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4月30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一周视线

  本期关注:假日休闲
  “十五”计划纲要提出,推行职工带薪休假制度,合理调整居民工作和闲暇时间。“五一”黄金周将至,人们又会如何享受他们的假日呢?本报记者在京沪两地进行了专题采访——
  休闲,老北京的新韵味
本报记者 阎晓明
今年“五一”,北京人的度假方式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山水观赏式的长途旅游不再是度假的唯一选择,文化团体推出京剧、话剧、音乐会,商场举办的主题展销、内容丰富的京郊短途旅游……以及更多颇具个性化的休闲方式如万花筒一般。不知不觉中,一个比旅游更宽泛、更深刻的度假方式——休闲成为北京人生活中一个重要观念。
  其实,休闲对于北京人来说是个既新鲜又熟悉的事物。老北京的放风筝、遛鸟、听戏、听书、品茶都可以说是休闲的方式。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行双休日和长假制度后,“有钱”和“有闲”,为普通人提供了休闲的广阔空间。
  首汽公司42岁的于师傅是潘家园古玩旧货市场的常客,每个双休日都要来转转。于师傅说,他来这里并不是一定要买到什么文物,也没有多少想碰运气的心理,就是喜欢来看看。
  家住外馆斜街的赵邦民告诉记者,不只是长假,平时的双休日他们的选择也丰富多彩:打羽毛球,参观展览,他还是一家爱车俱乐部的会员。他说,度假关键是放松和自由,做些平时没有时间做的事情。赵邦民说,他交往的朋友经济条件虽有差别,但充分享受假日的观点却比较一致,只不过选择的方式不同。
  随着时间的推移,休闲在北京已经不再局限于长假,甚至也不再仅仅囿于假期,开始渗透到平常的生活中。休闲的方式并不就是打昂贵的高尔夫球,休闲也不仅仅是青年人的专利。节假日和每晚活跃在街头的老年秧歌、小公园里的京戏演唱这些中老年人的活动,已经成为北京的一个文化标识。
  具有典型年轻人特征的休闲场所则是各式各样的酒吧、网吧,其中以三里屯酒吧最为突出。更具个性的休闲场所已在京城休闲领域显露风采。
  北京大学东门外有数家有藏书的咖啡屋,被大学生称作“书吧”,浓郁的读书休闲氛围是典型特色。其中以“雕刻时光”、“闲情偶寄”这两家最具特色。每当夜幕降临,尤其在周末,几乎座无虚席,顾客大半是北大、清华的学生,品“书吧”已成为他们的新时尚。
  随着休闲人群的增加,专事休闲的行业也崭露头角。北京有一家专门从事休闲策划的机构——北京六合休闲文化策划中心,应该说是国内最早从文化哲学角度研究现代休闲的民间学术机构。而京城媒体上大多辟有专门的娱乐健身频道和栏目。记者在网上粗一检索,带有休闲性质的网站竟然达53个。位于北京西直门外大街的休闲文化商业街,今年7月就可开放。据悉,北京城乡今年将建成100个文化广场。
  今年“五一”,北京的休闲气氛更是扑面而来,北京市委宣传部等组织的“北京文化广场年”以大型主题导向性活动与小型群众自娱性活动相结合的形式,充分发挥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村镇文化和家庭文化的优势,在周末和节假日,开展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这项活动从4月底开始,持续到10月,将有500多万人次参加。
  节日期间,首都各大剧场推出的国内外文艺团体的演出达261场次,足以让人大饱眼福。北京商业界把市场主题直接定义为“让劳动者享受生活”,举办100多项商业活动。
  即便是旅游本身,从外延到内涵上也都有了新的突破。“五一”推出参观首都高校的“大学一日游”;以普及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倡导科学健康的休闲方式为主题的“中关村科技旅游月”也拉开序幕;以回归自然为主题的京郊旅游异军突起。仅一个名为“闲在京城”的网站栏目中,就介绍了骑驴采摘、模拟考古、踏青赏花农家乐等50多项内容。
  利用节假日充电,成为不少人的休闲方式。去年“五一”,北京天文馆每天平均接待4000多人,国家图书馆1至6日接待的读者突破了6万人。今年,离“五一”还有一周,标价120元、可参观123处的博物馆通票第一期3万套已全部售出。
  科学、健康的休闲方式,为老北京增添了新的文明韵味。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一周视线

  把握健康生活的方向
  王斌来
  置身现代社会,休闲活动对大多数人来说,已不再陌生。生活在都市里的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同时,开始讲求生活品位。社会的发展,百姓的富足,这种愿望和需要正在成为现实。记者采写的都市人的休闲经历,折射出现代人自我调整的渴望。
  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工作忙得不可开交,许多人往往因劳累过度,身体透支,处于“亚健康”状态。在紧张工作之余,让身心彻底放松,以利更好地工作,休闲的必要正在于此。
  当前,人们休闲观念上还存在着一些误区:不少人认为休闲只不过是吃喝玩乐而已,将休闲同生活质量和生存方式分割开来。实际上,休闲作为现代社会的产物,不仅反映一个国家生产力水平的高低,而且也是衡量其文明程度的标尺之一。科学的休闲,可以提高人的精神素养。
  “十五”计划纲要提出,推行职工带薪休假制度,合理调整居民工作和闲暇时间。如今,每年的法定假日有114天,意味着一年的1/3可在闲暇中度过。休假政策的变化,与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分不开的。休闲不仅可以保障人们的休息权,调节心情,增添生活情趣,而且在拉动内需、刺激消费方面也功不可没。
  面对林林总总的休闲方式,如何把握健康生活的方向?关键的一点是科学休闲。休闲并无一定之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时下,新的休闲方式层出不穷,但目的只有一个,即通过休闲拥有健康、享受生活。广义的休闲包括许多内容,文化娱乐、体育运动、访友、旅游等等,但旅游并非长假休闲的唯一选择。有人喜欢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式的休闲;有人偏爱无边无际的网上冲浪;有人则利用假期为脑袋“充电”、给体力“加油”……
休闲固不可缺,但也必须适度。如果一味放纵,甚至玩物丧志,自然有悖休闲的本意。一到节假日,进食过饱、狂饮滥醉;麻将上瘾,沉湎赌博;迷恋游戏,通宵达旦;凡此种种,名曰“休闲”,实为害己,应坚决摒弃,代之以健康向上的休闲活动。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一周视线

  古稀老人的休闲观
  本报记者 戎霄
