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5月13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地方新闻)
专栏:

出租车上的一个红袋子揭开了药品幕后交易
宁波32名医护人员拿回扣受处分
本报宁波5月12日电宁波市卫生局日前通报了一起药品回扣事件,宁波市传染病院32名医护人员分别受到党纪、政纪等处分。其中拿回扣达6500元的一名副主任医师被留党察看2年,罚款近2万元,职称降为医师,5年内不得晋升。
宁波市这起医药回扣事件的曝光,富有戏剧性。4月17日傍晚,一个女乘客将一个红袋遗落在浙BT4320出租车上;18日上午,出租车驾驶员董小洪拎着红袋上交到鄞县公管所。打开一看,里面有42个信封,信封上写着不同的姓名或病区名以及药名和金额,共有3.8万多元。18日下午,宁波公管部门找到了失主,这个失主对自己的身份和这笔钱的来龙去脉含糊其辞。
19日,宁波《东南商报》以《出租车上发现蹊跷巨款》为题,率先披露此事,引起广泛关注。根据宁波市领导的指示,市监察局、卫生局等有关部门介入调查。失主说,她是1999年开始做医药代表的,这次准备的近3.9万元钱是支付宁波市传染病院今年3月份开出的4种药的回扣。今年头两个月中,她已向这家医院支付了近5万元的回扣。这4种药品是湖南九芝堂药厂生产的肝立克、四川“科伦”生产的瑞科沙、长春白求恩大学制药厂生产的胸腺肽、深圳“科兴”生产的赛若金。
经宁波市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办公室、宁波市卫生局调查核实,共有33人在1至2月份收到回扣款共4.5万元,其中一人在事发前就将回扣上缴免于处罚。这32人中,有党员6人,分别受到留党察看、党内严重警告等处分;受政纪处分的8人,其中记过2人、撤消行政职务1人。另有12人为年度考核不合格,在5年内不得晋升高级职称、4年内不得晋升中级职称、2年内不得晋升工资级别。同时,这32人均按所收回扣额的3倍扣发奖金。由于这次药品回扣事件涉及人员多、金额大、社会影响坏,宁波市卫生局决定对这家医院的院长、党委书记追究领导责任,给予党内警告处分,并在系统内通报。市卫生局还责令全市各家医院停用提供回扣的上述4家药厂的药品。
查处蹊跷巨款来龙去脉一事,在宁波市医护界引起震动。宁波市卫生局设立的“981”廉洁行医账户在4月20日至22日3天中就收到了医护人员上缴的药品回扣等款项38700多元,这个数字比账户设立7个月来的上缴总数还多了近6000元。
(范伟国陶莲香)


第3版(地方新闻)
专栏:

  调整打开致富门
  本报记者宣宇才
  早就听说福建省龙海市东园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内的农民富得快,记者近日来到这里,极目远眺,田园里“田成方、树成行、渠相通、路相连”,一派勃勃生机。
  澳大利亚的亚太国际蔬菜公司在示范区中的南边村租了1600亩地,主要生产绿色环保蔬菜——结球生菜,产品全部出口到日本和新加坡。在此工作的澳大利亚大学博士大卫告诉记者,他们对这里的气候、土壤、水利设施情况进行抽样检测后,计划兴建一个“环保村”。
  台湾商人林风山先生租了2000多亩地种植台湾引进的新品种青枣,同时套种毛豆和水稻,种植的青枣在当年就可收获。茶邪村农民郑远华拿出承租的20多亩地也跟着林先生种青枣,林先生负责品种和技术,郑远华出土地和劳动力,双方按比例分成。郑远华讲道,“这种高优水果刚进来时,说当年种当年收,我们都不相信,因为枣树结果一般需要四五年。去年青枣每公斤可卖10元钱,比单纯种粮增加收入5倍。”郑远华现已成为青枣大户,去年仅支付本村临时雇工的工钱就达1.5万多元。
  龙海市格林食品有限公司是靠150亩“国家绿色食品基地”起的家。1997年福建省政府确定建设东园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项目时,龙海市委书记吴志明找到格林食品有限公司的苏庆忠总经理说,时下蔬菜农药残留高,价格低,没出路,而“绿色蔬菜”每吨的出口价格比普通蔬菜高出三四百美元,希望他给农民起个示范带头作用。经过几年的实践,示范作用成功了,周围农户调动起来了,公司也得到迅猛发展。公司现占地3000亩,正增资2000万建冷冻厂,对原料进行深加工,要把菜摆上美国人的餐桌。苏庆忠总经理说:“农民特别高兴与公司合作,蔬菜一年三季滚动起来可收获三四千元,而且又可到公司打工。过去光靠种水稻,一亩地年收入顶多1000元。”
  “打破了一家一户分散的传统经营格局,建立起现代经营体制,使农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和收益者。”东园镇党委书记张文通讲道,镇上成立了农业经营总公司,代表9个行政村、2.22万人口与36家农业企业和大户签订了三年合同,去年村民人均现金收入3400多元,增收15%。现在到此落户的共有36家企业和经营大户,这些企业连接着农户和市场,承担着市场风险,决定农民种什么、怎么种。
  漫步在水泥铺就的田埂路上,漂亮的花卉、碧绿的蔬菜、整齐划一的食用菌苗圃令人流连忘返。目前,这里的耕地产出率由建设前每亩2800元上升到4500元以上,劳均农业产值由3520元上升到4130元。记者想,用工业化思路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民增收稳收来调整产业结构,眼前的东园示范区的成功不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吗?


