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4月4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法律与生活)
专栏:

  “俺们百姓好福气!”编辑同志:
  俺叫李中敏,是河南省西峡县五里桥乡大桥沟的一位农民,今年60岁了。前段时间俺看了包拯、海瑞清正廉洁的电视剧后,心里就想说说俺两次到西峡法院打官司的事。
  俺第一次到法院打官司,是十多年前。那年春天,外省一个老板与俺签订了石棉加工合同。结果货他全部拉走了,欠俺的3800元货款他竟用石棉灰来抵。俺没办法就到法院告他。那个老板在法院四处活动,法院就判用石棉灰抵俺的货款。当时真把俺给气得要死。
  自从俺第一次有理的官司打输后,俺就再三告诫儿女屈死不告状。
  1999年冬,一位朋友求俺给他当担保到信用社贷了3万元款做生意。不料他赔了钱就跑了。
  去年冬天贷款到期,连本带息快4万元。信用社找不到那位朋友,就说要到法院告俺。俺只好把刚给儿子买的农用车卖了,又把准备过年的两头大猪卖了,还差6000元是从亲戚那儿借来的。
  一位亲戚劝俺到法院告那位朋友。俺只好硬着头皮踏进了不愿踏的县法院大门。立案庭的一位老同志给俺端了一杯热腾腾的茶,并告诉俺:“今天是赵院长接待日!”
  赵院长和气地说:“您老是来告状还是来上访,有啥尽管说!”俺本想说十年前那次有理的官司打输了,当时却连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只是说了起诉朋友贷款的事。不到半个小时,立案庭的两名同志就给俺办理好了立案手续,并转到城郊法庭审理。
  城郊法庭的法官阎国定、刘波也热情地接待了俺。他们多方打听,在南阳找到了我那位仍在做生意的朋友。一个星期后,案件就得到了结。当了被告的朋友说三天之内一定把那3万多元款全还给俺。
  可俺那个朋友却言而无信,无奈俺便在农历腊月二十向法院申请执行。执行庭的郭庭长很热情,让俺在家等通知领执行款。他还带着执行员冒着刀棱似的寒风到了南阳,却没有找到俺的那位朋友,就依法查封了他家的财产。
  到了农历腊月二十三,俺在家没有接到法院领执行款的通知。俺知道法院如今执行难。俺相信这群法官确实为民办实事,俺就没有去催。
  到了农历腊月二十八,一大早俺正在院子里扫雪,执行庭的郭庭长带着法警张林增、耿长生来到俺院子,将2万元执行款交到俺手里。他们从腊月二十六就在被执行人房外守候,等到腊月二十八深夜才等到回家过年的被执行人。他们一个个嘴唇、耳朵冻得紫红……
  今天俺想告诉大家:“法院如今好风气,俺们百姓好福气!”
  李中敏口述 任红旗整理


第11版(法律与生活)
专栏:

  北京海淀区人民法院现有法官和工作人员330余人,平均年龄33岁,法官全部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其中法学博士、硕士研究生26人。
  海淀区法院肩负繁重的审判任务,案件逐年上升,2000年审结案件达到2.9万余件,其中很多是重大疑难和新类型案件。近年来该院涌现出一批以“全国法院十大杰出女法官”尚秀云、“全国法院青年法官标兵”陈雷、“人民满意的好法官”宋鱼水为代表的优秀法官人才。海淀区法院2001年荣获“人民满意的好法院”称号。
  左图:优秀法官尚秀云和小同学们在一起。
  右上图:开庭现场。
  右下图:到学校上法制课。赵志勤摄


第11版(法律与生活)
专栏:

  忠诚
  汪放 周建平
  重庆市忠县位于三峡库区腹心地带。不久前,当地的忠县法院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了“人民满意的好法院”光荣称号。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发现,法院的一切工作都围绕两个字去做:忠诚。对人民忠诚,对法律忠诚!
  不忘方便山区百姓
  去年,最高人民法院部署了人民法庭撤并的改革工作,以加强法庭管理。但是,对于地处山区、交通不便的忠县来说,按现有法庭的设置,一些偏远山区的群众到法庭也要走上三四个小时。如果撤并法庭,会给一些群众诉讼带来更多的不便。
  法院面对“两难”,院长许明拍了板:我们要从群众的利益出发,多动脑筋。
  经过认真反复的思考,院党组提出了分步实施改革、逐步过渡的方案:将原来分散的14个法庭撤并为4个。在过渡阶段,实行原办事机构不撤、常驻人员不散、就地办案不变的做法,集中管理和分散办案相结合,等交通条件改善或法庭车辆增加后再进行调整。
  这种办法可谓“两全其美”,受到了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
  从人民不满意的事改起
  “赢了官司输了钱,法律判决兑不了现。”这是群众对“执行难”的无奈。
  忠县法院从群众不满意的事改起,加大执行力度。为此他们多方做工作,赢得了党委、人大的有力支持。县委专门发文件,要求全县各级党政领导支持执行工作。
  一方面解决执行难,一方面防止执行乱。忠县法院对执行干警加强了职业道德教育和执法培训,并邀请人大代表到执行现场进行监督。
  近两年来,忠县法院共受理执行案件9155件,执结8169件,执行率达89%;执行标的7295万元,基本上解决了“执行难”问题。
  人民满意率达100%
  “公正、高效、廉洁、文明”,是忠县法院对全体干警的要求。他们在干警当中开展了让当事人“少跑一次腿,少等一分钟,少费一次心,少花一分钱”的教育活动,要求干警做到: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座,一杯开水相敬,一句热情话问候;最重要的,还要有一个客观公正的答复。
  坚持做到以上这几个“一”,忠县法院的法官们自然而然也在老百姓的心中赢得了一席之地。
  在去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忠县法院进行综合评议时,忠县法院的满意率达到了100%。


第11版(法律与生活)
专栏:

  多办案 快办案 办好案
  海岛办案“女状元”
  王先富
  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县是全国三个海岛县之一,在这里,提起叶宝英法官的大名,当地群众纷纷竖起了大拇指:好法官!她已连续4年夺得了全市法院办案“女状元”。
  1994年3月,叶宝英从城关法庭调到远离县城的坎门人民法庭。法庭管辖地在海岛渔区,条件艰苦,交通不便。由于海岛上无法通行车辆,只得靠船渡和步行。
  急性子的叶法官,最急的就是办案。她说:“案件一积在案头,我就总感到浑身难受。我不能让老百姓等着。”所以,为了多办案、快办案、办好案,她摸索着改革庭审方式,采取“一步到庭”等方法,能当庭判决的案件,均当庭宣判。她还科学安排办案时间,采用“走一线带一片”的工作方法,将每个小海岛所涉及到案件的送达传票、调查取证和执行等工作集中办理,以提高工作效率。她白天开庭忙,晚上和节假日就在家里写法律文书。
  凭着“拼命三郎”的工作热情,从1997年到2000年,叶法官共办结一审民事、经济案件949件。
  在办案中,叶宝英以敢于较真碰硬而闻名。她常说:“法律重于泰山。”
  2000年3月,叶宝英到鸡山乡办理一件解除非法同居案件。在她将传票送达给被告时,遭到被告兄弟的非法阻挠。当她乘船返回时,被告兄弟追到了码头,想要抢走她手中的档案材料。
  孤身办案的叶法官临危不惧:“依法办案,我什么都不怕。我绝不会被你们吓倒。”
  去年底,叶宝英执行某购销合同纠纷案。借钱不还的李某被叶法官和两名书记员逮个正着。李某借着酒劲,拿起鱼叉朝叶法官她们刺去。
  叶宝英与一名书记员一边冲上去制止李某,一边和李某讲法律、讲道理稳住对方。执行人员很快赶来了!叶法官和他们一起将李某强行带回法庭。经过叶法官的严肃教育,李某终于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当天便还清了欠款。
  身为法官,叶宝英有一个特点:廉洁自律,以法为重。
  叶宝英在当地办案很多。每逢节日,一些当事人总是想方设法请她吃饭;每当渔业丰收、渔船进港,总有人送来活鱼活虾让她尝鲜。而叶宝英总是婉言谢绝。次数多了,大家都知道了她的脾气,叫她“廉政法官”。
  由于叶宝英家在当地,所以朋友多、亲戚也多,但叶宝英从不给亲戚超越法律的“面子”。


