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4月6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

雕塑集萃
  美国华盛顿南部的公园中有一座巨大雕塑——“觉醒巨人”,它象征美国原13个州人民在独立战争前的觉醒。巨人的身躯被埋在地下,仅有头部、双手和一条大腿露出地面,横卧在地上,其造型意味深长。柯贤伟摄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

  绑匪瞄上宠物狗
  家住意大利罗马的布拉格·赛娜女士,离婚后为排解孤独而养了一只小狗,经过一年多的共同生活,赛娜女士与这只小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到了难舍难分的地步。可是不久前,小狗失踪了,急得赛娜女士到处寻找,并在街头贴出了“寻狗启事”。一周后,一名男子打来电话,声称知道狗的下落,只要付给他800美元,即可找回小狗,否则他将把狗卖给别人。赛娜女士意识到她的“家庭成员”已被绑架,为了赎回爱犬,她只好按对方的要求破费了800美元。
  过去,意大利绑架者的目标多为名人、富商,但进入新千年后,富有者的宠物也上了绑架者的黑名单。近年来动物权利运动在意大利开展得轰轰烈烈,不少人开始关心并爱上了宠物,富人家庭更成为宠物的乐园。犯罪分子深谙“绑狗看主人”之道,他们之所以盯紧富人的宠物狗,是因为富家之狗在主人眼中身价甚高,主人对丢失的宠物,往往不惜重金也要将其赎回。
  意大利警方一位发言人表示,绑架宠物狗的案件正呈上升趋势,被“绑架”的大多是一些小型宠物狗,因为犯罪分子很容易将它们放入外套或扔进车厢,然后溜之大吉。最近,一只小猎兔犬遭绑架,在其主人交付出3000美元的赎金后才得以“完璧归赵”。因此警方提醒人们,对个人宠物必须严加看护。
  (清溪)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五洲茶亭

  从“九国的英语”说起
  江建国
  记不得是在哪篇小说中有这样一个令人发噱的情节:一个谄媚的小人吹捧某个上司学识渊博,说此人会说“九国的英语”,结果令人捧腹不已。世事如白云苍狗,人们没有料到,这位被讥讽的对象虽然无知,却无意中言中了一个无情的现实:英语在伴随着全球化的趋势走向世界之后,确确实实已经变得五花八门了。
  英语早年在世界上地位很低,直到16世纪末说英语的人只有400万人,其影响局限于英伦三岛。近代的三个重大历史事件提高了英语的历史地位。其一是宗教改革。反抗天主教、同时也实际是反抗拉丁语的统治地位的宗教改革家们纷纷把《圣经》译成本民族语言,突出的是德语和英语,这时的英语被当作传播新教改革思想的载体。其二是英国清教徒移民美洲大陆以及对其他地区的殖民扩张,把英语和盎格鲁—撒克逊文化带到了世界各地。其三是英国的工业革命。由于工业革命的成就,英语在欧洲大陆与法语的竞争中逐渐占了上风。如今的语言学家都公认,英语走向世界并不如有些人分析的那样,是因为其简单易学,而完全是军事、经济和政治方面的帝国主义行为的结果。
  英语取得“世界语言”地位的突破是在20世纪,而这种突破不是英语的祖国英国带来的,而是美国。1919年在凡尔赛会议讨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秩序时,美国总统威尔逊坚持条约的英文文本具有同法文文本同等的效力,从此英语作为外交正式语言的地位得到确认。1945年,由于美国在二战中的作用,英语排挤了德语从19世纪以来在北欧、东欧、南欧以及由强盛的奥匈帝国造成的语言优势。1989年苏联的解体使俄语丧失了二战后在东欧建立的优势,取代其地位的则是当今惟一超级大国说的语言——英语。不难看出,语言的地位往往就是实力地位。
