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4月6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体育天地)
专栏:

  武术套路路在何方
  ——访国际武联技委会主任、北京武术队总教练吴彬
  王霞光 王友唐
  北京武术队曾连续12次荣获全国武术套路锦标赛冠军,五大洲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在散打日渐火爆的今天,武术套路还有没有人看?它的市场究竟有多大?国际武联技术委员会主任、北京武术队总教练吴彬充满自信地对记者说:“在国外,我们表演一次大约一个半小时,而散场后给武术发烧友签名每次都要超过两小时。武术套路仍有非常美好的前景和广阔的市场。”在香港第五届世界武术锦标赛期间,记者曾采访过国际武联副主席、英国人史密斯,他认为:“套路很有东方美,最能体现中国武术的精、气、神,让人感受其中丰富的文化内涵。”
  吴彬教练前不久去美国观摩了世界跆拳道锦标赛,过些日子他还将率队赴澳门特别行政区参加全国九运会武术套路预赛。记者请他介绍一下武术套路与其它格斗项目交流的情况。他首先展示了北京武术队在夏威夷表演的照片:服饰、灯光、动作造型确实很美,据说表演时的配乐相当有震撼力,与武术的博大精深融为一体。香港影星成龙看过表演向吴教练明确表态,希望有一天能够与北京武术队合作。一些欧、美、日的演出公司也找上门来,希望包装中国武术套路,然后推向市场。在美国,北京武术队参加了由著名硬派影星施瓦辛格组织的世界健美与功夫大赛,自由搏击、跆拳道、合气道、空手道等纷纷登场亮相。在集体项目比赛中,北京武术队荣获冠军,观众的掌声经久不息。其景其情如今在国内很少看到,这种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现状引起吴教练深深的思考。
  吴彬说,武术套路主要分健身和竞赛两部分。竞赛武术套路的发展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53年在第一届全国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大会上武术列为表演项目。从1955年开始,在当时国家体委的领导下,通过各大体院武术系老师们的共同努力,武术套路逐步得到了统一,变成竞赛场上可操作的长拳、南拳、太极拳、对练、刀、枪、剑、棍等套路比赛的项目,并制定了相应的比赛规则。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武术套路作为表演项目正式登场亮相。此后历届全运会都设武术比赛项目,而且金牌数也比较多。吴彬认为武术进入赛场,登上大型正式运动会的比赛殿堂对整个武术事业的发展非常重要。
  第二阶段是从70年代中期武术开始走出国门,武术运动员经常随中国文化代表团到世界各地表演,受到各国人民的欢迎,很多外国人想学武术。不少华侨开办的功夫馆遍及世界许多地方,为以后武术在国际上的推广奠定了基础。当时,李小龙功夫片已经很走俏,中国功夫家喻户晓。80年代初,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一炮打响。1988年中国举办国际武术节,1990年武术进入亚运会,此后各洲相继成立了武术组织,国际武联也正式成立。1991年第一届世界武术锦标赛举行。
  第三阶段是从1994年开始武术套路比赛有了指定动作。以前武术套路比赛要求有规定套路和自选套路,随着武术运动的发展,对运动员提出更高的标准。要求选手在比赛中完成具有一定难度的指定动作,否则将淘汰出局。竞赛规则的改动适应了当今打分运动发展的趋势,如体操、跳水、花样滑冰都是难度越来越大,起评分越来越高。这就需要运动员有很好的身体素质:弹跳高、柔韧性好、爆发力强、体力充沛等,同时也鼓励教练员在技术上努力创新,思路上有所突破。
  经过几十年的实践,武术竞技套路已逐渐成熟。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对竞赛制度、裁判规则进行改革,对赛事进行艺术包装,使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看得懂,有兴趣,从而吸引观众、赞助商和媒体来关注武术套路的比赛。
  此外,吴彬对传统武术套路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以健身为主的传统武术套路最好保持原汁原味,不能随便乱改。
  从世界上看,武术套路走得比较快,这有历史原因:一是传统套路早就传播到了海外,二是竞赛套路由于在国内推广得比较早,退役队员到国外教练武术的大有人在,而且中国武协为促使武术走向世界,对此采取了扶持政策。据了解,仅美国每年各种名目的武术套路比赛至少有十几次,欧洲亦是如此。武术套路在世界上很受欢迎,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吴彬有一个很新的观点:套路与散打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在国内,散打带动套路进入市场;在国外,套路促进散打的广泛传播。这样,能够让中华武术更快地走向世界,让世界人民更了解、喜欢武术。(附图片)图为吴彬近影。本报记者 王霞光摄