第3版(地方新闻)
专栏:深入开展农村“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

  变“两张皮”为“一条心”
武安探索农村“一制三化”新体制
本报石家庄5月12日电记者何伟报道:实行民选村主任后,村支书该如何工作?民选村主任该如何行使自主权?农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究竟该谁说了算?河北武安市探索出一套农村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新体制,较好地解决了眼下农村“两委”“两张皮”现象。
  去年村委会换届选举,使一批素质高、富有朝气的中青年农民走上村主任岗位。一些地方出现两种现象,一是党支部专权,支书一人说了算,忽视村委会的地位;另一种是村主任自恃是民选的“当家人”,一上任就急于争“老大”,争屋子、章子、账本子。针对农村基层组织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武安市委制定并实施了农村“两委”“一制三化”管理办法,“一制”是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明确了村委会在党支部领导下依法行使自治权并接受支部监督。“三化”即支部工作规范化、村民自治法制化、民主监督程序化。
  支部工作规范化,是从工作职责、方式等方面对支部进行规范,防止包办代替村委会。依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明确村委会、村民代表大会、村民的地位、职责和作用。民主监督程序化,将村务公开、民主议政、财务审计等方面工作统一规范。在财务上,实行“村主任审查、村支书审批、村民理财小组审核”,缺一不可。在重大决策上,由党支部每月召集村干部参加联席会,集体研究,民主决策。北大村村主任王小祥告诉记者,以前老认为自己是村民选出来的,重大事情能做主,很少与支书沟通,结果啥事也不成。“一制三化”后,两委开联席会,加强沟通,群众盼了多年的饮水工程很快上马了。
  “一制三化”使“两委”班子加强了团结,村支书和村主任找到了各自的位置。


第3版(地方新闻)
专栏:深入开展农村“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

  黄冈:为山区农民送去“金钥匙”
本报武汉5月12日电湖北省黄冈市在开展农村“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中,把送科技下乡作为办实事的突破口,农民尝到了科技的“甜头”。
武穴石佛寺镇大力推行良种良法,为750户村民送去优质稻种2500公斤、果苗6.8万棵、鱼苗10.6万尾、畜禽6.5万只、科技书籍2500册。团风县贾庙乡请来省农科院茶叶专家刘付球教授到茶场向农民传授采茶、制茶技术,使户均增收近1000元。罗田县专门设立“598”农技信息热线,组织粮油、水产、畜牧、林果、蚕桑、食用菌、中药材等方面的7位知名专家轮流值班,免费接受咨询,并随时义务“出诊”。据统计,到4月中旬,这条热线已为全县160多户农民提供了技术指导服务,为群众挽回和避免损失80多万元。今年以来,全市请进来的林果、茶叶、药材、畜牧等方面的专家、教授500多人次,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800多期,培训农民和各类技术人员100多万人次。(罗盘陶克强)


第3版(地方新闻)
专栏:深入开展农村“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

  霍城: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
  本报乌鲁木齐5月12日电记者李忱报道:新疆霍城县在深入开展农村“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中,狠抓整改,着重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目前,两批3294名“三同”干部已进村入户,察民情,解民忧,群众反映的问题已有409个得到解决。
  针对一些村党支部班子不强,村务公开不规范等15个问题,县委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解决办法,狠抓落实,并把责任具体落实到四套班子领导成员和有关部门。
  三宫乡针对群众提出的问题,出台了3项改革措施:一是精减合并了政府职能部门。二是撤销了组级建制,将村组干部由原来的113人减少到45人。三是加强技术人员培训。下派11名技术人员到村组,每3名技术人员承包50亩鲜食葡萄,30亩劣质果园,20亩棉花,10亩甜菜,进行示范管理。