  在上海长宁区,75岁的章汝奭老先生,凌晨3点起床,展纸磨砚,数千字的蝇头小楷一气呵成,直练到雄鸡唱白。这习惯整整保持了数十年。写字于他,是习静,也是最好的休息。
  退休前,章老是上海外贸学院的教授。退休后,章老迷上了写诗,“不妨点染成图画,乐在崎岖岂道穷”,即是他晚年休闲生活的自我写照。章老说这些诗“首先是给自己看的”。
  养蛐蛐的季节到了,章先生忙得不亦乐乎,从选材、饲养到训练,他投入满腔心血。他说他欣赏的是蛐蛐“勇而知耻”的品格。章老著有记录养蟋蟀心得的《蓄虫琐谈》,读来妙趣横生。
  对周围有人用打牌、搓麻度过业余时间,章先生深叹“浪费!可惜!那真是把时间杀了。”
  在他看来,任何娱乐方式都不能过分,凡事要有度。他说,“月能当岁,夫复何求”。人生当有孜孜不倦的追求,充实健康的休闲亦包含其中。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高法公布劳动争议司法解释
  本报北京4月29日讯 记者吴兢报道:最高人民法院将于4月30日公布《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劳动争议案件的受理、举证责任、仲裁效力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唐德华指出,《解释》主要体现了《劳动法》保护劳动关系中的弱势群体——劳动者的立法精神,同时也要有效地保障用人单位的正当权益。
  就劳动争议案件的受理,《解释》适当地扩大了人民法院受理劳动争议案件的范围。第一条规定,除“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外,“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没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已形成劳动关系后发生的纠纷”,以及“劳动者退休后,与尚未参加社会保险统筹的原用人单位因追索养老金、医疗费、工伤保险待遇和其他社会保险费而发生的纠纷”,人民法院也应予受理。《解释》还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的事项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的案件范围,当事人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裁定不予受理或者驳回起诉。
  在严格执行《劳动法》规定的劳动仲裁是诉讼的前置程序的基础上,《解释》规定,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当事人申请仲裁的事项不属于劳动争议为由,或以当事人的仲裁申请超过六十日期限等为由,作出不予受理的书面裁决、决定或者通知,当事人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可以受理。
  就劳动争议案件的举证问题,《解释》免除了劳动者的举证责任。第十三条规定:“因用人单位作出的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的劳动争议,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对于争议已久的用人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能否作为审理案件依据的问题,《解释》第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根据《劳动法》第四条之规定,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并已向劳动者公示的,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工商部门加强“五一”旅游黄金周市场监管
  本报北京4月29日讯 记者李丽辉报道:国家工商总局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工商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假日旅游市场监管,维护旅游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通知要求,各级工商部门要把切实做好旅游安全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提前全面开展旅游安全大检查,排除各种安全隐患,确保游客人身安全。工商部门要与旅游、公安等部门密切协作,加强信息沟通,强化对旅游市场巡查,重点打击和查处违法经营、无照经营和超范围经营。对强拉强卖、欺行霸市、哄抬物价、设托设套、虚假广告、销售假冒伪劣旅游商品等不法行为,要严厉惩处。旅游城市和景区景点的工商部门要进一步依法严厉查处对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和国家明令禁止的其他商品的加工、销售行为。
  通知强调,各级工商部门要加强对市场主体资格的审查,督促旅游经营单位和景区景点经营者健全完善服务承诺、商品索证、质量保证、销货凭证等制度,加强对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的力度,及时准确、公平认真地处理消费者的投诉。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全国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活动启动
本报北京四月二十九日讯 记者胡果报道:以安全思想教育、安全技能培训、安全监督管理为内容,动员组织广大青年职工为企业安全生产作贡献为主要内容的“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活动,日前启动。四月二十七日,共青团中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就此发出通知,号召在全国企业中广泛开展这一活动。青年职工与企业安全生产座谈会同日在京举行。
来自齐鲁石化、开滦矿务局、燕山石化、铁路工程总公司、中国路桥集团等企业的负责人、青年职工代表参加了座谈会。座谈会认为,生存权、健康权是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确保企业安全生产,是在企业中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积极开展创建“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活动,让广大青年职工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将有力维护广大职工的生命安全、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孙金龙、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出席了会议。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权威发布