第11版(法律与生活)
专栏:

  编者的话
  人民法官为人民,人民法官爱人民。在老百姓的心目中,“人民法官”四个字是神圣的,它意味着公平和正义。
  近年来,全国各级法院坚持严格执法、公正裁判,以“为人民掌权、公正司法、热情服务”为主要内容,深入开展了“争创人民满意的好法院”、“争做人民满意的好法官”活动,涌现了一批优秀的人民法官和工作先进的人民法院,他们在基层工作岗位上公正执法、文明办案,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今天,本报予以选登。


第11版(法律与生活)
专栏:

  孟宪福从事民事审判二十一年,办案两千多件,群众评价他:
  刚正不阿 清廉如水
  吕爱哲 王立新
  提起黑龙江省五常市五常镇人民法庭庭长孟宪福,群众众口一辞:刚正不阿,清廉如水。
  孟庭长从事民事审判21年,审结各类民事案件2100多起,无一错案,无一超审限,深受群众的信赖。先后受到各级表彰70多次,并荣获“党风廉政建设先进个人标兵”、“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十大人民满意的好法官”、“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
  孟宪福办案不讲私情,不惧权势,不计个人得失。一次,当地一个领导的亲属藐视法律,公然将法院已扣押的财产转移变卖,拒不还钱。孟宪福依法将其拘留。
  不论人情,还是亲情,孟宪福都不徇私情。一次,他的表兄同邻居发生宅基地纠纷,起诉到法院,特意找孟宪福帮忙。孟宪福对表兄说:“我办案别人找不行,我也决不干预别人办案。”
  从事审判工作21年,孟宪福一贯坚持廉洁自律,他办案2000多件,从没吸过当事人一支烟,从没吃过当事人一顿饭,更没花过当事人一分钱。
  一位辽宁的水果商卖给五常镇李某价值4万元的水果,货款经几年催讨未还。他诉到法庭后,得知孟宪福承办此案,便拿出1000元给孟宪福:“这是活动费。赢了再给你1万元。”孟宪福说:“快把钱收起来,免得我说你行贿。”
  这位当事人心想“官司没指望了”。当他获得胜诉又拿到欠款时,真是喜出望外。为表达感激之情,他悄悄给孟宪福家送去1万元。没想到,孟宪福非但分文未收,还将其批评了一顿。这位辽宁汉子眼含热泪走出孟家。回到辽宁后,写来了一封长长的感谢信。
  孟宪福常说,帮助群众排忧解难,是基层法官义不容辞的责任。一位当事人诉包工头拖欠工资胜诉后,包工头却逃之夭夭。孟宪福几经周折,终于将此案执行完毕。当事人从孟宪福手中接过7000元血汗钱后,硬要塞给孟宪福1000元。孟宪福坚决不收。
  这位当事人又买了件衬衣给他送去。结果这点“面子”老孟也没给。这位当事人已将这件衬衣珍藏了12年。他深有感触地说:“看到这件衬衣,我就想起孟庭长,想到他的正气与良心。”


第11版(法律与生活)
专栏:

  审案800余件,涉案标的近亿元,没有一件超审限,没有一起错案。提起丁建民,白河两岸的群众称赞——
  他是个好法官
  王伟 程道强
  “他是个好法官。”提起丁建民,河南南阳白河两岸的百姓这样称赞他。
  “办案,不服丁建民不行。”他的同事们异口同声。
  的确,从丁建民1989年调入南阳市中级法院经济审判庭以来,他先后审结各类经济案件800余件,涉案标的额近亿元,没有一件超审限,没有一起错案。
  1997年7月,丁建民受理378名储户状告当地几家银行非法存单纠纷案。该案涉及储户多,分布面广,实际存单达1000多张,涉案标的额达550万余元。如果不及时拿出公正的判决将会导致矛盾激化,后果难以预料。
  面对情绪激动的数百名群众,丁建民一方面耐心地做思想疏导工作,一方面加班加点阅卷宗。整整20天,他阅看了厚达2米多高的378本卷宗,核查登记存单1000余张。光是制作阅卷笔录和庭审提纲就近500页。用最短的时间,他依法公开公正地审理了这起错综复杂的案件,保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
  “丁建民是个死脑筋,啥都不会收。”有企图打通“关节”的当事人总会这样感叹;“丁建民是个公道人,送啥都没必要。”打过官司的当事人总会这样感慨。近几年,丁建民先后拒贿3万余元,拒吃请不计其数。
  1998年底,丁建民受理一起货款纠纷案。南阳市个体户李某在报纸上刊登广告要出售面粉,福建南坪面粉厂看到这一消息后便汇来14万元购买面粉。然而李某却只发去价值11万余元的面粉,剩余的货款用过期的中药材相抵。福建南坪面粉厂要求李某退款,李某却拒不退款。南坪面粉厂诉至法院后,一审判其败诉。南坪面粉厂又上诉到中级法院。丁建民受理此案后,认真调查取证,认为一审判决有误。
  此时,李某自知理亏,多方托人找丁建民说情。但以公正为上的丁建民又怎能答应呢?他依法改判了一审判决,维护了外地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丁建民还爱管“闲事”,这在白河两岸是家喻户晓的。近几年来,丁建民只身制止过持刀行凶的歹徒;拦截过准备逃逸的肇事司机;面对随时可能爆炸的液化气钢瓶,冒着生命危险扑救;跳进冰冷的河水救起轻生妇女……
  十多年来,丁建民刚正不阿,执法如山,先后荣获南阳市“经济卫士”、“百佳干警”、“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等荣誉称号;1999年被河南省团委、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授予“优秀青年卫士”、“全省优秀法官”称号;先后荣立三等功二次、二等功三次、一等功一次。不久前,最高人民法院授予丁建明全国法院系统“人民满意的好法官”称号。


第11版(法律与生活)
专栏:

  神圣的天平
  李光文
  拥有人口58万的四川省广汉市,曾经是古蜀国的发源地。如今,一支由70多人组成的先进集体——广汉市人民法院,在这里脱颖而出。2001年,他们被最高人民法院表彰为全国“人民满意的好法院”。
  这几年来,先后有四川省高级法院、德阳市中级法院、德阳市纪委、广汉市纪委等数家机关对广汉市人民法院组织了民主测评,均无违法违纪举报;也没有一名群众到当地人大、上级法院信访。当地群众都说:人民满意的好法院,他们当之无愧。
  改革
  公正司法 效率提速
  提起广汉市人民法院,就不能不提他们的主审法官制。院长欧可能说:“我们启动主审法官制的改革,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公正司法,提高工作效率。”
  主审法官制的改革,唱出了“三步曲”:
  第一步,撤并、精简机构,避免重复交叉。他们撤销告申庭、经济庭、民庭以及所有的法庭,另行组建立案庭、民一庭、民二庭、审监庭和书记官室,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同时,弱化庭长的行政职能,将原有的14名庭长减至5名,减幅64%;
  第二步,平等竞争,遴选主审法官。为了选出德才兼备的人才,他们公开竞选严格把关。29名符合条件的竞争者,参加了一系列的严格考试,从中选出了9名优胜者成为首批主审法官。对主审法官,实行末位淘汰制;
  第三步,实行大立案和流程管理。全院各类案件,由立案庭统一登记立案,排期开庭,并严格监督审限,大大减少了“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和“抽屉案”的发生。
  改革带来了公正和效率。近年来,在德阳市法院系统中,广汉法院的上诉改判率和发回重审率一直保持最低。
  班子
  团结协作 严格自律
  不久前,在检查完法院工作之后,广汉市人大这样评价:“(领导班子)学历高,业务精,年富力强,团结协作”。
  1998年1月,现任院长欧可能走马上任。上任之初,他发现干警队伍比较涣散,迟到、早退现象严重。他与领导班子成员达成共识,以此为突破口加强治理。当月,他们制定了《干警考核规定》,要求全院干警必须按时上下班,不得迟到、早退一分钟。
  1999年以来,广汉市委数次对各机关进行了突击检查,只有广汉法院无一例违规,受到通报嘉奖。
  在广汉法院,班子的严格自律大家有目共睹。上任之初,欧院长便掷地有声:“从我做起,从党组成员做起!有规必依,违者必惩。”要求干警做的,每一名班子成员都必须先做到。而当面对经济利益时,班子成员则坚持这样一条原则:向第一线审判执行人员倾斜。
  法院的干警都说:“我们法院的进步,源于我们有个好班子。”
  队伍
  忠于法律 服务人民
  和广汉法院的领导交流,他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忠实于法律、服务于人民。
  为人民服好务,需要一支高素质的队伍。早在1999年,广汉法院的干警们首次经历了强大的震撼:除院长、副院长的职位外,全院所有的22个中层干部职位全部由资格符合者竞争上岗。
  庭级干部竞争上岗、一般干警双向择岗,彻底打破了“大锅饭”、“铁饭碗”!全院66名干警参加竞职择岗,岗位更换率达33%。
  为了方便群众监督,广汉市法院“未雨绸缪”:设立“法官违法违纪举报中心”,向社会公开举报电话;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基层群众等担任廉政监督员,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立案时,便发给每一位当事人意见表,全面接受监督……
  近3年来,广汉法院的干警共拒吃请5570多人次,拒收礼金27320元,拒收礼物折款11470元,收到感谢信13封,锦旗13面。