第3版(地方新闻)
专栏:编后

  坚决煞住药品回扣风
在全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发生了宁波市传染病院的药品回扣事件,令人吃惊,发人深思。
  药品回扣这股歪风,不仅导致整个社会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加重了国家和患者的负担,而且严重败坏了医德医风乃至社会风气。这起事件的发生从表面上看是偶然的,其实是必然的。说其必然,就是因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以药养医”的弊端,还没有从根本上被革除。
  这就需要我们继续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步伐,各医疗卫生单位也要进一步完善有关规章制度和防范措施,加大教育力度,以最大限度地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第3版(地方新闻)
专栏:

  青岛清理副局级以上干部超标住房
  查出多占住房86套,已清退59套
  本报青岛5月12日电记者宋学春报道:自去年开始,青岛市对副局级以上干部超标住房进行清理。
  一年多来,他们以个人申报、逐户实测、对外公示、接受举报,以及征求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等形式,对全市2093名副局级以上干部的住房进行了清查。共申报住房3051套,受理核查群众举报387件。
  经核实,有235名副局级以上干部住房超标,超标面积达3.06万平方米,应交超标投资费240.83万元;查出领导干部多占住房86套,目前已清退59套。


第3版(地方新闻)
专栏:

  “共青邮路”真方便
本报记者胡跃平孙海涛
五月的贵阳,鸟语花香。弯弯的山道上,一群群刚从镇上放学的中学生,肩挎装着报刊信件的邮包,朝散落在山坳里的农家走去。
为让偏远村寨的群众早日拿到报刊邮件,贵阳市花溪区从十个乡镇的学校选出180多名品学兼优的学生,组成了12个“共青邮路”义务投递站,把每天的《人民日报》等报刊和邮件送到村村寨寨。
“设立‘共青邮路’投递站,是去年我们在征订党报党刊时萌生出来的念头。”区委宣传部部长索美英这样说。过去全区大多数行政村不通邮,报纸十天半月才送一次,一送一大捆。农民们说,看的是“捆捆报”。于是,区委宣传部与团委、教育局等单位从去年初联合开展“共青邮路”义务投递工作,把山里和山外的世界联在了一起。
100多名义务投递员是从上千名参加竞选的学生中选择出来的,他们都是各乡镇学校里的三好生。一个绿色的邮包,一把雨伞,一支手电筒,山村里的这群娃娃每天在踏上回家的路程之前,先到设在各个学校的投递分拣柜前,装上报刊、信件、包裹通知单,再送到各自居住的村寨和附近村寨的村民家中。久安乡中学的小投递员王玉贤和汤少星告诉记者:以前我们村的人不常看报纸,更不会主动订报纸,“共青邮路”开通后,有10多户订了科技方面的报刊。
花溪区团委书记张定超高兴地说:开辟“共青邮路”,不仅使村民及时了解到党的方针政策、国内外大事和科技文化知识,对学生也是很好的素质教育锻炼。


第3版(地方新闻)
专栏:现场目击

  青铜器博物馆的尴尬
  本报记者郑少忠
  宝鸡是我国著名的“青铜器之乡”,蜚声海内外的何樽、折觥、毛公鼎、大盂鼎、秦公钟等国宝级文物皆发掘、珍藏于此。作为专门收藏、陈列青铜器的专业博物馆,宝鸡青铜器博物馆荟萃了宝鸡市、陕西省乃至全国青铜器的精华。
  4月29日上午,记者慕名访问宝鸡青铜器博物馆。但来到一楼文物库房中心时,怎么也不敢相信:1000多平方米的大厅,竟然凌乱地堆放着一些钢筋、木板等建筑材料,墙面全部是毛坯。虽然外面阳光灿烂,但大厅却显得阴冷。
  负责基建工作的博物馆负责人官波舟告诉记者:博物馆是在宝鸡市几届政府等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下,经过4年的努力,投资近2000万元修建的。原来设计的一层为全市文物库房中心,2—4层为文物展厅。由于地方财力紧张,只好将2、3、4层文物展厅合并为二层的一个展厅,原来设计的文物库房中心只好当作建筑仓库了。由于文物库房中心迟迟不能投入,博物馆的一些珍贵文物包括国家一级文物就只好堆放在别处,很不安全。“按照规定,县里的文物要统一集中保管,我们就只好靠县文物管理所的几名同志昼夜值班,死盯硬守,不要说是研究、展出,连安全保障都存在问题。”
  记者随后又来到博物馆的三楼和四楼,偌大的展厅也是空空荡荡的,毛坯、毛地、毛墙,似乎都在向客人诉说着博物馆的忧虑与无奈。博物馆负责人胡智生副研究员激动地说:“这几个展厅,搞搞内装修就可以布展了,我们是住着金房子买不起床呀!”