第10版(体育天地)
专栏:版技一着鲜

  单套双挤 投入制胜
  最近,在一次练习赛中,我做成了一副难忘的2NT。这副牌即使看到四明手都不容易说出南北方有哪八墩牌。打牌过程中,我尽力避开可能迅速落败的陷阱,幸运地选择了制胜的路线。由于牌张的分布,对手遭遇罕见的单套挤牌,难逃被重复投入的厄运。事后回顾,这副牌几乎是打不宕的“铁牌”。
  我坐南。我方无局。请看四手牌:
  首攻是H7。对方一般用长三长五首攻。
  叫牌无须多评。这种两手都稍超过10点又是平均型的牌,不叫可惜,一旦开叫就容易过关。除了明显的两副S、两副H和三副D外,我不得不计划从哪里找到第八墩。明手上HQ,东用K盖,我先放过。东续攻H9,我止住,做D套。DK立刻被东的A盖打,再攻H小。我再次止住,让明手垫小C,然后连拔D10和DQ。敌方这三轮红牌都跟出。
  我分析了一下形势。握有H10赢张的西家至少有一个C套顶张,敌方随时可以轻松地兑现五墩牌。我先放一墩小S或自己动C套都无异自杀,此时提DJ则当西进手兑现H赢墩时又会使明手先行被挤。既然西已无红牌脱手,此时用H小牌投入他并无损失。如果他先动C套,我的第八墩牌就来了。于是我出H6,让西的H10拿,明手垫小S,东垫小C。
  西考虑之后出SQ,让我面对困难的选择。我得猜SJ在谁手里。如果J在东,我应该用明手的A吃这一墩,然后出小S飞牌。如果J也在西,我的唯一机会是西有SQJ而东有S9,则敌方下一轮垫牌时将有无法解决的难题。我当时的感觉是SJ也在西。不然,他也许会出S小或动C套。
  于是我明手出小,手上出SK吃进,兑现宝贵的DJ挤张。
  此时四家牌张如下:
  S套形成了单套双挤。西不能垫S小牌,否则我可以出S8让明手的A吃掉他的J,令S10坐大,他只好垫C小。明手垫掉已不重要的C小保护张。东同样不能垫S小牌,否则我将用S10把他的9铲死,他也只能垫掉眼看已将成为赢张的第三张C。我很清楚四家都只剩了两套黑牌各两张。我放心地打出本来决不可先动的C。如果牌张分布确如我所料,敌方必被投入,谁最后出牌对我已不重要。担心被投入的西抢先出CA吃进,用C9投出,让他的同伴无奈地进手。他也只有S可出。敌方拿到了早就属于他们的两墩C,而我如愿地得到了第三墩S,也是我的第八墩牌。(赵爱华)(附图片)


第10版(体育天地)
专栏:

  “楚河汉界”上的拼争
  本报记者 李中文
  象棋冠军的“特权”,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1998年前的几十年间,全国只产生了屈指可数的10来位全国冠军,可见,喜爱象棋的人们称他们为“国宝”,似乎并不为过。正是出于人们的尊重和喜爱,象棋全国冠军成了象棋界的“太阳”,所有赛事和荣誉都要围着他们转:他们是象棋特级大师称号的当然拥有者,他们是为数不多的顶尖级赛事的当然参加者。
  早些时候,没有谁对象棋全国冠军的“特权”心存疑问。因为象棋冠军的水平在那儿明摆着,特级大师的称号不给他们给谁呢?顶尖级比赛不请他们请谁呢?可几十年下来,问题出现了:几十年来,男子象棋全国冠军就那么十来个人,特级大师称号的获得者也就那么十来个人,已经有棋手感叹:拿象棋全国冠军、获特级大师称号真难,甚至“难于上青天”。而另一方面,已经获得全国冠军的棋手,近些年的状态却千差万别:有的全国冠军经不住商海的诱惑,经商去了;有些全国冠军不知忙些什么,棋艺荒疏,水平令人不敢恭维;当然也有几位新、老冠军一直保持着高水平,但在全国冠军这个群体中,却只是少数。一边是想拿全国冠军的棋手屡次冲击冠军未果,只能慨叹“蹉跎年华”;一边是一些已获全国冠军者心不在焉、不在状态。仅就此而言,改革这种不正常现象,已经势在必行。
  其实,要说象棋全国冠军这个群体的水平,已经差到了不堪一击的地步倒也不尽然。为什么近些年总是产生不了新的象棋全国冠军?问题的关键在于,象棋冠军这个群体在全国个人赛上,已经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如新打出一个全国冠军,就意味着要从他们这个群体中分一杯羹出去。而作为一名“圈外人”,想突破全国冠军这个群体的围追堵截,谈何容易!
  从根本上改革象棋特级大师的入口问题势在必行,但改革遇到阻力也是必然的。1998年下半年,中国象棋协会出台了新的象棋大师晋升特级大师的规定,其核心内容是:特级大师称号并不是全国冠军的专利,规定四次打进个人赛前六名,就可由大师晋升为特级大师;同时,在象棋大师赛上胜率达到76%以上,也可获得特级大师称号。此规定的推出,在象棋界无疑是一场“地震”。于是,“特大”贬值该不该、“特大”降低门槛对不对等争论,一时将原本平静的象棋界搅得“天翻地覆”。可争论过后,象棋界人士,包括特级大师们在内,还是接受了这一事实。因为人们心里都很清楚,象棋这个被摈弃在全运会之外的项目,当前毕竟不是什么香饽饽;即便全国冠军们的“特权”丝毫没有受到冲击,但在象棋市场越来越萧条的大趋势下,他们吃这点老本又能吃几年呢?
  而事实上,象棋界的改革,仅仅使年轻棋手看到晋升特级大师的希望是远远不够的。年轻、上进的棋手在成长的道路上,需要前方有目标,但他们更需要有参赛的机会、有实战中真刀真枪较量经验的积累。今年的银荔杯象棋赛,就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参赛者为去年个人赛前八名,赛制为两局单淘汰制。这一改革的成功经验在于:在象棋界,所有成名棋手都有了危机感,因为全国冠军头衔已经不是什么门都能敲开的通行证,此次银荔杯赛不仅取消了一些状态不佳的全国冠军的参赛权,而且即便参加了比赛,也时时处在如履薄冰的紧张状态中,不然,稍不留神就要被淘汰出局。
  象棋改革难,这是不争的事实。因为象棋发展的历史太过漫长,由此积淀下的问题也千头万绪。而在当前各种体育项目发展不均衡的形势下,象棋又必须在改革中为自己争得一席发展之地。在改革和创新的过程中,任何棋手都没有什么老资格可讲,即便是声名显赫的全国冠军也要靠成绩说话。因为只有这样,象棋这项古老的运动,才能焕发出新的活力。


第10版(体育天地)
专栏:

  健身强体要讲科学讲唯物论
  王琪
  一年之计在于春,又到了草长莺飞,春和日丽的季节,度过寒冬后,大多数人走出居室加入到春练的队伍中。
  自从改革开放后,衣食日渐丰足,大家活得有滋有味。年轻人希望有充沛的精力去拼搏;老年人希望延年益寿分享改革开放带来的硕果。
  健体强身方法很多,要因人而异,循序渐进,提倡科学方法、科学态度。适合年轻人练的不一定适合老年人,适合体质强者练的,不一定适宜体质弱者。以晨练为例,北京是个特大城市,日间各种气体蒸腾,尘埃混杂,入夜后气温下降,各种有害微粒、气体不易飘散挥发反凝聚浓缩。城市不同于农村,平原不同于山区,因此,在晨练时间上要讲科学。太阳升起后,空气对流加速,各种有害微粒扩散后,则有利晨练。
  例如,空腹,尤其是早晨,必须饮水吃早点后方宜外出晨练。因为经一夜睡眠后,晨起时,胃早排空,体液消耗很多,体内血流缓慢,血压体温偏低,必须晨起补充水分和热量,否则适得其反,尤其对老年人极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体育锻炼前,必须做准备活动,头部、腰部、腿部均应轻柔地放松肌肉,活动开关节方能正式去锻炼。对体弱和老年人,更应当舒缓地活动,时间长些为宜。
  体育锻炼一定要讲度,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不感到疲劳为度。体育锻炼讲究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体育锻炼更要讲唯物主义,人也是大自然中的物质。人从出生到死亡,一直处于不停的物质运动之中。“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生命在于运动,这是科学的唯物的道理。体育锻炼讲方法,讲度,讲循序渐进,讲持之以恒,讲因人而异,这是强身健体的科学。
  不讲唯物主义,盲目参加伪气功者组织的群体练功,导致意乱神迷,不仅没有强身延寿,反而会损害健康。


第10版(体育天地)
专栏:

  全力一击
  新疆选手哈斯木在中国超级台球积分排名赛中。魏彤摄


第10版(体育天地)
专栏:

  离弦之箭
  中国选手杨扬在世界杯短道速滑赛中。新华社记者 蒋林摄


第10版(体育天地)
专栏:体育时评

  经营CBA
  薛原
  CBA联赛是一个品牌。
  CBA联赛不等于中国篮球,但属于中国篮球。
  CBA联赛是中国篮球的一个窗口,CBA赛场上气象万千,中国篮球自然风起云涌。CBA联赛好似中国篮球的“形象工程”,六年来,联赛从蹒跚学步到羽翼渐丰,成长的喜悦让所有关心中国篮球的人都为之感慨。2000—2001赛季决赛的场边,一位篮球界的元老望着看台上翻滚的人浪喜不自禁,称赞连连。六年来,CBA迈出的每一步,都带动着中国篮球向前的轨迹。
  球星代表CBA,王治郅、姚明、巴特尔……三大中锋的崛起,让CBA有了足够的高度向世界展示自己。“英雄造时势”,高手之间的较量,让本赛季的CBA在峰回路转和柳暗花明间上演了一幕幕激动人心的争霸好戏。
  球队代表CBA,八一笑傲风云六连冠,上海咄咄逼人势难挡,两队在总决赛中的颠峰对话使CBA六年来第一次有了真正的压轴大戏,将悬念留到了最后一刻。上海队虽然冲顶未能成功,但联赛已进入了群雄相抗的“战国时代”。
  球迷代表CBA,总决赛时,八一队球迷打出的口号“永远大郅”豪气冲天,上海队球迷拉开的标语“单卫国亲友团,收礼就收三分球”风趣幽默。CBA的球市空前火爆,据统计,本赛季有56万余人去现场观看比赛,上座率达到历年最高。
  CBA能有今日的局面,在发展过程中,无论中国篮协,还是各俱乐部,都是不可或缺的环节,CBA蓝图的实施,需要各方合力方能达到最佳效果。
  在本赛季的CBA联赛总结会上,“经营”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被各方提及。提高中国篮球水平是CBA发展的最终目标,“经营”CBA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必要手段。“建立现代企业化模式”则是CBA的经营目标,而如何将CBA的无形资产具体体现,推动各俱乐部积极开发市场,平衡各方投资的投入和产出比,直至盈利。这些,都是CBA今后发展的助力点。