第11版(法律与生活)
专栏:

  ●作为法官,要有一副热心肠,体恤群众疾苦;作为法官,廉洁公正重于生命。女法官石冰说——
  法律无价
  周华娆
  在著名的侨乡广东省中山市,女法官石冰是位老少皆知的“名人”。
  她在审判岗位上二十余年,从一名普通法官到中级法院的副院长,始终恪守“公公正正办案,堂堂正正做人”的人生信条,忠于职守,秉公执法,受到侨乡人民的广泛赞誉。她连续多次立功,先后荣获中山市政法系统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广东省和全国法院系统“人民满意的好法官”等光荣称号。
  石冰常说,民事审判工作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和睦幸福,作为法官,要有一副热心肠,体恤群众疾苦,为他们及时排忧解难。
  一九九九年,石冰受理了一件女儿向母亲索讨欠款利息的上诉案。一审法院查明事实后,依法判决母亲归还女儿欠款。女儿提出上诉,还要求母亲加还利息。石冰阅卷后,并没有简单下判。通过她耐心细致的调解,上诉人主动撤诉,放弃了向母亲索要利息的要求。
  石冰以此案为教材,借助新闻媒体,向社会宣讲如何处理传统的家庭伦理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在审判工作中,石冰着眼大局,坚持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注重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
  中院曾审结过一起预售商品房纠纷案,因各种原因没有及时执行。数百名参加集资购房的原告方反应强烈,向有关部门递交了示威游行申请书。个别人甚至扬言如果问题不解决,就趁中央召开大会时,集体进京上访。市委紧急研究后,要求中院对此案统一执行。
  这个“硬骨头”任务最后落到了石冰头上。石冰一面组织审判人员对购房者进行耐心疏导,一面与国土局等相关单位反复协调。在短短二十天内,他们快速执结九千万元,依法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事后,购房者们纷纷致信中院表示感谢。
  一九九七年香港回归前夕,香港一批小业主集体到市政府上访。原来这批在中山市做生意的香港业主预购了一批商品房,但是该工程却成了“烂尾楼”。石冰作为市政府协调组的成员,急政府之所急,急当事人之所急。她积极参与疏导化解工作,最终促成双方在互谅互让中达成了和解协议,使问题及时妥善解决。
  无论生活有多少磨难,石冰恪守清廉,一尘不染。在审理一起台商合伙财产纠纷案中,一方当事人企图用十万元请她高抬贵手,还找了一些领导给她打招呼。但石冰不为所动,坚持依法公正办案。
  石冰总说,“法律无价!作为法官,廉洁公正重于生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