  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联合发布
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
本报北京4月29日讯 记者崔士鑫报道: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于近日联合发布了《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这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严打”整治以及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部署的一个重要举措。该标准发布后,一些经济犯罪行为适用法律的具体标准有了统一规定,从而有利于加强公安机关与检察机关的配合与协作,搞好经济犯罪案件侦查、批捕、起诉工作的衔接,提高办案效率,形成打击合力。
  据悉,该标准涵盖了公安机关经侦部门分管的全部77种经济犯罪案件。涉及刑法分则第三章第二节走私罪中的走私假币罪,第三节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第四节破坏金融秩序罪,第五节金融诈骗罪,第六节危害税收征管罪,第七节侵犯知识产权罪(侵犯著作权罪和销售侵权复制品罪除外),第八节扰乱市场秩序罪(强迫交易罪,伪造、倒卖伪造的有价票证罪,倒卖车票、船票罪除外),涉及第五章侵犯财产罪中的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挪用特定款物罪。对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和刑法修正案增加规定和补充的相关犯罪的追诉标准,也作了规定。
  追诉标准主要是对这些犯罪案件的数额、数量标准加以明确,对构成犯罪的情节作了细化。以往,由于缺乏对一些经济犯罪行为适用法律具体标准的规定,使一些经济犯罪案件在立案侦查、批捕、起诉工作中出现掌握尺度不尽一致的情况,影响了案件的查处工作。追诉标准给办案实践提供了一个明确、统一的执法规范。该标准的出台,必将对依法惩治经济犯罪以及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十五”纲要
  “十五”期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左右,用3年时间完成下岗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过渡,企业职工实际平均工资年均增长5%左右
  本报讯 记者白天亮报道:《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于日前正式发布。纲要明确,“十五”期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基本建立起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比较完善的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使广大城镇劳动者得到较为充分的就业和基本的社会保障。
  在就业方面,“十五”期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将达4000万人,转移农业劳动力40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左右。到“十五”末期,三次产业就业人数比重由现在的50∶22.5∶27.5调整为44∶23∶33。
  同时全面推行劳动预备制度,对未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等新生劳动力在就业前普遍进行1至3年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全面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从事国家规定职业(工种)的从业人员普遍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获得高级(三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达到获证人员总数的20%以上。大力开展再就业培训,实施第二期“三年千万”再就业培训计划,对1000万下岗失业人员进行职业培训。
  “十五”期间,在社会保障方面,要形成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城镇劳动者得到基本的社会保障。依法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十五”末期,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要覆盖法规规定的所有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按照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搞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调整和完善工作。推进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制度的并轨,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用3年左右时间推动各地区有步骤地完成向失业保险并轨。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稳步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建立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加强基本医疗保险管理,提高社会化管理服务水平。
  “十五”期间还将基本形成“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职工民主参与、政府监控指导”的企业工资分配新体制。职工实际平均工资年均增长5%左右。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司马义·艾买提在四川甘孜地震灾区考察时强调
振奋精神 扎实有效地做好灾后重建工作