第10版(体育天地)
专栏:

  “三月三”抢花炮
  新华社记者 刘广铭摄


第10版(体育天地)
专栏:

  短道速滑 冬奥会夺金突破口
  陈晨曦
  还有不到1年的时间,冬奥会的圣火就要在美国盐湖城点燃。各国的冰雪好手秣马厉兵,希望能在明年的2月份实现自己的奥林匹克金牌之梦。
  3月30日至4月1日,世界短道速滑锦标赛在韩国全州举行,在冬季奥运会上从未染指金牌的中国短道速滑的高手们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极佳的锻炼自己、了解对手的机会,在总共12个项目的比赛中,中国队只让3枚金牌旁落,共夺得了9项冠军。
  此次比赛,本土作战的韩国选手被认为是中国队的“头号敌人”,每一名中国短道速滑选手心里都清楚,要想在明年盐湖城冬奥会上实现金牌“零”的突破,最大的障碍就是韩国。作为中国最佳短道男女选手的李佳军和杨扬都清楚地记得,在1998年的长野冬奥会上,韩国队针对中国选手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结果杨扬在对方的干扰下一再犯规,丢掉了500米和1000米的冠军;李佳军也在离终点仅一步之遥时被金东圣倒地伸刀冲刺而痛失金牌。
  在长野冬奥会之后,我国短道速滑的主要对手美国、韩国、日本等已完成了新老交替,特别是韩国队大胆地起用了一批小将,再次对中国队形成了巨大威胁。而在这次世锦赛上,韩国小将的表现并不抢眼,不仅未能和中国选手一争高下,而且居然没能将一枚金牌揽入怀中。韩国队在家门口失利是调整状态,还是保存实力?我们尚不得而知,不过近些年来韩国人似乎并不怎么看重世界杯和世界杯系列赛,经常被中国队抢去风头。但一到冬奥会,形势却发生了大逆转,韩国人总能笑到最后。
  因此,在不能清楚地了解对手情况的前提下,如何提高自身的技术和实力就成为了我国短道速滑的当务之急。在日本冬奥会后,唯有我国没有进行人员的调整,队伍虽然保持了稳定性,但内部竞争尚显不足。目前,以李佳军、冯凯为代表的我国男选手技术日显成熟,比赛经验明显增多,但冲劲还有所欠缺,尤其缺少一种舍我其谁的霸气。在冬奥会的赛场上,现在排名世界第一的美国新秀阿波罗将是最有可能给男子短道速滑带来麻烦的选手,美国奥委会早已将他列为了盐湖城夺金的最大热门。我国女队虽然近来成绩不凡,但缺乏新人涌现,仍旧靠杨扬和孙丹丹等老将征战赛场,而且女子短道速滑赛场风云莫测,在关键大赛中,我国女将们并不敢说具备了绝对的夺金实力。
  把困难估计得更足些,保持清醒的头脑,有利于中国短道速滑选手备战冬奥会,国家体育总局冬季项目管理中心短道速滑部副部长佟立新表示,针对在国内外大赛中发现的问题,国家队教练班子正在逐步去解决,对国外的重点新人,我们也在寻找对策,力争做到不打无准备之仗。
  由于受到地理条件的制约,我国的短道速滑运动发展不平衡,从国内的比赛中可以看出,进入决赛的大多数是吉林、黑龙江选手,其他省市运动员只能作壁上观。针对这种情况,全国短道速滑联赛已逐步推向市场,各队培养使用新人的积极性比以往有所提高,拥有充足的后备力量,这才是中国短道速滑称雄世界的基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