  同其他语言传播的历史相比,英语的传播有一个突出的特点,这就是,它从不曾从它已经占领的地位退却,相反却一再扩大地盘。语言学家们对此有各种分析,例如因特网的诞生,例如英语语法简单,又例如英语吸收日耳曼语、斯堪的那维亚语、拉丁语、诺曼底法语的因素较多,等等。但是,所有这些因素都敌不过政治因素。当然,英语自身的某些特点对其传播之广的作用也不容忽视,例如上述的最后一种分析。早在1666年,语言学家约翰·维尔金斯在设计一种全球通用的哲学语言的方案时,曾认为,英语十分适合。
  英语用了400年的光景把它的势力范围从400万人扩大到当今的13亿人。其中约有4亿人以英语为母语;另有4亿人——覆盖70个国家——以英语作为公共交际语言,即作为除母语之外的第二语言;此外还有大约10亿人以英语为外语,哪怕这当中只有一半学到能用的地步,那么世界上就大约有1/4的人能多多少少地说点英语。无论是拉丁语,还是汉语都没有达到这种地步。英语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世界语”。
  但是,英语在“全球化”之后却也不得不付出另一种代价,即英国和美国再也无法控制英语的发展,英语不再是一种语言,而成了一个“国际大家庭”。“南非英语”、“印度英语”这些第三世界的英语自不必说,连新西兰这个主要由英国移民组成的国家也大量吸收本地毛利人的词汇,以显示其民族特性。特别有趣的一个现象是,加勒比地区、南亚和非洲在英国本土的移民,把他们在当地学得的各种“变奏曲”顽强地带进英国,对“主旋律”提出强大挑战,实际上正在改造着英国的英语。如果哪个英国人“少小离家老大回”,即使他“乡音无改”,只怕已经不能完全听懂他家乡的语言了。据统计,在亚非地区大约有6000万人在说着互相难以沟通的“英语”。就连语法这样的基本构架也在“全球化”的冲击下处于改变之中。英国的语言学家戴维·克利斯塔尔最近在德国汉堡的一次报告会上谈到这样一个例子,埃及的导游顽固地把“欢迎到埃及来”的那个“到”字说成“in”,而不按正确的规则说“to”。以弘扬英国文化为宗旨的英国文化委员会无奈,只好拱手投降,在最新埃及版的英语教科书中已经堂而皇之地为“in”加冕祝福了。今日的错误可能就是明天的规则。
  欧洲历史上王朝更迭之际首相就站在王宫的阳台上宣布说:“(老)国王死了,(新)国王万岁”;对英语的全球化,人们不妨套用上述惯用语说:“(老)英语死了,(新)英语万岁!”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世界见闻

  寻访丘吉尔诞生地
  本报驻英国记者 史宗星文/摄影
  车出牛津小城,朝西北行驶10多公里,进入了一个庞大的庄园。园内异常僻静,有涟漪的湖水,起伏的绿地,还有许多依然散发着青春气的百年老树。如果想看英国的田园风光,这里当属最美的地方之一。不过,我们特意赶来,并不单单为观赏美景,而是要寻访庄园里的一座宫殿中的一个房间,历史上两度担任英国首相的温斯顿·丘吉尔就诞生在这里。
  这座名叫布伦海姆的宫殿(见题图),颇有宏伟之气。看过法国凡尔赛宫的人,会觉得两者有不少相似之处。1704年,英军统帅马尔伯勒公爵一世打败了法国军队,立下赫赫战功,当时的安妮女王嘉奖他24万英镑,还赐给他这片本是皇家猎场的园林,要他在此建一座能代表英国强盛形象的宫殿,并以打胜仗的战场名字命名。据说安妮女王当时有话,说英国能在战场上打败法国,在建筑方面也应高出法国一筹。这座宫殿工程浩大,花了17年才全部竣工,结果反倒使这位公爵在有生之年未能看到宫殿的全貌。
