新颜”;如果一味追求“轰动效应”,总是琢磨“个人形象”,就会视之为畏途。但是,真正情系群众、心想基层,希望干一番事业、有一番作为的领导干部,就应当敢于和善于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抓起,扎扎实实地解决问题,帮群众所需,解群众之难。做到这一点,需要勇气和智慧,更需要远大的眼光和高尚的境界,需要求真务实的作风。


第9版(理论)
专栏:工作研究

  注重维护困难职工的合法权益
  倪豪梅
  目前,由于种种原因,在部分地区和企业出现了一些困难职工,包括生产经营困难企业和破产企业中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的职工,下岗、失业职工中再就业难的职工,被长期拖欠工资、医疗费的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无保障的职工,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受到严重侵犯的职工等。我们必须满怀深厚的感情,以高度的责任感,尽一切力量帮助这些职工,给他们以经济上的帮助和政治上、生活上的关心。这既是由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决定的,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和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
  做好困难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困难职工的出现,既有企业发展方面的原因,也有社会保障政策不落实的问题。据了解,全国现在仍有5%左右的下岗职工没有领到基本生活费,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也有十三亿多元的当期拖欠。从今年下半年开始,相当一部分下岗职工进“中心”协议期将满,处理其与企业的劳动关系问题已迫在眉睫。因此,各级财政在制订财政预算方案时,一定要打足盘子,安排必要的社会保障预算,并将此纳入各地“十五”财政计划中。应高度重视、妥善处理好下岗职工与企业之间劳动关系的解除问题,逐步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使困难职工都能够享受到国家的有关保障政策,维持基本的生活水平。解决职工生活困难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因此,应特别注意扶持和发展有利于扩大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和以社区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鼓励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对鼓励下岗职工自谋职业、从事个体经营的各项优惠政策,要狠抓落实,并从多方面给予具体指导。
  加强对困难职工的帮扶,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是我们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各级干部必须坚持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始终关心群众疾苦,特别要关心困难职工,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缓解他们的情绪,使他们感到没有被社会所抛弃。陕西省总工会开展了与困难职工、下岗职工“交友、谈心、帮扶”活动,省、市、县以及各产业企业工会干部,每人至少与一名困难职工或下岗职工交朋友,了解和掌握职工的真实思想和生活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及时反映和尽力帮助职工解决实际困难。省总工会还建立了紧急救助基金,帮助特困职工渡难关。这种做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实践证明,只要各级干部时刻把困难职工装在心里,真心实意地为他们排忧解难,就一定会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拥护,也会使更多的困难职工走出困境。
  妥善处理因生活困难而引发的职工群体性事件。因困难职工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其原因大多不是一些解决不了的问题,更不是根本利益上的矛盾,而是一些具体政策、工作作风、工作方法上的问题。因此,应加强对因生活困难而引发的职工群体性事件的调查研究,及时掌握困难职工的真实情况,努力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把群体性事件减少到最低程度。同时,应建立健全对企业、对干部的监督制约机制,从源头上维护困难职工的合法权益。当发生这类群体性事件时,应该采取疏导的办法,做好面对面的说服解释工作,对他们提出的合理要求,及时给予解决。
  发挥工会在维护困难职工合法权益中的作用。近几年来,各级工会组织在实施送温暖工程、履行帮扶特困职工“第一责任人”职责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今年,全国总工会又提出,要在继续做好维护特困职工利益的基础上,把工会维护职工权益的重点逐步转到维护困难职工群体的合法权益上来。维护困难职工群体的合法权益,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但由于工会组织所具有的广泛性和群众性的特点及组织优势,更能够在这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各级党政部门都应重视工会组织在这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


第9版(理论)
专栏:

  创新型干部的识别与使用
  杨树平
  新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发展知识经济,需要有大量的创新型人才,尤其是创新型领导干部。在新的世纪,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坚持干部“四化”的方针和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大力选拔和使用创新型领导干部。
  选拔和使用创新型领导干部,必须弄清创新型干部的特征,善于发现与识别创新型干部。创新型干部是指那些思想解放,思路开阔,具有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的能力的干部。他们除了具备一般领导干部的特征外,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具有独创的思维。创新型干部善于从多角度、全方位地观察问题,科学预测事物发展的未来方向,善于把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实质,及早制定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具体政策,从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二是具有鲜明的个性。创新型干部具有不因循守旧,不满足于现状,勇于开拓创新的特点。有凡事不甘落后、勇争第一的劲头,有不被困难所压倒的气概,敢于发表和坚持自己的正确意见并勇于承担责任。三是具有出众的能力。创新型领导干部能在统观全局和驾驭全局的前提下突出重点,抓住主要矛盾。具有深谋远虑、果断决策的魄力,有研究探索、掌握动态、捕捉信息的素质,有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处变不惊的能力。能充分运用自己的知识、智慧和能力,最大限度地综合利用各种有利条件,为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发展干出一番事业。
  选拔和使用创新型干部,必须有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为创新型干部的脱颖而出搭桥铺路。一是破除偏见,转变观念。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有些人对创新型干部总是看不惯、不放心,认为他们不稳重、不成熟。这种偏见严重制约了对创新型干部的选拔和使用。因此,应当真正从党和人民的事业出发,适应时代的需要,树立科学的用人观,用辩证的眼光去认识和评价创新型干部,在使用时注意看本质、看主流。二是解放思想,大胆使用。选拔与使用创新型领导干部决不能唯台阶。一般情况下,台阶是一个领导干部资历、阅历的见证,也是其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对大多数干部来讲,按照有关规定,依台阶而上是必须的,但对特别优秀的创新型干部则要正确处理讲台阶和不唯台阶的关系,敢于破除台阶,不搞按部就班。选拔与使用创新型干部也不能唯资历。要坚持唯才是用,对那些创新能力强、政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创新型干部,不论资历长短,敢于优先提拔使用。总之,在选拔与使用创新型干部上思想要解放,胆子要大,要敢于把优秀的创新型干部放到重要岗位上,给他们以担子,使他们在实践锻炼中健康成长。三是营造环境,建立机制。不断改进干部选拔任用的方式,坚持德才兼备标准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坚持组织推荐与群众举荐相结合,公开考试与德、能、勤、绩群众评议相结合,给群众以更多的参与干部管理的机会,把群众公认不公认、满意不满意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一个重要依据。建立健全干部任期任届制、聘任制、委任制等形式,逐步建立干部辞职辞退制度,使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成为一种实实在在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机制。要通过努力营造一个使创新型干部脱颖而出的环境,建立起富有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使大批的创新型干部更早、更快地走上各级领导岗位。


第9版(理论)
专栏:

  强化现代化的精神动力
  郝永平
  在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中,既有物质动力,又有精神动力。其中,物质动力是精神动力的基础,它通过满足物质需求、实现物质利益来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精神动力则是物质动力的升华,它凭借对精神需求的满足和精神价值的实现来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相对于物质动力而言,精神动力是内在的、持久的、方向性的,如果缺乏精神动力,社会发展就可能会误入歧途。在新的世纪,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特别需要在全社会弘扬不懈奋斗的精神,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
  不懈奋斗的精神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方向,反映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愿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克服认识障碍,勇于突破观念束缚,在实践中不断发现和检验真理,尊重科学的权威,崇尚知识的力量。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要求树立科学的创新意识,用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善于把握变化着的现实,及时研究新情况、吸取新经验、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不断增强创新能力。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要求树立危机意识与忧患意识,不畏艰险,不怕困难,直面挑战,顽强拼搏,奋发图强,锲而不舍,始终保持旺盛的热情和斗志,在排除阻力中前进,在克服困难中发展。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的精神,要求奉行积极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崇尚爱岗敬业、真抓实干、克勤克俭、厉行节约的风范,倡导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的风气,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形式主义。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要求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指导,树立科学的名利观,心中装着人民,正确对待组织、群众和自己,正确对待权力、名利和地位,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任劳任怨,一身正气。
  不懈奋斗的精神体现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实要求的有机统一,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时代精神的有机统一,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精神动力。有了这种精神动力,就会形成科学的认识与正确的决策,使人们在把握与遵循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不断实现预定的目标;有了这种精神动力,就会焕发出无畏的勇气与顽强的毅力,使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得以克服,使不合理现状得以改变,使伟大事业得以成就;有了这种精神动力,就会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奋斗的风尚,使宏伟目标通过实干加巧干得到实现,使社会发展以低代价换取高效益;有了这种精神动力,就会形成坚强的团结,使民族凝聚力得以增强,使社会风气不断净化。总之,只要不断强化现代化的精神动力,我们的民族就一定会拥有光明的未来,我们的事业就一定会充满希望。
  强化现代化的精神动力是一个过程,需要从多方面努力。一是积极投身实践活动。意识对存在的反作用是以存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为前提的。虽然不懈奋斗的精神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能动作用,但它的生长发育离不开现代化建设实践。只有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支持并投身现代化建设实践,才能使自身在精神、态度、心理和价值取向上与现代化要求相适应,不断培养和塑造出现代化的精神品格。二是努力优化社会环境。环境的改变与人的改变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只有加大改革的力度,不断破除旧体制,建立起符合现代化要求的新体制,才能使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与文化环境得到优化。在优化社会环境过程中,人们的精神也必将得到升华,使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懈奋斗的精神不断发扬光大。三是不断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和塑造现代化的精神动力,离不开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作用。在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的今天,思想政治工作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必须按照其内在规律从内容、方式等诸方面进行改进。在内容上,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讲究科学,反映历史进程,把握社会心理趋向,关注重大现实问题;在方式上,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讲究多样化,利用先进的教育手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与做好日常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做到寓教于乐、情理交融;在效果上,思想政治工作要讲求实效,加强针对性和说服力,提高感染力和吸引力,使人们乐于接受并内化为自觉的意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