第3版(地方新闻)
专栏:

  揭阳:运用现代传媒开辟农民增收途径
  本报汕头5月12日电广东省揭阳经济开发试验区运用现代传媒,拓宽香蕉销售渠道,让农民得到实惠。
  香蕉是揭阳经济开发区的主要农产品,区内有7000多家农户种植了1.39万亩香蕉,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今年,香蕉产量虽比往年有明显增长,但销售不景气,价格一跌再跌。
  信息不灵、外销不畅是香蕉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开发区党委让区农委牵头采集信息,把该区香蕉的品种、特点、产量、销售价格及销售服务等情况,通过互联网、电视台向全国各地发布信息。开发区还投资60多万元,配套和完善开发区香蕉主要交易场所——福田香蕉购销市场的基础设施和交易服务设施。
  香蕉信息发布后,产生了良好效应。近两个月来,开发区有关部门接到来自全国各地客商洽谈香蕉购销业务的电子邮件和电话200多个,接待来人近200人次。销售市场已从邻近省、市、区,扩展到四川、山东、河南、湖北、江西、新疆等地。香蕉每市斤从原来的0.2至0.3元回升到现在的0.5至0.6元,高峰期月销售6000多吨。(侯伟生王侯)


第3版(地方新闻)
专栏:

素享“中原生态宝库”之誉的河南省栾川县潭头镇重渡沟,山美、水美、林美,沿途风格各异的农家旅游饭店更给游人提供了方便。游客在这里可以品山野风味,住农家小屋,真有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
  图为景区一角。
  本报记者郅振璞摄


第3版(地方新闻)
专栏:

  宁城山杏成了摇钱树
  本报呼和浩特5月12日电记者刘亮明报道:莫道塞上风高,内蒙古宁城县数十万亩荒山已被茂盛的山杏树覆盖。山杏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又成了农民的“摇钱树”和企业的原料基地。
  早在1993年,宁城老窖集团从生态效益和兴工富民入手,率先采取企业投资、农民投劳折股组成股份制共同体的办法,开始实施“绿色工程”。7年多来,企业每年投资20多万元,农民则因按劳折股,植树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利用荒山丘陵建成大片山杏基地。
  头道营子镇大尖子山过去一片荒秃,现在已满山绿树,果丰民富。农户靠杏果增收少则几百元,多则数千元。宁城县这样的乡镇不断出现。从今春开始,宁城老窖集团计划用3年时间,再投资3800万元,建设2800亩的现代化苗木种子园区和1万亩优良牧草种子繁育基地、10万亩优良牧草生产基地,加速“绿色工程”的进程。按照1亩草养3头牛,1头牛毛收入3000元计算,仅种植牧草发展养牛业就可为当地农民创产值9000万元左右。
  目前,宁城已建成山杏基地20多万亩,每年为16个乡镇的农民总增收1200多万元。而宁城老窖集团以山杏为原料,形成了2万吨杏仁饮料的生产能力,年创利税1000多万元。宁城初步形成了以工哺农、林草并举、兴工富民的产业格局。


第3版(地方新闻)
专栏:

  龙岗推行“统建上楼”
本报深圳5月12日电在目前农村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为有效解决农民兴建住宅而造成的土地浪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一系列问题,深圳市规划国土局龙岗分局从抓“统建上楼”入手,经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明显效果。截至目前,全区已有3镇共5个自然村建成、在建统建楼319栋,814个住户单位。
  龙岗作为深圳特区外围的一个新区,自1993年成立以来,农村城市化步伐明显加快。但由于建区前村镇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安排,造成了城镇的迅猛扩张和低水平混乱局面,给人留下的印象是“屋内现代化,屋外脏乱差”及“有新房无新村”等,如此情况严重影响了龙岗区农村城市化发展的水平。
  鉴于此,深圳市龙岗区政府和规划国土分局对村镇进行了详细规划,确立了农村住宅统一规划建设的目标,以农村“统建上楼”为突破口,保障新建区要达到功能完善、布局合理、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建设要求。1998年,大鹏镇岭澳新村、横岗镇塘坑新村等村的建设拉开了农村现代小区建设的序幕,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区政府要求在全区农村推广岭澳等村的做法。目前,该区横岗镇的塘坑村、荷坳新村“统建上楼”已经完成,龙岗镇的迴龙埔等村正在加紧建设。(胡谋郑育平)