  后来的马尔伯勒七世公爵生了三个儿子,丘吉尔的父亲伦道夫·丘吉尔便是其中之一,由于他不是长子,因此无权继承这份庞大的产业。1874年初冬时节,他带着怀孕的妻子来这个庄园小住,妻子突然临产,人们便把宫中一层西边的一个房间匆忙整理一下当了产房,11月30日,温斯顿·丘吉尔在这间“产房”降生,据说比预定的产期提前了6个星期。谁也不曾料到,这个早产儿后来竟当上了大英帝国的首相,并成为二战中决定世界命运的“三巨头”之一。
  丘吉尔的名气给这座本不属于他家的宫殿带来了好运。每年都有众多游人慕名而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将它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宫殿现在的主人马尔伯勒十一世公爵,是位清瘦但很热情的老头。他欢迎我们远道来访,引领我们参观了当年的那间“产房”和为丘吉尔专门布置的陈列室。
  丘吉尔诞生的那个房间不大,也就是十五六平方米的样子,且非常简陋,一切都保留着当时的原貌。房间里摆着一张大床,两侧各有一个小床头柜,只是右边多了个四斗橱。丘吉尔的展室倒是内容丰富,有实物,更多的是图片,占据了宫殿一层的两个房间和很长的一段走廊。大量的照片反映了丘吉尔不平凡的一生,其中不少已属珍品,包括他童年时依偎着母亲肩膀的照片,还有他与妻子订婚时的合影。丘吉尔的母亲叫詹妮,是美国一个百万富翁的女儿,她貌美、聪敏、风度优雅,且擅长弹琴和绘画,后来丘吉尔在绘画方面的才华以及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与他母亲的教养不无关系。丘吉尔从政后的大量照片,多为会见世界政要和不同时期演讲时的留影。丘吉尔擅长演讲,他的演说词体现着强悍的个性和深厚的文化素养,很能打动人心。1940年5月13日的那张照片,记录了他临危受命在下院发表首相就职演说的瞬间,他讲道:“我无所奉献,只有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贡献给你们。……你们会问,我们的政策是什么?我的回答是:竭尽我们一切力量,从海上、陆上和空中进行作战。……你们会问: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回答:胜利。”这篇演说至今在老一辈英国人中记忆犹深,并被誉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演说词之一。
  布伦海姆宫的东南边,有个叫布拉顿的村落,村里有座很小的教堂。1965年1月24日,丘吉尔走完了他非凡的人生里程,安息在这座教堂的墓地里。生于此地,也葬于此地,尽管他不拥有这座庞大的庄园和豪华的宫殿,但人们都把这里叫作“丘吉尔庄园”,这里的“丘吉尔”已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家族姓氏,而指的是温斯顿·丘吉尔——一个在英国乃至全世界都不会被人忘却的伟人。(附图片)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

  在德国学开车
  郭勇
  1994年我第一次到德国任常驻摄影记者时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学车。在德国,驾驶学校随处可见,都是私人开设,规模也都不大,一间小门脸,两三辆教练车而已。我选择的驾校离我们分社所在地不远,由于靠近当时我驻德使馆驻柏林办事处,很多公派常驻的中国人都来这里学车。