  据新华社成都4月29日电 国务委员司马义·艾买提近日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地震灾区考察时强调,灾区人民要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振奋精神,再接再厉,进一步增强民族团结,扎实有效地做好灾后重建工作,夺取抗震救灾工作的全面胜利。
  4月23日至29日,司马义·艾买提在四川省委副书记陶武先、副省长马开明等陪同下,带领国家民委、民政部、国家地震局以及国务院办公厅等部门的同志,翻山越岭,深入到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雅江等县地震灾区的乡村、学校、医院以及灾民家中转达党中央、国务院对灾区人民的关心和慰问,实地察看灾情,了解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看望并慰问受灾群众和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地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公安干警和广大民兵。
  司马义·艾买提说,今年2月,甘孜藏族自治州和凉山彝族自治州相继发生5级、6级地震。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地震灾情和救灾工作,江泽民总书记向灾区人民表示了亲切慰问,并指示要抓紧抗震救灾工作,首先要把受灾群众的生活安排好,认真组织受灾群众进行生产自救,重建家园,朱镕基总理、温家宝副总理等国务院领导同志对抗震救灾工作作了重要批示并指示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和部署抗震救灾工作,中央政府有关部门及时派出工作组指导抗震救灾工作,从资金、物资等多方面对抗震救灾给予了积极支持。他强调指出,地方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从讲政治的高度,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出发,充分认识做好抗震救灾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对抗震救灾工作的领导,全力以赴做好救灾工作,尽快恢复生产,防止出现春荒。
  在灾区考察期间,司马义·艾买提先后听取了四川省和甘孜藏族自治州以及雅江、康定、理塘、九龙、稻城等县的情况介绍。
  谈到下一步的灾后重建工作,司马义·艾买提说,目前甘孜藏族自治州的抗震救灾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灾后重建工作任务仍十分繁重,地方各级政府要扎实有效地做好恢复重建工作。
  司马义·艾买提强调,必须坚定地维护民族团结,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认真执行民族区域自治法;各族党员干部要做民族团结的表率,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必须始终高举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旗帜,坚决抵制达赖分裂主义集团的渗透,切实维护四川藏区的稳定。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各景区将节前安全检查放在首位
  本报北京4月29日讯 记者龚雯报道:全国假日办发布的“五一”旅游信息预报显示,目前各旅游景区都把节前的安全检查放在首位。
  据了解,山西五台山对消防、治安、食品、交通、住宿、寺庙及游览安全等方面有关人员进行了培训,增强安全意识和应对措施,并重点解决供水、供电紧张及通信不畅等问题;浙江普陀山海上客运部门全面落实各加班船只的安检;无锡市专门成立了全市客房调度指挥中心,实行24小时局长值班制,确保旅游团队和散客能够住好、吃好、游好;南京公安、旅游、园林等部门对全市各旅游景点景区和重点部位进行了安全大检查,将防火、防盗、防食物中毒等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市卫生部门确认了部分医院承担各景点的医疗救护任务,并向全社会公布了市急救中心的联系电话及联系人名单。承德、厦门、深圳、桂林、三亚、敦煌等热点旅游城市也都作好充分准备,保证安全。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四月二十九日,新落成的十三陵博物馆正式接待游人。博物馆展出的部分展品,是从定陵出土的三千多件文物中精选出来的。图为参观者在认真听讲解员的介绍。本报记者 徐烨摄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羊城“五一”出游动向
  本报记者 邓圩
  “五一”节将至,全国最大的旅游客源地广州今年却未见“旅游热”。
  自4月初起,广州的旅游单位、企业及媒体频频发布旅游黄金周的相关信息,然而旅游报名的热潮迟迟未现。4月16日至18日,广州市旅游局、广州市统计局进行了一次专项调查,数据显示,“黄金周”期间有出游意向的占55.68%。有关部门预计,“五一”假期广州出游人数大致为390万人次,比去年明显减少。
  来自交通和住宿方面的消息也正在证实这一点,广州火车东站仍未开始预售票,火车北站则已预售到5月7日。除4月30日和5月1日桂林方向、4月30日张家界方向的卧铺票已售完,其他线路均有空位。住宿方面,旅行社和散客预订的宾馆酒店在20%—30%之间,预定的招持所及其他住宿设施在10%以下。据各大旅行社反映,到目前他们仍有充足的接待能力,出国游线路仍有空位,国内游几乎每条线路都未报满。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铁路交通加大“五一”期间运力
  本报北京4月29日讯 记者王政报道:来自铁道部、交通部的信息显示,今年“五一”,铁路、交通部门将增加运力,加开临时车(航)次,确保假日旅游交通线路畅通。
  据铁道部运输局介绍,自4月29日至5月8日10天内,预计全路客流将达到3740万人次,其中高峰日客流将达到400万人次。为此,铁路部门将加开404列客车,比去年同期增开130列。节日期间高峰日的直通运能可达到98.5万人次。同时,各铁路局还安排了17对直通临客预案,充分应对突发性客流。此外,针对重点旅游城市、景区,铁路部门已作了详细安排。
  交通部预测,“五一”长假期间,全国道路运输客运量将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比去年“国庆”假期运量有所增长。为此,全国公路班线、城市客运班线将投放58万多辆班车,能运送旅客2.8亿人次。据预测,出门客流主要集中在4月30日至5月2日;5月3日至5日客流将主要集中在景区、景点和旅游线路上;5月6日至7日客流将集中返程。


返回顶部