第3版(地方新闻)
专栏:

  蕲春建设中心村镇
本报武汉5月12日电记者在湖北蕲春县北部山区向桥乡桥上垸村采访时,被中心新村优美的环境所吸引:5个村民小组78户人家组成的中心村庄里,一排排庭院式复式楼房顺着小山坡有序排列,形成了一纵四横的街道,而一个个花坛、一棵棵风景树又装点在这些街道中间。据介绍,像桥上垸这样标准较高、配套齐全的中心村镇,蕲春县已建成了60多个,4800多农户通过迁村并点住进了中心村。像这样的中心村镇,蕲春县正在规划、建设中的还有396个。
  近几年,蕲春县在群众自愿的前提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迁并过于分散的自然村落,集中建设中心村镇。全县投入中心村镇建设资金达2.4亿元,已建成的中心村全部实现了通水、通路、通电、通电话、通有线电视,并建起了图书室、文化活动室。依托中心村镇,蕲春农民兴办工商企业,开发农业基地,创办各类经济实体1700多家,为富余劳力开辟了就业新途径。中心村还吸引了一批经济能人,桐梓乡6个中心村,汇聚经济能人1000多人,共同开发石材,一年创利税1000万元。
  (杜若原伊育群)


第3版(地方新闻)
专栏:现场短新闻征文

  义务护园队
本报记者郑德刚
  5月12日上午,在洒满阳光的成都新华公园绿荫丛中,由成都市老年人体育协会骑游俱乐部二十几位花甲老人组成的“银发义务护园队”,仔细地搜寻着绿地上的纸屑、果皮。一群成都市工交职业中学的学生佩带着共青团员徽章和青年志愿者臂章,打扫着公园的道路、草地和花园。几个游人看到自己刚扔掉的果皮被这些老人和孩子捡起来,脸露愧疚。
  新华公园从5月1日起作为成都市第一家免费公园开放后,7天假期中超负荷接待游人达到25万人次,游客人次是去年“五一”节游人的4倍,加之个别公德意识较差游人的践踏,给公园的设施及绿地、花草造成较严重的损坏。此事经本报及地方新闻媒体披露后,引起了成都广大市民的关注。
  为恢复、保护好这片闹市区的园林,拥有2300多名会员、曾坚持多年从事社会公益活动的成都老年人体育协会骑游俱乐部自发组织了“银发义务护园队”,从12日开始,这支护园队每周六将到新华公园义务护园。成都市工交职业中学的30多名学生和20多位老师也闻讯赶来,加入了这支义务护园队伍。目睹着白发老人和孩子们的义举,很多游人被感动了。
  新华公园管理处负责人说:“新华公园率先在成都免费开放,这是市政府为老百姓办的一件大好事,公园虽然每年减少200多万元收入,但有大家的支持,我们有信心管理好。”


第3版(地方新闻)
专栏:

  祁东干部进村当“参谋”
本报长沙5月12日电湖南祁东县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题,全身心地帮助农民调优农业结构,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搞好信息科技服务,当好致富“诸葛亮”。到目前,全县已签订优质稻、优良畜禽、特种果蔬等购销合同89600多份,涉及金额9.6亿多元。农民高兴地说:“科技送上门,订单签到户,我们今年的致富门道有谱了!”
  祁东县委、县政府派出2300多名县、乡干部深入村组农户,传递市场信息,讲授实用技术,签订产品订单,落实致富计划,各乡镇、村还普遍强化服务功能,成立了市场信息、科学技术、资金信贷、销售服务、政策法律等服务小分队,上门入户为农民献策,排忧解难。一个多月来,下乡干部共为农民提供各类实用经济信息2700多条,引进新技术、新品种180余项,举办各类农民技术培训班230多期,印发技术资料6.3万份,筹集调优结构资金9000多万元,为农民供应优良种子80万公斤,良种畜禽苗160万头(只),优质种苗450万株。今年,全县落实优质稻种植面积50万亩,黄花、香芋、生姜、席草等高效经济作物种植面积65万亩,分别比上年增长12%和16%。
  祁东县注重教育下乡干部摆正自己的“参谋”地位,充分尊重农民调优结构的经营自主权,引导而不强迫,服务而不包办,循循善诱、脚踏实地地帮助农民落实好今年的致富规划。
  (周立耘蒋中仁傅喜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