  在德国学车与在国内最大的不同就是注重“实战”,第一天,当理论课上到一半时,教练就让我在车水马龙的路上“真刀真枪”地练车了。实地学车的一大优越性是在学车的早期阶段就解除了心理负担,不至于在拿到驾照后还不敢上街。教练车左右各有一套操纵装置,老师会随时操纵刹车、方向盘等,以避免出事,因此尽可放心。第一次上路前,在约定地点见到了我的教练,一个瘦高个年轻人。他给我简单讲了一下挡位、刹车、油门和离合器等后,就让我上路了。为了消除我的紧张情绪,他还向我询问了一些如油门、刹车等的中文词汇,在车上听他讲解时不时冒出一个中文词儿,感觉非常有趣。我出国前从来没有摸过车,但这时手握方向盘在道路上行驶,心里却一点儿也不紧张。
  德国交通规则定得非常细,乍一看颇像烦琐哲学,但学通了以后,你不能不承认这些非常合理,因为它们包括了一切可能发生的情况。其中有一条就是对驾校车和外地车要给予“特殊照顾”,因为开驾校车的人多为新手,难免“手潮”,而外地人路不熟,需要找路看路牌。交通规则规定其他车辆要与这些车保持距离。我当时既在“照顾”之列,其他车也就对我“另眼相看”了。德国对驾校学生在各种路段和各种情况下学习的时间都有严格的规定,例如高速公路开车几小时、夜间开车几小时等等。教练总是带你在你住所所在的地区转,先从车少的主要道路开始,这样使你可以专心开车,不用顾及其他方面。开过一段时间后,教练会带你到车辆较多的路段和行人较多的住宅区里练习。当你开得比较熟练时,才进行夜间和高速公路训练。
  在紧张的路考之前,学员还要到红十字会学几个小时的紧急救护课。课上,老师会给你讲解路上遇到车祸时一些自救互救的方法。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吹橡皮人,这是专为练习人工呼吸而安排的项目,一个真人大小的橡皮人吹起来还真要有一定的肺活量呢。路考时,教练坐在旁边,考官坐在后面。主要由教练来发出指令,但不能给予任何暗示。路线基本上是你平常走的路线,只要你按照所学的驾驶方法来开,不出什么大错,没有什么危险动作,一般就可以通过。为了避免作弊,考试由德国技术监督协会进行,某日某考官出场监考,教练并不知道。想事先“走后门”是很困难的。当我把车开回技术监督协会,把车停好后,考官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驾照,在上面签了字并向我祝贺。当时我的心情非常兴奋。拿到驾照后,第一次驾车就是和同事一起去300多公里以外采访一个中国文物展,当我驾驶着汽车以每小时150多公里的速度在高速公路上嗖嗖地奔驰时,那种感觉简直像长出了一双翅膀。
  近年来,针对年轻人普遍喜欢开快车,并因此造成车毁人亡的悲剧,德国的考车标准也有所提高。例如,实施为期两年的“试驾期”。两年内违规行为不得超出一定标准,一旦超出,则有可能面临终生不得驾车的最严厉处罚。在此期间内,重大违规行为发生后必须重返驾校学习,重新考试。这样不但经济上损失,而且留下不良记录于今后不利,因此大家莫不如履薄冰。有少数人的心理素质不适于开车。德国规定,如路考三次仍通不过,则学车者应接受心理测验,如心理测验证明心理素质确实太差,则这辈子只能坐车而不能开车了。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国际礼仪ABC(17)

  各国赠礼习俗
  日本 日本人将送礼看作是向对方表示心意的物质体现。礼不在厚,赠送得当便会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送日本人礼品要选择适当,中国的文房四宝、名人字画、工艺品等最受欢迎,但字画的尺寸不宜过大。所送礼品的包装不能草率,哪怕是一盒茶叶也应精心打理。中国人送礼成双,日本人则避偶就奇,通常用1、3、5、7等奇数,但又忌讳其中的“9”,因为在日语中“9”的读音与“苦”相同。按日本习俗,向个人赠礼须在私下进行,不宜当众送出。
  美国 与美国人交往,有两种场合可通过赠礼来自然地表达祝贺和友情,一是每年的圣诞节期间,二是当你抵达和离开美国的时候。如是工作关系可送些办公用品,也可选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精美工艺品。在美国,请客人吃顿饭,喝杯酒,或到别墅去共度周末,被视为较普遍的“赠礼”形式,你只要对此表示感谢即可,不必再作其他报答。去美国人家中做客一般不必备厚礼,带些小礼品如鲜花、美酒和工艺品即可,如果空手赴宴,则表示你将回请。
  欧洲国家 送礼在欧洲不大盛行,即使是重大节日和喜庆场合,这种馈赠也仅限于家人或亲密朋友之间。来访者不必为送礼而劳神,主人绝不会因为对方未送礼或礼太轻而产生不快。德国人不注重礼品价格,只要送其喜欢的礼品就行,包装则要尽善尽美;法国人将香槟酒、白兰地、糖果、香水等视为好礼品,体现文化修养的书籍、画册等也深受欢迎;英国人喜欢鲜花、名酒、小工艺品和巧克力,但对饰有客人所属公司标记的礼品不大欣赏。
  阿拉伯国家 中国的工艺品在这一地区很受欢迎,造型生动的木雕或石雕动物,古香古色的瓷瓶、织锦或香木扇,绘有山水花鸟的中国画和唐三彩,都是馈赠的佳品。向阿拉伯人送礼要尊重其民族和宗教习俗,不要送古代仕女图,因为阿拉伯人不愿让女子的形象在厅堂高悬;不要送酒,因为多数阿拉伯国家明令禁酒;向女士赠礼,一定要通过她们的丈夫或父亲,赠饰品予女士更是大忌。
  (晨曦)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现场即景

  大猩猩,是地球上与人类最为相近的珍奇动物,也是惟一与我国大熊猫齐名的濒危动物,不久前,记者走进非洲密林……
  我见到了大猩猩
  本报驻南非记者 李新烽文/摄影
  不久前偶读南朝诗人陶弘景的诗《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诗中云:“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对诗人十分风趣却故意“卖关子”的做法颇不以为然。当我钻山越岭在乌干达的布温迪国家森林公园观看大猩猩后,深感山中的“白云”除“自怡悦”外,还可讲与更多的读者听。
  大猩猩,又名“人猿”,灵长类动物,是地球上惟一与人类相近与相像的珍奇动物,也是惟一与我国大熊猫齐名的濒危动物。分布在非洲中部赤道附近,分为西部低地大猩猩、东部低地大猩猩和山猩猩三大类,其中低地大猩猩又被称为“黑猩猩”,而山猩猩体型最大且毛长,仅生存在乌干达西南边境地区的布温迪国家公园和乌干达、卢旺达与刚果(金)三国边境地区的维龙加火山群保护区里,两个公园内各有约300只山猩猩,加起来总数也不超过650只。
  今年的2月24日,晨曦微露,千山初醒,清风徐来,百鸟啁啾,白云飘游山顶,岚烟轻漫密林。一大早,我们3名游人就开始向森林进发,6名工作人员(向导、开路人、导游和3名持枪军人)将我们夹在中间,他们各司其职,保证游人在安全的前提下观看到大猩猩。
  布温迪公园由数座大小不等、森林密布的山脉组成,面积331平方公里,海拔1160至2600米之间。在密林中的曲径穿行,层层繁茂的枝叶遮天蔽日,阳光从密林中尽力直射仅能留下斑驳的影子。林中长年缺少阳光照射,雨量充沛,露水常滴,地面泥泞。在林中小道上行走,前面和两侧要时刻注意横七竖八的枝藤阻拦,而脚下更要倍加小心。
  经过3个多小时的跋山涉水,当我正奋力征服第五座山峰时,向导用手指向右边的密林,只见40米开外处,一只大猩猩端坐在两树之间,正“猩视眈眈”地注视着前方。那庞然大物直起腰坐在那里足有半人多高,黑灰色的毛长在肥硕的身躯上,丰满的胸部鼓胀少毛,赤露的面部煞是严肃,一种凛然不可侵犯的气势。这只大猩猩的后背是银色的,是这群大猩猩的雄性族长,站立时高达1.85米,体重约200公斤。大猩猩的寿命可达50年,雄性一般在8至12岁时背部的毛逐渐由黑变白,成为“银色后背”,这是性成熟的标志,这时它便可以独立成家并成为新的家长,白色的毛便于它行走带路时其他家庭成员跟随。一般一个家庭只有一只成熟的雄性。
  “银色后背”不一会儿就走了,活动在四周的一只只大猩猩纷纷紧随其后,排成一队慢悠悠地向山坡上走去。我们跟踪前行,发现“银色后背”卧在地上,在其方圆数十米内,约20只大猩猩各自活动,树上树下,林中地面,嬉戏进食,行走坐卧,各具千秋,各显神通,组成了一个大猩猩的丰富世界,表演着一场多姿的精彩绝技,由一个个“杂技高手”组成的这场天然马戏团的表演,令人目不暇接,陶醉其中。
  我站在半山腰向正前方望去,两只大猩猩正在吃树叶,它们的双手看起来十分灵巧。不一会儿它们就蹿上树顶,在高空中用手够树叶吃。一棵棵树的枝杈交织在一起,树与树之间可以通行,就在树枝中间形成的横枝上,两只很小的猩猩正在追逐玩耍,其动作好像不是在空中而是在地面,它们时而相互站在对方的背上,时而爬树或够树叶。突然间,一只顺着下垂的树藤下来,悠然自得地荡起秋千来。
  左前方,几只大猩猩在密林中穿行觅食。大猩猩除吃树叶、啃树皮外,还吃嫩草、鲜花、各种野果和昆虫等。大猩猩日平均进食约20公斤。由于林中野果含有大量水分,大猩猩可以长时间不饮水。
  在右前方的树枝上,一只大猩猩正抱着一只很小的猩猩向上爬,动作的熟练程度就像大人抱着婴儿走路一样。只见它左手将孩子抱在怀中,右手和双脚沿着树干上上下下,还不时找一些树叶吃。雌性大猩猩约在8岁时具有生育能力,一般10岁开始怀胎,孕期8个半月。雌猩猩约每3年怀胎一次,但生下的大猩猩约有一半活不到6岁。大猩猩在3岁之前不能独立生活,需要母亲哺乳和喂养。
  右后方,一只大猩猩在低矮繁茂的树丛中,发出阵阵哼哼的叫声。大猩猩能发出呵斥、尖叫、咆哮等16种不同的呼叫声,通过这些声音、面部表情及动作进行交流。
  在我右边的不远处,那只卧着的“银色后背”起来了,近距离观看,大猩猩的脚与人类的脚形状是一样的,不过它在走路时双手是握着拳头接触地面。“银色后背”向山下走了不远,突然攀上一棵粗壮的树枝一直到树顶,它先把几个较粗的树枝折断抛下来,以便地面和树杈上的大猩猩吃树叶,接着自己便大口地吃起树叶来。不一会儿,它竟悠闲地坐在高高的树杈中间向四处观望。作为一家之长,它要随时观察敌情,照看和保护好它的妻子和儿女们。
  大猩猩是陆栖动物,90%的时间在地面上度过。一天之中,30%的时间进食,30%的时间走动,40%的时间休息。大猩猩平均每天移动1至2公里,每天上午是比较活跃的时间,每天晚上都要筑建新巢。按照其生活习性,现在是它们的午休时间了。
  大猩猩能够旁若无人地自如活动,这要归功于人类的成功驯服。1991年,布温迪公园开始驯服目前供游人观赏的这两群大猩猩,具体办法是工作人员每天深入密林近距离观察大猩猩,跟踪它们的活动,不伤害它们而主动与其接近。为了与它们交朋友,这些工作人员有时还学大猩猩叫,甚至假装与大猩猩一样吃树叶。经过近两年的“驯服”,他们熟悉了大猩猩的生活习性,大猩猩也认识了这些友善的“人类”。
  一个小时观看大猩猩的经历,确实使我们兴奋不已,回程时脚步变得轻快了,路途也感觉短了。这次深入海拔2000多米的密林之中,走进这一举世闻名的世界自然遗产,第一次亲眼目睹了大猩猩这一珍稀动物的生活片断,感受颇多,其中之一就是觉得应将文前陶弘景的诗改为:山中何所有?林中大猩猩。既可自观看,且能讲君听。
  上图为布温迪国家公园中的大猩猩。(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